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评价河南省卫生服务利用的公平性,为政府区域卫生规划及实施提供依据。方法运用集中指数及其分解法计算河南省卫生服务利用相关指标的集中指数和各影响因素对不公平性的贡献率。结果 2011-2015年河南省总诊疗人次数的集中指数为-0. 0811、-0. 0996、-0. 0896、-0. 0954、-0. 0969,入院人数的集中指数为-0. 0741、-0. 0868、-0. 0700、-0. 0676、-0. 0662; 2015年常住人口、人均GDP、城镇化水平、死亡率对门诊服务利用不公平性的贡献率为158. 4%、-84. 15%、66. 83%、-34. 22%,对住院服务利用不公平性的贡献率为277. 48%、-134. 62%、1. 82%、-29. 82%。结论河南省卫生服务利用整体公平性较好;常住人口、人均GDP、城镇化水平、死亡率对河南省门诊与住院服务利用不公平性的贡献率较大;未来政府需要兼顾居民多样化的卫生服务需求,发挥市场优势,提高河南省卫生服务利用均等化程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2009年以来我国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资源配置及医疗服务情况,预测未来几年的情况,以分析分级诊疗制度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疗服务承载能力。方法:利用2009—2019年我国卫生和计划生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分析近年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资源配置及医疗服务状况,采用指数平滑法构建时间序列模型,对2020—2022年状况进行预测。结果:2009—2019年,从资源配置角度来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床位数、卫生人员数、卫生技术人员、执业(助理)医师人数总体呈较快增长趋势,但与全国比较的占比呈下降趋势;从医疗服务角度来看,诊疗人次数和入院人次数呈现较快增长趋势,与全国比较的占比也呈现下降趋势;医师日均担负诊疗整体呈上升态势;10年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病床使用率在缓慢下降,维持在50%左右,二级医院和三级医院的病床使用率也都呈下降趋势,但三级医院在2009—2014年病床使用率均超过100%,之后各年均维持在97%以上,二级医院的病床使用率也都在80%以上,根据时间序列模型预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床位数、卫生人员数、卫生技术人员、执业(助理)医师人数、入院人数、诊疗人次数、医师日均担负诊疗人次都将进一步缓慢增加,但是所有各项指标占比均在进一步降低。结论:社区卫生机构资源的相对不足一直存在,医疗服务承载能力进一步加大。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我国分级诊疗制度建设效果进行评价,为进一步完善分级诊疗制度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根据2015-2019年《我国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统计公报》,选取医疗卫生机构数、诊疗人次数、全科医生数、提供中医服务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占同类机构的比例和改善医疗服务等评价指标,采用对比分析法对分级诊疗制度建设效果与评价标准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我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数量上已达到了每个街道、乡镇和行政村平均至少有1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诊疗人次占总诊疗人次比例从2015年的56.36%下降到了2019年的51.95%,未达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诊疗量占总诊疗量比例≥65%的目标。每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和乡镇卫生院全科医生拥有量从2015年起超过了2人,达到了城乡每万名居民有2~3名合格的全科医生的目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提供中医药服务占同类机构的比例未达到100%的目标。二级及以上公立医院开展远程医疗服务占比从2018年达到了50%以上,达到了远程医疗服务覆盖50%的目标。[结论]针对基层医疗服务能力不足、基层医疗诊疗人次呈下降趋势,以及基层医疗机构提供中医药服务不足等问题,需加强基层卫生人才培养;加强医疗服务利用和中医药服务能力建设。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我国城镇居民住院服务利用的公平性,探究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对住院服务利用公平性的影响。方法:集中指数标准化和分解方法。结果:2007—2010年,我国城镇居民应住院未住院次数的均值总体上呈下降趋势;该指标的标准化集中指数分别为-0.195、-0.218、-0.160、-0.212,差异在1%水平上显著,说明住院服务利用不公平状况依然存在,穷人更容易出现应住院未住院的情况。个人收入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是促进住院服务利用公平性的两个主要因素。结论: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对改善住院服务利用公平性的作用重要但是有限,应综合改革卫生服务的筹资和提供体系,保障居民促进健康和获得医疗的基本权益。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湖南省三县农村居民卫生服务利用的公平性。方法:利用集中指数评价不同收入组农民卫生服务利用的公平性。结果:居民两周患病情况分布的集中指数为-0.0429;两周患病医疗服务利用的集中指数为-0.0575,患病未就诊的比例下降明显;住院服务利用的集中指数为-0.0022;年医疗费用支出占年消费性支出比例的集中指数为-0.1218。结论:居民健康状况、两周患病就诊服务利用情况、年住院服务利用情况在不同收入组居民中的分布公平性较高,年医疗费用支出占年消费性支出的比例公平性较低,需进一步完善新农合支付制度,促进参合农民合理利用卫生服务。  相似文献   

6.
