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 观察正常人,老年性白内障、糖尿病性白内障晶状体上皮细胞的超微结构,探讨细胞凋亡在白内障发生中的作用。方法 收集正常人、老年性白内障、糖尿病性白内障晶状体前囊膜送透射电镜扫描,取老年性白内障和糖尿病性白内障前囊膜各15例,用脱氧核苷酸末端转移酶缺口标记原位细胞检测法,检测晶状体上皮细胞的凋亡细胞。结果 老年性和糖尿病性白内障晶状体上细胞的超微结构在形态上为扁平状,胞浆出现空泡变性,胞核出现固缩,染色质边聚,浓缩等改变。糖尿病性白内障晶状体上皮细胞的胞浆空泡变性更加严重。在光镜下老年性和糖尿病性白内障的晶状体上皮均有凋亡细胞。结论 老年性白内障和糖尿病性白内障的发生与晶状体上皮的细胞凋亡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老年性白内障晶状体上皮细胞超微结构的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观察老年性白内障晶状体上皮细胞的超微改变 ,探讨细胞凋亡在老年性白内障形成中的作用。方法 :老年性白内障患者 2 4例 ,行囊外或超声乳化联合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术中取中央部晶状体前囊膜 ,分别行光镜 ,扫描电镜 ,透射电镜观察。结果 :老年性白内障晶状体上皮细胞的超微改变有细胞形态大小不一 ,扁平细胞多无正常细胞结构 ,低柱状及柱状细胞 ,细胞结构大体正常 ,但细胞间隙增大 ,胞浆内可见空泡变性 ,部分细胞溶解坏死 ,部分细胞皱缩 ,呈早期细胞调亡改变。结论 :晶状体上皮细胞坏死与凋亡均与老年性白内障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晶状体上皮细胞细胞色素c表达情况,探讨其与晶状体上皮细胞凋亡的关系。方法取手术中取下的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的晶状体前囊膜。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SP)检测晶状体上皮细胞细胞色素c表达情况,TUNEL法检测晶状体上皮细胞凋亡情况,并分析与细胞色素c表达的关系。透射电镜观察分析晶状体上皮细胞超微结构。结果正常人晶状体上皮细胞可见细胞色素c均匀胞浆低表达。年龄相关性白内障组在细胞色素c胞浆低表达细胞中,可见散在分布的胞浆高表达细胞。TUNEL阳性细胞仅存在于白内障组。细胞色素c表达与凋亡指数成正相关(P〈0.01)。电镜下可见染色质边集、凋亡小体和线粒体肿胀等特征。结论晶状体上皮细胞凋亡可能参与年龄相关性白内障的形成,线粒体细胞色素c凋亡途径可能在白内障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人及小鼠白内障晶状体上皮细胞凋亡的超微结构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Chen F  Chen C  Song X 《中华眼科杂志》2000,36(2):107-108,I010
目的 探讨人老年性白内障及小鼠先天性白内障与其晶状体上皮细胞凋亡的关系。方法 用透射电镜观察4例老年性白内障患者及2例先天性白内障小鼠晶状体上皮细胞凋亡的超微结构,并分别与同类正常晶状体上皮细胞超微结构进行比较。结果 老年性白内障患者及先天性白内障小鼠晶状体上皮细胞中均可见凋亡细胞,而正常晶状体未见凋亡细胞。结论 人老年性白内障及小鼠先天性白内障的发生均与其晶体上皮细胞的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老年性白内障晶状体上皮细胞的超微结构,探讨老年性白内障与晶状体上皮细胞凋亡关系。方法 用透射电镜对20例老年白内障及10例正常透明晶状体上皮细胞的超微结构进行观察,拍照。结果 老年白内障组晶状体上皮细胞中发现了典型的凋亡小体,正常对照组未见凋亡细胞。结论 老年性白内障的发生与晶体上皮细胞的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老年性白内障晶状体上皮细胞的超微结构。探讨老年性白内障与晶状体上皮细胞凋亡关系。方法 用透射电镜对20例老年白内障及10例正常透明晶状体上皮细胞的超微结构进行观察。拍照。结果 老年白内障组晶状体上皮细胞中发现了典型的凋亡小体。正常对照组未见凋亡细胞。结论 老年性白内障的发生与晶体上皮细胞的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7.
