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了解某院2016年重症监护病房(ICU)与普通病房铜绿假单胞菌分布状况及其耐药性,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VITEK 2 Compact 全自动微生物分析系统对该院2016年临床分离菌株进行鉴定及药敏试验, 比较ICU与普通病房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的差异。结果ICU与普通病房送检标本均以痰为主,分别占78.7%、66.5%。ICU铜绿假单胞菌的检出率(11.7%)与普通病房(11.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CU检出的铜绿假单胞菌对氨曲南耐药率最高,达73.8% ,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头孢他啶、亚胺培南、美罗培南的耐药率也高达50%以上;普通病房检出的铜绿假单胞菌对氨曲南耐药率最高,达59.6%,其次是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亚胺培南,分别为48.0%、44.3%;ICU铜绿假单胞菌对被检测的12种抗菌药物耐药率均高于普通病房(P<0.05)。结论ICU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率高于普通病房,应引起临床高度重视;临床上治疗其感染时,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合理选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金昌地区医院感染铜绿假单胞菌(PAE)的临床分布特点及耐药性,为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和预防控制医院感染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金昌地区5所综合医院2010-2011年分离的医院感染PAE,按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进行鉴定;采用CLSI推荐的方法(K-B法)进行药敏试验和结果评价.结果 分离的463株PAE主要来源于ICU和呼吸内科,分别占28.5%和25.5%;感染标本来源最多的是呼吸道标本,占70.6%,其次是分泌物和尿液,分别占14.5%和6.7%;463株PAE对头孢哌酮/舒巴坦的耐药率为11.7%,其次为美罗培南、亚胺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阿米卡星、头孢他啶,耐药率在20.7%~25.5%,耐药率最高的为头孢噻肟和氨苄西林/舒巴坦,分别为67.0%和66.1%;共检出耐亚胺培南PAE107株,耐药率23.1%多药耐药铜绿假单胞菌,(MDRPA)58株,检出率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12.5% (PDRPA)23株,检出率5.0%,ICU患者MDRPA和PDRPA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其他病区(P<0.05).结论 PAE引起的医院感染越来越严重,耐药性呈上升趋势,ICU及老年患者居多的科室是预防控制的重点科室.  相似文献   

3.
目的 调查医院ICU铜绿假单胞菌医院感染的分布与耐药现状,为临床医师合理用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应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医院ICU2008-2010年临床送检标本中分离出的铜绿假单胞菌及药敏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8-2010年分离率分别为14.6%、10.0%、7.9%,分离率有所下降;125株铜绿假单胞菌在呼吸道标本中分离率最高,占74.4%;其次是血液感染,占8.0%;铜绿假单胞菌耐药率<40.0%的抗菌药物有亚胺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阿米卡星,耐药率>80.0%的有头孢呋辛、头孢噻肟、头孢曲松、哌拉西林、庆大霉素、妥布霉素、氯霉素,多药耐药菌株检出率达63.2%.结论 ICU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比较严重,且具有多药耐药性,应加强监测与控制.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铜绿假单胞菌的来源分布及其对12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为临床合理治疗提供指导.方法 对2011年1-12月送检标本进行常规的分离培养,采用VITEK-2 Compact GN卡或API 20NE板条进行细菌鉴定,并用K-B法进行药敏试验.结果 共检出铜绿假单胞菌303株,其中ICU检出率最高为26.7%,以痰标本的分离率最高为58.1%,其次为伤口分泌物27.0%;铜绿假单胞菌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敏感率最高为83.2%,对米诺环素、亚胺培南的敏感率最低,在20.2%~43.6%;ICU敏感率均低于其他病区,其中头孢他啶、亚胺培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共检出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22株,主要来自ICU占68.2%.结论 ICU铜绿假单胞菌耐药现象严重;应加强对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性监测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同时应采取有力措施防止耐药菌株蔓延.  相似文献   

