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心肌肌钙蛋白 T(c Tn T)是检测微小心肌细胞损伤既敏感又特异的指标。严重肺动脉栓塞 (PE)患者 ,发生心肌缺血导致进行性右室功能不全 ,甚至死亡 ,因而对其进行危险分层致关重要 ,这将涉及影响预后的溶栓治疗和血管活性物质的应用。本研究目的在于检测 PE患者的 c Tn T水平及评价其在判断预后方面的价值。方法和结果 :选择 5 6例确诊为 PE的病例进行前瞻性研究。应用临床评分系统对 PE的严重性进行评估 ,入院 12小时内检测血浆 c Tn T。 5 6例中 18例 (32 % )中到大面积 PE患者中血浆 c Tn T升高 (≥ 0 .1μg/ L) ,而小面积组无 1例…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浆髓过氧化物酶(MPO)水平与其近期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共入选ACS患者132例,测血浆MPO和心脏肌钙蛋白(cTnT),并对患者进行以缺血性胸痛、再发非致命性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心血管原因的再住院、心血管原因的死亡为终点事件的30d随访;按cTnT水平分为cTnT无升高组和升高组,继之按MPO水平分别行二分位数分组。结果:cTnT无升高组的ACS患者中,MPO较高亚组(2组)的终点事件发生率明显高于MPO较低亚组(1组),比值比(OR)=8.09,95%置信区间为[1.03,71.87],P<0.05;cTnT升高组的ACS患者中,MPO较高亚组(B组)的终点事件发生率明显高于MPO较低亚组(A组),OR=4.00,95%置信区间为[1.06,16.38],P<0.05。逻辑回归分析表明MPO是ACS患者发生终点事件的危险因素。结论:血浆MPO水平与ACS的近期预后有明显的相关性,是ACS患者发生终点事件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寻血浆N端脑利钠肽(NT-ProBNP)对新疆维吾尔族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入选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在兵团农一师医院心脏中心住院维吾尔族CHF患者102例,男性71例,女性31例,年龄32~88(62.19±11.20)岁;NYHA Ⅰ级19例、Ⅱ级30例、Ⅲ级32例、Ⅳ级21例.所有入选患者于入院次日清晨抽血测定NT-proBNP、cTnT及CK-MB水平,并进行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结果 102例CHF患者,中位随访时间404(385~498)d,发生心血管事件41例(40.2%).心血管事件组患者年龄、肌酐、NT-proBNP及NYHA分级和cTnT中位数水平显著高于非心血管事件组(P<0.05),CK-MB、LVEF、LVEDD、LVESD、FS及血红蛋白指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组年龄和NT-proBNP水平明显高于非死亡组,NYHA分级、cTnT、CK-MB、LVEF、LVEDD、LVESD、FS、肌酐及血红蛋白水平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ox回归模型分析显示,包括年龄、NYHA分级、cTnT、CK-MB、NT-proBNP、LVEF、LVEDD、LVESD、FS、糖尿病、肾功能不全、肌酐及血红蛋白等指标,只有NT-proBNP和年龄是心血管事件再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年龄每增加1岁,心血管事件再发生的危险升高0.079倍[OR=1.079,95% CI for Exp(B):1.027~ 1.134,P=0.002];lgNT-proBNP每升高1个单位,风险就增加19.23倍[OR=20.23,95%CI for Exp(B):4.671~95.624,P=0.000].NYHA分级、cTnT、CK-MB、LVEF、LVEDD、LVESD、FS、糖尿病、肾功能不全、肌酐及血红蛋白等对心衰后心血管事件再发生均没有预测价值.结论 血浆NT-proBNP水平能较好地预测新疆维吾尔族CHF患者的长期预后.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血浆低密度脂蛋白(low-density lipoprotein,LDL)水平与脑出血早期血肿增大以及3个月时临床转归和死亡的关系.方法 纳入原发性脑出血患者316例,记录其一般资料,在起病6h内及24 h行CT扫描,同时检测血脂、血糖、血压以及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随访3个月,记录其改良Rankin量表(modified RankinScale, mRS)评分及死亡例数.结果 血浆LDL水平降低[优势比(odds ratio,OR)0.323,95%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L)0.128~0.819;P=0.017]和收缩压增高(OR l.015,95% CI 1.000~1.029;P =0.043)与脑出血早期血肿增大独立相关.血浆LDL水平降低(OR 0.253,95%CI 0.102~0.629;P=0.003)和血糖水平增高(OR 1.458,95% CI 1.257~1.693;P<0.001)是发病3个月时的临床转归不良的独立因素.血浆LDL水平降低(OR 0.211,95% CI 0.075~0.597;P=0.003)、血糖水平增高(OR 1.406,95% CI 1.212~1.632;P=0.001)和收缩压增高(OR 1.026,95% CI 1.009~1.043;P=0.002)是3个月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显示,LDL水平<2.58 mmol/L是血肿增大的独立预测因素(敏感性71.79%,特异性64.71%,阳性预测值40.00%,阴性预测值87.50%).