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晶状体上皮细胞的超微结构研究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目的:研究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晶状体上皮的超微结构变化。方法:用日本产HU-12A型电镜对8例年龄相关性白内障及3例正常透明晶状体上皮细胞的超微结构进行观察。结果:7例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晶状体前囊上皮细胞形状不规则,相邻细胞间以许多复杂的指状突超紧密镶嵌,部分上皮细胞内水肿,细胞间隙亦水肿呈较大的空泡状,细胞内线粒体等细胞器肿胀,个别区域上皮细胞坏死脱落,1例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晶状体前囊上皮细胞体积固缩,细胞核染色质分裂并出现凝聚的凋亡小体。结论:晶状体上皮细胞超微结构的病理形态学改变是年龄相关性白内障发生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8.
老年性白内障晶状体上皮细胞凋亡及相关基因蛋白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老年性白内障与晶状体上皮细胞凋亡的关系。方法透射电镜下观察老年性白内障晶状体上皮细胞的超微结构;Tunel法检测凋亡细胞百分率;并对其晶状体上皮细胞DNA进行琼脂糖凝胶电泳;免疫组化法检测P53、bcl-2在老年性白内障晶状体上皮细胞中的蛋白表达。结果 透射电镜下发现老年性白内障晶状体上皮细胞中有凋亡细胞;凋亡细胞百分率为8.4%~37.8%,琼脂糖凝胶电泳出现梯状条带;P53在老年白内障晶状体上皮细胞中蛋白表达率为16.9%~19.1%,bcl-2无蛋白表达。结论 老年性白内障的发生可能与其晶状体上皮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老年性白内障晶状体上皮细胞体外培养的生长特点。为研究老年性白内障及术后后囊浑浊的发生机制及防治奠定基础。方法应用改良组织块培养法对超声乳化术中老年性白内障晶状体前囊上皮细胞进行体外培养,在倒置显微镜下观察其生长和分化的规律。结果前囊接种3—5天,有新生上皮细胞自囊片的边缘长出并向四周延伸,第3-4周部分细胞内出现空泡和颗粒等结构改变,生长近于停止;传代培养细胞不能增生。结论老年性白内障晶状体前囊上皮细胞体外增生能力有限。改良组织块培养法培养晶状体上皮细胞简单有效。  相似文献   

10.
陈凤华  宋旭东 《眼科研究》1999,17(6):454-456
目的 探讨老年性白内障晶状体上皮细胞凋亡的生化特征。方法 用DNA片段分析及TUNEL法共检测31例老年性白内障患者晶状体上皮细胞凋亡。结果 DNA片段分析显示,老年性白内障患者晶状体上皮细胞有DNA“梯状”图谱,而健康成年人晶状体上皮细胞未见DNA断裂现象;TUNEL检测发现,老年性白内障患者晶本上皮细胞中有凋亡细胞,而健康成年人晶状体上皮中无明显的凋亡细胞。结论 老年性白内障发生与晶状体上皮细  相似文献   

11.
p53和 bcl-2在老年性白内障晶状体上皮细胞中的蛋白表达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p53,bcl-2基因在老年性白内障晶状体上皮细胞中的蛋白表达,探讨p53,bcl-2在老年性白内障晶状体上皮细胞凋亡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30例老年性白内障及10例正常透明晶状体上皮细胞进行p53,bcl-2基因蛋白表达的检测,计算p53,bcl-2基因蛋白表达阳性细胞百分率,结果:p53在正常晶状体上皮细胞中无蛋白表达,在老年性白内障晶状体上皮细胞中蛋白表达率为16.9%-19.1%,bcl-2在2组中均无蛋白表达,结论:p53在老年性白内障晶状体上皮细胞中蛋白高表达,p53可能促进了老年性白内障中晶状体上皮细胞的凋亡。  相似文献   

12.
