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分析不同细胞毒性试验方法对医用胶细胞毒性评价的影响。方法:用浸提液法、直接接触法、间接接触法对α-氰基丙烯酸酯类粘合剂和多糖纤维素医用胶液进行细胞毒性试验,比较不同试验方法对其细胞毒性评价的影响。结果:同种样品采用不同试验方法得出的细胞毒性结果不同。结论:细胞毒性试验方法的选择应根据样品的物理性质和用途,尽量模拟临床使用情况进行选择。  相似文献   

2.
异鼠李素对人胃癌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通过体外试验研究异鼠李素时人胃癌SGC-7901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方法 将异鼠李素作用于人胃癌SGC-7901细胞,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测定IC50,细胞计数法和集落形成试验检测细胞生长抑制率,3H胸腺嘧啶核苷(3H-TdR)掺入试验测定对细胞DNA合成的影响,倒置显微镜下观察人胃癌SGC-7901细胞的形态变化.结果 异鼠李素作用于人胃癌SGC-7901细胞后,细胞生长明显受到抑制.不同剂量的异鼠李素处理后的细胞变圆、变小、脱落,排列稀疏,部分细胞内出现大小不等的空泡.结论 异鼠李素在体外能明显抑制人胃癌SGC-7901细胞增殖,且存在剂量-效应关系.  相似文献   

3.
目的 比较不同代次的狗肾传代(MDCK)细胞对流感病毒的敏感性差异.方法 选择生长状态及形态良好的、不同代次的MDCK细胞,在相同培养条件下同时接种流感样病例咽拭子标本,观察细胞病变,细胞收获后采用血凝试验测定病毒血凝效价和分离率;以参考流感病毒株测定TCID50值,比较不同代次MDCK细胞对流感病毒的敏感性.结果 3个不同代次的MDCK细胞对流感样病例标本的分离阳性率、血凝效价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且3者TCID50值相比,相差不超出1个Lg.结论 在相同实验条件以及细胞生长状态和形态良好的情况下,不同代次的MDCK细胞对流感病毒的敏感性无差异.  相似文献   

4.
细胞毒性是医疗器械生物相容性评价的重要项目之一。四唑盐MTT法是经典定量细胞毒性试验方法,该实验研究了细胞浓度、培养时间对试验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应用不同试验条件的MTT法对同一待检物会得到不同的细胞毒性结果,因此标准化MTT试验方法对医疗器械细胞毒性试验评价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5.
目的:以MTT试验方法计算环磷酰胺(cyclophosphamide,CP)对Hep G2细胞和体外安全性评价常用细胞系CHL、3T3细胞的LC50,间接比较几种细胞系的代谢能力并确定Hep G2细胞适宜的培养试验条件.方法:用需代谢活化的阳性物CP以含血清和不含血清的培养液配制染毒液,按10.0、7.21、5.19、3.73、2.69、1.93、1.39、1.00 mg/ml浓度对CHL、3T3细胞和以不同培养液培养的Hep G2细胞染毒,在24 h时间点以MTT方法对细胞存活情况进行分析,计算LC50,比较各种细胞和不同培养条件下Hep G2细胞对CP的代谢活化水平,并观察不同培养条件下Hep G2细胞的生长状态.结果:MTT试验结果表明Hep G2细胞对CP的代谢能力最强,CHL细胞次之,而3T3细胞对CP的代谢能力最弱;3种不同培养液培养的Hep G2细胞无论染毒液是含血清的还是不含血清的均观察到CP对细胞的LC50:MEM>DMEM>RPMI 1640,Hep G2细胞在DMEM、RPMI 1640两种培养液中生长状态均良好,尤其是RPMI 1640培养的Hep G2细胞,在无血清的染毒液培养下既能获得较多的细胞又能表现出较强的代谢CP的能力.结论:Hep G2细胞对CP的代谢活化能力较CHL和3T3细胞强,以RPMI 1640培养的Hep G2细胞生长状态良好且较DMEM和MEM培养的细胞表现出更强的代谢活化CP的能力,能获得较理想的培养和试验结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不同浸提介质对医用护理垫体外细胞毒性评价的影响。方法:根据ISO 10993-5:2009的试验原则和评价标准,采用不同的浸提介质制备医用护理垫浸提液,小鼠成纤维细胞L929与浸提液共培养24h,MTT 法评价浸提液对细胞生长的影响,并计算细胞存活率(Viab.%)。结果:医用护理垫不同浸提液的细胞毒性结果有统计学差异,含血清浸提介质使细胞生长抑制,Viab.%值为68.6%,而其余三种浸提介质细胞生长状态良好, Viab.%均>80%。结论:不同的浸提介质对医用护理垫细胞毒性结果有直接影响,因此在评价医用材料的细胞毒性时,必须明确所使用的浸提介质。  相似文献   

