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探究老年慢性病患者的抑郁现状及影响因素的城乡差异比较,为实施早期预防和干预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8年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数据库中共4547名老年慢性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简版流调中心抑郁量表(CESD-10)进行评分。结果:城乡老年慢性病患者抑郁状况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8.119,P<0.05),其中农村组抑郁发生率为44.0%,城镇组为29.5%。回归分析显示,城乡老年慢性病患者抑郁共有的危险因素是女性、西部、睡眠时间较短、自评健康状况较差、躯体生活自理能力受损、工具性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受损;城镇组特有的保护因素是受教育程度初中、高中及以上,城镇组特有的危险因素是共患3种及以上慢性病;农村组特有的保护因素是有配偶、家庭月生活支出1000~5000元,农村组特有的危险因素是共患2种慢性病。结论:农村老年慢性病患者与城镇相比,抑郁发生率更高,应重点关注高危群体的心理健康,开展有针对性的心理疏导工作,以改善其抑郁状况。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辽宁省沈阳市农村留守居民抑郁症状发生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采用干预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对在沈阳市东陵区和沈北新区抽取的514名农村留守居民的抑郁症状进行面访调查。结果沈阳市农村留守居民抑郁症状发生率为21.79%,其中轻度抑郁症状发生率为6.03%,中重度抑郁症状发生率为15.76%;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患慢性病和有债务负担是沈阳市农村留守居民抑郁症状发生的危险因素,初中及以上文化程度和良好的睡眠状况是沈阳市农村留守居民抑郁症状发生的保护因素。结论沈阳市农村留守居民抑郁症状发生率较高;患慢性病、债务负担、文化程度和睡眠状况是农村留守居民抑郁症状发生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3.
许浩  陈娜 《现代预防医学》2020,(22):4181-4184
目的 分析我国城乡失能老人的抑郁症状及影响因素差异。方法 基于2015年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数据,纳入3 054名失能老人,运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城乡失能老人抑郁症状的影响因素差异。结果 本研究失能老人抑郁状况得分为(11.2±7.3),抑郁发生率为48.6%;城市地区的抑郁状况(49.4%)高于农村地区(44.5%)。低龄、重度失能、低生活满意度、家庭低收入、睡眠时间短是城乡地区失能老人抑郁发生率的共同危险因素;女性(OR = 1.494,P<0.001)、无照顾依靠(OR = 0.738,P = 0.001)、患3种以上慢性病(OR = 1.856,P<0.001)是城市失能老人抑郁发生率特有的危险因素。结论 中国失能老人抑郁症状存在着城乡差异,城市失能老人抑郁症状发生率更高且影响因素更加复杂,对城乡失能老人的干预措施应区别对待。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我国城乡中老年人群抑郁的流行病学特征及影响因素,为今后我国中老年人群抑郁的预防保健提供合理的建议.方法 利用"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ina Health and Retirement Longitudinal Study,CHARLS)"数据,共纳入2011年未发生抑郁的人群7539例,采用调查问卷及收集个体体检数据的形式追踪随访至2013年,观察群体中抑郁的发生情况.分类资料的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或Fisher's精确概率法,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抑郁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 我国中老年人群抑郁的发生率为38.41%,其中农村发生率为42.35%,城镇发生率为26.26%,两者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1).多因素分析结果 显示,性别、躯体疼痛、高血压、听力差、生活满意度低、睡眠时间较短、日常活动受限、患慢性病、体质量较低为我国中老年人群抑郁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我国中老年人群的抑郁发病率较高,其中农村中老年人群的抑郁发生率显著高于城镇.此外,还应重点关注女性、患有慢性躯体疾病、听力受损、睡眠质量较差等抑郁高危中老年人群,积极预防抑郁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我国退休人员的抑郁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并进行性别差异比较。