5.
目的 比较重症监护病房(ICU)与普通病房铜绿假单胞菌的感染及耐药情况,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对临床标本进行常规细菌培养鉴定,以K-B法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 从3248份临床标本中分离出铜绿假单胞菌350株,分离率为10.8%,其中ICU构成比最高,为30.9%(108/350).在10种抗生素中,亚胺培南的体外抗菌活性最好.ICU中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率明显高于普通病房的耐药率(P<0.05).结论 亚胺培南是治疗铜绿假单胞菌的首选药物.ICU中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性较高,应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铜绿假单胞菌(PAE)和鲍氏不动杆菌(ABA)的临床分布特点及耐药性,为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医院2008年10月-2011年9月分离的904株铜绿假单胞菌、751株鲍氏不动杆菌的感染特征和耐药性.结果 PAE和ABA临床标本主要来源于痰液,分别占78.5%和80.8%,检出率以重症监护病房(ICU)最高,分别为30.6%和46.2%;PAE对阿米卡星耐药率为3.9%,妥布霉素为5.5%,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为9.0%,庆大霉素为9.8%,环丙沙星为20.9%,亚胺培南为21.8%;ABA对阿米卡星的耐药率较低为4.7%,其余均>40.0%.结论 两种常见非发酵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存在差异,临床医师应根据药敏结果选择敏感的抗菌药物进行治疗,同时,应加强ICU的消毒隔离措施.  相似文献   