7.
二羟环氧苯并芘诱导16HBE细胞转化最佳实验方案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目的 采用客观又简单的软琼脂细胞集落形成率的指标来探索二羟环氧苯并芘诱导 16 HBE细胞转化的理想实验方案 ,构建恶性转化的细胞模型。方法 根据细胞存活率试验及克隆形成率试验确定诱导的剂量 ,以不同剂量二羟环氧苯并芘 1次或多次处理细胞 ,观察培养的不同阶段转化灶出现情况 ,用软琼脂培养鉴定其锚着依存性生长的恶性特征 ,比较各组转化细胞的集落形成率。结果 以 0 .1、0 .5、1.0、2 .0 μmol/ L的剂量 ,对细胞多次间断染毒 ,传代 15次 ,是二羟环氧苯并芘诱导 16 HBE细胞恶性转化的理想方案 ,其集落形成率分别为 2 .0‰、5 .5‰、7.0‰、10 .5‰ ,剂量 -反应关系呈现良好的直线相关 ,r=0 .9741,P<0 .0 5。结论 二羟环氧苯并芘能诱导人支气管上皮细胞 16 HBE转化 ,构建理想的恶性转化的细胞模型  相似文献   

8.
三氧化二镍诱导人肺成纤维细胞恶性转化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体外用不同浓度的Ni2O3多次处理人肺成纤维细胞(HLF),并进行转化细胞的恶性鉴定--刀豆凝集素A(ConA)试验和软琼脂细胞培养试验.发现Ni2O3可诱导HLF细胞恶性转化,转化细胞生长速度加快,排列紊乱,失去接触抑制,呈交叉重叠生长,在实验浓度范围内,转化率呈剂量-反应关系.转化细胞可被低浓度ConA凝集,并在软琼脂内生长.提示Ni2O3有较强的诱导人肺成纤维细胞恶性转化的能力,具有致癌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 化学物诱发的细胞转化和基因突变分别反映不同的遗传终点.通常的做法是在各自独立的试验中分别进行.本方法介绍了将这两个观察终点结合在同一试验中同步进行的技术,以便对其结果进行分析比较,为探明化学物遗传毒性的特征,以及可能的分子致癌机制提供资料与线索.[方法] 使用培养的人成纤维细胞或其他永生化细胞系.使用永生化细胞则便于进一步的成瘤性恶性转化鉴定和突变体的克隆定性.人成纤维细胞维持在补充10%小牛血清、抗生素和氢化考的松的Eagles ASP培养液中.细胞自液氮中取出,尽快消融复苏,增殖为足够的指数生长期细胞群.再按1×104细胞/cm2的密度接种,18 h后换以无血清培养液进行化学物处理,持续时间1 h.处理后每个浓度至少保证有1×106个存活细胞.经8~10 d突变表达期培养,细胞达80%汇合时,收获合并每剂量组所有细胞,同时建立hprt基因突变和转化灶形成试验.其受试细胞总数均为1×106.诱变试验细胞接种密度为450细胞/cm2,培养液含选择剂6-硫代鸟嘌呤,浓度为40 μmol/L.培养2周,中间换液1次.结晶紫染色后计数抗性突变细胞集落数.转化灶试验接种密度为900细胞/cm2,培养液中小牛血清含量为5%.培养6~7周,每周换液1次.亚甲蓝染色后计数转化灶.[结果] 使用不同的化合物,包括乙基亚硝基脲,乙酰氨基芴、苯并(a)芘和氮芥吖啶(ICR-191),对该联合试验方法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抗6-硫代鸟嘌呤细胞突变体形成率与转化灶形成率各自都显示很好的剂量-反应关系,而且两个观察终点的剂量-反应曲线斜率也大体一致.[结论] 本联合试验所设计的操作方法,能得到给以完全一致的实验处理,并经过相同突变表达期的同一细胞群.对此细胞群进行的联合试验,所获得细胞转化灶形成频率和突变频率的结果,具有良好的可比性.同时分离的转化灶细胞和突变体细胞更适合作为成瘤性试验,以及突变特异性分子生物学研究的材料,便于做进一步深入的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不同试验条件对MCF-7增殖实验检测雌激素效应的影响.方法 选用两种来源(ATCC和某肿瘤医院)的MCF-7细胞,研究不同浓度、不同培养时间、不同溶剂、不同培养液条件下MCF-7细胞对17B-雌二醇(E2)、乙炔雌二醇(EE2)、雌三醇(E3)、雌酮(E1)的反应,以优化MCF-7增殖实验条件.结果 不同E2...