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对人胚胎晶体γ_2-晶体蛋白溶液用近紫外线(γmax 365nm)照射,不同时间取样分析。利用巯基(-SH)特异性试剂 DACM[N-(7-甲基氨基-4-甲基-3-邻羟苯烯基)-马来酰亚胺],经 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观察光照射后的γ_2-晶体蛋白及其聚合物的游离巯基,同时检测照射后的蛋白溶液的紫外吸收光谱、光散射强度、色氨酸荧光发射光谱,以及丙烯酰胺对色氨酸荧光的猝灭效应。结果显示:人胚胎γ_2-晶体蛋白经紫外线照射,使其游离-SH 减少,蛋白聚合和分解,蛋白溶液的光散射增强,其二聚体不含游离-SH,γ_2-晶体蛋白的色氨酸荧光减少,这些变化随照射时间的延长而更明显;而对丙烯酰胺对蛋白分子中的色氨酸荧光猝灭效应影响不大。说明人胚胎γ_2-晶体蛋白通过光氧化,损伤及含游离-SH 的氨基酸残基、色氨酸残基,光氧化促使蛋白聚合和分解.提出通过进一步定量分析,可能在较深层次揭示紫外光氧化损伤含-SH 氨基酸、色氨酸残基,进而影响整个蛋白质分子结构的差异。眼科学报 1993;9:85-89。  相似文献   

2.
PCR检测泪液中乙肝病毒DNA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孙殿兴,耿云琴,王法印,孙晓燕,胡荣军事医学科学院王升启虽泪液中已检出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的存在l’],但(HBSAg)是乙肝病毒(HBV)核衣壳,也发现血液或体液中存在游离的非感染性HBSA...  相似文献   

3.
用凝胶过滤法对水溶性蛋白(WSP)分析的结果示皮质点状混浊晶体β_1-晶体蛋白峰消失;皮质性白内障高分产量(HM)+α-晶体蛋白的相对含量显著升高;核性白内障HM+α-和β-晶体蛋白升高,γ-晶体蛋白降低。12烷基磺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示透明晶体尿素溶蛋白(USP)的主要成分为αβ链,各型白内障晶体USP中28和23ku的β-晶体蛋白多肽含量明显升高。透明及各型白内障晶体纤维细胞膜内在蛋白的主要成分为27主要内在蛋白(MIP)和23ku的多肽,各型白内障晶体MIP的相对含量无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4.
目的:使用传统的巯基显头剂Ellman试剂测量并比较分析人类不同年龄段的透明及各类型白摧障晶状体样本中非蛋白巯基(游离巯基),蛋白巯基和蛋白结合巯基的含量,并分析其与人类年龄相关性白内障形成的关系。方法:44个有类晶体按年龄大小被分为5组,其中10个白内障晶体被分成2组(皮质性和核性),用Ellman试剂测量以上样品的晶体非蛋白巯基,总蛋白巯基和总蛋白结合巯基含量。结果:皮质性人障晶状体的非蛋白巯基含量显高于核性白内障晶状体(P<0.01),而在蛋白巯基和蛋白结合巯基中,两则押显差别(P>0.05),非蛋白巯基含量从胚胎期到年龄相关性白内障发生逐渐降低,各年龄组均显小于前一年龄组(P<0.01),蛋白巯基含量在第5组显高于第1,2,3,4组(P<0.05),其余各组间无显区别(P>0.05),蛋白结合巯基含量除第3,4组和第4,5组间无显区别外(P>0.05),其余组均显低于较小年龄组(P<0.01)。结论:人类年龄相关性白内障的形成过程中,晶状体蛋白分子间巯基的氧化并不像在其它实验性白内障模型中那样起决定作用。  相似文献   

5.
李志杰  彭广华 《眼科研究》1999,17(3):161-164
目的 许多研究发现妊娠对眼具有影响。该研究旨在观察正常妊娠期间前房接种可溶性蛋白抗原能否诱导免疫反应的主动下调。方法 标准交配15天后通过胚胎种植部位确立新西兰兔的中期妊娠。将牛血清白蛋白(BSA)分别接种于雄性,非妊娠雌性和中期妊娠雌性兔眼前房,接受附加佐剂的BSA免疫方案后,评价诱导前房相关免疫偏离(ACAID)的能力。结果 在雄性和非妊娠雌性兔眼前房接种BSA诱导了BSA特异性的迟发型超敏反  相似文献   

