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视神经损伤是眼科重要的致盲因素之一,临床中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研究证实,晶状体损伤后可以成功促进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存活和视神经轴突再生.晶状体损伤后,晶状体上皮细胞活化,可能成为影响视神经轴突再生的潜在因素.同时,巨噬细胞活化并分泌某些因子刺激RGC轴突再生.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可溶性混合晶状体蛋白对RGC的存活和突起生长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是晶状体来源的"神经保护性物质",其作用显著强于巨噬细胞提取液.因此,研究晶状体损伤后促进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存活和神经轴突再生的机制及其关键性物质,有利于进一步揭示视神经损伤和再生的机制,探求新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
Nogo是抑制中枢神经再生的重要分子,其抗体IN-1可拮抗Nogo的抑制作用。眼内注射睫状神经营养因子(CNTF),可促进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的轴突再生。本研究利用视神经移植自体周围神经(PN)的模型,研究了单独或联合应用IN-1和CNTF对成年仓鼠RGC轴突切断后再生的作用。动物分为3组。第1组:视神经颅内段移植PN组。颅内距视盘7mm剪断左侧视神经,取1·5cm长自体坐骨神经与视神经近侧断端吻合后,动物分为6亚组。第1亚组为对照组(5例),沿视神经长轴将内有产生辣根过氧化物酶(HRP)抗体杂交瘤细胞(数量约106)的滤纸胶囊放于视神经背侧部;第2…  相似文献   

3.
生长相关蛋白-43(growth-associated protein-43,GAP-43)作为神经细胞膜上的一种特异性磷酸蛋白质,主要表达于生长、分化和再生的轴突末端及突触前膜,与视网膜神经节细胞( retinal ganglion ceils,RGC)的发育、突触可塑性、受损后细胞存活和轴突再生有密切的关系,但其促进RGC存活和轴突再生的具体机制却并未完全阐明.深入了解其生理作用和表达调控机制,将有助于理解RGC存活和轴突再生的全过程,在促进视神经再生的研究及临床治疗中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将自体周围神经植于成年哺乳动物视神经断端,可诱发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的轴突再生。跟内注射睫状神经营养因子(CNTF)可促进受损RGC的存活和轴突再生,而CPT—cAMP能屁著增强CNTF对RGC轴突再生的促进作用。由于CNTF可上调细胞因子信号转导负性调节因子(SOCS),本研究将周围神经植于成年大鼠视神经断端后,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依托咪酯(ET)对成年大鼠视神经切断后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存活的作用.方法:成年雌性SD大鼠42只,眶内距视神经根部1mm处切断左侧视神经,残端留置浸有荧光金(50g/L)的明胶海绵逆行标记RGC.术后大鼠随机分为ET(4mg/kg,ip,1次/d)治疗组、1,2-丙二醇(PG)溶剂对照组、生理盐水对照组和正常对照组.再根据术后不同存活时间将前3组动物分为7d和14d两个亚组,正常对照组动物则存活2d.于相应存活时间点处死动物,取出各组大鼠左侧视网膜平铺后计数存活RGC并得出RGC的平均密度.结果:术后7dET治疗组存活RGC平均密度为1 307±55/mm2,显著高于PG对照组(1 128±75/mm2)和生理盐水对照组(1 068±75/mm2,P<0.001).然而,未能在术后14d观察到ET的这种保护作用,因为ET治疗组存活RGC平均密度(210±36/mm2)与PG对照组(215±20/mm2)和生理盐水对照(208±19/mm2)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ET在视神经切断后一定时期内对RGC具有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
IN-1和CNTF对成年仓鼠视神经再生的协同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Nogo是抑制中枢神经再生的重要分子,其抗体IN-1可拮抗Nogo的抑制作用。眼内注射睫状神经营养因子(CNTF),可促进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的轴突再生。本研究利用视神经移植自体周围神经(PN)的模型,研究了单独或联合应用IN-1和CNTF对成年仓鼠RGC轴突切断后再生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CNTF和Ad-BDNF对视神经夹伤后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存活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大鼠视神经夹伤后玻璃体腔内注射睫状神经营养因子(CNTF)和腺病毒介导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Ad-BDNF)对视神经损伤后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存活的影响。方法:制作大鼠视神经定量夹伤模型,玻璃体腔内注射CNTF和Ad-BDNF,经上丘荧光金(FG)逆行标记RGC,计数视网膜铺片上的RGC并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正常SD大鼠视网膜上RGC密度为2155±265个/mm2(n=12),视神经夹伤后RGC在1~2wk内下降速率最快,到3,4wk时RGC细胞数量虽仍有减少但下降速度已经明显减慢。