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评价不同胃肠道重建术式后行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 ERCP)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8年3月在北京友谊医院就诊,既往有胃肠道重建手术史且行ERCP操作的患者临床资料,108例患者共进行141次ERCP操作。根据胃肠道重建手术方式分为毕Ⅰ式胃大部切除术后组(33例次)、毕Ⅱ式胃大部切除术后组(74例次)、胆管空肠Roux-en-Y吻合组(32例次)、Whipple术后组(2例次),分别记录到达十二指肠乳头/胆肠吻合处的成功率、胆管插管的成功率、临床成功率、ERCP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及总操作时间等。采用Logistic回归对胃肠道重建后ERCP术后胰腺炎(post-ERCP pancreatitis, PEP)的发生率增加进行危险因素分析。结果在141次胃肠道重建术后ERCP操作中,到达十二指肠乳头/胆肠吻合处的成功率为89.4%(126/141),胆管插管成功率85.7%(108/126),临床成功率为75.2%(106/141),操作时间为(38.5±23.5) min。一旦完成胆管插管操作,后续治疗的成功率明显增加,高达98.1%(106/108)。毕Ⅰ式胃大部切除术后组、毕Ⅱ式胃大部切除术后组、Roux-en-Y吻合术后组、Whipple术后组到达十二指肠乳头/胆肠吻合处的成功率分别为100.0% (33/33)、87.8%(65/74)、84.4%(27/32)、1/2,4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4),各组操作时间分别为(27.5±16.2) min、(40.6±23.2) min、(43.8±27.5) min和(59.5±12.0) 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而胆管插管的成功率及后续治疗操作的成功率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ERCP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4.2%(20/141),其中PEP发生率为12.7%(18/141)、出血发生率为1.4%(2/141)。操作时间>30 min (P=0.024,OR=0.356,95%CI:0.152~1.278)为胃肠道重建术后PEP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胃肠道重建术后患者行ERCP操作是安全可行的,但在技术上极具挑战性。内镜医师应做好充分术前准备,选择最佳诊疗方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使患者受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2.
胃毕Ⅱ式术后内镜乳头括约肌切开术的操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经内镜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诊断、治疗胰胆疾病已在临床普遍展开,并取得了很好的治疗效果,而由于胃部疾患行胃大部切除胃空肠毕Ⅱ式吻合术后的患者,再发胆胰疾患,内镜治疗就有一定的困难。1995年以来,我院948例EST患者中,有22例曾进行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与胆胰疾病的关系及治疗。方法采用上消化道钡餐造影、逆行性胰胆管造影(ERCP)检查确诊乳头旁憩室部位并胆胰疾病。全组行胆囊切除21例(24.4%),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取石20例(23.2%),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取石、胃空肠吻合术(BillrothⅡ)15例(17.496),胆总管空肠Roux—Y吻合术14例(16.3%),内镜下经十二指肠乳头取石16例(18.6%)。全组病人术后匀加服胆胰和胃冲剂。结果全组86例,在随访的78例中临床治愈68例,占87.2%,明显好转10例,占12.8%。结论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与胆胰疾病的关系密切,多见于老年人,依据病人具体情况而采取不同手术方法.末后加服胆胰和胃冲剂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 评价毕Ⅱ式胃切除术后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治疗胆胰疾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并初步总结经验。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6年12月长海医院消化内镜中心237次ERCP治疗的178例毕Ⅱ式胃切除术后胆胰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ERCP操作成功率及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 内镜到达十二指肠乳头的进镜成功率为83.5%(198/237),选择性胆胰管插管成功率为91.4%(181/198),完成预期操作的治疗成功率为98.9%(179/181)。