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31 毫秒
1.
目的探讨甘精胰岛素联合格列美脲及阿卡波糖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方法选取于2013年7月—2014年4月期间该院治疗的10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进行分组;对照组予以甘精胰岛素治疗,皮下注射甘精胰岛素,剂量2.0~40.0 IU/次,1次/d,90 d/疗程;而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格列美脲及阿卡波糖治疗,口服格列美脲,剂量1.0~6.0mg/次,1次/d,90d/疗程;口服阿卡波糖,剂量50~200 mg/次,3次/d,90 d/疗程。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FPG、HbA1c、OGTT时2 h血糖的改善情况及低血糖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FPG、HbA1c、OGTT时2 h血糖较治疗前均有所改善,但观察组的FPG、HbA1c、OGTT时2 h血糖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低血糖发生率12.00%、生活质量好评率为68.00%,对照组患者低血糖发生率44.00%、生活质量好评率为94.00%;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甘精胰岛素联合格列美脲及阿卡波糖治疗2型糖尿病可显著提高疗效,治疗安全性高,具有临床可行性,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评价甘精胰岛素(来得时~(R))与格列美脲(亚莫利~(R))联合应用治疗口服降糖药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采用随机、开放、低精蛋白锌胰岛素注射液(诺和灵N)平行对照和多中心临床研究方法.122例口服降糖药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睡前注射一次甘精胰岛素(n=62)或低精蛋白胰岛素(n=60),清晨口服3mg格列美脲两组,进行为期24周的观察.结果 (1)基线时除甘精胰岛素组口服降糖药物使用的时间显著长于低精蛋白胰岛素组之外,两组其他指标相似;(2)24周时,甘精胰岛素组与低精蛋白胰岛素组的平均HbA_(1C)分别下降了1.38%和1.41%,平均空腹血糖分别从12.30和11.90 mmol/L降至6.05和6.19 mmol/L,日平均血糖降幅分别为5.28和4.56 mmol/L;(3)试验结束时,甘精胰岛素组和低精蛋白胰岛素组分别有46.8%和71.1%的患者发生症状性低血糖(156次和293次),其中严重低血糖事件分别为3.2%和15.0%(2次和21次),夜间低血糖分别为37.1%和61.7%(87次和229次),两组间差异均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4)甘精胰岛素组与低精蛋向胰岛素组的日平均胰岛素剂量分别从9.7 IU和9.8 IU增至32.5 IU和29.5 IU.结论 与低精蛋白胰岛素比较,睡前注射一次甘精胰岛素和清晨口服3 mg格列美脲联合应用可使口服降糖药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得到良好控制,且严重低血糖和夜间低血糖的发生率降低;作为基础胰岛素治疗,甘精胰岛素优于低精蛋白胰岛素.  相似文献   

3.
患者女性,61岁主诉口渴、多饮、多尿6年,血糖升高4年,低血糖反复发作1个月。现病史患者6年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前因口渴、多饮、多尿和就医,被诊断为2型糖尿病。患者一直接受生活方式干预和口服降糖药治疗,因口服降糖药已经用到最大用量而血糖控制仍不达标,从2个月前开始胰岛素治疗,采用人胰岛素30R每日两次注射。医生为进一步控制餐后血糖而增加餐前胰岛素用量,则餐后4小时左右容易出现低血糖,因此餐后血糖控制不佳。目前胰岛素用量为  相似文献   

4.
<正>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68岁,因"发现血压升高3个月,全身乏力2周"于2014年9月6日以"高血压"入住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我院)心内科治疗,入院前3个月,患者偶测血压发现升高,最高170/96mmHg(1mmHg=0.133kPa)左右,当地医院就诊给予硝苯地平缓释片10mg,3次/d口服控制血压,血压控制情况不详。入院前2周患者无明显诱因开始出现全身乏力,同时伴  相似文献   

