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7 毫秒
1.
邹才盛  孔飚  叶佳国 《现代保健》2011,(14):123-125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扫描检查儿童五官科疾病(包括眼耳鼻喉)的最适合低剂量。方法使用Philips16MSCT对100例儿童眼、耳、鼻、喉部位分两组进行扫描:一组常规剂量、一组低剂量。同时记录容积CT剂量指数(CTDIvol)、剂量长度乘积(DLP)。影像质量按优秀、良好、差三个等级进行评价。结果两组不同剂量的扫描方法比较,结果显示图像质量有差异,常规剂量组图像质量较好,以优秀为主;低剂量组图像质量稍差以良好为主。但两组均未出现图像质量为差的现象,均能满足诊断需要。结论多层螺旋CT低剂量扫描在儿童五官科疾病检查中既可以明显降低患儿的辐射剂量,又能满足临床诊断需要,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冒晋宇  尹所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20):5279-5280
目的 探讨儿童16层CT (MSCT)眼眶低剂量扫描对图像质量及患儿所受辐射剂量的影响.方法 对45例患儿设置不同管电流进行轴位MSCT扫描,评价CT图像质量和患儿所受的辐射剂量.结果 当管电流从100 mA依次降至50 mA和30 mA时,容积CT剂量指数(CTDIvol)和剂量长度乘积(DLP)依次较前一组均显著降低,A组(100 mA)和B组(50 mA)的图像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30 mA)的图像质量低于A、B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儿童眼眶MSCT低剂量(100 KV、50 mA)扫描既可保证图像质量,又可降低患儿的辐射剂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低剂量扫描在腰椎中的应用及其适宜的低剂量扫描条件。方法:选择60例30-65岁腰椎椎间盘退行性病变患者,随机分成A、B、C、D、E、F 6组,每组10例,采用不同的多层螺旋CT扫描参数进行扫描,并记录随机的容积CT剂量指数(volume CT dose index,CTDIvol)及剂量长度乘积(dose-length product,DLP)。采用自定标准盲式评估方法,对6组获得容积再现(volume rendering,VR)重组及Batch重组图像进行图像质量评分,由2位高年资主治医师依据空间分辨率、噪声、伪影及辐射剂量将图像分为好、中、差3级。结果:通过改变管电流(m A)、螺距及机架旋转速度,各组CTDIvol值、DLP值均存在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相对于A组,B组CTDIvol值下降了14.29%,DLP值下降了12.64%;C组CTDIvol值下降了67.87%,DLP值下降了65%;D组CTDIvol值下降了62.49%,DLP值下降了58.45%;E组CTDIvol值下降了50%,DLP值下降了48%;F组CTDIvol值增加了24.86%,DLP值增加了29.7%。结论:正确调节管电流、螺距,可以在确保图像质量的同时,降低受检者所受辐射剂量。采用管电流350 m A、管电压120 k V、螺距1.375∶1,可降低58.45%的辐射剂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低剂量螺旋CT三维成像技术在脊椎损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8月至2018年10月天津市宁河区潘庄医院收治的70例脊椎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螺旋CT扫描剂量的不同分为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每组35例,比较两组扫描辐射剂量(CTDIvol值、DLP值)和扫描图像指标(图像噪声、图像质量评分)。结果低剂量组CTDIvol值、DLP值均明显小于高剂量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2.851、89.333,P=0.000)。扫描后,低剂量组图像噪声稍高于高剂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27,P=0.018);而图像质量评分无明显减弱,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89,P=0.699)。结论针对脊椎损伤患者行低剂量螺旋CT三维成像技术扫描,患者所受辐射少,图像质量无明显下降,且诊断价值高。  相似文献   

5.
