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目的建立一种理想的模拟临床人角膜棘阿米巴感染的动物模型,并对其角膜组织损伤的临床表现和组织病理学改变进行观察。方法20只新西兰大白兔利用角膜表面镜片术建立棘阿米巴角膜炎的动物模型,在角膜植片内皮面作#形划痕,用10-0尼龙缝线将其固定于受体角膜上,将棘阿米巴滋养体混悬液注入植片与植床间,建立棘阿米巴角膜炎模型,右眼为实验眼,左眼为对照眼;并在接种后第1天、第3天、第5天、第7天、第9天、第14天、第28天行裂隙灯显微镜检查及临床评分、角膜刮片湿封片镜检、角膜组织病理检查及培养。结果应用角膜表面镜片术成功建立兔眼棘阿米巴性角膜炎的动物模型,并经角膜刮片及培养、组织病理切片染色检查证实。实验眼角膜出现水肿,基质环形浸润,角膜新生血管等表现,对照眼均未见感染;实验眼病理组织切片上可见基质层内的棘阿米巴滋养体或包囊,伴有中性粒细胞、单核巨噬细胞、嗜酸性粒细胞等浸润。结论应用角膜表面镜片术建立的兔棘阿米巴角膜炎动物模型模拟了临床人角膜棘阿米巴感染过程,为研究棘阿米巴角膜炎的发病机制及临床治疗奠定了可靠的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兔棘阿米巴角膜炎角膜组织感染的病理变化及其特点,探讨棘阿米巴角膜炎的发病机制.方法 新西兰白兔20只,其中16只角膜基质内注射纯化培养的棘阿米巴原虫悬液建立兔棘阿米巴角膜炎模型,观察兔角膜组织的病理学及免疫学的相应变化以及与组织降解和修复相关的细胞因子基质金属蛋白酶13(MMP13)及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bFGF2)的表达;4只为对照.结果 兔棘阿米巴角膜炎感染,初期以中性粒细胞浸润为主,21d后以巨噬细胞为主,并伴有成纤维细胞的增生,7d和14d时 CD4+CD8+细胞比值异常;感染初期,组织内开始出现MMP13阳性表达,从14d开始MMP13合成减少,FGF2的表达逐渐增强,28d时达峰值,其后减弱.结论 兔棘阿米巴角膜炎早期的自然病程以感染性炎症为主,后期主要特征为角膜组织修复.MMP13和FGF2的表达变化与临床表现有一定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地塞米松对缝线诱导的兔角膜新生血管组织中IL-1β及TNF-α表达的影响,分析地塞米松治疗角膜新生血管(corneal neovascularization,CNV)可能的分子机制。

方法:成年家兔43只,随机选取40只兔双眼行角膜基质层缝线建立兔角膜新生血管模型,造模成功后右眼(A组)未行特殊处理,左眼(B组)给予地塞米松局部注射,未造模3只兔双眼为正常对照,造模后裂隙灯动态观察新生血管的形态并计算其生长面积,并分别于造模后1,4,7,14,21d各处死8只兔,取角膜新生血管组织行HE染色观察其病理学特点,并检测角膜中IL-1β及TNF-α的表达情况。

结果:缝线后4d可见CNV长入,7~14d生长最为旺盛,HE染色见炎性细胞浸润,浅基质层大量新生血管生长,免疫组化染色提示,随缝线时间延长角膜IL-1β及TNF-α的表达逐渐增加; 而经地塞米松治疗后,CNV较前延迟长入,面积缩小,炎性细胞浸润减轻,且角膜中IL-1β及TNF-α的表达较单纯缝线眼明显降低,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地塞米松可能通过早期抑制角膜组织中IL-1β及TNF-α表达而抑制新生血管的生长。  相似文献   


4.
