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分析血糖和总胆固醇(TC)水平对肝衰竭(LF)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06例LF患者,根据入院时基线TC水平将患者分为TC≤1.0 mmol/L组(n=8)、1.0 mmol/LTC≤2.0 mmol/L组(n=49)和TC2.0 mmol/L组(n=49);排除10例糖尿病患者后,将96例LF患者分为血糖正常组(n=60)、高血糖组(n=12)和低血糖组(n=24);分别比较基线时患者血糖及TC的状态与其生存率的相关性。同时动态监测81例基线TC1.0mmol/L的患者住院期间TC的动态变化,分析其与LF预后的关系。结果 106例LF患者的病因以慢性HBV感染为主,占66.0%;慢性肝衰竭(CLF)占46.2%;基线低血糖患者生存率为41.7%,显著低于血糖正常患者的71.7%(P0.01);血清TC≤1.0 mmol/L组、1.0 mmol/LTC≤2.0 mmol/L组和TC2.0 mmol/L患者生存率分别为12.5%、51.0%和75.5%,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基线TC越低,生存率越低(P均0.05);住院期间TC较基线呈下降趋势的35例患者生存率为28.6%,显著低于呈上升趋势的46例患者的93.5%(P0.05)。结论 LF患者出现血糖降低、TC≤2.0 mmol/L以及在住院期间TC较基线呈下降趋势是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特别是基线TC≤1.0 mmol/L的患者预后极差。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冷循环微波消融联合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72例原发性肝癌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给予观察组冷循环微波消融联合TACE治疗,对照组行单纯TACE治疗,比较总有效率、生存率、血清甲胎蛋白(AFP)变化和不良反应。结果 在治疗后6个月,观察组总有效率(88.9%)显著高于对照组(69.4%,x2=4.12,P=0.04);观察组2 a生存率(66.7%)显著高于对照组(41.7%,x2=4.5,P=0.03);观察组血清AFP下降率(83.3%)显著高于对照组(61.1%,P<0.05);所有患者均未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 冷循环微波消融联合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患者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在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ERCP)引导下射频消融结合化疗治疗胆管癌患者的疗效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 2009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96胆管癌患者被分为对照组48例和观察组48例,给予对照组患者经ERCP引导下行射频消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予以联合化疗治疗,比较两组近期临床疗效,统计分析所有患者的预后生存情况,采用Cox回归分析影响患者术后生存的相关因素。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TBIL为(72.6±22.2) μmol/L,GGT为(262.2±64.6) U/L和ALP为(206.4±62.6) U/L,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02.6±32.4) μmol/L、GGT(382.4±102.4) U/L和ALP(284.4±86.4) U/L,而ALB(42.4±10.8)g/L明显高于对照组[(36.2±10.6) g/L,P<0.05];观察组患者近期临床总有效率(91.6%)明显高于对照组(75.0%,x2=4.800,P=0.028);观察组和对照组3 a生存率分别为58.3%和29.2%(x2=8.296,P=0.004),两组3 a无复发生存率分别为54.1%和25.0%(x2=8.537,P=0.003);单因素Cox回归分析发现,年龄、肿瘤位置、数目、分化程度、临床分期、CEA水平和治疗方法均可能影响胆管癌患者的预后(P<0.05);多因素Cox回归模型分析发现,肿瘤低分化(HR=1.84,95%CI:1.05~3.23)、Ⅲ、Ⅳ期(HR=1.76,95%CI:1.03~3.02)、发生转移(HR=1.81,95%CI:1.05~3.12)和术后未进行化疗(HR=1.84,95%CI: 1.03~3.27)为影响胆管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ERCP引导下射频消融结合化疗可明显提高胆管癌患者近期临床治疗有效率、延长生存时间和改善预后。针对影响胆管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进行及时处理,或许能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4.
祝恒山  方汉军  漆秦  席晓 《心脏杂志》2016,28(3):302-304
