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 探讨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T-SPOT.TB)对使用免疫抑制剂患者并发肺结核的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2013年7月至2015年12月广州市胸科医院收治的197例使用免疫抑制剂并发肺结核患者(简称“观察组”),及同期住院的200例未使用免疫抑制剂的肺结核患者(简称“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通过痰液或支气管灌洗液(BALF)的涂片或培养查找抗酸杆菌,对阳性菌株行菌种鉴定以排除非结核分枝杆菌,结合胸部X线摄影检查符合活动性肺结核表现,肺结核诊断均符合《肺结核诊断和治疗指南》标准。比较两组患者血T-SPOT.TB、抗酸杆菌金胺O荧光染色涂片镜检(简称“金胺O涂片镜检”)、BACTEC MGIT 960液体培养(简称“MGIT 960”),以及结核菌素纯蛋白衍生物试验(PPD试验)检测阳性率的差异。采用SPSS 19.0软件对计数资料进行χ 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血T-SPOT.TB检测阳性率[分别为85.28%(168/197)、96.00%(192/200)]均明显高于金胺O涂片镜检[36.55%(72/197)、35.50%(71/200)](χ 2值分别为98.24、162.53,P值均=0.000),MGIT 960 [53.81%(106/197),57.50%(115/200)](χ 2值分别为46.06、83.06,P值均=0.000),PPD试验[34.52%(68/197),63.50%(127/200)](χ 2值分别为105.66、65.40,P值均=0.000)。观察组患者T-SPOT.TB、PPD试验检测阳性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χ 2值分别为13.50、33.36,P值均=0.000)。 结论 在使用免疫抑制剂患者并发肺结核时采用血T-SPOT.TB技术进行检测仍具有较高的阳性率,较传统的检测方法具有更高的辅助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 采用BACTEC MGIT 960(简称“MGIT 960”)和荧光PCR熔解曲线法(简称“PCR熔解曲线法”)对结核性脓胸不同手术标本进行病原学及耐药性检测,并进行比较研究。方法 搜集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150例结核性脓胸患者(经术前胸腔穿刺标本MTB MGIT 960阳性且MPB64单克隆抗体测定为MTB菌株,或组织病理检查表现为典型结核肉芽肿性炎伴干酪样坏死确诊)。不同手术标本(病灶组织、脓液各150份)分别进行MGIT 960液体培养和表型药物敏感性试验(简称“药敏试验”)、PCR熔解曲线法行核酸及耐药基因检测。对比分析两种技术检测不同手术标本的病原学诊断阳性率,以及两种技术同时进行耐药性检测的40份病原学阳性标本的检测结果。结果 300份手术标本(脓液和组织),PCR熔解曲线法核酸检测MTB的总体阳性率(44.0%,132/300)明显高于MGIT 960(18.0%,54/300)(χ2=47.405,P=0.000);但前者检测组织标本的阳性率[50.0%(75/150)]明显高于脓液标本[38.0%,(57/150)](χ2=4.383,P=0.048),而后者检测组织标本的阳性率[12.7%(19/150)]明显低于脓液标本[23.3%(35/150)](χ2=5.781,P=0.024)。进一步分析MGIT 960、PCR熔解曲线法和两种技术联合检测对150例患者的病原学诊断阳性率(只要其中1种方法检测为阳性即判定该例患者为病原学阳性),结果显示:前者阳性率[30.7%(46/150)]明显低于后两者[分别为66.7%(100/150)、70.7%(106/150)](χ2值分别为38.908,48.009;P值均为0.000),而后两者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58,P=0.455)。两种方法同时进行耐药性检测的40份病原学阳性标本的检测结果显示,MGIT 960和PCR熔解曲线法对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链霉素、左氧氟沙星的耐药检出率分别为20.0%(8/40)和17.5%(7/40)、17.5%(7/40)和15.0%(6/40)、17.5%(7/40)和17.5%(7/40)、17.5%(7/40)和22.5%(9/40)、5.0%(2/40)和7.5%(3/40),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0.082、0.092、0.000、0.313、0.213,P值均>0.05)。结论 结核性脓胸患者术中病灶送检PCR熔解曲线法核酸检测MTB的总体阳性率明显高于MGIT 960培养,且组织标本送检该方法检测的阳性率高于脓液标本,耐药检出率与MGIT 960表型药敏试验相近,可快速检测病原学及耐药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 评价新型国产改良Middlebrook液体培养试剂用于临床样本中结核分枝杆菌培养的效果。