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2 毫秒
1.
目的 探讨先天性心脏病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的外科治疗.方法 选择先天性心脏病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患者32例.动脉血氧饱和度0.84一0.94,左向右分流20例,双向分流10例,无分流2例.测肺动脉压65~120(82±14) mm Hg(1 mm Hg=0.133 kPa).所有病例均在体外循环下行心内畸形矫治手术,术前给予吸氧、西地那非等治疗,术中应用乌司他丁及低温肺保护液肺动脉灌注等手段,术后常规应用血管活性药物.结果 32例手术顺利,术后肺动脉压下降20~40 mm Hg.30例治愈出院,2例术后早期死于严重低心排血量综合征及致命性心律失常,病死率为6.25%(2/32).结论 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经围手术期综合治疗后再行手术根治可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2.
本文观察15例雾化吸入硝酸甘油(Neb-NTG)治疗左向右分流先天性心脏病(CHD)并肺炎患儿的疗效,探讨治疗CHD并肺炎的新途径。结果认为,吸入Neb-NTG是一种有效、简便、安全治疗左向右分流CHD并肺炎的方法,为此提供了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婴儿左向右分流先心病(CHD)合并肺动脉高压(PH)的围术期处理.方法:本组35例左向右分流CHD合并PH患儿,年龄2~12个月,其中心脏直视手术28例.手术前、中、后积极采用各项治疗措施,合理运用呼吸机、扩张肺血管药、膜肺、超滤,动态监测肺动脉压、加强呼吸道管理等.结果:34例顺利度过手术危险期,恢复良好.死亡1例,占2.9%.结论:早期手术,围术期注重综合处理,保护肺等重要器官的功能,防治PH及危象可获得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4.
多普勒超声心动图估测肺动脉高压的两种方法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用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测肺动脉瓣返流和三尖瓣返流两种方法估测肺动脉压的价值,对30例左向右分流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同时有肺动脉瓣和三尖瓣返流的患者,用上述两种方法估测肺动脉压,并与用Swan-Ganz导管所测得的肺动脉压比较,结果多普勒超声心动图用上述两种方法估测的肺动脉压均与Swan-Ganz导管所测得的肺动脉压高度相关.上述两种无创性估测肺动脉压的方法各有优缺点,临床上可根据具体情况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先天性心脏病患儿血浆脑利钠肽(BNP)水平与心功能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70例先心病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先天性心脏病的类型分为两组:A组为左向右分流型先心病,B组为发绀型先心病。常见左向右分流型先心病又按心功能分级及肺动脉高压情况分为2类。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测定血浆BNP水平。同时选取30例正常儿童作为对照组。结果⑴除法洛四联症外,其他类型的先心病患儿血浆BNP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⑵常见左向右分流型先心病患儿心功能Ⅲ~Ⅳ级合并肺动脉高压者与心功能Ⅰ~Ⅱ级无肺动脉高压者,血浆BNP水平存在明显差异(P〈0.01)。结论血浆BNP水平不仅与心功能存在明显正相关,而且对判断肺循环血流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先天性心脏病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先天性心脏病(CHD)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PH)的外科治疗及效果。方法65例CHD合并PH者,房间隔缺损(ASD)27例,室间隔缺损(VSD)34例,动脉导管未闭(PDA)5例(3例为合并病例),部分心内膜垫缺损(PASD)2例。术前心脏超声检查在缺损处呈双向分流病理改变。手术治疗的指征是心脏超声检查左向右分流时相≥70%心动周期,股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0.94。ASD,VSD均采用涤纶片修补,1例VSD在补片上缝成0.4cm右向左单向活瓣;PDA在并行循环下切开肺动脉补片缝合。术后继续吸氧,扩血管,强心,利尿治疗。结果术后早期因肺动脉高压危象,右心衰死亡2例。余随访12~60(32.30±15.24)个月,心功能Ⅰ-Ⅱ级,心彩超估测肺动脉平均压25—38mmHg,胸片示肺动脉段凸出明显减小,恢复良好。结论经吸氧、扩血管治疗、抗肺部感染、在心功能及肺动脉高压有所改善后,结合超声对分流定性及血气分析判断手术适应证,可使部分CHD合并重度PH患者获得较满意的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PGE1和西地那非对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手术后肺动脉高压的影响。方法:总结29例先心病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手术后临床资料,17例应用PGE1,12例应用西地那非。检测用药前后肺动脉压力、体循环压力、血氧饱和度、动脉血氧分压、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吸入氧浓度的变化。结果:用药前后肺动脉压力、血氧饱和度、动脉血氧分压、吸入氧浓度方面的变化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两种药物均能有效降低患者肺动脉压力。但PGE1在降低肺动脉压力的同时,对体循环影响较大。另外,西地那非为口服剂型,使用更方便。因此,西地那非可作为治疗先心病手术后肺动脉高压的新选择。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的超声心动图应用体会。方法:选择2005年1月-2011年1月检查新生儿500例,筛查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发病情况并进行分析。