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伴有结核病的艾滋病患者相关结核试验检测结果、CD4+T淋巴细胞(简称CD4细胞)计数结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9年1月本院收治的56例艾滋病伴有结核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同时选择46例单一艾滋病患者为对照,比较两组患者及研究组不同类型患者的结核菌素皮肤试验(TST)结果、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T-SPOT.TB)结果及CD4细胞计数差异。结果研究组CD4细胞计数100/mm~3、100~200/mm~3、200/mm~3分别为40例(71.43%)、7例(占12.50%)、9例(占16.07%),对照组分别为2例(占4.35%)、8例(占17.39%)、36例(占78.26%),两组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15,P0.05)。研究组TST试验和T-SPOT.TB试验阳性率分别33.93%(19/56)、76.79%(43/56),对照组分别为4.35%(2/46)、8.70%(4/4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为11.77、44.42,P值均0.05)。研究组不同类型患者CD4细胞计数分布、TST和T-SPOT.TB试验阳性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相比单一艾滋病患者,伴有结核病艾滋病患者CD4细胞计数明显减少,TST试验、T-SPOT.TB试验阳性率增高,不同类型结核病与CD4细胞计数结果并无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2.
该文的目的在于深入研究镍离子的细胞毒性,为含镍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提供基础数据.该文选取小鼠结缔组织细胞(L929)、小鼠胚胎心肌细胞(H9c2(2-1))、人胚肾细胞(293[HEK-293])、人成骨细胞(hFOB1.19)、人肝永生化细胞(THLE-3)、人T淋巴瘤细胞(H9)、人外周血B淋巴细胞(IM-9)等七种细胞,按医疗器械细胞毒性试验推荐的MTT法检测,对不同镍离子浓度下细胞毒性进行研究.得出每种细胞在不同镍子浓度下的细胞增殖率,并对细胞毒性进行分级,同时计算每种细胞的IC50值.结果表明不同细胞对镍离子的敏感度不同,H9细胞对镍离子最敏感,而L929细胞对镍离子的毒性最耐受.当镍离子浓度不大于1.25 mg/L时,所有细胞的细胞毒性均不大于1级,可认为此浓度以下为所选七种细胞的细胞毒性安全区.若以L929细胞作为医疗器械细胞毒性评判依据,镍离子浓度在5 mg/L以下时无细胞毒性.本研究结果为初步判断含镍医疗器械中镍离子溶出是否引起细胞毒性及全身毒性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甲醛(FA)对人肝癌HepG2细胞内胆汁酸合成和外排影响,探讨甲醛引起肝细胞损伤机制.方法 以不同浓度甲醛对HepG2细胞染毒12、24和48 h,采用细胞毒性试验(MTT法)检测细胞活性;以不同浓度甲醛对HepG2细胞染毒24和48 h,采用化学-酶法测定HepG2细胞内总胆汁酸(TBA)含量;采用实时定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体外细胞毒试验研究快速检测香烟综合毒性的技术。方法采用细胞毒试验(中性红法),选用仓鼠肺细胞(V79)与受试物作用,经处理、培养和仪器测试判定待检样品是否对细胞有毒性作用。结果在各不同时间段可以看出,不同浓度组香烟提取物(CSE)对细胞毒性作用的强弱不同,显色变化明显。低毒香烟组显色浅,半数抑制浓度(IC50)值大,细胞毒性小;高毒香烟组显色深,IC50值小,细胞毒性大。结论香烟的综合毒性越强,细胞毒试验显色越明显,反之亦然,证实细胞毒试验可作为快速检测香烟综合毒性的初筛方法。  相似文献   

15.
毒理学实验可采用整体动物、游离的动物脏器、组织和细胞进行.根据所采用的方法不同,可分为体内实验和体外实验.毒理学还利用限定人体试验和流行病学调查直接研究外源性化学物对人体和人群健康的影响.这些方法各有利弊,应根据不同的实验目的来选择.  相似文献   