背景 CD4+效应T细胞(Th1/Th2)的平衡模式以往常用于解释真菌感染性疾病的免疫机制.近年来发现,除Th1和Th2细胞亚群外,Th17细胞亚群也参与抗真菌感染的免疫应答,但其在真菌性角膜炎中的作用却鲜有研究.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17(IL-17)及Th17特异性转录因子维甲酸相关核孤儿受体γt(RORγt)在真菌性角膜炎中的表达变化及其意义.方法 将清洁级BALB/c小鼠96只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真菌性角膜炎模型组和损伤对照组,真菌性角膜炎模型组小鼠采用角膜表面镜术辅助上皮刮除并层间注入1×106 CFU/ml真菌菌液5μl法建立小鼠茄病镰刀菌性角膜炎模型,损伤对照组在角膜表面镜术辅助上皮刮除后层间注入等体积(5μl)的PBS液.采用质量分数10% KOH湿片法检查菌丝,部分用接种法进行真菌培养并鉴定菌种,另一部分进行细菌培养以排除细菌污染.于造模后第1、3、5、7天在裂隙灯显微镜下观察小鼠角膜炎症的变化特点,参照Wu和Hu的方法对角膜炎症进行评分.分别于造模后第1、3、5、7天处死小鼠并获取角膜组织行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角膜组织的病理改变.采用real-time PCR技术检测IL-17mRNA及其特异性转录因子RORγt mRNA的表达水平,并用ELISA法检测IL-17蛋白在角膜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造模后第1、3、5、7天角膜的炎症评分分别为(3.2±0.8)、(6.6±1.1)、(9.4±1.1)、(6.8±0.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9.786,P=0.010),其中第3天和第7天角膜炎症评分明显高于第1天,但低于第5天,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角膜的组织病理学检测炎性细胞浸润情况与角膜炎症评分变化趋势一致.造模后第3、5、7天,IL-17 mRNA在真菌性角膜炎模型组小鼠角膜的表达分别为4.12±0.73、20.72±1.81、14.16±1.88,高于损伤对照组的0.35±0.17、0.28±0.09、0.22±0.0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组内比较第5天时表达量高于第1、3、7天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真菌性角膜炎模型组IL-17蛋白在造模后第1、3、5、7天的表达量均明显高于损伤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真菌性角膜炎模型组各时间点RORγt mRNA在角膜组织中的表达变化与IL-17 mRNA的表达趋势一致(P<0.01). 结论 IL-17及其特异性转录因子RORγt在真菌性角膜炎局部组织中的表达量均上调,其表达量变化的趋势与其炎症反应程度相关,推测Th17在真菌性角膜炎的免疫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通过检测Th1/Th2细胞因子在小鼠真菌性角膜炎中的表达水平,探讨机体免疫在该病发展中的作用. 方法应用角膜表层镜法建立Balb/c小鼠茄病镰刀菌性角膜炎模型,在感染后第1、3、5、7天,裂隙灯显微镜观察角膜炎特点;HE染色观察角膜病理变化;半定量RT-PCR和ELISA检测角膜中Thl细胞因子(IFN-γL-12)及Th2细胞因子(IL-4、IL-10)基因mRNA和蛋白的表达,半定量RT-PCR检测T-bet基因mRNA的表达;直线相关分析检测T-bet mRNA与IFN-比值的相关性. 结果角膜接种菌液后,早期角膜浸润混浊进行性加重,第5天后新生血管大量生长;HE染色可见第1、3天在角膜缘、角膜基质及前房中有大量的炎症细胞浸润,第5天后炎症细胞减少,角膜基质中纤维细胞逐渐增多;RT-PCR与ELISA检测结果表明,Thl细胞因子(IFN-γL-12)和Th2细胞因子(IL-4、IL-10)基因mRNA及蛋白在角膜接种菌液后均出现表达,且IFN-γL-12的表达显著强于IL-4、IL-10;IFN-γ/IL-4比值在第3天达最高值,而后逐渐降低;T-bet mRNA在第3天达最高值;T-bet mRNA的表达与IFN-γ/IL-4比值呈正相关(P<0.05). 结论在真菌性角膜炎中,Thl/Th2型免疫应答共同参与调节机体的抗真菌免疫,但以Th1型应答为主;角膜感染真菌后第3天机体的免疫力达最强.  相似文献   

6.