7.
铜绿假单胞菌医院感染与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 探讨铜绿假单胞菌(PAE)医院感染的耐药性,为医院感染的监测与控制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美国MicroScan WalkAway-40细菌鉴定仪将PAE进行鉴定,并采用K-B纸片扩散法进行体外耐药监测及统计耐药率.结果 2年中枪出325株PAE,其中对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IRPA)占总株数的14.8%;PAE分离率最高的病区为重症监护病房(ICU),占20.9%;其次为老年病科,占19.4%;第3为呼吸内科,占16.9%;IRPA对11种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明显高于非耐药株,IRPA除对头孢他啶、头孢吡肟、氨曲南等3种抗菌药物耐药率均<50.0%外,对其余8种抗菌药物耐药率均>50.0%.结论 PAE的耐药性已十分严重,必须进行严密的监控,预防PAE导致的医院感染暴发流行.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医院重症监护病房(ICU)与非ICU革兰阴性菌分布及耐药性.方法 使用恒星HX-21细菌鉴定药敏分析仪对分离的革兰阴性菌进行鉴定和药敏分析,运用WHONET 5.4和SPSS19.0软件对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10192株革兰阴性菌中,ICU检出3120株,占30.6%,非ICU检出7072株,占69.4%;检出率较高的4种革兰阴性菌为鲍氏不动杆菌、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分别占25.3%、18.1%、17.6%、9.9%,ICU以非发酵菌占优势,排序前4位的革兰阴性菌依次为铜绿假单胞菌、鲍氏不动杆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非ICU则为鲍氏不动杆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ICU分离株普遍比非ICU分离株耐药,多数菌株对亚胺培南耐药率<30.4%,对β-内酰胺抑制剂复合剂耐药率<24.1%,维持低水平耐药率.结论 ICU分离的病原菌以非发酵革兰阴性菌为主,且ICU耐药率普遍高于非ICU,临床治疗应区别对待,加强各区域细菌耐药性监测.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医院感染铜绿假单胞菌(PAE)分布特点及耐药性,为临床治疗铜绿假单胞菌(PAE)引起的感染提供可靠依据。方法回顾分析2011年1月-2013年6月医院各临床标本分离的PAE的分布及对常见药物的耐药性。结果期间共分离PAE164株,其中痰及下呼吸道标本分离出122株,占74.4%;其次为创面分泌物18株,占11%。PAE对头孢呋辛、头孢曲松、头孢噻肟有较高的耐药率,均〉88%;耐药率较低的为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阿米卡星、亚胺培南、头孢他啶,均〈15%。结论PAE是医院感染的常见致病菌之一,易产生多重耐药性,应加强对PAE耐药性的动态监测,治疗PAE引起的感染应根据体外药敏试验结果合理选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重症监护病房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药敏变化,并比较中心重症监护病房(ICU)、呼吸重症监护病房(RICU)、脑外科重症监护病房(NSICU)与急诊重症监护病房(EICU)4个病区之间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性,为临床科学合理的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3年1月-2016年12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4个重症监护病房送检标本中所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共506株,其中ICU分离211株,RICU分离108株,NSICU分离127株,EICU分离60株。分析4个病区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性是否存在差异。结果在11种临床常用抗菌药物中,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最高(50.99%),对阿米卡星的耐药率最低(12.45%)。NSICU耐药情况最严重,RICU、ICU次之,EICU耐药情况较轻。ICU、RICU、NSICU和EICU多重耐药菌株的分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SICU和RICU分离菌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相对于ICU和EICU的分离株耐药情况更严重。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医院重症监护室(ICU)与非ICU主要革兰阴性(G-)杆菌的分布及耐药性,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对某院2011—2013年住院患者送检标本中培养分离的G-菌标本来源及耐药性进行统计分析,比较ICU与非ICU的差异。结果 25 153份标本共分离G-菌3 875株,分离率15.41%;其中ICU1 121份标本中分离G-菌527株,分离率47.01%,非ICU24 032份标本分离G-菌3 348株,分离率13.93%,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99.32,P0.001)。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菌株检出率:ICU分别为56.00%(28/50)、70.65%(65/92),非ICU分别为52.81%(517/979)和40.37%(241/597)。ICU中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分别为36.59%、88.54%、10.00%、10.87%,均高于非ICU同类菌的耐药率,分别为20.21%、61.15%、1.74%、2.85%。结论 ICU主要G-杆菌的耐药率高于非ICU,且以多重耐药的非发酵菌为主。临床治疗应区别对待,以减少耐药菌的产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2006-2010年医院尿路感染病原菌的构成及耐药谱的动态变化,以指导临床医师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方法 收集2006年1月-2010年12月临床分离的尿液标本,细菌鉴定及药敏试验采用全自动细菌生化分析仪(VITEK-2 Compact);根据CLSI 2010年标准,利用WHONET5.6软件分析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情况.结果 共分离出病原菌1945株,其中革兰阴性菌1179株,占60.6%,革兰阳性菌483株,占24.8%,真菌283株,占14.6%;检出的前几位病原菌依次为大肠埃希菌、屎肠球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白色假丝酵母菌、粪肠球菌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主要分布于肾内科(16.9%)、干部科(14.5%)、内分泌科(12.2%)、重症监护病房(6.3%)、呼吸科(6.1%)和泌尿外科病房(6.1%);屎肠球菌对多数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高于粪肠球菌;屎肠球菌对万古霉素耐药率为16.3%;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中耐甲氧西林菌株检出率分别为65.6%和77.4%,未发现葡萄球菌属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和利奈唑胺的耐药菌株;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产ESBLs的检出率分别为58.8%和38.6%;发现1株大肠埃希菌和2株肺炎克雷伯菌对亚胺培南耐药菌株;多药耐药(MDR)的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氏不动杆菌分别占13.8%和43.2%.结论 大肠埃希菌为泌尿系感染的主要病原菌;女性患者明显高于男性;真菌引起的尿路感染有明显上升的趋势;过去常用于治疗泌尿系感染的喹诺酮类抗菌药物,耐药性较高,临床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合理选择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老年住院患者感染产金属酶的铜绿假单胞菌耐药现状,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方法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的API微生物自动鉴定系统,对医院2008-2010年,老年病房住院患者的各类临床标本进行细菌分离,药敏试验采用纸片扩散法进行检测;用双纸片协同法检测铜绿假单胞菌产金属酶。结果分离的1056株铜绿假单胞菌中耐亚胺培南的菌株有205株,检出率为19.4%,其中产金属酶的有57株,阳性率为27.8%;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主要分布于老年重症病房、老年呼吸内科、老年神经内科,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与亚胺培南敏感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有明显差异。结论加强金属β-内酰胺酶检测,按照药敏试验选择治疗药物,以防止菌株扩散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湖州市中心医院铜绿假单胞菌临床分布特征与耐药性.方法 采用常规方法分离,用VITEK-2 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进行菌种鉴定,用KB法进行药敏试验.结果 分离到铜绿假单胞菌2384株,主要来自ICU,其次呼吸科;大部分来自痰液标本,占84.0%;分离出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IRPA) 1082株,分离率为45.4%,2007-2010年IRPA的分离率依次为44.1%、55.9%、46.8%、31.3%;对14种抗菌药物全耐药菌株89株,分离率为3.7%;IRPA对妥布霉素、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哌拉西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头孢他啶、头孢吡肟、氨曲南、磺胺甲噁唑/甲氧苄啶、米诺环素耐药率均>50.0%,仅对阿米卡星耐药率<30.0%.结论 铜绿假单胞菌出现多药耐药,甚至出现全耐药菌株,临床治疗非常困难;应合理、规范使用抗菌药物并加强对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性监测与医院感染的综合管理.  相似文献   

