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广东省第四次结核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报告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 考核评价全省1990-2000年结核病控制规划实施效果,了解全省结核病疫情状况。方法 根据全国第四次结核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方案,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调查点,然后根据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全省结核病疫情和十年前相比,肺结核病患病率、涂阳患病率、菌阳患病率和死亡率分别下降28.8%、4.5%、8.6%和73.6%。结论 全省结核病患病率、涂阳和菌阳患病率呈下降趋势,但下降速度缓慢,而结核病死亡率下降则十分显,充分体现现代结核病化疗对降低病人死亡率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湖南省四次结核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结果评价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从湖南省四次结核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流调)结果分析和评价我省结核病控制工作质量。方法 对湖南省1979、1985、1990年2000年四次全国结核病流调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前三次流调全省肺结核患病率、涂阳患病率和结核病死亡率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979-1999年患病率和涂阳患病率年平均递降率分别为0.77%和1.82%。2000年流调全省患病率为310/10万,涂阳患病率为107/10万;1990年-2000年年平均递降率分别为8.63%和5.02%,且涂阳患病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四次调查除1990年和1979年涂阳患病率外,农村患病率和涂阳患病率高于城市(镇)。且前三次流调农村患病率和涂阳患病率湖区(平原)明显高于丘陵和山区。2000年流调以山区居高。各次调查肺结核病人的发现均以新发病人为主,占56.0%-73.1%。已知病人中复治病人比例自1985年始有所下降,但下降缓慢。结论 近10年全省结核病疫情的快速下降,显示了全省全面实现现代结核病控制策略的成效。但是农村患病率高,且以湖区(平原)转向山区患病率高的地域特征,以及新发病人比例高、复治病人比例下降缓慢等结核病现状,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3.
深圳市外来人口8年结核病控制效果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廖景业  罗育希  张玉华  谭卫国 《现代预防医学》2006,33(7):1234-1235,1240
目的:研究把外来人口结核病纳入项目管理,评价其对区域结核病疫情的影响,以其对区域结核病控制的必要性、可行性和科学性。方法:政府承诺将外来人口结核病纳入项目管理;推行现代结核病控制策略。结果:从1993年至2001年,登记了外来人口新发涂阳肺结核5260例,接受DOT管治率为100%,治愈新发涂阳肺结核5068例,治愈率96.3%。8年间,我市户籍人口涂阳患病率下降55.9%,外来人口涂阳患病率下降38.6%,肺结核疫情明显下降。结核菌耐药率明显下降.结论:外来人口结核病结核病控制是控制区域结核病疫情的重要组成部分,实施外来人口结核病结核病控制对区域结核病控制具必要性、可行性和科学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我国煤炭集团矿区最佳结核病控制策略。方法:回顾山西焦煤集团太原西山矿区结核病疫情动态与控制策略,进行效益分析。结果:在全球结核病疫情回升的情况下,山西焦煤集团太原西山矿区结核病疫情呈下降趋势,2000年涂阳肺结核患病率69.4/10万,比1990年下降了54.3%,平均年递降率8%。结论:山西焦煤集团太原西山矿区结核病控制项目有效遏制了结核病在矿区流行与传播,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5.