结论 血浆LDL水平降低是原发性脑出血患者早期血肿增大、3个月时转归不良和死亡的独立预测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住院期间患肺炎与其近期及远期预后的关系.方法 收集2007年9月至2008年8月中国多省市132家研究中心所有>18岁急性脑梗死入组患者有关肺炎、出院结局、发病后3、6和12个月结局,其他相关信息由纸质登记表获得.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住院期间肺炎与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 11 5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中1373例(11.88%)患者发生住院期间肺炎,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病后12个月总病死率为14.4%(1664例),罹患肺炎患者病死率高于未患肺炎患者;住院期间肺炎是患者住院期间(OR 5.916,95% CI4.470~7.831)、发病后3个月(OR3.641,95% CI 3.035 ~4.367)、6个月(OR 3.445,95%CI 2.905~4.086)和12个月(OR 3.543,95% CI3.016 ~4.161)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住院期间肺炎增加急性脑梗死患者近期及远期死亡的风险.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应激性心肌病(TTS)临床特点及住院死亡危险因素。方法:对美国重症监护室数据库(MIMIC-Ⅲ数据库)诊断为TTS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人口学特征、实验室检查及心脏超声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生存预后,将患者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对两组的基线资料进行比较,采用单因素回归分析挖掘可能的危险因素,多因素逐步前向回归分析确定住院死亡危险因素。结果:从MIMIC-Ⅲ数据库中共提取TTS患者56例,其中男6例,女50例,平均年龄64.2岁。住院期间死亡6例(10.7%)。单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呼吸衰竭(OR:15.83,95%CI:1.68~149.17,P=0.016)、红细胞比容(OR:0.05,95%CI:0.01~0.42,P=0.006)、血红蛋白(OR:0.08,95%CI:0.02~0.42,P=0.003)、估算血浆容量状态(OR:3.46,95%CI:1.61~7.46,P=0.002)及乳酸脱氢酶(OR:1.31,95%CI:1.10~1.56,P=0.002)是TTS患者住院死亡的危险预测因子;多因素逐步前向回归分析确认估算血浆容量状态(OR:1.49,95%CI:1.17~1.89,P=0.002)与乳酸脱氢酶(OR:1.0003,95%CI:1.0002~1.0005,P0.001)是TTS患者住院死亡的危险因素。结论:估算血浆容量状态和乳酸脱氢酶升高是TTS住院死亡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7.
重型病毒性肝炎的终末期肝病模型预后分析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的探讨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评分系统对重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短期预后的预测能力及临床应用价值,应用c-统计值评估MELD模型的预测准确性,该值等同于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的曲线下面积,并求出作为判断患者3个月内生存与否的MELD最佳临界值。方法121例住院的重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分为血浆置换(PE)组与非PE组,应用MELD模型公式对每个患者进行评分,观察3个月内的病死率。结果81例患者在3个月内死亡(PE组35例,非PE组46例)。MELD分值在20~30和30~40范围内的患者病死率,PE组病死率分别为31.6%、57.7%明显低于非PE组的67.6%、8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ELD分值达到或超过40的患者病死率,PE组为93.3%,非PE组为100%,两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应用该模型判断患者3个月内死亡与否的最佳MELD临界值,PE组为30,敏感性80.0%,特异性52.0%,c-统计值为0.777;而非PE组的临界值为25,敏感性为82.6%,特异性为86.7%,c-统计值为0.869。结论MELD分值能够作为反映重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指标;患者短期内死亡危险性随MELD分值的增加而上升;MELD模型能较准确预测重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短期的临床预后。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心肌钙蛋白T(cTnT)对不稳定心绞痛(UAP)危险分层的临床价值。方法:用酶联免疫法测定80例UAP患入院当天、第2天、第3天血浆cTn水平,据cTn≥0.1ng/ml或<0.1ng/ml将患分为cTn升高组和正常组,观察住院期间UAP胸痛发作时ST-T变化以及急性心肌梗死(AMI)的发生率。