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干预性早产74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目的:探讨干预性早产的病因、分娩方式、分娩时机及对母婴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74例干预性早产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早产发生率为6.33%,其中干预性早产占42.05%。重度子前期是干预性早产的首位因素。干预性早产组的剖宫产率明显高于自然早产组(P<0.01);干预性早产组早产儿窒息率明显低于自然早产组(P<0.01);干预性早产组产妇产后出血、围生儿死亡率明显低于自然早产组(P<0.05);孕周≥34周,体重≥2000 g的早产儿并发症发生率及围生儿死亡率明显低于孕周<34周、体重<2000 g的早产儿(P<0.01)。结论:适时选择干预性早产对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及提高围生儿存活率有益处。  相似文献   

2.
早产相关因素及早产儿结局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早产发生的高危因素及早产对围生儿的影响。方法选取2001年1月1日-2007年6月30日在我院分娩的早产儿508例作为病例组,并随机选取同期足月分娩产妇508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产妇的相关情况,围产儿结局,分析早产的高危因素。结果早产儿窒息、RDS发生率及死亡率与足月儿相比差异显著;孕周越小,发病率及死亡率越高。胎膜早破、胎位异常、胎盘因素是造成早产的高危因素。应用地塞米松与未应用者相比,足量应用地塞米松与未足量应用者相比,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早产儿死亡率均明显降低。孕35周后早产患者,延长孕周并不能降低早产儿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结论早产的发生是多种因素的结果。孕周越小,早产儿发病率及死亡率越高。应用糖皮质激素是改善早产儿结局的重要治疗措施。35~36^+6周PPROM者建议在破膜48h内分娩,以减少早产儿并发症。  相似文献   

3.
聂明月  王欣  段华   《实用妇产科杂志》2017,33(11):856-859
目的:探讨双胎妊娠早产的发生情况及可能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12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分娩的343例双胎妊娠病例的临床资料,其中早产组170例,足月产组173例,分析引起双胎妊娠早产的可能影响因素。结果:早产组平均分娩孕周、剖宫产率、第一胎头先露比例、两胎儿平均出生体质量、1分钟及5分钟Apgar评分显著低于足月产组,而单绒毛膜性比例及新生儿窒息比例显著高于足月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单绒毛膜性、胎膜早破、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DCP)及瘢痕子宫是双胎妊娠早产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早产与胎儿绒毛膜性、胎膜早破、HDCP及瘢痕子宫等多种因素密切相关,对合并高危因素的双胎妊娠需要高度重视,在加强孕期监护同时,应依据风险因素制定个体化干预措施,以确保母婴安全、减少新生儿窒息与死亡。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术(in vitro fertilization and embryo transfer,IVF-ET)后单胎妊娠孕妇早产的相关因素及新生儿结局。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8月至2015年8月在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分娩的250例孕产妇临床资料,其中IVF-ET后单胎妊娠早产组(A组)50例,自然妊娠单胎早产组(B组)100例,IVF-ET后单胎妊娠足月分娩组(C组)100例。记录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高血压、胎膜早破、前置胎盘或低置胎盘发生率,以及新生儿结局等资料,分析IVF-ET术后单胎妊娠早产相关因素。记录和分析孕期因宫颈机能不全行宫颈环扎术操作的情况。 结果妊娠期并发症、早产儿出生体重和分娩孕周,A组和B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妊娠期高血压(A组14%、C组3%),胎膜早破(A组42%、C组14%),前置胎盘或低置胎盘(A组12%、C组2%),新生儿出生体重[A组(2225±622)g、C组(3231±482)g]、1 min Apgar评分[A组(8.61±1.77)分、C组(9.49±0.94)分],5 min Apgar评分[A组(9.66±0.94)分、C组(9.93±0.29)分],A组和C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妊娠期高血压、胎膜早破、前置胎盘或低置胎盘、宫颈机能不全与IVF-ET术后单胎妊娠早产相关。