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分析血糖和总胆固醇(TC)水平对肝衰竭(LF)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106例LF患者,根据入院时基线TC水平将患者分为TC≤1.0 mmol/L组(n=8)、1.0 mmol/L2.0 mmol/L组(n=49);排除10例糖尿病患者后,将96例LF患者分为血糖正常组(n=60)、高血糖组(n=12)和低血糖组(n=24);分别比较基线时患者血糖及TC的状态与其生存率的相关性。同时动态监测81例基线TC>1.0mmol/L的患者住院期间TC的动态变化,分析其与LF预后的关系。结果 106例LF患者的病因以慢性HBV感染为主,占66.0%;慢性肝衰竭(CLF)占46.2%;基线低血糖患者生存率为41.7%,显著低于血糖正常患者的71.7%(P<0.01);血清TC≤1.0 mmol/L组、1.0 mmol/L2.0 mmol/L患者生存率分别为12.5%、51.0%和75.5%,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基线TC越低,生存率越低(P均<0.05);住院期间TC较基线呈下降趋势的35例患者生存率为28.6%,显著低于呈上升趋势的46例患者的93.5% (P<0.05)。结论 LF患者出现血糖降低、TC≤2.0 mmol/L以及在住院期间TC较基线呈下降趋势是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特别是基线TC≤1.0 mmol/L的患者预后极差。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干预对减少老年糖尿病患者低血糖症发生和对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6月—2020年2月该院内分泌科室治疗的老年糖尿病患者7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数表法分成观察组(n=39例)和对照组(n=3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预见性护理干预,干预后,对患者的临床干预效果进行评估,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血糖指标变化、并发症的发生率、随访低血糖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FBG(5.23±1.02)mmol/L,PBG(9.12±3.02)mmol/L,HbA1c(8.41±2.20)%均低于对照组的(7.13±1.00)mmol/L、(12.36±3.00)mmol/L、(11.45±2.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307、4.753、5.624,P0.05);观察组患者住院期间并发症发生率(12.82%)低于对照组(41.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885,P0.05);观察组患者出院后随访3、6个月后的低血糖发生率分别为10.26%和5.13%,均低于对照组的28.21%和20.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44、4.129,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97.44%)高于对照组(74.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573,P0.05)。结论临床治疗老年糖尿病患者低血糖症中采用预见性护理干预,能够维持患者体内血糖的稳定,提高治疗效果,能够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降低患者出院后低血糖的发生率,同时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3.
祝恒山  方汉军  漆秦  席晓 《心脏杂志》2016,28(3):302-304
目的 观察冠心病介入治疗后患者血糖水平对临床疗效以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将来咸阳医院就诊的120例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按患者血糖水平,将其分为3组:非糖尿病组〔空腹血糖(FPG)<7.0 mmol/L,n=30〕、糖尿病低血糖组(8.0 mmol/L>FPG≥7.0 mmol/L,n=50)和糖尿病高血糖组(FPG≥8.0 mmol/L,n=40)。记录临床资料以及分析生化指标〔血清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水平、三酰甘油(TG)、纤维蛋白原(Fib)以及尿酸(UA)水平〕,并分析急性心肌梗死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糖尿病高血糖组TC、LDL-C、载脂蛋白、左室舒张末内径水平分别为(4.9±1.4)mmol/L、(3.3±0.9)mmol/L、(1.6±0.5)mmol/L和(55±7)mm,显著高于糖尿病低血糖组的(4.1±0.8)mmol/L、(2.7±0.5)mmol/L、(1.1±0.4)mmol/L、(51±8)mm (均P<0.05),糖尿病低血糖组相应指标水平显著高于非糖尿病组的(3.7±1.2)mmol/L、(2.2±0.6)mmol/L、(0.7±0.1)mmol/L和(44±7)mm(均P<0.05)。3组TG、Fib以及UA水平无统计学差异。非糖尿病组患者术后发生急性心肌梗死(AMI)、AMI并发恶性心律失常、AMI并发心衰以及病死率分别为:13%、10%、10%和3%;糖尿病低血糖组为:24%、26%、24%和8%。糖尿病高血糖组为30%、32%、30%和12%。与非糖尿病组比较,糖尿病低血糖组和糖尿病高血糖组相应指标水平均显著升高(均P<0.05),且糖尿病高血糖组指标水平较糖尿病低血糖组高(均P<0.05)。