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1篇
内科学   5篇
特种医学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 探讨非活动性结核性胸膜炎与活动性结核性胸膜炎CT扫描影像表现。方法: 对2012年6月1日至2021年3月30日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就诊的单纯非活动性结核性胸膜炎患者68例和同期活动性结核性胸膜炎44例的CT扫描影像表现进行比较。结果: (1) 68例非活动性结核性胸膜炎患者 CT扫描影像表现中胸膜粘连62例(91.2%),胸膜有钙化者28例(41.2%),叶间裂受累22例(32.4%),胸腔积液12例(17.6%),包裹性胸腔积液8例(11.8%)。(2)44例活动性结核性胸膜炎患者CT扫描影像表现中胸膜粘连30例(68.2%),未见胸膜钙化,叶间裂受累32例(72.7%),胸腔积液43例(97.7%),包裹性胸腔积液26例(59.1%)。(3)非活动性与活动性结核性胸膜炎CT扫描影像比较:胸膜粘连、胸膜钙化发生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9.630,P=0.002;χ2=23.737,P=0.000);叶间裂受累、胸腔积液、包裹性胸腔积液的发生率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2.692,P=0.000;χ2=68.548,P=0.000;χ2=28.301,P=0.000)。结论: 非活动性结核性胸膜炎的CT扫描影像与活动性结核性胸膜炎比较胸膜粘连、胸膜钙化的发生率高,胸腔积液、包裹性胸腔积液、叶间裂受累的发生率低。识别非活动性和活动性结核性胸膜炎的CT扫描影像特点,对患者临床治疗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成年血行播散性肺结核并发颅内结核的临床及头颅MRI表现特征,以减少漏诊与误诊。方法 收集2015年2月至2019年7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临床确诊的53例成年血行播散性肺结核并发颅内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纳入资料完整的4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了结核病相关实验室检查(包括脑脊液检测)、头颅MR平扫及增强扫描检查,分析评价患者的临床及头颅MRI表现特征。结果 48例患者中,24例(50.0%)存在结核中毒症状和呼吸系统症状,36例(75.0%)出现发热、头痛,29例(60.4%)具有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胸部CT平扫均可见两肺弥漫性粟粒状影;脑脊液常规和生化检查异常者45例(93.8%),其中蛋白升高43例(89.6%),葡萄糖含量降低38例(79.2%),氯化物降低37例(77.1%);所有患者均行腰椎穿刺术检查,颅内压增高[>180mm H2O (1mm H2O=0.0098kPa)]者31例(64.6%)。48例患者行头颅MR增强扫描,8例(16.7%)未发现明确结核病灶,40例有脑实质和(或)脑膜结核病变,分别为单纯脑膜结核9例(18.8%)、单纯脑实质结核19例(39.6%)、混合型颅内结核12例(25.0%);而48例行头颅MR平扫的患者仅35例显示颅内结核病灶,除8例增强MR未显示的患者外,仍有5例未发现结核病灶。25例患者抗结核药物治疗3个月后进行了头颅MR复查,其中11例较前好转,7例较前加重,5例出现部分病灶好转和部分病灶加重,2例未见变化。结论 血行播散性肺结核并发颅内结核患者临床多见发热、头痛、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脑脊液常规和生化检查指标异常、颅内压增高。MR头颅扫描对该病的发现率较高,尤以MR增强扫描更为明显,是发现和诊断颅内结核的重要技术。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鸟胞内分枝杆菌复合群(MAC)肺病和脓肿分枝杆菌肺病的CT影像学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3年10月间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住院并经临床及实验室证实的16例MAC肺病患者和15例脓肿分枝杆菌肺病患者的CT及高分辨率CT(HRCT)的表现.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两组的CT表现、常见病变的分布特点进行四格表x2检验.由于患者总例数<40例,用确切概率法计算统计结果,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两组患者中肺实变影(28/31)、支气管扩张(28/31)、小叶中心性结节影及树芽征(28/31)的影像学表现多见.MAC肺病患者上叶发病优势(10/16)高于脓肿分枝杆菌肺病患者(2/15)(确切概率法,P<0.01).MAC肺病患者以空洞型为主(11/16),而脓肿分枝杆菌肺病患者以结节支气管扩张型为主(11/15)(确切概率法,P<0.05).MAC肺病患者肺实变、空洞病变、小叶中心性结节影及树芽征累及肺区范围(分别为55/96,33/96,68/96)多于脓肿分枝杆菌肺病患者(分别为26/90,18/90,48/90)(确切概率法,P值分别为<0.01、<0.01、<0.05).MAC肺病患者于右肺中叶(11/16)及左肺舌叶(12/16)出现肺实变者多于脓肿分枝杆菌肺病(右肺中叶及左肺舌叶均为4/15)(确切概率法,P<0.05).结论 鸟-胞内分枝杆菌复合群(MAC)和脓肿分枝杆菌肺病的CT表现有一定相似性,但亦有各自一定的特点,为临床早期诊断及早期治疗可提供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4.
