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丹芪散联合八段锦对气虚血瘀型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症状、运动耐量及焦虑、抑郁的影响。方法:选用随机数字表将入选60例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分为三组,对照组A组,治疗组B组和治疗组C组,各组为20例。对照组A组予以西药常规治疗,治疗组B组在对照组A组的基础上加丹芪散口服,治疗组C组在治疗组B组的基础上联合八段锦治疗,疗程均为3个月。观察治疗前后三组患者心绞痛症状积分、心绞痛有效率、中医证候积分、中医证候有效率、6min步行试验及焦虑、抑郁量表的变化。结果:治疗后三组患者的心绞痛症状、6min步行距离、焦虑抑郁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改善(P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组间比较,改善心绞痛症状积分、心绞痛有效率、中医证候积分、中医证候有效率、6min步行距离C组与B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但改善焦虑、抑郁C组与B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芪散可以改善患者的心绞痛症状,改善患者的中医证候。丹芪散联合八段锦在改善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症状的同时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焦虑、抑郁状态。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冲击波穴位治疗联合上肢强化训练对中风后上肢痉挛的疗效。方法 2017年8月至2019年5月,共选取6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治疗组(A组)、常规治疗+冲击波穴位治疗组(B组)和常规治疗+冲击波穴位治疗+康复训练椅组,每组20例。常规治疗组(A组)采用基础康复治疗,每日1次,每周5次,共治疗4周;常规治疗+冲击波穴位治疗组(B组)的患者除了进行基础康复治疗外,还对痉挛上肢肩髃、曲池、手三里三穴进行冲击波治疗,每周1次,共治疗4次;而常规治疗+冲击波穴位治疗+康复训练椅组(C组)除了进行常规康复治疗及冲击波穴位治疗外,还给予双侧上肢应用康复训练椅进行对称性的屈伸及内收、外展的强化训练,每日1次,每周5次,共治疗4周。治疗前、治疗后4周和治疗结束后12周分别进行上肢肌张力、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评定。结果①肌张力变化情况:三组患者治疗4周后,与治疗前相比, A、B、C三组肌张力均显著性下降(P0.05),而B组、C组较A组下降更显著(P0.05)。治疗后12周随访, A、B、C三组肌张力均有所回升,但B、C组肌张力较治疗前仍降低(P0.05),且C组优于B组(P0.05)。②运动功能及ADL功能变化情况:三组患者治疗4周后, A、B、C三组运动功能和ADL能力均有所改善(P0.05), B组、C组功能改善较A组更好(P0.05)。而治疗结束12周时随访, A组运动功能和ADL能力较治疗结束时出现下降, B组、 C组相比虽有下降,但仍优于A组(P0.05)。结论冲击波穴位治疗联合上肢强化训练对中风后上肢痉挛的疗效较持久,也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运动功能和ADL能力。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穴位贴敷联合中药辨证治疗对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血清免疫球蛋白及微量元素的影响。方法:将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180例在辨证的基础上分为3组,穴位贴敷联合补肺固本合剂组(A),穴位贴敷联合补肺益寿合剂组(B),匹多莫德对照组(C)。观察治疗前后患儿血清免疫球蛋白及微量元素变化情况。结果:A、B组治疗前后I gG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治疗前后I gG组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I gA、IgM治疗前后组内比较无差异(P0.05)。治疗后A、B组与C组I gG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 gA、IgM无差异(P0.05)。A、B组治疗前后CD4~+、CD8~+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治疗前后CD4~+、CD8~+组内比较无差异(P0.05)。治疗后CD4~+、CD8~+水平A、B组与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钙元素治疗前后3组变化不明显(P0.05),铁、锌含量治疗前后A、B组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铁、锌含量A、B组与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贴敷联合中药辨证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可明显提高患儿免疫力,改善血清微量元素水平。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悬吊运动疗法联合冲击波对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SHS)Ⅰ期患者疼痛、肩关节功能和上肢运动功能的疗效。方法:将90例脑卒中后SHSⅠ期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C三组。三组均采用一般康复疗法,A组加入悬吊运动疗法,B组加入冲击波治疗,C组加入悬吊运动疗法联合冲击波治疗,三组均以2周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治疗前后分别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定法和Fugl-Meyer评测法(FMA)对三组患者的疼痛、肩关节功能及上肢运动功能进行评定,比较各组疗效。