结果:本组病例77.5%的是常见类型中的左向右分流畸形,右向左分流的占11.3%,肺动脉出口梗阻的占4.2%,左室流出道梗阻的占3.2%。结论:重视胎儿期心脏超声的检查可以对先心病进行早期发现及时终止妊娠,出生后也应重视超声的检查以便及时治疗先心病。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析应用超声心动图筛查小儿先天性心脏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8年12月该院3 009例超声心动图检查的患儿,进行先天性心脏病筛查。结果经超声心动图检查,3 009例患儿中检出先天性心脏病187例,发病率为6. 2%,其中左向右分流型先天性心脏病166例(88. 8%),右向左分流型先天性心脏病18例(9. 6%),无分流型3例(1. 6%)误诊2例(1. 1%),符合上报危急值标准1例(0. 5%)。左向右分流型先天性心脏病中最多见的3种类型分别为室间隔缺损51例(30. 7%)、房间隔缺损35例(21. 1%)、动脉导管未闭29例(17. 5%);右向左分流型先天性心脏病中最多见的为法洛氏四联症11例(61. 1%)。无分流型先天性心脏病中最常见的为肺动脉狭窄2例(66. 7%)。结论超声心动图筛查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方便、快捷、无创,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可为临床早诊断、早干预、早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先天性心脏病的发病率约为1%,是我国主要的新生儿出生缺陷。其中先天性室间隔缺损(VSD)是最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单纯先天性VSD约占先天性心脏病总数的20%~30%,是先天性心脏病外科手术治疗的主要疾病。大型VSD血液在心室水平左向右分流量大,肺循环充血严重,几乎都多合并有明显的肺动脉高压,影响心脏和肺脏功能。患儿在出生早期就会出现充血性心力衰竭和反复的呼吸道感染,生长发育落后而处于危重状态,内科治疗效果差,病死率较高,是常见的危重先天性心脏病之一,需要及时有效的手术干预。外科手术治疗在危重先天性VSD的救治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左向右分流型先天性心脏病左心室功能。方法 利用多普勒超声心动图,选择反映左心室功能的部分指标进行无创性检测。结果 左向右分流型先心左室收缩功能和舒张功能均可能受损,收缩功能降低甚于舒张功能,其测定值的高低与心功能不全、心脏大小等有关,而与心率快慢、心律失常关系不大。结论 诊治左向右分流型先心合并心力衰竭时应兼顾心脏的收缩与舒张功能。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不同麻醉方式对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右心导管检查结果的影响。方法比较局麻与全麻方式下吸氧及肺动脉内注人米力农后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肺动脉平均压与全肺阻力下降的差异。结果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全麻时肺动脉平均压与全肺阻力的降低[(12.30±9.65)mmHg vs(3.00±4.94)mmHg与(4.33±1.63)wood vs(1.8±0.82)wood]均优于局麻(P〈0.05或P〈0.01)。结论全麻有效解除先天性心脏病合并动力型肺动脉高压患者精神紧张,舒张肺血管平滑肌,其右心导管检查结果更为可靠。  相似文献   

13.
先天性心脏病是胚胎发育异常所致的心脏血管畸形。因畸形部位不同可分为紫绀型右向左分流,与非紫绀型左向右分流两大类。前者是静脉系统血液通过异常的通道流向左心、主动脉系统。患儿表现口唇紫绀,指趾发绀,多为复杂畸形,手术治疗难度较大。后者是左心、主动脉系统的血液,通过异常部位流向右心、肺动脉系统。较常见的是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和动脉导管未闭。这些  相似文献   

14.
仇烨  黄晓玲  吴杰  郑虹  吴伟森  林震 《中国妇幼保健》2007,22(16):2209-2211
目的:探讨血浆脑钠肽(BNP)及Tei指数在左向右分流型先天性心脏病(CHD)患儿中的变化及其对心功能评价的价值。方法:44例左向右分流型CHD患儿按心室容量负荷分为左心型组及右心型组,对照组20例。应用ELISA方法测定血浆BNP浓度;超声心动图测量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右室舒张末期内径(RVEDD)、肺循环血流量/体循环血流量(Qp/Qs)、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左室Tei指数,进行比较;22例CHD患儿接受手术治疗,手术前后进行比较。结果:①与对照组比较,左心型和右心型CHD组血浆BNP浓度均显著增高(P<0.001),左室Tei指数亦增大(P<0.05);②左心型和右心型CHD组血浆BNP浓度分别与LVEDD和RVEDD、Qp/Qs、左室Tei指数呈正相关;③手术后CHD患儿血浆BNP浓度和左室Tei指数均低于术前(P<0.01)。结论:血浆BNP水平及Tei指数是评价左向右分流型CHD患儿心功能的有效、敏感指标,可为临床诊治工作和疗效判断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组织多普勒技术对单纯先天性心脏病患者肺动脉压力及其分级的判断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2月至2013年3月我院收治的先天性心脏病患者140例,按治疗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0例。对照组使用心导管术测量其肺动脉压力。观察组患者应用组织多普勒技术测量肺动脉血流频谱的时间间期参数、瓣膜返流速度和心内分流速度,估测患者肺动脉压力。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参数,并观察记录两组患者肺动脉高压的分级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右心房平均压、平均肺动脉压和肺动脉收缩压等血流动力学参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肺动脉高压患者所占比例为100.00%,高于对照组的85.71%,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组织多普勒技术在对单纯先天性心脏病患者肺动脉压力及其分级的判断上有很良好的使用价值,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6.
