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体外膜肺氧合(ECMO)作为一种体外呼吸、循环支持的手段,广泛应用于早产儿和新生儿呼吸功能不全、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治疗及心脏外科手术.ECMO在肺移植围术期中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用于治疗移植肺功能异常及再灌注损伤[1-2],还用于伴肺动脉高压的终末期肺疾病患者肺移植围术期的支持治疗.本院于2005年11月至2010年6月对45例肺移植患者围术期行ECMO,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现将经验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体外膜肺氧合(ECMO)在肺移植围手术期应用的方法及疗效.方法 2005年11月至2009年7月,对30例原发性及终末期肺病伴继发性肺动脉高压的患者在肺移植术中应用了ECMO辅助,完成单肺移植18例,不横断胸骨序贯式双肺移植12例.2例患者在术前经股动静脉切开置ECMO管道,分别维持19 d和6 d,术中仍在ECMO支持下进行肺移植;其余患者在麻醉完成后置ECMO管道,开始肺移植术.移植完成后,受者在氧合和血流动力学平稳后撤除ECMO.结果 所有受者均顺利完成移植.27例受者于移植手术结束后顺利撤除ECMO;3例受者术后继续使用ECMO,直至血流动力学稳定,其中2例分别于术后36 h和7 d时顺利撤除,另1例术后用ECMO维持5 d后出现急性肾功能衰竭,术后2周时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术后股动静脉切开处伤口感染2例,股动脉血栓形成(中度)1例,经治疗后均好转出院.结论 体外膜肺氧合可安全有效地应用于伴有原发性或继发性肺动脉高压患者的肺移植手术.术中应用ECMO能控制肺动脉高压,同时进行呼吸和循环支持,减少了肺移植手术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肺移植患者体外膜肺氧合(ECMO)应用过程中的观察内容及护理要点.方法 对6例肺移植应用ECMO患者采取开始转流后的常规护理,ECMO管路的管理,生命体征与实验室指标观察,营养支持等护理措施.结果 4例患者在肺移植术后即撤离ECMO;1例房间隔缺损伴Eisemenger患者由于术后血流动力学不稳定,连续使用ECMO 34 h后顺利撤离;1例双肺移植因术中出血多,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术中紧急行ECMO支持,术后第7天顺利撤离.全组患者未发生ECMO相关并发症.术后4例患者顺利出院,出院后生活质量良好;1例由于术后出现MODS于术后第9天死亡,另1例再次移植患者处于术后恢复中.结论 ECMO应用过程选择合理的护理方案及手段,可及时发现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医生及时、正确的处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 总结体外膜肺氧合(ECMO)技术在临床肺移植中应用的经验.方法 45例肺移植受者,年龄(50.5±8.6)岁(16~74)岁.原发病为肺纤维化合并肺动脉高压32例,慢性阻塞性肺病4例,矽肺2例,肺结核2例,弥漫性细支气管炎1例,支气管扩张2例,以及原发性肺动脉高压2例.其中3例受者在术前经股动、静脉切开置ECMO管道,分别维持13、19和6d后,在ECMO支持下接受了肺移植手术;40例受者在术中应用了ECMO辅助;2例未在体外循环下接受肺移植的受者,因原发性移植物功能丧失(PGD)于术后行ECMO辅助支持.结果 40例术中应用ECMO者,37例于术毕顺利撤除ECMO,术中辅助流量为(2.8±0.6)L/min,辅助持续时间为(7.7±0.9)h,存活31例;3例术后继续使用ECMO,直至血流动力学稳定,其中2例分别于术后36 h和7d时顺利撤除,另1例术后使用ECMO维持5d后出现急性肾功能衰竭,术后2周时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2例术中无体外循环辅助受者和其余3例术中辅助受者因术后发生PGD或急性心力衰竭,而初次或再次使用ECMO,辅助流量分别为(2.5±0.3)L/min和(2.6±0.4)L/min,辅助持续时间分别为(53.5±21.9)h和(88.7±45.9)h,其中3例治愈出院,2例因多器官功能衰竭而死亡.所有受者均未发生明确与ECMO相关的并发症.结论 ECMO是肺移植围手术期支持的重要辅助工具,对于降低等待肺移植过程中的死亡率、稳定术中血流动力学、改善术后严重呼吸功能障碍以及原发性移植物功能不良,可以提供良好的辅助功能.  相似文献   

5.