目的:描述并对比新医改前后我国医院卫生服务利用公平性及其变化趋势。方法:用省级数据分析医院就诊人次和医院入院人数的公平性,并利用需要因素进行校正,分别采用集中指数和回归模型分析和比较新医改前后卫生服务利用的公平性及东中西部地区间差异的变化。结果:我国医院卫生服务利用数量逐年增加;公平性逐渐好转,平均就诊次数的公平性比年住院率差,据需要校正后的卫生服务利用公平性相对较差;新医改前后平均就诊次数的东西部地区差异拉大,年住院率的差异减小。结论:根据居民健康需要进行卫生资源的配置,有效提高卫生服务的可及性;重点关注医院平均就诊次数的公平性;关注资源投入转化为卫生服务利用的程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城市居民在社区卫生机构利用的卫生服务量占居民卫生服务利用总量的比例(以下简称“社区卫生服务利用比重”)变化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调查的方式于2017年初对我市A社区的家庭成员实行调查,问卷内容包括个人基本情况、健康状况、知晓度和满意度、信任度以及2015和2016年卫生服务利用情况。调查数据采用Excel2007、SPSS20.0进行描述性分析和回归分析。结果:共对62户家庭进行了问卷调查,有效问卷158份,2016年居民社区卫生服务利用比重比2015年有所增加。通过回归分析,城市居民选择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影响因素有:家庭人均收入差、就医方便程度感受的变化、两年参加健康宣教的次数差、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两年的比较得分。结论:居民的就医流向在向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转移。根据影响因素的结果分析,通过针对居民自身、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卫生行政部门3个方面提出措施,引导居民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就诊。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分级诊疗实施前后山东省基层医疗卫生资源规模变化及不同经济水平区域之间资源配置公平性变化情况,探究分级诊疗对我省基层卫生资源配置的影响。方法 将分级诊疗实施前后分为两个时间段,对各项卫生资源年均增速进行对比分析,利用集中指数、集中曲线、泰尔指数分析各区域资源配置公平性变化情况。结果 政策实施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物力、人力资源投入明显增加。村卫生室执业(助理)医师数政策实施后年均增速快约42%;卫生服务利用方面,诊疗人次数下降明显,年均增速降幅平均达5.76%。入院人数方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年均增速比政策实施前分别快10.48%和4.97%;公平性方面,政策实施后集中指数和泰尔指数均减小,但泰尔指数贡献率表明区域间差异超70%,且政策实施后无明显改善。结论 分级诊疗实施对促进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成效显著;政策实施后资源配置公平性总体得到改善但区域间差异明显,除床位资源外其他卫生资源配置均倾向于经济发达地区;对农村地区卫生资源投入仍不足。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Y市2015年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服务情况进行实地调查,观测居民卫生服务利用、健康档案真实性和规范性及对基本公共卫生项目和基本医疗服务的满意度。方法将Y市69家社区卫生服务站(中心)纳入样本框。对健康档案进行简单随机抽样,并电话核实其真实性;按照国家规范要求核查建档的规范性;满意度调查采用方便抽样和入户调查方法。结果 Y市社区卫生服务利用有所提升;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健康档案建立真实性较高,规范性也较好,个别社区需要整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满意度很高,基本医疗服务中设备齐全度和基本药物的配备情况满意度较低。结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更应该注意重点人群家庭随访、健康教育等工作的提升;持续性的对基层卫生服务机构居民卫生服务利用和满意度的监测有利于对分级诊疗等医改政策效果的判断。  相似文献   

10.
