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张悦  董宁 《眼科新进展》2017,(9):890-893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是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最常见的并发症,其发病率随DM病程的延长而增高.DR是一种高发病率和高致盲率的疾病,对DR的发病机制研究一直是国内外的热点之一.但是DR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认为DR可能是一种慢性、低度炎性反应.小胶质细胞(microglia,MG)是视网膜中的单核巨噬细胞,具有抗原呈递功能,DR中MG被活化,释放大量炎症因子,参与DR的炎症反应.了解DR中MG的活化机制,可更好地为DR的预防和治疗开辟新的视角.因此,本文就DR中视网膜MG活化及干预机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是最常见的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之一,然而其具体机制尚不清楚。现在炎症反应作为DR发病机制之一而被越来越多的学者关注,并提出DR是一种炎症性疾病。我们就炎症因子IL-8的特征及其在DR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加以综述。  相似文献   

3.
糖尿病是常见的慢性代谢障碍性疾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是其主要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患病率为24% ~ 70%,为当前全球主要的致盲病因.随着人口老龄化越来越严重,糖尿病的患病率逐渐增加,已成为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DR的发病机制十分复杂,至今尚未完全阐明.有研究表明DR的病理生理学改变包括视网膜血管病变、视神经损伤、炎症损伤等.针对不同的发病机制已研发出各种治疗DR的药物.就DR发病的动物模型、药理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4.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是一种常见的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可导致视网膜中微血管的不可逆性损伤,是糖尿病患者首要致盲性眼病。DR的发病机制主要涉及氧化应激、炎症反应与新生血管形成等因素。临床上多以视网膜激光光凝术、玻璃体切割术或药物治疗为主。我国传统中药组方与中药单体在DR治疗,特别是视网膜保护方面具有独特功效,为DR治疗提供有益补充。本文综述了代表性中药组方与中药单体在DR治疗中的应用实践与作用机制,以期为DR的临床治疗与新药研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是50岁以上人群主要致盲眼病之一.研究表明,DR的发生与非酶糖基化作用、蛋白激酶C激活、免疫/炎症、多元醇旁路、生长因子、氧化应激、RAS系统及血流动力学改变等假说有关,但其确切机制尚未完全阐明.近年来,炎症机制在DR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一直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关注,而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黏附分子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色素上皮衍生因子(PEDF)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更是研究的热点.本文就炎症因子及炎症相关因子在DR发病机制中作用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6.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被认为是一种慢性中低度炎症性(微炎症)疾病。炎症贯穿DR发病全过程,表现为全身及眼局部炎症生物标志物增加。在DR患者眼中,促炎介质增加,如白细胞介素(IL)-1β、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等增加;炎症细胞活化并增多,如视网膜中活化的小胶质细胞、Müller细胞和单核巨噬细胞浸润等。此外,免疫细胞也参与了DR的发病,如循环T淋巴细胞参与白细胞瘀滞。这些研究结果表明DR具有慢性炎症的病因,多种炎症相关因素共同参与、互相影响,导致血-视网膜屏障破坏和神经元损伤,加重DR的进展。因此,个体化抗炎治疗在DR治疗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随着糖尿病患者的不断增多,糖尿病的并发症之一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也逐渐成为我国目前及未来防盲、治盲的重点。现在,DR免疫炎症发病机制学说得到了越来越多学者的认同。我们就炎症因子IL-6(interleukin-6,IL-6)在DR中的作用加以综述。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随着糖尿病患者的不断增多,糖尿病的并发症之一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 diabetic retinopathy,DR)也逐渐成为我国目前及未来防盲、治盲的重点。现在, DR免疫炎症发病机制学说得到了越来越多学者的认同。我们就炎症因子IL-6(interleukin-6,IL-6)在DR中的作用加以综述。  相似文献   

9.
炎症反应及细胞因子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是糖尿病最主要并发症之一,严重影响人类健康及生活质量,其发病机制尚未清楚。有研究表明炎症反应及细胞因子与DR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我们就近年来相关研究进展作以综述。  相似文献   

10.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11,他引:4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是糖尿病最常见、最主要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已经成为当前全球致盲的重要原因。其基本病理改变是视网膜的血-视网膜屏障的破坏和视网膜新生血管形成,黄斑水肿,最终视网膜脱离,导致失明。高血糖是公认的DR发生和发展的主要危险因素,DR还与多元醇代谢、糖基化终产物、甘油二酯-蛋白激酶C系统、氧化应激和自由基、炎症反应以及细胞因子等有关,但至今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本文就目前DR的发病机制做一系统性的综述,为DR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1.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发病机制极为复杂,针对传统致病途径的上游,寻找相关共同启动因子基础上提出的统一机制学说,以及认为DR可能是慢性炎症反应的结果的新观点为DR基础和临床治疗研究提供了新的方向,但仍有很多相关问题需要深入研究。 (中华眼底病杂志,2008,24:237-239)  相似文献   

12.