5.
患者女性,86岁,因"发现血糖升高17年,眼睑浮肿2个月"于2009年6月22日入院.患者17年前体检发现空腹血糖增高,大于7.O mmol/L(具体数值不详),之后于无锡市第一人民医院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明确诊断为"2型糖尿病",仅予饮食控制,未予降糖药物治疗,1年前因血糖高开始自行口服"阿卡波糖50 mg tid',平时未监测血糖.2个月前出现眼睑浮肿,晨起明显,夜尿5-6次,24 h尿量约2 500 ml,并未重视,1个月前于本院门诊查肾功能:尿素氮12.7 mmol/L.,肌酐203.3μmoL/L,尿蛋白定量0.36 g/24 h,停用阿卡波糖,予以门冬胰岛素30(诺和诺德,批号:VS64211)皮下注射降血糖,2周前腹部及股前外侧胰岛素注射部位出现红色皮疹,每次在胰岛素注射后10 min左右发生,伴瘙痒,未予处理,未停用胰岛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 对比短期内甘精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与预混胰岛素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血糖稳定性及安全性的影响.方法 连续入选60例因血糖控制不佳初次使用胰岛素的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随机分为甘精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物组(甘精组)和预混胰岛素组(预混组),分别给予甘精胰岛素每日一次皮下注射联合餐前口服降糖药以及给予门冬胰岛素30注射液每日两次皮下注射治疗.开始治疗2 w后,采用动态血监测测系统(CGMS)观察血糖波动情况,同时记录患者全天指血血糖并与人院时比较,记录患者胰岛素使用量以及低血糖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入组时一般临床特征及生化指标无显著差异;治疗2 w后CGMS监测两组平均血糖(MBG),高血糖曲线下面积(AUC)无明显差别,甘精组血糖标准差(SD)、日内平均血糖波动幅度(MAGE)、低血糖曲线下面积(AUC)均显著低于预混组;甘精组胰岛素使用量及低血糖发生率显著低于预混组(均P<0.05).结论 与预混胰岛素比较,甘精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物治疗2型糖尿病,降糖效果相当,血糖波动更小,低血糖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7.
用动态血糖监测的方法比较甘精胰岛素联合口服瑞格列奈,与每日注射2次预混胰岛素(诺和灵30R)治疗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漂移水平和低血糖发生情况.发现甘精组血糖漂移度明显低于预混组;低血糖事件也明显少于预混组.因此,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每天1次甘精胰岛素加瑞格列奈口服,在血糖达到良好控制时,血糖的漂移程度更低,低血糖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8.
选取82例经2种以上口服降糖药足量治疗而血糖控制不理想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地特胰岛素联合格列美脲治疗6个月(24周),观察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PG)、餐后2小时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体重指数(BMI),低血糖发生率。结果:较治疗前相比,FPG、2hPG及HbA1c均有明显降低(P<0.05),BMI无明显改变,低血糖发生率低。结论:地特胰岛素联合格列美脲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的方案是有效的,安全的,简便易行的,是适于口服降糖药控制不佳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一种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9.
专家门诊     
问:白某,男,68岁。2005年在某三甲医院确诊为2型糖尿病,初期服用中药,具体药名不详。未用过其他口服降糖药,8年前开始胰岛素治疗。目前皮下注射门冬胰岛素50(诺和锐50)早晚各1次,共计52单位。偶尔有低血糖症状,饮食和运动较规律。既往不吸烟,少量饮酒。无糖尿病家族史和高血压病史。  相似文献   

10.
90例已口服以二甲双胍为基础的两种不同机制的口服降糖药血糖仍控制欠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平分为A组在原方案基础上联合西格列汀100mg早餐前口服1天1次,B组加用甘精胰岛素1天1次睡前皮下注射,疗程20周,HOM A-IR=空腹血糖(mmol/l)×空腹胰岛素(mIU/L)/22.5。结果两组空腹血糖、HbA_(1c)均下降(P 0.01); A组体重指数、HOMA-IR指数下降优于B组(P 0.01);低血糖反应A组少于B组。结论联合DPP-4抑制剂或加用基础长效胰岛素均可良好的控制血糖,但在降低体重指数、减轻胰岛素抵抗以及低血糖发生风险方面,DPP-4抑制剂优于基础长效胰岛素。  相似文献   

11.
1例2型糖尿病患者使用口服降糖药物治疗血糖控制不佳,加用甘精胰岛素治疗3个月,空腹静脉血糖由10.6mmol/L降至6.06mmol/L,糖化血糖蛋白由8.7%降至7.9%。患者监测餐后2小时指血血糖11~14mmol/L,加用磷酸西格列汀100mg qd治疗3个月。后监测空腹指血血糖5-7mmol/L,餐后2小时指血血糖8~11mmol/L,复查糖化血红蛋白7.2%。无不良反应和低血糖发生。结论:口服降糖药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调整为甘精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后可有效控制血糖。  相似文献   