广州市第四次结核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调查结核病疫情现状。方法 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按《2000年全国结核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实施细则》在广州市城乡10个点开展流调。结果 活动性肺结核患病率145.7/10万,涂阳患病率48.6/10万,患病率和涂阳患病率的年均递降率分别为4.8%和3.0%。结核病死亡居各类死因的第9位,死亡专率5.5/10万。患病趋势随着年龄增长而增高,城乡之间的差异缩小。结论 广州市结核病疫情持续改善,但下降速度缓慢。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DOTS策略下肺结核病人管冶效果及疫情变化趋势。方法收集1993~2003年深圳市实施DOTS策略中结核病防治有关资料,以及流行病学调查资料,并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从1993年至2003年,登记涂阳肺结核8483例,治愈率96,3%。肺结核疫情明显下降,深圳市户籍人口涂阳患病率下降55.9%,非户籍人口涂阳患病率下降38,6%。结论DOTS作为现代结核病控制策略是深圳市结核病疫情有效控制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程俊  初磊  李永文 《现代预防医学》2009,36(22):4348-4350
[目的]通过分析山东省结核病疫情,探讨进一步加强山东省结核病控制的措施.[方法]根据1979年、1984年、1990年和2000年4次结核病流行病学调查资料和山东省结核病控制工作季报表资料分析山东省结核病流行状况及趋势.[结果]4次结核病流调活动性患病率分别为490/10万、311/10万、198/10万和192/10万;涂阳患病率分别为134/10万、91/10万、60/10万和57/10万.涂阳病人登记率和涂阳病人治愈率逐年提高.[结论]山东省结核病疫情呈下降趋势,但需继续加大政府投入,全面实施遏制结核病策略,加强病人的督导管理,控制耐药病例的产生,才能有效地控制结核病的流行.  相似文献   

8.
从南宁市历次结核病流行病学调查看结核病流行状况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 了解南宁市20年来结核病流行状况及其原因,方法 分析南宁市1979-2000年4次结核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资料。结果 南宁市在1979-1986,1986-1990年涂阳患病率年均分别下降18.5%和11.9%。1990-2000年涂阳患病率年均递增4.9%,结论 南宁市在70-80年代结核病流行得到较好控制,疫情呈快速下降趋势;90年代后疫情快速上升,流动人口的结核病问题是主要原因,新发初治涂阳病人是控制重点。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西安市肺结核的疫情变化和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全市结核病防控对策提供依据。方法对西安市2011—2013年活动性肺结核的资料进行统计描述和分析。结果西安市活动性肺结核年平均报告发病率为49.59/10万,涂阳肺结核年平均报告发病率为14.67/10万,活动性肺结核和涂阳肺结核发病率呈逐年下降趋势;全年均有发病,无明显季节性;活动性肺结核和涂阳肺结核发病郊县高于城郊区;男性发病多于女性;年龄以15~34岁居多;农民发病较多;传染性肺结核治愈率为96.04%,病死率为5.05%;非传染性肺结核病死率为0.49%,拒绝治疗率为1.62%,病死率和拒绝治疗率存在地区间差异。结论西安市肺结核病疫情呈缓慢下降趋势,结核病防控工作取得成效,但对于农村地区的结核病患者应予以重视,郊县结核病定点门诊的管理和诊疗水平仍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分位数回归模型在新疆地区涂阳肺结核报告率与生态学相关因素关联分析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基于2011-2015年新疆103个区县涂阳肺结核报告率的面板数据,描述与分析其地区分布现况,分析人口密度、人均GDP、年平均温度、年总降水量及年平均相对湿度与涂阳肺结核报告率的关联性,应用分位数回归模型,探讨影响因素随涂阳肺结核报告率变化其效应变化趋势。结果新疆不同地区涂阳肺结核报告率存在地区差异,南疆地区高于北疆、东疆及中部地区,2011-2015年报告率呈小幅波动但整体下降趋势。经典线性模型显示人均GDP越高、年总降水量越高,涂阳肺结核报告率越低,关联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分位数回归模型进一步提示:随着涂阳肺结核报告率的增加,人均GDP的效应大小呈倒"U"型趋势,年总降水量的影响效应呈递增趋势。结论相比经典线性回归模型,分位数回归模型可提供更加丰富细致的信息,在传染病时空面板数据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中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抑郁症状的地区分布及与心脑血管疾病的关系。  