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分析海州区流行性出血热流行病学特征,为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对海州区2010-2014年流行性出血热疫情监测资料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 4年间共报告流行性出血热病例94例,年均发病率为2.77/10万,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男女病例比为3.7∶1,职业以农民为主(占75.53%),年龄以30~69岁为主(占79.79%),秋冬季节高发,其中11-12月发病数占67.02%。年均报告率居前5位的地区分别为云台农场(22.04/10万)、宁海乡(8.83/10万)、新坝镇(8.78/10万)、浦南镇(5.32/10万)和锦屏镇(5.26/10万)。结论海州区流行性出血热疫情呈现上升趋势,发病有明显的地区性、季节性以及性别差异,应加强防治措施的落实和宣传工作。  相似文献   

2.
2004-2010年许昌市流行性出血热流行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2004-2010年许昌市流行性出血热流行特征,为制定和完善预防控制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用描述流行病学法对2004-2010年许昌市流行性出血热疫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4-2010年许昌市共报告流行性出血热148例,年均报告发病率为0.50/10万,发病呈逐年下降趋势;发病主要集中在30~59岁之间(占发病总数的76.35%);以农民为主(占总病例数的81.76%),冬季高发。结论应以农村地区为主,通过以灭鼠防鼠为主的综合性防控措施,减少流行性出血热的发病。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和掌握赤峰市2001—2010年流行性出血热的流行特征,为制定流行性出血热预防和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赤峰市2001-2010年流行性出血热疫情报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1—2010年赤峰市共报告出血热病例84例,年均报告发病率为1.90/10万,发病率一直维持在较高水平;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20-50岁;以农民为主;春季为高发季节;男女之比为3.94:1。结论应以农村地区为主,通过望圣垦防冒为丰、预防接种为辅的综合性防制措施,减少流行性出血热的发病。  相似文献   

4.
目的控制肾综合症出血热在抚松地区流行,制定有效防治措施。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现场流调及疫情年报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抚松地区1986-2005年共报告肾综合征出血热1205例,年均发病率19.44/10万,死亡33例,病死率2.74%;发病年龄15-60岁,以青壮年为主,男性高于女性;地区分布呈高度散发,主要集中在10-12月和4-6月发病。黑线姬鼠是抚松地区优势鼠种。结论加强对肾综合征出血热人群疫情和主要宿主动物的监测,及时掌握疫情和鼠情动态,大力开展灭鼠运动:对野外作业高危人群进行肾综合征出血热疫苗接种,提高免疫力,做好个人防护。  相似文献   

5.
目的:为了掌握赤壁市流行性出血的流行规律,采取行之有效的综合防制措施,降低发病率。方法:1999年开展了流行性出血热监测,对鼠种和人群感染流行性出血热病毒(HV)情况进行检测。结果:流行性出血热,以长江流域的镇和丘陵地区发病外,发病季节以冬春季为主,男性发病多于女性,以青壮年农民为主。啮齿动物室内以黄胸鼠、小家鼠为优势种,室外以黑线姬鼠为优势种,除褐家鼠未检出流行性出血热病毒抗原外,其余鼠种均检出,阳性率为6.12%。4种鼠均检出抗体,阳性率为8.16%,健康人群隐性感染率达9.86%。结论:应加强流行性出血热的防制,加大疫情监测和健康教育,并应广泛开展灭鼠工作。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四川省琼山州某县肾综合征出血热流行特点和分布规律。[方法]依据该县疾控中心1996-2007年传染病疫情年报及鼠密度监测资料,分析1996—2007年流行性出血热的漉行病学特点。[结果]1996-2007年垒区共发生流行性出血热1985例,疫情波及全县31个乡镇及1个果场,发病率为669.99/10万人,死亡率为1.3%,3-10月为发病高峰。20.39岁人群为高发病年龄,男女比例为1.7:1。该县1996-2002年HFRS发病呈逐年上升趋势,2003年开始下降,3-10月为高发季节.农民、野外工作者和学生、20~40岁的青年男性是高发人群。[结论]该县应加强流行性出血热的综合预防,以控制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为了掌握赤壁市流行性出血热的流行规律,采取行之有效的综合防制措施,降低发病率.方法1999年开展了流行性出血热监测,对鼠种和人群感染流行性出血热病毒(HV)情况进行检测.结果流行性出血热,以长江流域的镇和丘陵地区发病外,发病季节以冬春季为主,男性发病多于女性,以青壮年农民为主.啮齿动物室内以黄胸鼠、小家鼠为优势种,室外以黑线姬鼠为优势种,除褐家鼠未检出流行性出血热病毒抗原外,其余鼠种均检出,阳性率为6.12%.4种鼠均检出抗体,阳性率为8.16%,健康人群隐性感染率达9.86%.结论应加强流行性出血热的防制,加大疫情监测和健康教育,并应广泛开展灭鼠工作.  相似文献   

