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TGF)β1对老年心房颤动患者内皮细胞向间质成纤维细胞转化的影响。方法选择老年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100例及持续性心房颤动患者100例,分离循环血内皮细胞,将其分为对照组[加入等量磷酸盐缓冲液(PBS)培养]和TGF-β1组(加入TGF-β1 10 ng/ml培养)。采用MTT实验测定细胞增殖,transwell实验测定细胞迁移,免疫荧光染色观察CD31和vimentin表达,Western印迹法测定CD31、vimentin、ve-cadherin和α-平滑肌肌动蛋白(SMA)含量。结果 TGF-β1组吸光度A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穿膜细胞数高于对照组(P<0.05)。免疫荧光染色显示:和对照组比较,TGF-β1组间质细胞特异性蛋白vimentin表达明显升高、内皮细胞特异性蛋白CD31表达明显降低;对照组含极少vimentin和CD31双阳性细胞,TGF-β1组vimentin和CD31双阳性细胞明显增多。Western印迹检测结果显示,TGF-β1组CD31和ve-cadherin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间质细胞标志性蛋白vimentin和α-SMA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TGF-β1可诱导老年心房颤动患者内皮细胞向间质化细胞转化。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TNF-α与IL-1β对胃癌腹膜间皮细胞黏附分子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以体外原代培养腹膜间皮细胞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与处理组。处理组经不同浓度TNF-α与IL-1β处理后与胃癌细胞共培养,对照组中则以PBS代替TNF-α或IL-1β。经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间黏附率,采用Real-time法检测腹膜间皮细胞中CD44、ICAM-1、VCAM-1 mRNA及胃腺癌细胞株中ICAM-1配体的表达情况。结果随着TNF-α与IL-1β处理浓度的不断增加,人腹膜间皮细胞黏附分子ICAM-1、VCAM-1及CD44 mRNA表达水平逐渐升高,各炎症因子处理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人胃腺癌细胞株AGS、SGC-7901、MKN-45中的黏附分子LFA-1、CD44与VLA-4 mRNA均呈阳性表达。结论炎症因子TNF-α与IL-1β通过提高人腹膜间皮细胞黏附分子ICAM-1、VCAM-1及CD44 mRNA的表达水平促进胃癌细胞与腹膜间皮细胞之间相互黏附,在胃癌细胞腹腔种植转移中发挥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原代腹膜间皮细胞(PMCs)对不同浓度脂多糖(LPS)刺激的反应效果,探讨术后腹腔粘连体外细胞最佳造模方法。方法运用不同浓度LPS于不同时间点刺激PMCs,ELISA法检测各组细胞上清液中白介素(IL)-1β、IL-6蛋白含量,qRT-PCR检测IL-1β、IL-6 mRNA水平,扫描电镜观察LPS刺激前后PMCs的活性变化情况。结果 ELISA测得各组大鼠PMCs培养上清液IL-1β和IL-6浓度随着培养时间推移和LPS浓度增加而表现出明显差异(P0.01),尤其以24 h、10μg/ml为LPS最佳刺激时间和最佳刺激浓度;qRT-PCR实验中LPS最佳刺激时间为24 h,但是最佳刺激浓度为5μg/ml;正常PMCs扫描电镜下表面被丰富的微绒毛覆盖;LPS刺激后PMCs剥脱、肿胀明显,具有细胞间隙,偶见基底膜。结论LPS能够刺激大鼠PMCs诱发炎症损伤,进一步放大炎症反应,模拟术后腹腔粘连微环境,作为术后腹腔粘连体外细胞模型。