结果:C组总有效率96.55%,高于A、B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三组患者的VAS评分、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和FMA上肢运动功能评分均优于治疗前,且C组各项评分均优于A、B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VAS评分低于A组,上肢运动功能评分高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肩关节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悬吊运动疗法联合冲击波对脑卒中后SHS I期患者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减重支持训练对早期心力衰竭康复过程中心肺功能、心脏自主神经功能改善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5年3月—2017年3月该院所收治的91例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比采用常规药物+康复治疗(对照组,45例)与常规药物+康复治疗+减重支持训练(观察组,46例)对患者的心肺功能及心脏自主神经功能的改善情况。结果比较两组患者在训练前后的左心室形态学指标,在LVESD与ESV两项指标中,训练后明显低于训练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组间对比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在心脏自主神经功能评价方面,所有患者训练后的LF、HF、LF/HF等指标与训练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上在对早期心力衰竭患者实施康复治疗时,可采用减重支持训练方法,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心肺功能及心脏自主神经功能,可在临床上予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互动式头针对脑梗塞患者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将120例脑梗塞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头针组(B组)、运动治疗组(C组)和互动式头针组(D组),每组30例。观察治疗前、治疗3周后NIHSS评分、Fugl-Meyer运动评分(FMA)和改良的Barthel指数(MBI)的变化。结果:D组NIHSS评分降低程度较其他3组改善最明显(P0.05),C组较A组及B组显著(P0.05),A组及B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D组FMA评分高于A、B组,C组高于A、B组,B组高于A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C、D组差异无显著差异(P0.05);D组MBI评分明显优于其他各组(P0.05),B组与C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但明显优于A组(P0.05)。结论:互动式头针组能显著改善脑梗塞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针灸对脑卒中上肢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康复的效果。方法:选择60例脑卒中上肢偏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A组、B组和C组,每组20例,各组患者在接受常规康复治疗的同时,A组采用针刺穴位治疗,B组采用体表穴位电刺激(TEAS)治疗,C组采用神经刺激(PNS)治疗。各组患者均治疗4周,比较各组患者治疗前、治疗2周后、治疗4周后的Fugl-Meyer上肢运动评分。结果:A组总有效率为100%,B组总有效率为90%,C组总有效率为30%,A组和B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C组,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患者治疗前Fugl-Meyer上肢运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后,A组Fugl-Meyer上肢运动评分为(41.3±4.3)分,B组为(34.5±3.5)分,C组为(28.6±2.9)分,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两两比较,A组高于B组和C组(P0.05)。治疗4周后,A组FuglMeyer上肢运动评分为(46.3±4.5)分,B组为(40.2±3.9)分,C组为(36.5±3.5)分,A组高于B组和C组(P0.05)。结论:采用肩髃、曲池、外关和合谷四个穴位进行针刺利于脑卒中上肢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铺灸疗法联合陈夏六君子汤对合并肺动脉高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运动耐量及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 BNP)、白细胞介素-8(IL-8)的影响。方法将120例COPD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随机分为A组、B组和C组,每组40例。A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B组给予铺灸疗法治疗,C组给予铺灸疗法+陈夏六君子汤治疗,疗程均为6个月。观察3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血气分析、肺循环血流动力学、肺CT检查参数、6 min步行试验(6MWT)距离及血清VEGF、NT-pro BNP、IL-8水平变化情况。