6.
李延武 《深圳医学》1996,9(5):24-24
风湿性疾病病患者血清中存在各种自身抗体,已作为疾病的血清标记性抗体广泛用于临床诊断。应用免疫印迹技术(IBT)以兔胸腺可提取核抗原(extractabienuclearantigenENA)为抗原,建立在一条硝酸纤维薄膜上检测包括系统性红斑狼疮相关抗体(抗Sm),抗核糖多肽抗体(抗Rib)细胞核核糖蛋白抗体(RNP)干燥综合征相关抗体(抗SSA),干燥综合征相关抗体乙(抗SSB)抗原分子量为70K  相似文献   

7.
α-晶体蛋白分子伴侣活性在白内障发病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严宏  惠延年 《眼科学报》2000,16(2):91-96
α-晶体蛋白是晶状体中重要的成份蛋白质,是由αA和αB亚基组成的四聚体蛋白。长期被认为其功能主要是维持晶体的结构和屈光性,自1992年Horwitz证实α-晶体蛋白具有分子伴侣(molecular chaperone)作用之后,大量的研究表明α-晶体蛋白能够抑制其它晶状体蛋白和酶的化学性修饰和热凝聚而保护其活性,对长期维持晶体状体的透明性具有重要作用。αA亚基C-端序列和αB亚基C-端的伸展的变化  相似文献   

8.
Nd:YAG激光对不同材料人工晶体损伤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探讨Q-开关掺钕钇铝石榴石(NdYAG)激光对不同材料及类型人工晶体的损伤作用。方法分别在空气中和平衡盐液(BSS)中,将不同能量NdYAG激光聚焦于人工晶体光学部后表面并击射,计算损伤百分率,并应用扫描电镜观察其损伤形态。结果人工晶体损伤百分率:同一种人工晶体在空气中和BSS中相似;激光能量为0.5mJ和1.0mJ时不同类型人工晶体间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1.5mJ以上时差异无显著性(P>0.05)。不同材料人工晶体在不同条件下激光损伤形态不同。结论(1)各种人工晶体抗激光损伤力由强到弱依次为:切削成型PMMA人工晶体>丙烯酸酯人工晶体>模压塑型PMMA人工晶体>水凝胶人工晶体及硅凝胶人工晶体;(2)在较高能量激光击射下,硬性人工晶体损伤程度重于软性人工晶体;(3)各种人工晶体损伤大小随击射激光能量水平升高而增大。  相似文献   

9.
αA和αB晶体蛋白基因中不同的内外显子结构,αA基因的单拷贝存在形式及种间和种内结构差异性;仓鼠αB晶体蛋白基因内存在的高突变区;αA晶体蛋白基因结构中的拼接结构;αAins序列中第一外显子内部的重复结构;人类αA晶体蛋白基因中存在的假外显子·RNA水平的发现:αA晶体蛋白基因转录区域内缺少CAAT转录子,但存在高度重复序列;αAinsmRNA序列结构特异性;晶体蛋白基因晶体内表达具有独特的顺式和反式要素调控机制;增强子对促进子的特异性作用;αB晶体蛋白基因晶体外表达存在的顺式调节因子等。转译水平发现:α晶体蛋白序列结构种间差异性和转译后的修饰反应,这些结果说明α晶体蛋白在晶体内的生理表达受诸多因素控制,一旦某些因素改变,将会导致α晶体蛋白在晶体内的异常表达,而这可能与晶体混浊有直接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估轴性和屈光性两组近视性屈光参差(MA)经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术(PRK/LASIK) 矫正后的双眼影像不等检查结果(BA) 与理论计算值( % Size Difference,% SD) 的关系,了解MA患者术后BA 和立体视的状况。方法:对40 例屈光度差≥2.50D的近视患者行PRK/LASIK,术后作BA和立体视检查,分别将两组的BA与%SD作比较;按术前屈光度差1.00D分四组,就术后BA和立体视进行比较;以不同矫正视力分两组,分析视力与立体视的关系。结果:BA与% SD差异有显著性;不同屈光度差的MA患者,术后BA 及立体视差异无显著性,矫正视力与术后立体视关系密切。结论:轴性MA,屈光度差越大,% SD较BA增大越明显,屈光性MA,% SD明显小于BA。屈光度差在2.50 ~8.00D范围时,MA患者PRK/LASIK术后的BA和立体视状况无明显差异。矫正视力越好,术后立体视的恢复也越佳  相似文献   