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白细胞介素(IL)-1β和白细胞介素受体拮抗剂(IL-1ra)对结肠癌细胞表达uPA的影响,探讨IL-1β对结肠癌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人结肠癌细胞,加入IL-1β和IL-1ra,应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方法,比较不同处理组结肠癌细胞中uPAmRNA的表达。结果IL-1β可促进结肠癌细胞的生长增殖,上调uPAmRNA的表达,呈一定的剂量效应关系;在时间系列组中,可检测到uPA mRNA的表达,以24 h表达最高。IL-1ra可以抑制IL-1β对uPA mRNA表达的上调作用。结论IL-1β促进结肠癌细胞生长增殖,刺激结肠癌细胞uPA高表达,从而促进结肠癌的迁移,IL-1ra可抑制IL-1β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白细胞介素-1β(IL-1β)对豚鼠小肠平滑肌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在距回盲部10cm处取回肠平滑肌标本,分为4组:不同浓度IL-1β剂量对照组;ACH+IL-1β组;TTX+IL-1β组;ICC破坏+IL-1β组。结果IL-1β对豚鼠离体小肠平滑肌收缩的基础张力和振幅有抑制作用,呈浓度依赖性;ACH作用后加入IL-1β(3ng/mL)对ACH收缩无明显抑制作用(P〉0.05),预加IL-1β(3ng/mL)后加入ACH的收缩振幅与ACH直接作用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TTX阻断肠神经后加入IL-1β(3ng/mL),小肠平滑肌的收缩无明显变化(P〉0.05)。破坏小肠ICC,收缩幅度和频率与正常小肠收缩幅度和频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加入IL-1β(3ng/mL)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IL-1β对豚鼠小肠平滑肌的收缩活动有抑制作用,对小肠平滑肌的主要神经兴奋物质ACH无明显急性抑制作用,对ACH的反应性无急性影响。IL-1β舒张小肠的作用主要是通过肠神经元介导,对兴奋神经递质释放有抑制作用。ICC是IL-1β对平滑肌抑制途径一个不可缺少的中间环节。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Aβ寡聚体预处理的BV2细胞对PC12细胞损伤的影响及机制,为阿尔茨海默病(AD)的抗炎治疗提供体外实验依据.方法 分别用不同浓度Aβ1-42寡聚体(0、10 μmol/L)作用于PC12细胞作为对照组(Aβ+PC12);用相应浓度的Aβ1-42寡聚体预处理BV2细胞24 h后与PC12细胞共育作为实验组1(Aβ+BV2+PC12);不同浓度IL-1β处理PC12细胞24 h作为实验组2(IL-1β+PC12);预先用IL-1ra(50 ng/ml)孵育PC12细胞1 h后,进行实验组1的细胞培养作为实验组3[(Aβ+ BV2)+(PC12+IL-1ra)].用ELISA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中IL-1β水平/浓度,用Western印迹法检测tau(pS396)、tau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Aβ寡聚体预处理的BV2细胞培养液中可检测出IL-1β,Aβ寡聚体浓度的增加与IL-1β含量增加呈现一定的量效关系.PC12细胞与Aβ寡聚体预处理24 h的BV2细胞共育后(实验组1),可见PC12细胞tau(pS396)蛋白表达较对照组进一步增多(P<0.05),此作用可被IL-1ra部分抑制(P<0.05).结论 BV2细胞可加重Aβ寡聚体对PC12细胞损伤过程;Aβ寡聚体可诱导BV2细胞产生IL-1β,IL-1β通过tau异常磷酸化通路参与的胶质炎症反应可能是PC12细胞损伤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7.