孕期因宫颈机能不全,需行宫颈环扎术的患者,A组为22%,B组为9%,C组为4%,A组与B、C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 结论妊娠期高血压、胎膜早破、前置或低置胎盘、宫颈机能不全是IVF-ET术后单胎妊娠早产的高危因素。IVF-ET术后单胎妊娠早产儿与足月儿相比,出生体重、1 min Apgar评分、5 min Apgar评分均较差。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有、无明显诱因导致早产合并胎膜早破(PPROM)对母儿的影响.方法:收集2004年11月至2012年1月早产合并PPROM 49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287例有明显诱发因素的患者作为PPROM(A)组,原因不明早产合并PPROM 207例为PPROM(B)组,比较两组患者一般情况、分娩方式及妊娠结局.结果:①PPRoM(A)组孕妇平均年龄及既往不良孕产史发生率均高于PPROM(B)组(29.72±4.81岁vs 28.50±4.49岁,P<0.05;4.9% vs0,P <0.05);分娩孕周显著低于PPROM (B)组(33.01±2.40周vs 34.01±2.29周,P<0.01).②PPROM(A)组阴道顺产率明显低于PPROM(B)组(33.1% vs 73.4%,P<0.01);剖宫产率则显著升高(63.8% vs 25.6%,P<0.01).③PPROM(A)组孕妇总的并发症发生率高于PPROM(B)组(31.7% vs 21.3%,P<0.01),其中,PPROM(A)组羊膜腔感染发生率较PPROM(B)组显著升高(9.1% vs 0,P<0.01).④PPROM (A)组新生儿体重、1分钟Apgar评分均显著低于PPROM(B)组(P<0.01);新生儿窒息率则高于PPROM(B)组(P<0.05).两组其他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有明显诱因致早产合并PPROM者,母儿患病率相对较高.孕妇年龄、既往不良孕产史及母亲健康状况可能也与妊娠结局有关.针对不同病因,应采取不同处理措施,以减少母儿并发症.  相似文献   

6.
本文收集1993年1月至1995年12月间在我院分娩的早产病例231例,其中自然早产136例(58.87%),有指征早产95例(41.12%)。分析早产的原因,早产儿的窒息,围产儿发病情况及死亡情况。结果:胎膜早破、原因不明、前置胎盘、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居前四位。新生儿窒息率为25.51%,有指征早产新生儿窒息率明显高于自然早产(P<0.01)。围产儿死亡率243.0‰,有指征早产围产儿死亡率明显高于自然早产。孕周<32周,体重<1500g,围产儿死亡率大于500‰。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极早期和早期早产间妊娠并发症、分娩方式及早产儿出生结局的差异。方法:随机选择2015年3月至2017年2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妇产医院孕32周之前分娩的166例孕妇为研究对象,按分娩孕周分为极早期早产组(孕28周,64例)和早期早产组(孕28~31+6周,102例),对两组孕产妇及早产儿相关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两组孕妇的妊娠并发症主要包括:胎膜早破(27.11%)、妊娠期糖尿病(22.89%)、胎位异常(17.47%)、胎盘异常(16.27%)、宫颈机能不全(6.02%)及胎儿窘迫(5.42%);但是早期早产组并发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极早期早产组(P0.05),而宫颈机能不全的发生率明显低于极早期早产组(P0.05)。(2)早期早产组的剖宫产率明显高于极早期早产组(P0.001),其中早期早产组中以并发胎盘异常的孕妇剖宫产率明显增加(P0.05)。(3)早期早产组新生儿出生状况优于极早期早产组新生儿(P0.001),而极早期早产组新生儿NICU住院天数、治疗放弃率长于或高于早期早产组新生儿(P0.001)。结论:孕期应重视常见妊娠并发症胎膜早破的发生,积极筛查妊娠期糖尿病及识别宫颈机能不全的高危因素。对于医源性的早产,应慎重权衡利弊,在母儿安全的前提下,尽量延长孕周至孕28周以上,以改善早产儿结局。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不同孕周非治疗性早产患者的高危因素和母儿不良结局。 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就诊于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224例非治疗性早产患者资料进行分析,根据不同孕周分成4组:A组:28~29+6周(38例),B组:30~31+6周(32例),C组:32~33+6周(42例),D组:34~36+6周(112例);分析4组患者的高危因素、产妇及新生儿的不良结局。 结果224例非治疗性早产患者发生早产的高危因素分别为胎膜早破147例(65.6%)、不良孕产史128例(57.1%)、先兆早产病史115例(51.3%)、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术妊娠87例(38.8%)、未规律产检53例(23.7%)、双胎妊娠25例(11.2%)。4组总产程时间分别为(4.9±3.5) h,(7.6±3.8) h,(6.7±2.9) h,(6.8±2.9) h,A组与其他3组比较,Q=1.762,2.719和1.847 (P值均<0.05)。