CNTF组在视神经夹伤后1wk时视网膜RGC数显著高于对照组,但2~4wk的结果和对照组比较差异不明显。Ad-BDNF组视神经夹伤后1~4wk视网膜RGC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CNTF治疗组玻璃体腔内一次性注射CNTF可以在损伤早期2wk内为损伤的RGC提供神经营养因子,减少RGC的早期死亡。Ad-BDNF治疗组的这种保护作用可以持续到损伤后4wk,能够为RGC提供长时间地营养支持,但这种作用比较局限,可能与单一营养因子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荧光金逆行标记的方法,检测腺病毒(adenovirus,Ad)介导的睫状神经营养因子(ciliary neurotrophic factor,CNTF)对视神经钳夹伤大鼠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etinal ganglion cell,RGC)数目的影响。方法采用钳夹视神经法制作大鼠视神经损伤模型,夹伤后向大鼠伤眼内注射Ad-CNTF,在取材前7d进行荧光金逆行标记RGC,于伤后28d,对大鼠的视网膜铺片进行荧光金标记的RGC记数。结果伤后28d,单纯损伤组、PBS组、Ad-LacZ组视网膜标记RGC数均较低;CNTF处理组视网膜标记RGC数为每视野(12.11±2.29)个(n=9),高于前3组,且差异非常显著(P<0.01)。Ad-CNTF组视网膜标记RGC数为每视野(20.93±2.67)个(n=8),在各组标记RGC数中最多,也好于CNTF组,2组间差异非常显著(P<0.01)。结论视神经损伤后眼内单次注射Ad-CNTF,可明显增加钳夹伤后28d大鼠视网膜的标记RGC数。与单次注射CNTF相比,对损伤的RGC具有更加显著的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地西泮对成年大鼠视神经切断后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etinal ganglion cells,RGC)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 取雌性SD大鼠36只,随机平均分为2组,麻醉后于眶内距视神经根部1.5 mm处切断左侧视神经,眶侧残端留置浸有荧光金的明胶海绵以逆行标记RGC.术前30 min及术后每天腹腔注射地西泮(地西泮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分别手术后2 d、7 d及14 d各处死6只大鼠.根据上述实验结果,将另外24只大鼠平均随机分为2组,每天腹腔注射γ-氨基丁酸A型(GABAA)受体阻断剂荷苞牡丹碱(荷苞牡丹碱组)和荷苞牡丹碱+地西泮(联合应用组)以探讨地西泮的神经保护机制,2组在动物存活2 d及7 d后分别处死6只大鼠.动物处死后视网膜平铺,计数每只动物荧光金标记的存活RGC并得出存活RGC的平均密度.比较各组RGC密度.结果 地西泮组视神经切断后7 d RGC平均密度(1 730±75)mm-2显著高于同一时间点对照组RGC密度(1 095±94)mm-2.在此时间点,联合应用组RGC密度(1 120±63)mm-2明显低于地西泮组,而荷苞牡丹碱组与对照组RGC密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地西泮对RGC的保护作用可被荷苞牡丹碱拮抗.结论 地西泮可通过激活GABAA受体的途径在大鼠视神经切断后7 d促进RGC的存活.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地塞米松对家兔视神经钳夹伤后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etinal ganglion cell,RGC)存活的影响及损伤视神经、视网膜Nogo-A表达的变化。方法采用兔球后视神经钳夹伤模型,健康成年家兔分为正常对照组、损伤组、治疗组。分别于损伤后3d、7d、14d处死动物,观察单位面积RGC存活数量及损伤后Nogo-A在视神经、视网膜的表达变化。结果视神经损伤后,治疗组RGC的存活数高于损伤组及对照组(P<0.01)。对照组、损伤组损伤后3d、7d、14d视神经、视网膜Nogo-A表达增强,至损伤后7d达高峰;治疗组视神经、视网膜表达亦增强,各时间点均弱于损伤组、对照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视神经损伤后,地塞米松能够增加RGC的存活数量,能够下调No-go-A的表达,这可能是地塞米松治疗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巨噬细胞培养液对离体培养的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etinal ganglioncells,RGCs)存活和生长的作用,探讨损伤晶状体促进RGCs存活和轴突再生的作用物质,为视神经损伤和再生的基础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制备大鼠巨噬细胞培养液,分别用巨噬细胞培养液及DMEM对RGCs进行离体培养,观察RGCs在体外存活的时间,测量培养1d、3d和5d有突起的RGCs数目及最长突起长度,进行组间比较。结果(1)对照组离体培养的细胞于培养5~6d崩解死亡,而巨噬细胞培养液组细胞能存活6~8d;(2)培养1d、3d和5d,巨噬细胞培养液组有突起的RGCs数目分别为(59.74±2.04)个.mm-2、(96.78±4.11)个.mm-2和(99.26±3.04)个.mm-2,均明显多于同期对照组,差异非常显著(P<0.01);(3)培养1d和3d,巨噬细胞培养液组RGCs最长突起长度分别为(39.70±0.71)μm和(76.19±1.56)μm,较对照组延长,差异非常显著(P<0.01)。培养5d,RGCs最长突起长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巨噬细胞培养液可促进离体培养的RGCs存活和生长。  相似文献   

12.