目的明确水通道蛋白1(aquaporin1,AQP1)在透明晶状体及老年性白内障晶状体上皮细胞及前囊膜的表达及分布,并初步探讨AQP1在老年性白内障发病中的重要作用。方法收集52例老年性白内障及10例正常透明晶状体前囊膜,通过HE染色和免疫组化方法检测AQP1的表达。结果老年性白内障及正常透明晶状体上皮细胞中均可见AQP1的表达,透明晶状体组中AQP1的阳性细胞表达率(100%)显著高于老年性白内障组(53.8%)(P<0.05)。而在晶状体纤维中未见表达。结论晶状体上皮细胞是晶状体代谢最活跃的部位,终身进行有丝分裂,并移行至赤道部分化成晶状体纤维。晶状体上皮细胞有AQP1的活性表达,这对于维持晶状体上皮细胞一定的增殖潜能,保证晶状体的生理动态平衡和晶状体的透明性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提示AQP1在老年性白内障晶状体前囊膜及上皮细胞中的异常表达与老年性白内障的发生密切相关,具体调控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不同类型白内障患者晶状体上皮细胞(lens epi-thelial cell,LECs)的凋亡情况及其与Fas蛋白(CD95)的关系。方法:取年龄相关性白内障、糖尿病性白内障及高度近视并发性白内障患者超声乳化手术中取下的前囊膜标本共73例。应用光镜、透射电镜及TUNEL标记法观察LECs的凋亡情况。同时应用免疫组化和流式细胞分别定性、定量检测Fas蛋白(CD95)在LECs中的表达。结果:光镜下3种白内障患者的LECs都呈透明样变性,细胞内有空泡。电镜下可见正常以及变性、坏死的LECs。部分LECs细胞内染色质凝集并边缘化,呈早期细胞凋亡改变。TUNEL检测发现3种白内障患者的LECs中均有TUNEL阳性细胞存在,LECs的凋亡率分别为(32.20±7.91)%、(31.00±9.43)%、(28.20±8.04)%,3种白内障间未见统计学差异。免疫组化结果表明在3种白内障患者的LECs中均有Fas蛋白(CD95)表达。流式细胞定量检测年龄相关性、糖尿病性及高度近视并发性白内障患者LECs中Fas蛋白(CD95)的表达量分别为(65.72±9.95)%、(63.46±13.30)%、(31.46±17.25)%,高度近视并发性白内障LECs中Fas蛋白(CD95)的表达与其他两种白内障间存在统计学差异(t检验,P<0.05)。结论:年龄相关性白内障、糖尿病性白内障及高度近视并发性白内障患者的LECs均出现凋亡,LECs的凋亡很可能是非先天性白内障发病的细胞病理学基础。Fas蛋白(CD95)介导的LECs的凋亡在年龄相关性白内障及糖尿病性白内障的形成中起重要的作用,而在高度近视并发性白内障LECs凋亡中可能存在其他通路。  相似文献   

14.