结果:在80例UAP中cTn升高24例(30%);正常56例(70%);cTnT升高24例中发生AMI3例(12.5%),其中死亡1例,cTnT正常无1例发生AMI或死亡:cTnT升高组胸痛发作时的心电图ST-T改变发生率100%(24/24)高于正常组的0%(0/56)(P<0.01)。结论:cTnT测定对判断UAP在短期内发生AMI和心性死亡预测价值,可作为UAP危险度分层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开胸手术患者术后发生肺栓塞(PE)的危险因素.方法 26例开胸手术后发生PE者作为病例组,选取同期资料相匹配的56例开胸手术后未发生PE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临床资料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50岁、吸烟史、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2型糖尿病(T2DM)、深静脉血栓(DVT)病史、肺癌、术后卧床>3d与开胸手术后发生PE有关,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示,年龄(OR =4.978,95% CI 0.208 ~5.497)、COPD(OR=9.962,95% CI1.539~64.486)、T2DM(OR=14.955,95% CI2.175~102.847)、DVT(OR =42.114,95% CI3.288 ~ 539.401)、肺癌(OR=13.798,95% CI 1.621 ~ 117.459)、术后卧床>3d(OR =4.952,95% CI1.053 ~ 23.276)是开胸手术后发生PE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吸烟史(OR=0.347,95% CI0.066~4.006)不是开胸手术后发生PE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开胸手术后发生PE的危险因素主要有年龄(> 50岁)、COPD、T2DM、深静脉血栓、肺癌、术后卧床>3d.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血脂及血浆心肌肌钙蛋白T(cTnT)、脑钠肽(BNP)与青年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关系。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年龄≤44岁青年ACS患者264例[急性心肌梗死(AMI)137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127例],根据病变程度分为单支病变组(78例)、双支病变组(96例)和多支病变组(90例),另选择80例健康者作为健康对照组。对所有受检者血TG、TC、LDL-C、HDL-C、载脂蛋白A-Ⅰ(ApoA-Ⅰ)、ApoB及血浆cTnT、BNP水平进行测定。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AMI组和UAP组血浆TG、TC、ApoB、ApoB/ApoA-Ⅰ和cTnT、BNP水平明显升高(P0.05或0.01),HDL-C水平显著降低(P均=0.001)。且与UAP组比较,AMI组血浆cTnT、BNP水平升高更显著(P均=0.001)。与单支病变组比较,双支病变组和三支病变组血浆ApoB、ApoB/ApoA-Ⅰ和cTnT、BNP水平显著升高,HDL-C水平显著降低(P均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浆cTnT、BNP以及ApoB/ApoA-Ⅰ为青年ACS的独立危险因素(OR=1.089~5.634,P0.05或0.01),HDL-C为青年ACS的独立保护因素(OR=0.290,P=0.009)。结论:血脂及血浆心肌肌钙蛋白T、脑钠肽与青年ACS具有密切关系,可作为预测及评价青年ACS的临床指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中国人初发脑卒中患者血浆Hcy水平与其预后的关系.方法 收集291例经CT或MRI诊断的初发脑卒中患者,其中缺血性脑卒中196例和出血性脑卒中95例,通过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方法测量其血浆Hcy水平,并对患者进行5年的随访观察.结果 Hcy≥18 μmol/L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在5年内终点事件(死亡或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显著高于Hcy<18 μmol/L组(分别为50.9%和28.7%,P=0.004),相对危险为2.363 (95% CI,1.209 -4.617,P=0.01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在排除其它危险因素的情况下,血浆Hcy水平升高(≥18 μmol/L)仍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5年内发生终点事件显著相关(OR,2.492,95% CI,1.148-5.407,P=0.021).然而,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浆Hcy水平升高与其终点事件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血浆Hcy水平升高是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发生死亡或新发心脑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而与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预后无明显关系.