方法: 采集2021年3—4月西安市胸科医院诊治的疑似肺结核患者痰液和肺泡灌洗液标本,对其中质量合格的89份痰液标本和61份肺泡灌洗液标本进行分枝杆菌改良试剂培养(改良试剂法)和BACTEC MGIT 960(简称“MGIT 960”)培养。比较两种方法检测分枝杆菌的阳性率、报阳时间和污染率差异,并以MGIT 960培养结果为参照标准,评价改良试剂法的检测效能。结果: 改良试剂法检测痰液和肺泡灌洗液标本结核分枝杆菌的总阳性率[44.7%(67/150)]和报阳时间[中位数(四分位数):13.0(8.5,17.0)d]与MGIT 960培养结果[分别为42.7%(63/150)和13.0(8.0,17.5)d]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0.571,P=0.453;Z=-1.344,P=0.179)。两种方法检测肺泡灌洗液标本均未出现污染,但改良试剂法检测痰液标本的污染率[12.4%(11/89)]明显高于MGIT 960培养[4.5%(4/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00,P=0.039)。 改良培养试剂的成本[(49.6±10.5)元/份]仅约为MGIT 960培养试剂[(75.4±15.8)元/份]的60%。以MGIT 960培养结果为参照标准,改良试剂法检测痰液和肺泡灌洗液标本结核分枝杆菌的总敏感度为96.9%(62/64)、总特异度为94.2%(81/86),Kappa值为0.905,一致性好。结论: 分枝杆菌改良Middlebrook液体培养试剂检测痰液和肺泡灌洗液标本与MGIT 960培养诊断结核病的一致性好,但应注意痰液标本检测污染率较高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利福平耐药实时荧光定量核酸扩增检测技术(GeneXpert MTB/RIF)在初诊肺结核患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作者收集了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浙江省嘉兴市第一医院就诊的初诊疑似肺结核患者361例,留取痰液标本分别进行涂片荧光金胺O染色镜检(简称“涂片镜检”)、结核分枝杆菌MGIT 320液体培养(简称“液体培养”)、GeneXpert MTB/RIF检测(简称“Xpert检测”)和固体比例法药物敏感性试验。最终临床诊断为:肺结核184例(50.97%),肺部感染162例(44.88%),非典型分枝杆菌肺部感染15例(4.15%)。361例疑似肺结核患者中,Xpert 检测的阳性率[32.41%(117/361)]明显高于涂片镜检[22.71%(82/361)](χ 2=8.49,P<0.05),与液体培养[26.32%(95/361)]比较不存在明显差异(χ 2=3.23,P=0.072),涂片镜检法与液体培养法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 2=1.26,P=0.261)。184例肺结核患者中,Xpert 检测的阳性率[63.59%(117/184)]高于涂片镜检[36.41%(67/184)]和液体培养[48.91%(90/184)](χ 2=27.17,P<0.01;χ 2=8.05,P<0.05);117例涂阴肺结核患者的Xpert检测阳性率[42.74%(50/117)]高于液体培养[24.79%(29/117)](χ 2=8.43,P=0.004)。以临床诊断为标准,Xpert检测初诊疑似肺结核患者的敏感度为63.59%(117/184),特异度为100.00%(177/177),正确指数为0.64。以固体比例法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为金标准,Xpert 检测利福平耐药的敏感度为4/5,特异度为97.70%(85/87),正确指数为0.97。说明GeneXpert MTB/RIF在初诊疑似肺结核患者,尤其是涂阴肺结核患者中,检测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及对利福平耐药具有较高的效能。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不同技术联合检测痰液和胸腔积液对结核性胸膜炎的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2014年1月至2017年3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收治的临床诊断为结核性胸膜炎的1955例患者,其中1232例(63.02%)有肺部实质病变,723例(36.98%)无肺部实质病变,通过抗酸杆菌涂片镜检(简称“涂片法”)、改良固体培养法和BACTEC MGIT 960液体培养(简称“培养法”)和Xpert MTB/RIF技术(简称“Xpert法”)单独及联合检测患者痰液和胸腔积液中结核分枝杆菌的阳性检出率,并分析肺部实质病变对结核分枝杆菌检测阳性率的影响。结果 1955例结核性胸膜炎患者同时采用涂片法进行痰液和胸腔积液检测者中有535例(27.37%)患者、353例(18.06%)采用培养法、294例(15.04%)采用Xpert 法,188例(9.62%)患者同时进行了涂片法+培养法+Xpert法检查。