方法 基于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2018年的数据,纳入1 438名退休人员,运用χ2检验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不同性别退休人员抑郁状况及影响因素的差异。结果 我国退休人员的抑郁发生率为24.9%,女性高于男性(30.5%vs. 20.2%,χ2=20.455,P<0.001)。自评健康状况不好、日常生活能力受损、睡眠时间短是男性和女性退休人员抑郁的共同影响因素。居住地区为中部(OR=1.574,95%CI:1.009~2.455)是女性退休人员抑郁特有的危险因素,年龄60~69岁(OR=0.546,95%CI:0.343~0.869)、有社交活动(OR=0.621,95%CI:0.414~0.931)是女性退休人员特有的保护因素。结论 我国退休人员的抑郁状况存在着明显的性别差异,女性退休人员的抑郁发生率更高,且影响因素更复杂,应为不同性别的退休人员制定有针对性的抑郁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高血压、糖尿病前期的老年患者人群焦虑抑郁现状,并探讨其影响因素与防治对策。方法选取2018年1月~12月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高血压、糖尿病前期老年患者1 573例纳入患者组,另选取500名健康老年体检者纳入健康对照组,使用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评估其焦虑、抑郁现状,并以患者是否发生焦虑、抑郁为因变量,使用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总结影响患者焦虑、抑郁的相关因素,探讨防治对策。结果 1 573例患者中,共检出焦虑抑郁患者470例,占比为29.88%,高于健康对照组的12.80%(64/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高血压前期并糖尿病前期患者焦虑抑郁发生率高于糖尿病前期患者,糖尿病前期患者焦虑抑郁发生率高于高血压前期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患者焦虑抑郁程度以轻度为主,不同临床诊断患者焦虑抑郁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患者组焦虑抑郁者焦虑抑郁程度高于健康对照组焦虑抑郁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示,年龄≥80岁、受教育水平高中以下、丧偶/离异、家庭月收入1 000元、独居、肥胖均为导致高血压前期和(或)糖尿病前期患者焦虑抑郁的独立危险因素;年龄≥80岁、丧偶/离异、独居均为导致健康老年人群焦虑抑郁的独立危险因素(P 0.05)。结论高血压、糖尿病前期的老年患者人群焦虑、抑郁发生率较高,应重点关注高龄、文化程度低、单身、独居、收入水平偏低、肥胖人群的心理干预。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抑郁和焦虑情绪发生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18年6月在浙江医院康复医学科住院治疗的脑卒中后吞咽障碍并需管饲进食的患者,收集身高、体重、文化程度、血清营养学指标和管饲方式等资料,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其焦虑和抑郁情绪发生情况,并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抑郁和焦虑情绪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共纳入96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发生焦虑情绪34例,发生率为35.42%;发生抑郁情绪29例,发生率为30.21%。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白蛋白正常(OR=0.208,95%CI:0.054~0.800)是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发生焦虑情绪的保护因素,而留置胃管(OR=5.789,95%CI:1.654~20.260)是危险因素。转铁蛋白正常(OR=0.189,95%CI:0.042~0.860)是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发生抑郁情绪的保护因素,而留置胃管(OR=13.977,95%CI:1.472~132. 667)是危险因素。结论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抑郁和焦虑情绪发生率较高,白蛋白正常是患者发生焦虑情绪的保护因素,转铁蛋白正常是患者发生抑郁情绪的保护因素,留置胃管是患者发生焦虑或抑郁情绪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我国城乡空巢老人的抑郁症状及影响因素的差异。方法 基于2018年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数据,纳入2 911名空巢老人,运用χ2检验及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城乡空巢老人抑郁影响因素及差异。