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 阐明2022年上海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新冠肺炎)的流行特征和空间聚集性演变规律。方法 收集2022年3月1日至5月31日上海市各行政区卫生健康委员会官方网站公布的新冠肺炎疫情数据,应用GeoDa软件进行空间自相关分析;利用logistic增长模型进行拟合预测并与实际感染病例进行对比。结果 上海市各行政区中,浦东新区确诊病例数和无症状感染者人数最多,占总病例数的29.30%和35.58%,各区累计罹患率和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其中黄浦区显著高于其他区域。2022年3月1日至5月31日新冠肺炎罹患率具有全局空间正相关性(P<0.05),不同时段新冠肺炎罹患率空间分布不同,其中3月16-29日、4月6-12日和5月18-24日3个时段内Moran''s I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局部自相关分析结果表明,8个时段共探测到22个高-高聚集区,高风险流行的热点区域经历一个“少-多-少”的变化过程。logistic增长模型拟合与实际感染者情况基本吻合。结论 本轮上海市新冠肺炎疫情整体分布具有明显的空间聚集性,防控措施有效阻止了疫情的增长,尤其在空间上遏制了高风险传播区域的扩散,减少了向其他省份的传播风险。  相似文献   

2.
目的 拟合并预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的发展趋势,为疫情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基于SEIR动力学模型,考虑COVID-19的传播机制、感染谱、隔离措施等,建立SEIR+CAQ传播动力学模型。基于官方公布的每日确诊病例数进行建模,利用2020年1月20日至2月7日的报告疫情数据进行拟合。采用2月8-12日的数据评估预测效果,并进行疫情预测。结果 SEIR+CAQ模型对全国(湖北省除外)和湖北省(武汉市除外)的累计确诊病例数的过去10日拟合偏差<5%;未来5日预测偏差<10%,略有高估。全国(湖北省除外)和湖北省(武汉市除外)的每日新增确诊病例数已于2月1-2日达峰值;武汉市亦已于2月9日达到高峰。在当前防控措施不变的情况下,截至2月29日,预计全国累计确诊病例将达80 417例。预测结果尚未包含临床诊断病例。结论 SEIR+CAQ模型可用于COVID-19疫情趋势预测,为疫情防控决策和效果评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黑龙江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本土相关疫情流行特征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描述黑龙江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新冠肺炎)本土相关疫情的流行状况及特点,为黑龙江省新冠肺炎防控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新冠肺炎个案调查、聚集性疫情调查资料来源于中国CDC全国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信息系统。采用Excel 2010和SPSS 23.0软件整理数据与统计学分析,描述人群、时间及地区分布特征。结果 2020年1月22日黑龙江省报告首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截至2020年3月11日,13个城市累计报告境内病例482例,发病率为1.28/10万,病死率为2.70%(13/482)。其中聚集性疫情81起,确诊病例数占总确诊病例的79.25%(382/482),死亡12例;家庭聚集70起(86.42%,70/81)。与散发病例相比,聚集性疫情尤其是家庭聚集性病例中,病死率、≥60岁老年人与重/危重型的比例均较高,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涉及病例≥5例的聚集性疫情占41.98%(34/81),涉及病例数占聚集性病例的68.31%(261/382),涉及6~9例病例数的聚集性疫情中,年龄≥65岁者的比例较多(26.53%,39/147)。结论 黑龙江省新冠肺炎的发病率较高,前期疫情较为严重;聚集性疫情尤其是家庭聚集涉及病例数较多。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湖北以外省份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病例谱特征和扩散强度。方法 从各省级卫生健康委员会官方网站获得每日疫情数据和病例信息,计算发病率、重症比例、病死率和扩散比。结果 截至2020年3月20日,累计确诊12 941例,死亡116例,各省份平均发病率为0.97/10万,平均重症比例为13.5%,平均病死率为0.90%。发病率前三省份是浙江(2.12/10万)、江西(2.01/10万)和北京(1.93/10万)。各地区病例谱特征不一致,重症比例前三省份是天津(45.6%)、新疆(35.5%)和黑龙江(29.5%);病死率前三省份是新疆(3.95%)、海南(3.57%)和黑龙江(2.70%)。各地区扩散情况也不一致,平均扩散比为0.98,扩散比最低的3个省份分别为西藏(0)、青海(0.20)和广东(0.23)。结论 各地区采取的疫情防控措施卓有成效,遏制了COVID-19在中国进一步蔓延,提高了救治成效,但不同地区间的重症比例、病死率、扩散比存在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5.