目的 观察冠心病介入治疗后患者血糖水平对临床疗效以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将来咸阳医院就诊的120例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按患者血糖水平,将其分为3组:非糖尿病组〔空腹血糖(FPG)<7.0 mmol/L,n=30〕、糖尿病低血糖组(8.0 mmol/L>FPG≥7.0 mmol/L,n=50)和糖尿病高血糖组(FPG≥8.0 mmol/L,n=40)。记录临床资料以及分析生化指标〔血清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水平、三酰甘油(TG)、纤维蛋白原(Fib)以及尿酸(UA)水平〕,并分析急性心肌梗死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糖尿病高血糖组TC、LDL-C、载脂蛋白、左室舒张末内径水平分别为(4.9±1.4)mmol/L、(3.3±0.9)mmol/L、(1.6±0.5)mmol/L和(55±7)mm,显著高于糖尿病低血糖组的(4.1±0.8)mmol/L、(2.7±0.5)mmol/L、(1.1±0.4)mmol/L、(51±8)mm (均P<0.05),糖尿病低血糖组相应指标水平显著高于非糖尿病组的(3.7±1.2)mmol/L、(2.2±0.6)mmol/L、(0.7±0.1)mmol/L和(44±7)mm(均P<0.05)。3组TG、Fib以及UA水平无统计学差异。非糖尿病组患者术后发生急性心肌梗死(AMI)、AMI并发恶性心律失常、AMI并发心衰以及病死率分别为:13%、10%、10%和3%;糖尿病低血糖组为:24%、26%、24%和8%。糖尿病高血糖组为30%、32%、30%和12%。与非糖尿病组比较,糖尿病低血糖组和糖尿病高血糖组相应指标水平均显著升高(均P<0.05),且糖尿病高血糖组指标水平较糖尿病低血糖组高(均P<0.05)。经过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后,血糖的OR值(95%CI)为4.6(0.8~21.7),P<0.05,结果显示血糖水平是独立的预测因素。结论 冠心病患者的血糖水平对于患者的临床疗效和预后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粪便钙卫蛋白(FC)评估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患者肠道炎症状态的应用价值。方法 纳入NAFLD和健康人,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粪便钙卫蛋白水平,并收集两组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和血生化指标。结果 91例正常人和81例NAFLD患者体质指数(BMI)分别为(22.6±2.4) kg/m2和(28.5±4.0) kg/m2,腰围分别为(80.9±7.9) cm和(91.6±9.5) cm,血清谷草转氨酶(AST)分别为(19.3±4.8) u/L和(33.7±18.7) u/L,谷丙转氨酶(ALT)分别为(17.5±7.1) u/L和(55.0±44.5) u/L,甘油三酯(TG)分别为(0.9±0.3) mmol/L和(2.4±2.3) mmol/L,总胆固醇(TC)分别为(4.3±0.6) mmol/L和(5.1±1.3) m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NAFLD组FC水平为43.0(18.8~87.0)μg/g,显著高于正常人的11.4(4.6~24.4)μg/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NAFLD组和正常人FC水平大于50 μg/g者分别为48例(59.3%)和6例(6.6%),两者构成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55.178,P<0.001);相关性分析显示,NAFLD患者FC水平与BMI、腰围、血清GGT、TC水平呈正相关(r=0.725,r=0.570,r=0.292,r=0.400,P值均<0.05);多因素分析发现,低水平的HDL、高水平的TG、BMI和TC是NAFLD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OR=0.011,OR=13.558,OR=1.821,OR=3.086,P值均<0.01)。结论 NAFLD患者粪便FC水平升高,反映肠道可能存在一定的炎症。  相似文献   

6.
目的 比较手术切除与射频消融(RFA)治疗原发性肝癌患者预后比较。方法 2009年7月~2011年12月我院收治的原发性肝癌患者218例,其中106例实施手术切除肿瘤,另外112例实施RFA。比较两种不同方法治疗患者的预后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病灶清除率均为100%,但RFA组术中无输血患者,而4.7%手术组患者术中实施了输血(P<0.05),RFA组平均治疗时间为(30.5±7.4)min,平均住院时间为(7.3±0.9)d,均短于手术组的(146.2±30.4)min和(12.4±2.7)d (P<0.05);RFA组发生胸腔/腹腔积液比例为15.2%,血红蛋白(Hb)≤90g/L比例为15.2%,血清白蛋白(ALB)≤30g/L比例为17.0%,三种并发症比例均低于手术组(31.1%、35.8%和36.8%,均P<0.05);两组围术期出现体温>38℃患者比例和腹腔感染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三个月经增强MRI检查两组患者病灶消失情况,显示5.4%RFA组患者存在病灶残留,手术组无病灶残留患者(P<0.05),RFA组病灶复发比例为9.8%,显著高于手术组的1.9%(P<0.05);RFA组1 a、3 a和5 a生存率分别为92.9%、39.3%和17.9%,而手术组为97.2%、56.6%和29.2%,其中3 a和5 a生存率存在组间显著差异(P<0.05);RFA组1 a、3 a和5 a复发转移率分别为39.3%、69.6%和98.2%,而手术组为29.2%、51.9%和86.8%,其中3 a和5 a复发转移率存在组间显著差异(均P<0.05)。结论 RFA治疗原发性肝癌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并发症发生,但容易有病灶残留,患者长期预后较手术组稍差。