8.
2002~2006年济南市长清区流行性出血热资料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济南市长清区流行性出血热发病特点,为制定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长清区2002~2006年流行性出血热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2~2006年长清区共发生流行性出血热病例89例,无死亡病例,平均发病率3.32/10万.不同年份间发病率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平原乡镇发病率(4.67/10万)高于山区乡镇(1.86/10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5月为高发季节,占40.45%,呈春季单峰型.男性发病率(4.46/10万)高于女性(2.17/10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0~49岁是高发年龄段,占65.17%;职业以农民为主,占91.01%.褐家鼠是当地主要鼠种,室内和室外分别占62.50%和94.67%.[结论]长清区流行性出血热发病已降至较低水平.今后应继续采取综合性防治措施,加强疫情监测,防止疫情反弹.  相似文献   

9.
绍兴县1984-2000年流行性出血热流行趋势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索绍兴县流行性出血热流行趋势,以掌握我县流行性出血热疫情动态,并对防制对策提出建议。[方法]对疫情资料按监测方法进行人间及鼠间疫情监测。[结果]1984-2000年我县流行性出血热发病257例,死亡3例,年均发病率为1.64/10万,病死率为1.17%;发病有明显的季节高峰,以春夏季高峰为主并伴随冬季小高峰,病例以男性青壮年农民为主。健康人群隐性感染率为3.6%,仍以男性青壮年为主,野外鼠密度为6.9%,室内鼠密度为5.7%。[结论]我县存在以家鼠型为主的混合型流行性出血热低发疫区,加强监测力度,开展重点人群流行性出血热疫苗接种。  相似文献   