补体系统是一个具有精密调控机制的蛋白质反应系统,具有介导炎症、调节免疫应答、溶解细胞和清除免疫复合物等功能。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是糖尿病常见和严重的眼部并发症,是眼科常见的不可逆性致盲性眼病之一,且其发病机制错综复杂,包括缺氧、氧化应激、炎症反应、多元醇代谢通路的异常等。近年来有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免疫系统的失调和炎症是DR发病的重要因素,且多种补体蛋白在炎症调节、血管新生等关键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本综述的中心主旨在于研究补体系统及相关调节蛋白在DR中的作用,目的是阐明多种补体蛋白与DR发生发展的紧密联系,为我们防治DR提供重要参考和新的思路。同时本文也对补体系统靶向药物的临床研究进一步阐述。  相似文献   


13.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是糖尿病导致的严重微血管并发症之一。目前,对于DR确切的发病机制仍无定论。近期研究表明,炎症与自身免疫反应在DR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nucleotide-binding domain and leucine-rich repeat receptor containing a pyrin domain 3,NLRP3)炎症小体能触发各种炎症反应,并在多种慢性炎症性疾病中发挥重要作用。现已有不少研究证实NLRP3炎症小体通过参与多条通路在DR中发挥促炎作用,提示通过抑制NLPR3炎症小体或者其参与的通路或许可成为DR治疗新靶点。本文就NLRP3炎症小体在DR发病中的作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4.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retinopathy,DR)是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的眼部表现,是全球成人不可逆性盲的主要原因之一。尽管国内外有关DR代谢途径的分子机制研究很多,但迄今为止仍然无法对其给予有效地预防和治疗。目前已发现多条与DR发病机制相关的细胞内信号转导途径,并具有交互作用。寻找调控信号通路中起阀门作用的分子开关,可有效地阻止DR病理代谢途径的发展,为临床上治疗DR提供新的思路。本文针对DR发病机制及参与其中的信号通路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5.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是最常见的糖尿病微血管病变,也是重要的不可逆性致盲眼病,其机制复杂。DR是一种低度慢性炎症,中性粒细胞在其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中性粒细胞胞外陷阱(NETs)是最新发现的一种中性粒细胞的杀菌机制,在各种刺激因素下活化的中性粒细胞向细胞外释放由解聚的染色质和细胞内颗粒蛋白组成的网状结构,能够捕获细菌、真菌和病毒等病原体以及活化的血小板、趋化因子等多种诱导物。最新研究表明,NETs参与了DR的发病过程,尤其在增生型DR的进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就NETs在DR发病中的作用进行综述,以期为DR的防治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6.
炎症因子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相关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diabetic retinopathy,DR)是20 ~ 70岁人群首要的致盲性眼病,是目前眼科研究的重点和热点.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明炎症因子参与了DR的发生发展,这为研究DR的发病机制提供了新的线索,同时为临床利用抗细胞因子药物防治DR的发生发展提供新的研究方向.本文就目前炎症因子与DR相关性的研究讲展讲行综述.  相似文献   

17.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作为微血管病变被广泛报道。研究发现视网膜神经元退行性病变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早期已经发生,且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进展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神经元退行性病变以神经元凋亡和胶质反应为主要特征,其发生机制包括高血糖、氧化应激、谷氨酸毒性、炎症等。糖尿病视网膜神经退行性病变与微血管病变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8.
Diabetes mellitus is a complex metabolic disease that has become a global epidemic with more than 285 million cases worldwide. Major medical advances over the past decades have substantially improved its management, extending patients’ survival. The latter is accompanied by an increased risk of developing chronic macro‐ and microvascular complications. Amongst them, diabetic retinopathy (DR) is the most common and frightening. Furthermore, during the past two decades, it has become the leading cause of visual loss. Irrespective of the type of diabetes, DR follows a well‐known clinical and temporal course characterized by pericytes and neuronal cell loss, formation of acellular‐occluded capillaries, occasional microaneurysms, increased leucostasis and thickening of the vascular basement membrane. These alterations progressively affect the integrity of retinal microvessels, leading to the breakdown of the blood–retinal barrier, widespread haemorrhage and neovascularization. Finally, tractional retinal detachment occurs leading to blindness. Nowadays, there is growing evidence that local inflammation and oxidative stress play pivotal roles in the pathogenesis of DR. Both processes have been associated with pericytes and neuronal degeneration observed early during DR progression. They may also be linked to sustained retinal vasculature damage that results in abnormal neovascularization. Currently, DR therapeutic options depend on highly invasive surgical procedures performed only at advanced stages of the disease, and which have proved to be ineffective to restore visual acuity. Therefore, the availability of less invasive and more effective strategies aimed to prevent or delay the onset of DR is highly desirable. Multipotent mesenchymal stromal cells, also referred to as mesenchymal stem cells (MSCs), are promising healing agents as they contribute to tissue regeneration by pleiotropic mechanisms, with no evidence of significant adverse events. Here, we revise the pathophysiology of DR to identify therapeutic targets for donor MSCs. Also, we discuss whether an MSC‐based therapy could prevent or delay the onset of DR.  相似文献   

19.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是糖尿病在眼部的并发症之一,是工作人群视力下降的主要原因。DR的发病机制复杂,炎症、氧化应激、内质网应激和自噬等诸多因素均参与了DR的病理生理过程,目前尚缺乏有效的治疗措施。褪黑素是人脑松果体的合成产物,可释放到脑脊液和血液中;褪黑素及其代谢物具有多种生理功能,对炎症和氧化应激均具有拮抗作用。在不同的病理生理条件下,褪黑素还具有调节自噬和凋亡的功能。本文就褪黑素在DR及其并发症中的应用及潜在治疗进行阐述,以期为治疗DR提供新的思路和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