真菌性小鼠角膜炎中炎性因子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4种炎性因子在真菌性小鼠角膜炎发病中的表达和作用.方法 实验研究.240只BALB/c小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分别为茄病镰刀菌感染组、烟曲霉菌感染组、白色念珠菌感染组及损伤对照组,每组60只.建立小鼠真菌性角膜炎模型.分别于术后1、3、5及7 d,于裂隙灯显微镜下观察角膜疾病的发展,病理学检查病变角膜的炎症反应和菌丝生长情况,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巨噬细胞炎性蛋白2(MIP-2)、细胞因子诱生性中性粒细胞趋化物(KC)、白细胞介素(IL)1β和IL-6炎性因子的mRNA和蛋白质表达水平.对临床评分、RT-PCR和ELISA结果比较应用参数检验中方差分析(one-way ANOVA),进一步两两比较采用LSD检验法.结果 随时间变化各感染组小鼠角膜病变和炎症反应出现先增强到术后7 d开始减弱的趋势.RT-PCR结果显示,MIP-2和IL-1β的表达在烟曲霉菌感染组最强,KC在白色念珠菌感染组最强,IL-6在茄病镰刀菌感染组最强.各感染组中IL-1β和KC的表达强于IL-6和MIP-2.MIP-2、KC及IL-1β在茄病镰刀菌感染组、烟曲霉菌感染组及白色念珠菌感染组的表达高峰分别为术后5、1及3 d,IL-6在茄病镰刀菌和烟曲霉菌感染组的高峰为术后1和7 d,在白色念珠菌感染组的高峰为术后1和5 d.对各实验组同一因子mRNA的表达强度的相对值进行相互比较分析显示,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MIP-2:F=1675.339,P<0.01;KC:F=730.267,P<0.01;IL-1β:F=297.106,P<0.01;IL-6:F=174.513,P<0.01).ELISA结果显示,各感染组的4种因子蛋白表达量从高到低依次为IL-1β、MIP-2、KC及IL-6.不同实验组间和相同实验组中每种因子的蛋白表达随时间变化规律与4种因子的mRNA表达规律吻合.对各实验组同一因子的蛋白表达水平进行相互比较分析表明,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MIP-2:F=2871.736,P<0.01;KC:F=886.598,P<0.01;IL-1β:F=3595.488,P<0.01;IL-6:F=89.225,P<0.01).结论 MIP-2、KC和IL-1β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与真菌性角膜炎的病变程度和炎症反应密切相关,其中MIP-2和IL-1β的持续高水平表达可能在真菌性角膜炎病变损害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重组腺相关病毒介导的转化生长因子-β1(recombinant adeno-associated virus mediated 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rAAV-TGF-β1)对大鼠高危角膜移植免疫排斥反应的抑制作用以及对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表达的影响.方法 构建rAAV-TGF-β1真核表达质粒载体.40只角膜新生血管化的SD大鼠行穿透性角膜移植术.实验组(20只):角膜植片预浸泡在rAAV-TGF-β1(10×1012v.g·L-1)的达尔伯克必需基本培养液F12混合培养液中37℃孵育30 min;对照组(20只):角膜植片预浸泡在0.1 mol·L-1磷酸盐缓冲液中37 ℃孵育30 min.裂隙灯观察TGF-β1对大鼠角膜植片存活时间、排斥反应指数的影响.术后第1周、第2周、第4周、第2个月对角膜植片行组织病理学检查,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角膜组织中IL-10的表达.结果 对照组角膜植片平均存活时间为(10.40±2.45)d,实验组为(18.70±1.51)d,比对照组显著延长,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第2周实验组角膜植片排斥反应指数(3.48±0.86)明显低于对照组(7.65±0.42),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IL-10在术后主要表达于角膜的上皮层与内皮层.