宁波市一起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聚集性疫情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调查宁波市大型集会活动引起的一起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聚集性疫情,分析其引发的传播链和各代病例感染情况。方法 针对宁波市2020年1月19日大型佛教集会活动(1.19活动)引起的一起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聚集性疫情的首发病例,1月29日开展所有感染病例的密切接触者的追踪和筛查,完成流行病学个案调查,采集其鼻/咽拭子标本采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法进行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结果 宁波市2020年1月26日至2月20日报告确诊病例67例和无症状感染者15例,与1.19活动相关。首发病例为本次聚集性疫情的传染源,其二代病例29例,无症状感染者4例,其中,首发病例和确诊病例23例及无症状感染者3例的密切接触史为共同乘坐旅游巴士,罹患率为33.82%(23/68),感染率为38.24%(26/68),与首发病例同车人员的发病风险和感染风险分别是活动其他参与者的28.91倍和26.01倍。本次疫情三代及以上确诊病例37例、无症状感染者11例,罹患率为2.88%(37/1 283),感染率为4.76%(48/1 008)。主要的传播方式为同车密切接触和家庭内传播。结论 这是一起大型集会活动为起因的超级传播者引发的聚集性疫情事件,该疫情已得到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6.
目的为了解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流行病学特征,科学指导全省下一步防控工作。方法选取截至2020年3月31日湖北省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中进行网络报告的所有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例,对病例的发病流行曲线、年龄性别特征、时空特征进行分析。结果截至2020年3月31日全省累计报告新冠病例70 764例,其中确诊病例49 195例。全省累计报告新冠死亡病例4 579例,报告病死率为6.47%。本次疫情的发病高峰在1月20日至2月14日。确诊病例男女性别比为0.99∶1,年龄集中在30~69岁之间。1月5日之前确诊病例主要为武汉市报告,1月6日至1月31日全省各县区报告新冠确诊病例发病率开始上升,约50%以上的县区陆续报告确诊病例发病率在10/10万以上,2月1日至15日全省新冠确诊病例发病率快速上升,2月16日以后全省各县区新冠确诊病例发病率逐渐上升至平台期。在全国支援武汉市和湖北省、新建医院和方舱、征用隔离点等强力措施下,在湖北省采取的突出救治和隔离(四早、四集中、应检尽检、应收尽收、应治尽治)、限制人员流动(交通管控和检疫、延长春节假期)、减少接触(居家、小区管控),加强风险沟通,做好日常防护(戴口罩、勤洗手等)等防控措施取得明显效果。结论湖北省武汉市首先发现并报告新冠肺炎疫情,发病高峰在1月20日至2月14日,重点人群为30~69岁年龄组人群。此次新冠暴发疫情在举国体制支持的综合防控措施下得以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聚集性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探讨家庭因素以及集体活动等对本病传播的影响。方法 于2020年1月19日至2月25日每日从中国6个省份公布聚集性病例的36个地市官方平台收集积聚性病例数量、个案信息,采用描述性统计方法、χ2检验以及曲线拟合对聚集性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进行分析。结果 共收集聚集性病例366起1 052例,家庭聚集性病例占86.9%(914/1 052);1 046例有性别信息的聚集性病例中,男性513例(49.0%),女性533例(51.0%);病例以18~59岁青壮年为主,占68.5%(711/1 038)。在366起聚集性疫情中,有47.0%(172/366)聚集性疫情的首例确诊病例曾有武汉市或湖北省旅居史。1月19日至2月3日,首例确诊病例有武汉市或湖北省旅居史占66.5%;2月4-25日聚集性病例首例确诊病例有武汉市或湖北省旅居史仅占18.2%。一代病例与二代病例发病时间间隔M为5(2~8)d,首发病例的发病—确诊时间间隔M为6(3~9)d,续发病例的发病—确诊时间间隔M为5(3~8) d。结论 聚集性疫情在武汉市和湖北省以外多地市普遍出现,家庭密切接触是造成家庭内传播的主要原因之一。2月4日后聚集性病例以当地一代或二代以后的病例传播为主,确诊时间缩短。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和预测湖北省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变化趋势。方法采用平滑指数模型对累计确诊病例数、累计治愈出院病例数、累计死亡病例数、重症病例数及危重症病例数进行拟合和预测。结果湖北省COVID-19疫情逐渐得到缓解,在2月18日进入快速“缓解期”后,3月21日进入慢速“缓解期”。采用指数平滑模型获得的拟合值与实际值的趋势基本吻合,模型拟合较好,预测结果表明在4月2日现存确诊病例数将减少至1000例以内,且主要为重症和危重症病例。结论湖北省COVID-19疫情的防控措施是有效的,指数平滑法拟合效果较好,可用于COVID-19的疫情预测。  相似文献   

9.