目前,肺移植手术是诸多类型终末期肺疾病的首选治疗方法,然而肺移植受者常因病程迁延多伴随严重的心肺功能障碍,其中多表现为呼吸衰竭及不同程度的肺动脉高压。体外膜肺氧合(ECMO)是一项体外支持呼吸、循环的有效手段,可过渡性支持危重患者的心肺功能,在肺移植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就ECMO在肺移植手术中的应用价值、置管策略及管理、疗效评价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加深ECMO在肺移植临床工作中的应用体会。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肺移植患者体外膜肺氧合(ECMO)应用过程中的观察内容及护理要点。方法对6例肺移植应用EC—MO患者采取开始转流后的常规护理。ECMO管路的管理,生命体征与实验室指标观察,营养支持等护理措施。结果4例患者在肺移植术后即撤离ECMO;1例房间隔缺损伴Eisetnenger患者由于术后血流动力学不稳定,连续使用EC—MO34h后顺利撤离;1例双肺移植因术中出血多,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术中紧急行ECMO支持,术后第7天顺利撤离。全组患者未发生ECMO相关并发症。术后4例患者顺利出院,出院后生活质量良好;1例由于术后出现MODS于术后第9天死亡,另1例再次移植患者处于术后恢复中。结论ECMO应用过程选择合理的护理方案及手段,可及时发现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医生及时、正确的处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肺移植是终末期肺疾病患者唯一的治疗手段,该领域也是目前国际范围内的研究热点。相关研究既促进了肺移植的进步与发展,也改善了移植后患者的生活质量。随着肺移植技术的发展,适应人群相关指南不断修订,供体肺来源也一直是所有移植中心亟待解决的问题。移植期的规范化管理涉及麻醉诱导、术中液体管理、气道管理、重要步骤的处理及术后疼痛管理等方面。体外生命支持(ECLS)包括体外循环(CPB)及体外膜肺氧合(ECMO)。随着ECLS技术的发展,ECMO作为肺移植桥梁在术中及术后循环支持中的优更加突出,帮助受体患者顺利度过肺移植窗口期。虽然肺移植在基础科学和临床研究方面都有许多进展,但要提高移植后的生存率,还须克服包括如何成功完成肺移植、扩大肺供体库、诱导耐受、预防移植后并发症、原发性移植物功能障碍(PGD)、细胞和抗体介导的排斥反应以及感染等在内的诸多问题。  相似文献   

8.
肺移植治疗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32例报告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肺移植治疗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IPF)的手术适应证、手术方式及疗效.方法 76例肺移植中32例为肺移植治疗IPF.移植前,患者均经高分辨螺旋CT检查显示为典型的弥漫性蜂窝肺,经开胸或纤维支气管镜肺活组织病理检查确诊为IPF的有16例,动脉血气分析显示动脉血氧分压(PaO_2)≤50 mm Hg(1 mm Hg=0.133 kPa)的有28例,平均肺动脉压≥30 mm Hg的有15例.32例IPF患者中,28例接受单肺移植,其中常规体外循环下完成2例,体外膜肺氧合(ECMO)支持下完成14例;4例双肺移植均在ECMO支持下进行,取双侧前胸切口不横断胸骨,依次完成双侧单肺移植.术后对所有受者进行了随访,观察患者的预后情况.结果 所有受者均顺利完成手术.18例应用ECMO辅助的受者中,术后有17例成功撤除ECMO辅助,1例于术后2周因多器官功能衰竭而死亡.除上述死亡的1例外,术后早期还有4例死亡,1例术后发生支气管吻合口漏,经手术修补后发生吻合口裂开而死亡,1例死于移植肺活动性出血,2例死于移植肺功能丧失.术后1年内有12例发生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为37.5%,1例因重症排斥反应死亡,2例因严重感染死亡.受者术后3个月、1年及3年存活率分别为84.3%、75%和54.5%,中位存活时间为51个月,受者肺功能改善明显,生活质量显著提高.结论 肺移植是治疗IPF的有效方法,术后可明显延长受者存活时间,单肺移植可作为IPF的常用术式.对年龄较轻者应选择双肺移植.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无抗凝体外膜肺氧合(ECMO)在肺移植围手术期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5月至7月在中日友好医院接受围手术期无抗凝ECMO辅助治疗的8例肺移植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6例,女2例,年龄(52±12)岁。