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2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4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21篇
内科学   17篇
特种医学   7篇
外科学   45篇
综合类   38篇
预防医学   7篇
药学   7篇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8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 应用多频生物电阻抗评估血液透析患者干体重.方法 选择81例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采用人体成分分析仪,分别于透析前、后测定患者全身液体量(TBW,Total Body Water)、细胞外液(ECW,Extracellular Water)、细胞内液(ICW,Intracellular Water)、ECW与ICW之比E/I、容量超负荷(OH,Overhydration),并分别计算占体重的百分比(TBW%、ECW%和ICW%).结果 患者仅ICW透析前后无明显变化,透析后OH、TBW、TBW%、ECW、ECW%均较透析前明显下降,ICW%较透析前升高;透前TBW、ECW、ICW、TBW%、ECW%、ICW%和OH男性均高于女性,男性ECW/ICW比值低于女性.结论 MHD患者存在体液分布异常,主要表现为ECW%显著增加;血液透析脱水主要是除去多余的ECW,而对ICW无明显影响;多频生物电阻抗法可以对透析患者的容量状况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2.
3.
血液净化治疗模式的选择和临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半个多世纪以来,血液净化技术得到了迅速发展和广泛普及,新的治疗模式不断涌现,治疗领域亦日益拓广,以血液透析(HD)、血液滤过(HF)、血浆置换(PE)和血液灌流(HP)为代表的经典血液净化技术日臻成熟,并且不断衍生出新的治疗技术和模式,血液净化已成为目前治疗急、慢性肾衰竭、多器官衰竭、败血症、药物与毒物中毒,以及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的主要治疗方法,与常规的血液净化治疗方式比较,目前新的或重新采用的治疗模式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糖皮质激素和环磷酰胺治疗IgA肾病患者的疗效,寻找与疗效相关的临床和病理指标.方法 217例IgA肾病患者(尿蛋白定量≥1.0/d,且Scr<250μmol/L),应用糖皮质激素和环磷酰胺治疗1年后,对比分析治疗有效组和无效组临床及病理资料.将尿蛋白定量<0.5g/d,或eGFR上升>15%视为治疗有效.结果 糖皮质激素和环磷酰胺治疗IgA肾病有效者占82.49%,疗效与年龄、肾功能水平、尿蛋白、尿渗透压、肾小管萎缩和肾间质纤维化以及肾小球缺血硬化程度等有关.结论 糖皮质激素和环磷酰胺是治疗IgA肾病有效方法,但选择该方案时,应考虑患者的临床和病理特点.  相似文献   
5.
摘要:目的:观察IgA肾病患者尿沉渣表现与临床表现、肾脏病理改变的相关性。 方法:采用前瞻性横断面观察性研究。病例来自2013年1月至2015年6月中日友好医院肾内科住院的365例IgA肾病患者。根据尿沉渣中红细胞和病理管型数量分为4组。根据临床表现分为3组。根据肾脏病理活动与否分为肾小球有明显活动性病变组和无明显活动性病变组。对尿沉渣表现与临床表现、肾脏病理活动进行相关性分析。 结果:病理类型以局灶增生型最多见,共302例(82.7%),其次为轻度系膜增生型32例(8.8%)等;不同临床表现分组的尿沉渣表现不同(P=0.013);肾脏病理活动组与非活动组的尿沉渣表现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因素分析显示,尿沉渣表现是肾脏病理活动与否的危险因素(P<0.01)。 结论:尿沉渣表现可以部分反映IgA肾病患者临床表现及肾脏病理的活动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 评价甲状旁腺切除术(parathyroidectomy,PTX)对伴有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secondary hyperparathyroidism,SHPT)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04年至2010年中日友好医院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其中因难治性SHPT实行PTX组33例,非PTX组35例.收集PTX组手术前和术后1年,非PTX组1年前、后的数据,包括血钙、血磷、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及血清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ntact parathyroid hormone,iPTH);应用简明健康测量量表(medical outcomes study 36-item short-form health survey,SF-36)调查,分析量表各维度得分并进行比较.结果 钙、磷、ALP、iPTH:PTX组术前与非PTX组比较各项指标均明显升高(均P<0.05);PTX组术后1年与术前比较各项指标均明显减低(均P<0.01).SF-36量表各维度得分:PTX组术前与非PTX组比较在生理功能、躯体疼痛2个维度有减低(P<0.01);PTX组术后1年与术前比较在生理功能、躯体疼痛、情感职能、精神健康4个维度有明显提高(P<0.01);PTX组术后与非PTX组1年后比较,在生理功能、情感职能及躯体疼痛3个维度有提高(P<0.05).结论 PTX不仅可以有效治疗难治性SHPT,而且可以明显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的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刺激后系膜细胞AngⅡ受体基因表达和分泌纤维连接蛋白(FN)的情况。方法:从6月龄人胎肾培养系膜细胞,经AngⅡ刺激后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胎肾系膜细胞AT1和AT2受体mRNA的表达情况,分别用ELISA和RT-PCR方法检测系膜细胞产生的FN和基因表达。