结果 我国空巢老人抑郁状况得分为(9.1±6.8),抑郁发生率为36.4%;农村空巢老人抑郁发生率(39.9%)高于城市空巢老人(26.2%)。女性、低文化水平、低夜间睡眠时间、与子女见面频率低、自评健康差、躯体疼痛、活动受限是城乡空巢老人抑郁的共同危险因素。有社会参与( OR =0.673,95% CI :0.423~0.959, P =0.031)是城市空巢老人特有的保护因素;吸烟( OR =1.491,95% CI :1.110~2.004, P =0.008)、患慢性病( OR =1.349,95% CI :1.102~1.650, P =0.004)是农村空巢老人特有的危险因素,受教育程度高( OR =0.619,95% CI :0.385~0.996, P =0.048)是农村空巢老人特有的保护因素。结论 我国空巢老人抑郁水平较高且存在城乡差异。农村地区空巢老人抑郁水平更高,影响因素更复杂。应制定有效措施有针对性的干预城乡空巢老人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慢性病患者健康相关生命质量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利用2018年江苏省第六次卫生服务调查数据,该调查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选择15岁及以上患慢性病的居民为研究对象(3 646人),基于EQ - 5D健康效用值,利用秩和检验、Tobit回归研究慢性病患者健康相关生命质量的影响因素。结果 58.06%的慢性病患者在EQ - 5D各维度没有任何困难;城市、已婚或其他婚姻状况、文化程度提高、家庭人均年收入增加、BMI升高、参加健康体检、进行体育锻炼是健康的保护因素(OR<1),年龄增长是健康的危险因素(OR>1)。结论 慢性病患者健康相关生命质量较低,提高慢性病患者收入水平、文化程度并改善其健康行为对于提高这类人群的生命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2022年宁夏中老年慢性病家庭发生灾难性卫生支出的风险并探究其影响因素,为提高慢性病家庭抵御疾病经济风险的能力提供依据。方法 利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开展现场问卷调查,以宁夏774个中老年慢性病家庭作为研究对象,以家庭灾难性卫生支出发生率、相对差距、平均差距作为评价指标衡量中老年慢性病家庭发生灾难性卫生支出的风险,在Logit回归模型的基础上利用边际效应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 在10%、15%、25%、40%的界定标准下,宁夏中老年慢性病家庭灾难性卫生支出的发生率分别为58.26%、55.17%、50.64%、45.10%;农村慢性病家庭发生CHE的概率相较于城市提高10.94%,当家中慢性病患者人数为2人、3人及以上时其家庭发生CHE的概率分别增加20.58%、24.93%,家中有60岁及以上老人可使家庭发生CHE的概率提升13.10%。结论 宁夏中老年慢性病家庭发生灾难性卫生支出的风险较高,居住在农村地区、家中慢性病患者人数越多、家中有60岁及以上老人的家庭较易发生灾难性卫生支出。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慢性病对我国中老年人跌倒伤害风险的影响。方法:数据来源于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以2011年基线调查募集的13 670名≥45岁中老年人作为研究对象并追踪至2018年,其中45~59岁中年人7 443例(54.45%),≥60岁老年人6 227例(45.55%)。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不同...  相似文献   

12.
贵阳市中年知识分子身心健康及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了解社会变革条件下中年知识分子身心健康状况和研究影响心理危险因素的作用。方法 用分层整群抽样和问卷调查方法对1503名中年知识分子进行SCL-90测试和影响因素的调查,用广义相对危险度模型分析危险因素的作用大小及相互作用形式。结果 中年知识分子2周患病率为241.5‰,慢性病患病率为306.7‰。部分人具有不良行为方式。约6.9%的中年知识分子(男性为6.1%,女性为7.8%)有心理健康问题,按作用大小危险因素依次是离婚或丧偶、接触毒物或噪声、缺少业余爱好、工作时间延长、患慢性病。结论 多种压力影响中年知识分子的身心健康,应采取综合措施来改善中年知识分子的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我国中老年人群罹患骨关节炎现状及其关联因素。方法 采用2015年和2018年中国健康养老追踪调查(CHARLS)数据,纳入中老年人群(≥45岁)作为研究对象,运用χ2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中老年人群骨关节炎的关联因素。结果 纳入7 050名中老年人,骨关节炎患病率为33.69%。