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6篇
  202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1.
目的①总结老年性腰椎退行性病变的X线与CT影像学表现;②探讨老年性腰椎退行性改变导致临床症状的原因。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03年1月~2009年1月共检查、治疗老年性腰椎退行性病变60例,就其腰椎X线平片与CT影像学表现分析。结果60例老年性腰椎骨质疏松有35例(53.33%),60例90节椎间盘中检出退变83节(92.22%),各椎小关节均有不同程度的退行性改变(100%)。结论需重视影像学与临床方面对老年性腰椎退行性的改变表现,尤其是对于椎间盘变性、椎小关节病变、继发性椎管狭窄导致老年性腰腿症状因素的再认识。  相似文献   
2.
目的测定SARS冠状病毒(SARS-CoV)GD322株M基因序列,与其他SARS-CoV M基因进行比较分析,初步了解SARS-CoV在流行过程中M基因的变异规律.方法提取GD322株RNA,经RT-PCR扩增M基因后克隆至T-载体,转化DH5α,并进行序列测定.以SARS冠状病毒多伦多株2(TOR2)M基因为基准,利用Clustal X软件与其他SARS-CoV M基因进行比较,了解变异情况,采用Protean软件预测α螺旋和B细胞抗原表位.结果完成GD322株基因测序(AY702026),通过对已发表81株SARS-CoV M基因序列初步分析,选定TOR2为基准株.发现36株M基因与TOR2株序列相同,5株存在同义突变,40株存在非同义突变.共有11个突变位点,其中9个非同义突变位点,2个同义突变位点.对非同义突变代表株Frankfurt1和TW5的M基因进行α螺旋和B细胞抗原表位预测,结果和基准株序列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SARS-CoV M基因虽然有随流行时间推移突变逐渐增大的趋势,但总突变率低,基因序列较稳定,且香港M旅馆相关毒株变异小于香港M旅馆无关毒株.变异对其抗原性无影响.  相似文献   
3.
目的 比较SARS冠状病毒各分离株S基因序列及氨基酸序列之间的差异,预测SARS-CoV的S蛋白的抗原表位。方法 利用Lasergene软件包中的EditSeq从21株SARS冠状病毒分离株截取S基因序列并翻译成氨基酸序列,然后用ClustalX软件对截取序列进行比较分析,确定基准株,最后用Protean软件对基准株进行抗原表位预测。结果 在21株分离株的S基因中有8株核苷酸序列、13株氨基酸序列没有发生点突变;预测出78个可能性抗原表位。结论 SARS-CoV的S蛋白相当保守,只发生个别点突变,可能性抗原表位多,且在其中的14个区域中可能性最显著。  相似文献   
4.
SARS冠状病毒M蛋白二级结构和B细胞抗原表位的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预测具有代表性的3株SARS冠状病毒M蛋白二级结构和B细胞抗原表位,探讨基因变异对M蛋白二级结构和B细胞抗原表位的影响。方法采用Chou-Fasman方法、Garnier-Robson方法和Karplus-Schulz方法预测SARS冠状病毒M蛋白二级结构;按Kyte-Doolittle方案、Emini方案和Jameson-Wolf方案预测B细胞抗原表位。结果3株SARS冠状病毒M蛋白的二级结构和B细胞抗原表位完全一致。结论SARS冠状病毒M蛋白的二级结构和抗原表位比较稳定,提示利用某一毒株的M蛋白制备单克隆抗体和疫苗可应用于SARS的诊断和防治。  相似文献   
5.