4组急产发生率分别为44.7% (17例),9.4% (3例),16.7% (7例),14.3% (16例),A组与其他3组比较,Q=21.648,8.207和9.783(P值均<0.05)。4组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分别为31.6% (12例), 12.5% (4例),7.1% (3例),6.3% (7例),A组与其他3组比较,Q=4.591,15.345和10.834(P值均<0.05)。4组新生儿1 min Apgar评分分别为(7.7±3.2)分,(9.1±2.4)分,(9.4±1.2)分,(9.4±1.1)分,A组与其他3组比较,Q=2.528,3.281和2.562(P值均<0.05)。4组新生儿出生体重分别为(1 555.9±470.9) g,(1 659.3±342.2) g,(1 990.8±306.5) g,(2 515.0±473.4) g,各组间差异的两两比较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胎膜早破是非治疗性早产发生的最常见的高危因素,要重视28~29+6周早产高危患者的管理,并应警惕这些孕妇和新生儿不良结局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与单胎妊娠早产风险的关系。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行IVF-ET并于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助孕且分娩的单胎妊娠孕妇563例为研究组,其中女性因素不孕组(单纯女性因素或合并双方因素)369例、单纯男性因素不孕组150例,44例不明原因不孕;按年龄、孕产次配对同一时间段自然单胎妊娠的1126例孕妇为对照组,分析两组产科结局。结果研究组早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11.90%vs.6.93%,P<0.05),妊娠期糖尿病、胎膜早破、前置胎盘、产后出血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新生儿出生孕周显著低于对照组[(38.64±2.16)周vs.(39.12±1.73)周,P<0.05],低出生体重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8.34%vs.4.35%,P<0.05)。女性因素不孕组早产率显著高于单纯男性因素不孕组及对照组(12.74%vs.6.67%vs.6.93%,P<0.05);胎膜早破、产后出血发生率显著高于单纯男性因素不孕组(28.7%vs.11.33%,14.63%vs.6.67%,P<0.05),妊娠期糖尿病、胎盘早破、前置胎盘、产后出血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女性因素不孕组新生儿出生孕周显著低于单纯男性因素不孕组及对照组[(38.51±2.15)周vs.(38.97±1.85)周vs.(38.64±2.16)周,P<0.05)],低出生体重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8.94%vs.4.35%,P<0.05)。结论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患者单胎妊娠早产发生率增加,可能与引起女性不孕因素相关疾病及女性因素不孕妇女妊娠期并发症发生率增加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诱发早产的危险因素,从而降低早产率,降低围产儿死亡率。方法 本文对55例早产进行了回顾性分析,早产发生率为4.56%;并选足月妊娠60例作对照。结果 发现胎膜早破、未做产检或只产检一次、产检并发症是早产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早产儿的新生儿窒息、围产儿死亡率明显高于足月分娩,差异有非常显著性。结论 做好孕前保健降低诱发早产的危险因素是预防早产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1.
286例胎膜早破性早产新生儿结局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产前糖皮质激素干预对胎膜早破性早产新生儿结局的影响。方法:对我院286例胎膜早破性早产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4~35+6周孕龄组新生儿1分钟Apgar评分<7分的发生率、窒息率及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发生率在干预组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36~36+6周孕龄组新生儿窒息率、缺血缺氧性脑病(HIE)发生率、NRDS发生率及其他并发症发生率在干预组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28~31+6周及32~33+6周孕龄组新生儿结局的各项指标在干预组与对照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34~36+6孕周胎膜早破性早产孕妇产前使用糖皮质激素干预能显著改善新生儿结局。因样本量关系,<34孕周的胎膜早破性早产孕妇产前使用糖皮质激素干预对新生儿结局有无明显改善还有待于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2.