结果:①经10-8、10-7、10-6和10-5mol/L的AngⅡ刺激48h后,系膜细胞的AT1受体mRNA表达均有升高,并呈一定的浓度依赖性;而AT2受体mRNA仅在10-5mol/L浓度的AngⅡ刺激下才有微弱表达。②10-7、10-6和10-5mol/L的AngⅡ能明显促进系膜细胞产生FN和FN的mRNA表达的上调,并与AngⅡ刺激浓度呈正相关。结论:AngⅡ刺激后可使系膜细胞的AT1受体基因表达和FN的产生明显增加,并呈一定的浓度依赖性,而AngⅡ高浓度可以使AT2受体表达上调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我院急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表现和危险因素,提高药物相关性肾衰竭的预防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年8月~2009年4月27例致急性肾衰竭的主要药物、临床表现和危险因素.结果:27例药物所致急性肾功能衰竭中,>60岁的患者8例占29.62%,男5例,女3例.引起急性肾损害相关的主要药物为非甾体类抗炎药(11...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老年药物相关性急性肾衰竭的临床表现、病理特点及相关药物。方法:回顾分析2005年1月—2010年3月在中日友好医院进行了肾穿刺的21例老年药物相关性急性肾衰竭患者的临床表现、肾脏病理、治疗与预后,以及导致急性肾衰竭的药物。结果:21例患者出现少尿6例,无尿3例,尿量正常12例;镜下血尿7例,无肉眼血尿;出现无菌性白细胞尿3例;24 h尿蛋白定量≤1.0 g者5例,1.0~3.5 g者11例,≥3.5 g者5例;患病前肾功能正常9例、轻度肾衰竭3例、不详9例,入院时血清肌酐为(597.9±426.7)μmol.L-1;入院时B超检查示:肾脏大小正常17例、增大4例。肾穿刺活检肾脏病理示:急性肾小管间质肾炎10例,亚急性肾小管间质肾炎3例,慢性肾小管间质肾病2例,特发性膜性肾病合并急性肾小管间质肾炎2例、不典型膜性肾病合并急性肾小管间质肾炎1例I、gA肾病合并急性肾小管间质肾炎2例,糖尿病肾病合并急性肾小管间质肾炎1例。出院时血清肌酐为(191.7±106.8)μmol.L-1,无1例死亡。可能导致急性肾衰竭的药物包括:抗生素、中成药、非甾体抗炎药、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断剂、保健品、抗结核药等。结论:老年人是药物相关性急性肾衰竭的高危人群,易导致肾损害的药物较多,老年人在服用常用药物尤其是服用多种药物时,也可导致急性肾衰竭。若能早期发现肾损害,及时诊治,多数患者预后良好,但患病前已存在慢性肾脏病的患者,急性肾衰竭多较重,可转为慢性肾衰竭。  相似文献   
10.
内蒙古呼伦贝尔地区成人慢性肾脏病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prevalence and risk factors of chronic kidney disease (CKD) in the general adult population in the Hulunbeir Prefecture, Inner Mongolia Autonomous Region where many minorities of north China live. Methods Sampling surveywas performed in the residents aged 20 years and older in the Hulunbeir Prefecture. All the investigated subjects were tested for urinary albumin to creatinine ratio (ACR); hematuria by microscopy of urinary sediment; and GFR estimated by modified MDRD equation for Chinese adults (eGFR). The related risk factors of CKD were also investigated. Results A total of 4522 subjects were enrolled in the study. The prevalence of albuminuria was 7.11%, hematuria was 2.64% and reduced eGFR [60 ml-min-1·(1.73 m2)-1] was 2.75%. The prevalence of hypertension was 38.90%; hyperglycemia 6.61%; hyperlipidemia 2.72%; increased waist 24.79% and metabolic syndrome 15.02%. After the subjects with combined microalbuminuria, hematuria and reduced eGFR were excluded, the prevalence of CKD was 12.95%.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and stratified analysis showed increased age, increased waist, elevated systolic pressure, hyperglycemia,hypertriglyceridemia and metabolic syndrome were independently associated with albuminuria;increased age, elevated systolic pressure and hyperglycemia were independently associated with reduced eGFR; increased age was independently associated with hematuria. Conclusions The prevalence of adult CKD is 12.95% in the Hulunbeir Prefecture, Inner Mongolia Autonomous Region. Independent risk factors of CKD include increased age, increased waist, hypertension,abnormal blood glucose or lipid, and metabolic syndrom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