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探讨提高囊性。肾癌的诊治水平的方法。方法:对10例囊性。肾癌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术前CT诊断囊性。肾癌8例,复杂性。肾囊肿1例,单纯性。肾囊肿1例。10例均行根治性。肾切除术。结果:术后病理检查均为囊性。肾透明细胞癌,其中。肾癌囊性坏死5例,多房性囊性。肾癌2例,单纯性囊肿恶变3例。随访8例,7例术后生存至今,生存时间1个月~6年,1例术后6个月死于脑血管意外。结论:囊性。肾癌有其独特的临床、影像学及病理学特征,确诊者宜行根治性。肾切除。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BosniakⅠ型肾囊性占位病变发生癌变的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BosniakⅠ型肾囊性恶性病变的B超、CT、病理特征、治疗方法和随访结果:男3例,女2例;年龄42~72岁,平均54岁。患侧腰酸1例,体检发现4例。囊腔直径5.5~8.0cm。术前B超及CT均诊断为肾囊肿。结果:5例均行腹腔镜下肾囊肿去顶术,术后病理检查诊断为透明细胞癌,再次行根治性肾切除术。5例随访6~33个月,4例无瘤存活,1例因心血管疾病死亡。结论:重视BosniakⅠ型肾囊性病变的影像学和病理学特征,术中行冷冻切片病理检查是提高BosniakⅠ型囊性肾癌诊治水平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囊性肾癌的临床特征(附2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总结囊性肾癌的临床特征,提高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例囊性肾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并结合相关文献就其临床特征进行讨论。结果:1例术前超声及CT诊断为囊性肾癌,经腹腔行根治性肾切除术;1例术前超声及CT诊断为肾囊肿,术后病理检查为囊性肾癌,再次经腹腔行根治性肾切除术。结论:熟悉囊性肾癌的病理学及影像学特点,是提高囊性肾癌诊断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囊性肾癌的诊治(附12例报告)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目的 提高对囊性肾癌的认识。 方法 总结 12例囊性肾癌患者的诊断、治疗、预后等资料。术前诊断为复杂性囊肿 10例 ,9例术中行病理检查 ,8例报告为恶性。 12例中行根治性肾切除 7例 ,肾切除 3例 ,部分肾切除和囊肿去顶各 1例。 结果  12例术后病理均为囊性肾透明细胞癌 ,平均随访 39.5个月 ,无肿瘤复发和转移。 结论 对可疑囊性肾癌者 ,术中须行病理检查 ;确诊者宜行根治性肾切除或部分肾切除。囊性肾癌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加深对多房囊性肾细胞癌(MCRCC)的认识,提高术前诊断准确率并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方法:对我院2012年1月~2014年12月间14例囊性肾占位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病理学及手术方式等临床资料进行研究与分析。结果:本研究共14例,男12例,女2例,年龄31~75岁。7例术前术后均诊断囊性肾癌,5例行肾部分切除术,2例行根治性肾切除。2例术前诊断为复杂性肾囊肿,行去顶减压术后病理结果为肾囊性透明细胞癌,1例术前诊断为双肾下极肾癌,术后病理结果为左肾透明细胞癌伴局部囊性透明细胞癌,右肾透明细胞癌;1例术前诊断为左肾多发囊肿,术后病理证实为囊性腺瘤,1例术前诊断囊性肾癌,术后病理结果为肾囊肿;1例术前诊断为双侧多囊肾伴部分囊壁钙化,术后病理为双侧多囊肾伴左肾乳头状肾细胞癌;1例术前诊断双侧多囊肾伴右肾下极占位,术后病理结果为右肾下极占位为囊性肾乳头状肾细胞癌伴有囊性肾透明细胞癌;14例患者术后随访3~12个月均未发现肿瘤复发。结论:MCRCC术前影像学容易误诊,最好的选择是保留肾单位手术,以尽量多保留肾功能以改善整体预后。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多房囊性肾细胞癌(Multilocular Cystic Renal Cell Carcinoma, MCRCC)的影像学特征与病理学特点的关系,提高诊断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24例MCRCC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影像学及病理学的特点,探讨两者之间存在的关系.结果 所有患者术前诊断肾癌18例,肾癌坏死3例,肾复杂囊肿3例;行肾部分切除术18例,肾根治性切除术6例,术后病理20例提示MCRCC,4例提示肾透明细胞癌合并MCRCC,术后随访14~120个月,平均36个月,均未见明确的肿瘤复发和转移.结论 MCRCC是一种病因不明、恶性程度低、预后良好的疾患,提高影像学检查技术并结合病理学特点,能有效提高术前确诊率.  相似文献   