涂片法、培养法和Xpert法单独检测胸腔积液结核分枝杆菌的阳性率[3.18%(17/535)、15.30%(54/353)、19.05%(56/294)]明显低于3种方法联合检测痰液+胸腔积液的阳性率[21.87%(117/535)、43.63%(154/353)、47.62%(140/294)](χ 2值分别为85.31、68.16、54.00,P值均<0.01)。在有肺部实质病变的患者中,涂片法、培养法、Xpert法单独检测胸腔积液中结核分枝杆菌的阳性率[3.82% (13/340)、16.30% (37/227)和23.91% (44/184)]明显低于3种方法单独检测痰液的阳性率[30.29% (103/340)、51.10% (116/227)、60.33% (111/184)](χ 2值分别为84.19、61.53、50.04,P值均<0.01)和联合检测痰液+胸腔积液的阳性率[分别为32.06% (109/340)、55.95% (127/227)、67.93% (125/184)](χ 2值分别为92.06、77.32、71.79,P值均<0.01)。以培养为金标准,涂片法、培养法和Xpert法检测痰液+胸腔积液的敏感度[48.36%(59/122)、79.38%(77/97)、80.49%(66/82)]明显高于单独检测胸腔积液的敏感度[8.20%(10/122)、26.80%(26/97)、26.83%(22/82)](χ 2值分别为48.52、53.84、47.47,P值均<0.01);检测痰液+胸腔积液的特异度较单独检测胸腔积液有所下降,其中涂片法检测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 2=3.65,P=0.056);而Xpert法和涂片法+Xpert法检测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 2=4.71,P=0.030;χ 2=5.67,P=0.017)。 结论 联合检测痰液和胸腔积液中结核分枝杆菌的阳性检出率高于单独检测,对于疑似结核性胸膜炎的患者,应尽量进行痰液标本的检测,以提高对结核性胸膜炎诊断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 评价交叉引物恒温扩增(cross-priming amplification,CPA)技术在初诊疑似肺结核患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5月深圳市龙华区慢性病防治中心就诊的初诊疑似肺结核患者2408例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痰液标本分别采用萋-尼抗酸染色(acid-fast stain,AFS)法、BACTEC MGIT 960(简称“MGIT 960”)液体培养法及CPA技术对治疗前痰液标本进行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MTB)检测,以MGIT 960液体培养法为参照标准,评价CPA诊断效能。结果: AFS法、MGIT 960液体培养法及CPA技术MTB阳性检出率分别为8.89%(214/2408)、27.99%(674/2408)及15.49%(373/2408),不同方法检测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14.619,P=0.000),其中MGIT 960液体培养法明显高于CPA技术和AFS法,而CPA技术高于AFS法,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10.572、 292.158、 49.046,P值均=0.000)。以MGIT 960液体培养结果为参照标准,CPA检测MTB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符合率分别为52.37%(353/674)、98.85%(1714/1734)、94.64%(353/373)、84.23%(1714/2035)及85.84%(2067/2408),而AFS法分别为31.45%(212/674)、99.88%(1732/1734)、99.07%(212/214)、78.94%(1732/2194)及80.73%(1944/2408),其中CPA技术的敏感度[52.37%(95%CI:47.21%~59.64%)]明显高于AFS法[31.45%(95%CI:26.87%~35.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8.290, P=0.000)。CPA技术与MGIT 960液体培养法检测结果一致性较好(Kappa=0.592),而与AFS法一致性较差(Kappa=0.395)。涂阳培阴率为0.08%(2/2408),培养污染率为5.40%(130/2408),而CPA检测无效例数为0。结论: 初诊疑似肺结核分枝杆菌感染CPA技术阳性检出率和敏感度明显高于AFS法,且一致性好于AFS法,同时操作简单、快速、经济及无污染,对肺结核早期诊断具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GeneXpert MTB/RIF 技术(简称“GeneXpert”)、BACTEC MGIT 960液体培养 (简称“MGIT 960”)对不同手术标本进行检测诊断胸壁结核的价值。