陈浩 《中国保健营养》2012,(22):5448-5449
目的分析多排螺旋CT大螺距扫描在胸部筛查的辐射剂量。方法选择150例行多排螺旋CT胸部扫描的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分别用螺距为0.562(A组)、0.938(B组)1.75(C组)行胸部平扫并记录CT容积剂量指数CTDIvol、剂量长度乘积DLP值、有效剂量ED,使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3组扫描模式的辐射剂量间差异,另对扫描所得图像进行评估分析。结果①三组病例中,在肺尖和下肺,三组的图像噪声有统计学差异(P<0.05),A组SD值低于B、C组;在中肺,三组图像的SD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在肺尖,三组图像的IQS评分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图像质量优于B、C组;在中、下肺及全肺,三组图像的IQS评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即三组图像和全肺图像质量无明显差异;③三组病例的CTDIvol值、DLP值、ED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A组的辐射剂量为B、C组的65.3%、47.9%。结论多排螺旋CT大螺距扫描能够显著降低辐射剂量,在满足临床诊断的前提下,为胸部筛查提供一种新的模式。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自动管电流调节低剂量CT在尘肺诊断中的可行性及应用价值.方法 45例经专业机构确诊的尘肺患者均行固定管电流(150 mA)常规剂量CT扫描(固定组)和自动管电流调节低剂量CT扫描(ATCM组,固定噪声指数为14,管电流50~200 mA),记录两组不同扫描条件下患者的容积CT剂量指数(CTDIvol)和剂量长度乘积(DLP),采用双盲法分别对两种扫描方法所获取图像的质量、尘肺影像特征(阴影大小、阴影密集度、尘肺分期)进行评价,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在尘肺的CT影像征象显示率方面,ATCM组可清晰地显示各种尘肺特征性表现,与固定组相比,两者在显示尘肺影像特征(阴影大小、阴影密集度以及尘肺分期)、图像质量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固定组的CTDIvol、DLP分别为13.53 mGy和(337.13±13.53) mGy/cm,ATCM组分别为(7.39±0.45) mGy和(188.78±1.80) mGy/cm,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自动管电流调节低剂量CT能全面反映尘肺的特征,图像质量可满足辅助诊断要求,并且能显著降低患者的辐射剂量,可代替常规剂量CT用于尘肺的筛选与辅助诊断.  相似文献   

7.
目的 对比分析食道异物CT低剂量与常规剂量CT扫描的辐射剂量比以及低剂量扫描对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 对30例食道异物(食源性)患者作食道CT扫描,分为20 mA,40 mA,200 mA 3种剂量扫描,评价3种剂量扫描的图像质量,分别记录3种剂量扫描CT剂量容积(CTD Ivol),剂量长度乘积DLP(mGy·cm)。结果 与常规剂量200 mA扫描比较,40 mA扫描对食道异物显示的清晰度影响很小,没有影响到对其图像的观察诊断;20mA扫描时影响观察诊断随着扫描剂量减低,图像颗粒增粗,组织结构分辨率下降,以200mA为标准,20mA,40mA组的CTD Ivol和DLP量分别为常规剂量的10.03%、10%,19.96%、20%。结论 40 mA低剂量CT扫描对食道异物显示没有明显影响,不影响观察诊断,其X射线辐射剂量是常规剂量的1/5,完全可应用于食道异物术前诊断。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Aquilion One VOLUM低剂量扫描技术在儿科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Aquilion One CT对儿科需要行CT检查的患者50例,进行宽探测器平台下容积(VOLUM)扫描,并对图像结果进行评价,以及对剂量的统计与相应年龄行4排螺旋CT螺旋扫描的患者的剂量指数(CTD Ivol)进行对照。结果 50例应用Aquilion One容积CT行VOLUM扫描患者图像与4排螺旋CT螺旋扫描无明显差异,但行Aquilion One VOLUM扫描的剂量指数(CTD Ivol)明显低于4排组。结论 Aquilion One CT VOLUM扫描技术在儿科成像伪影少,图像质量高,剂量远远低于4排螺旋CT儿科成像的剂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 建立一套适合于尘肺病筛查的多层螺旋CT(MSCT)低剂量扫描方案.方法 将30例受检者同时做MSCT常规剂量扫描(130 kV,25 ~ 75 mAs)与方案1(110 kV,16 mAs)、方案2(80 kV,16 mAs)的低剂量扫描,对不同层厚重建图像、多平面重建(MPR)、最大密度投影(MIP)的图像质量与尘肺病痛变的显示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方案1的图像质量基本能满足诊断需要,对30例受检者的肺部小阴影均能显示,与常规剂量扫描的诊断结果一致.方案2的低剂量扫描图像质量差,伪影较多,对p、s型小阴影基本不能显示,30例中仅13例受检者(43.3%)可显示小阴影,与常规剂量扫描显示的小阴影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能满足尘肺病筛查需要.结论 MSCT用于尘肺病筛查的胸部低剂量扫描方案以受检者接受的辐射剂量为常规剂量的1/3~ 1/6为宜,肺窗图像采用高分辨率薄层和常规5 ~ 10 mm层厚2种方式重建,并辅以薄层的MPR与厚度为5~10 mm的冠状位MIP为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64层螺旋CT低剂量扫描在下肢动脉成像(CTA)中的应用价值及防护优化的原则。