经过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后,血糖的OR值(95%CI)为4.6(0.8~21.7),P<0.05,结果显示血糖水平是独立的预测因素。结论 冠心病患者的血糖水平对于患者的临床疗效和预后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辛伐他汀联合依折麦布对合并糖耐量减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的患者的血脂及血糖的影响。方法:选择316例合并糖耐量减低的ACS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160)和对照组(n=156),对照组患者采用辛伐他汀20 mg/d治疗,治疗组患者采用辛伐他汀20 mg/d联合依折麦布10 mg/d治疗,观察两组治疗6、12、24个月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以及两组治疗6天、12、24个月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_(1c))、新发糖尿病例数的变化。结果:治疗6个月时,治疗组TC和LDL-C水平分别为(3.5±0.5)mmol/L和(2.1±0.4)mmol/L,与基线水平[(5.2±1.2)mmol/L和(3.5±0.5)mmol/L]比较均降低(P均0.05);治疗12个月时,治疗组的TC和LDL-C水平分别为(3.1±1.0)mmol/L和(1.8±0.6)mmol/L,较基线水平进一步降低(P0.05);治疗24个月时,治疗组的TC和LDL水平分别为(3.0±0.6)mmol/L和(1.8±0.5)mmol/L,持续降低(P0.05)。治疗6个月时,对照组的TC和LDL-C分别为(4.0±0.5)mmol/L和(2.4±0.5)mmol/L,均低于基线水平[(5.3±0.8)mmol/L和(3.1±0.4)mmol/L,P0.05];治疗12个月、24个月时TC和LDL-C分别是(3.8±0.6)mmol/L、(2.3±0.4)mmo1/L和(3.7±0.5)mmol/L、(2.1±0.7)mmol/L,均持续低于基线水平(P均0.05)。治疗组治疗6、12、24个月时TC、LDL-C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12、24个月时FBG与治疗6天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HbA_(1c)在治疗12、24个月时与基线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24个月时餐后2 h血糖(9.5±1.1)mmol/L较治疗6天时(8.7±1.0)mmol/L升高(P0.05),共新发生糖尿病患者26例。对照组治疗24个月时餐后2 h血糖(9.6±0.8)mmol/L较治疗6天时(8.7±0.7)mmol/L升高(P0.05),共新发糖尿病患者25例。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治疗6天和治疗12、24个月FBG、餐后2 h血糖、HbA_(1c)及新发糖尿病例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辛伐他汀联合依折麦布能更有效的降低合并糖耐量减低的ACS患者的血脂水平,对血糖代谢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血糖浓度对住院时间、病死率及肺功能的影响。方法收集187例AECOPD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性别、平均年龄、肺功能、住院时间、病死率等指标。根据空腹血糖浓度分为4组[组1:5.6 mmol/L(n=41);组2:5.6~6.9 mmol/L(n=41);组3:7.0~8.9 mmol/L(n=50);组4:≥9.0 mmol/L(n=55)。结果组3,组4住院时间显著延长(P0.05);组4病死率、合并糖尿病病例数显著高于其他3组(P均0.05);合并糖尿病患者肺功能以弥散损害为主。结论 AECOPD患者高血糖与住院时间和病死率密切相关,血糖异常对肺弥散功能损害明显。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对门诊糖尿病患者应用预防性护理干预对低血糖的预防效果。方法选取100例门诊糖尿病患者,时间在2017年10月—2018年10月期间,分组方式为随机数字表法,对照组(n=50)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n=50)采用预防性护理干预,分析血糖控制效果、低血糖发生率以及干预前后血糖控制情况。结果观察组血糖控制总有效率为96.00%,相对于对照组84.00%较高,低血糖发生率为4.00%,低于对照组16.00%,干预前空腹血糖为(2.45±0.63)mmol/L,餐后2 h血糖为(14.51±2.12)mmol/L,干预后空腹血糖为(3.12±0.56)mmol/L,餐后2 h血糖为(10.03±0.73)mmol/L,均相对于对照组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防性护理干预在门诊糖尿病患者中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在稳定血糖水平的同时还可降低低血糖发生率,有助于改善疾病预后。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脑出血患者甘油三酯水平与全因死亡的相关性。方法本研究入选2000年至2001年期间467例经颅脑CT或核磁共振确诊为脑出血的患者并平均随访4.5年。依据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浓度是否在正常参考值范围将患者分为TG≤1.7mmol/L组(n=280)和TG1.7 mmol/L组(n=187)。采集患者基线资料和静脉血标本,分析其基线资料和预后。终点事件为长期随访全因死亡。结果 467例脑出血患者长期随访中死亡110例,全因死亡率为23.6%。