术后各时期实验组IL-10的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AAV-TGF-β1能显著延长角膜植片存活时间,抑制大鼠高危角膜移植免疫排斥反应,其机制与提高角膜组织中IL-10的表达有关.重组腺相关病毒是眼科基因治疗的有效载体.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厌氧菌性角膜炎的临床特征及病理改变,探讨其致病机制。设计实验性研究。研究对象健康成年新西兰白兔25只。方法新西兰白兔按每组5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随机选取1只作为对照。向实验组的兔右眼角膜基质内分别注射痤疮丙酸杆菌悬液,建立动物模型,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分别于建模后5、8、12、17、23天进行临床表现评分,并取术眼角膜,分别进行角膜厌氧菌培养、组织病理学观察、CD4 /CD8 T淋巴细胞免疫组化染色及ELISA方法测定TNF-α、IL-8含量。主要指标组织病理学改变、CD4 /CD8 T淋巴细胞表达、TNF-α及IL-8含量。结果兔厌氧菌性角膜炎主要表现为局限性角膜基质浸润,伴有周围组织水肿,后期出现角膜新生血管。炎症细胞以嗜酸性粒细胞为主,在第8天和第17天出现两个峰值(500.0±164.3和665.0±28.1);单核细胞及淋巴细胞数量在第17天分别增加至118.0±17.2及60.5±13.0。角膜组织内CD4 、CD8 T淋巴细胞表达呈阳性,CD4 表达持续强于CD8 表达。角膜内TNF-α及IL-8含量在第5、12、17天分别为(21.99±4.56)pg/ml和(22.39±4.20) pg/ml、(9.32±2.89)pg/ml和(8.10±7.24)pg/ml、(20.72±8.20)pg/ml和(22.48±11.33)pg/ml。结论嗜酸性粒细胞及TNF-α、IL-8参与了厌氧菌性角膜炎的炎症反应过程,T淋巴细胞介导的迟发型超敏反应具有重要作用。(眼科,2007,16:357-360)  相似文献   

9.
家兔棘阿米巴角膜炎模型建立的组织特征和眼部表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莉  邓新国 《眼科研究》1998,16(4):272-274
目的进一步开展棘阿米巴角膜炎的研究,并为眼科基础和临床提供一个有价值的研究工具。方法对局部应用激素3天后的新西兰家兔角膜基质层内注入棘阿米巴原虫悬液,并经角膜刮片涂片检查、角膜组织原虫培养和病理切片染色检查均得以证实。结果成功地建立了家兔棘阿米巴角膜炎动物模型,并通过实验室检查得以证实。结论家兔棘阿米巴角膜炎模型建成快、方法简便、易于操作。  相似文献   

10.
苏晶  刘新泉  崔红平 《眼科》2011,20(5):355-358
目的探讨大鼠角膜真菌感染后角膜局部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的表达及其与局部炎症反应的关系。设计实验研究。研究对象烟曲霉菌感染后的大鼠角膜。方法各组大鼠左眼为实验眼,右眼为对照眼。在建模后早期(1~3天)、中期(4~7天)、晚期(10~14天)三个不同阶段取下角膜组织,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检测ICAM-1在不同病程角膜组织中的表达。应用免疫组化及HE染色的方法,观察不同病程角膜组织中中性粒细胞、总T淋巴细胞的动态变化。主要指标ICAM-1及中性粒细胞、总T淋巴细胞。结果 ICAM-1早期开始表达(0.58±0.21),中期达高峰(1.22±0.12),至晚期时仍有少量表达(0.94±0.07)。这一变化趋势与角膜局部中性粒细胞的变化一致。总T淋巴细胞在病程中逐渐增多,病程后期达高峰。ICAM-1的表达在实验对照组与实验组早、中、晚期组四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0)。