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评价单纯药物治疗与支架置入术治疗有症状颅内动脉狭窄(symptomatic intracranial atherosclerotic stenosis,sICAS)的疗效和安全性,为临床实践提供最佳证据.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CBM、CNKI和万方数据库,纳入药物治疗与支架置入术治疗sICAS有效性和安全性的随机对照试验,采用RevMan5.3软件进行汇总分析.结果 共纳入6项随机对照试验和782例患者.汇总分析结果显示,支架组卒中或死亡[优势比(odds ratio,OR) 1.61,95%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0.89~ 2.91;P=0.12]以及1年内致死性卒中(OR 1.60,95%CI0.96~2.67;P=0.07)风险与药物组均无显著性差异.支架组有症状脑出血(OR 9.51,95% CI2.89 ~31.29;P<0.01)以及任何卒中或死亡(OR2.15,95% CI 1.21~3.82;P<0.01)风险均显著高于药物组.亚组分析显示,支架组30 d内任何卒中或死亡风险显著高于药物组(OR2.94,95% CI 1.55~5.60;P<0.01),而1年(OR 1.90,95% CI0.50~7.61;P=0.35)和2年(OR 1.38,95% CI0.91 ~2.08;P=0.13)内任何卒中或死亡风险则无显著性差异;支架组30 d内(OR 10.15,95% CI 1.92~53.64;P<0.01)和1年内(OR 8.80,95% CI 1.60 ~48.25;P=0.01)有症状脑出血风险均显著高于药物组.结论 支架组有症状脑出血以及任何卒中或死亡风险均显著高于药物组,因此不推荐sICAS患者首选支架治疗.不过,对于正规药物治疗无效以及支架置入治疗可能获益更大的患者仍可考虑支架置入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血浆纤维蛋白原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患者中的水平及意义.方法 886例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根据眼底照相结果,分为无视网膜病变组(NDR组,552例)和视网膜病变组(DR组,334例),比较两组间的一般资料和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的差异,Spearman法分析纤维蛋白原与DR相关性,二元Logistic回归法对其危险因素建立方程.结果 DR组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高于NDR组(t=-5.758,P<0.001).并且,DR与纤维蛋白原呈正相关(r=0.177,P<0.001).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糖尿病病程(OR=1.097,95% CI:1.072~1.123)、血浆纤维蛋白原(OR=1.238,95% CI:1.036~1.480)和糖尿病肾病(OR=3.534,95% CI: 2.589~4.822)纳入回归方程(P均<0.05),是DR的独立危险因素.进一步将DR组分为非增殖期视网膜病变组和增殖期视网膜病变组,结果显示随着DR病变程度的加重,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不断升高(F=19.963,P<0.001).结论 DR患者体内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随着病变程度不断升高,是DR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血浆脑钠肽(BNP)水平变化对脓毒症患者治疗的指导价值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102例脓毒症患者分为脓毒症组35例,严重脓毒症组37例,脓毒性休克组30例,并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40例.同时根据患者2周内的存活情况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分析3组患者血浆BNP水平、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APACHEⅡ评分的变化.结果:脓毒症患者入院后第1天和第3天血浆BNP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且随着病情的加重,患者血浆BNP水平依次增加(P<0.05).脓毒症组入院第1天和第3天BNP与APACHEⅡ评分无相关性(P>0.05),而严重脓毒症和脓毒性休克组BNP与APACHEⅡ评分均呈正相关(均P<0.05).与存活组比较,死亡组入院第1天和第3天血浆BNP水平显著升高,LVEF明显降低(均P<0.05),2者均是脓毒症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OR=1.043、1.167,均P<0.05).结论:脓毒症患者血浆BNP水平显著升高,BNP水平的检测可以作为脓毒症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以及预后的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血浆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水平对首次缺血性卒中后1年内卒中复发的影响.方法 前瞻性收集首次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至少随访1年.