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分析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的相关临床指标与冠状动脉钙化积分(coronary artery calcification score,CACS)的关系及CACS预测CHD的可行性。方法搜集因心前区疼痛或体检入院的CHD或非冠心病(non coronary heart disease,NCHD)患者126例,均行多层螺旋CT(multi-slice spiral CT,MSCT)冠状动脉扫描,并计算CACS,各项脂代谢指标及铁蛋白(Ferritin)检查,分析其与CHD的关系。结果 CHD患者发生冠状动脉钙化(coronary artery calcification,CAC)的比率明显增高,两组间CACS、TG、HDL-C、NHDL-C及Ferritin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ACS、HDL-C、Ferritin是CHD患者的危险因素(P0.05),CACS预测CHD的ROC曲线下面积为92.2%。结论CACS、Ferritin及脂代谢紊乱是CHD患者的独立危险因素,CACS可作为预测CHD的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内皮素1与冠状动脉钙化(coronary artery calcification,CAC)的相关性。方法连续收集2011年2月2012年2月具有冠状动脉造影和CT结果的临床资料完整的患者424例,按照是否存在CAC分为钙化组(353例)与非钙化组(71例),分析内皮素1与CAC的相关因素。结果与非钙化组比较,钙化组的冠心病、糖尿病、高血压和高脂血症患者显著增多(P=0.001),糖化血红蛋白(HbA1c)、高敏C反应蛋白和内皮素1升高(P=0.002,P=0.001,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内皮素1、高血压、高脂血症和HbA1c与CAC独立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ROC曲线下,CAC的最佳内皮素1界值为0.59(曲线下面积为0.65,95%CI:0.582012年2月具有冠状动脉造影和CT结果的临床资料完整的患者424例,按照是否存在CAC分为钙化组(353例)与非钙化组(71例),分析内皮素1与CAC的相关因素。结果与非钙化组比较,钙化组的冠心病、糖尿病、高血压和高脂血症患者显著增多(P=0.001),糖化血红蛋白(HbA1c)、高敏C反应蛋白和内皮素1升高(P=0.002,P=0.001,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内皮素1、高血压、高脂血症和HbA1c与CAC独立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ROC曲线下,CAC的最佳内皮素1界值为0.59(曲线下面积为0.65,95%CI:0.580.72),敏感性为50.1%,特异性为76.1%。结论内皮素1与CAC有一定的相关性,可认为是CAC的独立预测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利用64排螺旋CT(64multi-detector computed tomography,64-MDCT)初步评价北京社区人群的冠状动脉钙化(coronary artery calcium,CAC)情况。方法对北京地区社区人群进行抽样研究,利用64-MDCT(GE,LightSpeed VCT)对1480例研究对象进行冠状动脉钙化扫描,应用Agatston积分法分别计算其冠状动脉钙化积分(coronary artery calcium score,CACS),观察CAC分布特征,以性别及年龄分组比较组间的CAC差别。结果总样本CAC阳性率为29.9%;男性组的CAC阳性率为37.6%,明显高于女性组的23.1%(P0.01)。同一性别各年龄组的CACS均呈正偏态分布,CAC阳性率和CACS均随年龄增加而显著增高(P0.01);40~、50~岁组的CAC阳性率以及40~、50~、60~岁组的CACS存在性别间的显著性差异。1480例研究对象有206例(13.9%)为单支钙化,237例(16.0%)为多支钙化;总样本共5920支冠状动脉中以前降支(26.8%)及右冠状动脉(13.5%)钙化阳性率为高(P0.01)。结论 64-MDCT能够方便、快速地量化检测社区人群的CAC的发病情况,评价人群中的CAC分布特征及规律,从而初步判定人群中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流行病学特征。  相似文献   

4.
