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重组人生长激素对体外人结肠癌COLO-320细胞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重组人生长激素 (rhGH)对体外人结肠癌COLO 3 2 0细胞生长的影响。方法 取对数生长期的人结肠癌细胞株COLO 3 2 0细胞 ,分别在有血清 (血清组 )和无血清 (无血清组 )条件下培养 ,以不同浓度的rhGH和(或 )羟基喜树碱 (CPT)培养COLO 3 2 0细胞 ,分别培养 2 4h、48h及 72h ,然后用四甲基偶氮唑蓝 (MTT)法测定结肠癌细胞生长抑制率。结果 不同浓度的rhGH作用不同时间对人结肠癌细胞株COLO 3 2 0细胞的生长均无明显影响 (P>0 .0 5 ) ;单用CPT或rhGH联合CPT使用时对该细胞生长的抑制率均明显高于单用rhGH(P<0 .0 1) ,但前两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 .0 5 )。结论 体外条件下rhGH对人结肠癌细胞株COLO 3 2 0细胞的生长既无促进作用 ,也无抑制作用 ,且不影响CPT对人结肠癌细胞株COLO 3 2 0细胞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
生长激素和生长抑素对人结肠癌裸鼠移植瘤模型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外源性生长激素(GH)和生长抑素(SS)对人结肠癌细胞株HT-29裸鼠移植瘤模型肿瘤生长和裸鼠血清蛋白水平的影响。方法接种结肠癌细胞株HT-29建立裸鼠移植瘤模型。比较移植肿瘤体积、细胞周期分布、增殖指数(PI)、凋亡率、bcl-2和bax mRNA水平.以及裸鼠血清蛋白水平。结果生长抑素能够明显抑制移植瘤的生长(P〈0.05)、降低移植瘤PI(P〈0.05)、促进移植瘤细胞凋亡(P〈0.01)、降低移植瘤bcl-2mRNA表达(P〈0.05)、提高移植瘤baxmRNA表达(P〈0.05),生长激素则表现出相反的作用。生长激素能够改善移植瘤导致的低蛋白血症(P〈0.05)。结论外源性生长抑素能够显著抑制人结肠癌裸鼠移植瘤生长,外源性生长激素单独或联合生长抑素应用能够改善荷人结肠癌移植瘤裸鼠低蛋白血症,但具有潜在的促进肿瘤生长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内源性光动力疗法(photodynamic therapy,PDT)对人结肠癌SW480细胞环-磷酸腺苷(cAMP)和环-磷酸鸟苷(cGMP)的影响。方法将SW480细胞分为4组:对照组、光照组、δ氨基酮戊酸(ALA)组、内源性PDT(ALA-PDT)组,用放射免疫法检测光照后30、60、90及120min各组细胞的cAMP和cGMP的浓度。结果cAMP浓度在监测时间内,ALA-PDT组在30min时最高,明显高于其余各组相应时相及同一组内其余时相(P均〈0.001);在60、90及120min时与其它各组相应时相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其余各组在监测时间范围内,组间及组内不同时相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cGMP浓度在各组细胞的组间及同组内不同时相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内源性PDT在杀伤肿瘤细胞的同时,SW480细胞也能通过细胞内cAMP浓度的瞬时升高产生保护作用,抑制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增龄对大鼠阴茎组织中内源性一氧化碳(CO)与环磷酸鸟苷(cGMP)、环磷酸腺苷(cAMP)含量的变化。方法:8、16、24个月大鼠各8只,分别注射阿朴吗啡(APO)进行大鼠阴茎勃起功能实验;麻醉后取阴茎海绵体,用改良双波长分光光度法测量其CO浓度,并测量其cAPM、cGMP含量。结果:随月龄增加,CO含量降低,各月龄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均<0.01);cGMP、cAMP含量均随月龄增加而逐渐下降,各月龄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均<0.01)。结论:随月龄的增加,大鼠阴茎组织中CO、cAMP、cGMP含量下降,提示衰老对大鼠阴茎组织中CO、cAMP、cGMP含量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塞来昔布或联合奥沙利铂对人结肠癌裸鼠移植瘤生长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 用人结肠癌HT-29细胞建立移植瘤模型,将裸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奥沙利铂组、塞来昔布组、联合用药组.给予相应药物35 d后,取移植瘤组织检测COX-2,VEGF mRNA和微血管密度.结果 塞来昔布组、奥沙利铂组和联合用药组抑瘤率分别为34.94%、30.53%和62.87%.奥沙利铂组COX-2,VEGF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分别P<0.05).奥沙利铂组微血管密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塞来昔布组和联合用药组COX-2,VEGF和MVD与对照组比较均显著下降(分别P<0.05).结论 塞来昔布可抑制人结肠癌裸鼠移植瘤的生长和肿瘤血管生成.塞来昔布增加了奥沙利铂的抗肿瘤效果.  相似文献   

6.