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采用十二指肠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EST)联合十二指肠镜下乳头气囊扩张(EPBD)术治疗非扩张性肝外胆管结石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诊治的124例非扩张性肝外胆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联合组采用EST术联合EPBD术(n=49)、观察组采用单纯EST术(n=31)和对照组采用胆总管切开T管引流术(n=44)治疗。结果 术后48 h时,联合组血清淀粉酶水平为(107.1±34.6) U/L,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为(37.2±8.9) mg/L,观察组分别为(113.9±35.2) U/L和(38.1±9.4) mg/L,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分别为(221.5±54.8) U/L和(73.2±16.2) mg/L,P<0.05];联合组手术时间为(95.2±14.8) min,观察组为(113.6±12.7) min,均显著长于对照组[(84.8±12.1),P<0.05];联合组胰腺炎和反流性胆管炎发生率分别为2.0%和4.1%,显著低于观察组的19.4%和22.6%或对照组的18.2%和22.7%(P<0.05)。结论 采用EST联合EPBD术治疗非扩张性肝外胆管结石患者操作易行,效果好,术后恢复快,近远期并发症发生率低,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 本研究主要是观察血浆置换(PE)序贯双重血浆分子吸附(DPMAS)治疗乙型肝炎相关性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患者的疗效。方法 在83例ACLF患者,采用PE序贯DPMAS治疗,随访90 d。结果 在本组83例ACLF患者中,早期29例,中期34例和晚期20例;在治疗90 d,早期生存率为65.5%,中期为38.2%,而晚期为15.0%(P<0.001);早中晚期ACLF患者肝性脑病发生率分别为20.7%、52.9%和60.0%(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肝衰竭晚期(P=0.01),肝性脑病≥II级(P=0.001),血清TBIL≥350 μmol/L(P=0.008)和CLIF-SOFA≥10分(P=0.043)是ACLF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PE序贯DPMAS可有效降低血清胆红素水平,而对肾功能无不利影响,从而可以明显改善患者整体生存率,且对早中期患者疗效较好,仍需扩大研究进一步证实。肝衰竭晚期,肝性脑病≥II期,血清TBIL≥350 μmol/L或CLIF-SOFA≥10分患者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患者血脂、肝功能和雌激素水平的变化及意义。方法 2014年3月~2018年9月本院就诊的120例ICP患者,其中轻度组81例,重度组39例,另选择同期健康孕妇5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雌二醇和雌三醇及总胆汁酸(TBA)水平。结果 重度ICP患者血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CHOL)和低密度脂蛋白(LDL)水平分别为(4.9±0.8) mmol/L、(7.9±1.0) mmol/L和(4.1±1.3)mmol/L,显著高于轻度组的(3.3±0.7) mmol/L、(5.7±0.8) mmol/L和(3.2±0.7) mmol/L或对照组的[(2.3±0.5)mmol/L、(4.5±0.6) mmol/L和(2.1±0.5) mmol/L,P<0.05],重度组患者血TG、CHOL和LDL水平显著高于轻度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ICP患者血清AST、ALT和TBA水平分别为(93.2±43.5) U/L、(87.7±52.3)U/L和(65.3±37.5) μmol/L,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8.3±7.4) U/L、(41.4±6.5) U/L和(8.9±5.2) μmol/L或者轻度ICP组的[(43.4±11.6) U/L、(39.3±11.5) U/L和(15.2±6.5) μmol/L,P<0.05];重度ICP患者血清雌二醇和雌三醇水平分别为(83.6±13.5) ng/L和(47.82±20.19) ng/L,显著高于轻度组的(67.2±11.4) ng/L和(39.2±15.4) ng/L或对照组的[(43.2±7.5) ng/L和(23.3±12.6) ng/L,P<0.05];重度组患者早产、新生儿窒息和宫内窘迫发生率分别为18.0%、12.8%和12.8%,显著高于轻度组的11.1%、8.6%和9.9%,也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0%、0.0%和2.0%(P<0.05)。结论 ICP患者血脂、肝功能和雌激素水平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对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血脂康联合依折麦布在降脂疗效及安全性方面较血脂康单药治疗的优势。方法:32例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接受血脂康单药1.2g治疗组(n=16)或血脂康1.2g联合依折麦布10mg治疗组(n=16),治疗3个月后,比较两组的血脂谱以及肝肾功能,血糖,肌酸激酶以及高敏C反应蛋白的变化。结果:共入选32例患者,血脂康单药治疗组(n=16)以及血脂康与依折麦布联合治疗组(n=16)。