干预性早产——附30例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早产是产科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发生率一般在5%~15%[1]。早产儿死亡率明显高于足月儿,孕周较小的早产儿即使存活,其近期和远期并发症亦很多。由于一些产科并发症和合并症的存在,继续妊娠会对母亲和胎儿造成严重的不良后果,不得不提早结束妊娠即干预性早产,亦即医源性早产。本组资料对干预性早产时间的选择、终止妊娠前皮质激素的应用以及母儿预后等情况进行了分析和探讨。一、资料和方法自1997年1月至1998年6月,我院分娩总数为3039例,其中早产170例,早产率5.6%,干预性早产30例,占早产总数的176%。早产的诊断标准参照卫生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瘢痕子宫妊娠早产经阴道分娩的可行性与安全性。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产科经阴道分娩的瘢痕子宫妊娠早产患者137例为研究组,同时期的瘢痕子宫妊娠早产行剖宫产患者454例为对照组,对两组的分娩结局、母婴并发症及住院时间等进行分析。结果:研究组产后24小时出血量(302.3±173.3 ml)和住院时间(5.01±3.60天)明显少于对照组(358.9±223.6 ml,9.80±6.20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与对照组在新生儿死亡、新生儿窒息率、新生儿黄疸、心肌损害、新生儿肺炎、代谢性酸中毒、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入住NICU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瘢痕子宫妊娠早产患者经阴道分娩未增加新生儿并发症,母儿获得较好妊娠结局。严格把握剖宫产指征,充分评估病情,瘢痕子宫妊娠早产经阴道分娩是安全可行的,并能减少产后出血量及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不同孕周和不同类型早产的变化趋势,及其与早产相关因素、分娩方式、早产儿出生体质量、新生儿窒息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2年12月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分娩的早产病例1466例,对不同孕周早产(妊娠早、中、晚期早产)和不同类型早产(自发性早产、治疗性早产)的变化趋势、早产相关因素、分娩方式、早产儿出生体质量及新生儿窒息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①2008—2012年早产的年发生率呈逐年升高趋势(χ2=65.69,P<0.001),不同孕周早产发生率和不同类型早产发生率均呈升高趋势。②不同孕周自发性早产主要相关因素为胎膜早破、多胎妊娠、胎位异常、妊娠期糖尿病及不明原因等,不同孕周治疗性早产主要相关因素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胎盘因素、妊娠合并症、多胎妊娠、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和胎儿窘迫等。③不同孕周早产的阴道分娩率和剖宫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类型早产的阴道分娩率和剖宫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性早产剖宫产率高于自发性早产(P<0.05)。④不同孕周早产的新生儿体质量和新生儿窒息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早期早产的新生儿窒息率(53.01%)高于中期早产(33.46%)和晚期早产(28.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中期早产与晚期早产的新生儿窒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及早识别早产潜在高危因素,加强围生期管理,以减少早产的发生,改善围生儿结局。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近十年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早产相关情况的变迁,旨在为制定早产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00年1月至2009年12月分娩的2880例早产产妇(早产组)和系统抽样的方法随机抽样的2880例足月产产妇(对照组)的临床资料进行病例对照研究,并将早产组分为2000~2004年(早产A组)和2005~2009年(早产B组),比较不同时期早产发病状况、相关临床因素及新生儿预后等情况。结果:①2000~2009年早产率平均为18.5%,从2000年的10.6%上升至2009年的26.1%。②Logistic回归分析,进入回归方程的有:胎膜早破(PROM)、妊娠期高血压疾病(PIH)、妇产科疾病既往史、多胎妊娠、自然流产次数、胎盘粘连、前置胎盘、胎盘早剥、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胎儿窘迫、妊娠期糖尿病、助孕技术及产检次数;其中早产B组妇产科疾病既往史、PIH、胎儿窘迫及多胎妊娠的构成比均高于早产A组(P0.05;P0.01)。③早产组新生儿体重、1分钟及5分钟Apgar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早产组新生儿死亡率和转科率均高于对照组(P0.01);早产B组新生儿体重及死亡率均低于早产A组(P0.01);早产B组转科率、新生儿1分钟及5分钟Apgar评分均高于早产A组(P0.05)。结论:我院近年来早产率明显上升,且与PROM、PIH、妇产科疾病既往史、多胎妊娠等多种临床因素有关。早产是新生儿死亡和预后不良的重要原因,近年来早产儿总体预后有所改善,应根据相关临床因素有针对性的加强早产预测和管理以减少早产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不同类型的重度子前期(severe preeclampsia,S-PE)早产和自发早产的对比分析,探讨影响S-PE早产结局的相关因素。方法:将重度子前期(研究组)早产72例(早产儿83例),按不同孕周分为早期早产、中型早产及轻型早产3类,分别与相同类型的自发早产(对照组)222例(早产儿279例)进行孕产妇及围生儿结局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及对照组3类型间的早产儿病死率差异有显著性(P=0.000)。