7.
多房性囊性肾癌八例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提高对多房性囊性肾癌(MCRCC)临床、影像学和病理特点的认识及诊治水平.方法 2004年至2006年共收治符合2004 WHO诊断标准的MCRCC患者8例,其中男5例,女3例,平均年龄49岁.以肉眼血尿就诊1例,查体发现5例,初诊肾囊肿、随访发现影像学改变确诊2例.8例术前均行B超、CT检查.二维超声表现为分隔型囊性结构4例,囊实性占位3例,1例诊断为肾囊肿.CT平扫或强化后7例可见囊壁或分隔不规则增厚,但无明显的肿块及结节,1例因肿瘤较小分隔不明显.8例患者中行开放根治性肾切除术4例,肾部分切除术1例;后腹腔镜下根治性肾切除术2例,肾部分切除术1例. 结果 术后病理证实8例均为MCRCC,肿瘤最大直径2.5~10.0 cm,平均5.6 cm.镜下主要表现为纤维组织间隔被覆单层或多层透明细胞,细胞异型性小,核分裂象少.病理分级G17例,G2 1例.TNM分期均为T1 N0 M0期.7例随访6~18个月,平均8个月,均无瘤生存,未见复发转移.1例失访. 结论 MCRCC为肾癌的一种少见类型,术前诊断主要依赖于影像学检查,与其他类型肾癌相比,恶性程度低,预后良好,手术以保留肾单位的肾部分切除术为宜.  相似文献   

8.
目的:加深对囊性。肾细胞癌的认知,提高囊性肾细胞癌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2011年收治的32例具有显著囊性特点的肾细胞癌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病理学及治疗手段等临床资料。结果:囊性肾细胞癌无特征性l临床表现,术前影像学检查可以提供诊断线索。28例为囊性变性肾细胞癌,4例为多房囊性肾细胞癌。21例行根治性肾切除术,10例行肾部分切除术,l例行患侧根治性肾切除及输尿管全长切除术。31例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期为18.0个月(4-49个月)。结论:囊性肾细胞癌是一类在影像学和大体病理上具有显著囊性改变的肾癌统称,临床上主要关注多房囊性肾细胞癌和囊性变性肾细胞癌两种亚型,两者在预后上存在巨大差异,应采取不同的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9.
目的:提高囊性肾癌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2~2008年间诊治的13例囊性肾癌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其影像学特点、病理检查结果及预后情况。结果:术前B超诊断为囊性。肾癌6例,CT诊断为囊性肾癌9例,其余4例依术中冷冻切片和术后病理检查结果确诊。5例为多囊性肾癌,8例为单囊性。肾癌。11例获得随访,随访3~60个月,7例存活,因癌死亡3例,1例因其他原因死亡。结论:囊性。肾癌诊断较为困难,应结合术前影像学检查、术中冷冻切片以及术后病理检查结果确诊,以免漏诊。  相似文献   

10.
肾细胞癌的外科治疗(附81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肾细胞癌的治疗方法。 方法 总结 81例肾癌治疗经验 ,行肾癌根治性切除术 73例、姑息性肾切除 6例、肾肿瘤剜除术 2例。其中 38例术前行肾动脉造影加栓塞术再行肾癌根治术。 结果  81例术后病理诊断 ,透明细胞癌 5 2例 ,颗粒细胞癌 19例 ,混合细胞癌 6例 ,囊性肾细胞癌 4例。 81例中 6 5例随访 12~ 110个月 ,5年生存率 :Ⅰ期 83.9% ,Ⅱ期 78.9% ,Ⅲ期 33.3% ,Ⅳ期 16 .7%。 结论 肾癌根治术前肾动脉栓塞是保证手术成功和良好预后的较好方法。保肾手术适应证选择恰当是关系预后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囊性肾癌的早期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2年8月间收治的5例囊性肾癌患者的临床资料,1例术前影像学检查提示双侧肾脏占位病变,一侧为囊性占位病变;4例显示单侧肾脏单发囊性占位病变,左肾3例,右肾1例;其中男3例,女2例;年龄46~68岁,平均56.4岁;肿瘤体积21.84~208ml,平均101.96ml。按照Bosniak分类,Ⅱ类1例,Ⅲ类2例,Ⅳ类2例;T1期2例,T2期2例,T3期1例。3例术前诊断为囊性肾癌,1例为肾脏囊肿,1例为肾嗜酸性细胞瘤合并囊性肾癌。2例行肾癌根治术,2例行肾部分切除术,1例行囊肿去顶减压术后2周行肾癌根治术。并结合相关文献复习进行分析讨论。结果:5例患者术后病理检查报告证实为透明细胞癌2例,乳头状细胞癌1例,多房囊性肾癌1例,嗜酸细胞腺瘤伴囊性变1例。平均随访34.4个月(10~66个月),1例发生骨骼及肺部转移,余4例均无复发转移。结论:囊性肾癌是一种广义上的肾癌分类,有四种分型;与其他类型肾癌相比,大部分恶性程度较低。囊性肾癌的术前诊断主要依赖于影像学检查,对于可疑病例,术中需行快速冷冻病理检查。对此类肿瘤,建议行保留肾单位手术。  相似文献   