体外分离培养SD大鼠胰岛细胞,分别或共同加入IL-1β(终浓度20u/mL)和IFN-γ(终浓度150u/mL)处理.加入11.1mM的葡萄糖刺激胰岛素释放.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培养液上清中胰岛素浓度,流式细胞术检测胰岛细胞凋亡.结果IL-1β单独作用于胰岛细胞,能抑制高糖刺激下胰岛素分泌及促进胰岛细胞凋亡.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IFN-γ单独或联合IL-1β能显著抑制胰岛素分泌(P<0.05),促进胰岛细胞凋亡(P<0.05).结论IFN-γ和IL-β能诱导胰岛β细胞凋亡,并且有协同作用.与自身免疫性糖尿病的发生、发展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钛合金微粒对成骨细胞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β(IL-1β)和白介素-6(IL-6)的影响,了解骨溶解后炎性反应因子和成骨细胞间的关系。方法将培养成骨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和不同浓度钛合金微粒处理组:5 mg/mL(A组)、10 mg/mL(B组)、15 mg/mL(C组)。采用Elisa法检测各组细胞培养72 h后TNF-α、IL-1β和IL-6含量的变化。结果培养72 h后,与对照组相比,各实验组TNF-α、IL-1β和IL-6含量均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钛合金微粒可增加成骨细胞TNF-α、IL-1β和IL-6含量,刺激破骨细胞导致骨溶解可能是关节松动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AEG1能否促进肝癌细胞HepG2分泌细胞因子IL-6、IL-1β,探讨AEG1是否参与改变肿瘤微环境。方法用脂质体稳定转染法分别转染pcDNA3.1(-)-AEG1(AEG1全长质粒)、psilencer 2.0-shAEG1(AEG1干扰质粒)至HepG2细胞,相对应以转染空质粒pcDNA3.1(-)、psilencer 2.0的HepG2细胞为对照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qRT-PCR)、Western blotting检测AEG1 mRNA和蛋白表达变化;采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和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细胞因子IL-6、IL-1β的表达和分泌。结果与转染相应空载体的阴性对照组和未转染的空白对照组相比,分别转染AEG1全长质粒/AEG1干扰质粒后,HepG2细胞中AEG1的蛋白表达明显增高/降低。转染AEG1全长质粒的HepG2细胞中IL-6、IL-1βmRNA均较对照组和空白组明显增强(P均<0.05),细胞培养介质中IL-6、IL-1β蛋白浓度也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转染AEG1 shRNA的HepG2细胞中IL-6、IL-1βmRNA均较对照组和空白组降低(P均<0.05),细胞培养介质中IL-6、IL-1β蛋白浓度也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成功构建稳定过表达和沉默AEG1的HepG2细胞,AEG1能调控IL-6、IL-1β的表达和分泌。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独活寄生汤抑制白细胞介素(IL)-1β诱导的软骨细胞凋亡的作用机制。方法从8只SPF级SD大鼠膝关节分离获取软骨细胞并培养,采用Ⅱ型胶原免疫组化染色鉴定。噻唑蓝(MTT)检测不同浓度独活寄生汤对IL-1β诱导的软骨细胞凋亡的影响,从而优化独活寄生汤最佳干预浓度。将第2代软骨细胞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独活寄生汤组,空白组以含10%胎牛血清(FBS)的DMEM培养液培养,模型组以10 ng/ml IL-1β和10%FBS的DMEM培养液培养,独活寄生汤组采用300μg/ml独活寄生汤、10 ng/ml IL-1β和10%FBS的DMEM培养液培养。干预48 h,逆转录PCR检测各组软骨细胞中miR-98的表达;Western印迹法检测各组软骨细胞中B细胞淋巴瘤(Bcl)-2、Bcl-2相关X蛋白(Bax)、Caspase-3、Caspase-9蛋白表达。结果Ⅱ型胶原免疫组化染色后阳性组软骨细胞胞质为棕黄色。100、200、300、400μg/ml独活寄生汤均能抑制IL-1β诱导的软骨细胞凋亡,以300μg/ml独活寄生汤最为明显(P0.01)。与模型组比较,独活寄生汤组软骨细胞中miR-98表达明显下降(P0.05)。与模型组比较,独活寄生汤组软骨细胞中的Bcl-2蛋白表达显著升高,而Bax、Caspase-3、Caspase-9蛋白表达明显下降(P0.05)。结论独活寄生汤能够抑制IL-1β诱导的软骨细胞凋亡,可能是通过下调miR-98起作用的。  相似文献   

11.
体外分离培养SD大鼠胰岛细胞,分别或共同加入IL-1β(终浓度20u/mL)和IFN-γ(终浓度150u/mL)处理。加入11.1mM的葡萄糖刺激胰岛素释放。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培养液上清中胰岛紊浓度,流式细胞术检测胰岛细胞凋亡。结果:IL-1β单独作用于胰岛细胞,能抑制高糖刺激下胰岛素分泌及促进胰岛细胞凋亡。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IFN-γ单独或联合IL-1β能显著抑制胰岛紊分泌(P〈0.05),促进胰岛细胞凋亡(P〈0.05)。结论:IFN-γ和IL-β能诱导胰岛β细胞凋亡,并且有协同作用。与自身免疫性糖尿病的发生、发展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12.