方法 搜集2016年6月至2019年7月西安市胸科医院收治的疑似胸壁结核患者214例,通过外科手术获得病灶中的脓液152份、干酪样坏死组织128份及肉芽组织138份,同时采用GeneXpert及MGIT 960对上述标本进行检测。通过临床综合诊断、病理学检查确诊胸壁结核174例,非结核性胸壁疾病40例。以临床诊断结果为参考标准,评价GeneXpert及MGIT 960诊断胸壁结核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Kappa值;对3种标本采用GeneXpert及MGIT 960的检测结果(阳性率差异)进行比较,统计学分析采用χ 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214例疑似胸壁结核患者通过术前血液化验、影像学资料及术后病理结果临床最终诊断为胸壁结核174例,非结核性胸壁疾病40例(其中化脓性胸壁脓肿18例,胸壁囊肿并发普通细菌感染9例,软组织肿瘤8例,肋骨骨髓炎3例,胸壁放线菌病2例)。以临床诊断结果为标准,GeneXpert检测诊断胸壁结核的敏感度为82.18%(143/174),特异度为97.50%(39/40),阳性预测值为99.31%(143/144),阴性预测值为55.71%(39/70),Kappa值为0.618;MGIT 960检测诊断胸壁结核的敏感度为52.30%(91/174),特异度为100.00%(40/40),阳性预测值为100.00%(91/91),阴性预测值为32.52%(40/123),Kappa值为0.291。上述2种技术对3种类型手术标本的检测阳性率分别是:肉芽组织为81.9%(113/138),干酪样坏死组织为68.8%(88/128),脓液为44.7%(68/152);脓液与干酪样坏死组织两组之间的阳性率比较,χ 2=16.23,P<0.001;干酪样坏死组织和肉芽组织两组之间的阳性率比较,χ 2=4.19,P=0.013;肉芽组织和脓液两组之间的阳性率比较,χ 2=42.54,P<0.001。结论 GeneXpert检测诊断胸壁结核的敏感度明显高于MGIT 960,而特异度接近,可用于手术标本的快速检测。GeneXpert和MGIT 960联合检测可疑胸壁结核患者的3种类型手术标本,肉芽组织的阳性率较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 对常用实验室技术诊断结核性脑膜炎(tuberculous meningitis,TBM)的效能进行比较研究,以提高临床早期诊断TBM的水平。方法 采用BACTEC MGIT 960液体培养(简称“MGIT 960法”)、改良抗酸染色(简称“MZN法”)、GeneXpert MTB/RIF(简称“GeneXpert法”)、荧光探针法聚合酶链式反应(简称“PCR-荧光探针法”)和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T-SPOT.TB)等5种实验室检测技术对西安市胸科医院2017年1月至2018年4月期间收治的244例成年疑似结核性脑膜炎患者脑脊液进行检测。包括71例TBM组患者(确诊组36例,很有可能组23例,可能组12例)及33例非TBM组患者。评价上述5种实验室技术诊断TBM的效能,并探讨细菌学方法组(MGIT 960和MZN法)、分子生物学方法组(GeneXpert和PCR-荧光探针法)、免疫学方法组(T-SPOT.TB),以及上述5种技术联合诊断组(简称“联合诊断组”)在TBM早期诊断中的价值,并比较5种实验室技术之间、4种方法组之间诊断TBM敏感度的差异。结果 以临床诊断为标准,5种检测技术诊断TBM的特异度和阳性预测值均为100.0%;MGIT 960法、MZN法、GeneXpert 法、PCR-荧光探针法和T-SPOT.TB检测技术诊断TBM的敏感度分别为19.7%(14/71)、26.8%(19/71)、42.3%(30/71)、35.2%(25/71)、29.6%(21/71);GeneXpert法和PCR-荧光探针法的敏感度均高于MGIT 960法,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 2=8.43,P=0.004;χ 2=4.28,P=0.039)。细菌学方法组、分子生物学方法组、免疫学方法组及联合诊断组的敏感度分别为31.0%(22/71)、50.7%(36/71)、29.6%(21/71)、73.2%(52/71);分子生物学方法组和联合诊断组的敏感度高于细菌学方法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 2=5.71,P=0.017;χ 2=73.20,P=0.000)。 结论 在TBM的早期诊断中,GeneXpert法与PCR-荧光探针法的敏感度高于MGIT 960法;各实验方法联合检测有助于提高诊断TBM的敏感度,并且与细菌学方法组相比,分子生物学方法组以及联合诊断组的敏感度更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 评价Xpert MTB/RIF 检测技术在综合性医院结核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收集2016年6月至2017年8月入住株洲市中心医院疑似结核病患者的各类标本376份,其中痰标本227份(60.37%),肺泡灌洗液109份(28.99%),脑脊液21份(5.59%),胸腔积液15份(3.99%),其他标本4份(1.06%,包括引流液、脓液、分泌物、尿液各1份),分别进行GeneXpert MTB/RIF检测(简称“Xpert法”)、夹层杯液基集菌抗酸染色涂片镜检法(简称“夹层杯法”)和传统固体罗氏培养法(简称“固体培养法”)检测结果的比较和临床分析。