结论 ICAM-1参与了角膜烟曲霉菌性感染后角膜局部的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超声乳化吸出术后不同时间点兔非手术眼房水及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1β(IL-1β)表达变化与该眼角膜知觉敏感度变化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取健康成年新西兰大白兔40只作为实验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大白兔分为实验组与空白对照组,实验组25只,空白对照组15只。实验组:一眼行晶状体超声乳化吸出术,根据术后取材时间分为术后1 d、3 d、7 d、14 d、21 d共5组,每组5只动物。空白对照组:按照对应取材时间也分为5组,每组3只动物。术后观察并记录各组兔双眼的结膜充血、角膜混浊及前房炎症反应情况。实时定量PCR检测各组兔血清TNF-α mRNA和IL-1β mRNA表达水平,ELISA法检测房水中TNF-α、IL-1β蛋白浓度,角膜知觉计测量角膜知觉敏感度。结果 实验组非手术眼与空白对照组双眼在不同时间点,结膜充血、角膜混浊及前房炎症反应级别均为0级。术后1 d、3 d、7 d、14 d,实验组兔血清TNF-α mRNA和IL-1β mRNA表达水平均较基线值升高,术后7 d达高峰(TNF-α mRNA相对表达量为14.95±0.89,IL-1β mRNA相对表达量为7.56±>0.46),之后逐渐下降,术后21 d降至术前水平。实验组各相邻取材时间点两两比较,血清TNF-α mRNA和IL-1β mRNA表达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术后1 d、3 d、7 d、14 d,非手术眼房水TNF-α和IL-1β蛋白浓度均较基线值升高,其中峰值出现于术后7 d[TNF-α蛋白浓度为(162.34±5.71) ng·L-1,IL-1β蛋白浓度为(16.68±0.74)ng·L-1],之后逐渐下降,术后21 d降至术前水平。实验组相邻取材时间点两两比较,非手术眼房水TNF-α和IL-1β蛋白浓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术后1 d、3 d、7 d、14 d,非手术眼角膜知觉敏感度较基线值升高,于术后7 d角膜知觉敏感度最高;之后角膜知觉敏感度逐渐下降,术后21 d基本恢复至基线水平。实验组非手术眼相邻时间点两两比较,角膜知觉敏感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 实验兔第一眼晶状体超声乳化吸出术后早期,非手术眼角膜知觉敏感度升高,该变化可能与该眼房水及血清中TNF-α和IL-1β表达的动态变化相关。  相似文献   

12.
杨洋  周善璧 《眼科新进展》2008,28(7):501-504
目的 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β1,TGF-β1)对大鼠穿透性角膜移植术后免疫排斥反应的影响,角膜植片中TGF-β1和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的分布及含量的变化.方法 供体雌性Wistar大鼠20只,受体健康雌性SD大鼠60只,建立大鼠穿透性角膜移植模型,分为实验组、实验对照组及空白对照组3组,每组SD大鼠各20只,均选右眼手术,分别于术后1周、2周、3周、4周4个时间点,用HE染色及免疫组化法检测角膜植片中TGF-β1及IL-1β的含量变化.结果 实验组1-4周TGF-β1的表达较实验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均明显增高(13.88±1.74,5.12±0.31,5.24±0.54;15 84±2.56,5.86±0.64,6.96±0.55;18.46±2.36,6.67±1.73,8.26±0.98;17.06±2.02,4.61±0.23,7.22±0.39;P均<0.01);实验组术后2-4周3个时间点IL-1β的表达较实验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均有明显降低(7.74±0.73,18.55±1.84,15.76±0.44;5.94±0.64,16.00±0.76,12.44±0.55;5.24±0.35,11.06±0.09,10.49±0.56,P均<0.01).结论 TGF-β1能通过显著下调植片中IL-1β的表达,从而发挥免疫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3.