臧燕  张薇  张训 《中华内科杂志》1998,37(3):158-161
目的探讨间皮细胞在腹膜抗菌防御中的作用。方法采用体外细胞培养模型,以间接免疫荧光技术和细胞瑞氏染色方法,观察了细菌脂多糖(LPS)、金葡菌肠毒素和白细胞介素-1(IL-1)诱导大鼠腹膜间皮细胞粘附分子-1(ICAM-1)的表达,及其对金葡菌粘附和单核细胞表面吞噬作用的影响。结果腹膜间皮细胞表达ICAM-1粘附分子,用LPS、金葡菌肠毒素和IL-1刺激培养6小时可增加间皮细胞ICAM-1的表达,同时可增加细菌对间皮细胞的粘附率。单核细胞对粘附间皮细胞表面的调理与未调理细菌均能很好地吞噬,两者吞噬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炎症介质和炎性细胞因子通过刺激间皮细胞ICAM-1的表达增加,增强间皮细胞对细菌的粘附,为单核细胞吞噬粘附其表面的细菌提供一个适宜的环境  相似文献   

13.
目的:应用载体介导的RNAi技术特异地干扰TGF-β1在人胃癌细胞株SGC-7901和腹膜间皮细胞中的表达.方法:使用线性化的pcPURβiCassette质粒构建针对TGF-β1基因的siRNA表达载体;hU6载体启动子下游插入含TGF-β1基因特异性序列的62mer寡核苷酸片段;采用胰蛋白酶-EDTA消化法,从人的腹膜组织中分离腹膜间皮细胞.采用形态学和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酶连接法对培养细胞进行鉴定.将TGF-β1-siRNA载体转染人的上述两种细胞,以半定量RT-PCR和Western印迹方法检测转染后两种细胞中TGF-β1的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电泳、DNA测序证实合成的siRNA基因序列正确并已准确克隆入pcPURβiCassette载体.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显示腹膜间皮细胞角蛋白,波形蛋白表达阳性,而白细胞共同抗原(CD45),第Ⅷ因子相关抗原阴性.与各自未处理组比较,两种细胞TGF-β1-siRNA载体组的mRNA和蛋白均明显下降,并以蛋白下降更为明显.人胃癌细胞株SGC-7901TGF-β1蛋白下降约65.8%,人腹膜间皮细胞TGF-β1蛋白下降约61.8%.结论:载体介导的RNAi技术可成功地干扰TGF-β1在人胃癌细胞株SGC-7901和腹膜间皮细胞中的表达,为今后胃癌腹膜转移的基因靶向治疗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胃癌患者血清和组织IL-1β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IL-1β与胃癌发生的相关性,探讨IL-1β在胃癌发生中的作用,为胃癌的防治提供新的思路。方法收集70例胃癌、45例癌旁和70例胃炎手术切除组织和胃镜下活检标本,采用免疫组化SABC法测定组织IL-1β蛋白表达水平;以双抗体夹心ELISA法测定胃癌、胃炎患者血清中IL-1β含量,并进行比较。结果胃癌患者血清IL-1β水平显著高于胃炎病人(P〈0.05),且与临床分期有关,进展期胃癌高于早期胃癌(P〈0.05)。IL-1β蛋白在胃癌、癌旁和胃炎中的表达率分别为65.95%、44.44%和22.50%;胃癌组IL-1β表达高于癌旁、胃炎组。低、未分化癌组织IL-1β的表达高于高、中分化癌组织(P〈0.05);进展期胃癌高于早期胃癌(P〈0.05)。结论胃癌患者血清、胃粘膜组织中IL-1β表达高于胃炎组,提示胃粘膜IL-1β表达与胃癌的发生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高容量机械通气对大白兔肺组织TNF-α、IL-1β、TGF-β1的作用.方法:将30只3月龄雄性大白兔随机分成3组:对照组、常规潮气量组及大潮气量组,每组各10只.对照组插管后不机械通气,另2组插管后机械通气.常规潮气量组VT8 mL/kg,大潮气量组VT 25 mL/kg,其它参数相同,通气时间24 h.观察实验前后动脉血pH值、PaO2及PaCO2的变化、ELISA法测定肺组织TNF-α、IL-1β,SABC法测定TGF-β1、测定肺组织湿/干重(W/D)值、观察肺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大潮气量组通气24 h后动脉血pH、PaO2和PaCO2变化显著(均P<0.05),肺组织W/D、TNF-α、IL-1β、TGF-β1升高(均P<0.01),肺组织水肿,常规潮气量组相应指标无显著变化(P>0.05).结论:大潮气量机械通气易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VILI),表现为动脉氧分压、肺组织W/D、肺组织病理变化,同时肺组织TNF-α、IL-1β、TGF-β1升高,表明VILI与TNF-α、IL-1β、TGF-β1炎性细胞因子有关.  相似文献   

16.