TG≤1.7 mmol/L组的全因死亡率(30%,84/280)明显高于TG1.7 m mol/L组(13.9%,26/1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og ran k P0.001)。单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TG≤1.7 m mol/L增加死亡风险2.341倍(HR=2.341,95%CI 1.508~3.635,P=0.001)。经多因素Cox因素分析校正年龄和性别等因素后,TG≤1.7 mmol/L增加死亡风险(HR=1.984,95%CI 1.258~3.13,P=0.003)。结论 TG≤1.7 mmol/L增加脑出血患者全因死亡风险。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入院血糖水平与心功能不全和GRACE评分的相关性。方法连续入选2007年1月至2009年12月因STEMI住院的患者244例,收集其人口学信息和临床资料并进行GRACE危险评分。根据入院随机血糖水平分为3组:Ⅰ组(血糖7 mmol/L,n=102);Ⅱ组(7 mmol/L≤血糖11 mmol/L,n=102),Ⅲ组(血糖≥11 mmol/L,n=40)。分析其入院随机血糖水平和心功能不全、GRACE危险评分的关系。结果Ⅰ组、Ⅱ组、Ⅲ组患者随着血糖水平升高,女性患者(5.9%vs.17.6%vs.25.0%,P0.05)及糖尿病患者(8.9%vs.33.3%vs.95.0%,P0.05)比例增加。Ⅰ组患者心功能不全比例少于Ⅱ组及Ⅲ组(15.7%vs.23.5%vs.25.0%,P0.05);GRACE评分值低于Ⅱ组及Ⅲ组及Ⅱ组[(148.7±33.1)vs.(160.0±37.6)vs.(171.5±41.2),P0.05],而Ⅱ组及Ⅲ组心功能不全患者比例及GRACE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相关分析表明入院即刻血糖水平与GRACE危险性评分(r=0.77,P=0.009)和心功能不全(tau_b=0.248,P0.0001)有显著相关性。结论 STEMI患者入院应激性血糖水平升高与住院心力衰竭和GRACE评分密切相关。无论是糖尿病还是非糖尿病患者,入院即刻血糖水平大于7 mmol/L时心力衰竭发生率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空腹血糖对老年非糖尿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入选我院2004年1月至2012年1月接受尿激酶溶栓或经皮冠脉介入治疗并再通非糖尿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82例,均于入院第二天检测静脉空腹血糖(FPG).按照FPG< 5.6 mmol/L(n=72)、5.6 mmol/L≤FPG <7.0 mmol/L(n=52)、FPG ≥7.0 mmol/L(n=58)分为三组,多因素分析三组患者住院期间心律失常、左心功能不全发生率的差异.结果 随着FPG水平增高,心律失常、左心功能不全发生率均增加,多因素回归分析表明FPG是心血管事件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FPG增高是非糖尿病老年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随着FPG增高,住院患者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增高,应将FPG控制在正常范围.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析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采取优质护理的临床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18年5月—2019年5月到该院治疗的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104例作为观赛对象,按随机数字法将其分成对照组(n=52)与观察组(n=52)。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优质理,对比两组患者血糖、血脂水平。结果护理前,两组血糖、血脂指标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HbA1c、FBG、2 hPBG等指标水平分别为(5.22±0.48)%、(6.24±0.54)mmol/L、(8.08±0.46)mmol/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7.18±0.52)%、(7.57±0.63)mmol/L、(9.35±0.54)mmol/L(t=19.972,P=0.001,t=11.559,P=0.001,t=12.910;P=0.001);观察组TC、TG等指标水平分别为(3.28±0.60)mmol/L、(1.09±0.26)mmol/L明显优于对照组(4.65±0.58)mmol/L、(1.80±0.32)mmol/L(t=11.838,P=0.001;t=12.418,P=0.001)。结论优质护理应用于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可积极控制患者血糖、血脂水平,促进预后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不合并糖尿病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入院血糖水平与其远期预后的关系。方法:连续入选2014-01至2015-10期间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心内科住院的ACS并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患者585例,所有患者均不合并糖尿病。依据入院时血糖水平分为入院血糖≥7.0 mmol/L组(n=133)和入院血糖7.0 mmol/L组(n=452)。