基质金属蛋白酶在兔干眼症动物模型中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检测兔干眼动物模型角膜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1(matrix metalloprotein-ase,MMP-1)和MMP-9的表达,探讨MMP在干眼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新西兰大白兔共30只,采用摘除泪腺、第3眼睑及Harders’腺的方法造模。造模前及造模后第3天、第5天、第7天、第14天、第21天、第28天行ShirmerⅠ试验和荧光素角膜染色检查。分别于造模后第14天、第28天各取15只实验兔角膜组织行免疫组织化学检查。结果造模前兔ShirmerⅠ试验值(16.4±3.8)mm,造模后第3天、第5天、第7天、第14天、第21天、第28天分别为(13.1±3.2)mm、(10.5±2.2)mm、(8.4±1.7)mm、(6.5±2.1)mm、(5.6±2.4)mm、(5.2±2.3)mm,造模后ShirmerⅠ试验值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步下降,7d后稳定在10mm以下。造模后各时间点ShirmerⅠ试验值与造模前比较均存在显著性差异(均为P<0.01)。造模前兔角膜荧光素染色阴性,造模后出现阳性染色,并随着时间的推移染色程度逐渐加重。造模后第14天、第28天术眼角膜光学显微镜下可见明显组织结构异常,且MMP-1和MMP-9的表达呈高度相关性,随时间的推移均显著提高。结论 MMP-1和MMP-9均参与了干眼的病理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4.
棘阿米巴性角膜炎误诊病例的回顾性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Li S  Xie L  Shi W  Wang J  Wen Y 《中华眼科杂志》2002,38(1):21-23,W004
目的:回顾性分析棘阿米巴性角膜炎的临床特点及其误诊原因,方法:对269例临床诊断为单纯疱疹性角膜炎,细菌性角膜炎及不明原因感染性角膜炎患者的穿透性角膜移植术后组织理切片标本进行回顾性研究,寻找漏诊的棘阿米巴性角膜炎病例,并根据其临床资料,组织病理图特点进行分析。结果:重新复查的病理切片中,发现漏诊棘阿米巴性角膜炎5例,误诊单纯疱疹性角膜炎3例,真菌性角膜炎及化脓性角膜炎各1例,棘阿米巴角膜炎的主要症状为角膜基质内环状浸润及放射性神经痛,5例曾行穿透性角膜移植术治疗,其中2例复发后再次行穿透性角膜移植术仍未能控制感染,最终摘除眼球,结论:棘阿米巴性角膜炎仍是我国角膜病致盲的主要原因,确诊后即应采取积极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15.
棘阿米巴角膜炎1例报告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棘阿米巴广泛生活在自然界 ,其形态、感染途径和致病方式与溶组织阿米巴不同。棘阿米巴角膜炎 (acanthamoebakeratitis,AK)为严重的眼感染性疾病 ,常导致视力丧失 ,多继发于角膜损伤。 Nagington等 〔1〕 (1974)首次报道 2例 AK,1例为眼被树枝致伤 1年后出现 ,另 1例是眼与鸟接触后发生。实验发现〔2〕,即使是角膜细微的损伤 ,也能暴露甘露糖—糖蛋白 (mannose- glycoproteins,M- GPs)位点 ,而新鲜暴露的 GPs可以为棘阿米巴提供良好的附着点。AK与戴角膜接触镜密切相关 ,1984年第 1例 AK出现在戴角膜接触镜患者〔3〕。 1985年后 ,随着…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trom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基因转染角膜内皮细胞后表达产物对小鼠脾脏淋巴细胞细胞因子表达的调控作用。方法利用脂质体介导法将TGF-β1基因转染入培养的兔角膜内皮细胞中,并用药物筛选抗性细胞克隆。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外源基因的稳定表达。ELISA法检测转染细胞培养上清中TGF-β1表达量,用RT-PCR检测小鼠脾脏淋巴细胞IL-2、IFN-γ、TNF-α、IL-4、IL-6mRNA的表达。结果免疫组化染色显示基因转染后筛选出的克隆细胞TGF-β1蛋白表达均为阳性,胞浆呈棕色着色。转染细胞培养上清中TGF-β1的表达量为(597±7)pg/ml,高于对照组。