目的 对美国和英国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的发展趋势进行模型拟合和预测,对疫苗接种的效果进行初步分析。方法 在SEIR模型基础上,增加症状前感染者、隔离措施及疫苗接种等要素,建立SVEPIUHDR模型。利用公开发布的数据建模,分别将美国2020年11月6日至2021年1月31日和英国2020年11月23日至2021年1月31日的数据进行拟合,2021年2月1日至4月1日的疫情数据评估预测效果,使用R 4.0.3软件进行分析,并预测在疫苗不同接种率下每日新增病例数的变化。结果 SVEPIUHDR模型对美国和英国的累计确诊病例数的拟合及预测平均偏差均<5%。按计划接种疫苗后,预计美国2021年4月COVID-19累计确诊人数达31 864 970人,若未接种疫苗,累积确诊人数达35 317 082人,相差345余万人。英国按计划接种疫苗后预计4月初累积确诊人数达4 195 538人,若未接种疫苗情况下累积确诊人数达4 268 786人,相差7万余人。结论 SVEPIUHDR模型对美、英两国COVID-19疫情的预测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石家庄市藁城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暴发疫情的流行特征。方法 利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传染病监测系统报告的本地病例、CDC流行病学调查报告、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及相关省份公开发布的疫情信息,描述该起疫情的流行特征。结果 2021年1月2日至2月14日,石家庄市共报告COVID-19病例1 033例,罹患率为9.36/10万;疫情分布在石家庄市14个县(市、区),并扩散到河北省在内的5个省份。藁城区病例占石家庄市的83.16%(859/1 033),该区增村镇的小果庄村(299例)、刘家佐村(107例)和南桥寨村(162例)占石家庄市的54.99%,罹患率依次为7 412.00/10万、10 348.16/10万、6 612.24/10万。病例的城乡比为1:15.53,男女性别比为1:1.34,平均年龄40.49岁。2个单日发病高峰分别为2021年1月3日(9.97%,103例,)和9日(9.10%,94例)。发生聚集性疫情的场所307个,以家庭(74.27%,228户)与学校/托幼机构(15.64%,48所)为主。病例平均例数位居前2位的场所是教堂(82.67例/场所)和婚宴/满月宴举办场所(28.29例/场所)。疫情发现前,发病未就诊和在村卫生室/个体诊所就诊的病例占33.02%(313/948)。结论 石家庄市藁城区COVID-19疫情是一起典型的农村地区暴发疫情,导致疫情快速、隐匿传播的主要原因是早期病例未就诊或就诊于初级医疗机构、频繁参加大型聚集活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湖北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趋势及时空聚集性,为防控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湖北省1月22日—3月25日新冠肺炎发病、死亡与治愈数据,描述疫情趋势,并通过GeoDa1.14.0软件进行空间自相关分析。结果 2020年1月22日 - 3月25日期间,湖北省共报告新冠肺炎67 801例,新增确诊病例数总体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2月12日当天新增人数激增;累计确诊和死亡人数较高地区集中在湖北省东北部,武汉市为确诊及死亡人数最多的地区;湖北省累计确诊全局自相关不显著(Moran’s I≠0,P>0.05),累计死亡则在1月22日存在全局空间负相关(Moran’s I = - 0.01306,z = - 1.7797,P = 0.01),此后全局自相关不显著(P>0.05);累计确诊及死亡人数局部空间自相关均存在显著聚集与异常情况(P<0.05),武汉市呈“高—低”异常,其周围地区(黄冈市、鄂州市、黄石市)呈“低—高”异常。