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分析氯胺酮相关性膀胱炎患者膀胱功能下降后的尿动力学表现,为临床治疗方法的选择及治疗后疗效评价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对临床及检验证实的14例氯胺酮相关性膀胱炎患者行尿动力学检查,分析其表现特点。结果:①膀胱过度敏感:其中膀胱初始尿意、正常尿意及最大膀胱容量均明显低于正常;②逼尿肌过度活动:14例患者均表现为在充盈期出现不可抑制性收缩并产生排尿反射;③膀胱顺应性:14例患者中3例表现为下降,11例在产生排尿反射前未出现逼尿肌压力上升;④逼尿肌收缩功能:8例患者最大尿流率时逼尿肌压力减弱,4例正常,2例逼尿肌收缩增强;⑤膀胱出口梗阻表现不明显。结论:氯胺酮相关性膀胱炎患者的尿动力学主要表现为储尿期膀胱感觉过敏、小容量膀胱、不稳定或伴低顺应性膀胱,排尿期逼尿肌收缩减弱。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压力-流率测定结合膀胱镜检在女性膀胱出口梗阻(FBOO)患者手术评估的意义。方法:对35例怀疑FBOO患者进行睬力流牢测定,将最大尿流率时逼尿肌压力(Pdet.Qmax)〉4.90kPa,最大尿流率〈15ml/s作为评估是否存在FBOO标准,同时行膀胱镜检示不同程度膀胱颈后唇抬高,隆起,可见膀胱憩室和膀胱小梁。术前逼尿肌收缩强度分为六级:极弱(VW)、弱减(W-)、弱加(W+)、正常减(N)正常加(N+)和强烈(ST),把相应的患者分为六组,除了逼尿肌收缩极弱组保守治疗外,均行经尿道膀胱颈切开术。结果:35例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膀胱出口梗阻(BOO),3例术后尿失禁,经药物和针灸治疗后好转。结论:FBOO患者应通过压力流率测定结合膀胱镜明确诊断,明确逼尿肌功能状态损害程度,以准确选择手术时机。逼尿肌收缩力正常下行经尿道膀胱颈切开术是治疗FBOO的最佳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电针调节骶3神经治疗脊髓损伤患者逼尿肌过度活动及尿失禁的临床疗效. 方法 20例脊髓损伤后经影像尿动力学检查证明存在逼尿肌过度活动的患者纳人本研究.男18例,女2例.年龄17~58岁.取侧卧位,在尿动力学检查过程中逼尿肌刚开始收缩时对双侧骶3神经予电针治疗,改变电刺激的强度,选择出抑制逼尿肌收缩的最适合刺激强度.予适合强度的电刺激治疗同时行膀胱充盈测压,观察即时效应.有效者进行长期治疗,每日30 min,10 d为一疗程,3及9个疗程后复查尿动力学检查,观察长期效应.结果患者平均每天尿失禁次数、尿垫使用量分别从治疗前的8.93±3.27、3.93±1.54减至治疗后的7.00±2.51、3.21±0.89(P<0.05).出现首次逼尿肌收缩的膀胱容量明显增加,最大膀胱压力明显下降(P<0.05).2例完成3个疗程,1例完成9个疗程.此3例患者平均每天尿失禁次数、尿垫使用量分别从治疗前11.67±7.64、6.67±4.16减至4.00±1.73、2.33±0.58,首次逼尿肌收缩的膀胱容积均值从(73.9±10.3)ml增加至(111.6±17.6)ml.6例进行0.025 V和0.080 V的2个强度刺激,2组结果相比认为0.025 V更有效.结论电针调节双侧中髎穴骶3神经可显著增大出现首次逼尿肌收缩的容积,减少每周尿失禁的实际次数.以0.025 V进行电刺激,延长疗程,疗效可能更佳.  相似文献   

4.
