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政府筹资职能缺位问题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明确为落实各项公共职能,我国政府对省、市、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应追加的投入额度和投入方向。方法通过二阶段分层抽样方法选取样本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获得政府财政对样本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经常性经费投入现状,比较其与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履行公共职能所需财政投入之间的差距。结果按照2003年的人力成本和物价水平,要落实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各项公共职能,我国政府需要在已有38.8亿元财政经常性经费投入基础上再追加304.9%,其中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需要追加的财政投入幅度最大,达到了416.1%。需要追加的财政经常性经费投入中,人员经费比例为32.2%,日常工作维持费比例为67.8%,其中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日常工作维持费比例达到了70.7%。结论我国政府对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经常性经费投入缺口极大,需追加3~4倍方能满足工作所需。所追加的财政投入应侧重于日常工作维持费。  相似文献   

2.
形成可持续的物质保障机制,是打造适应法治社会建设要求卫生监督新形象的必要条件。本研究提出卫生监督机构最低经费配置的原则和方法,分别测算了人员和日常工作维持经费、仪器设备一次性购置费、维持费以及房屋建筑面积缺口经费。  相似文献   

3.
我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人力配置标准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提出我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人力配置标准。方法以履行公共职能为原则,以工作效率提高为前提,通过对现有人力配置的调整获得人力配置标准。结果按未来3~5年内公共职能落实程度计,省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人力配置标准为336人,市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为102人,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为33人,全国需要配置140016人;按未来10年内公共职能落实程度计,省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人力配置标准为386人,市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为112人,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为38人,全国需要配置159086人。结论无论是何种人力配置标准,都意味着现有人力配置数量的大幅度削减,精简人力、提高素质是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人力配置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4.
目的:明确我国地(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乙肝防制工作人力配置需要。方法:选择不同地区、不同级别的11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工作规范模拟运作,记录人时消耗,运用“标杆管理”思想来测算所需人力,结果:全国地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乙肝防制工作人力配置需要2912人,目前,缺口为72.08%;县级机构需要4749人,目前,缺口为21.85%。结论:目前,我国地(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乙肝防制工作人力投入不足,尚未能满足工作规范化的需要。  相似文献   

5.
机构意向论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公共职能项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机构意向论证课题组研制的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公共职能项目。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法,在全国范围内抽取16 1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征求样本机构对课题组研制的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公共职能项目的认同意见。结果 各级各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普遍认可课题组研制的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公共职能项目,认可比例至少在90 . 0 %以上。结论 本次研究确认了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应承担的公共职能项目,为进一步根据职能项目测算落实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人力需求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中西部地区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机构筹资现状,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和影响因素,提出可行性解决方案.方法:采用文献研究和抽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通过文献研究了解我国县CDC筹资现状,结合现场调研分析现行筹资模式存在的问题及影响因素,通过个人深入访谈和专题小组讨论提出可行性解决策略.结果:现有筹资模式下,县CDC不同程度存在财政投入不足,公共职能偏废,监管不力等问题.结论:充足、稳定的筹资是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完成其职能的先决条件;建议明确政府财政在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筹资中的职责,加大政府投入,建立完善财政补偿机制,健全绩效考核机制等,以保证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完成其公共职能的优先级.  相似文献   

7.
目的以深圳市某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为例,以其承担的公共卫生任务为测算基准,探索区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成本测算方法和财政投入标准。方法采用作业成本法,结合实际业务工作流程,通过现场收集实际数据,测算人力时间成本。结果区疾控中心主要业务科室时间人力成本为753万元,调整后时间人力成本为1 125.8万元。某区疾控中心人力成本测算结果为业务科室人力成本加上职能科室以及微生物、理化检验科的人力成本,总和为2 259.8万元。结论通过测算,掌握了区级疾控中心人力成本,为下一步进行经费预算、人力投入和制定财政政策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8.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人力配置现状分析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目的明确我国不同地区不同级别的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人力配置现状,为人力配置标准测算提供依据。方法运用三阶段分层抽样方法,获取全国东中西、省市县各地区各级别70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人员情况,采用一般描述性分析、方差分析等统计分析方法。结果(1)平均在职职工数为62人。(2)省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缺编15%,而市级和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分别超编3%和12%。(3)年龄结构。样本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人员平均年龄为40岁,35岁以下者占39.4%,35~44岁者占31.4%,45~54岁者占25.7%,55岁以上者占3.5%。(4)学历结构。研究生学历占0.8%,本科学历占13.4%,大专学历者占28.8%,中专及以下学历占57.0%。(5)专业结构。总体上是以临床医学专业为主,非医学专业人员占了36.6%。(6)地区差异。不同地区之间人员素质得分不均衡,东部人员平均素质得分是中部的1.07倍,西部的1.12倍。  相似文献   

9.
《重塑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体系政策研究》研究结果简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概括介绍了“重塑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体系政策研究”项目的研究结果(1)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体系的首要问题是公共职能偏废,公共职能项目的落实程度约42%;(2)问题77%~86%可归因于政府筹资职能缺位和139%~23%可归因于政府的管理职能缺位;(3)重塑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体系的改革步骤,分别为政府重视、适宜投入、投入的稳定性和投入效率、改革管理体制提高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运作效率、改革劳动人事制度稳定和吸引高素质人才、稳妥处理非公共产品服务。100%的样本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认为遵循这一步骤,将能解决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公共职能偏废问题。(4)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公共职能被修改、界定为7大类、25类别、79内容、255项目,界定结果普遍接受。(5)落实疾病预防控制公共职能,全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约需配置人力159086人,相当于2002年底人力的769%。(6)依据投入产出模型等,如剥离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有偿服务,财政每年需要追加1029亿元人民币投入。  相似文献   