毕Ⅱ式ERCP的总成功率为75.5%(179/237),各年总成功率呈上升趋势。其中胆总管结石ERCP总成功率为85.2%(127/149),结石一次取净率为56.7%(72/127)。毕Ⅱ式ERCP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为14.3%(34/237),其中穿孔1.7%(4/237)、出血1.3%(3/237)、胰腺炎3.4%(8/237)、无症状性高淀粉酶血症8.0%(19/237)。1例穿孔和2例重症胰腺炎患者,因继发感染性休克、多器官功能衰竭而死亡(1.3%,3/237)。大部分ERCP相关并发症经药物保守治疗或内镜再次干预得以好转(91.2%,31/34)。 结论 毕Ⅱ式胃切除术后ERCP总体上是有效和安全的,随着内镜技术的发展和术者经验的成熟,进镜、选择性胆胰管插管和治疗性干预的成功率均可接近正常解剖结构患者,相关并发症发生率较低。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老年人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PAD)与胆胰疾病的关系及其对ERCP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老年病人380例,了解老年人PAD与胆管疾病的关系及对诊疗性ERCP的影响。结果发现老年人PAD患者105例,在老年人中发生率27.63%。本组ERCP插管造影成功率95.23%,并发胆管结石者72例,胆管下段良性狭窄15例;胆胰管及壶腹部肿瘤10例;慢性胰腺炎2例,胆总管乳头瘤1例,均进行了治疗性ERCP。术后并发症:4例出血,1例轻型胰腺炎,3例高淀粉酶血症均经内科治疗好转,无1例死亡。结论 ERCP治疗老年人十二指肠乳头周围憩室合并胆胰疾病的患者是安全有效的,年龄、憩室本身不是ERCP的禁忌证,所有治疗性ERCP的方法均适合高龄患者,疗效也是肯定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合并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行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的操作技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3月-2015年2月于山东省交通医院肝胆内镜科行ERCP合并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患者867例的临床资料,分析插管成功率、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插管成功率99.8%,使用切开刀直接插管成功793例,采用双导丝及胰管支架占据44例,止血夹固定乳头法3例,预切开25例,2例未能成功插管。治疗过程中出现胰腺炎5例,穿孔1例,延迟性出血1例,经保守治疗后均治愈。结论 ERCP治疗合并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的胆胰疾病,应明确ERCP、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术适应证,根据乳头特点采用针对性的操作技巧,有助于提高成功率,减少并发症,是一种安全的微创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
胃毕Ⅱ式术后的患者,因解剖结构的改变,采用十二指肠镜行ERCP操作难度较大。采用前视内镜进行插管则可降低ERCP的难度,尤其是采用前置透明帽的胃镜使ERCP操作更加容易完成。本文中我们对用前置透明帽的胃镜行ERCP的2例病例进行了报道。  相似文献   

8.
自1986年首次报道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用于诊断胆胰疾病以来,ERCP技术不断开展、成熟现已成为胆胰疾病诊治的重要方法.目前内镜医师选择性胆管插管成功率可达90%以上,但仍存在5%-10%的插管失败病例,这些病例需借助其他技术才能实现成功插管.反复尝试乳头插管在提高插管成功率的同时亦延长ERCP操作时间并且增加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近年来国内外专家提出困难胆管插管的概念逐渐被内镜医师接受,对于困难胆管插管的病例,内镜医师可及时调整插管策略以提高胆管插管成功率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本文综合近年来国内外已发表的相关文献,拟对困难胆管插管的处理进展进行系统综述.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对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预切开或开窗方法后胆管插管失败者,行第2次ERCP操作的价值。方法167例患者术前拟诊胆总管结石和/或良性乳头狭窄109例,胆胰占位性病变58例。第一次ERCP标准胆管插管均在20min以上,不能成功后作预切开或开窗术,再反复试插后仍未能成功;3~5d后,再次行ERCP;第2次ERCP大多数患者按胆胰管合流水平位、前位和后位顺序插管。结果133例(79.6%)经第2次ERCP获得成功,其中水平位插管成功85例,前位插管成功36例,后位插管成功12例。插管成功后顺利完成了内镜的相应治疗。1例发生乳头穿孔伴后腹膜感染,1例并发重症胰腺炎形成胰周脓肿,均经腹腔穿刺引流方法治愈。结论经过更缜密的准备,掌控好胆管插管技巧,再次ERCP仍有较高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0.
