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通过研究狼疮性肾炎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与左心室肥厚的关系,探讨炎症在狼疮性肾炎左心室肥厚发生中的作用。方法:对287例系统性红斑狼疮、狼疮性肾炎患者的临床病史、生化检查、免疫学指标、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及心脏超声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87例患者中,左心室肥厚的发生率为78.75%(n=226)。存在左心室肥厚的患者年龄较大[(40.92±14.16)岁vs(35.43±11.88)岁]、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8.03(3.22~30.95)mg/Lvs3.93(1.48~9.48)mg/L]及血尿酸水平[(491.78±29.35)μmol/Lvs(402.44±17.03)μmol/L]明显升高,而血红蛋白[(90.62±22.99)g/Lvs(105.95±22.43)g/L]及肾小球滤过率[(66.05±4.68)ml·min^-1·1.73m^-2vs(90.24±4.52)ml·min^-1·1.73m^-2]显著降低。相关分析结果发现左心室重量指数与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呈正相关(r=0.314,P〈0.01),而多元回归分析结果进一步证实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是左心室重量指数的独立危险因素(β=0.338,P〈0.01)。结论:狼疮性肾炎患者心血管并发症发生率较高,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与左心室重量指数呈正相关并且是其独立危险因素,提示炎症对狼疮性肾炎患者左心室肥厚的发生发展可能起重要作用,积极干预这些危险因素对于防治狼疮性肾炎患者的心血管并发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慢性肾炎致慢性肾衰竭患者心衰发生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了解慢性肾炎致慢性肾衰竭患者血压、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血脂、血肌酐、电解质及尿素氮、胱抑素C、同型半胱氨酸及高敏C反应蛋白等指标与心力衰竭发生之间的关系,分析并探讨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343例慢性肾炎致慢性肾衰竭患者心衰发生及其同期血压等指标变化情况,了解其规律及相互关系。结果:(1)343例患者有77例合并发生心衰(22.4%),其中19岁~39岁占20.5%,40岁~59岁占22.8%,〉60岁占33.3%;合并发生心衰多为CKD5期患者(97.4%)。(2)血压、血红蛋白、CO2CP、血肌酐、高敏C反应蛋白在有无心衰发生组存在统计学差异(P〈0.01),其中血压、血肌酐、光抑素C、高敏C反应蛋白等与心衰发生呈负相关(P〈0.05),而年龄、钙磷、血清白蛋白及血脂、尿素氮、同型半胱氨酸组间无统计学差异。结论:慢性肾炎致慢性肾衰竭患者心力衰竭发生率很高,其发生可能与高血压、贫血、酸中毒、血肌酐及微炎症状态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患有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患者的C反应蛋白、胆红素、血清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的测定结果的特点进行总结,并分析其临床价值。方法抽取45例在笔者所在医院就诊的患有糖尿病的临床确诊患者病例(定义为A组);再抽取45例同时合并患有冠心病的临床确诊患者病例(定义为B组)。对两组患者的C反应蛋白、胆红素、血清糖化血红蛋白水平进行测定,对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并总结3个项目检测的临床价值。结果 B组患者的血清糖化血红蛋白和C反应蛋白的水平明显高于A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该组患者的胆红素水平明显低于A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患有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患者的血清糖化血红蛋白和C反应蛋白的水平显著升高,胆红素水平显著降低,以上3项指标的上述特点,可以作为临床对该类患者的病情进行准确诊断和对预后进行客观评价的重要指标,在今后的临床工作中应给予充分的重视。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强直性脊柱炎(AS)合并肾损害的临床及病理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经肾脏活体组织检查的AS患者的临床及肾脏病理表现。结果18例患者中,9例呈隐匿性肾小球肾炎表现,5例呈慢性肾小球肾炎表现,1例呈肾病综合征表现,3例为慢性肾功能不全;4例血压增高,14例血压正常。24h尿蛋白定量平均为(1.17±1.39)g。15例肾功能正常,3例肾功能异常患者血肌酐平均为(153.2±36.8)umol/L。8例患者血清IgA水平升高,10例c反应蛋白升高,13例红细胞沉降率(EsR)增快,且血清IgA水平和C反应蛋白呈正相关(r=0.707,P=0.001),血清IgA水平和ESR呈正相关(r=0.858,P〈0.001)。病理检查结果发现15例为IgA肾病(其中10例为轻度系膜增生性肾炎,1例为轻度系膜增生性肾炎并慢性肾小管间质肾病,2例为局灶增生性肾炎,1例为局灶增生坏死性肾炎,1例为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症),1例为膜性肾病,1例为局灶增生性肾炎伴慢性肾小管间质肾病,1例为慢性。肾小管间质肾病。有慢性肾小管间质肾病者均有服中药史。结论AS相关性肾损伤的病理改变多样,但主要为IgA肾病,也可表现为膜性肾病、局灶增生性肾炎和慢性肾小管间质。肾病,其肾损伤可能与AS疾病本身和(或)治疗用药相关。  相似文献   

5.