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表明,从个体社会人口学特征看,年龄≥60岁(OR = 2.254,95%CI:1.985~2.558)、女性(OR = 1.353,95%CI:1.200~1.527)是骨关节炎的危险因素;从慢性病患病情况看,患有高血压(OR = 1.228,95%CI:1.072~1.408)、心脏病(OR = 1.607,95%CI:1.361~1.897)、中风(OR = 2.303,95%CI:1.604~3.306)、肾脏疾病(OR = 2.147,95%CI:1.744~2.644)、胃部疾病或消化系统疾病(OR = 2.810,95%CI:2.487~3.175)是骨关节炎的危险因素;从居住环境看,居住在城市地区(OR = 0.637,95%CI:0.541~0.750)、住房有电梯(OR = 0.879,95%CI:0.785~0.985)、坐式厕所(OR = 0.669,95%CI:0.580~0.770)是骨关节炎的保护因素。结论 我国中老年人群骨关节炎患病状况不容乐观,其关联因素是多方面的,应从个体层面到环境层面重视对骨关节炎的防控。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综合医院门诊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和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患者中抑郁症、焦虑症的息病率;探讨其可能的危险因素。方法:调查成都市三家综合医院内FD和IBS门诊患者;对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评分≥9分的患者由精神科医生使用Hamilton量表进一步确诊。使用SPSS12.0和SAS8.0软件分析结果。结果:调查病例208例,男性75例,女性133例。其中FD患者100例,IBS患者108例。焦虑或抑郁的患病率25.48%,其中单纯抑郁患病率19.71%,单纯焦虑患病率22.12%,抑郁合并焦虑的患病率16.35%。可能的危险因素有:伴随有其它器质性疾病、发生生活事件、自觉目前健康状况差,离婚、丧偶或分居及中壮年人群,其OR值分别为2.590,2.782,4.096,3.569和3.877。结论:FD和IBS病人中抑郁症、焦虑症的患病率高,抑郁症和焦虑症共病率高;伴随有其它器质性疾病、发生生活事件、自觉目前健康状况差、离婚、丧偶或分居以及中壮年人群是可能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5.
程翠  高敏  叶冬青 《实用预防医学》2011,18(9):1784-1786
目的探讨中老年体检人群慢性病、指标异常检出情况及分布特征和相关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中老年体检者资料9 226份。分析体检者高血压病、糖尿病、肥胖或体重超标、高血脂、心电图异常及脂肪肝的检出率,分析在不同性别、年龄体检者慢性病发病及指标异常的发生情况及其构成。结果 9 226名中老年体检者慢性病及指标异常检出率为74.33%,其中男性体检者检出率为70.24%,女性体检者检出率为78.35%,女性体检者慢性病及指标异常检出率高于男性体检者。45~65岁年龄组检出率为69.51%,65~岁年龄组体检者检出率为79.11%,45~65岁年龄组慢性病及指标异常检出率低于65~岁组。将性别及年龄纳为影响因素对6种慢性病及指标异常进行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及年龄因素与6种慢性病及指标异常检出具有相关关系。结论中老年居民慢性病发病率较高,老年人是慢性病发病的主要群体,年龄偏大及女性因素能增加慢性病患病风险。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比较分析我国中年和老年女性抑郁倾向及影响因素的差异性,为有针对性的改善中年与老年女性群体的心理健康水平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2018年数据,以45~59岁中年女性和≥60岁老年女性为研究对象,采用流行病调查中心抑郁量表(CES-D)评估其抑郁倾向。中年和老年女性抑郁倾向的比较采用均值检验,使用倾向性评分匹配法(PSM)对中年和老年女性进行匹配后,进一步探索其组间的差异,采用稳健Tobit回归模型探究抑郁倾向的影响因素。结果 7 964例中老年女性的CES-D评分为(9.53±6.86)分。其中,中年女性、老年女性CES-D评分分别为(9.13±6.62)分、(9.96±7.09)分,老年女性的抑郁倾向评分高于中年女性(t=-5.361,P<0.001)。稳健Tobit回归结果显示,文化程度、居住地、健康自评、身体残疾、慢性病、因身体疼痛而苦恼、BADL受损、IADL受损、是否与配偶或同居者一起生活、家庭成员数量、现有负债、地带分布是中年和老年女性抑郁倾向共同的影响因素。年龄及其二次项、子女数量、有无农业自雇以外的工作是中年女性抑郁倾向的影响因素; 每月来看望1次及以上的子女数量、是否照顾孙子女、是否有社交活动、是否上网、是否退休是老年女性抑郁倾向的影响因素。结论 我国老年女性的抑郁倾向较中年女性明显,且影响因素存在差异性。应针对不同人群特征,提供更有针对性的预防策略,促进中年和老年女性心理健康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索我国45岁及以上中老年夫妻共患慢性病的关联,为中老年人慢性病的预防及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数据来源于2018年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ina Health and Retirement Longitudinal Study,CHARLS),共匹配纳入5 365对夫妻,通过t检验和χ2检验比较丈夫和妻子人口学指标以及各慢性病患病率的差异,再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探讨丈夫和妻子各慢性病的一致性关联。结果 研究显示,5 365对夫妻中,各种慢性病均存在夫妻共患病的情况,其中抑郁症状共患率最高为25.40%,妻子患病率为40.69%,高于丈夫的27.38%(χ2=211.619, P<0.001);肿瘤共患率最低为0.09%,妻子患病率为2.65%,高于丈夫的1.62%(χ2=13.498, P<0.001)。丈夫和妻子慢性病患病状况存在一致性关联,男性患者的妻子患有同种疾病的风险增加28%~192%,女性患者的丈夫患有同种疾病的风险增加29%~122%。其中增加风险排前三位的慢性病分别是:抑郁症...  相似文献   