结论 湖北省新冠肺炎疫情未存在显著的空间聚集性,武汉市作为疫情高值区未发生转移。建议 湖北省的防控工作仍应将武汉市作为重点,复工复产要采取差异化策略,应当分区、分时进行。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发热门诊是做好传染病防控的第一道关口,通过总结分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疫情下武汉市发热门诊运行中遇到的问题和难点,据此探讨我国发热门诊的运行机制和疫情防控改进方向。方法 调查2020年1月15日—3月15日武汉市所有开放发热门诊的医疗机构每日发热门诊就诊数据,结合国家、湖北省以及武汉市发布的应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救治有关通知、政策及文件等信息,回顾和评价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武汉市发热门诊就诊和运行情况。结果 调查期间武汉市先后部署共计76所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开放发热门诊收治发热患者。2020年1月15日—3月15日武汉市发热门诊平均每日就诊量为6 070人次。1月15日发热门诊就诊量为1 625人次,1月24日达到顶峰(14 486人次)。1月30日—2月6日武汉市发热门诊接诊量几乎饱和。2月6日开始,就诊量呈现逐步下降趋势,3月15日降至585人次。武汉市中心城区的7个行政区中除洪山区外其他6个行政区日均就诊量均在千人以上,武昌区发热门诊就诊量普遍高于其他区域。结论 武汉市发热门诊在疫情期间未能充分发挥早期预警作用,在人员、物资和设施的配备等方面存在问题。医疗机构应从建立平战结合的公共卫生预警反馈机制、构建科学的一站式发热门诊、建立医疗应急供应保障体系以及组建复合型公共卫生应急队伍等四个方面优化发热门诊建设和管理,制定科学有效的疫情防控策略。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湖北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COVID-19)时空分布特征,了解湖北省COVID-19疫情的一般流行及时空聚集情况,为疫情防控提供依据与支持。方法 收集湖北省截至2020年2月10日COVID-19疫情病例数据,利用OpenGeoda1.2.0软件分析COVID-19发病的空间相关性,TScan9.4.2探索其时空聚集性;利用ArcMap10.2与 R-3.5.1软件进行COVID-19疫情的图形可视化。结果 (1)截至2020年2月10日,湖北省累计报告COVID-19确诊病例31 762例,平均每日新增确诊病例1 025例,累计死亡病例974例,累计治愈病例2 222例。累计确诊病例主要集中在武汉市(18 454例,占比58.10%)、孝感市(2 642例,占比8.32%)、黄冈市(2 332例,占比7.34%)等地区。(2)研究期内,湖北省COVID-19病例数呈现空间正相关,高-高聚集地区为武汉市、孝感市、鄂州市、黄冈市及黄石市。时空扫描进一步分析发现COVID-19病例一类聚集区为武汉市;二类聚集区中,随州市与孝感市,黄冈市、鄂州市与黄石市存在城市之间的聚集性发病。结论 研究期内湖北省COVID-19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相关部门应持续加强疫情防控措施以控制疫情发展;湖北省COVID-19疫情存在空间聚集性,提示在疫情暴发初期控制人群流动性对控制新冠肺炎疫情的传播与流行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14.