切断成年大鼠视神经可导致广泛的视网膜神经节细胞 (RGC)死亡 ,而氧化剂和自由基起了重要作用。因此 ,抗氧化剂和自由基清除剂可能对RGC轴突切断后的存活有促进作用。美国五叶人参 (PQE)、二裂片银杏树 (GBE)和金丝桃属植物 (HPE)的提取液都已被证实有抗氧化的性质 ,其中PQE能延缓缺血和谷氨酸兴奋毒性导致的神经元死亡 ,GBE对缺血性损伤、β 淀粉样变和一氧化氮毒性及光导致的光感受器损伤均有保护作用。该研究单独或联合应用这三种草药提取液 ,检测它们对轴突切断的RGC的存活和再生的作用。所有动物均在术后 2小时经食道给药直…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压力对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存活和轴突生长的影响及其与神经微丝蛋白(NF)-H表达变化的关系,探讨压力引起RGC损伤的机制.方法 对照实验研究.纯化培养20只SD乳鼠的RCC.采用开放式压力控制培养系统,建立压力损伤模型,分别检测20、40、60及80 mm Hg(1 mm Hg=0.133 kPa)压力作用48 h对RGC存活数及轴突生长的影响,测定存活且有轴突的RGC数及其最长轴突的长度.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加图像分析系统,检测压力对RGC表达NF-H的影响,以吸光度(A)值表示.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组间RGC存活数和细胞轴突长度与对照组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OVA),组间进一步两两比较采用SNK法(g检验).以P<0.05作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纯化培养的SD大鼠RGC纯度可达96.24%.压力40、60及80 mm Hg作用48 h,RGC存活数和细胞轴突长度与对照组比较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存活细胞数:P=0.001,0.000,0.000;细胞轴突长度:P=0.000,0.000,0.000),且降低程度随压力增高而增大;NF-H表达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00,0.000,0.000),且NF-H阳性细胞分布不规则.结论 压力可影响纯化培养的RGC存活数和轴突生长,可能与其下调RGC中NF-H的表达有关,推测压力是引起青光眼视神经损害的机制之一.(中华眼科杂志,2009,45:164-167)  相似文献   

14.
岑令平  梁嘉健  张铭志 《眼科》2012,21(4):256-260
【摘要】 目的 研究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DF-1)在视网膜培养中促神经节细胞轴突再生的作用。设计 实验研究。研究对象 Fischer 344大鼠视网膜。方法 视网膜培养之前5天夹断大鼠视神经;培养前用多聚赖氨酸及层黏连蛋白包被培养板;培养时,把分离出来的视网膜放射状剪成8小片,每小片视网膜粘铺于已包被好的培养板孔中,每5~6块取自不同大鼠的视网膜块随机组成一组,共7组,分别置于7种不同的Neurobasal-A/B27培养基中(对照组、20 ng/ml、70 ng/ml、200 ng/ml、500ng/ml及1000 ng/ml 5个SDF-1浓度梯度处理组及SDF-1联合AMD3100阻断组)培养7天,在倒置显微镜下计数再生神经轴突的数量及长度,并对各组进行比较。主要指标 再生神经轴突的数量及长度。结果 对照组平均每个视网膜培养块的再生神经突数量及长度分别为17根及约1 mm;SDF-1促进轴突再生的作用随其浓度的增高而增强,中高浓度SDF-1组可使轴突再生增强2~3倍,而应用受体阻断剂AMD3100可使SDF-1的促再生作用减半。结论 SDF-1具有促进视网膜神经节细胞轴突再生的作用且具有浓度依赖性。(眼科,2012,21:256-260)  相似文献   

15.