目的 通过透析患者资料分析该人群冠状动脉钙化(CAC)的危险因素,探讨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对CAC的预测价值。方法 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对163例透析患者(包括血液透析102例,腹膜透析61例)进行回顾性研究,根据多层螺旋CT评估结果,采用Agatston冠状动脉钙化积分(CACS)进行冠状动脉钙化程度的评估,将透析患者分成无钙化组59例(CACS 0~10分)和钙化组104例(CACS≥11分)。对两组患者的NLR、年龄、透析龄、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血钙、血磷、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PTH)、白蛋白(Alb)、血红蛋白、血清肌酐等指标进行统计学比较。应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得出与CAC相关的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CAC发生的危险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探讨NLR对CAC的预测价值。结果 163例透析患者中CAC总检出率为63.8%。钙化组NLR显著高于无钙化组(P<0.001)。将钙化组分为轻度钙化组(CACS 11~400分)和重度钙化组(CACS>400分),两亚组间NL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NLR与CAC显著相关(r=0.403,P<0.001)。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OR=1.069,P<0.001)、透析龄(OR=1.024,P<0.001)、糖尿病(OR=15.871,P=0.012)、NLR(OR=1.720,P=0.001)是CAC的危险因素。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NLR与年龄的联合指标预测透析患者发生CAC时,曲线下面积为0.810(95%CI 0.739~0.880,P<0.001),显著高于NLR(0.742,95%CI 0.666~0.818,P<0.001)和年龄(0.754,95%CI 0.674~0.834,P<0.001)单独分析时的曲线下面积。结论 高龄、透析龄和高水平NLR的透析患者发生CAC的风险较高,且NLR与年龄的联合指标对CAC的发生有着较好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因胸痛接受冠状动脉CT检查的患者血清脂蛋白a[Lp(a)]水平与冠状动脉钙化(CAC)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共入选1085例因胸痛在阜外医院接受冠状动脉CT检查的患者,根据Agatston评分算法计算冠状动脉钙化评分(CACS)。所有入选患者均检测了血脂谱和Lp(a)水平。结果根据CACS进行分组,CACS>0分组(460例)患者血清Lp(a)水平明显高于CACS=0分组(625例)患者[23.60(14.73,44.56)mg/dl比12.73(5.56,31.10)mg/dl,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血清Lp(a)浓度与CACS呈正相关(β=0.543,P<0.001)。曲线下面积(AUC)值显示血清Lp(a)水平在预测CACS方面具有正确的区分效力(AUC=0.71,95%CI 0.68~0.74,P<0.001)。Lp(a)的最佳截断值为10.51 mg/dl(敏感度为86.1%,特异度为51.7%)。结论在因胸痛接受冠状动脉CT检查的患者中,血清Lp(a)水平与CAC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6.
正随着人口的老龄化,血管钙化是不得不面对的重大医学课题。血管钙化是心血管疾病发展过程中最为严重的阶段之一,其中冠状动脉钙化(coronary artery calcification,CAC)可导致血管僵硬度增加,顺应性降低,心肌灌注受损[1]。80%的血管损伤和90%的冠状动脉疾病的患者均伴有血管钙化,血管钙化会使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增加3~4倍,临床研究表明,CAC程度能够预测心肌梗死和突发冠状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冠状动脉钙化(CAC)的临床特点,并寻找用于评估CAC的无创血清学标志物。[方法]选取MHD患者148例,根据多层螺旋CT(MSCT)并采用冠状动脉钙化积分(CACS)评估CAC情况。根据CACS将MHD患者分成3组(CACS<100组、100≤CACS≤400组、CACS>400组),比较三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及血清鸢尾素、骨硬化蛋白(SOST)、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胎球蛋白A等的差异;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CAC程度与各指标的相关性;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MHD患者CAC的独立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寻找用于诊断和评估CAC的无创血清学指标。[结果] 148例MHD患者中CAC(CACS>100)的患病率为62.8%(93/148);三组患者的年龄、血磷、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尿酸、血清鸢尾素及SOST水平有显著差异(P<0.05),而HIF-1α、胎球蛋白A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CAC程度与年龄、体质指数、总胆固...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血清锌、铜及铜/锌比值与慢性肾脏病患者冠状动脉钙化(CAC)的相关性。 [方法]采用横断面分析调查方法,对274例慢性肾脏病患者进行研究,根据冠状动脉钙化评分将患者分为钙化组和非钙化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及实验室指标。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CAC相关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CAC危险因素,ROC曲线探讨血清锌、铜、铜/锌比值对CAC的预测价值。 [结果]钙化组血清锌水平[(77.09±15.84) μmol/L]较非钙化组[(88.21±11.55) μmol/L]低,而血清铜[(13.99±3.76) μmol/L)]、铜/锌比值(0.19±0.08)较非钙化组[(12.10±3.99) μmol/L、(0.14±0.05)]高。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血清锌水平(r=-0.387,P<0.001)与冠状动脉钙化积分呈负相关,血清铜(r=0.356,P<0.001)、铜/锌比值(r=0.477,P<0.001)与冠状动脉钙化积分呈正相关。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年龄(OR=1.085,P<0.001)、血清铜(OR=1.114,P<0.001)和铜/锌比值(OR=1.143,P<0.001)是冠状动脉钙化的独立危险因素,而血清锌(OR=0.948,P<0.001)是冠状动脉钙化的保护因素。ROC曲线分析显示锌、铜、铜/锌比值预测CAC的AUC分别为0.301、0.650、0.716(P<0.001)。 [结论]慢性肾脏病患者伴有高龄、高水平铜和铜/锌比值以及低水平锌时发生CAC的风险较高,且铜/锌比值可以更好地预测CAC。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血浆循环微小RNA-204(microRNA-204)水平与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CTA)钙化积分(CACS)的相关性。方法横断面分析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确诊并行冠状动脉CTA的糖尿病患者179例,经CACS评估冠状动脉钙化(CAC)的严重程度,将患者分为冠状动脉钙化组(CACS10,99例)及非钙化组(CACS≤10,80例)。从中选取匹配的5例钙化组(CACS10)和5例非钙化组(CACS≤10)的患者,使用microRNA微阵列分析其血浆microRNA水平。为了验证微阵列分析的结果,使用qRT-PCR对两组microRNA-204定量检测,进行单变量线性回归评估microRNA-204水平与CACS之间的潜在相关性。通过ROC曲线分析,评估microRNA-204的潜在诊断能力。结果两组患者在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icroRNA微阵列分析得到钙化组较非钙化组microRNA-204表达水平显著下降。经qRT-PCR进一步印证了钙化组血浆中microRNA-204显著下调(P0.05)。通过单变量线性回归分析显示,钙化组血浆循环microRNA-204水平与反应冠状动脉钙化严重程度的CACS呈负相关。ROC曲线显示,microRNA-204预测糖尿病患者发生冠状动脉钙化的曲线下面积为0.948 7(0.919 1~0.978 2,P0.0001),诊断临界值为21.3,敏感度为96.3%,特异度为79.6%。结论钙化组患者血浆中microRNA-204表达水平显著下降,而反映冠状动脉钙化严重程度的CACS与microRNA-204之间存在负相关,可能对进一步验证人血浆microRNA-204水平宏观反映糖尿病患者是否存在冠状动脉钙化有重要意义。microRNA-204可能是诊断冠状动脉钙化的新型生物标志物。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冠状动脉不同钙化程度的临床特征进行分析。方法:收集本院2011年2月至2012年5月间,具有CT结果及完整临床资料的患者499例,根据冠状动脉钙化积分按CT结果分为轻中度钙化组238例,重度钙化组88例,并对此类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影响钙化的因素进行系列分析。结果:与轻中度钙化组相比,重度钙化组患者年龄较大,男性居多,且血红蛋白浓度显著降低[(146.85±16.93)vs.(135.94±15.61)g/L,P=0.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1.10,95CI:1.06~1.14,P<0.001)、性别(OR=0.21,95%CI:0.08~0.059,P=0.003)、血红蛋白浓度(OR=0.97,95%CI:0.95~0.99,P=0.005)均为CAC程度的独立预测因子。结论:本研究结果显示高龄、男性及血红蛋白浓度低是CAC严重程度的独立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11.
研究表明,冠状动脉钙化几乎仅发生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部位,因此,冠状动脉钙化能可靠地反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情况.冠状动脉钙化积分(coronary artery calcification score,CACS)可检测冠状动脉钙化,并对其作定量分析,对于发现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存在并在一定程度上评价冠状动脉硬化及狭窄情况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多层螺旋CT (multislice spiral computed tomography,MSCT)是目前检测冠状动脉钙化的最佳手段.