目的:基于地理信息系统探索我国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起始阶段(疫情出现到武汉市解封)在地级行政区层面的时空聚集性及发展演化规律。方法:收集2019年12月8日至2020年4月8日全国367个区域研究单元COVID-19确诊病例的相关信息和数据,应用GeoDa软件进行空间自相关分析,并将分析结果通过ArcG...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拟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发展趋势,为logistic模型在新发传染病流行中的应用提供依据。 方法 使用logistic模型,基于官方公布的2020年1月10日—3月12日新冠肺炎疫情报告数据,采用非线性最小二乘法进行拟合。结果 logistic模型拟合效果较好,4个模型的决定系数R2均高于0.99。拟合曲线与真实疫情的变化趋势吻合。始盛期前模型平均相对误差较大(74.1%~427.0%),始盛期之后降至1.0%~4.1%。模型拟合结果显示全国(湖北省除外)、湖北省(武汉市除外)和上海市于2020年2月2—5日达到疫情峰值,2月6—11日进入缓增期。武汉市则于2月11日达到高峰期,2月16日进入缓增期。模型显示首例病例报告到疫情高峰期的时间间隔以及启动一级响应到疫情盛末期的时间间隔均约为一个最长潜伏期。 结论 logistic模型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拟合效果较好,能够对疫情发展态势进行分期,为疫情防控决策和防控措施效果评价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总被引:56,自引:0,他引:56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在武汉暴发流行以来,已在全国范围内蔓延。对截至2020年2月11日中国内地报告所有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进行描述和分析。方法选取截至2020年2月11日中国内地传染病报告信息系统中上报所有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例。分析包括:①患者特征;②病死率;③年龄分布和性别比例;④疾病传播的时空特点;⑤所有病例、湖北省以外病例和医务人员病例的流行病学曲线。结果中国内地共报告72314例病例,其中确诊病例44672例(61.8%),疑似病例16186例(22.4%),临床诊断病例10567例(14.6%),无症状感染者889例(1.2%)。在确诊病例中,大多数年龄在30~79岁(86.6%),湖北省(74.7%),轻/中症病例为主(80.9%)。确诊病例中,死亡1023例,粗病死率为2.3%。个案调查结果提示,疫情在2019年12月从湖北向外传播,截至2020年2月11日,全国31个省的1386个县区受到了影响。流行曲线显示在1月23-26日达到峰值,并且观察到发病数下降趋势。截至2月11日,共有1716名医务工作者感染,其中5人死亡,粗病死率为0.3%。结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传播流行迅速,从首次报告病例日后30 d蔓延至31个省(区/市),疫情在1月24-26日达到首个流行峰,2月1日出现单日发病异常高值,而后逐渐下降。随着人们返回工作岗位,需积极应对可能出现的疫情反弹。  相似文献   

17.
2019年12月湖北省武汉市报告的不明原因重症肺炎聚集性病例事件被确定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WHO于2020年2月11日将该病命名为COVID-19。截至3月10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已造成包括我国在内的114个国家和地区出现了11.8万病例。3月11日WHO评估认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已呈现大流行特征。当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工作面临巨大挑战,主要是由于病原溯源困难、传染源分布广泛、传播途径多样、易感人群免疫水平较低、传染性较强和疫苗研发尚需时日等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中山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疫情进展情况,评估中山市新冠肺炎的疫情输入风险。 方法 获取截至2020年2月29日24时全国新冠肺炎报告病例数(不含临床诊断病例;不含中国香港、澳门和台湾数据)和百度迁徙指数,对省外各市2月29日之前累计7 d报告病例数和中山市迁入指数进行相关分析,评估中山市返程复工期间新冠肺炎疫情输入风险。 结果 中山市累计报告确诊病例66例,输入性病例占比87.88%,其中湖北省49例,占74.24%。疫情输入风险排前4位的省份是广西、四川、湖南和江西,累计输入风险指数分别为1.0820、0.5494、0.2041和0.0656。近7 d中山市迁入人口排前11位主要城市中,有疫情输入风险的城市:永州市、重庆市。 结论 中山市的新冠肺炎疫情主要由湖北输入引起,目前疫情防控工作取得阶段性效果, 防止周边及疫情高发地区的病例输入风险仍是中山市今后疫情防控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四川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发病特征,分析发病趋势。方法 收集四川省 2020 年1月21日—3月9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疫情数据,进行流行病学描述性分析。结果 1月21日—3月9日期间,新增确诊病例数与疑似病例数整体上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最高点分别为1月30日和2月10日。累计确诊病例数先直线上升后逐步趋缓。新增治愈病例数呈波动式上升,累计治愈病例数呈直线式上升。累计确诊病例中男女性别比为1.21∶1,确诊病例平均年龄为43.47岁,累计确诊病例空间分布成都最高,甘孜州其次,分别占全省累计确诊病例的 26.72%、14.47%。结论 四川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发病目前趋于平稳,但也面临企业复工、学校复学、境外输入病例等压力,应继续加强防控,防止疫情反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