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数据资料处理,计数资料采用χ 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376例疑似结核病患者的各类标本中,最终临床诊断为结核病349例,非结核病27例。Xpert法检测阳性率(37.50%,141/376)明显高于夹层杯法(22.87%,86/376)和固体培养法(17.82%,67/376)(χ 2值分别为19.09、36.39,P值均<0.05);以临床诊断结果为标准,Xpert法检测敏感度(40.11%,140/349)明显高于夹层杯法(23.50%,82/349)和固体培养法敏感度(19.20%,67/349)(χ 2值分别为19.86、35.98,P值均<0.05),且Xpert法检测结果与临床确诊结果的一致性(K=0.080)高于夹层杯法(K=0.016)与固体培养法(K=0.033)。140份Xpert法检测阳性的标本中利福平耐药率(15.71%,22/140)与63份固体培养法检测阳性的标本中利福平耐药率(14.29%,9/6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 2=0.07,P>0.05),且耐利福平患者一致。 结论 Xpert法检测技术操作简单、快捷、敏感度高,对综合性医院早期诊断、治疗结核病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评估一种新型胶颗粒芯片技术[TruArray胶颗粒芯片(Gel element arrays),简称为“TruArray芯片”]用于痰标本中结核分枝杆菌及利福平(RFP)和异烟肼(INH)耐药性的检测效能。 方法 选取2016年8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就诊的149例疑似肺结核患者痰标本,分别进行涂片镜检、BACTEC MGIT 960快速液体培养系统(简称“MGIT 960”)、TruArray芯片和GeneXpert MTB/RIF(简称“GeneXpert”)检测,对液体培养阳性菌株进行测序菌种鉴定、MGIT 960药物敏感性试验(简称“药敏试验”)和耐药相关基因测序,分析TruArray芯片检测痰标本中结核分枝杆菌及其耐药性的检测效能。 结果 液体培养、GeneXpert和TruArray芯片对结核分枝杆菌的检出率分别为32.2%(48/149),53.7%(80/149)和57.0%(85/149),TruArray芯片和GeneXpert两种方法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 2=0.34,P=0.560),但TruArray芯片检测阳性率高于液体培养(χ 2=18.59,P<0.01)。以MGIT 960试验结果为标准,TruArray芯片检测痰标本中结核分枝杆菌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7.9%(47/48)和61.4%(62/101);以GeneXpert检测结果为标准,TruArray芯片检测结核分枝杆菌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7.5%(78/80)和88.4%(61/69)。以MGIT 960药敏试验结果为标准,TruArray芯片检测RFP耐药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1.7%(11/12)和96.8%(30/31);以GeneXpert检测结果为标准,TruArray芯片检测RFP耐药的敏感度和特异度为85.0%(17/20)和97.9%(47/48);以耐药基因测序结果为标准,TruArray芯片检测RFP耐药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2.3%(12/13)和100.0%(30/30)。以MGIT 960液体药敏试验结果为标准,TruArray芯片技术检测INH耐药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8.6%(11/14)和93.8%(30/32);以耐药基因测序结果为判断标准,TruArray芯片检测INH耐药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100.0%(11/11)和94.3%(33/35)。 结论 TruArray芯片检测技术快速、可靠,在结核病及耐多药结核病快速诊断方面具有非常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吡嗪酰胺(PZA)耐药与否对耐多药结核病(MDR-TB)患者采用含PZA的标准MDR-TB方案近远期临床疗效的影响关系。方法 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选取2015年1—12月在广州市胸科医院就诊并顺利完成疗程,且采用BACTEC MGIT 960法检测有结核分枝杆菌生长,并同时采用比例法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简称“药敏试验”)证实对异烟肼、利福平和PZA耐药的MDR-TB患者(Z R-MDR组)60例;采用1:1配对原则,选择同期治疗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对PZA敏感、年龄相差5岁以内的MDR-TB患者(Z S-MDR组)60例。