方法  基于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ina Health Retirement Longitudinal Study, CHARLS)2018年全国调查数据,以3 778名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为研究对象,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分析地区经济发展与老年抑郁症状及心脑血管疾病关联的城乡差异,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分析不同地区老年心脑血管疾病与抑郁症状的关系。  结果  中国老年人抑郁症状检出率为45.9%,人均生产总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 GDP)与老年抑郁症状检出率呈负相关(rs=-0.651, P < 0.001),城市和农村人均GDP水平均与老年抑郁症状检出率呈负相关(rs城市=-0.850, P < 0.05; rs农村=-0.810, P < 0.05),农村人均GDP水平与心脑血管疾病患病率呈负相关(rs农村= -0.876, P < 0.05)。心脑血管疾病老年患者的抑郁症状检出率是未患心脑血管疾病老年人的1.876倍(OR=1.876, 95% CI: 1.561~2.255, P < 0.05)。  结论  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低、患心脑血管疾病会造成老年心理健康的双重负担,因此发展地区经济对促进老年人群身心健康具有重要作用,同时应关注心脑血管疾病老年患者的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云南省农村居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患病现状及经济负担。方法采用两阶段分层抽样方法抽取云南省9396名18岁及以上的村民进行现场问卷调查。采用两步模型法估算其直接经济负担;用伤残调整寿命年(DALY)与人力资本法相结合,估算其间接经济负担;采用支付意愿法测算其无形经济负担。COPD的死亡资料、人口数据和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数据分别来源于当地的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及统计局。结果云南省农村居民COPD的患病率为1.41%,其中男性患病率为1.72%,女性患病率为1.23%,男性患病率与女性患病率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7.113,P>0.05)。COPD死亡率为65.67/10万。COPD每千人口的DALY值为6.02,其中男性为6.73,女性为5.26,男性每千人口的DALY值略高于女性。云南省COPD患者的人均直接、间接和无形经济负担分别为4202.06、94.87和7051.95元,总的疾病经济负担为16767.65万元。男性COPD患者总疾病经济负担大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4.678,P<0.05)。结论云南省农村COPD患者的人均经济负担超出了患者的家庭年均收入,COPD给云南省农村居民造成了一定的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我国城乡及地区间医疗保健支出现状及差异性,分析我国城乡居民医疗保健支出的公平性,为我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提供科学参考。方法:收集2000—2018年城乡医疗保健支出、人均可支配收入及人均纯收入等相关数据,采用集中指数和集中曲线对我国城乡医疗保健支出进行公平性分析。结果:2010—2018年城镇居民人均医疗保健支出(实际值)年平均增长速度为3.55%,农村居民人均医疗保健支出(实际值)年平均增长速度为10.00%。2000—2017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医疗保健支出集中指数呈下降趋势,其中2006年出现最大值为0.1332,除2015—2017年外,其余年份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000—2017年我国农村居民人均医疗保健支出集中指数呈下降趋势,2004年出现最大值为0.2522,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我国城乡人均医疗保健支出逐年增加,全国和各地区城乡人均医疗保健支出差距较大。我国城乡人均医疗保健支出存在不公平性,城镇人均医疗保健支出优于农村人均医疗保健支出,公平性逐渐趋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1981-2010年间我国婴儿死亡健康公平性的变化情况。方法 利用《中国卫生统计年鉴》中婴儿死亡情况的有关资料, 分析婴儿死亡率和省际人均GDP之间的相关性, 利用极差法、人群归因危险度百分比、集中指数、集中曲线等指标定量分析我国各省份间婴儿死亡的健康公平性。结果 从1981-2010年各省市的人均GDP和婴儿死亡率之间相关系数均为负值。省际集中指数均为负值, 集中曲线均在标准线之上, 反映出婴儿死亡情况主要集中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较落后的省份。结论 从1981-2010年, 我国婴儿死亡情况和社会经济水平之间呈显著的负相关性且相关性增强;省际间婴儿死亡的健康不公平略有所改善。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农村水和环境卫生改变程度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以公开数据为基础,运用统计分析工具,建立统计分析模型。