膀胱过度活动症是一种以尿急症状为特征的症候群,常伴尿频和夜尿症状,可伴或不伴急迫性尿失禁.抗胆碱能药物抑制逼尿肌收缩是主要的治疗手段,但疗效不理想,且不良反应较大.膀胱镜下于膀胱内逼尿肌散在注射肉毒素A是一种新的治疗方法,但目前认为注射区域不应该包括三角区,以避免术后膀胱输尿管返流.  相似文献   

5.
良性前列腺增生症尿动力学检查的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尿动力学检查对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治疗的意义。方法:通过对48例BPH患者的尿动力学检查,发现3例无膀胱出口梗阻(BOO),6例可疑BOO,39例有不同程度的BOO,并发逼尿肌不稳定(DI)9例,逼尿肌收缩无力(逼尿肌收缩为W-以下)5例,高顺应性膀胱2例,低顺应性膀胱6例。结果:根据检查结果分别采用TURP或耻骨后前列腺开放切除术、耻骨上膀胱穿刺造瘘加药物治疗一段时间后再手术、药物治疗三种方法,取得较好的效果。结论:尿动力学检查是判定BPH患者是否需要手术治疗的客观量化指标,引流尿液及使用新斯的明和加兰他敏是治疗逼尿肌收缩无力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
膀胱过度活动(OAB)是指逼尿肌过度活动,不自主收缩和(或)尿失禁。大多数病例通常采用抗胆碱能药物治疗。近年来,有不同的药物用于替代治疗逼尿肌不稳定,不同的临床和实验研究发现磷酸二酯酶在调控平滑肌收缩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前列腺增生(BPH)继发逼尿肌活动障碍的超微结构变化。方法以尿动力学检查为依据,在BPH患者中筛选出13例膀胱出口梗阻(BOO)者,分为逼尿肌不稳定(DI)组3例、逼尿肌收缩力低下(DH)组4例、逼尿肌无收缩(DA)组3例和逼尿肌正常收缩(DC)组3例,分别行透射电镜观察。结果 (1)逼尿肌不稳定组:逼尿肌平滑肌细胞(SMC)之间的间隙明显增宽,细胞间中间连接(IJ)明显减少,为缝隙连接和胞突连接所取代;(2)逼尿肌收缩力低下组:SMC形态大小不一,分布不均,肌丝紊乱,增宽的间隙中沉积大量胶原纤维;(3)逼尿肌无收缩组:SMC扭曲变形,胞浆中肌丝排列走行紊乱,致密体分布不均,线粒体减少,肌质膜下小凹(CV)减少。结论尿动力学表现不同的BPH继发逼尿肌活动障碍患者具有相应的逼尿肌超微结构病理改变,对BPH继发逼尿肌活动障碍的分类和治疗具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8.
特发性膀胱收缩无力症的临床治疗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提高特发性膀胱收缩无力症的治疗效果。方法 采用行为调节、药物 及手术等方法治疗原因不明的膀胱排尿功能障碍尿潴留病人15例。男12例,女3例。年龄28~72岁,平均55岁。膀胱剩余尿300~1000ml,最大尿流率小于7ml/s,膀胱内压小于10cmH2O,最大尿道压50~95cmH2O。结果 经过行为调节治疗,降低后尿道阻力和增强膀胱逼尿肌收缩力等药物治疗,以及经尿道电切术,10例临床治愈,  相似文献   

9.
膀胱逼尿肌无收缩患者生活质量低下,并导致一系列的病理变化,日益引起人们关注。现就膀胱逼尿肌无收缩的病因、诊断、治疗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前列腺增生症的逼尿肌功能改变   总被引:23,自引:4,他引:19  
为了研究前列腺增生症(BPH)病人的逼尿肌功能改变,对42例BPH病人进行了尿动力学研究。结果表明:8例逼尿肌代偿(CCD)、9例逼尿肌无力(ACD)、15例逼尿肌不稳定(DI),DI组病人术后出现明显的膀胱刺激症状及膀胱痉挛,服用异博定、普鲁苯辛、安定和泌尿灵四联药物后症状明显减轻。认为BPH患者除膀胱逼尿肌发生代偿性改变外,还发生逼尿肌不稳定性收缩和逼尿肌收缩无力等改变。术前尿动力学检查可以指导临床治疗,对伴有DI者术前服用钙离子通道阻滞剂为主的四联药物,可以减轻膀胱刺激症状。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脐周八穴针罐结合治疗单纯性肥胖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5例单纯性肥胖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50例)采用脐周八穴为主穴,分别为滑肉门、天枢、外陵、水分、阴交,采用针灸结合火罐的治疗方法;对照组(45例)采用口服曲美,每天10mg,两组均治疗8周。分别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8周后的体重、体质指数(BMI)、腰臀比(WHR)、体脂百分率(F%)进行测定,观察其减肥的效果。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8.00%及97.78%。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体重、体质指数均无显著差异(P〉0.05),但WHR、F%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脐周八穴针罐疗法治疗单纯性肥胖症与口服曲美总有效率相当,而脐周八穴针罐疗法更能显著改善肥胖患者的WHR、F%,且安全、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2.