陈宇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16):3425-3426
目的探讨血浆中白介素(IL)-1β基因启动子-511C/T位点多态性在原发性膝骨关节炎(PKOA)患者中的分布情况及位点各基因型与PKOA的相关性。方法纳入102例正常对照者和82例PKOA患者,根据PKOA的严重程度,将病例组分为轻度组、中度组及重度组。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及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检测并记录所有受试者IL-1β的血浆浓度,统计所有受试者血浆中IL-1β基因启动子-551C/T位点的基因型。结果对照组与病例组血浆IL-1β浓度为(7.48±1.67)、(23.53±8.96)ng/L,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KOA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的血浆IL-1β浓度依次为(16.36±7.05)、(24.07±8.16)、(30.19±8.42)ng/L,三者两两比较后,其差异亦具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和病例组基因型TT的分布频率为49例(48.04%)、59例(71.95%),CT的分布频率为50例(49.02%)、13例(15.85%),CC的分布频率为3例(2.94%)、10例(12.20%),分别进行比较后,对照组和病例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IL-1β(-551 C/T)为CC、CT、TT基因型时,血浆IL-1β浓度分别为(46.297±50.492)、(68.717±51.917)、(80.788±40.322)ng/L,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随着疾病的进展,PKOA患者血浆IL-1β浓度也依次增加;IL-1β基因-551C/T的单核苷酸多态性基因型TT可能为PKOA的易感基因型之一。PKOA患者基因型与血浆IL-1β浓度相关,TT基因型患者血浆中IL-1β浓度最高,CT次之,CC最低。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蛋白激酶C(PKC)信号传导通路对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凋亡的影响。方法培养并鉴定人脐静脉内皮细胞;Ca2+荧光指示剂Fura-2/AM作用细胞,荧光分光光度计检测细胞内Ca2+浓度变化;用不同浓度的PKC激动剂PMA和PKC抑制剂Chelerythrine分别作用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后,再用10μg/L的MCP-1诱导,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结果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株经免疫荧光鉴定Ⅷ抗体阳性,证明为内皮细胞;MC....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结肠癌细胞上清液是否能促进正常CD4+T淋巴细胞转换成调节性T淋巴细胞,并且探讨TGFβ1在促细胞转换中的重要作用。方法应用流式细胞仪染色CD4+FOXP3+,ELISA检测结肠癌上清液中TGFβ1浓度。结果分选的CD4+CD25-细胞纯度高达96.58%±0.59%,这群细胞中表达CD4+FOXP3+较低,为0.34%±0.03%。健康正常人CD4+FOXP3-细胞分别与人结肠癌细胞colo320HSR及DLD-1上清液共培养后,CD4+FOXP3+细胞表达增高(colo320HSR组为4.78%±0.41%,DLD-1组为4.48%±0.29%);这两组与RPMI 1640培养液阴性对照组CD4+FOXP3+细胞2.54%±0.41%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LISA法检测colo320HSR细胞上清液TGFβ1浓度为(1 228.80±10.65)ng/mL,DLD-1细胞上清液TGFβ1浓度(624.50±12.26)ng/mL,而RPMI 1640无血清培养液中未检测到TGFβ1。在与结肠癌细胞上清液培养同时给与TGFβ抗体后,CD4+FOXP3+表达较未加入抗体组明显降低(colo320HSR组2.20%±0.09%,P=0.011;DLD-1组1.67%±0.34%,P=0.033);而RPMI1640阴性对照组CD4+FOXP3+细胞表达下降不显著(1.80%±0.58%,P=0.159)。