目的调查西安市家庭医师签约式服务签约率及影响因素,为提高签约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抽取西安市5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辖区内1 200位居民,利用自制《西安市家庭医师签约式服务现状调查表》,对签约率进行调查,利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签约率的影响因素。结果研究结果显示,对西安市家庭医师签约式服务模式知晓的有499人,知晓率为44.32%。其中60岁居民知晓率最高(48.43%),本科及以上居民知晓率最高(78.57%),慢性病患者的知晓率更高(66.99%),距离较近居民知晓率更高(66.96%)。利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西安市家庭医师签约式服务签约率影响因素发现,年龄(OR=1.128)、是否慢性病患者(OR=2.231)、家庭医师签约式服务知晓率(OR=2.109)、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诊疗水平(OR=1.973)、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医疗设施(OR=1.423)、家庭医师服务模式诊疗流程(OR=1.980)。年龄越大(老年人)、慢性病患者、知晓率高、诊疗水平满意度高、医疗设施满意度高、诊疗模式满意度高,签约率越高。结论西安市家庭医师签约式服务签约率仍较低,主要是由于对西安市家庭医师签约式服务模式知晓率低,对诊疗水平、医疗设施、诊疗流程满意度低。建议相关卫生部门加大宣传力度,提高社区卫生服务人员诊疗水平,提升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医疗设施,改善家庭医师服务模式诊疗流程。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我国卫生服务利用省际公平性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2011年中国卫生统计年鉴数据,利用集中指数及其分解法分析数据。结果门诊和住院服务利用水平的不公平指数分别为0.234和0.044,人均GDP和城镇化水平对服务利用公平性有较大影响。结论社会经济因素是卫生服务利用不公平的主要影响因素,政府部门需采取措施提高贫困人群卫生服务利用的经济可及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2010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15岁及以上居民门诊和住院利用在不同经济收入人群间分布的公平性。方法:计算不同经济水平人群门诊和住院实际利用、需要预期利用、标化后利用及集中指数。结果:居民在门诊的实际利用、需要预期利用和标化后利用在五等分组人群间的构成均在20%左右,集中指数分别为0.08、0.05和0.03;贫困人群的住院服务较富裕人群利用少,年住院次数与住院天数的实际利用的集中指数分别为0.18和0.16。结论:兵团居民门诊与住院医疗服务利用的公平性较好,门诊医疗服务利用的公平性好于住院。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高血压患者预防服务(规范化管理)、门诊及住院服务利用的公平性,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利用2014年"基层卫生综合改革重点联系点"需方家庭健康询问调查数据,建立高血压患者分析数据库,采用间接标化法测算不同收入水平高血压患者规范化管理、两周就诊次数、年住院次数和住院天数利用的比例及其集中指数,采用集中指数分解法分析公平性的影响因素。结果:各五等分收入组高血压患者规范化管理、两周就诊次数和住院天数的构成接近等比,其集中指数分别为-0.014 5、0.021 7和0.033 2,年住院次数最富裕组占36.36%,最贫困组占14.16%,集中指数为0.218 7;去除非需要因素影响后,高血压患者规范化管理、两周就诊次数、住院次数和住院天数的构成接近等比,集中指数均接近0;标化需要因素后,高血压患者住院次数分布向富裕组倾斜,集中指数为0.2194,其他指标分布接近等比,集中指数小于0.05;收入对住院利用不公平的贡献率为55.03%,就业状况为49.95%。结论:高血压患者预防服务利用、门诊利用及平均住院天数公平性较好,住院服务利用向富裕人群倾斜,经济水平仍是影响住院服务利用不公平性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宁夏银川市居民卫生服务利用及其公平性,为促进不同收入水平下居民的卫生服务利用公平性提供政策建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入户问卷调查18岁及以上的银川市居民。应用频数与构成比的方法描述被调查居民的一般情况。运用两周患病率、慢性病患病率、两周就诊率和住院率分析居民卫生服务利用情况,运用集中指数CI反映不同收入阶层居民卫生服务利用的公平性分布。结果本次研究调查显示,被调查整体居民的两周患病率为14.27%,集中指数为-0.011 5,偏向低收入人群。慢性病患病率为13.08%,集中指数为0.040 4,偏向高收入人群。居民两周就诊率为12.49%,集中指数为-0.006 1,绝对值近似为0,较公平。居民住院率为9.71%,集中指数为-0.015 0,倾向于发生在低收入人群。结论不同收入水平居民的卫生服务利用公平性仍需改善,建议政府及相关部门加强健康教育宣传力度,大力发展经济,提高低收入人群的经济能力,出台相应的控费政策。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分析分级诊疗制度下的新疆北疆的乌鲁木齐市、南疆的喀什市和东疆的哈密市三城市基层社区卫生机构2011—2015年资源配置与利用公平性情况。方法:通过绘制洛伦兹曲线、计算基尼系数来衡量基层社区卫生资源配置与利用的公平性。结果:新疆三城市社区卫生机构卫生技术人员配置欠公平,结构不合理、基本医疗利用不公平,难以完成分级诊疗下沉到社区卫生机构的任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利用较公平,发展趋势较好。结论:优化城市社区卫生资源配置,提高基本医疗利用水平,努力实现与分级诊疗工作的对接,实现保基本、保健康目标。  相似文献   

16.