Liu Y  Tang LS 《中华眼科杂志》2010,46(9):802-809
目的 探讨米诺环素在L-谷氨酸诱导的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毒性中的保护作用和分子机制.方法 实验研究.原代小鼠RGCs体外培养24 h后,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L-谷氨酸组(100 μmol/L、500 μmol/L、1 mmol/L和2 mmol/L)及L-谷氨酸+米诺环素组(30 μmol),观察不同浓度L-谷氨酸对RGC的存活率与轴突生长的损伤作用及米诺环素的保护作用.体内实验,将雌性B6小鼠随机分为实验组(30只)和对照组(30只).两组小鼠腹腔内分别注射米诺环素(实验组,60 mg/kg)或生理盐水(对照组),每天1次,连续7 d.第2天时,两组小鼠玻璃体腔内注射2μl L-谷氨酸(2 mmol/L),诱导RGC损伤.免疫组化染色分析β-Ⅲ-tubulin阳性细胞数目变化及视网膜神经胶质酸性蛋白(GFAP)表达情况,Real-time PCR和免疫印迹法分别检测小鼠视网膜组织中干扰素γ(IFN-γ)、白细胞介素(IL-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GFAP与波形蛋白(Vimentin)的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体外实验显示,与对照组相比,L-谷氨酸降低RGC的存活率,与剂量和干预时间呈负相关.同时L-谷氨酸可明显抑制RGC轴突的生长,RGC轴突长度>2BL、1~2 BL、<1 BL占总细胞数比例分别从50.38%、7.83%和3.72%降至31.43%、5.05%和1.29%.而米诺环素能明显减轻L-谷氨酸对RGC的毒性作用,改善RGC轴突生长,各组细胞比例回升至51.00%、8.10%和2.43%,谷氨酸与对照组相比、米诺环素组与谷氨酸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8.87,P<0.01).体内实验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L-谷氨酸组小鼠RGC数目显著减少(45.00±10.21和68.50±2.86),而米诺环素治疗后可明显改善L-谷氨酸诱导的RGC损伤,RGC数目恢复至62.00±11.65,(F=7.6,P<0.01).谷氨酸处理后视网膜组织中GFAP的表达水平明显增高,而米诺环素明显降低视网膜组织中GFAP的表达.同时,L-谷氨酸显著提高小鼠视网膜组织中炎症相关因子IFN-γ、IL-1、TNF-α及胶质细胞相关蛋白Vimentin和GFAP的基因及蛋白表达水平,而米诺环素可显著抑制这些因子的表达.结论 L-谷氨酸损伤可诱导RGC凋亡、抑制RGC轴突生长,并上调炎症因子及视网膜相关胶质蛋白的基因与蛋白表达水平,米诺环素对L-谷氨酸所导致的视网膜神经节细胞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糖皮质激素对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大鼠视网膜神经元的损伤作用。

方法:选取清洁级雄性SD大鼠,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建立DM模型,利用二甲基亚砜(dimethyl sulfoxide,DMSO)配置RU486溶液。DM模型建立成功后,腹腔注射糖皮质激素受体拮抗剂RU486为RU486治疗组,腹腔注射DMSO为糖尿病组。正常大鼠腹腔注射DMSO为对照组。3mo后,检测大鼠体质量、血糖、血清糖皮质激素(glucocorticoid,GC)浓度,HE染色检测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etinal ganglion cell,RGC)密度,利用Western blot和免疫荧光结合光密度值分析的方法,对神经元轴突再生标志物生长相关蛋白-43(growth associated protein-43,GAP-43)及突触数量标志物突触素(synaptophysin,SYN)的表达进行半定量分析。

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糖尿病组大鼠血糖明显升高,体质量明显下降,血清GC浓度明显升高,RGC密度明显降低,视网膜GAP-43表达增强,SYN表达明显减弱(均P<0.01); 与糖尿病组相比,RU486组RGC密度明显增加,视网膜GAP-43和SYN表达明显增强(均P<0.01)。

结论:拮抗GC的作用可能促进了糖尿病大鼠视网膜神经元轴突再生,增加了突触数量,恢复了视网膜RGC密度,结果提示GC长期升高可能参与了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7.