结果3组治疗后临床症状积分(咳嗽、咳痰、喘息、呼吸困难),肺循环血流动力学、肺CT检查参数m PAP、PCWP、PVR、d PA、r PA及血清VEGF、NT-pro BNP、IL-8水平均显著降低(P均0.05),且B组和C组明显低于A组(P均0.05),C组明显低于B组(P均0.05);3组治疗后p(CO2)、p(O2)、Sa(O2)均显著改善,且B组和C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A组(P均0.05),C组明显优于B组(P均0.05);3组治疗后6MWT距离均显著提高(P均0.05),且B组和C组明显高于A组(P均0.05),C组明显高于B组(P均0.05)。结论铺灸疗法联合陈夏六君子汤能够显著改善COPD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的临床症状及通气功能,降低肺动脉压并抑制肺血管重塑,提高运动耐量,可能与抑制血清VEGF、NT-pro BNP、IL-8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增强固定技术在冰雪运动所致肱骨近端骨质疏松骨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搜集因冰雪运动或冬季地面结冰滑倒导致肱骨近端骨质疏松骨折的老年患者65例,依据固定方式不同分为A(n=26)、B(n=21)、C(n=18)3组,3组均采用肱骨近端锁定内固定进行治疗,A组采用磷酸钙骨水泥增强固定,B组采用同种异体骨条增强固定,C组单纯实施锁定钢板螺钉固定。比较3组骨折愈合时间、术后颈干角、肱骨头高度丢失及手术前后肩关节功能和肩关节各方向活动度,记录3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与C组比较,A、B 2组骨折愈合时间更短(P均0.05),术后颈干角更大(P均0.05),肱骨头高度丢失更小(P均0.05);但A、B 2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均0.05)。与术前比较,术后2个月3组患者疼痛、功能、运动限制及解剖复位评分均明显升高(P均0.05),且A、B 2组均明显高于C组(P均0.05);但A、B 2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均0.05)。与术前比较,术后1周3组患者肩关节前屈、后伸、内收、外展时活动度均明显增加(P均0.05),且A、B 2组均明显大于C组(P均0.05)。A、B 2组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C组(P0.05),A、B 2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增强固定技术治疗冰雪运动所致肱骨近端骨质疏松骨折,可明显促进骨折愈合,改善肩关节功能及活动度,并发症少,有利于术后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针刺不同穴位对脑卒中后患者上肢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接受康复治疗的脑卒中患者201例,随机分为A、B、C 3组,各67例,3组均采用常规运动疗法和作业疗法,在此基础上A组予头部取穴针刺,B组予上肢取穴针刺,C组联合A组和B组取穴针刺;观察3组治疗前后FMA评分、Barthel指数、上肢神经功能缺损指数和6个月生存质量(SS-QQL)评分。结果:与治疗前比较,3组治疗后FMA评分、Barthel均显著升高(P0.05),且B组与A组同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B组和A组同期比较均显著升高(P0.05)。3组治疗后上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C组与同期A组、B组比较均显著升高(P0.05)。随访末期A组与B组SS-QQ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高于A组和B组(P0.05)。结论:头部取穴和上肢取穴针刺联合康复训练治疗均对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有良好康复作用,二者联合可增强康复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心脏康复运动联合增强型体外反搏(EECP)治疗应用于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的冠心病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湖北中医药大学黄家湖医院2020年5月至2022年8月收治的行PCI的冠心病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心脏康复运动治疗,观察组采用心脏康复运动联合EECP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炎症反应指标、心肺功能指标以及生活质量。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较治疗前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最大摄氧量、6 min步行试验较治疗前均升高,最大心率、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心肌肌钙蛋白I(cTnI)较治疗前均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且观察组患者LVEF、最大摄氧量、6 min步行试验高于对照组,最大心率、NT–proBNP、cTnI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西雅图心绞痛量表(SAQ)...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运动想象针法配合经颅电刺激对气虚血瘀证中风后偏瘫患者脑血流动力学及肢体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20年1月—2022年3月收治的气虚血瘀证中风后偏瘫患者16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分为4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治疗,A组采用常规康复+经颅电刺激,B组采用常规康复+运动想象针法,C组采用常规康复+经颅电刺激+运动想象针法。