方法 对2010年8月至2012年3月来我院做的下肢CTA的4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一组采用固定剂量扫描技术,另一组采用Care Dose 4D低剂量扫描技术,扫描结果均送至工作站采用容积再现(VR)、最大密度投影(MIP)、多平面重建(MPR)等方法进行后处理,比较两者的图像质量以及辐射剂量情况,分别记录CT剂量指数(CTDIvol)及剂量长度乘积(DLP)。结果 固定剂量组的DLP为平均为1 150 mGy·cm,低剂量组DLP平均为684 mGy·cm,降低了40%。两组病人扫描的图像质量均良好,符合诊断要求。讨论 通过本研究证实采用Care Dose 4D扫描技术,使病人的辐射剂量明显降低,图像质量完全符合诊断需要,64层螺旋CT低剂量扫描在下肢CTA中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自动管电流调制技术在腹部多层螺旋CT扫描中降低辐射剂量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腹部多层螺旋CT检查12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60例,分别采用自动管电流调制技术和固定管电流技术进行腹部CT检查,分别统计CT剂量权重指数(CTDIW)、剂量长度乘积(DLP)及有效管电量(mAs),并对图像噪声特性、细节显示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在图像噪声特性、细节显示程度、病变特征显示及CT值差异不具显著性(P〉0.05),实验组有效管电量为(296.74±19.15)mAs,较对照组的350mAs降低了约15.4%(P〈0.001);实验组CTDIW为6.74±1.15,明显低于对照组9.6mGy(P〈0.001);实验组DLP为(360.61±14.23)mCy·cm约为对照组675mGy·cm的53.4%(P〈0.001)。结论:正确使用自动管电流调制技术可以在确保图像质量的同时降低受检者所受辐射剂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低剂量CT引导下经皮氩氦刀微创治疗肺部肿瘤的可行性。方法采用随机对照试验方法,采用常规剂量引导的对照组与采用低剂量引导的试验组各20例;记录两组间CT引导下氩氦刀冷冻术中的影像学特性、表现与CT引导下辐射剂量的差异性是否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两组不同剂量CT引导下肿瘤影像学特性、术中并发症(出血、气胸)图像质量评价影像学表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噪声与伪影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15mA引导扫描时候,单次扫描CT剂量加权指数(CTDIvol)从常规的17.95mGy降低至2.26mGy,对照组CT下引导肺部肿瘤扫描的剂量长度乘积(DLP)为(6426.5±4352.21)mGy.cm;试验组DLP为(2492.68±1179.52)mGy.cm;DL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0](p<0.05)。结论低剂量CT引导下经皮氩氦刀微创治疗肺部肿瘤方法,减低患者辐射剂量,可确保手术顺利实施的整个过程,值得同行借鉴与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320排动态容积CT全脑灌注成像在颅脑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颅脑病变患者分别采用320排动态容积CT(88例)和64排螺旋CT扫描(46例),比较两组间的剂量长度乘积和有效剂量值,并进行对比。结果320排CT扫描的平均有效剂量值为(3.28±0.36) mSv,64排CT扫描的平均有效剂量值为(10.15±0.59) mSv。结论320排动态容积CT全脑灌注成像具有图像质量高、有效剂量低等特点,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估低管电压(80 kV)扫描降低腹部CT血管成像检查辐射剂量的作用及对病变显示和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将36例做腹部CTA检查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8例,分别采用管电压80 kV和120 kV,管电流采用自动毫安。比较两组的病变显示、图像质量、腹主动脉CT值及平均辐射剂量,分别对所得的各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试验组的血管强化值(604.9±132.3)HU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78.3±94.3)HU,图像质量评分(3.61±0.16)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56±0.12)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原始图像噪声高于对照组,但两组信噪比、对比信噪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试验组血管重建成像图像质量、病变显示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两组图像质量均能满足诊断要求。试验组的容积CT剂量指数(CTDI)、剂量长度乘积(DLP)及有效剂量(ED)较对照组分别降低66.2%、69.7%及69.8%。结论:64排螺旋CT腹部血管成像采用低管电压(80 kV)可降低辐射剂量,病变显示较满意,获得图像可符合临床诊断要求,但原始图像噪声偏高,相关参数及管电流需进一步优化。