环氧合酶2对胰腺癌新生血管生成的调节作用及其机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目的 探讨环氧合酶 2 (COX 2 )在胰腺癌新生血管生成中的调节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研究人胰腺癌组织COX 2、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VEGF)表达 ;同时标记肿瘤新生血管内皮细胞vWF和血管壁Ⅳ型胶原 ,计算肿瘤组织微血管密度 (MVD)。建立裸鼠胰腺癌细胞株PC 3移植瘤 ,观察选择性COX 2抑制剂Celebrex对肿瘤组织MVD的影响 ,并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 (RT PCR)研究裸鼠移植瘤组织VEGF表达变化。结果 COX 2在人胰腺癌组织中表达阳性率为 87 5 % ,VEGF阳性率为 5 8 3%。COX 2强阳性组MVD平均值显著高于COX 2弱阳性 +阴性组 ,P <0 0 1。VEGF阳性组MVD平均值高于VEGF阴性组 ,但无统计学差异 ,P >0 0 5 ;Pearson相关性检验结果表明COX 2与vWF和Ⅳ胶原标记的MVD均有明显的相关性 (相关系数分别为 0 5 99和 0 6 ) ,P <0 0 5。在裸鼠移植瘤的体内实验中 ,与对照组MVD(6 3 89± 13 6 7)相比 ,Celebrex处理组MVD为 32 2 5± 12 99,两者差异显著 ,P <0 0 1。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RT PCR结果表明Celebrex处理组肿瘤组织VEGF表达较对照组明显下调。结论 COX 2与胰腺癌新生血管生成密切相关 ,其高表达促进了胰腺癌新生血管生成 ;可能作用机制是上调促血管生成因子VEGF  相似文献   

7.
32P-磷酸铬瘤体内注射治疗裸鼠人胰腺癌Pc-3移植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32 P 磷酸铬 ( 32 P胶体 )间质注射人胰腺癌Pc 3移植瘤后在荷瘤裸鼠体内的生物学分布及抗癌效应。方法  5 4只荷瘤裸鼠分为 9组 :1~ 3组瘤体内注射32 P胶体 14 .8MBq ,给药后 12、2 4、72h处死 ;4~ 9组瘤体注射剂量分别为 3 .7、7.4、14 .8、18.5、2 9.6和 0MBq ,给药后 14d处死 ,每组 6只鼠。通过光镜、透射电镜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等方法 ,观察体内放射性动态分布 ( %ID/g)及形态学改变 ,计算抑瘤率、PCNA指数 (PI)。 结果 32 P胶体注射后主要浓聚并较长时间滞留在瘤体内。各剂量组的抑瘤率依序为 2 0 .8%、3 8.3 %、5 0 .7%、70 .2 %和 82 .3 % (F=2 61.3 4,P <0 .0 1)。PI依序为 70 .2、65 .2、45 .2、2 0 .2、10 .3和 92 .0 (F =3 75 .3 2 ,P <0 .0 1)。结论 32 P胶体瘤体内注射是一种安全、有效治疗胰腺癌的核素介入疗法。  相似文献   

8.