<正>随着微创外科的发展,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已经成为胆胰疾病诊断和治疗的常规手段。选择性乳头插管是ERCP诊治的基础,但由于解剖变异、结石嵌顿、乳头狭窄、肿瘤侵袭等诸多原因,导致一些患者行ERCP时常规插管失败。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预切开术(precutsphincterotomy,PST)是一种特殊技巧的乳头切开术,是常规插管方法失败后常用的方法,可大大提高内镜插管的成功率。4年来作者在  相似文献   

11.
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58例ERCP结果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与胆胰疾病的关系以及对诊疗性ERCP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59例ERCP的诊疗结果,了解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与胆管疾病的关系及对诊疗性ERCP的影响。结果发现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患者58例,发现率22.39%,其中63.79%合并有胆管结石,ERCP造影成功率98.28%,93.10%胆管显影,74.14%进行了治疗性ERCP。结论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患者易合并胆管结石,在诊疗性ERCP中只要术者耐心、细心、小心,即使是治疗性ERCP也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12.
背景:临床上将十二指肠乳头旁2~3cm范围内的憩室称为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JPD),约占十二指肠憩室的90%。JPD与胆胰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并对诊疗性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的操作有一定影响。目的:探讨JPD与胆胰疾病的关系及其对诊疗性ERCP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JPD与十二指肠乳头的关系及其对造影成功率、治疗性ERCP及其并发症的影响。结果:本组行诊疗性ERCP患者中发现JPD67例,发现率为23、3%。JPD患者61.2%合并有胆管结石.ERCP造影成功率97.0%,胆管显影率91.0%.71.6%的患者行治疗性ERCP。结论:JPD患者易合并胆管结石,给诊疗性ERCP带来困难和风险,但只要操作者耐心、细心、小心,即使是治疗性ERCP也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13.
内镜下ERCP置入胆管支架治疗胆管梗阻、恢复胆汁引流,已成为治疗胰胆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我们对少数由于各种原因致使ERCP乳头插管不成功或虽然ERCP乳头插管成功但选择性胆管插管不成功的患者进行了经皮肝穿刺胆管造影术(percutaneous transhepatic cholangiogrephy,PTC)与ERCP对接术,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使这部分患者的胆道微创治疗成为了可能.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Billroth-Ⅱ式胃切除患者的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与治疗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为诊断和治疗Bilroth-Ⅱ式(毕Ⅱ式)胃切除术后患者的胆胰疾病,61例毕Ⅱ式胃肠重建患者接受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及治疗。乳头插管成功率为75.4%,胆道造影成功率63.9%;胆管引流9例,括约肌切开取石1例。全组有3例(4.9%)发生肠穿孔。作者对造成ERCP及治疗操作困难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指出其成功率主要取决于胃肠重建的方式,采用前视或侧视型内镜对成功率的影响不大,并对此类患者的内镜治疗及肠穿孔的防治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人工乳头间置空肠胆管十二指肠吻合术式的改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改进后的人工乳头间置空肠胆管十二指肠吻合术对胆肠逆流、感染及胆石再生的情况.方法在动物实验成功后,选择胆系结石并发胆总管梗阻患者180例,观察术后近期及远期并发症.结果180例中136例得到回访,随诊率为70.5%.随诊时间最长12a,最短为2a.没有发现胆石再发病例,也没有发现胆肠逆流、感染病例.