结果农村无害化厕所普及率、农村饮用水普及率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且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当农村自来水普及率、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提高时,人均GDP将有一定增加。结论建议各级政府应将环境卫生改善纳入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列入各级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中日两国医疗服务利用及效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中日过去10年的有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指标进行了比较分析,发现:(1)2002年,日本的国内生产总值(GDP)是中国的3.2倍,人均GDP是中国的32.3倍;(2)日本1961年实现了国民皆保险,2003年中国城市没有医疗保障的人口为44.8%,农村没有医疗保障的人口为79.1%;(3)日本人均卫生费用约是中国的56倍;(4)中国的全国卫生总费用年度发展速度约是日本国民医疗费用年度发展速度的5.2倍。同期,日本国民对门诊服务和住院服务的利用都在上升,而中国的两项指标都呈下降趋势;(5)2000年日本国民医疗费用个人负担部分为14.8%,2001年中国国民医疗费用个人负担的部分超过60.8%;(6)2000年中国男性人均期望寿命相当于日本男性1970~1971年的水平,女性期望寿命相当于日本女性1965~1966年的水平,婴儿死亡率略低于日本60年代的水平。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中国农村卫生发展项目(简称"卫十一项目")实施期间,项目地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的绩效。方法:采用项目开发的农村公共卫生服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连续收集40个项目县2008—2013年的投入、产出指标,进行综合分析与评价。结果:项目地区2008—2013年间公共卫生的投入和产出均逐年提高,分别由项目初期的22.73分和39.05分增加到32.62分和57.60分,增幅达43.15%和47.50%,部分项目省份投入增幅较产出明显。项目地区投入产出比从1.72增加到1.77,年间略有波动。结论:采用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绩效考核指标监测项目实施进程,有利于及时发现农村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中存在的薄弱环节,从而针对性地采取有效措施促进体系的完善。在加大公共卫生投入的时候,如何高效利用资源,提高服务效果依然是亟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目的从卫生经济学角度分析评价祁阳县结核病防治规划的经济学效应,探索该规划的合理性与收益性。方法收集2001-2010年结核病防治规划季报、年报及人口学资料,采用卫生经济学理论与方法对结核病防治规划的成本-效果、成本-效用及成本-效益进行分析评价。结果 10年间政府及相关国际组织投入经费254.3万元,每发现并治疗1例患者费用为338.71元(254.3万/7 508),病人投入费用为812.8万元,每例患者为1 082.6元(812.8万/7 508)。10年间共治愈病人3 715例,共挽回DALY39 152年,按祁阳县平均期望寿命73岁计算[4],共获得536(39 152/23)个完整生命。减少新肺结核病人5 573例,节省费用3 566.72万元。按国内生产总值(GDP计算),10年平均人均GDP7 259.4元/年,挽回GDP2.8亿元。按祁阳县农民人均纯收入3 752.9元计算,避免了因病造成的个人收入损失达14 693.4万元。结论 10年来祁阳县结核病防治规划的实施,各项指标达到了《湖南省结核病防治规划(2001-2010年)》的要求,取得了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为保障全县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作出了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19.
中国1998~2003年婴儿死亡率及其相关因素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罗树生  王燕  高军  徐玲 《中国妇幼保健》2006,21(13):1841-1845
目的:发现与婴儿死亡相关的因素,为降低婴儿死亡率提供依据。方法:利用第3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的资料,计算全国的婴儿死亡率,并对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1999~2003年婴儿死亡率平均为11.3‰;农村地区的婴儿死亡率差异较大,经济最不发达的4类农村地区的婴儿死亡率最高,达到了25.1‰;对农村地区婴儿死亡影响大的因素包括:婴儿性别、母亲民族与受教育水平、家庭饮用水类型及年人均医疗卫生支出。结论:经济最不发达的4类农村地区应该成为卫生干预的重点对象,应加强健康教育、引入针对性干预项目和普及社会医疗保险。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