生长激素对人结肠癌细胞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生长激素(GH)对结肠癌细胞的作用,为其临床应用的安全性研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建立人结肠癌细胞株SW480裸鼠移植瘤模型,观察GH对移植瘤的作用;5FU和GH联合干预体外培养SW480细胞株,通过MTT法观察细胞生长变化。结果GH组移植瘤的体积、平均直径及重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通过MTT法观察到GH组A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而5FU与GH联合干预组则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GH对结肠癌细胞具有显著的促生长作用;GH与细胞周期特异性化疗药物的联合应用具有一定安全性,并有可能成为化疗增敏剂。  相似文献   

9.
反义局部粘着斑激酶抑制肝癌侵袭生长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观察反义局部粘着斑激酶 (FAK)脱氧寡核苷酸 (ODN)转染对Bel740 2肝癌移植瘤侵袭性生长的影响 ,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以LipofectAMINE介导的反义FAKODN转染Bel 740 2肝癌细胞株后 ,于 6只裸鼠双侧颈背部、髋部共 4处皮下接种 ,观察移植瘤生长情况 ,并行肿瘤微血管密度 (MVD)的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及MMP2与TIMP2表达的逆转录 聚合酶链反应(RT PCR)检测。结果 反义FAKODN转染使裸鼠皮下移植瘤的生长受到显著抑制 ,抑瘤率为3 5 .7% ;MVD在反义转染组 ( 9.5 99± 1.2 84)显著低于对照组 [( 13 .915± 2 .618) ,P <0 .0 5 ] ;MMP2表达在反义转染组 ( 0 .199± 0 .0 61)显著低于对照组 ( 0 .42 1± 0 .118) ,TIMP2表达在反义转染组( 0 .461± 0 .15 3 )则显著高于对照组 [( 0 .2 98± 0 .10 4) ,P <0 .0 5 ]。结论 信号转导分子FAK表达阻断可显著抑制Bel 740 2肝癌细胞株在裸鼠体内的侵袭性生长 ,病理性肿瘤血管生成减少及MMP2、TIMP2表达改变与其抗肿瘤作用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腺苷酸环化酶(AC)和磷酸二酯酶(PDE)在活动力正常和活动力低下的人精子表达的差异。方法:收集活动力正常的人精子和a、b级精子低于20%的弱精子症患者的精子,提取总RNA,采用反转录多聚酶链式反应(RTPCR)的方法检测AC和PDE亚型mRNA的表达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两组样本环磷酸腺苷(cAMP)和环磷酸鸟苷(cGMP)的含量。结果:与活动力正常的精子比较,可溶性腺苷酸环化酶(sAC)表达和cAMP含量在活动力低下的患者精子显著降低(P均<0.01),而磷酸二酯酶4C(PDE4C)的表达显著增加(P<0.01);腺苷酸环化酶3(ACIII)的表达和cGMP的含量在活动力正常和活动力低下的精子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精子sAC的表达减少和PDE4C的表达增加是精子活动力低下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胰腺癌糖胺聚糖(GAG)含量及组成成分含量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生化分析及免疫组化方法对30例胰腺导管癌和2例正常胰腺组织中GAG的含量及成分进行检测.结果胰腺癌中GAG含量(3.05mg±0.75mg/湿组织g)明显高于正常胰腺组织(1.39mg±0.01mg/湿组织g),(P<0.05).随着肿瘤细胞分化程度的降低,透明质酸(HA)和硫酸软骨素(CS)的含量逐渐增多,硫酸乙酰肝素(HS)逐渐减少.结论胰腺癌组织中的GAG含量和功能均与正常组织不同,这可能是导致胰腺癌早期容易发生浸润转移的生物学特性的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12.