先天性心脏病与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多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先天性心脏病是儿童时期常见的心脏疾病,以左向右分流型多见,是由于胚胎期心血管发育畸形所致。主要的并发症是反复呼吸道感染,且直接影响着本病预后。本文就86例先天性心脏病左向右分流型患儿与呼吸道感染的关系进行了多因素分析,现报告如下。l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左向右分流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86例;男46例,女40例;~6月23例,~l岁28例,~3岁18例,3岁以上的6例,空间隔缺损40例,房间隔缺损28例,动脉导管未闭16例,肺静脉异位引流2例,其诊断均经临床表现、体格检查、心电图、心脏X线检查、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予以确…  相似文献   

17.
先天性心脏病肺动脉高压患者血中雌激素含量变化与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先天性心脏病(CHD)患者出现肺动脉高压(PAH)后雌激素变化及其与肺动脉压力的相关性,为PAH激素治疗提供理论依据,同时探讨雌激素发生变化的机制.方法 以右心导管测量的肺动脉压力为标准,选取36例肺动脉压力正常和108例合并PAH的左向右分流型CHD患者,分别设为对照组和PAH组,采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测定两组患者血清雌二醇、孕酮、泌乳素和卵泡刺激素(FSH)含量.结果 PAH组雌二醇、孕酮、泌乳素、FSH含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多元回归分析显示,三种性激素的含量变化与左向右分流水平无相关性,而与性别、年龄、月经周期等生理因素以及肺动脉压力明显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607、0.531和0.518.FSH与泌乳素和雌二醇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917(P=0.012)和0.759(P=0.000).结论 在CHD患者中,雌二醇含量随患者肺动脉压力升高而升高,表明雌激素对肺动脉压力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但引起雌激素升高的调节靶点位于垂体或下丘脑而非性腺.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动脉导管未闭经皮心导管封堵术前后右心血流动力学的变化,评价其临床意义。方法对50例动脉导管未闭儿童患者,在进行介入性经皮心导管封堵术治疗前应用X线降主动脉造影测量前,术后经导管检测右心血流动力学指标变化。结果未闭动脉导管最窄处直径(5.6±1.3)mm;术前肺动脉平均压(19.1±2.3)mmHg,左向右分流量平均为(0.41±0.13)l/min,血流分流量占肺循环血流量的比例平均为(0.17±0.03);术后肺动脉平均压(14.4±1.7)mmHg,左向右分流量平均为(0.03±0.01)l/min,血流分流量占肺循环血流量的比例平均为(0.02±0.01),相应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脉导管未闭经皮心导管封堵术前后血流动力学会发生改变,肺动脉平均压,左向右分流量以及分流量占肺循环血流量的比例均会不同程度下降,这种改变可以作为评价介入治疗效果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先天性心脏病(CHD)患者出现肺动脉高压(PAH)后雌激素变化及其与肺动脉压力的相关性,为PAH激素治疗提供理论依据,同时探讨雌激素发生变化的机制.方法 以右心导管测量的肺动脉压力为标准,选取36例肺动脉压力正常和108例合并PAH的左向右分流型CHD患者,分别设为对照组和PAH组,采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测定两组患者血清雌二醇、孕酮、泌乳素和卵泡刺激素(FSH)含量.结果 PAH组雌二醇、孕酮、泌乳素、FSH含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多元回归分析显示,三种性激素的含量变化与左向右分流水平无相关性,而与性别、年龄、月经周期等生理因素以及肺动脉压力明显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607、0.531和0.518.FSH与泌乳素和雌二醇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917(P=0.012)和0.759(P=0.000).结论 在CHD患者中,雌二醇含量随患者肺动脉压力升高而升高,表明雌激素对肺动脉压力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但引起雌激素升高的调节靶点位于垂体或下丘脑而非性腺.  相似文献   

20.
肺动脉高压(PH)是指肺动脉平均压〉25mmHg(休息时)或〉30mmHg(运动时),常伴有肺血管阻力(PVR)增高,是先天性心脏病(CHD)常见的并发症。在大型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完全性房室间隔缺损和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的患者中,婴幼儿期就可能合并严重的PH。如PH未得到有效控制,最终将导致右心衰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