厉卫红 《中国美容医学》2011,20(11):1804-1806
目的:观察自血调周与针刺治疗女性寻常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8例女性痤疮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0例,采用自血调周与针刺辨证取穴治疗;对照组38例,采用单纯针刺辨证取穴治疗。3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痊愈率75%,对照组痊愈率50%,经比较两组间具有明显差异(P〈0.05),两组痊愈例数疗程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自血调周与针刺治疗女性寻常性痤疮疗效更好,疗程更短。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丁硼乳膏在固定正畸中预防牙龈炎发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黄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口腔门诊2011年7月~2013年9月就诊前未患牙龈炎的青少年固定正畸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干预组(丁硼乳膏刷牙)和对照组(普通牙膏刷牙),每组60例,分别检测正畸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牙周指数(牙龈指数GI、菌斑指数PLI、龈沟出血指数SBI),并进行组间均数的t检验分析。结果:对照组治疗4周后GI、PLI和SBI均显著上升,治疗前后有统计学差异(P0.001),而干预组未见明显改变,治疗前后亦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丁硼乳膏对口腔中常见细菌有抑制作用,能有效维护固定正畸治疗中的牙周健康及预防牙龈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 通过盐酸氨溴索不同剂量与给药方式的临床应用,评价盐酸氨溴索序贯治疗对创伤性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的临床疗效. 方法 将48例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患者均行常规综合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盐酸氨溴索序贯给药(即治疗前5天给予静脉泵注盐酸氨溴索5mg/kg,每日两次,>4小时;5天后给予静脉推注盐酸氨溴索30mg,每日两次;病情稳定后,给予盐酸氨溴索口服液10ml,每日两次),比较两组患者入院时与治疗10天后的急性肺挫伤简易评分(CLSS)、血清C反应蛋白浓度(CRP)、动脉氧分压(PaO2)和二氧化碳分压(PaCO2)结果的变化,同时比较用药28天后呼吸机使用时间和ICU监护时间. 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10天前后CLSS评分和CRP有显著性差异(P<0.05),PaO2和PaCO2无显著性差异(P>0.05),用药28天后呼吸机使用时间和ICU监护时间均具有显著差异(P<0.05),提示盐酸氨溴索序贯治疗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结论 对于创伤性ARDS而言,常规治疗是积极有效的.联合盐酸氨溴索序贯治疗对于创伤性ARDS有保护作用,可充分发挥其药理效应,减低创伤炎症应激,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探讨中西医结合方法 治疗哺乳期早期乳腺炎患者的疗效,并对其中出现的异常情况进行临床处理和经验总结。方法 患者资料来源于广州越秀区妇幼保健医院门诊和住院病例,哺乳期早期乳腺炎的患者作为入选标准、年龄范围20~35岁,共选择600例患者入组,并按严重程度分为乳汁淤积期组和急性炎症期组,每组300例。两组又根据处理方法 不同各自分为3组,乳汁淤积期组(每组各100例):A组(乳腺按摩+三黄散贴敷、B组(乳腺按摩+三黄散贴敷+针灸)、C组(观察);急性炎症期组(每组各100例):A组(乳腺按摩+三黄散贴敷)、B组(乳腺按摩+三黄散贴敷+针灸+口服头孢拉定)、C组(头孢拉定)。所有均执行常规指导下的乳房吸吮。记录和分析两组不同亚组的疗效。结果 乳汁淤积期组患者经用乳腺手法按摩、三黄散贴敷疗法组治愈率达85%,经用乳腺手法按摩、三黄散贴敷加针灸疗法组愈率高达95%,对照组治愈率为50%。急性炎症期患者中,经用乳腺手法按摩、三黄散贴敷加口服头孢拉定组治愈率达80%,经用乳腺手法按摩、三黄散贴敷、针灸加口服头孢拉定组治愈率达88%,对照组治愈率只有45%。结论 采用乳腺按摩、贴敷、针灸的中西医结合方法 对于治疗早期急性乳腺炎有明显疗效,有利于降低乳腺脓肿期的形成。  相似文献   

16.