血脂康单药组基线血脂谱TG1.74±1.39 mmol/L, TC4.72±1.00 mmol/L,HDL-C1.25±0.51mmol/L,LDL-C2.92±0.89mmol/L,服药3个月后血脂谱,TG1.14±0.67 mmol/L, TC3.87±0.66 mmol/L,HDL-C1.36±0.47mmol/L,LDL-C2.20±0.59 mmol/L,其中TC降幅18%,LDL-C降幅24.7%,血脂康与依折麦布联合用药组基线血脂谱TG1.64±0.91mmol/L,TC5.24±1.11 mmol/L,HDL-C1.38±0.63 mmol/L,LDL-C3.34±0.68 mmol/L,服药3个月后血脂谱TG1.51±1.33mmol/L, TC3.99±1.14mmol/L,HDL-C1.31±0.48mmol/L,LDL-C2.08±0.75mmol/L。TC降幅24%,LDL-C降幅37.7%。安全性指标:ALT,AST, Cr, BUN, Glu, CK服药前后两组均无明显变化。HsCRP两组服药后均下降,且血脂康联合依折麦布组降幅更大。结论:血脂康联合依折麦布降TC、LDL-C、HsCRP的疗效明显优于血脂康单药方案,安全性与血脂康单药相似。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门冬胰岛素50治疗肝源性糖尿病(HD)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117例HD患者被随机分为两组,分别接受甘精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治疗58例和门冬胰岛素50治疗59例,观察12 w。观察两组患者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P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胰岛素用量、血糖达标时间、低血糖发生情况等指标的变化,从而比较治疗效果及其安全性。结果在治疗12 w末,门冬胰岛素50治疗组FBG为(5.97±1.26) mmol/L,与甘精胰岛素治疗组的【(5.54±1.48) mmol/L】比,无显著差异(P>0.05);门冬胰岛素50组PBG为(7.45±2.56) mmol/L,显著低于甘精胰岛素组【(8.95±2.44) mmol/L,P<0.05】, HbA1c为(6.81±0.23)%,显著低于甘精胰岛素组的【(7.56±0.31)%,P<0.05】,每日胰岛素用量为(37.2±7.0) U·d-1,与甘精胰岛素组的【(35.1±6.8) U·d-1】比,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血糖达标时间为(14.2±2.8)d,与甘精胰岛素组的【(14.5±3.2) d】比,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轻微低血糖发生率为3.5%,与甘精胰岛素组的5.1%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门冬胰岛素50治疗HD患者疗效肯定,对餐后血糖的控制存在优势,且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采取肝动脉栓塞术治疗对高、中和低血供型肝血管瘤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2013年1月~2017年8月我院收治的肝血管瘤患者100例,其中高血供型37例(A组),中等血供型34例(B组)和低血供型29例(C组),均行肝动脉栓塞术治疗,经股动脉插管,注射博来霉素碘化油乳剂行栓塞术,随访12个月。结果 在术后6个月和12个月,A组总有效率分别为64.9%和81.1%,均显著高于B组的61.8%和67.7%或C组的3.5%和10.3%(P<0.05);A组、B组和C组患者博来霉素碘化油用量分别为(11.4±2.6) ml、(9.7±1.9) ml和(4.3±1.0) ml,差异显著(P<0.05);在术后12个月,C组患者病灶直径为(6.6±0.7) mm,显著大于A组的(2.8±0.2) mm或B组的(3.2±0.3) mm(P<0.05);术后A组近期肝损伤等并发症发生率为18.9%,显著高于B组的8.8%或C组的3.4%(P<0.05)。结论 采取肝动脉栓塞术治疗不同血供类型的肝动脉瘤患者可能疗效不同,对富血供的血管瘤疗效较好,研究提示对乏血供的血管瘤,应采取其他方法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围手术期应用乌司他丁对肝细胞癌(HCC)肝切除手术患者术后外周血Th22细胞百分比和血浆白细胞介素(IL)-22水平的影响。方法 2015年7月~2017年4月解放军昆明总医院普通外科行肝切除手术的HCC患者88例,术后51例接受常规治疗,37例另加乌司他丁治疗7 d。另选3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使用流式细胞术检测CD3+CD4+IL-22+的Th22细胞百分比,采用ELISA法检测血浆IL-22水平。对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对于非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比较采用Mann-Whitney检验。