18.
  目的  通过定量分析儿童期家庭关系对中老年抑郁的影响,为中老年人心理健康的促进策略提供全生命周期视角。  方法  基于“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ina Health and Retirement Longitudinal Study, CHARLS)(2013、2014和2015)数据,运用单因素分析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分析。  结果  中老年人抑郁发生率为31.2%;单因素分析显示,中老年抑郁发生风险在不同年龄、性别、婚姻状况、受教育程度、父母受教育程度、出生地、儿童期家庭经济状况、健康状况、与不同性别抚养人的关系、父母间的关系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有P < 0.05);回归分析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儿童期与抚养人关系差和父母间关系差是中老年抑郁发生的危险因素。儿童期与女性抚养人关系差是关系好的1.95倍,儿童期与男性抚养人关系差是关系好的1.58倍,儿童期父母间关系差是关系好的1.40倍。  结论  儿童期家庭关系对生命中后期的心理健康状况具有重要影响,儿童期不良的父母关系及代际关系,特别是母子关系是中老年期抑郁发生的危险因素;应以全生命周期为视角,理解和制定中老年健康促进策略。  相似文献   

19.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examine the correlates of healthy behaviors and self-rated health in middle-aged and older Asian Indian immigrants in the U.S. Asian Indian men (n = 162) and women (n = 64), 50 years of age or older completed a telephone survey which collected information regarding demographics, behavioral risk factors, acculturation, perceived control, quality of social support, depression, body mass index, chronic disease prevalence, and self-rated health. Participants’ average length of residence in the U.S. was 25 years, 52% were normal weight, 41% were vegetarians, 55% incorporated aerobic activity into daily lifestyle, and only 5% smoked. Hypertension and diabetes were most common chronic diseases (31 and 18%, respectively). Younger age, longer length of residence and a bicultural or more American ethnic identity were associated with greater participation in physical activity. Likewise, higher income, a bicultural or more American ethnic identity and depression were associated with higher fat intake. Poor self-rated health was associated with older age, female gender, BMI > 25, satisfaction with social support, and greater number of chronic disease conditions. A multitude of factors influence the practice of healthy behaviors and the perceived health of Asian Indian immigrants, which should be addressed when developing culturally appropriate health promotion intervention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