11.
角膜曲率的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洪荣照  吴正秀  王骞  刘晓瑞  叶梅 《眼科》2002,11(4):207-210
目的:探讨我国人角膜曲率半径的正常值及不同性别、不同年龄的角膜曲率半径差异。方法:对10998只眼的角膜曲率进行检测,并按男、女10岁一组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K1为7.65mm,K2为7.71mm,平均K值为7.67mm。较眼科学正常值K:7.77mm短0.1mm。(2)K的平均值男性较女性的长0.1155mm。且女性各年龄段角膜曲率半径均男性的有不同程度的减短。(3)男女均随年龄的增长,角膜曲率半径大致呈递减趋势,即:角膜曲率半径与年龄成反比关系。(4)男女K1,K2之比,均随年龄增长而增长,即K1逐渐增长而增长,即 K1值逐渐增长,K2逐渐减短。结论:本文测定的角膜曲率较眼科文献中的提供的正常值短0.1mm,并且存在着年龄、性别上的差异。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etinopathy of prematurity,ROP)发病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6月至2010年10月间在东莞市人民医院ROP发病率及其特点.结果 接受筛查的早产儿共126例,发生ROP病变的21例,均为双眼发病,发病率16.67%,未到阈值前病变的19例,发病率15.08...  相似文献   

13.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制约了其有效防治和相关研究的深入开展。尽管氧诱导视网膜病变动物模型为探索ROP复杂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特异性较差,与人类ROP临床本质存在一定差异。因此,有必要对现有动物模型进行改良或建立新动物模型。通过更新观念、在多学科交叉中寻求突破,融合更多ROP危险因素,并结合新兴的转基因技术以及完善模型评价系统,建立科学的实验研究平台,为更好地开展ROP防治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对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不同转归一自然退行与阈值病变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以探讨与ROP阈值病变有关的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5月至2009年7月在吉林大学第一医院新生儿科收治的83例确诊ROP的早产儿相关临床数据,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在83例不同程度ROP患儿中(166只眼),自然退行51例(102只眼,占ROP患儿61.45%),阈值病变32例(64只眼,占ROP患儿38.55%).使用t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ROP阈值病变组的胎龄较ROP自然退行组小,产次较ROP自然退行组次数多,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排除其他因素干扰后,男性、机械呼吸及发生败血症与ROP阈值病变有关,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胎龄、多产次,男性、使用机械呼吸、发生败血症与ROP不能自然退行有关.  相似文献   

15.
与早产儿视网膜病变自然退行有关因素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尹虹  黎晓新 《眼科研究》2006,24(6):643-646
目的将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自然退行组与ROP阈值病变组及视网膜脱离组的早产儿生后各因素进行分析,以寻找可能与ROP自然退行有关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7月至2004年10月检查的125例具有ROP的早产儿的临床资料,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自然退行组的平均出生体重及胎龄(1689.3g.31.7周)较ROP阈值病变组(1487g,30.6周)及视网膜脱离组(1418g,29.7周)大,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ROP阈值病变组与视网膜脱离组之间的m生体重差异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自然退行组矫正胎龄(37.1周)、阈值病变组(41.9周)及视网膜脱离组(74.6周)三者的诊断时间明显不同(P〈0.01)。i组中性别(,分别为0.16、0.00004、0.2)无显著统计学意义。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胎龄是ROP退行的影响因素。结论小胎龄可能与ROP不能自然退行有关。ROP预后与发现时间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玻璃体内注射康柏西普在治疗I型(阈值期和阈值前期)和A-ROP(急进性ROP)的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的一系列病例中引起的视网膜血管化过程。方法:回顾性研究2017-07/2020-03在厦门市儿童医院眼科通过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IVC)治疗的ROP患者34例67眼。再活化是指急性期特征的复发,发生在疾病的任何阶段,无论是否存在其他疾病。结果:患儿34例的平均胎龄为28.82±2.32wk。平均出生体质量为1155.18±398.22g。19例37眼的病变区域为Ⅰ区。10例20眼的病变位于Ⅱ区,5例10眼的病变位于Ⅱ区后部。一次IVC治疗的ROP患儿疾病控制总有效率为73.1%(49/67),且Ⅱ区血管化均完成。患者在Ⅲ区的血管化完成率出现差异。在接受过一次治疗且未再复发的患者中,Ⅰ型ROP血管化时间平均为9.11±2.49wk,A-ROP为13.40±4.04wk。A-ROP的血管化完成时间明显比Ⅰ型ROP的时间长,且结果有统计学差异。结论:IVC治疗后的病变为Ⅱ区的患儿均具有较高的血管完成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治疗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病例研究。选择2015年2月至2016年5月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和登封市妇幼保健院ROP筛查并诊断为 急进性后极部早产儿视网膜病变(AP-ROP)、阈值期ROP或阈值前期1型ROP的患儿26例(52眼)。其中Ⅰ区病变17例,Ⅱ区病变9例。所有患儿在确诊后24 h内玻璃体腔注射10 mg/ml康柏西普0.025 ml (含康柏西普0.25 mg)。随访时间为21~49(31.2±12.5)周。病情复发或对康柏西普治疗无反应者,给予重复康柏西普注射或激光光凝治疗。随访期间观察患儿视网膜血管变化情况以及眼部或全身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52眼中,经单次康柏西普治疗有效为46眼(88%),病变完全消退,视网膜血管发育至Ⅲ区。重复康柏西普注射治疗2眼,占4%;经补充激光光凝治疗4眼,占8%,其中3眼病变复发行玻璃体切割术,占所有患眼的6%,纤维增生膜持续加重,发生视网膜脱离,2眼术后视网膜完全复位,1眼术后视网膜部分复位,包括AP-ROP 1眼,阈值期ROP 2眼,均为Ⅱ区病变,复发时间为10~17(13.2±1.8)周。所有患儿随访期间均未发生局部及全身不良反应。结论:康柏西普注射治疗ROP患儿安全有效。部分治疗无反应者,需手术联合激光光凝治疗。  相似文献   