正"十三五"卫生与健康规划对"十二五"期间我国医疗卫生服务情况进行了总结,指出了在"十二五"期间,由于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我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在不断地完善,医疗卫生的服务能力也大幅提升,并提出在"十三五"期间将会积极推进分级诊疗制度的完善,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1]。本文对2011年和2016年我国医疗卫生服务利用情况进行比较分析,探讨五年计划改变后我国医疗服务利用的公平性的变化情况,为提高我国居民医疗服务利用的公平性、优化医疗卫生  相似文献   

17.
摘 要:目的:分析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村居民住院服务利用的公平性,并探讨其公平性的影响因素。方法:利用2021 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卫生发展研究中心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6个基层卫生健康综合试验区收集的家庭健康询问调查数据。采用 集中指数法分析住院服务利用的公平性,用集中指数分解法分析各影响因素对住院服务利用不平等的贡献程度。结果:新疆 维吾尔自治区农村地区从最贫困~最富裕 5 等分组居民住院次数占比分别为 10.02%、19.43%、21.68%、19.22%、29.65%, 住院天数占比分别为9.97%、19.57%、21.53%、19.26%、29.67%。上述两项指标实际利用的集中指数分别为0.159 3、0.159 1, 标化后利用的集中指数分别为0.108 6、0.096 0,表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村居民住院服务利用较公平,家庭收入是影响住院 服务利用公平性的首要因素。结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村居民住院服务利用基本公平,住院服务利用略倾向于高收入人 群,家庭收入是影响住院服务利用不平等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基于集中指数(CI)构建水平不平等指数(HI),分析不同经济水平的上海居民卫生服务利用的水平公平性,发现卫生资源配置存在的问题。方法在标准化卫生服务需求估计的基础上,采用基于CI的方法,使用中国健康营养调查(CHNS)上海地区的调查数据,测算卫生服务利用的水平公平性。结果样本人群的实际卫生服务利用、标准化卫生服务需求的CI分别为0.056,3和0.040,8,卫生服务的HI为0.015,5。在实际利用和实际需求方面,医疗服务具有亲富人的不平等性,并且卫生服务利用实际上更好地满足了高收入群体的卫生服务需求。医疗保险补偿前,不同收入组人群医疗费用的CI为-0.060,0,补偿后为-0.104,3;补偿前医疗费用主要集中于低收入人群,补偿后医疗费用的分布比补偿前更加集中于低收入人群,不公平程度有所增加。结论卫生资源配置还不能够真正满足居民的卫生服务需求,存在水平不平等。卫生服务利用实际上更好地满足了高收入群体的卫生服务需求。居民医疗保险虽然能从整体上降低居民的疾病经济负担,但未能提高医疗费用支出的公平性。在设计医疗保健系统体制时,应倾向于提高低收入居民医疗服务利用的可及性,更好地满足低收入居民由于健康因素产生的医疗服务需求,提高居民卫生服务利用的水平公平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比较我国参加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各类群体卫生服务利用的不平等程度,并对不平等进行相关因素的分解测算。方法:利用现场调研获得的全国6个省16个市31个县市区的8 676名居民的卫生服务利用情况。利用集中指数和集中曲线测算各省、市和县的居民卫生服务利用不平等情况。利用回归分析和集中指数分解等方法测算分别参加三种医疗保险的群体卫生服务利用不平等和标化后的不平等之间的差异。结果:以居民家庭人均收入为参照,测算我国2014年居民的卫生服务利用集中指数。经回归方程分析,控制经济、年龄及地域等因素间接标化后的三种主要社会医疗保险参保群体卫生服务利用的集中指数分别是,城镇职工医疗保险为0.133 2,城镇居民医疗保险为0.122 5,新农合为0.099 4,较未标化之前都有所改善。结论:从集中指数反映的卫生服务利用不平等来看,辽宁省参保群体的卫生服务利用公平性较好,陕西省的不平等性较差。三种主要的社会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群的卫生服务利用不平等性存在差异,城镇职工医疗保险的不平等性最大,次之为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新农合的不平等性最低。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2009年安徽省农村地区15岁及以上居民门诊和住院利用公平性。方法:计算不同经济水平人群门诊和住院实际利用、需要预期利用、标化后利用及集中指数。结果:居民门诊服务实际利用、需要预期利用和标化后利用在五等分组人群间的构成均在20%左右,集中指数分别为0.03、-0.02和0.05;贫困人群住院实际利用水平低于富裕人群;年住院次数与年住院天数实际利用的集中指数分别为0.23和0.29,需要预期利用的集中指数分别为0.01和-0.03,标化后利用的集中指数分别为O.22和0.32。结论:门诊服务利用公平性较好,住院服务利用公平性需要引起重视;社会经济因素对住院服务利用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