本研究利用16层螺旋CT结合回顾性心电门控技术,将钙化积分方法应用于CAD的诊断,并与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selective coronary angiography,SCA)对照,评价多层螺旋CT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有氧运动对冠状动脉支架术后患者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收集深圳市盐田区人民医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行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治疗的患者78例,其中有氧运动组40例,对照组38例,对比两组干预前后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内皮素-1(endothelin-1,ET-1)浓度的变化。结果试验前,两组患者NO和ET-1浓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完成6周的有氧运动治疗后,有氧运动组患者的NO浓度明显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3.29±3.42)pg/mL vs.(10.26±2.30)pg/mL,P<0.05];且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3.29±3.42)pg/mL vs.(10.28±2.32)pg/mL,P<0.05]。完成6周的有氧运动治疗后,有氧运动组患者ET-1浓度明显低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4.87±4.52)pg/mL vs.(59.49±4.55)pg/mL,P<0.05];且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4.87±4.52)pg/mL vs.(58.94±4.52)pg/mL,P<0.05]。结论有氧运动治疗可有效调节冠状动脉支架术后患者NO及ET-1浓度,从而改善血管内皮功能。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内皮素-1(endothelin-1,ET-1)对支架植入术后无症状患者冠状动脉病变进展的预测价值.方法:测定252例行造影随访的无症状患者的血浆大ET-1浓度,研究对象于6-9个月前因慢性稳定性心绞痛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和药物洗脱支架植入术.结果:进展组(n=93)和非进展组(n=159)间基线临床特征无差异...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评价数字荧光透视检出冠状动脉钙化 (CAC)对诊断冠心病的价值。方法  114例患者于冠状动脉造影前经数字荧光透视检查 CAC,以冠状动脉造影存在 1支以上的管径狭窄≥ 5 0 %为诊断冠心病的标准。结果  114例患者中 ,冠心病患者 63例 ,无冠心病患者 5 1例。冠心病组 CAC阳性率明显高于造影无冠心病组 (71.4%对13 .7% ) ,P<0 .0 1;以数字荧光透视有无 CAC判断冠心病与冠状动脉造影对比 ,总符合率为 78.1% ;不同年龄、性别患者以及不同类型冠心病之间其符合率无明显差异 ,P>0 .0 5。结论 数字荧光透视检出 CAC简便易行 ,无创伤性 ,与冠状动脉造影对比符合率高 ,可广泛用于临床预测及诊断冠心病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与冠状动脉钙化的关系。方法329例接受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检查的患者,根据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结果及病变程度计算冠状动脉钙化积分并分组,测定同型半胱氨酸,分析同型半胱氨酸和冠状动脉钙化的关系。采用SPSS 2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根据数据类型,分别采用t检验、方差分析、LSD检验、χ2检验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冠状动脉钙化组的同型半胱氨酸水平高于无钙化组(P<0.05)。钙化组单支(n=53)、双支(n=63)及多支冠状动脉病变支数患者(n=58)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分别为(13.26±4.93)、(13.56±4.50)、(14.49±4.16)μmol/L,各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915,P=0.151)。不同冠状动脉钙化积分患者的同型半胱氨酸水平随冠状动脉钙化积分增加而升高,1~99分组、100~399分组、≥400分组分别为(12.94±4.64)、(14.29±4.50)、(14.29±4.50)μ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581,P=0.030)。冠状动脉钙化的发生与同型半胱氨酸有相关性(r=0.230,95%CI 0.150~0.349;P<0.001)。结论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冠状动脉钙化发生及冠状动脉钙化程度有关,提示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可能是冠状动脉钙化的生物标志物。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高龄慢性肾病患者中冠状动脉钙化积分的严重程度.方法 采用多层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进行冠脉钙化积分(CACS),入选研究对象158例,年龄(82.6±5.1)岁.结果 (1)在不调整其他心血管危险因素时,CACS分重度组与轻中度组比较,尿白蛋白/肌酐、估计肾小球滤过率(eGFR)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2)在调整心血管危险因素之后,CACS重度组eGFR水平仍低于对照组(P<0.001).(3)在调整心血管危险因素之后,慢性肾病eGFR≤60 ml·min-1·(1.73 m2)-1组CACS水平仍高于对照组(P=0.030).(4)CACS与eGFR呈负相关(r=-0.208.P<0.05).(5)eGFR每减少1个SD[30 ml·min-1·(1.73 m2)-1],发生严重CACS的危险增加1.03倍.