收集所有入组患者的人口学特征、临床症状与治疗方案等资料,并进行随访评估预后。结果:中位随访时间350天,与入院血糖7.0 mmol/L组相比,入院血糖≥7.0 mmol/L组患者的全因死亡率较高(2.4%vs 0.9%),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血糖≥7.0 mmol/L组的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率、PCI并发症、复发心绞痛、因心脏事件再入院率均高于血糖7.0 mmol/L组(P均0.05)。Cox比例风险预测模型显示,除了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恶性心律失常和既往心肌梗死病史[危险比(HR)分别为2.106、3.028、2.293],入院血糖≥7.0 mmol/L也是ACS患者远期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HR=1.998)。结论:对于不合并糖尿病的ACS患者,入院血糖≥7.0 mmol/L预示远期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强化胰岛素治疗时发生夜间未察觉低血糖的情况及与睡前血糖或晚餐后血糖的关系。方法对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内分泌科2007—2008年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45例,采用强化胰岛素治疗方案,血糖达标后进行72 h动态血糖监测,分析低血糖发生情况。结果低血糖(血糖≤3.9 mmol/L)发生率为79.5%,较严重的低血糖(血糖≤2.8 mmol/L)发生率为52.3%,其中86.0%的低血糖发生在夜间,患者均无诉不适。睡前血糖与夜间低血糖发生率存在相关性(列联系数rp=0.26,P<0.05),晚餐后血糖与夜间低血糖的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rp=0.15,P>0.05);当睡前血糖处于4.0~9.9 mmol/L时,夜间低血糖或较严重低血糖的持续时间百分比并无差异(P>0.05)。结论强化胰岛素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夜间未察觉低血糖的发生率较高;监测睡前血糖较晚餐后血糖更能反映夜间低血糖的发生;血糖4.0~9.9 mmol/L时,不主张通过刻意提高睡前血糖来降低低血糖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26例应用口服降糖药血糖控制不理想的T2DM患者随机分为甘精胰岛素组(n=13)和预混胰岛素组(n=13).原口服药不变,每晚10点注射甘精胰岛素.预混胰岛素组采用早、晚餐前30min皮下注射胰岛素,停服原有口服降糖药,若餐后血糖高,加用阿卡波糖片用量(150mg/d).两组治疗目标为空腹血糖≤6.8mmol/L和餐后2h血糖≤10.0mmol/L.结果 治疗后两组血糖均良好下降,但甘精组低血糖事件明显少于预混组.结论 甘精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物可以良好地控制高血糖,且低血糖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评价血糖水平与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s,ACS)患者预后的相关性。 方法 该项前瞻性研究共纳入2127例ACS患者。根据血糖水平≤5.8mmol/L、≤7.2mmol/L、≤10.0mmol/L、>10.0mmol/L,将患者分为4组(Q1到Q4),对各组患者的血糖水平与住院主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围术期血糖控制对经后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术(PLIF)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14年7月—2017年10月共81例腰椎管狭窄症合并2型糖尿病,接受PLIF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3年版),按患者术前血糖平均水平将患者分为血糖控制不良组(平均空腹血糖7.8 mmol/L,或平均随机血糖10 mmol/L,A组)及血糖控制良好组(平均空腹血糖≤7.8 mmol/L,或平均随机血糖≤10 mmol/L,B组),比较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期间并发症发生率、平均住院天数及随访时VAS评分。结果餐前血糖A组平均(6.4±1.1)mmol/L,低于B组的(8.7±1.6)mmol/L(P0.001),随机血糖A组平均(8.5±1.7)mmol/L,低于B组的(12.3±2.4)mmol/L(P0.001)。随访时间10~19(16.1±3.2)个月。两组患者基线参数、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随访时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随访时VAS评分均较术前显著提高(P0.05)。A组平均住院天数(12.1±2.4)d较B组(10.3±2.6)d长(P=0.027),A组围术期并发症发生率30.4%高于B组的11.4%(P=0.042)。结论腰椎管狭窄症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行PLIF手术可获得良好疗效,合理控制围术期血糖有利于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空腹血糖水平与心率变异性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门诊及住院患者123例,根据空腹血糖(FBG)水平,将患者分为正常血糖组(NBG,FBG6.1mmol/L,n=55例),空腹血糖受损组(IFG,6.1mmol/L≤FBG7.0mmol/L,n=36),糖尿病组(DM,FBG≥7.0mmol/L,n=32),同时行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测心率变异性(HRV)时域指标。