不同类型白内障晶状体上皮细胞密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人晶状体上皮细胞密度与白内障类型的关系,探讨晶状体上皮细胞病变对白内障发病的意义。方法 随机收集60例白内障手术患者的晶状体前囊膜,固定后铺片,行HE染色后测定上皮细胞密度。按不同类型白内障进行分组,分析晶状体上皮细胞密度与白内障类型及患者年龄以及性别的关系。结果 先天性白内障组晶状体上皮细胞密度最高,平均(4316.63±479.65)个·mm~(-2),平均年龄(9.88±8.16)岁;其次为外伤性白内障组,平均细胞密度(3899.81±537.00)个·mm~(-2),平均年龄(29.43±19.66)岁;并发性白内障组平均细胞密度(3838.46±454.72)个·mm~(-2),平均年龄(54.22±7.63)岁;老年性白内障组平均细胞密度(3740.45±526.33)个·mm~(-2),平均年龄(67.39±11.08)岁。老年性白内障晶状体上皮细胞密度50~59岁组、60~69岁组、70~79岁组、80岁以上组均数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男女患者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 白内障晶状体上皮细胞密度与白内障类型有关;老年性白内障晶状体上皮细胞密度与患者年龄及性别无明显相关。  相似文献   

15.
晶状体上皮细胞转分化对老年性白内障形成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徐国兴  王婷婷  张声 《眼科》2002,11(6):371-373
目的 :为研究晶状体上皮细胞转分化对老年性白内障形成的影响。方法 :对 14例老年性白内障晶状体前囊上皮细胞进行角质蛋白 -8、波形纤维蛋白和纤维粘连蛋白表达的免疫组化研究。结果 :皮质性白内障晶状体上皮的波形纤维蛋白表达明显强于核性白内障 (P <0 0 5 ) ;角质蛋白 -8在皮质性白内障晶状体上皮的表达比核性白内障弱 ((P <0 0 1) ;纤维粘连蛋白在皮质性白内障晶状体上皮的表达明显强于核性白内障 ,而在正常晶状体上皮不表达。结论 :晶状体上皮细胞具有转分化为成纤维样细胞的双向化潜能。晶状体上皮获得转分化能力后而失去原来的细胞学特性。在老年皮质性白内障中 ,晶状体上皮细胞转分化成为成纤维样细胞 ,伴随波形纤维蛋白的过度表达和角质蛋白表达下降。同时合成包括纤维粘连蛋白在内的细胞外基质增多 ,而纤维粘连蛋白能促进晶状体上皮的增殖、迁移及粘附 ,因而晶状体上皮细胞转分化对老年性白内障形成及后囊混浊的形成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PURPOSE: To elucid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damage of lens epithelial cells and apoptotic cell death in patients with atopic cataract. METHODS: Histopathological and immunohistochemical studies were carried out using anterior lens capsules obtained at surgery from 13 patients with atopic cataract and from 25 patients with senile cataract. RESULTS: No specific histopathological findings were found in the lens epithelial cells in atopic cases. However, the frequency and severity of histopathological findings such as flattening, nuclear pyknosis, and loss of cells were more frequent and more severe in atopic cases than in senile cases. The terminal deoxynucleotidyl transferase (TdT)-mediated dUTP-biotin nick end labelling (TUNEL) method revealed that the mean ratio of cells containing fragmented DNA to whole epithelial cells was almost the same in both atopic and senile cases. However, the mean ratio of Bax-positive cells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atopic cases (mean +/- standard deviation, 29.1 +/- 35.0%) than in senile cases (2.7 +/- 7.0%) (p < 0.05). The mean ratio of Bcl-2-positive cells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in atopic cases (1.4 +/- 3.4%) than in senile cases (44.3 +/- 35.7%) (p < 0.05). CONCLUSION: These results suggest that apoptotic cell death may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development of lens epithelial cell damage in atopic cataract.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色素上皮细胞衍生因子(pigment epithelium-derived factor,PEDF)在人类白内障晶状体上皮细胞中的表达,以探讨PEDF在白内障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中,实施前囊膜环形撕囊时摘取晶状体前囊连同晶状体上皮细胞,采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PEDF和VEGF在晶状体上皮细胞中的表达。结果:老年性白内障晶状体上皮细胞虽然PEDF存在高强度表达,与VEGF相比,这种表达还是较弱。结论:老年性白内障晶状体上皮细胞存在PEDF和VEGF的表达,而且二者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相互作用,由此推断PEDF和VEGF在老年性白内障的发病机制中处于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