结果 HCC患者外周血Th22细胞百分比为(1.4±0.3) %,显著高于健康人【(0.8±0.1) %,P<0.0001】;HCC患者血浆IL-22水平为(116.9±32.6) pg/ml,亦显著高于健康人【(42.1±18.2) pg/ml,P<0.0001】;在术后3 d,乌司他丁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血清ALT分别为【219.4(40.1,510.9) IU/L和450.6(56.1,820.7) IU/L,P<0.05】,血清AST分别为【108.8(82.5,439.1) IU/L和257.3(115.3,7265) IU/L,P<0.01】;在术后7 d,乌司他丁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血清ALT分别为【72.4(25.6,471.5) IU/L和115.4(35.7,625.2) IU/L,P<0.05】,血清AST分别为【61.4(29.4,351.4) IU/L和90.5(45.5,293.8) IU/L,P<0.05】;术后3 d和术后7 d,乌司他丁治疗组外周血Th22细胞百分比分别为(1.2±0.4)%和(1.1±0.3)%,较常规治疗组显著降低【分别为(1.3±0.3)%,P<0.05和(1.3±0.2) %,P<0.05】;血浆IL-22水平分别为(98.1±20.1) pg/ml和(94.1±24.8) pg/ml,亦较常规治疗组显著降低 【分别为(109.7±29.8) pg/ml,P<0.05和(110.7±37.1)%,P<0.05】。结论 肝切除术后应用乌司他丁治疗可降低外周血Th22细胞比例和血浆IL-22水平,对肝功能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应用奥曲肽辅助特利加压素治疗失代偿期肝硬化并发肝肾综合征(HRS)患者的疗效。方法 我院消化内科收治的失代偿期肝硬化并发HRS患者6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3例和对照组33例,分别给予特利加压素或者特利加压素联合奥曲肽治疗1周,观察近期疗效。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体质量、腹围和24 h尿量分别为(52.6±4.7) kg、(89.6±6.5) cm和(1213.6±489.4) ml/24 h,与对照组的【(57.3±4.8) kg、(95.5±7.8) cm和(747.5±310.9) ml/24 h】比,差异显著(P<0.01);观察组血清TBIL和Alb分别为((14.6±16.5) μmol/L和(34.5±3.4) g/L,与对照组的【(20.5±19.4) μmol/L和(29.5±3.1) g/L】比,差异显著(P<0.01);观察组血BUN和Na+分别为(11.6±2.3) mmol/L和(133.4±5.3) mmol/L,与对照组的【(15.4±4.3) mmol/L和(127.4±4.7) mmol/L】比,差异显著(P<0.01);治疗前后两组门静脉内径、脾静脉内径和脾厚度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应用奥曲肽辅助特利加压素治疗失代偿期肝硬化并发HRS患者能短期增加尿量,缩小腹围,可能与改善了肾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内镜下套扎联合硬化剂注射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并发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EGVB)患者的疗效,并分析引起治疗后再出血的危险因素。 方法 2012年2月~2016年2月收治的120例乙型肝炎肝硬化并发EGVB患者,采用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EVL)联合内镜下静脉曲张硬化剂注射术(EIS)治疗,对胃底静脉曲张出血患者采用组织黏胶内镜下注射联合EIS治疗,术后给予心得安治疗。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再出血的危险因素。 结果 在手术过程中止血成功率为100.0%,33例EGVB1型患者治疗后静脉曲张消失率明显高于而静脉曲张复发率显著低于2型或1型/2型患者(P<0.05);不同类型静脉曲张患者治疗后再出血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35例再出血患者男性占(85.7%),明显高于85例未再出血组的49.4%(P<0.05),年龄明显大于未出血患者(P<0.05),门静脉内径和Child-Pugh评分分别为(1.5±0.5)cm和(10.3±2.1)分,显著高于未出血患者[分别为(1.1±0.2) cm和(7.3±1.3) 分,P<0.05],而血清白蛋白和血钠浓度分别为(23.4±5.5) g/L和(124.67±31.47) mmol/L,显著低于未出血患者[(33.6±6.7)g/L和(137.5±36.2) mmol/L,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门静脉内径和Child-Pugh评分是诱发再出血的危险因素[OR=3.713(1.253~10.999)、OR=4.267(1.311~13.886)],而白蛋白水平和血钠浓度是再出血发生的保护因素[OR=0.236(0.062~0.902)、OR=0.143(0.026~0.785)]。 结论 内镜下套扎联合硬化剂注射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并发EGVB患者临床疗效显著,并且对EGVB1型患者疗效最好。门静脉内径宽或Child-Pugh评分高说明肝储备功能差,发生再出血的风险就大。因此,针对这样的患者,更应该做好防治再出血治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患者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和心功能指标的变化。方法 2017年5月~2018年5月我院收治的118例NAFLD患者及同期年龄和性别相匹配的健康体检者60例,检测血生化指标,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测量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容积(LVEDV)、E峰速度和A峰速度,计算E/A比值,将E/A比值<1判定为舒张功能不全(DCD)。应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NAFLD患者发生心功能不全的影响因素。