结果与NBG组比较,IFG组和DM组HRV时域指标总体标准差(SDNN)、均值标准差(SDANN)、差值均方根(RMSSD)及百分比(pNN5O)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DM组比较,IFG组HRV时域指标SDNN、SDANN、RMSSD及pNN50均降低,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IFG和DM时,HRV时域指标均降低,且前者降低更明显。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住院期间血糖升高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近期预后的影响。方法:对786例ACS患者入院4d内进行空腹血糖测定。根据空腹血糖,把患者分为糖尿病血糖异常组(空腹血糖>6·67mmol/L)、非糖尿病血糖异常组、血糖正常组(空腹血糖≤6·67mmol/L)。结果:496例(63·1%)ACS患者空腹血糖>6·67mmol/L,其中确诊糖尿病患者218例(27·7%),血糖升高组多为高龄女性,住院期间心肌缺血事件发生率及病死率明显高于血糖正常组(P<0·05)。结论:住院期间血糖升高是影响ACS患者预后的一个重要的危险因素,对血糖升高的患者应给予积极的治疗。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血糖水平对重组组织型纤维蛋白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5月至2015年7月在该院接受静脉rt-PA溶栓治疗的118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根据溶栓前血糖水平分为血糖正常组(血糖7.8 mmol/L,n=49),血糖偏高组(7.8~11.1 mmol/L,n=42),高血糖组(血糖11.1 mmol/L,n=27)。采用Rankin量表(mRS)评价神经功能恢复情况,根据mRS评分分为预后良好组(n=71)和预后不良组(n=47)。分析影响rt-PA静脉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预后的因素,比较不同血糖水平患者的预后。结果(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影响rt-PA预后的危险因素有:溶栓前血糖、溶栓前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伴有糖尿病、溶栓后2 h及24 h收缩压。(2)血糖偏高组和高血糖组颅内出血发生率、症状性颅内出血发生率、病死率、预后不良发生率明显高于血糖正常组(P0.05)。结论溶栓前血糖≥7.8 mmol/L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rt-PA静脉溶栓治疗预后较差,血糖水平是影响静脉rt-PA溶栓治疗预后的独立因素。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动脉血乳酸和早期乳酸清除率对老年脓毒症患者预后的判断价值。方法选择该院收治的老年脓毒症患者76例,于患者入院即刻、入院6、24、48 h测定患者动脉血乳酸,并计算入院6、24、48 h乳酸清除率,入院24 h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态评分Ⅱ(APACHEⅡ),根据患者入院即刻动脉血乳酸水平将患者分为乳酸正常组(血乳酸<2.0 mmol/L,n=26例)、轻度升高组(2.0 mmol/L≤血乳酸<4.0 mmol/L,n=33例)和重度升高者(血乳酸≥4.0 mmol/L,n=17例),观察患者预后情况。结果①重度升高组APACHEⅡ评分、住院时间、呼吸机使用率、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发病率及病死率明显高于轻度升高组和正常组(P<0.05)。②76例患者死亡29例,存活47例,死亡组入院即刻、入院6、24、48 h血乳酸水平明显高于存活组,入院6、24、48 h乳酸清除率明显低于存活组(P<0.05)。结论动脉血乳酸和早期乳酸清除率与脓毒血症患者预后有密切的关系,动脉血乳酸水平和乳酸清除率是评估老年脓毒症患者预后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胰岛素泵与多次胰岛素皮下注射治疗2型糖尿病的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5年6月—2017年6月住院的155例2型糖尿病患者,将其按照电脑随机表法分为实验组(78例)和对照组(77例),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胰岛素使用量以及低血糖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的血糖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空腹血糖(5.2±0.5)mmol/L,餐后2 h血糖(7.0±1.0)mmol/L,均低于对照组的(6.8±0.7),(9.2±2.1)mmol/L(P0.05),两组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胰岛素使用量(30.2±5.2)U/d,低于对照组的(47.9±5.1)U/d(P0.05);实验组患者低血糖的发生率为3.84%,低于对照组的14.28%,(P0.05)。结论胰岛素泵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要优于多次胰岛素皮下注射,能够减少胰岛素的使用量,降低患者经济负担,保持血糖水平稳定,避免发生低血糖,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