18.
眼睑分裂痣的手术方式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不同部位和大小眼睑分裂痣的手术方式及效果.方法 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收集本中心1997年7月至2006年11月的眼睑分裂痣病例共30例(30只眼),按不同部位,侵犯范围的大小分别采取了不同的手术方法.包括:分裂痣切除后直接缝合3例;分裂痣切除后Ⅰ期行游离皮肤移植术5例;分裂痣切除后皮瓣转移术,手术分两期进行,Ⅰ期行上睑或下睑手术,3个月后Ⅱ期行另一眼睑手术,共22例,其中对侵及泪小点的分裂痣将色素痣和受侵犯的泪小点一起切除后行泪小管口再造和睑成形术8例.结果 30例患者随访2~11年,平均随访时间60个月.有1例术后2年复发,随诊5年再次手术,术后病理发现有恶变,经再次行Mohs眼睑恶性肿瘤组织学控制性切除术,术后未见复发.其余病例未见复发和恶变.结论 眼睑分裂痣切除术采用分期手术转移皮瓣法修复眼睑比游离植皮法疗效更满意.对分裂痣切除术后的病例需密切观察,以便早期发现恶变.  相似文献   

19.
苏楠 《国际眼科杂志》2010,10(3):573-575
目的:通过调查分析,了解艾滋病眼部并发症的临床表现、治疗及预后。方法:收集赞比亚卡布韦总医院眼科2008-08/2009-08就诊患者。结果:艾滋病眼部并发症症状重,病程长,致盲率高。结论:充分认识、掌握艾滋病眼部并发症的临床表现,提高艾滋病的检出率,早发现、早治疗,提高艾滋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应强调预防是降低艾滋病发生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重症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的发生率及高危因素分析对临床筛查的指导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756例早产儿临床资料,记录其孕周、出生体重、吸氧时间、吸氧浓度、APgar评分(1分钟in)、APgar评分(5 min)、败血症、呼吸暂停、机械通气、输血等。应用t检验、卡方检验以及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重症ROP与孕周(GA)、出生体重(BW)、吸氧时间、吸氧浓度、APgar评分(1 min)、APgar评分(5 min)、败血症、呼吸暂停、机械通气、输血等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 756例早产儿,严重ROP发生3.3%。各因素中,孕周较少、低出生体重、长时间吸氧、高浓度吸氧、APgar评分(5 min)<4分,机械通气、输血是重症ROP的高危因素,统计学有显著差异。结论严重ROP的发生受孕周较少、低出生体重、长时间吸氧、高浓度吸氧、APgar评分(5 min)<4分,机械通气、输血影响。特别是GA≤28周或BW≤1000 g早产儿患严重ROP的危险性显著增加,建议重点对此类早产儿进行及时筛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