并有12例接受了胃十二指肠镜检查,证实突入十二指肠内的人工乳头饱满生存情况良好.结论人工乳头胆管十二指肠吻合术,是预防胆肠术后,胆石再发、胆肠逆流、感染的良好术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十二指肠乳头异位的内镜下特点与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应对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05/2015-05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消化内科8869例经ERCP诊治的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确诊为十二指肠乳头异位43例,总结十二指肠乳头异位部位、相关胆胰疾病及ERCP诊治要点.结果:十二指肠乳头异位开口显露36例,未见明确开口7例;异位于十二指肠球部7例,球降交界处34例,水平部2例;诊断胆总管结石27例,胆总管结石伴胆管炎5例,急性胆源性胰腺炎7例,单纯性胆总管扩张3例,胆总管扩张合并胰腺分裂症1例;行ERCP胆管插管36例,成功30例,插管成功率83.33%;术后并发胆管炎、轻症急性胰腺炎各1例,高淀粉酶血症2例,无出血和穿孔等其他并发症.结论:十二指肠乳头异位部位呈多样性,且以球部和球降交界处多见,对此熟练采取相应措施有助于提高ERCP的成功率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胃大部切除术后梗阻性黄疸患者的ERCP诊疗的方法及效果。方法对10例胃大部切除术后(毕Ⅰ式或毕Ⅱ式)胆总管梗阻患者行ERCP术,术中使用乳头预切开、导丝引导插管、网篮取石等方法,以及及时改变患者体位加以配合。结果10例胃大部切除术患者均成功实施ERCP术,术后放置鼻胆管引流3例,胆管支架内引流7例。术中及术后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我院对胃大部切除术后胆总管梗阻性黄疸患者施行ERCP诊疗术成功率高,达到了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双通道直视胃镜诊治毕Ⅱ式胃大部切除术后低位胆道梗阻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18例毕Ⅱ式胃大部切除术后低位胆道梗阻患者行双通道直视胃镜下检查和治疗,记录手术过程和治疗结局,并评价疗效和安全性。结果13例经双通道直视胃镜成功造影并经十二指肠镜成功取石或置入支架,成功率达72%(13/18);失败5例,改行外科手术或经皮经肝胆道引流。内镜术后出现迟发性出血1例、胰腺炎2例,经对症治疗后均好转。结论对于毕Ⅱ式胃大部切除术后的低位胆道梗阻,双通道胃镜直视下治疗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通过留置临时性胰管支架选择性胆管插管对提高胆管插管困难者的造影成功率及并发症发生率.方法 内镜下逆行性胰胆管造影(ERCP)以胆管插管为目的时,因为十二指肠乳头偏位、柔软易移动、胆总管下端过度弯曲、乳头狭窄、憩室旁乳头等存在一些胆管插管困难病例,导丝反复进入胰管,且双导丝技术2~3次后导丝仍不能进入胆管者,我们采用在胰管内临时留置胰管支架,再试行胆管插管造影或预切开.结果 43例留置胰管支架者,42例胆管插管造影成功,1例失败,1例轻症胰腺炎发生结论.结论 ERCP选择性胆管插管困难时采用临时胰管支架能提高成功率,可能降低胰腺炎发生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内镜超声引导下胆管结石移除术治疗妊娠期有症状的胆管结石患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方法 对21例妊娠期有症状的胆管结石患者,采用非放射性(即内镜超声引导)的ERCP手术治疗。术中采用选择性胆管插管,置入内镜导丝,观察十二指肠乳头的形态,再行十二指肠乳头切开术。沿导丝置入腔内超声检查(intraductal ultrasonography,IDUS)的超声小探头,观察记录胆总管结石情况,取出探头后,通过网篮或球囊取石,再用无菌生理盐水匀速低压冲洗胆总管,并再次置入探头以确认胆总管结石取净。 结果 21例患者均顺利完成ERCP治疗,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丙氨酸转移酶、天冬氨酸转氨酶术前与术后48~72 h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3例患者ERCP后经取石网篮和取石球囊取出结石,取除结石数量与IDUS探头扫查及磁共振胰胆管成像检查相符,术毕放置鼻胆引流管。8例患者因结石较大,需行柱状球囊乳头扩张或机械碎石术,而孕妇不能采用常规镇静或麻醉,故予留置胆道塑料支架,待分娩后再予相应治疗。6例患者发生ERCP术中并发症,其中5例程度较轻。3例患者ERCP术后出现腹痛,无淀粉酶和脂肪酶升高,24 h内疼痛消失;2例患者出现轻度胰腺炎,保守治疗效果良好;1例患者术后出现中度迟发性出血,及时发现后予内镜下钛夹夹闭止血治疗后好转。 结论 非放射性ERCP治疗妊娠期胆总管结石患者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