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lupuserythematosus,SLE)是一种以产生多种自身抗体参与免疫介导的组织损伤为特征的疾病,可累及心、脑、肾、肺、皮肤、关节等多个器官,其中,肾脏是最常受累的脏器,根据病理学研究,几乎所有的SLE患者都存在肾组织病理损害,临床上常发生为狼疮性肾炎(lupusnephritis,LN)。表现为慢性肾炎、急进性肾炎、肾病综合征、肾炎综合征、单纯血尿和(或)蛋白尿。  相似文献   

6.
919例肾活检资料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河南北部农村地区肾活检资料的流行病学特点及病理类型与临床表现之间的联系。方法:回顾性分析1996年1月~2008年12月919例因肾脏疾病而行肾活检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理类型及临床表现。结果:本组患者做肾活检时的年龄16岁~72岁,平均(33.1±14.1)岁;男508例(55.3%),女411例(45.7%)。16岁~50岁患者770例(83.8%)。除狼疮性肾炎(LN)外,大多数肾脏疾病多发于男性。在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中,最常见的临床综合征是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NS)和慢性肾炎综合征(CNS)分别为43.3%、35.4%。在继发性肾脏疾病病变中,紫癜性肾炎(HSPN)最为常见,其次为LN。在表现肾病综合征的疾病中,最常见的病理类型分别为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MsPGN)、IgA肾病(IgAN),分别为39.5%、18.4%;在表现慢性肾炎综合征的疾病中,最常见的病理类型分别为IgAN(39.6%),MsP(32.4%)。结论:河南北部农村地区最常见的肾小球疾病病理多为MsPGN;16岁~40岁男性是肾小球疾病的高发人群;临床多表现为肾病综合征。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自拟芪蝼肾炎方对慢性肾炎患者尿EGF、尿FDP水平与蛋白尿的关系。方法将62例慢性肾炎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芪蝼肾炎方组)32例,对照组(肾炎康复片组)30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8周后24 h尿蛋白定量、FIB、尿EGF、FDP的水平。结果两组均能减少24 h尿蛋白定量。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能明显降低尿FDP、EGF,血FIB的水平。结论芪蝼肾炎方能减少蛋白尿,降低尿中FDP、EGF,血中FIB的水平,从而提示芪蝼肾炎方通过活血通络作用减轻肾小球基底膜损伤,减少炎性细胞浸润。  相似文献   

8.
慢性肾小球肾炎尿毒症与HLA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慢性肾小球肾炎尿毒症与HLA相关性研究李惠刚张庆瑞宋芳吉贺为东王立明程石自1969年Petel报道慢性肾炎与HLA关系后,大量研究显示HLA抗原对于部分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的易感性、治疗反应和预后有较为肯定的关系,但和慢性肾小球肾炎尿毒症(CGNU)的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自拟黄芪丹参饮对气虚血瘀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氨基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C反应蛋白水平的影响。方法 50例门诊及住院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根据美国纽约心脏病学会心功能分级方法分级,并制定统一疗效判定标准。对照组予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服黄芪丹参饮。两组疗程均为12周。治疗12周后对采集血标本,用快速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氨基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散射比浊法检测C反应蛋白水平;治疗12周后对患者的心功能进行观测并记录。结果两组治疗后血浆氨基B型利钠肽前体、C反应蛋白水平均明显下降(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脏超声检测示治疗后两组均有不同程度改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西药基础上加用黄芪丹参饮,能更好改善心功能,降低血浆氨基B型利钠肽前体、C反应蛋白水平,从而对慢性心力衰竭治疗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方式患者血清中C反应蛋白(CRP)、血沉(ESR)、白细胞计数(WBC)围术期的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97例,分为A组(26例)套管微创类行内镜下髓核摘除术(MED)或切吸术,B组(36例)穿刺微刨类臭氧消融术或射频消融术,C组(35例)传统小开窗类直视下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分别于术前1天、术后1天、术后7天抽空腹静脉血测ESR、CRP,手指末梢血测WBC。结果A组术后1天三项大多有阳性变化,7天后恢复正常;B组大多数三项无变化;C组术后1天有阳性变化;7天后大部分恢复正常,持续增高1例为合并椎间隙感染。A组与B组,C组与B组有显著差异,A组和C组无显著差异。结论腰椎间盘外科围术期CRP、ESR、WBC动态观察其变化,对于观察术后恢复和合并症鉴别有临床意义,CRP,WBC优于ESR,穿刺微创类的三项观测指标围术期无明显变化,手术创伤和反应小。  相似文献   

11.