基因转染组淋巴细胞IL-2、IFN-γ、TNF-αmRNA的表达量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IL-4、IL-6mRNA的表达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TGF-β1基因转染角膜内皮细胞后高表达TGF-β1,致使淋巴细胞发生免疫偏离,作为组织工程角膜种子细胞移植后具有抑制角膜移植免疫排斥反应的潜在可能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阿米巴角膜炎患者角膜组织病理变化及相关细胞因子基质金属蛋白酶13(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13,MMP-13)及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fibroblast growth factor2,FGF2)的表达.方法 收集8例(8眼)阿米巴角膜炎患者接受角膜移植手术后切除的角膜组织,采用常规HE染色和抗MMP-13、抗FGF2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其病理变化及MMP-13和FGF2的表达.结果 病程在1个月之内,角膜基质坏死,可见中性粒细胞为主的炎性细胞浸润,组织内可见大量包囊及滋养体.同时,MMP-13呈强阳性表达,平均光密度值为0.308 5±0.078 1;FGF2表达较弱,平均光密度值为0.205 7±0.038 7;病程1个月至半年内,患者角膜处于修复状态,仅有少量中性粒细胞浸润,仍可见到阿米巴存在,组织内MMP-13呈弱阳性表达,平均光密度值为0.187 5±0.029 9,FGF2表达增强,平均光密度值为0.373 5±0.056 2;病程大于半年以上,角膜基质层可见大量新生血管,MMP-13及FGF2均呈微弱表达,平均光密度值分别为0.157 5±0.056 8、0.036 3±0.078 1,未见阿米巴包囊.结论 阿米巴角膜炎感染早期药物治疗不理想,应及时手术清除病灶,可以有助于控制病情,利于组织修复.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1β(IL-1β)对大鼠视网膜单核细胞趋化蛋白(MCP)-1mRNA表达的诱导作用. 方法 24只SD大鼠,右眼为实验眼,左眼为对照眼.实验眼玻璃体内注入IL-1β 250U/5μl,对照眼注入等量生理盐水(PSS).注射后4,24h取视网膜组织,提取总RNA应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视网膜MCP-1mRNA表达. 结果眼内IL-1β注射后4h实验眼视网膜MCP-1mRNA表达水平较对照眼明显增加;24h实验眼视网膜MCP-1mRNA水平与对照眼相近. 结论视网膜MCP-1mRNA可被眼内IL-1β诱导表达,MCP-1可能在IL-1β诱发的眼内炎症反应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9.
聚合酶链反应技术对棘阿米巴角膜炎诊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探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临床应用于棘阿米巴角膜炎诊断的可行性及优越性。方法 以一段特异性通用引物并配合热启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来检测临床标本中的棘阿米巴原虫。结果 在门诊初诊为棘阿米巴角膜炎的13例(13只眼)中,通过PCR检测法有11只眼证实为棘阿米巴原虫感染,同时角膜刮片染色后镜检有5例发现了棘阿米巴包裹。结论 聚合酶链反应技术对棘阿米巴角膜炎的诊断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报告诺卡式菌属感染引起的盘状角膜炎病例1例。方法:病例报告。结果:患者,男,13岁,无角膜接触镜使用史,在小溪里游泳后,右眼疼痛伴视力下降2wk。最佳矫正视力:右眼6/30(0.2)。检查发现角膜基质存在形态规则的旁中心盘状浸润伴炎症反应。角膜敏感度下降。最初角膜刮片镜检行革兰氏染色阴性,棘阿米巴角膜刮片和培养阴性。诊断为病毒性盘状角膜炎,给予口服阿昔洛韦和局部使用激素眼药水。2wk后患者视力恶化伴角膜损伤加重,再次角膜取材刮片行革兰氏染色提示诺卡式菌属感染,按经验局部给予3g/L加替沙星眼药水后,临床效果明显。治疗6mo后,视力达到6/6仅在角膜中心留有少量角膜混浊。结论:诺卡式菌属感染延误诊断可以导致病情恶化。如果采用正确的治疗,诺卡式菌属感染引起的角膜炎可以恢复良好,仅留少量瘢痕,获得较好的视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