10.
余平  程慧健  熊英 《现代预防医学》2014,(13):2446-2449
目的分析江西省2008-2012年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疫情及宿主动物监测资料,研究HFRS的流行特征和变化趋势。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全省疫情及监测点啮齿类动物监测资料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2008-2012年江西省共报告肾综合征出血热病例2238例,死亡51例,年均发病率为1.01/10万,病死率为2.28%,疫情呈逐年上升趋势。疫情主要集中在宜春地区。存在秋冬峰与春峰两个发病高峰,且构成之比逐年增大。发病主要以成人为主,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χ2=305.21,P0.01),男女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40,P0.05),职业主要以农民为主。监测点高安市鼠密度为2.22%,室内和野外鼠密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5,P0.05),室内以褐家鼠、野外以黄毛鼠各为优势鼠种。带病毒鼠指数为0.021 7,2011-2012年带病毒鼠指数出现明显升高。结论江西省近年来HFRS发病率明显升高,建议加强疫情监测,大力开展灭鼠工作,提高人群免疫力,控制HFRS疫情的回升。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宁波市2005-2012年登革热病例流行病学特征,并结合病媒生物监测数据,分析宁波市出现登革热流行的风险。方法采用Excel2003软件分析宁波市登革热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采用CO_2诱蚊灯法调查宁波市蚊类种群构成及其密度。结果2005-2012年宁波市累计报告11例登革热病例,均为输人性病例,其中25~50岁有8例,男女性别比为1.75:1。患者职业分布以商务人员为主(36.37%)。白纹伊蚊是宁波市登革热传播主要媒介蚊种。结论宁波市白纹伊蚊广泛存在,输入性病例逐年增多,存在发生登革热流行的风险。应继续做好蚊类监测,预防登革热流行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吉林省流行性出血热(以下简称出血热)疫情,掌握本省出血热流行特征。方法采用Excel 2003软件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绘图、分析。结果 1999-2010年本省出血热发病率始终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病死率与全国平均水平持平。其中,2004-2010年发病率位次位居全国前列。职业分布以农民和工人为主,占总病例数的76.83%。2000-2010年,男女性别比例为4∶1;年龄分布以16~60岁为主,占总病例数的91.30%。1998-2010年,季节分布以秋冬季为主,11月份达到最高峰。1955-2010年,地区分布以东部山区和中部半山区、丘陵地带为主,占总病例数的98.7%。2005-2010年,本省出血热实验室诊断病例占总报告病例平均百分比为14.27%。本省疫源地由单纯的姬鼠型疫区发展到以家鼠型为主的混合型疫区,病例分布由东部山区逐渐向中西部地区发展,呈现农村包围城市逐步向城市发展的态势。结论有关部门应根据本省出血热疫情制定切合实际的科学防控策略。  相似文献   