据统计,我国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约占人群10%,并发相关性肾炎比例约为8.8%。临床上慢性肾小球肾炎合并慢性乙型肝炎的患者也不少见。无论是乙肝相关性肾炎还是慢性肾炎合并慢性乙型肝炎,治疗均较棘手,目前尚无规范化治疗方案。为了探索有效治疗方法,我们观察了霉酚酸酯(MMF)、中小剂量泼尼松和抗乙肝病毒药物拉米夫定联合治疗13例原发性肾小球肾炎合并慢性乙型肝炎的患者,现将疗效和不良反应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2.
卡介菌多糖核酸免疫调节治疗慢性肾炎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科自1997年开始应用卡介菌多糖核酸(斯奇康注射液)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取得一定疗效,现报告如下: 材料与方法 1.研究对象:选择40例慢性肾炎患者,随机分成斯奇康治疗组20例和对照组20例。(1)治疗组:20例慢性肾炎病人,男12例,女8例,年龄18~63岁,平均31.9岁,病程平均6.2年。(2)对照组:20例慢性肾炎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与治疗组具有可比性(P>0.05)。 2.治疗方法:(1)对照组:采用丹参及免疫抑制剂等治疗。(2)治疗组:加用斯奇康注射液,2ml隔日肌注一次,疗程1…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IgA肾病患者幽门螺杆菌感染现状及其与IgA肾病临床指标的关系。方法入选诊断明确的IgA肾病患者40例(IgAN组),非IgA相关的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32例(CGN组),检测血清IgA、补体c3和24h尿蛋白定量、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双抗体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幽门螺杆菌抗体(Hp-IgG)浓度。结果IgA肾病组幽门螺杆菌感染率高于慢性肾炎组;IgA肾病各亚组之间(根据尿蛋白排泄量进行分组),幽门螺杆菌感染率也存在差异。所有罹患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入选患者中,合并IgA肾病者多于合并非IgA相关的慢性肾炎者。IgA肾病组血清IgA/C3比值高于慢性肾炎组,但24h尿蛋白量和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却较之降低。幽门螺杆菌是否感染与尿蛋白排泄和血清IgA/C3比值均无明显相关性。结论IgA。肾病患者多合并幽门螺杆菌感染。幽门螺杆菌感染可能与IgA肾病起病有关,但与其尿蛋白排泄和血清IgA/C3比值没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4.
糖尿病肾病中医证型与CRP指标关系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患者中医证型分布特征与炎症指标C反应蛋白(CRP)的关系。方法:将2010年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门诊及住院部糖尿病肾病患者64例分为阴虚燥热、气阴两虚、脾肾气虚(阳)、阴阳两虚4种本证组和兼湿证、兼瘀证、兼痰瘀证3种标证组,并选择50名健康志愿者为正常对照组(NC组),所有纳入者以速率散射比浊法测定C反应蛋白。结果:与正常健康人50例作对照,糖尿病肾病患者CRP水平(1.73±2.91)mg/dl明显高于NC组(0.54±0.16)mg/d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DN各本证证型组血清CRP水平的比较显示,随着证型由阴虚燥热、脾肾气(阳)虚、气阴两虚、阴阳两虚的演变,患者血清CRP水平逐渐升高,且阴虚燥热、脾肾气虚、气阴两虚分别与阴阳两虚组比较,结果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标证中,痰瘀证与NC组、无兼证组与NC组及痰瘀证与血瘀证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血CRP水平与中医证型相关,在一定程度上为中医辨证分型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15.
姜黄对慢性肾衰竭微炎症状态下肾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慢性肾衰竭(CRF)患者存在“慢性微炎症状态”,后者主要表现为循环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等细胞因子水平增高和C反应蛋白(CRP)等正性急性时相反应物增多。众多证据表明,微炎症状态与CRF患者营养不良、动脉粥样硬化等并发症的发生密切相关,微炎症的程度已被认为是预示CRF预后的可靠指标。对微炎症反应的研究,国内外目前多集中于终末期肾病(ESRD)患者,对非透析病人的研究报告不多。  相似文献   

16.