MR扩散加权成像在脑实质结核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MR扩散加权成像(DWI)在脑实质结核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搜集脑实质结核病例48例,回顾性分析其DWI表现特点,并测量脑实质结核表观扩散系数(ADC)值。结果:脑实质结核的DWI表现复杂,病灶中心约1/2表现为等信号,余表现为高、低或混杂信号。测得在T1增强扫描上呈均匀强化、环形强化伴实性中心及环形强化伴液性中心的病灶中心平均ADC值分别为(0.92±0.14)×10-3mm2/s、(0.99±0.17)×10-3mm2/s和(2.00±0.55)×10-3mm2/s,环形强化病灶的壁平均ADC值为(1.05±0.19)×10-3mm2/s,病灶周围水肿平均ADC值为(1.18±0.24)×10-3mm2/s,均大于正常脑实质ADC值[(0.83±0.09)×10-3mm2/s],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实质结核病灶扩散不受限,DWI检查及ADC值的测量对脑实质结核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脊柱结核的各种MRI表现特点,探讨MRI的诊断价值,以提高对该病的诊断水平。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9月至2013年5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行MRI检查,并经组织病理学或细菌学证实的脊柱结核患者193例,男113例,女80例,年龄范围5~87岁,平均(47±15.1)岁。分析患者病变部位与数目,观察患者椎体形态、椎间盘、椎旁脓肿、硬膜囊及脊髓受压等变化的MRI征象。 结果 193例脊柱结核患者,共525个椎体受累,其中单独累及腰椎者所占比例最高,为95例(49.2%,95/193),单独累及胸椎者54例(28.0%,54/193);胸腰椎及腰骶椎同时受累者各13例(均占6.7%,13/193),单独累及颈椎者8例(4.1%,8/193),颈胸椎同时受累者4例(2.1%,4/193),单独累及骶椎者、胸腰骶椎和颈腰椎同时受累者各2例(均占1.0%,2/193)。每例患者累及椎体个数为1~9个,其中2个椎体受累患者最多见,共114例(59.1%,114/193)。MRI征象中,椎体形态改变者189例(97.9%,189/193),椎间盘受累172例(89.1%,172/193),182例(94.3%,182/193)可见椎旁脓肿影,硬膜囊及脊髓受压138例(71.5%,138/193),7例(3.6%,7/193)于T2WI可见脊髓异常高信号。 结论 MRI可清楚显示脊椎结核的椎体破坏、椎间盘信号的改变及椎旁脓肿范围,同时能明确硬膜囊受压情况和脊髓受累范围,对临床诊断和指导治疗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 对照分析不同肺结核耐药类型及药物敏感肺结核患者的CT征象,以提高耐药肺结核的CT诊断及鉴别诊断水平。方法 搜集2016年1月1日至2017年10月31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收治并明确诊断的116例耐药肺结核患者,对其临床及CT扫描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包括初治患者26例,复治患者90例;同时,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按照1∶4的比例,以随机数字表法抽取同期由本院收治并确诊的药物敏感肺结核(DS-PTB)患者31例。147例耐药患者根据药物敏感性试验(简称“药敏试验”)结果分成4个组,分别为耐多药肺结核组(MDR-PTB组)39例,广泛耐药肺结核组(XDR-PTB组)31例,其他耐药肺结核组(DR-PTB组)[包括单耐药肺结核(MR-PTB)41例+多耐药肺结核(PDR-PTB)5例]46例, DS-PTB组31例。全部患者均行胸部CT平扫并行层厚1.25mm薄层重建,对不同组别患者肺内病变的分布、CT征象和空洞结节发生率的差异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本组147例患者,CT表现对比分析显示,耐药肺结核患者病变分布范围广泛,累及3个肺叶及以上者[MDR-PTB组为84.6%(33/39)、XDR-PTB组为83.9%(26/31)、DR-PTB组为91.3%(42/46)]明显多于DS-PTB组(51.6%,16/3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 2=8.96,P=0.003;χ 2=7.38,P=0.007;χ 2=15.70,P<0.001);并且更容易累及肺结核的非常见部位(上叶前段及下叶基底段)[MDR-PTB组占94.9%(37/39)、XDR-PTB组占87.1%(27/31)、DR-PTB组占95.7%(44/46),与DS-PTB组(51.6%,16/31)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 2=17.58,P<0.001;χ 2=9.18,P=0.002;χ 2=20.88,P<0.001)];但三组耐药类型之间(MDR-PTB组与XDR-PTB组、MDR-PTB组与DR-PTB组、XDR-PTB组与DR-PTB组)病变肺叶分布数量及部位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 2值分别为0.00、0.38、0.40和0.53、0.00、0.88,P值分别为1.000、0.538、0.526和0.248、1.000、0.347)。CT征象对比分析显示,肺内出现结节、支气管管壁增厚在不同类型耐药肺结核患者中的发生率[MDR-PTB组分别为100.0%(39/39)和87.2%(34/39),XDR-PTB组分别为100.0%(31/31)和87.1%(27/31),DR-PTB组分别为100.0%(46/46)和84.8%(39/46)]均明显高于DS-PTB组[80.6%(25/31)和48.4%(15/3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 2=5.97,P=0.015;χ 2=4.61,P=0.032;χ 2=7.15,P=0.007和χ 2=12.38,P<0.001;χ 2=10.63,P=0.001;χ 2=11.71,P=0.001);但不同耐药类型肺结核组之间(MDR-PTB组与XDR-PTB组、XDR-PTB组与DR-PTB组、MDR-PTB组与DR-PTB组)在支气管管壁增厚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 2值分别为0.00、0.00、0.10,P值分别为1.000、1.000、0.752)。结节及实变内出现空洞的比较, XDR-PTB组、DR-PTB组发生空洞的比率分别为87.1%(27/31)、87.0%(40/46),明显高于DS-PTB组的58.1%(18/3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 2=6.57,P=0.010,χ 2=8.32,P=0.004);但不同耐药类型肺结核组(MDR-PTB组与XDR-PTB组、XDR-PTB组与DR-PTB组、MDR-PTB组与DR-PTB组)之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 2值分别为1.18、0.00、1.46,P值分别为0.277、1.000、0.227)。 结论 CT征象对耐药肺结核与药物敏感肺结核具有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但对鉴别耐药类型无明显帮助。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