15.

Aim

The aim of the present study was to record nosocomial and community-acquired accounts of antibiotic resistance in Pseudomonas aeruginosa strains, isolated from clinical samples of a hospital by surveillance, over a period of 18?months (November 2009–April 2011).

Subject and Methods

Clinical samples from nosocomial sources, i.e. wards and cabins and intensive care unit (ICU) and 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 (NICU) sources, and community (outpatient department, OPD) sources of a hospital were used for isolating strains of P. aeruginosa.

Results

Of 368 isolated strains of P. aeruginosa, a total of 201 (54.62%) strains were from nosocomial and 167 (45.38%) strains were from community samples. There were 42 (25.14%) extended spectrum β-lactamase (ESβL) strains among the 167 isolates from the community samples. And from wards and cabins, there were 29 (23%) ESβL strains among the 126 isolates. Of the 75 isolates from ICU and NICU, there were 25 (33.33%) ESβL strains; the total of nosocomial ESβL strains was 54 (26.86%) in this study from the total of 201 P. aeruginosa isolates. In a computation of the χ2 test of independence for assessing incidences of ESβL strains among all multidrug-resistant (MDR) strains, it was inferred that ESβL strains were equally distributed in wards and cabins, ICU and NICU or community, similar to the rest of the other MDR P. aeruginosa strains. Fifteen antibiotics were used for assessing antibiotic sensitivity of all isolated P. aeruginosa strains and a progressive increase of percent values of drug resistance was recorded.