陈春林  叶剑  尹小磊 《眼科研究》2008,26(6):405-408
目的 观察眼内注射酵母多糖对视神经夹伤大鼠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s)的保护作用.方法 SD大鼠45只,随机分为3组,以荧光金逆行标记RGCs 1周后,行左眼视神经钳夹伤,右眼为假手术对照.3 d后分别于各对应组大鼠左眼玻璃体腔注射PBS或酵母多糖5μL,所有大鼠存活21 d处死,每组各取5只大鼠行视网膜冰冻切片,余做视网膜铺片,计算RGCs标识率(左眼RGCs数μ右眼RGCs数)× 100%,并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酵母多糖组、PBS组和单纯钳夹组中RGCs标识率分别为:(19.22±2.51)%、(1.86 ±3.09)%和(1.78±2.61)%,酵母多糖组中存活RGCs较单纯钳夹组和PB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单纯钳夹组和PBS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25).结论 酵母多糖玻璃体腔注射后,能诱导眼内炎症反应,从而对视神经夹伤大鼠RGCs的存活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大鼠视神经钳夹伤后不同时间的病理学变化及其修复规律.方法成年S-D大鼠36只,随机等分为6组:一组为正常对照,其余均用70g压力的显微无创血管钳于右眼球后1mm处夹持视神经15s,分别于损伤后3、7、14、30、60 d取材,观察视神经轴突和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的形态及数目变化.结果正常大鼠视神经髓鞘完整,损伤后3 d、7 d,髓鞘疏松解体,轴突内线粒体肿胀,伤后14 d胶质细胞开始增生,伤后60 d可见到新生样轴突.正常大鼠RGC单层排列,神经纤维层(RNFL)厚度均匀,伤后3 d、7 d,RGC胞浆中线粒体肿胀明显,尼氏体减少,RNFL水肿,之后上述改变程度减轻,部分恢复.轴突数目正常为555.00±93.80(单位:个/3258.04 μm2),视乳头两侧各1mm的视网膜切片RGC数目,正常为69.75±5.38(单位:个),损伤后均逐渐减少,至60 d时稍增多.结论夹持大鼠视神经70 g压力15 s可造成中等程度的损伤,表现在轴突和RGC的形态异常及数目减少,改变随时间加重,至1个月左右开始恢复.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褪黑素(melatonin,MT)对大鼠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retina ischemia reperfusion injury,RIR)中神经节细胞(retina ganglion cells,RGC)的防护和修复作用.方法:健康SD大鼠24只随机分为A组和B组.两组均利用前房高眼压灌注法制成左眼RIR模型,A组每日给予溶媒(100mL/L无水乙醇生理盐水)1mL/kg ip,B组每日给予5g/L MT1mL/kgip,直至处死动物.两组按左眼RIR后的存活时间又分为3小组:A1和B1组(损伤后7d),A2和B2组(损伤后14d),A3和B3组(损伤后30d),每组各4只.于处死前7d由双上丘和双外侧膝状体注射30g/L fluorogold(FG)标记双眼RGC,处死日行双眼眼球摘除术,将全视网膜组织铺片置于荧光显微镜下,分鼻上、鼻下、颞上、颞下4个区域作荧光摄影,并输入计算机经图像分析系统计数RGC,计算RGC标识率(即损伤眼RGC数/未损伤眼RGC数)×100%,作统计学分析.结果:A1,A2,A3 3组RGC标识率分别为77.2%±6.4%,65.5%±7.0%,53.9%±4.4%;B1,B2,B3 3组RGC标识率分别为81.3%±9.3%,79.8%±8.4%,80.3%±11.1%.结论:大鼠RIR后MT治疗可提高RGC存活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银杏叶提取物制剂EGb 761对大鼠视神经损伤后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存活的影响.方法 大鼠48只经荧光金逆行标记后制备视神经损伤的动物模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分别给予EGb 761 150 mg/kg·d和生理盐水灌胃.在视神经损伤后4d、7d及14d观察视网膜铺片,进行RGC计数.结果 大鼠视神经损伤后4d、7d及14d,RGC数量持续减少,但治疗组均高于对照组,各时间点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依次为P<0.05,P<0.01,P<0.01).结论 EGb761可促进视神经损伤后RGC的存活,对RGC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