12.
病例资料 患者男性,38岁,因血糖升高14年,反复双足皮肤破溃2年加重半年入院.患者于14年前体检发现空腹血糖12 mmol/L,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2 h血糖25mmol/L,糖化血红蛋白(HbA1c) 12,5%,确诊为2型糖尿病(T2DM).予以胰岛素强化治疗后改为口服降糖药治疗,平素仅间断自购降糖药物治疗.有饮酒史,每周约500 ml,无吸烟史.  相似文献   

13.
1例2型糖尿病患者使用口服降糖药物治疗血糖控制不佳,且BMI 29. 4kg/m~2,加用甘精胰岛素治疗3个月,指尖血糖由13. 2mmol/L降至6. 5mmol/L,糖化血糖蛋白由8. 9%降至7. 3%。患者监测餐后2小时指血血糖12~15mmol/l,加用沙格列汀5mg qd治疗4个月。后监测空腹指血血糖5~7mmol/L,餐后2小时指血血糖7~10mmol/L,复查糖化血红蛋白7. 3%。体重由83kg降至80kg,无不良反应和低血糖发生,结论:口服降糖药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调整为甘精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后可有效控制血糖,且6月体重无增加。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联合应用甘精胰岛素与二甲双胍的临床治疗价值。方法选择该院2016—2018年期间入院的78例确诊为2型糖尿病患者为该次研究对象,以随机的方式将所有患者分成研究和对照两组,每组患者例数均为39例;对照组患者单纯服用二甲双胍口服药进行治疗,口服剂量1000 mg/次,2次/d,均饭前服用,12周为1个疗程;观察组患者联合采用甘精胰岛素与二甲双胍治疗方案,患者睡前皮下注射甘精胰岛素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上的各项指标及低血糖的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餐后2 h的血糖、血糖的达标时间明显比对照组患者少;并且研究组患者夜间低血糖的发生概率为5.13%,严重低血糖的发生概率为2.56%,总低血糖的发生概率为15.38%,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并发症概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显示,联合使用甘精胰岛素与二甲双胍能够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进行有效地控制。结论针对2型糖尿病患者联合使用胰岛素与二甲双胍,不仅效果显著,还能使患者的血糖得到良好地控制,减少低血糖的发生率,具有较大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达格列净联合甘精胰岛素及门冬胰岛素对2型糖尿病血糖控制不佳患者血糖波动的影响。方法 56例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HbA1c)7%]随机分成达格列净组和对照组各28例。所有患者入院后停用之前降糖药物,给予生活方式干预,对照组给予甘精胰岛素联合门冬胰岛素治疗,达格列净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达格列净10 mg/d,早餐前口服。监测两组每日三餐前后及夜间1点的血糖,并根据监测结果调整胰岛素用量,空腹血糖7 mmol/L、餐后2 h血糖10 mmol/L认定为血糖达标。比较两组入院后第2天及治疗1 w后平均血糖(MBG)、血糖水平标准差(SDBG)、最大血糖波动幅度(LAGE)、餐后血糖波动幅度(PPGE),并统计治疗期间低血糖发生次数。结果 (1)两组基线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1 w后,两组各时点血糖及血糖波动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均显著降低(P0.05);(3)治疗后,达格列净组血糖波动指标及胰岛素用量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后均无低血糖事件。结论较单用胰岛素治疗,达格列净联合甘精及门冬胰岛素能进一步降低血糖水平,同时可显著降低日内及日间血糖波动,减少胰岛素用量,并不增加低血糖风险。  相似文献   

16.
选择86例2型糖尿病患者,在使用两种口服降糖药血糖控制仍不达标的基础上联合应用甘精胰岛素治疗,疗程为9个月。结果HbA1c比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无低血糖事件发生。结论2型糖尿病在两种口服降糖药治疗仍未达标时联合应用甘精胰岛素可有效降低HbA1c。  相似文献   

17.
患者耿某某,男,62岁,(病案号:905478),因"口干、多饮、多尿2年余,反复头痛,鼻、咽痛4月余"于2009年3月12日入院。现病史:患者2年余来无明显诱因出现口干、多饮、多尿,每天饮水约3000~4000ml,小便每日10余次,到医院就诊测FBG16mmol/L,经OGTT、胰岛素释放试验检查诊断为"2型糖尿病",予"达美康片80mg 1次/日"  相似文献   