将患者分为复发组与未复发组,采用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探索首次缺血性卒中患者1年内复发的危险因素;根据发病初血浆Fib水平,将患者分为高Fib组和正常Fib组,采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法比较两组患者复发率.结果 共纳入121例首次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111例完成1年随访,其中30例(27.027%)复发.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浆Fib水平高[优势比(odds ratio,OR) 13.238,95%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1.152~152.077;P=0.038]、初次发病年龄大(OR1.321,95% CI 1.064~1.641;P=0.012)、体质指数高(OR 1.351,95% CI 1.001~1.823;P=0.049)、服用抗血小板药(OR 36.819,95% CI1.890 ~717.143;P =0.017)和降血压药(OR 50.765,95% CI3.198 ~805.878;P=0.005)依从性差是初次缺血性卒中患者短期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Kaplan-Meier生存函数曲线显示,高Fib组卒中复发率显著性高于正常Fib组(Log-Rank检验,P=0.000).结论 血浆Fib水平增高、高龄、肥胖以及服用抗血小板药和降血压药依从性差是初次缺血性卒中患者短期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血浆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心肌营养素-1(CT-1)、心肌肌钙蛋白T(cTnT)在新生儿缺氧损伤的心肌细胞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将2017年6月—2019年3月在河南省煤炭总医院心内科就诊的90例新生儿窒息(NA)患儿纳入缺氧心肌损伤组,按照心肌损伤程度分为轻度窒息心肌损伤组(28例)、中度窒息心肌损伤组(32例)、重度窒息心肌损伤组(30例);按照是否存活分为死亡组(15例)、存活组(75例)。另选取90例在河南省煤炭总医院分娩的足月健康新生儿作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各组血浆CK-MB、CT-1、cTnT水平,比较住院期间NA患儿的预后情况。结果对照组出生第1天、第3天、第5天血浆CK-MB、cTnT、CT-1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生第1天、第3天重度窒息心肌损伤组、中度窒息心肌损伤组血浆CK-MB、cTnT、CT-1水平高于轻度窒息心肌损伤组及对照组(P0.05)。出生第5天重度窒息心肌损伤组血浆CK-MB、cTnT、CT-1水平高于其余各组(P0.05)。90例NA患儿中住院期间死亡15例,死亡患儿血浆CK-MB、cTnT、CT-1水平高于存活患儿(P0.05)。结论早期检测缺氧损伤的心肌细胞中的血浆CK-MB、cTnT、CT-1表达水平有助于对NA患儿心肌损伤严重程度及预后进行有效评估,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血浆脑钠肽(BNP)水平与血管外肺水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我院ICU收治的48例ARDS患者,分别于入院第1、4、7天测定血浆BNP水平,同时用PICCO监护仪监测血管外肺水指数(ELWI)、肺血管通透性指数(PVPI)和心指数(CI),根据预后分为死亡组和存活组,比较两组相关指标.结果 48例ARDS患者确诊后2周内存活30例,死亡18例.入院第4天与第1天相比,两组患者的BNP、ELWI、PVPI均显著升高(P<0.05),CI显著下降(P<0.01).入院第4天与第7天,存活组的BNP、ELWI、PVPI出现显著下降(P<0.01),CI显著升高(P<0.01),而死亡组的BNP、ELWI、PVPI仍持续显著升高(P<0.05),CI持续显著下降(P<0.01).死亡组患者在入院第1、4、7天的BNP、PVPI和ELWI均显著高于同期的存活组患者(P<0.05),CI则显著低于存活组(P<0.01).对两组BNP和ELWI作相关性分析,血浆BNP与ELWI呈正相关(P<0.01).结论 ARDS患者的血浆BNP水平随血管外肺水的增多而升高,其高低与预后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血浆高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水平与缺血性卒中患者颅内外动脉狭窄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缺血性卒中患者的病史、基线临床资料、影像学检查和Hcy等实验室检查结果,根据磁共振血管造影检查结果分为动脉狭窄组和非狭窄组,动脉狭窄组进一步分为单纯颅内动脉狭窄组、单纯颅外动脉狭窄组和颅内外动脉同时狭窄组,分析血浆Hcy水平与颅内外动脉狭窄的相关性.结果 共纳入147例缺血性卒中患者,其中动脉狭窄组115例,非狭窄组32例.