比较4组治疗前后症状评分、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脑血流动力学及肢体功能与不良反应。结果:4组治疗后主症、次症和总评分均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A组、B组与C组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均低于A组、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组临床疗效分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C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组治疗后大脑中动脉(MCA)、前动脉(ACA)、后动脉(PCA)及基底动脉(BA)血流速度、上肢和下肢功能评分均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A组、B组和C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均高于A组、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气虚血瘀证中风后偏瘫患者采用运动想象针法、经颅电刺激治疗均可减轻症状、增强疗效、改善脑血流动力学及肢体功能,二者配合使用的作用更强、效果更佳且安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感觉刺激配合运动训练治疗周围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面神经麻痹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各30例,A组(常规康复治疗),B组(常规康复治疗+感觉刺激配合运动训练),观察比较两组治疗痊愈率、总有效率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情况。结果:A组的痊愈率为56.67%,总有效率为80.00%,B组的痊愈率为93.33%,总有效率为96.67%,B组的痊愈率和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A组(P0.05)。治疗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高于治疗前,差异显著(P0.05);对比两组治疗后评分情况,B组明显高于A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感觉刺激配合运动功能训练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能更好地改善面神经麻痹的症状,以及口颜面的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针刺联合家长参与的引导式教育在脑瘫儿童康复过程中的价值。方法:将2015年1月~2017年6月收治的153例脑瘫患儿随机分为A组(传统对照组)、B组(传统+针灸)和C组(传统+针灸+家长参与的引导式教育)各51例,干预时间均为3个月,分别采用粗大运动功能测试量表(GMFM)和精细运动功能测试量表(FMFM)进行粗大运动功能和精细运动功能测试,同时采用ADL进行日常生活能力测试。结果:干预后,三组患儿GMFM、FMFM和ADL评分均有显著提高(P0.05),且C组各评分均显著高于B组(P0.05),而B组各评分均显著高于A组(P0.05)。结论:针刺联合家长参与的引导式教育能较好地改善脑瘫患儿的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通补宗气针法联合运动康复疗法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及对血清NO和ET水平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65例,采用区组随机化原则分为对照组(n=32)和治疗组(n=33)。对照组给予运动康复疗法,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通补宗气针法,对比治疗后临床疗效、SAQ评分、心绞痛持续时间和发作次数、中医症候评分及血清NO和ET水平。结果:经过治疗后,治疗组临床疗效显著较高(P<0.05);治疗前两组SAQ评分、心绞痛持续时间和发作次数无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SAQ评分明显升高,心绞痛持续时间和发作次数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降低较明显(P<0.05);两组治疗后胸痛、心悸、气短、胸闷等症候评分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组降低较明显(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NO水平显著升高,血清ET水平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组改善较明显(P<0.05)。结论:采用通补宗气针法联合运动康复疗法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改善血清NO和ET水平。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穴位注射配合穴位外敷对乳腺癌化疗后口腔溃疡的治疗效果。方法:将100例乳腺癌化疗后口腔溃疡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分别为A组、B组、C组、D组及对照组,每组各20例。对照组行复方氯己定含漱液联合西瓜霜治疗;A组行足三里穴位注射胸腺肽;B组行吴茱萸穴位外敷;C组同时行足三里穴位注射及吴茱萸穴位外敷;D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行足三里穴位注射及吴茱萸穴位外敷。对比五组的治疗效果、疼痛消失时间、创面愈合时间及治疗前、后免疫功能。