18.
[英]/Heller sR…//Diabetes Care.-1999.22.-1607~1611 评价了1型糖尿病(DM)患者在胰岛素强化治疗方案中,应用胰岛素Lispro降低夜间低血糖发生的作用。 对象及方法随机选取165例1型糖尿病患者,有2 a以上病史,使用基础治疗至少3月,糖化血红蛋白(HbA1c)<8%,同时愿意更严格地控制血糖(有活动视网膜病变,明显的糖尿病肾病或近12个月发生严重的低血糖的患者除外)。 病人先进入两个月的观察期,在此期间,三餐前用常规短效胰岛素,睡前用中效胰岛素控制血糖,血糖控制的目标为餐前4~7 mmol/L,餐后7~10 mmol/L,同时病人记录自己低血糖发作的症状和次数。另外,病人每隔两周收集一天7次血糖标本送实验室检测。血糖水平在控制范围内的次数<70%或HbA1c>8%的病人不被纳入分组。两月后合适的病人被随机分为两组,运用交叉试验,一组先用胰岛素Lispro4个月,再用常规胰岛素4个月,另一组则相反。记录病人低血糖发作的次数和程度,且每月检测一天七个时间点的血糖。 结果治疗一阶段低血糖的发生率用胰岛素Lis-pro比用常规胰岛素低(1 156次对775次),且发生夜间低血糖的次数减少(181次对52次,P=0.01),二阶段用胰岛素Lispro与用常规胰岛素低血糖的发生率为883次对702次。用常规胰岛素与用胰岛素Lispro的HbA1c水平分别为:一阶段开始为6.4%±0.9%对6.2%±1.1%,结束时为6.2%±0.8%对6.0%±0.9%;二阶段开始为6.0%±0.9%对6.2%±0.8%,结束时为6.4%±1.1%对6.4%±1.1%。用胰岛素Lispro的病人早餐后及午餐后的血糖都比用常规胰岛素的病人低[分别为(7.4±0.5)对(8.5±0.4)mmol/L,P=0.048;6.6±0.3对(7.2±0.3)mmol/L,P=0.043],但睡前却高[(8.1±0.5)对(7.5±0.4)mmol/L,P=0.03]。用常规胰岛素的病人体重增加[从(73.5±10.1)至(75.5±10.2)],而用胰岛素Lispro不增加。两组病人在研究开始或结束时使用的中效和短效胰岛素的用量都无明显变化 结论本试验显示达到同样良好血糖控制同时,用胰岛素Lispro比用常规胰岛素减少了低血糖的发作(12:00~6:00pm),特别是减少了夜间低血糖的发作和严重低血糖的发作。 (苏白海摘 魏松全校)  相似文献   

19.
甘精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治疗非肥胖2型糖尿病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甘精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对非肥胖2型糖尿病血糖控制及低血糖事件的影响.方法 非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49例,分为甘精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组(24例)应用甘精胰岛素日一次皮下注射配合阿卡波糖片日三次口服;预混人胰岛素组(25例)应用预混型人胰岛素70/30早晚餐前30分钟皮下注射.12周后随访血糖控制和低血糖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甘精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组空腹血糖控制优于B组[(6.63±0.73)mmol/ L 对(7.21±0.88)mmol/ L )](P<0.05),甘精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组2例,预混人胰岛素组8例出现低血糖,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甘精胰岛素与阿卡波糖联合应用更好地改善了血糖控制,减少了低血糖发生率,增加了患者依从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甘精胰岛素注射液联合口服降糖药物瑞格列奈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和低血糖的风险. 方法 选择口服降糖药物血糖控制不良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64例,随机分为甘精胰岛素组(简称甘精组)和预混胰岛素组(诺和灵30R,简称预混组),每组各32例.甘精组在每天3餐前口服瑞格列奈的基础上,每晚22时注射甘精胰岛素1次;预混组每天早、晚餐前分别注射诺和灵30R预混胰岛素;根据空腹血糖及餐后血糖的水平,每3天调整瑞格列奈及胰岛素剂量,以空腹血糖<7.2 mmol/L,餐后血糖<10.0 mmol/L为治疗目标,共治疗16周,观察血糖控制和低血糖发生情况. 结果 治疗16周后两组的全天血糖谱和糖化血红蛋白(HbAlc)有明显下降(P<0.05),甘精组全天各时点血糖均值低于预混组,其中午餐后、晚餐后2 h血糖与预混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甘精组HbAlc值明显低于预混组(P<0.05);体质指数(BMI)甘精组无明显增加(P>0.05),预混组BMI较治疗前明显增加(P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