结果 NAFLD患者体质指数(BMI)、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尿酸、谷氨酰转肽酶(GGT)和HbA1c水平分别为(26.8±5.6) kg/m2、(131.9±18.4)mmHg、(81.5±7.5) mmHg、(6.0±1.2) mmol/L、(5.4±0.7) mmol/L、(1.8±0.4) mmol/L、(3.2±0.6) mmol/L、(334.2±46.7) μmol/L、(39.4±9.0) U/L和(6.0±1.2)%,显著高于健康人的【(23.4±5.0) kg/m2、(125.4±16.9)mmHg、(77.3±6.9) mmHg、(5.3±1.1) mmol/L、(4.9±0.6) mmol/L、(1.3±0.4) mmol/L、(2.9±0.6) mmol/L、(290.4±40.2)μmol/L、(22.2±5.7) U/L和(5.4±1.2)%,P<0.05】;NAFLD患者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为(1.4±0.4) mmol/L,显著低于健康人【(1.6±0.4)mmol/L,P<0.05】;43例HbA1c水平升高者LVEDV和DCD发生率分别为(48.3±5.3) mm和27.91%,显著高于75例血清HbA1c水平正常者的【(45.2±4.7) mm和9.33%,P<0.05】,HbA1c升高者LVEF和E/A比值分别为(53.0±11.3)%和(1.0±0.2),显著低于HbA1c正常者的【(59.9±12.3)%和(1.1±0.3),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HbA1c、LVEDV和GGT是NAFLD患者发生DCD的独立危险因素,而LVEF为其保护因素。结论 NAFLD患者常伴有血清HbA1c水平升高,而HbA1c升高不仅是糖尿病发生的前奏,也可能是NAFLD患者发生DCD或冠心病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应用血清前白蛋白(PA)水平联合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评分预测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预后的临床价值。方法 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我院治疗的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231例,随访6个月。常规检测血清PA水平、计算MELD评分和Child-Pugh评分(CTP评分),在MELD评分的基础上,加入PA项目的 评分,建立MELD联合PA评分模型。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各指标对患者死亡的预测效能。结果 在随访的6个月里,死亡83例;死亡组血清PA水平为(32.2±9.3)mg/L,显著低于生存组的[(47.3±26.4) mg/L,P<0.05];死亡组MELD评分为(24.1±5.6)分,明显高于生存组的[(18.0±6.7)分,P<0.05];死亡组CTP评分为(11.8±1.2)分,明显高于生存组的[(9.0±2.0)分,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MELD评分预测死亡的ROC下面积(AUC)为0.868(95%CI:0.823~0.912),显著高于CTP评分的[0.753(95%CI:0.690~0.816),P<0.05]或血清PA的[0.675(95%CI:0.606~0.743),P<0.05];进一步采用MELD联合PA评分分析的AUC为0.896(95%CI:0.857~0.935),显著高于MELD评分(P<0.05)。结论 应用血清PA联合MELD评分对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6个月内死亡的预测效能显著高于MELD评分或CTP评分,其临床应用价值还需要扩大验证。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评价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联合三维适形放疗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PLC)患者的疗效。 方法 将51例PLC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6例和对照组25例,分别接受三维适形放疗/TACE和CIK细胞回输或只接受三维适形放疗和TACE治疗。 结果 治疗组接受CIK细胞治疗后1月,外周血CD3+、CD4+、CD16+CD56+细胞百分比和CD4+/CD8+比值分别为(66.47±1.25)%、(56.98±2.65)%、(22.45±6.41)%和(1.52±2.1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3.17±0.98)%、(48.09±0.27)%、(19.74±1.88)%和(1.13±0.06),P<0.05】,而CD8+细胞百分比为(37.56±1.26)%,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2.67±4.35)%,P<0.05】;治疗组生活质量改善率为84.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2.0%(P<0.05);治疗组客观有效率为92.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8.0%(P<0.05);治疗组1 a生存率为73.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2.1%(P<0.05)。 结论 CIK细胞联合放疗和TACE治疗可以提高PLC患者的免疫功能,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高近期疗效,延长生存期。