所使用的ECMO套包管路为肝素涂层管路,监测患者肺移植术后应用无抗凝ECMO时间,记录患者停用无抗凝ECMO后吸入氧浓度(Fi O2)、24 h及48 h动脉血氧分压(Pa O2)/Fi O2,观察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8例患者应用无抗凝ECMO的时间中位数为48(34~53)h,停用无抗凝ECMO后Fi O2为27%~30%;停用无抗凝ECMO后24 h Pa O2/Fi O2为(314±54)mm Hg,48 h Pa O2/Fi O2为(306±24)mm Hg(10 mm Hg=1.33 k Pa)。8例患者围手术期无抗凝ECMO辅助治疗的肺移植患者均成功撤离ECMO,ECMO运转过程及停用无抗凝ECMO后均未发生膜肺血栓及无抗凝ECMO相关血栓性疾病。结论对有出血倾向的患者,肺移植围手术期应用有肝素涂层管路的ECMO套包进行无抗凝ECMO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肺移植术中体外膜肺氧合(ECMO)的插管方式及应用策略。 方法回顾性分析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6年1月至2018年7月完成的107例肺移植中,31例术中应用ECMO辅助的受者资料,其中双肺移植20例,单肺移植11例。术中ECMO辅助方式为静脉-动脉(VA)-ECMO 30例,VVA-ECMO 1例。 结果31例术中ECMO辅助指征:不能耐受单肺通气(术前及术中移植一侧肺后)14例,肺动脉高压7例,术中血流动力学不稳定3例,术中上半身缺氧1例,术前VV-ECMO过渡6例。插管方式:中央插管20例,股静脉-股动脉插管5例,股静脉-腋动脉插管5例,股静脉-颈内静脉-升主动脉插管1例。术后30 d内2例受者因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不同插管方式中,中央插管无明显并发症;股静脉-股动脉插管出血2例,下肢缺血3例,术中上半身缺氧1例,术后切口愈合不良2例;股静脉-腋动脉插管出血1例。5例受者因术后移植肺功能未达标,ECMO延续至术后早期。 结论肺移植术中ECMO是有效的呼吸循环辅助方式,腋动脉插管有助于避免肢体远端缺血、血栓形成及上半身灌注不足等并发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总结肺移植术后早期严重原发性移植物失功(PGD)应用体外膜肺氧合(ECMO)联合连续肾脏替代疗法(CRRT)支持治疗的临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5年5月无锡市人民医院行肺移植术后发生严重PGD的8例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性5例,女性3例,年龄14~60岁;原发病包括肺纤维化4例,原发性肺动脉高压3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1例。双肺移植7例,单肺移植1例,手术均在V-A ECMO辅助下进行。术后均采用ECMO联合CRRT进行治疗,观察治疗前后氧合指数、急性生理功能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APACHE)Ⅱ评分、呼气末正压及血清肌酐等指标变化。采用配对t检验比较上述指标。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8例患者均诊断为PGD 3级,采用ECMO联合CRRT治疗后,氧合指数由(57±20)mm Hg上升至(108±35)mm 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7,P0.05)。治疗前后APACHEⅡ评分分别为(28±5)分和(19±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3,P0.05)。治疗前后,呼气末正压及血清肌酐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39和1.48,P均0.05)。4例患者成功撤离ECMO及CRRT辅助,好转出院;1例患者撤离ECMO后维持血液透析治疗;2例患者在应用ECMO及CRRT辅助期间出现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1例患者撤离ECMO及CRRT后出现肺部感染,因感染性休克死亡。结论 ECMO联合CRRT治疗能够提供有效的呼吸循环支持,促进心、肺、肾功能的恢复,有望成为治疗肺移植术后重度PGD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2.
体外膜肺氧合(ECMO)是一种能代替心肺功能、维持器官持续灌注的体外循环技术。近年来,因其出色的心肺支持功能,ECMO被越来越多地运用于器官移植领域,从器官捐献供者器官的保护,到器官移植受者移植前的安全过渡、移植中生命支持及移植后呼吸循环系统并发症的处理。ECMO在扩大供者来源、提高移植手术安全性和移植受者存活率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就ECMO在器官移植领域中的应用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3.