16.
细颗粒物已成为城市空气中的主要污染物之一.长期接触细颗粒物可使细胞遗传物质发生损害.利用体内外多种试验方法检测到细颗粒物的遗传毒性主要发生在细胞染色体、DNA、基因等不同水平的遗传物质.本文综述了空气中细颗粒物遗传毒性的研究进展,初步探讨了细颗粒物遗传毒性的可能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7.
根据国家质检总局颁布的<出入境人员健康检查规程>中"实验室检验"规定,要求ABO血型为常规检验项目.ABO血型鉴定原理是根据红细胞膜上有无A、B抗原,将血型分为A型、B型、AB型、及O型.通常ABO血型是通过正向试验(细胞试验)和反向试验(血清试验)来鉴定的.正向试验是用已知抗A或抗B分型血清来测定红细胞膜上有无相应的A、B抗原,检查红细胞是否凝集.反向试验是用已知A细胞和B细胞来测定血清中有无相应的抗A或抗B.在日常工作过程中,一般只采用正向试验鉴定ABO血型,但在检测献血者或病人的ABO血型时,细胞试验和血清试验必须同时进行.这两种试验可以作为相互验证的质量控制方法.作者在出入境人员ABO血型鉴定中曾发生1例正向试验(细胞试验)和反向试验(血清试验)结果不一致的情况,现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3D生物打印的肝癌模型用于顺铂药敏试验的可行性。方法通过3D生物打印技术分别构建SMMC-7721和Hep G2细胞3D水凝胶肝癌模型,并对不同浓度的顺铂进行药敏试验,采用LIVE/DEAD细胞荧光染色观察药物敏感性。并与2D培养药敏试验比较。结果在打印的3D肝癌模型环境中,SMMC-7721和Hep G2细胞分别形成葡萄串状细胞球体和块状肿瘤球体。而在2D培养中形成单层细胞。打印的3D肝癌模型中SMMC-7721细胞和Hep G2细胞对顺铂的敏感性均显著低于2D培养模型(P 0. 05)。结论 3D打印的肿瘤模型可更真实地模拟体内肿瘤生长的微环境,有助于提高药敏试验的可靠性,可在细胞实验与临床实验的联系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比较酸性膨润土和有机膨润土的细胞毒性.方法 用CCK-8试验、中性红(NRU)试验、乳酸脱氢酶(LDH)试验、凋亡试验和溶血试验来检测2种土的细胞毒性.溶血试验以人的红细胞为靶细胞,暴露剂量为0,0.3125、0.6250、1.2500、2.5000mg/ml,暴露10min.其余4个试验均以人B淋巴细胞系(HMy2.CIR)为靶细胞,暴露剂量为0、10、20、30、60、120、180 μg/ml,暴露4 h.结果 所有剂量2种膨润土的溶血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CK-8试验结果表明,酸性土和有机土剂量分别≥30、20μg/ml时,细胞活性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NRU试验和LDH试验出现类似结果,并均呈剂量-效应关系.180μg/ml酸性土组与120、180μg/ml有机土组的早期细胞凋亡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个体外试验的结果均表明,有机土毒性明显高于酸性土.结论 2种膨润土均可诱发细胞凋亡、细胞膜损伤等细胞毒性.有机土细胞毒性明显高于酸性土.  相似文献   

20.
二氧化硅对成纤维细胞和肺上皮细胞的DNA损伤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小剂量二氧化硅(SiO2)粉尘对中国仓鼠肺成纤维细胞(CHL)和貂肺上皮细胞(CCL-64)的DNA损伤作用.方法采用彗星试验,按SiO2粉尘不同的作用浓度(终浓度0、7.5、15、30、60、120 mg/L)和时间分组(1 h、2 h)来观察DNA损伤.以彗星尾长(彗头末端到彗尾末端的长度)作为DNA损伤程度的评价指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SiO2明显增加了CHL及CCL-64细胞的DNA迁移距离(P<0.01),在7.5~120 mg/L的剂量范围内,彗星尾长随作用剂量的增加而增加;一般2 h组比1 h组引起更严重的DNA损伤.结论小剂量SiO2粉尘确有遗传毒性,体外试验可致CHL细胞和CCL-64细胞DNA链断裂.由彗星试验的系列浓度SiO2引起两种细胞DNA链断裂的效应相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