12.
目的:提高对多房性囊性肾癌(MCRCC)的诊治水平。方法:2006年1月~2011年3月我院共收治MCRCC患者12例,男8例,女4例,平均年龄50岁。该组患者均于体检时发现。术前均行B超、CT检查,其中有3例又行MRI检查,术前诊断囊实性占位10例,诊断肾囊肿2例,4例行根治性肾切除,6例行肾部分切除,1例术中病理为良性,行去顶减压术,术后病理为恶性而二次行肾切除术。1例患者术中取病理回报为恶性而行肾切除。结果:该组患者术后病理均证实为MCRCC,肿瘤最大直径为2.5~8.0cm,平均4.0cm。TNM分期均为T1N0M0期。病理分级G110例,G22例。随访3~62个月,平均36个月,均无瘤生存。结论:MCRCC恶性度低,预后好。术前诊断主要依赖于影像学检查,但影像学检查无特异性,不易与多房性肾囊肿鉴别,肾部分切除术是治疗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13.
目的提高肾脏偶发瘤的术前诊断率和手术治愈率。方法回顾性分析66例。肾脏偶发瘤患者的术前影像学特点诊断、治疗方法及预后。患者中男40例,女26例;年龄33—67岁,平均52岁。均因体检或行临近器官检查发现肿瘤。肿瘤位于左肾36例,右肾30例。肿瘤直径1.2—4.8cm,其中〉3.0cm者4例。结果66例患者中肾癌36例,行肾癌根治术30例,肾切除术6例;肾错构瘤24例,肾囊肿6例,均行手术治疗。B超诊断肾癌26例,准确率72.2%;CT诊断32例,准确率88.9%。结论肾脏偶发瘤的术前诊断是关键,影像学检查对术前诊断的意义最大。术中可疑病例应行冰冻病理检查,以提高肿瘤的手术治愈率,偶发肾癌的术式选择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决定。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囊性肾癌(CRCC)的临床特点,提高其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7例CRCC患者的症状与体征、影像学表现、手术方式、病理检查及随访结果。结果:综合B超、CT、MRI、超声造影等检查诊断CRCC 24例,疑似肾癌2例,误诊为肾囊肿1例。行保留肾单位手术15例,根治性肾切除11例,肾囊肿去顶减压后再行根治性肾切除1例。病理检查报告为透明细胞癌26例,乳头状肾细胞癌1例;临床分期T1aN0M08例,T1bN0M012例,T2aN0M05例,T2bN0M02例;组织分级G16例,G221例。27例随访6~78个月,平均21个月,除1例术后3个月局部复发外,其余26例均无复发和转移。结论:综合多种影像学检查能提高CRCC的诊断率,部分患者保留肾单位手术能达到与根治性肾切除术同样的治疗效果。除肾癌囊性坏死型外,其余类型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15.
良性占位性病变误诊为肾癌的原因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提高肾脏良恶性占位的诊断水平 ,降低误诊率。 方法 肾占位性病变患者 12例 ,年龄 35~ 6 9岁 ,平均 5 2岁。腰部胀痛不适 9例 ,其中 2例伴全程血尿 ;体检超声偶然发现肾脏占位 3例。术前均行超声、CT等影像学检查诊断为肾癌。 结果  12例患者均手术治疗。术中行冰冻病理检查 7例 ,提示为肾脏良性占位 ,行肿块剜除或单纯肾切除术 ;按肾癌行根治术 5例 ,术后病理均为肾脏良性病变。随访 1~ 3年 ,无复发。 结论 临床医师不应过高评价CT及超声等影像检查的诊断学意义 ,对无法确诊病例可行手术探查 ,术中行冰冻病理检查提高确诊率。多数误诊的良性肾占位与肾癌的影像学表现不同。  相似文献   

16.
目的:阐明多房囊性肾细胞痛(MCRCC)的概念及其鉴别诊断要点。方法:报告2例MCRCC的临床资料,结合文献进行归纳分析。结果:MCRCC病例占同期肾癌病例的0.67%。1例经影像学检查误诊为肾囊肿,1例经B超检查怀疑为“囊性肾癌”,而CT及MRI均误诊为多发性肾囊肿并结石。2例均先行保留肾单位的手术治疗,于术后病检确诊为MCRCC,然后再行根治性肾切除术。结论:MCRCC足肾癌中一种罕见的特殊类型,恶性度低,不同于其他类型的“囊性肾癌”。其术前诊断主要依赖影像学(CT或B超)检查,与良性肾囊性病变的鉴别诊断较困难;因此,确诊通常依赖术后的病理学诊断,同时需与其他类型的“囊性肾癌”相鉴别。  相似文献   

17.
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错构瘤)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22例肾错构瘤的临床资料。结果 诊断符合率B超为54.5%,CT为81.8%,术前诊断错构瘤18例,误诊为肾癌4例,其中3例术中冻冻切片示错构瘤。行肿瘤剜除11例,肾部分切除7例,肾切除3例,肾根治性切除1例。结论 CT是诊断错构瘤的首选检查手段,肿瘤体积小、脂仿含量少、瘤内出血是影像学改变不典型导致误诊的原因,仔细分析病史、影像学资料及术中冰冻切片可避免误诊,手术治疗应尽量采用保留肾脏的手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