体外膜肺氧合在肺移植中的应用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体外膜肺(ECMO)作为一项新的生命支持技术,运用生物医学工程方法,使机体在脱离或部分脱离自身肺的情况下进行气体交换,暂时替代肺的部分功能或减轻肺的负荷,使其获得一定时间来完成功能上的改善和病理上的修复。当常规治疗如机械通气、一氧化氮吸入、高频通气、表面活性物质替代等治疗无效时,已成为严重呼吸、循环衰竭的最终治疗手段。体外膜肺氧合还可用于肺移植手术,可以降低围术期并发症,提高移植肺成活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总结肺移植麻醉期间肺隔离技术、麻醉管理及体外膜肺氧合(ECMO)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无锡市人民医院330例肺移植受者的临床资料,年龄(51.4±9.6)岁,ASA分级Ⅲ或Ⅳ级。所有受者术前均需卧床接受吸氧治疗,其中包括6例气管切开和12例气管插管呼吸支持患者。入室后常规给予静脉注射咪达唑仑0.05~0.1 mg/kg、芬太尼4μg/kg、依托咪酯0.2~0.4 mg/kg及维库溴铵0.1 mg/kg后,行气管内插管。气管导管根据手术需要分别选择双腔支气管导管、单腔双囊气管(Univent导管)导管或支气管阻塞器。通气方式均采用压力控制,根据受者血气指标及生命体征调节通气参数,必要时行手控通气。对于术中不能耐受单肺通气或心功能异常的患者给予ECMO辅助。结果 132例单肺移植患者中,121例应用非术侧双腔支气管导管;3例术前气管切开患者和6例术前气管插管给予呼吸支持患者应用支气管阻塞器;2例因身材矮小而应用Univent导管。198例双肺移植中,187例应用左侧双腔支气管导管,其中5例术中因手术操作刺破套囊而更换导管,7例在吻合左侧支气管时退管;6例应用Univent导管;5例应用支气管阻塞器。5例支气管扩张患者和3例特发性肺纤维化(IPF)患者在麻醉诱导后出现痰液阻塞,经处理后4例好转,1例因持续低氧血症而死亡;共148例术中应用ECMO,包括肺动脉高压69例;心功能不全17例;低氧血症57例;高碳酸血症5例。133例术毕即刻撤除ECMO,15例因血流动力不稳定、氧合差,术后继续使用ECMO。结论合理应用肺隔离技术是完成肺移植麻醉的前提;对围麻醉期受者的呼吸和循环进行有效地管理,是确保手术麻醉成功的基础;ECMO是肺移植术中心肺辅助的有效手段,可提高肺移植手术的麻醉成功率。  相似文献   

15.
等待行肺移植手术治疗的终末期肺病患者,常可见病情急性加重而没有合适的供体可移植。这种情况下,体外膜肺氧合(ECMO)系统可作为移植桥梁,辅助患者等候到合适的供体,以行肺移植手术。本文旨在从置管策略、适应证及禁忌证、并发症、预后及其影响因素、伦理学争论等方面介绍ECMO作为肺移植术前移植桥梁的最新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6.
体外膜肺氧合辅助下序贯式双肺移植的麻醉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总结体外膜肺氧合(ECMO)辅助下序贯式双肺移植的麻醉处理及术中运用ECMO支持的经验.方法 8例终末期肺病患者术前进行了充分的调整和准备,手术均为双侧前胸切口序贯式双肺移植.麻醉诱导常规采用咪唑安定、芬太尼、依托咪酯及维库溴铵诱导,肌肉松弛后行气管内插管;术中麻醉维持以静脉持续泵注丙泊酚和维库溴铵,间断静注芬太尼.术中严密监测各项生命体征,根据血气指标及生命体征调节机械通气参数,必要时行手控通气.所有患者于麻醉诱导后进行股动、静脉穿刺置管,并给予ECMO辅助,转流期间维持激活凝血时间(ACT)160~200s,血流量1.8~2.5 L·m-2·min-1.结果 所有患者在麻醉诱导机械通气下生命体征平稳,手术过程顺利.结论 ECMO是双肺移植术中心肺辅助的有效手段,可提高肺移植手术的麻醉成功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等待心脏移植患者发生心源性休克时采用体外膜肺氧合(ECMO)循环支持过渡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2例患者在等待心脏移植期间发生心源性休克,1例为限制型心肌病,另1例为扩张型心肌病,并发肝功能异常,药物治疗均无法控制心力衰竭和呼吸衰竭,遂紧急使用ECMO支持,等待心脏移植。使用Medtronic成人ECMO系统,采用股动脉、股静脉插管,ECMO系统使用肝素涂层表面和离心泵,流量30~50ml·kg^-1·min,激活全血凝固时间维持在160s左右,血温维持在36~37℃。流量随心肺功能改善情况进行调整,支持期间监测动脉血气、血浆游离血红蛋白、血小板、出血及凝血指标,以及股动脉插管侧下肢血液循环情况。结果:经ECMO支持后,患者的血流动力学稳定,血气各指标改善,循环、呼吸平稳,X线显示双肺清晰,肝功能异常的1例肝功能好转。ECMO支持期间未发生严重的并发症。2例患者分别支持了5d和3d,均顺利过渡到心脏移植,术后心功能Ⅰ级,未发生排斥反应,患者痊愈出院。结论:等待心脏移植患者发生心源性休克时,可采用ECMO循环支持过渡,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8.