所有患者均给予化疗方案6Am-Lfx(Mfx)-PZA-Pto-Cs(PAS)/18Lfx(Mfx)-PZA-Pto-Cs(PAS)进行治疗。记录两组患者痰菌阴转率、病灶吸收率、空洞缩小率、治愈率及失败率等,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Z S-MDR组患者在2、6、12、24个月末时痰菌阴转率分别为70.00%(42/60)、90.00%(54/60)、86.67%(52/60)、86.67%(52/60),高于Z R-MDR组的46.67%(28/60)、66.67%(40/60)、70.00%(42/60)、70.00%(42/6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 2 值分别为6.720、9.624、4.910、4.910,P值均<0.05);疗程结束时Z S-MDR组患者病灶吸收率为81.67%(49/60),高于Z R-MDR组的65.00%(39/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4.264,P=0.019);Z S-MDR组患者空洞缩小率为76.92%(40/52),与Z R-MDR组的62.00%(31/50)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 2=2.681,P=0.098);Z S-MDR组的治愈率为86.67%(52/60),高于Z R-MDR组的70.00%(42/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4.910,P=0.016)。Z S-MDR组的失败率为13.33%(8/60),低于Z R-MDR组的30.00%(18/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4.910,P=0.016)。结论 PZA表型耐药的MDR-TB患者使用全程含PZA的标准耐多药方案治疗,其疗效较PZA敏感者差,建议对耐PZA的MDR-TB患者尽量选择不含PZA的耐多药化疗方案治疗。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RNA恒温扩增实时荧光检测技术(simultaneous amplification and testing, SAT-TB)对结核性胸腔积液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聊城市传染病医院收治的有胸腔积液的患者21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143例临床诊断为结核性胸膜炎,作为结核性胸膜炎组;其余67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应用涂片法、改良罗氏培养法、SAT-TB法检测研究对象胸腔积液标本,比较各检测方法的检测效能。结果 SAT-TB检测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36.36%(52/143)、98.51%(66/67)、98.11(52/53)、42.04%(66/157)。SAT-TB检测的敏感度明显高于涂片法[3.50%(5/143)]及罗氏培养法[20.28%(29/14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 2=19.08,P=0.021;χ 2=9.12,P<0.01)。SAT-TB法检测完成时间为1~2h,罗氏培养法完成时间为6~8周。 结论 SAT-TB法能快速检测胸腔积液中的结核分枝杆菌,敏感度高于涂片法和罗氏培养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对照分析不同肺结核耐药类型及药物敏感肺结核患者的CT征象,以提高耐药肺结核的CT诊断及鉴别诊断水平。方法 搜集2016年1月1日至2017年10月31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收治并明确诊断的116例耐药肺结核患者,对其临床及CT扫描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包括初治患者26例,复治患者90例;同时,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按照1∶4的比例,以随机数字表法抽取同期由本院收治并确诊的药物敏感肺结核(DS-PTB)患者31例。147例耐药患者根据药物敏感性试验(简称“药敏试验”)结果分成4个组,分别为耐多药肺结核组(MDR-PTB组)39例,广泛耐药肺结核组(XDR-PTB组)31例,其他耐药肺结核组(DR-PTB组)[包括单耐药肺结核(MR-PTB)41例+多耐药肺结核(PDR-PTB)5例]46例, DS-PTB组31例。