人结肠癌裸鼠原位种植癌及转移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目的 建立人结肠癌裸鼠原位种植瘤模型,为研究结肠癌的转移机制和抗转移治疗提供动物模型。方法 采用人结肠腺癌细胞株SWlll6接种于裸鼠皮下,形成稳定传代的皮下种植瘤。再取该肿瘤组织块原位种植于裸鼠结肠壁,建立类似于临床的结肠癌模型。观察原位种植肿瘤的成瘤率,生长情况,转移率和腹水出现率。结果 原位种植成瘤率为l00%(24/24),区域淋巴结转移率l00%(24/24),腹膜转移率为9l.7%(22/24),肝转移率为75.0%(19/24),腹水出现率为25.0%(6/24)。荷瘤裸鼠晚期出现消瘦和全身衰竭,中位生存期为l0周。结论 该实验的裸鼠原位种植转移模型的生物学行为与临床病程非常相似,为研究结肠癌转移机制和抗转移治疗提供理想的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13.
原发性十二指肠恶性肿瘤19例诊治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提高原发性十二指肠恶性肿瘤的诊断与治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9例原发性十二指肠恶性肿瘤的临床资料。其临床表现:黄疸9例,上腹部痛7例, 消化道出血6例,上腹部包块3例,呕吐1例。结果:诊断手段及确诊率:纤维十二指肠镜的确诊率为83.3%(15/18);十二指肠X线低张造影检出率为82.3%(14/17);9例行腹部CT检查,7例显示肿瘤;1例行 MRI检查,显示肿瘤。手术治疗16例,肿瘤切除率68.8%(11/16)。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9例,行肿瘤局部切除及区域肿大淋巴结切除1例,十二指肠球部加部分胃切除术1例,胃肠、胆肠吻合术5例,根治性切除率为62.5%(10/16)。根治术后1,3,5年生存率分别为90.0%(9/10),40.0%(4/10),30.0%(3/10)。行胃肠、胆肠吻合术后生存期时间6~15个月。结论:联合纤维十二指肠镜和十二指肠低张造影能诊断各段十二指肠恶性肿瘤;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可获得原发性十二指肠恶性肿瘤患者的长期生存率。  相似文献   

14.
十二指肠乳头癌的诊断与外科治疗:附48例报告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十二指肠乳头癌的诊断及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收治的 48例十二指肠乳头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黄疸 43例 ,上腹疼痛 2 3例 ,皮肤瘙痒 12例 ,其他症状 7例。B超、CT及ERCP检查确诊率分别为 3 9.6% ,5 0 .0 %和 93 .3 %。 3 9例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其中 1例为保留幽门术式 ) ,5例行胆肠和 /或胃肠吻合术 ,1例行肿瘤局部切除 ,3例确诊后自动出院。结果 随诊 3 6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生存期超过 1a者占 66.7% ( 2 4/3 6) ,超过 3a者 3 0 .6% ( 11/3 6)。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8例中有 2例术后 7年至今仍存活。 3例放弃手术治疗者无 1例生存期超过 1a。行胆肠和 /或胃肠吻合术中仅有 1例生存期超过 1a。结论 ERCP加活检是该病的主要诊断手段 ,根治性手术是主要的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15.
胰头癌的诊断和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胰头癌的早期诊断、预后以及各项检测方法的敏感性。方法:回顾性对比分析15年中22例早期胰头癌及168例中晚期胰头癌术前诊断及预后情况。结果:早期胰头癌无特异性首发症状,本组检出率为88.9%,ERCP收集胰液寻找癌细胞诊断胰头癌的敏感性为88.4%,术中针刺细胞学检查敏感性为91.7%。手术切除率90.9%,术后3年生存率为36.4%。均明显高于中晚期胰头癌(分别为36.9%,9.5%)。结论:B超与CT可作为早期胰头癌初步筛选检查方法,ERCP和选择性腹腔动脉造影可提高早期诊断准确性;术前ERCP收集胰液寻找癌细胞和术中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可进一步提高早期诊断准确性。早期胰头癌的手术切除和术后治愈率明显高于中晚期胰头癌。  相似文献   

16.