结果:A组、B组、对照组三组总有效率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D两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其他三组(P0.05),且C、D两组之间存在明显差异(P0.05);A组、B组及对照组疼痛消失时间和创面愈合时间均无明显差别(P0.05);C、D两组疼痛消失时间和创面愈合时间均明显较A、B组及对照组短(P0.05),且D组明显较C组短(P0.05);五组治疗前CD_3~+、CD_4~+、CD_8~+及CD_4~+/CD_8~+均无明显差别(P0.05);B组与对照组治疗后CD_3~+、CD_4~+、CD_8~+及CD_4~+/CD_8~+仍无明显差别(P0.05),A、C、D组三组治疗后CD_3~+、CD_4~+、CD_8~+及CD_4~+/CD_8~+无明显差别(P0.05),但均明显高于B组与对照组(P0.05)。结论:穴位注射配合穴位外敷能有效的改善乳腺癌化疗后口腔溃疡患者的免疫功能,提高治疗效果,并缩短治疗时间。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自拟心康方对冠心病患者心功能及运动耐量的影响。方法:将60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西药对症治疗,治疗组另加用自拟心康方治疗。结果:对照组有效率为70.0%,治疗组有效率为86.7%,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A峰明显降低,E/A明显升高,且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运动耐量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康方可明显改善冠心病患者运动耐量及心功能。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补阳还五汤联合替格瑞洛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合并糖尿病的疗效。方法:将129例不稳定型心绞痛合并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A、B、C组。A组患者在常规治疗方案基础上加用补阳还五汤及替格瑞洛。B组患者在常规治疗方案基础上加用替格瑞洛。C组患者仅用常规治疗方案。4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后评价疗效。结果:A组总有效率为88.4%,B组总有效率为67.4%,C组总有效率为60.5%。A组总有效率高于B组、C组(P0.05)。治疗后,A组血浆内皮素-1(ET-1)低于B组、C组(P0.05),血清一氧化氮(N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水平均高于B组、C组(P0.05)。治疗后A、B组血小板聚集率(PAR)均低于C组(P0.05)。治疗后A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及糖化血红蛋白(Hb Alc)均低于B组、C组(P0.05),而高密度脂蛋白(HDL-C)高于B组、C组(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联合替格瑞洛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合并糖尿病,可增强血糖控制效果、降低高血脂及脂质过氧化反应,改善血管内皮细胞舒缩功能,减轻氧化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呼吸肌康复训练对职业性呼吸功能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按照肺功能、心肺运动试验测试结果选取45例职业性肺损伤患者随机分为A、B、C 3组,通过有氧训练、呼吸肌抗阻训练、缩唇呼吸训练的方法进行训练,1~2次/日,10日/疗程,每个疗程间隔10 d以上,共5个疗程,所有患者训练前后均进行FEV_1/FVC、FEV_1%pred、Peak VO_2/kg测试。结果:本研究A、B、C三组康复训练前后比较,FEV_1/FVC与训练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FEV_1%pred与训练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k VO_2/kg与训练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呼吸肌康复训练可以改善职业性肺损伤后呼吸肌功能下降而导致的运动耐量下降,可提高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为职业性呼吸功能损伤患者临床康复治疗提供一个可靠的治疗选择方案。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估八段锦作为运动处方,在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术后患者Ⅱ期心脏康复治疗中的有效性。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0年6月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心病科出院的STEMI行PCI手术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观察组给予八段锦运动康复指导,对照组未选取八段锦运动处方,2组其余的治疗措施相同。比较患者治疗前后的N端前脑钠肽(NT-proBNP)、左室射血分数(LVEF)、6分钟步行试验(6 MWT)、西雅图心绞痛量表积分、生命质量积分(QOL-BREF)等情况和2组治疗期间的心绞痛发作、再发急性心肌梗死、靶血管血运重建、心功能恶化、心源性死亡次数等,同时比较不同运动等级下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NT-proBNP、LVEF、6 MWT、西雅图心绞痛量表积分、QOL-BREF积分均有显著改善(P<0.05);观察组的心脏不良事件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的运动等级有显著改善(P<0.05);2组由低到高的运动等级中,不良事件均呈下降趋势,而观察组较对照组更加显著(P<0.05)。结论:在STEMI患者PCI术后的Ⅱ期心脏康复中,八段锦作运动处方能显著改善心脏功能、心绞痛、运动耐量,降低了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