全部患者均行胸部CT平扫并行层厚1.25mm薄层重建,对不同组别患者肺内病变的分布、CT征象和空洞结节发生率的差异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本组147例患者,CT表现对比分析显示,耐药肺结核患者病变分布范围广泛,累及3个肺叶及以上者[MDR-PTB组为84.6%(33/39)、XDR-PTB组为83.9%(26/31)、DR-PTB组为91.3%(42/46)]明显多于DS-PTB组(51.6%,16/3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 2=8.96,P=0.003;χ 2=7.38,P=0.007;χ 2=15.70,P<0.001);并且更容易累及肺结核的非常见部位(上叶前段及下叶基底段)[MDR-PTB组占94.9%(37/39)、XDR-PTB组占87.1%(27/31)、DR-PTB组占95.7%(44/46),与DS-PTB组(51.6%,16/31)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 2=17.58,P<0.001;χ 2=9.18,P=0.002;χ 2=20.88,P<0.001)];但三组耐药类型之间(MDR-PTB组与XDR-PTB组、MDR-PTB组与DR-PTB组、XDR-PTB组与DR-PTB组)病变肺叶分布数量及部位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 2值分别为0.00、0.38、0.40和0.53、0.00、0.88,P值分别为1.000、0.538、0.526和0.248、1.000、0.347)。CT征象对比分析显示,肺内出现结节、支气管管壁增厚在不同类型耐药肺结核患者中的发生率[MDR-PTB组分别为100.0%(39/39)和87.2%(34/39),XDR-PTB组分别为100.0%(31/31)和87.1%(27/31),DR-PTB组分别为100.0%(46/46)和84.8%(39/46)]均明显高于DS-PTB组[80.6%(25/31)和48.4%(15/3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 2=5.97,P=0.015;χ 2=4.61,P=0.032;χ 2=7.15,P=0.007和χ 2=12.38,P<0.001;χ 2=10.63,P=0.001;χ 2=11.71,P=0.001);但不同耐药类型肺结核组之间(MDR-PTB组与XDR-PTB组、XDR-PTB组与DR-PTB组、MDR-PTB组与DR-PTB组)在支气管管壁增厚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 2值分别为0.00、0.00、0.10,P值分别为1.000、1.000、0.752)。结节及实变内出现空洞的比较, XDR-PTB组、DR-PTB组发生空洞的比率分别为87.1%(27/31)、87.0%(40/46),明显高于DS-PTB组的58.1%(18/3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 2=6.57,P=0.010,χ 2=8.32,P=0.004);但不同耐药类型肺结核组(MDR-PTB组与XDR-PTB组、XDR-PTB组与DR-PTB组、MDR-PTB组与DR-PTB组)之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 2值分别为1.18、0.00、1.46,P值分别为0.277、1.000、0.227)。 结论 CT征象对耐药肺结核与药物敏感肺结核具有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但对鉴别耐药类型无明显帮助。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评价参芪十一味颗粒治疗抗结核药物引起白细胞减少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收集2015年9月至2017年2月河南省许昌市结核病防治所结核内科收治的规范抗结核药物治疗后引起白细胞减少症的初治肺结核患者15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单一服用参芪十一味颗粒治疗白细胞减少症组(简称“A组”,79例)和单一服用利可君片治疗组(简称“B组”,79例),疗程均为1个月。观察治疗1个月后两组患者白细胞减少症的改善有效率,以及治疗前后患者外周血白细胞计数(WBC)和白细胞减少症相关主要症状的改善情况,并记录两组患者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A组白细胞减少症改善总有效率[94.44%(68/72)]、外周血WBC值[(5.12±0.76)×10 9/L]均明显高于B组[72.97%(54/74)和(4.09±1.02)×10 9/L](χ 2=10.14,P=0.021;t=4.38,P=0.017);治疗后A组和B组外周血WBC值均明显高于治疗前 [(3.26±1.02)×10 9/L和(3.18±0.82)×10 9/L] (t=5.79,P=0.010;t=4.15,P=0.018)。