CT引导下~(125)I粒子微创治疗肺癌32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CT影像引导下经皮植入125I粒子微创治疗肺癌的方法,观察其临床疗效、不良反应与相应影像学表现。方法于2006年7月~2008年3月,经CT影像引导125I粒子植入微创治疗肺癌32例。所有病例均行术前TPS制定治疗计划,术后质量验证。全部患者均植入0.50~0.75mCi的放射性粒子12~60颗。结果植入病例全部成功,无死亡,部分出现气胸、出血,术后1周复查外周血象,1、3、6个月复查CT及临床观察无毒副反应,术后定期复查CT,未出现放射损伤症状,未发现粒子脱落或游走等并发症。CR24.13%、PR68.97%、SD3.45%、PD3.45%。中位生存时间14.0个月(6~18个月)。结论CT影像引导下经皮穿刺植入125I粒子微创治疗肺癌安全、有效,并且创伤小、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成人冠状动脉瘘(CAF)的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CTCA)表现特征,并探讨CTCA对成人CAF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选取行CTCA检查并确诊CAF成人患者31例。观察容积再现(VR)、曲面重建(CPR)及最大密度投影(MIP)等重建后图像信息,记录CAF的起源、瘘血管形态特征及瘘口位置,分析CAF的CTCA影像学特征及其诊断价值。结果 31例经CTCA诊断的CAF患者,起源于左冠状动脉10例(32.2%)、右冠状动脉3例(9.7%)、左右冠状动脉双侧起源18例(58.1%)。冠状动脉-肺动脉瘘25例(80.6%)、冠状动脉-左心室瘘2例(6.5%)、冠状动脉-左心房瘘1例(3.2%)、冠状动脉-右心室1例(3.2%)、冠状动脉-冠状静脉窦瘘2例(6.5%)。结论 CTCA可清晰显示CAF的起源、瘘血管形态、瘘口位置及特征性表现,是无创性诊断成人CAF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低剂量CT引导下经皮氩氦刀微创治疗肺部肿瘤的可行性。方法采用随机对照试验方法,采用常规剂量引导的对照组与采用低剂量引导的试验组各20例;记录两组间CT引导下氩氦刀冷冻术中的影像学特性、表现与CT引导下辐射剂量的差异性是否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两组不同剂量CT引导下肿瘤影像学特性、术中并发症(出血、气胸)图像质量评价影像学表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噪声与伪影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15mA引导扫描时候,单次扫描CT剂量加权指数(CTDIvol)从常规的17.95mGy降低至2.26mGy,对照组CT下引导肺部肿瘤扫描的剂量长度乘积(DLP)为(6426.5±4352.21)mGy.cm;试验组DLP为(2492.68±1179.52)mGy.cm;DL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0](p<0.05)。结论低剂量CT引导下经皮氩氦刀微创治疗肺部肿瘤方法,减低患者辐射剂量,可确保手术顺利实施的整个过程,值得同行借鉴与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低剂量CT影像引导下肺部肿瘤微创治疗的可行性。方法采用随机对照试验设计,将符合纳入标准的160例肺部肿瘤的患者随机分配到对照组与试验组,分别使用不同辐射剂量的CT影像引导下微创治疗肺部肿瘤;记录不同剂量CT引导下肿瘤影像学特性、肿块大小、微创治疗肺部肿瘤的术中并发症(出血、气胸)影像学表现、CT剂量加权指数(CTDIvol)、扫描层数、剂量长度乘积Dose-Length Product(DLP)以及近期疗效等参数进行定量测量与差异性评价。结果表明试验组在降低毫安值,减少辐射剂量的同时,会产生一定噪声与伪影使到图像质量下降;但是两组CT影像引导下微创治疗肺部肿瘤过程的图像质量评价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显示试验组能达到对照组临床CT影像引导下肺部肿瘤微创治疗的要求。在扫描管电流剂量降低至15mA引导扫描时候,CT剂量加权指数(CTDIvol)从常规的17.95 mGy降低至2.26 mGy,降低幅度达87.41%。对照组CT下引导肺部肿瘤扫描的剂量长度乘积(DLP)远远大于试验组,试验组DLP值仅为对照组的35%。结论低剂量CT影像引导下肺部肿瘤微创治疗的方法,大大减低了患者辐射剂量,并可确保微创手术顺利实施的整个过程,本研究最低选用管电流15 mA CT引导技术值得同行借鉴与推广。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