彩色B超对乳腺肿块诊断的价值:附600例报告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 探讨彩色B超对乳腺肿瘤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近 3年来收治的住院手术治疗的 60 0例乳腺肿瘤的临床资料 ,所有患者术前均行彩超检查。结果 彩超检查发现未触及的小肿块 163例 (2 7.2 %) ;发现乳房多发性肿瘤 3 0 7例 (5 1.2 %) ;疑为恶性肿瘤 75例 (病理检查证实 72例 ) ,诊断符合率为 96.0 %。结论 彩色B超能发现手检不能发现的乳腺小肿块 ,且有助于分辨手检时发现的肿块是否为肿瘤 ,对判断是否有多发性肿瘤存在及对早期乳腺癌的诊断均具有明显的优势。该检查具有无创、易行、可重复等优点 ,可显著提高乳腺肿块的术前诊断符合率。  相似文献   

17.
原发性小肠肿瘤的诊断与治疗:附58例报告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原发性小肠肿瘤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58例小肠肿瘤的临床资料。结果 58例均经手术和/或病理检查证实诊断。其中良性肿瘤19例,恶性肿瘤39例。主要表现为腹痛,腹部肿块,肠梗阻及消化道出血等。术前确诊20例,其余均误诊,误诊率65.5%。本组均手术治疗,19例良性肿瘤均行肿瘤及局部肠管切除;恶性肿瘤行根治性切除28例,姑息性切除6例,捷径手术5例。术后近期死亡1例,其余均出院。恶性肿瘤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57.1%,28.6%,9.5%。结论 原发性小肠肿瘤少见,容易误诊。上消化道内镜检查、X线钡餐检查和BUS,CT及胶囊内镜检查是诊断本病的主要方法。一经诊断,应及时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8.
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目的 探讨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外科治疗方法。方法 对59例经手术治疗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手术和病理检查确诊的原发性腹膜后肿瘤59例,恶性肿瘤为4l例,完全切除l5例(36.6%),大部切除8例(19.5%),手术探查活检l8例(43.9%),完全切除组3年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53.3%和26.7%,部分切除及探查活检组3年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l9.2%和7.7%;良性肿瘤为l8例,完全切除l4例(77.8%),大部切除3例(16.7%),手术探查活检l例(5.6%),完全切除组3年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92.9%和85.7%,部分切除及探查活检组3年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75.0%和50.0%。结论 手术切除是治疗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主要措施,早期诊断和完全手术切除是提高治疗效果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原发性十二指肠恶性肿瘤的诊断与治疗:附82例报告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原发性十二指肠恶性肿瘤的临床表现、病理学特征及诊治手段。方法 对10年间收治的经病理证实的 82例原发性十二指肠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发病部位 :乳头区 64例 ,降段 11例 ,其他部位 7例。临床主要表现为上腹疼痛 (5 7例 ) ,黄疸 (5 3例 )和消化道出血 (4 1例 )。病理学类型以腺癌多见 (72例 ) ,胃肠道间质瘤 (5例 ) ,恶性淋巴瘤 (3例 )次之。 3 6例行肿瘤根治性切除术 ,3 1例行姑息性手术 ,15例未进行外科治疗。本组病例随访患者 5a生存率 2 .4%。结论 原发性十二指肠恶性肿瘤临床以上腹痛、黄疸、消化道出血为主要表现 ,但缺乏特征性。病理类型以腺癌为主 ,好发于十二指肠乳头区及降段。CT和B超及内镜检查是诊断检查原发性十二指肠恶性肿瘤的主要手段 ,手术切除是主要治疗方法。原发性十二指肠恶性肿瘤的预后甚差。  相似文献   

20.
~(99m)Tc-MIBI乳腺显像与乳腺X线照相在乳腺癌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评价99mTc MIBI乳腺显像与乳腺X线照相检测乳腺癌的实用性。方法 对 10 0例10 6个经临床检查可疑乳腺病灶的妇女进行乳腺钼靶X线照相和99m Tc MIBI乳腺显像检查 ,并与病理学诊断结果进行对比。结果 与病理组织学诊断比较 ,钼靶照相检测乳腺癌特异性为 44 .6% ,阳性预测值为 3 1.7% ;99mTc MIBI乳腺显像检测乳腺癌的特异性为 87.8% ,阳性预测值为 76.9%。结论 99mTc MIBI乳腺显像对乳腺癌的诊断较乳腺X线照相具有较大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