治疗后A组和B组患者的头晕[8.33%(6/72),9.46%(7/74)]、低热[2.78%(2/72),2.70%(2/74)]、乏力[5.56%(4/72),4.05%(3/74)]等主要症状较治疗前[27.78%(20/72),28.38%(21/74); 15.28%(11/72),16.22%(12/74);40.28%(29/72),41.89%(31/74)]均有明显改善 (χ 2=12.34,P=0.008;χ 2=12.09,P=0.008; χ 2=8.83,P=0.011;χ 2=8.16,P=0.010; χ 2=17.26,P=0.020;χ 2=18.09,P=0.020);但两组患者间治疗后的头晕、低热、乏力等主要症状的改善情况,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 2=1.43,P=0.437;χ 2=2.62,P=0.406; χ 2=1.95,P=0.410)。A组患者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83.33%(60/72)]与B组患者[86.49%(64/7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 2=3.03, P=0.382)。 结论 参芪十一味颗粒可有效改善抗结核药物所致的白细胞减少症,减少白细胞减少引起的症状,安全性较高,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术前肾功能正常的成年脊柱结核患者行椎体结核病灶清除术后发生急性肾功能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 AKI)的危险因素。方法 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搜集2009—2018年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收治的年龄≥18岁、术前肾功能正常,且行脊柱结核手术(后路病灶清除+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的成人脊柱结核患者2535例,参照排除标准最终纳入2068例。依据全球改善肾脏病预后组织(kidney disease improving global outcomes,KDIGO)指南,最终以术后发生AKI的31例患者作为并发AKI组,以未发生AKI的62例患者(与AKI组按1∶2匹配同期、同手术部位及同手术方式的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BMI),术前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吸烟史、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抗结核药物治疗时间、血肌酐(Scr)、尿素氮(BUN)、血红蛋白(Hb)、尿酸、白蛋白、C-反应蛋白(CRP)、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eGFR),以及术中ASA分级、麻醉方式、有无高血压、有无低血压、手术时间、术中用药、胶体量、氯化钠注射液补液量、输血量、失血量、尿量,术后肺部感染、住院时间、院内死亡例数]与术后发生AKI的相关性。结果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并发AKI组患者年龄≥60岁[64.52%(20/31)]、BMI>25[58.06%(18/31)]、术前高血压病史[54.84%(17/31)]、高尿酸血症[87.10%(27/31)]、贫血[54.84%(17/31)]、术中失血量≥600ml[64.52%(20/31)]等方面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别为41.94%(26/62)、30.65%(19/62)、29.03%(18/62)、67.74%(42/62)、19.35%(12/62)、35.48%(22/62)](χ2值分别为4.216、5.864、6.486、4.043、12.126、7.034,P值分别为0.040、0.011、0.015、0.044、0.001、0.008);而术前eGFR≥90ml·min-1·(1.73m2)-1 [67.74%(21/31) ]、术中使用右美托咪定[41.94%(13/31)]明显低于对照组[分别为87.10%(54/62)、64.52%(40/62)](χ2值分别为4.960、4.299, P值分别为0.026、0.038)。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术前BMI>25 [Wald χ2=4.916,P=0.027,OR(95%CI):4.391 (1.187~16.238)]、高尿酸血症[Wald χ2=4.412,P=0.036,OR(95%CI):5.896 (1.126~30.874)]、贫血[Wald χ2=9.396,P=0.002,OR(95%CI):8.173 (2.133~31.314)]、eGFR≥90ml·min-1·(1.73m2)-1 [Wald χ2=4.283,P=0.039,OR(95%CI):0.213(0.049~0.921)]是术后发生AKI的影响因素。结论 术前肾功能正常的脊柱结核患者行椎体结核病灶清除术,术前BMI>25、并发高尿酸血症和贫血是术后发生AKI的危险因素,而术前高eGFR水平是保护性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