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恩替卡韦与水飞蓟宾胶囊联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效果。 方法 2015年6月~2016年7月我院收治的14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按照随机分组法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n=70)和对照组(n=70)。对照组患者口服恩替卡韦片治疗,在观察组,采用恩替卡韦片联合水飞蓟宾胶囊治疗。采用时间分辨免疫荧光法检测血清HBeAg,采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血清HBV DNA,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6 (IL-6)、TNF-α)和转化生长因子-β (TGF-β,使用FACSCalibur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 结果 在治疗24 w末,观察组临床症状如乏力、食欲不振、腹胀复常率分别为87.1%、90.0%、82.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1.4%、71.4%、58.6% (P<0.05);观察组血清HBeAg和HBV DNA转阴率分别为0.0%和88.6%,与对照组的0.0%和68.6%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血清TBIL、ALT和AST水平分别为(16.49±3.17) μmol/L、(47.36±8.24) U/L和(40.58±5.26) U/L,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3.56±3.48) μmol/L、(68.25±7.93) U/L和(66.24±8.24) U/L(P<0.05);观察组血清IL-6、TNF-α和TGF-β水平分别为(204.8±27.4) μg/L、(68.2±12.5) μg/L和(158.2±15.2) μg/L,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64.2±29.2) μg/L、(107.4±13.7) μg/L和(193.5±17.3) μg/L (P<0.05);观察组外周血CD4+细胞百分比和CD4+/CD8+细胞比值分别为(40.36±3.61)%和(1.50±0.3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3.46±3.17) %和(1.33±0.27),P<0.05】。 结论 恩替卡韦片与水飞蓟宾胶囊联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效果确切,可有效抑制HBV DNA复制,缓解机体炎症反应,提高患者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比较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合并代谢综合征(MS)患者与单纯NAFLD患者内皮功能差异,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2015年1月至2015年10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并诊断为NAFLD,除外合并动脉粥样硬化终末期脏器损伤后,91例患者被分为A组(单纯NAFLD组)和B组(NAFLD合并MS组),收集临床资料;采用Endo-PAT 2000检测仪无创测定指端反应性充血指数(RHI);采用二项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影响内皮功能的因素。结果 52例A组与39例B组RH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63±0.29 对 1.81±0.29,P<0.01);A组腰围(92.75±9.10) cm、体质指数(25.99±2.98)kg/m2、收缩压(117.87±15.08) mmHg、空腹血糖(5.08±0.89)mmol/L和甘油三脂(1.46±0.65) mmol/L均显著低于B组【(101.64±10.86) cm、(28.07±3.97) kg/m2、(127.41±12.03) mmHg、(6.87±2.90) mmol/L和(2.69±2.22) mmol/L,P<0.05】,而A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1.26±0.34)mmol/L、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62.48±9.79) U/L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93.04±19.56) U/L均显著高于B组【(0.93±0.30) mmol/L、(37.70±10.45) U/L和(55.39±15.59) U/L,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空腹血糖(OR=1.34)、游离脂肪酸(OR=5.58)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OR=1.04)为NAFLD患者内皮功能障碍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NAFLD合并MS患者与单纯NAFLD患者内皮功能存在差异,影响NAFLD患者内皮功能的多个因素与糖脂代谢和肝脏炎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