体外膜肺氧合(ECMO),又称体外生命支持系统,是把病人的静脉血引流至体外,经过气体交换(氧合)后,再送回病人的动脉或静脉.ECMO治疗期间,心脏和肺得到充分的休息,全身氧供和血流动力学处在相对稳定的状态[1].我院2010年10月至2011年3月对5例肺移植患者术前行ECMO支持,现将手术护理配合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总结体外膜肺氧合(ECMO)在肺移植围手术期应用的经验.方法 30例原发性终末期肺病伴继发性肺动脉高压的患者在肺移植术中应用了ECMO,其中单肺移植18例,不横断胸骨序贯式双肺移植12例.在术前使用ECMO维持者2例,分别维持19 d和6 d;其他患者在麻醉完成后开始置ECMO管道.受者在氧合和血流动力学平稳后撒除ECMO.结果所有受者均顺利完成移植.27例于移植术后顺利撤除ECMO;3例术后继续使用ECMO,其中2例分别于术后36 h和7 d时顺利撤除,另1例未能撤除ECMO,术后5 d出现急性肾功能衰竭,术后2周时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发生股动、静脉切口感染并发症者2例,股动脉血栓形成(中度)者1例,经治疗后均好转.结论 体外膜肺氧合可应用于伴有原发性或继发性肺动脉高压患者的肺移植手术,其并发症的发生可能与患者病情较重、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等因素有关,早期发现和积极有效地治疗可以改善患者的预后.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perioperative application of 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 (ECMO) in lung transplantation. Methods Thirty patients with primary and end-stage pulmonary disease accompanied by pulmonary hypertension were subjected to operation under the accessory of ECMO. Eighteen patients received single-lung transplantation and 12 patients bilateral sequential lung transplantation without sternal division in our hospital from November 2005 to July 2009. In 2 patients ECMO was given before operation and maintained for 19 days and 6 days respectively. In the remaining patients, ECMO pipeline was placed after anesthesia. After lung trarnsplantation,ECMO was removed after the recipients' oxygen saturation and hemodynamics were stable. Results In all recipients lung transplantation was successfully done. ECOM was removed in 27recipients after operation, and the rest 3 recipients were supported by ECMO after operation: the ECMO was removed at 36th h and 7th day after lung transplantation in two patients respectively,and another one was supported by ECMO for 5 days after operation and suffered acute kidney failure, and died of multiple organ failure 2 weeks post-transplantation. Two recipients were infected in thigh arteriovenous cut and one suffered femoral artery thrombosis, but all of them got better and discharged from hospital after treatment. Conclusion ECMO can be used for lung transplantation on patients with primary and secondary pulmonary hypertension. The complications may be associated with patients'serious condition and unstable hemodynamics. Early detection and active and effective treatment can improve patient's prognosis.  相似文献   

20.
正肺移植是终末期肺疾病的有效治疗方式,然而这类患者病程迁延多伴严重的肺和心脏疾病,其中最常见的为呼吸衰竭和不同程度的肺动脉高压。围术期病情的恶化和手术麻醉期间施行单肺通气在一定程度上使原本处于代偿边缘或失代偿的心肺功能进一步恶化,甚至威胁生命。体外膜肺氧合(extracorporeal memberane oxygenation,ECMO)技术作为一项心肺功能的生命支持技术,为严重的呼吸循环衰竭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