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双源CT大螺距前瞻性心电触发采集模式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CABG)术后随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入选行CT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心率65/min、窦性心律且节律整齐、体质量指数30 kg/m2的CABG术后患者62例,根据双源CT扫描模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A组(采用回顾性心电门控螺旋扫描模式,32例)和B组(采用大螺距前瞻性心电触发采集模式,30例);采用4分法对图像质量进行评价(1分=图像质量极好,2分=图像质量好,3分=图像质量一般,4分=图像质量差),并记录2组患者整个扫描过程中的总剂量长度乘积(DLP)和总有效剂量值(ED)及CT冠状动脉成像增强扫描过程中的CT容积剂量指数(CTDIvol)。结果 2组冠状动脉移植血管共139支,平均随访(14.1±9.3)年。其中A组71支,图像质量评分为(1.3±0.7)分;B组68支,图像质量评分为(1.4±0.6)分,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B组在整个扫描过程中的ED分别为(7.8±2.1)mSv和(2.3±0.3)mSv(P0.01),DLP分别为(505.1±113.5)mGycm和(225.4±29.8)mGycm(P0.01);CT冠状动脉成像增强扫描过程中的ED分别为(6.1±1.7)mSv和(1.5±0.8)mSv(P0.01),DLP分别为(480.8±121.9)mGycm和(90.2±19.2)mGycm(P0.01),CTDIvol分别为(48.1±8.9)mGy和(2.8±0.9)mGy(P0.01)。在对比剂总用量方面,A组(74±12)ml与B组(70±8)ml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源CT大螺距前瞻性心电触发采集模式应用于CABG术后随访具有可行性,与回顾性心电门控螺旋扫描模式比较,在保证图像质量的同时,可显著降低辐射剂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冠脉CTA检查方式与辐射剂量的关系,以保证检查成功情况下尽可能减少辐射剂量,指导和规范冠脉CTA检查的正当化和最优化。方法分析北京市30家三级医院用于冠脉CTA成像的机型、扫描方式对辐射剂量的影响。根据CT机型和扫描模式进行分组:根据CT机型分成普通64排CT组、后64排CT组两组;按冠脉CTA扫描模式分为前瞻性心电门控序列扫描组、回顾性心电门控螺旋扫描组和单心动周期大螺距扫描组三组,分别统计两组机型及三组扫描方式冠脉CTA检查的CT剂量指数(CTDI)、剂量长度乘积(DLP)和有效剂量(ED),并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分别分析不同机型和不同扫描方式辐射剂量的差异。结果后64排CT组的CTDI、DLP、ED三种参数的统计结果分别为(27.61±19.61)mGy、(412.56±328.74)mGy·cm、(5.78±4.60)mSv,均低于普通64排CT组(57.09±27.58)mGy、(950.93±552.91)mGv·cm、(14.53±8.81)mSv,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前瞻性心电门控序列扫描组的CTDI、DLP、ED三种参数的统计结果分别为(17.98±11.27)mGy、(229.63±158.31)mGv·cm、(3.24±2.20)mSv,均低于回顾性心电门控螺旋扫描组(50.89±25.01)mGy、(839.80±469.56)mGy·cm、(12.40±7.42)mSv,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后64排CT和低剂量扫描模式均可以有效降低冠脉CTA的辐射剂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正弦图确定迭代重建(SAFIRE)技术在降低胸部扫描剂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1月于我院作胸部CT检查的80例患者,将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和低剂量组),每组各40人。对照组采用管电压130 kV和滤波反投影(FBP)重建技术,低剂量组采用管电压80 kV和SAFIRE(Strength 3级)技术。分别测量两组气管分杈层面降主动脉和同层背部肌肉的CT值及其标准差(SD)、信噪比(SNR)、对比噪声比(CNR);记录两组患者的CT剂量指数(CTDI)、剂量长度乘积(DLP),并估算有效剂量(ED)。由两名医师对图像质量采用5分制进行评估,并用Kappa检验评价医师评分结果的一致性。结果对照组的CTDI为(6.71±1.06)mGy,DLP为(237.75±45.76) mGy·cm,ED为(3.33±0.64) mSv;低剂量组的CTDI为(2.08±0.28) mGy, DLP为(78.53±11.35) mGy·cm,ED为(1.10±0.16) mSv;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SNR为(6.84±1.83),CNR为(2.25±1.05);低剂量组的SNR为(6.43±1.32),CNR为(1.99±1.41),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图像质量均能满足临床诊断要求,医师间的评估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Kappa=0.764)。结论胸部低剂量CT结合SAFIRE技术,可在不影响诊断效果的情况下,显著降低辐射剂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