徐春芳 《中国美容医学》2014,(12):1011-1013
目的:观察中医辨证配合耳针穴位埋线治疗肥胖症患者的疗效。方法:将我院116例肥胖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常规性针灸治疗,治疗组采用中医辨证配合耳针穴位埋线治疗。7天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对比临床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1%,对照组70.7%,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不良反应,患者的体重与体重指数对比存在较大差异性,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辨证配合耳针穴位埋线治疗肥胖症患者疗效高于常规性针灸治疗,且治疗全面、有效,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7.
展望  侯录  韩晶莹  李鹍 《中国美容医学》2013,22(14):1538-1540
目的:探讨护理及心理干预对青少年固定矫治患者牙周健康的作用。方法:选取在哈医大二院口腔正畸科就诊的青少年患者86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3例。对实验组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和心理干预措施,对照组患者仅在初戴矫治器时进行一次口腔卫生宣教。记录两组患者在正畸治疗前1周、治疗后3、6、9个月时牙龈指数(GI)和牙釉质脱矿指数(EDI),比较两种测量指标的变化。结果:进行护理及心理干预措施的患者其牙龈指数(GI)和牙釉质脱矿指数(EDI)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护理及心理干预措施对青少年固定正畸患者的口腔健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8.
刘建国 《中国美容医学》2014,(16):1378-1381
目的:优选提高单纯性肥胖症疗效方案。方法: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穴位埋线联合药杖华佗夹脊穴组(治疗组)及毫针法单独体针操作组(对照组),每组各50例,并进行临床疗效对比观察。结果:两组分别于45天后比较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96.18%),与对照组(79.86%)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穴位埋线联合药杖华佗夹脊穴治疗单纯性肥胖症总有效率优于单独体针操作,疗效稳定,不易反弹,且较针刺疗法方便,疗效持久。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中医针灸结合牵引治疗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治疗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我院2012年1月~2013年7月间收治的各类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组和B组,所有患者均进行包括牵引治疗在内的常规治疗方案,A组患者增加中医针灸治疗内容。比较两组患者疼痛水平、短期临床治疗效果及长期随访预后水平之间的差异。结果 A组患者治疗1、2及4周时,疼痛水平评分分别为(6.57±1.17)、(4.33±1.21)和(2.97±1.04),B组患者分别为(7.32±1.02)、(5.47±1.18)和(4.73±1.46),A组患者疼痛水平得分低于对照组。A组患者临床治疗优良率为90.00%,对照组为72.00%, A组患者临床治疗优良率高于对照组(x2=5.26,P<0.05),在患者预后水平的比较中,观察组患者预后水平评价优于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针灸可以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中发挥积极作用,其不仅可以快速缓解患者疼痛症状、亦可提高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和预后水平。  相似文献   

20.
复方大承气汤联合针刺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30例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观察复方大承气汤联合针刺对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疗效的影响。方法:将56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分为西医治疗组26例和中西医结合治疗组30例(西医治疗基础上加用复方大承气及针灸),观察两组患者疗效。结果:西医治疗组治愈18例,占69.23%,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治愈28例,占93.33%。两组比较,统计学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复方大承气汤联合针刺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