13.
宁波市2007-2010年幼托机构手足口病流行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宁波市幼托儿童手足口病的流行特征,为完善相关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2007-2010年宁波市幼托儿童手足口病个案、病原学监测数据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07 -2010年宁波市幼托机构共报告手足口病病例8 017例.4-7月共报告病例5 817例,占全年报告病例数的72.56%.2~5岁儿童是幼托机构主要发病人群(80.91%),男性发病数高于女性.疫情高发趋势提前,从城市向农村扩散的程度逐年增高.肠道病毒EV71型是主要的病毒株.结论 宁波市幼托机构手足口病疫情上升明显,发病高峰为4-7月,城乡结合部和农村的幼托机构成为新的高发区.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天津市流行性出血热(EHF)监测资料,评价防治效果,提出合理的预防控制策略。[方法]应用描述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分析EHF疫情资料,用直接免疫荧光法(FA)检测宿主动物EHF抗原,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FA)测定人群血清特异性IgG抗体。[结果]天津市2005年报告发病率较2004年下降39.23%,与创历史最高的2002年(发病率4.05/10万,死亡率0.08/10万)相比,发病率下降了68.64%,死亡率下降了62.5%。重点人群中废品收购人员隐性感染率最高,经统计学检验明显高于民工、农民、食品加工人员和疫点周围人群(χ2值分别为4.64、8.946、5.580、16.208,P值均﹤0.01)。2004和2005年监测点平均鼠密度0.55%,与2002年相比下降了77.91%。[结论]天津市EHF疫情下降显著,与创建卫生城区,大力开展防鼠、灭鼠工作密不可分。废品收购人员EHF隐性感染率最高,为我市采取防控措施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莫平华  宋灿磊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18):4848-4849,4852
目的 分析2005~2010年金山区急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乙肝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005~2010年金山区乙肝疫情资科进行分析.结果 金山区2005~2010年报告乙肝739例,年平均发病率为17.32/10万,2005年发病率最高为29.98/10万,2010年最低为8.73/10万;男女性别比为3.25:1;病例无明显季节性分布;乙肝病例中20~59岁组发病率最高,占发病总数的85.93%;发病职业以农民和工人为主,分别占发病总数的25.85%和24.22%.结论 金山区2005~2010年乙肝发病呈相对下降趋势,中青年是该区乙肝发病高危人群,因此应加强对此人群乙肝的防治力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河南省周口市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的流行病学特征和流行因素,判断疾病发展的态势,为预防和控制该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和分析流行病学研究的方法对资料进行分析,采用夜夹法进行鼠密度调查。结果 2005-2012年周口市报告病例136例,平均发病率为0.16/10万。病例以40岁男性青壮年农民发病居多。冬季是发病高峰。混合鼠密度在10.0%和18.9%之间。结论周口市2005-2012年肾综合征出血热疫情整体下降趋势并维持在较低水平。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舟曲县2005-2010年法定传染病发病趋势和流行特征,为今后传染病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Excel 2003对舟曲县2005-2010年法定传染病疫情报告资料建立数据库,并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05年1月~2010年12月,舟曲县法定传染病累计报告病例2 688例,未发生甲类传染病;乙类传染病7种2 384例,年平均发病率为305.64/10万;丙类传染病8种304例,年平均发病率为38.97/10万;报告死亡病例4例,均为肺结核,年平均死亡率为0.49/10万。乙类传染病发病率在前3位的病种依次为肺结核、病毒性肝炎、痢疾。丙类传染病发病率在前5位的病种依次为流行性腮腺炎、黑热病、水痘、其他感染性腹泻和流行性感冒。结论舟曲县今后应以肺结核、乙肝和痢疾等呼吸道、血源及肠道传播传染病防治作为重点。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浙江省宁波市2009—2010年水痘的流行病学特征,以及水痘-带状疱疹毒流行株基因分型特征,为预防控制水痘提供依据。方法根据法定传染病报告系统、宁波市全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系统的水痘发病资料,收集数据并统计分析;同时对部分临床诊断水痘病例采集疱疹液标本,采用MRC-5细胞进行VZV分离,并提取脱氧核糖核酸进行聚合酶链反应,并对扩增产物测序,分析其基因型别。结果宁波市2009、2010年水痘报告发病率分别为23.33/10万和26.24/10万,各县(市)区均有病例报告,发病年龄组以7~12岁儿童发病率最高(245.21/10万),存在2个发病时间高峰,分别为5~6月份和11~12月份。15例患者水痘病毒核酸检测阳性,13例患者VZV为J型毒株,2例为M1型。结论宁波市水痘病例主要发生在冬春季节,主要以7~12岁及学龄儿童为主,J型毒株目前为本市流行主要毒株,但也有M1型毒株的局部流行。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对浙江省金华市1950-2010年狂犬病流行特征的分析,探讨疫情回升的因素,提出针对性防治措施。方法收集1950-2010年疫情资料和2005年以后病例个案调查资料,用Excel软件对资料进行统计,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1950-2010年共报告狂犬病174例,20世纪70年代报告30例,80年代报告107例,是当时浙江省狂犬病的主要流行地区之一,1992-2004年连续13年无病例,2005-2010年共计报告32例;金华市狂犬病夏秋季高发,64.94%病例集中在7-11月。2005年以来的病例以农民为主,绝大多数患者在暴露后未及时对伤口进行处理和接种狂犬病疫苗。结论犬数量的快速增加和管理不到位,群众防病意识缺乏,暴露后未能及时规范处理伤口和免疫接种,狂犬病疫苗和狂犬病免疫球蛋白价格过高使低收入群体难以承担等是影响狂犬病疫情回升的因素;提高政府的重视程度,督促管理部门切实落实"管、免、灭"的措施;加强宣传教育;将狂犬病疫苗和狂犬病免疫球蛋白纳入农村医保,降低经济负担等是今后防制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了解宜丰县1971-2010年HFRS的流行特征,为今后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该县1971-2010年的HFRS疫情资料分析.结果 共报病3015例,死亡148例(4.91%),主要分布在东片区占72.04%,以20~30岁(25.21%)农民(72.23%)为主,男女比2.17∶1.高发季节在11、12月和次年1月(46.27%).结论 该县HFRS发病呈波浪下降,东片区发病相对严重.日后应加强野外青壮年农民等重点人群HFRS防控工作,重点应放在东片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