福辛普利钠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第三代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福辛普利钠是唯一经肝肾双通道代偿性排泄的ACEI,它不仅是一个很好的降压药物,而且可以保护心功能,改善心衰症状,降低蛋白尿,延缓肾功能不全的进展,改善预后[1]。目前国内有关福辛普利钠治疗慢性肾炎的大样本系统性的研究报道少见。为进一步探讨福辛普利钠在治疗慢性肾炎方面的价值,本文对28例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应用福辛普利钠治疗,以观察福辛普利钠对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的治疗效果。 资料与方法 1 病例选择 选择1999年8月~2000年6月经肾穿刺证实的慢性肾小球肾炎患…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不同类型新月体肾炎患者肾小球中C-C类趋化因子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巨噬细胞炎性蛋白-1α和β(MIP-1α、MIP-1β)的表达,分析其与肾小球中浸润的单核细胞及Bowman囊壁是否断裂之间的关系,从而探讨其在新月体肾炎发生和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选择不同类型新月体肾炎患者32例,其中I型8例,Ⅱ型12例,Ⅲ型12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分别观察细胞性和纤维细胞性新月体肾炎的肾小球中CD68、MCP-1、MIP-1α和MIP-1β的表达。结果:3种类型新月体肾炎肾小球中CD68、MCP-1、MIP-1α和MIP-1β的表达均明显增加;新月体肾炎肾小球中MCP-1和MIP-1α的表达与单核细胞浸润之间呈正相关(相关系数r分别为0.568和0.749,P均<0.01);I型新月体肾炎不仅肾小球中MCP-1和MIP-1α的表达均高于Ⅱ型和Ⅲ型新月体肾炎。而且Bowman囊壁断裂的发生率也较Ⅱ型和Ⅲ型新月体肾炎患者明显升高(P<0.05)。结论:肾小球内MCP-1、MIP-1α和MIP-1β表达增加是新月体形成的重要始动因素,MCP-1和MIP-1α不仅介导新月体肾炎肾小球中单核细胞的浸润,而且可能还与Bowman囊壁断裂的发生有关。不同类型新月体肾炎患者肾小球内上述趋化因子表达的差异及由此所致病变程度的不同,可能直接影响到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8.
同种移植肾急性排斥反应包括细胞排斥和体液排斥反应。急性细胞排斥反应是由细胞免疫介导的排斥反应,其中部分患者急性细胞排斥反应主要表现为小管炎和小管间质肾炎,特点是小管间质大量单个核细胞浸润,同时淋巴细胞侵入小管上皮细胞并在其内活动,即所谓伸入运动,称之为小管炎,临床上将这些患者的排斥反应称为急性小管间质排斥反应,又称Ⅰ型急性排斥反应,是移植肾最常见的由免疫机制介导的急性小管间质肾炎(ATIN)。  相似文献   

19.
青藤碱对腹膜透析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慢性微炎症在慢性肾功能衰竭透析患者中普遍存在,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可以反映透析患者体内微炎症状态,并可作为判断患者心血管疾病和死亡的预测指标。研究抑制慢性微炎症状态.降低CRP水平.有重要临床意义。药物青藤碱(sinomenine acutum)是植物青风藤中分离出的异喹啉类生物碱,具抗炎、免疫抑制、镇痛、降压等作用,临床主要用于自身免疫性疾病,近年来还用于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我们选择在腹膜透析高Hs-CRP水平患者中应用青藤碱.旨在探讨该药对透析患者有无抗炎作用.为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肋间神经冷冻止痛方法在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胸科手术后c反应蛋白(CRP)的变化。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期间行胸腔镜下开胸手术并行肋问神经冷冻术镇痛的50例患者病例资料,以同期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并患者静脉自控镇痛的50例患者为对照,观察两组患者在使用不同镇痛方式后C反应蛋白在围手术期内的变化。结果所有患者都安全渡过手术期,两组患者术后C反应蛋白都有大幅升高,行肋间神经冷冻术镇痛的实验组患者手术前后c反应蛋白变化幅度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胸腔镜辅助下小切口手术同期行肋间神经冷冻术镇痛,C反应蛋白升高幅度明显小于患者自控静脉镇痛组,炎症反应轻,应激反应小,有利于术后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