结论人结肠癌细胞上清液可以促进正常CD4+T淋巴细胞(CD4+FOXP3-细胞)转换为调节性T淋巴细胞(CD4+FOXP3+),TGFβ1在肿瘤微环境中调节T淋巴细胞形成可能有一定的作用。识别人调节性T淋巴细胞(CD4+FOXP3+)的起源将为肿瘤治疗提供重要信息。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测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患者外周血清白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和可溶性E-选择素(soluble E-selectin,sE-selectin)水平的变化,探讨其对AP病情严重程度判断的价值.方法 41例AP患者分为重症急性胰腺炎组(SAP,19例)和轻症急性胰腺炎组(MAP,22例),于入院后1、3、7、14 d采集血清,以ELISA法检测血清IL-1β和sE-selectin水平.另选择2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结果 对照组血清IL-1β浓度为(18.71±2.43)ng/L;MAP组1、3、7 d分别为(61.18±7.47)ng/L、(33.03±5.85)ng/L、(20.73±4.07)ng/L;SAP组1、3、7、14 d分别为(86.91±13.32)ng/L、(81.35±12.71)ng/L、(64.93±5.99)ng/L、(21.40±49.13)ng/L.SAP组入院后1、3、7 d的IL-1β浓度较对照组和MAP组均显著升高(P<0.05),14 d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对照组血清sE-selectin浓度为(10.69±2.51)ng/ml;MAP组1、3、7 d分别为(41.60±6.85)ng/ml、(14.90±3.51)ng/ml、(9.85±2.88)ng/ml;SAP组1、3、7、14 d分别为(84.73±15.37)ng/ml、(95.65±13.06)ng/ml、(39.41±3.73)ng/ml、(12.25±2.29)ng/ml.SAP组入院后1、3、7 d的sE-selectin浓度较对照组和MAP组均显著升高(P<0.05),14 d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AP患者入院第1天的血清IL-1β含量和sE-selectin含量存在正相关关系(r=0.851,P<0.01).结论 AP患者血清IL-1 β和sE-selectin的检测有助于判断病情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miR-200b靶向Ets-1对白介素(IL)-1β诱导胰岛β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结果体外培养大鼠胰岛β细胞株RINm5F,采用IL-1β诱导RINm5F细胞损伤,将RIN-m5F细胞分为对照组、损伤组(0.5 ng/ml IL-1β)、空转染组(0.5 ng/ml IL-1β+空载体)和过表达组(0.5 ng/ml IL-1β转染+miR-200b mimics),采用qRT-PCR检测转染48 h各组的miR-200b和Ets-1 mRNA水平,采用MTT法、FITC-Annexin V/PI双染流式细胞术及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各组转染12、24、48及72 h的细胞存活率、凋亡率及胰岛素水平,检测各组细胞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丙二醛(MDA)水平、总抗氧化能力(T-AOC)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损伤组、空转染组的miR-200b水平降低,Ets-1 mRNA水平升高,但过表达组的miR-200b水平升高,Ets-1 mRNA水平降低(P0.05)。损伤组、空转染组转染后的存活率、上清液胰岛素水平及GSH-Px、T-AOC和SOD活性低于对照组,MDA水平和凋亡率高于对照组(P0.05);过表达组的以上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但与对照组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上调miR-200b水平对IL-1β诱导胰岛β细胞损伤有保护作用,主要表现在提高细胞存活、促进胰岛素分泌及改善氧化应激,可能与其靶向作用Ets-1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