而冠心病患者发生严重CACS的危险增加2.27倍.结论 冠脉重度钙化在高龄慢性肾病患者中较常见,并且与肾小球滤过率独立负相关.CACS严重程度是慢性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钙化(CAC)程度对主要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87例可疑冠心病(CHD)的门诊患者,所有患者进行冠状动脉CT检查,根据冠状动脉钙化积分(CACS)分为CACS≤100分组(n=112)及CACS>100分组(n=75),对于入选患者进行随访(12~24个月),记录MACE的发生情况(死亡、心肌梗死、冠脉旁路移植术、冠脉支架植入术)。结果 CACS>100分组患者年龄、糖尿病发病率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均明显高于CACS≤100分组患者(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1.163,P<0.01)、糖尿病(OR=1.921,P<0.01)及LDL-C升高(OR=1.471,P<0.01)是CAC的危险因素;MACE发病率CACS>100分组患者(6.7%)明显高于CACS≤100分组患者(1.8%,P<0.05)。结论年龄、糖尿病及LDL-C水平升高是CAC程度的重要影响因素,且钙化程度与MACE正相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比较急性心肌梗死 (AMI)与稳定性心绞痛 (SAP)患者电子束CT冠状动脉钙化(CAC)的不同模式。方法  5 5例AMI患者与 6 7例SAP患者分别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以检测粥样硬化狭窄的程度 ,行电子束CT检查以计算CAC积分 ,分析SAP与AMI患者CAC积分的差异及其与年龄的关系。结果  (1)就心脏整体而言 ,SAP组CAC检测阳性率为 87 7% ,而AMI组阳性率为5 5 9% ;SAP组心脏整体和冠状动脉分支的CAC阳性率均显著高于AMI组 (P <0 0 1)。 (2 )SAP组CAC积分显著高于AMI组 ,其自然对数转换值 [LN(钙化积分 +1) ]的均数按心脏整体计算为 5 2±1 7对 2 4± 1 8(P <0 0 1) ,按冠状动脉分支计算为 3 3± 2 1对 1 2± 1 4 (P <0 0 1)。 (3)SAP组CAC程度随年龄增加而加重的趋势较AMI组更为明显 ;在每一相同的年龄段内比较 ,SAP组的CAC程度均较AMI组明显增高。 (4)SAP组重度狭窄的冠状动脉多发生重度或中度钙化 ,而AMI组梗死相关动脉则多数无钙化或仅有轻度钙化。结论 SAP患者CAC大多较为严重 ,而AMI患者多数钙化程度较轻 ,且大多发生于无或轻微钙化的冠状动脉。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影像表现与冠状动脉循环血浆内皮素 - 1( ET- 1)和一氧化氮 ( NO)水平的关系。方法  5 1例行冠状动脉造影者 ,造影前取血测定冠状静脉窦 ( CS)和冠状动脉开口 ( AO)血浆 ET- 1和 NO水平。冠状动脉腔径狭窄≥ 5 0 %者为严重冠状动脉病变组 ,反之为对照组。分析记录严重冠状动脉病变组病变血管数、狭窄病变数、闭塞病变数和病变范围积分。结果  1.严重冠状动脉病变组 CS血浆 ET- 1水平 ( ET- 1CS)和 CS与AO的差值 ( ET- 1CS- AO)明显高于对照组 ( P<0 .0 5 ) ;严重冠状动脉病变组 ET- 1CS明显高于 AO血浆 ET- 1水平( ET- 1AO) ( P<0 .0 5 )。 2 .严重冠状动脉病变组 NOCS和 NOCS- AO明显低于对照组 ( P<0 .0 5 ) ;严重冠状动脉病变组NOCS明显低于 NOAO( P<0 .0 5 )。 3 .严重冠状动脉病变组 ,ET- 1CS- AO与冠状动脉病变范围积分呈显著正相关 ( P<0 .0 5 ) ,NOCS- AO与冠状动脉病变范围积分呈显著负相关 ( P<0 .0 5 )。结论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影响冠状动脉循环血浆 ET- 1和 NO水平 ,粥样硬化病变范围与冠状动脉循环血浆 ET- 1和 NO水平有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通过双螺旋计算机断层摄影分析出的冠状动脉钙化分数(coronary artery calcification score, CACS) 联合高敏肌钙蛋白I(high sensitive cardiac troponin I, Hs-cTnI)对射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 with preserved ejection fraction, HFpEF)死亡的预测价值。 方法 通过系统筛选出在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该院诊断为HFpEF的病例,电话随访记录其死亡发生的情况。共收集HFpEF患者235例,失访16例,纳入219例,随访时间为(40 ± 21)个月,共发生了80 例全因死亡,其中心源性死亡56例。通过COX回归模型进行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分析,得出对HFpEF死亡有预测价值的指标。最后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 (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 ROC曲线)分析预测指标单独及联合预测HFpEF死亡的价值。 结果 CACS分级、Hs-cTnI与脑钠肽(BNP)水平呈正相关性(分别为r=0.3081, P <0.05及r=0.7081, P <0.05);多因素COX回归显示BNP、CACS、Hs-cTnI为HFpEF患者发生全因死亡及心源性死亡的独立预测因子(P <0.05);ROC曲线分析显示与CACS、Hs-cTnI联合预测HFpEF不良预后的AUC值、灵敏度及特异度高于各项单独预测。 结论 Hs-cTnI及CACS是HFpEF患者发生全因死亡,心源性死亡强有力的预测因子,两者联合预测价值更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