研究组与对照组同类型间早产儿病死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研究组早期早产儿平均出生体重明显低于对照组(P=0.003),而早产儿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研究组中的中型早产新生儿除重度窒息明显高于对照组外(P=0.022),新生儿平均出生体重、新生儿轻度窒息率、新生儿病死率及新生儿加强护理NICU(neonatel intensive care unit,NICU)住院日和住院费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在轻型早产组,除研究组NICU住院日明显长于对照组外(P=0.000),两组间其他观察指标的差异均无显著性。多元回归分析显示,早产的分娩孕龄是影响重度子前期早产儿死亡的主要因素;促胎肺成熟和孕期检查是影响新生儿病率的主要因素。结论:不论重度子前期早产还是自发早产,在早期早产阶段影响围生儿预后的主要因素是分娩孕龄,重度子前期早产与自发早产围生结局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干预性早产病因构成及其影响新生儿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2007年1月至2011年12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产科因母儿因素进行干预性早产的288例患者作为研究组,选取同期正常足月分娩271例及自发性早产274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两组的早产儿结局。结果:常见需干预性早产的母儿因素有妊娠期高血压疾病321例(48.86%)、前置胎盘68例(10.35%)、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39例(5.93%)、妊娠合并内外科疾病71例(10.81%)、胎盘早剥52例(7.91%)等。自发性早产组与干预性早产组的终止妊娠孕周无显著差异[(34.044+1.996)周VS(34.229±1.622)周,P=0.229];而新生儿体重、Apgar评分与转NICU率、新生儿病率则差异显著(P均〈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分娩孕周、妊娠期高血压病变、血压值、浮肿程度、尿蛋白定量、自觉症状、前置胎盘、胎盘早剥、胎儿窘迫、胎儿生长受限(FGR)、未正规产检、新生儿体重、Apgar评分、转NICU治疗情况与新生儿不良结局有关。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影响新生儿预后的危险因素为:定期产前检查、分娩孕周、FGR、胎儿窘迫、新生儿体重、出生时Apgar评分(P均〈0.05)。结论:干预性早产儿体重越低、胎龄越小,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越高、死亡率越高。FGR、胎儿窘迫是围产儿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提示预后不良,继续延长孕周无益。定期产检可降低妊娠合并症及并发症的发生率,是围产儿预后的保护因素;选择干预性早产的时机,适当增加孕周及出生体重对改善围产儿结局有益。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早产胎膜早破(PPROM)的相关构成因素及不同孕周的妊娠结局。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0月至2016年7月期间收治的95例PPROM的孕妇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孕周2833~(+6)周)和对照组(孕周3436~(+6)周),分析其相关构成因素、分娩方式及妊娠结局。结果:生殖道感染是PPROM的最主要构成因素,占33.68%。观察组的剖宫产率、新生儿窒息率、新生儿感染率及新生儿死亡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宫内感染率及产褥期感染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殖道感染是PPROM最主要的构成因素,对妊娠不足34周的PPROM患者采取积极保胎治疗及预防感染措施,以延长其孕周降低新生儿并发症的发生率,改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早产合并胎膜早破潜伏期长短,及剖宫产、阴道助产及阴道分娩对新生儿的影响。方法:选2008年5月至2010年5月我院70例孕28-36周早产合并胎膜早破新生儿进行分析,结果:潜伏期≤24h呼吸窘迫综合症(R0S)明显高于潜伏期〉24h(p〈0.01),新生儿感染潜伏期〉24小时高于潜伏期24小时≤24小时高(p〈0.01)。阴道助产、剖宫产,正常阴道分娩新生儿并发症三者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胎膜破的时间延长,新生儿呼吸呼吸窘迫综合症发生减少,感染发生率增加,分娩方式不同,对新生儿结局无影响。  相似文献   

20.
目的:回顾性分析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早产儿与自发性早产儿的妊娠结局,探讨ICP对早产儿的影响。方法:分析2003年1月至2009年12月我院收治的1323例ICP患者,统计因ICP及其并发症而终止妊娠的早产儿(ICP早产组)的早产率、孕周、儿科住院情况、处理和结局,并与同期自发性早产280例(自发性早产组)进行围生儿结局对比分析。结果:1323例ICP孕妇,发生早产270例,早产率20.41%,其中双胎12例,分娩胎儿282个,经阴道分娩83例,剖宫产187例(69.26%)。与自发性早产组相比:剖宫产率、新生儿窒息率、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肺炎、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发生率等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NICU住院时间及平均住院费用均较自发性早产组高(P<0.05)。结论:ICP早产和剖宫产密切相关,医源性提前终止妊娠是早产率增加的主要原因,ICP早产儿中并发症发生率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