Conclusion

This study on surveillance of a hospital revealed the daunting state of occurrence of MDR P. aeruginosa. A progressive increase of percent values of drug resistance to 15 antibiotics used for antibiotic sensitivity of P. aeruginosa strains was recorded.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对比重症监护病房(ICU)与非ICU铜绿假单胞菌的细菌耐药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ATB细菌鉴定仪,对铜绿假单胞菌进行检测,药敏试验用K-B纸片法,根据2005年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CCLS)标准判断结果,应用WHONET5软件对临床分离细菌的药敏结果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 ICU分离菌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耐药率为41.4%和43.0%,分别高于非ICU 33.3%和33.6%(P〈0.05),对左氧氟沙星、哌拉西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环丙沙星、氨曲南、阿米卡星的耐药率高于非ICU 8.6%-32.2%(P〈0.05),ICU与非ICU对抗菌药物耐药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CU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显著高于非ICU,尤其是碳青酶烯类抗菌药物,应引起临床医师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肺泡灌洗液中铜绿假单胞菌在病区的分布及耐药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美国Microscan Autoscan-4微生物分析仪对细菌做鉴定和药敏试验,应用WHONET 5.4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铜绿假单胞菌主要分布于神经外科、ICU、呼吸科,检出率分别为46.4%、25.0%、14.3%,各病区分离菌对阿米卡星耐药率最低,对其他8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略有差异.结论 肺泡灌洗液的主要病原菌为铜绿假单胞菌,不同病区的细菌耐药特点存在差异,合理用药是控制感染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ICU和非ICU病房多重耐药菌检出及耐药性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了解重症监护病房(ICU)和非ICU多重耐药菌(MDRO)的检出情况及耐药性差异。方法分析某院2015年1月—2016年12月住院患者细菌培养标本检出的菌株,目标性监测6种MDRO检出情况,并对ICU和非ICU的6种MDRO检出及耐药情况进行比较。结果目标性监测的6种MDRO共检出1 013株,检出率为13.13%。ICU MDRO检出率为24.60%,高于非ICU的5.47%(P0.001)。检出的6种MDRO中主要为CRAB,占69.40%;不同病原菌中CRAB检出率最高,为55.75%。ICU检出的MDRO以CRAB为主(76.32%),非ICU也以CRAB为主(48.62%);ICU在监测的目标病原菌中MDRO检出率(47.95%)高于非ICU(8.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ICU检出的大肠埃希菌对替卡西林/克拉维酸、头孢曲松、头孢噻肟、头孢吡肟、亚胺培南、美罗培南、阿米卡星、庆大霉素的耐药率均高于非ICU,对哌拉西林的耐药率低于非ICU,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ICU检出的肺炎克雷伯菌对除哌拉西林外的其他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高于非ICU(均P0.05)。ICU检出的鲍曼不动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高于非ICU(均P0.05)。ICU检出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对苯唑西林、环丙沙星、四环素、利福平的耐药率高于非ICU(均P0.05),而屎肠球菌对喹奴普丁/达福普汀和四环素的耐药率低于非ICU(均P0.05)。结论 ICU的MDRO检出率高,对大部分抗菌药物的耐药率也高于非ICU,应加强ICU MDRO的监测,制定针对性的预防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医院铜绿假单胞菌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为临床经验性治疗及控制医院感染提供依据.方法 对2007-2009年1694株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病例及耐药率进行回顾性调查与统计,采用常规方法对临床送检的标本进行细菌分离、培养、鉴定及药敏试验.结果 铜绿假单胞菌主要来源于痰液,占68.0%;3年间对16种抗菌药物耐药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1694株铜绿假单胞菌对16种抗菌药物总耐药率为:环丙沙星26.9%、头孢哌酮/舒巴坦33.0%、美罗培南33.5%、头孢他啶33.7%、亚胺培南/西司他丁39.6%、氨曲南39.2%、头孢吡肟42.0%、左氧氟沙星42.8%、阿米卡星46.4%、哌拉西林/他唑巴坦48.4%、头孢哌酮50.7%、哌拉西林56.2%、庆大霉素59.8%、头孢曲松64.1%、替卡西林/克拉维酸64.6%、头孢噻肟69.3%.结论 铜绿假单胞菌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耐药现象严重,仅环丙沙星、头孢哌酮/舒巴坦、美罗培南、头孢他啶、氨曲南、亚胺培南/西司他丁保持相对高的抗菌活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近年某县级医院铜绿假单胞菌的分布及耐药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并有助于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方法对该院2010-2012年临床各类标本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的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年共分离铜绿假单胞菌369株,主要检出自痰液及咽拭子(234株,63.41%)、尿液(41株,11.11%)和伤口拭子(28株,7.59%)标本;在病区,主要分布于重症监护室(146株,39.56%)、呼吸内科(51株,13.82%)和神经外科(37株,10.03%)。铜绿假单胞菌对多粘菌素B无耐药;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和阿米卡星的耐药率较低(6.81%~22.73%);各年度相比,除多粘菌素B外,对其他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有不同程度上升,部分抗菌药物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该院铜绿假单胞菌主要分离自呼吸道标本,以收治危重症患者的科室分布较多;对多种抗菌药物具有较高的耐药性,且有上升趋势,临床应加强监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