10.
[目的]应用多元线性回归构建广东地县两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简称CDC)人力资源的测算模型。[方法]对全省地、县CDC按照统一调查表进行普查收集所需信息,根据文献研究筛选12项指标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进入地(市)级CDC人员测算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自变量包括大专以上人员比例、地域面积、单位收入;进入县(区)级CDC人员测算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自变量有单位收入、常,~jL,b1:2数、地域面积、设备迭标率、地区性质、大专及以上人员比例。[结论]地、县两级CDC在岗人数均高于测算人数,地(市)级CDC定编人数高于测算人数,县(区)级CDC定编人数低于测算人数。需对CI)C原有的人员规模进行调整,以适应疾控工作的需要。  相似文献   

11.
目的揭示2005年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开展率较低的具体实验室检验项目。方法通过全国系统抽样调查,获取具体项目开展率。结果本次研究揭示了2005年省、市、县样本地区开展率低于30%的实验室检验具体工作项目:其中,省级3项,市级33项,县级15项。  相似文献   

12.
目的揭示2005年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开展率较低的具体公共职能项目。方法通过全国系统抽样调查,获取具体项目开展率。结果本次研究揭示了2005年省、市、县样本地区开展率低于50%的公共职能具体工作项目:省级6项,市级34项,县级53项。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通过疾病预防控制体系三年建设,具体公共职能项目开展情况的变化。方法通过全国系统抽样调查,获取具体项目机构开展率,并进行年度间纵向比较。结果本次研究揭示了三年来省、市、县CDC开展变化较大的公共职能具体工作项目:其中,省级机构无明显变化;市级机构有10项开展率明显上升,8项开展率明显下降;县级机构有12项开展率明显上升,5项开展率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县级公立医院改革的效果,为完善医疗改革政策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定量分析的方法,利用多来源数据,分析县级公立医院改革对医院服务提供能力、收入与支出以及次均费用影响。结果开展了改革的县级公立医院资源增加,床位数、医务人员数以及设备数增长幅度明显大于未开展改革的县级公立医院;改革组县级公立医院门诊、住院等服务量明显增加,增幅大于对照组。改革组县级公立医院的次均住院、日均住院费用均略大于对照组。结论县级公立医院改革有效提高了医院的服务能力和效率,但是在费用控制方面仍需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吉林省县级公立医院财务数据分析和就诊患者问卷调查,了解县级公立医院全面改革后"看病难、看病贵"现状,为新医改政策制定提供依据。方法:根据医院HIS系统收集吉林省县级公立医院卫生费用数据,同时,对789名到县级公立医院就医的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2014—2016年,医院门急诊次均费用、次均住院费用、医院总收入、医院医疗收入、医院财政补贴收入、医院医保收入均逐年增加;药品收入占医院总收入比例、药品收入占医院医疗收入比例、患者个人自付费用占医院总收入比例、患者个人自付费用占医院医疗收入比例均逐年降低;8.4%的被调查患者认为"看病难",26.2%被调查者认为"看病贵",医保参保率达到96.7%,14.7%的被调查患者对医保报销比例表示不满意。结论:县级公立医院改革后,收入发生了结构性改变,患者"看病难"问题明显改善,"看病贵"问题仍有待进一步解决。  相似文献   

16.
新农合对农民医疗费用影响的五年连续追踪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通过5年追踪调查.了解新农合的实施对农民医疗费用的影响及其变化趋势,为新农合的管理与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法抽取婺源县3个乡镇9个行政村,每村调查约70户,进行人户调查,每年调查1次.将连续5年调查结果进行纵向对比研究。结果:本次调查农民年人均医疗费用为340.79元.其中门诊费用为164.14元,住院费用为176.65元,总体上均呈上升趋势,平均增长速度分别为10.72%和14.32%,次均住院费用比2005年和2006年调查结果要低.主要表现为县以上医疗机构次均住院费用降低;乡卫生院次均住院费用呈上升趋势。结论:新农合实施以来,婺源县农民医疗费用上升较快,但由于采取了控制措施,费用增长得到初步控制;但乡卫生院的次均住院费用仍在增长,应加强医疗费用控制。  相似文献   

17.
Objectives: While skin cancer is still the most common cancer in Australia, important information gaps remain. This paper addresses two gaps: i) the cost impact on public hospitals; and ii) an up‐to‐date assessment of economic credentials for prevention. Methods: A prevalence‐based cost approach was undertaken in public hospitals in Victoria. Costs were estimated for inpatient admissions, using State service statistics, and outpatient services based on attendance at three hospitals in 2012–13. Cost‐effectiveness for prevention was estimated from ‘observed vs expected’ analysis, together with program expenditure data. Results: Combining inpatient and outpatient costs, total annual costs for Victoria were $48 million to $56 million. The SunSmart program is estimated to have prevented more than 43,000 skin cancers between 1988 and 2010, a net cost saving of $92 million. Skin cancer treatment in public hospitals ($9.20~$10.39 per head/year) was 30‐times current public funding in skin cancer prevention ($0.37 per head/year). Conclusions: At about $50 million per year for hospitals in Victoria alone, the cost burden of a largely preventable disease is substantial. Skin cancer prevention remains highly cost‐effective, yet underfunded. Implications for public health: Increased funding for skin cancer prevention must be kept high on the public health agenda. Hospitals would also benefit from being able to redirect resources to non‐preventable condition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