狭窄组年龄(-4.577,p<0.001)、Hcy(t=3.65,p<0.001)、C-反应蛋白(t=2.06,P=0.041)、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t=1.896,P=0.046)、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t--4.261,P<0.001)水平以及糖尿病(x2=5.772,P=o.016)、高血压(x2=10.507,P=0.001)和吸烟(x2=12.282,P<0.001)的患者构成比与非狭窄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60岁[优势比(odds ratio,OR)3.374,95%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1.351 ~ 8.426;P=0.009]、Hcy> 15 μmol/L(OR 2.274,95% CI1.147 ~8.173;P =0.025)、高血压(OR 5.782,95% CI2.045 ~16.345;P=0.001)、吸烟(OR 3.514,95% CI1.200~ 10.293;P=0.022)是颅内外动脉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而HDL-C> 1.0 mmol/L是颅内外动脉狭窄的独立保护因素(OR0.166,95% CI0.054~0.511;P=0.002).狭窄组根据狭窄部位再分为单纯颅外动脉狭窄组(24例)、单纯颅内动脉狭窄组(61例)、颅内外动脉同时狭窄组(30例).3组间临床资料和危险因素比较显示,高血压的患者构成比(x2=7.024,P=0.003)以及LDL-C(F=3.276,P=0.042)和C-反应蛋白(F=3.645,P=0.029)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血压是单纯颅内狭窄(OR 3.795,95% CI1.261~11.424;P=0.018)、单纯颅外狭窄(OR18.490,95% CI3.117~ 10.966;P=0.001)和颅内外动脉同时狭窄(OR 9.178,95 %CI2.211~38.094;P =0.002)的共同独立危险因素,而HDL-C水平增高是单纯颅内狭窄(OR 0.150,95% CI0.043 ~0.523;P =0.003)、单纯颅外动脉狭窄(OR 0.078,95% CI0.012~0.488;P=0.006)和颅内外动脉同时狭窄(OR 0.089,95% CI0.021~0.385;P=0.001)共同的独立保护因素;年龄为单纯颅内动脉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OR 6.351,95% CI2.277~ 17.717;P<0.001),LDL-C水平增高为单纯颅外动脉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OR 6.021,95% CI1.212~29.917;P=0.028),Hcy水平增高为单纯颅外动脉狭窄(OR 4.376,95% CI1.026 ~ 18.671;P=0.046)以及颅内外动脉同时狭窄(OR4.951,95% CI1.378~17.783;P=0.014)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血浆Hcy水平升高与颅外动脉狭窄相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影响老年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后的预后因素. 方法 1981例经皮介入治疗后的冠心病患者被分为老年组(≥65岁)801例和对照组(非老年组,<65岁)1180例.术后随访12~84个月(平均36个月). 结果 老年组全因死亡率明显高于对照组(5.4%和2.3%,P<0.01);老年组的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明显高于对照组(18.9%和3.7%,P<0.01).影响介入治疗后死亡的因素为年龄65岁(OR=1.05,95% CI=1.02~1.10,P=0.014),左主干病变(OR=4.78,95% CI=2.36~17.22,P=0.027),冠状动脉3支病变(OR=5.68,95% CI=3.17~15.32,P=0.018),合并糖尿病(OR=6.24,95%CI=2.11~16.36,P=0.001);影响介入治疗后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因素为年龄65岁(OR=2.06,95%CI=2.23~4.32,P=0.007),左主干病变(OR=3.64,95%CI=1.86~15.34,P=0.001),冠状动脉3支病变(OR=4.35,95%CI=2.54~13.82,P=0.017),合并糖尿病(OR=5.35,95% CI=1.77~14.51,P=0.001).性别和高血压不是影响总死亡率和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因素. 结论 年龄、糖尿病、左主干病变、冠状动脉3支病变是影响老年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预后的主要因素,而性别和高血压对预后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20.
许强  张健  王士雯 《山东医药》2005,45(4):15-17
目的探讨老年重度脓毒症合并心肌抑制患者心肌损伤标记物肌钙蛋白I、T(cTnI、cTnT)、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变化及其判断预后的价值。方法43例老年重度脓毒症患者确诊后次日进行血浆心肌损伤标记物检测,连续3日行心脏超声监测其心功能,确定患者是否并发心肌抑制,比较两组心肌损伤标记物水平,并通过ROC曲线下面积比较心肌损伤标记物预测心肌抑制及不良预后的价值。结果并发心肌抑制者的血浆CK—MB、cTnI、cTnT水平明显升高,cTnI、cTnT预测心肌抑制的价值高于CK—MB。cTnI阳性患者死亡率高但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肌钙蛋白检测对预测老年脓毒症患者有无心肌抑制有较高价值,对不良预后无明显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