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7 毫秒
1.
后路两种内固定装置联合应用治疗腰椎滑脱的临床疗效分析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0  
目的 分析两种内固定联合应用治疗腰椎滑脱是否有效提高临床疗效。方法 对手术治疗的腰椎滑脱135例进行调查,所有病例均采用腰椎后路手术,其中采用单纯植骨融合术21例,采用椎弓根钉固定复位装置加植骨融合术85例,应用椎弓根钉复位装置和螺纹椎体融合器(TFC)联合固定29例。术后随访时间为3个月至3年。结果 应用内固定复位装置的病人术后滑脱复位率、椎间隙高度均明显提高;且术后6个月后,联合内固定装置可有效提高椎体融合率而降低患者腰痛及椎体滑脱复发率。结论 坚强的内固定和有效的椎体融合术是治疗腰椎滑脱的关键,联合内固定为临床治疗腰椎滑脱提供了一条新的、可行的途径。  相似文献   

2.
不同手术方式治疗腰椎滑脱症的比较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比较采用不同内固定及植骨融合方式治疗腰椎滑脱症的手术疗效及适应证。方法:应用后路椎弓根螺钉复位内固定后.分别采用后外侧植骨融合术、后路椎体间植骨融合术及前路椎体间植骨融合术治疗不同类型及合并症的腰椎滑脱症患者67例,比较不同术式的手术时间与出血量、手术疗效与并发症、滑脱椎体复位率与复位丢失率以及椎间隙高度。结果:后路椎弓根钉固定加椎体间植骨融合术手术时间最长、出血量最多。手术总体优良率为88.71%,三种术式间无差异。所有椎体间植骨组植骨融合良好,椎间隙高度维持良好,滑脱椎体复位无丢失;12例后外侧植骨者平均复位丢失率为11.24%,2例椎弓根螺钉松动,2枚椎弓根螺钉断裂。结论:退变性腰椎滑脱者宜选用后路椎弓根钉固定加后外侧植骨融合术;峡部裂性腰椎滑脱者宜选用后路椎弓根钉固定加椎体间植骨融合术;腰椎滑脱翻修者宜选用后路椎弓根钉固定加前路椎体间植骨融合术  相似文献   

3.
腰椎滑脱症外科治疗策略选择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腰椎滑脱症及合并症的手术治疗方式、疗效及优缺点。方法2000年2月~2004年4月应用后路椎弓根螺钉复位内固定后,分别采用后外侧植骨融合术、后路椎体间植骨融合术及前路椎体问植骨融合术治疗不同类型腰椎滑脱症及合并症的患者78例,比较术后及随访时疗效、滑脱椎体复位率、椎间隙高度恢复率、植骨融合率以及复位丢失率。结果术后28例Ⅰ度滑脱及37例Ⅱ度腰椎滑脱患者获得解剖复位.9例Ⅱ度滑脱及4例Ⅲ度腰椎滑脱患者矫正至Ⅰ度滑脱。随访时总体优良率为89.72%,42例椎体间植骨患者植骨融合良好,滑脱椎体复位无丢失,椎间隙高度维持良好;36例后外侧植骨者有12例复位丢失,2例椎弓根螺钉松动,2枚椎弓根螺钉断裂:结论对小于Ⅱ度退变性腰椎滑脱合并腰椎管狭窄者宜选用后路椎弓根钉复位固定加后外侧植骨融合术;对峡部裂性腰椎滑脱合并腰椎管狭窄者宜选用后路椎弓根钉固定加椎体间植骨融合术;对Ⅱ度以上峡部裂性单纯腰椎滑脱者以及腰椎滑脱翻修者宜选用后路椎弓根钉固定加前路椎体间植骨融合术。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应用后路椎板减压、椎弓根螺钉复位固定、椎体间植骨术治疗峡部裂性腰椎滑脱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对43例峡部裂性腰椎滑脱症行后路减压、椎弓根螺钉复位固定结合椎体间植骨术治疗。评价术后滑脱复位和椎间植骨愈合情况。结果随访6~24个月,平均14.6个月。术后6~12个月复查腰椎X线片,4例植骨区仍有透亮影,2例出现滑脱椎体复位丢失。结论椎弓根螺钉复位固定、后路腰椎椎体间植骨融合术治疗峡部裂性腰椎滑脱症疗效满意,植骨愈合率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应用后路椎板减压、椎弓根螺钉复位固定、椎体间植骨术治疗峡部裂性腰椎滑脱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43例峡部裂性腰椎滑脱症行后路减压、椎弓根螺钉复位固定结合椎体间植骨术治疗.评价术后滑脱复位和椎问植骨愈合情况.结果 随访6~24个月,平均14.6个月.术后6~12个月复查腰椎X线片,4例植骨区仍有透亮影,2例出现滑脱椎体复位丢失.结论 椎弓根螺钉复位固定、后路腰椎椎体问植骨融合术治疗峡部裂性腰椎滑脱症疗效满意,植骨愈合率高.  相似文献   

6.
方文 《颈腰痛杂志》2002,23(4):310-311
目的 研究滑脱腰椎过度复位纠正椎弓钉复位固定术后滑脱椎体发生再滑移。方法 统计分析我院 1987.1- 2 0 0 2 .1,132例腰椎崩裂性滑脱病人行椎弓钉复位内固定 后外侧植骨融合术后 2年的情况 ,其中滑脱椎体过度复位固定 植骨融合术 2 1例 (平均复位至反向滑脱 10 -2 0 % )。结果 术后 2年脊柱滑脱程度 :一般复位组为 15 .9% ,过度复位组 - 7.9% ,一般复位组植骨融合率为 92 .2 % ,过度复位组为 10 0 % ,并发症发生率两个组无明显差异。结论 椎弓钉腰椎过度复位固定 后外侧直骨融合术能更有效矫正腰椎滑脱 ,增加植骨融合率 ,改善患者症状。  相似文献   

7.
腰椎滑脱症翻修手术(附21例报告)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目的探讨腰椎滑脱症初次手术失败原因、翻修手术方式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3年4月~2006年10月21例腰椎滑脱症翻修手术病例,针对初次手术失败的原因,分别应用后路椎弓根螺钉复位内固定加椎体间植骨融合术、后路椎弓根螺钉复位内固定加前路椎体间植骨融合术以及后路椎弓根螺钉复位内固定加前路游离腓骨移植椎体间植骨融合术进行再次手术,比较术后疗效、滑脱椎体复位率以及植骨融合率。结果本组全部患者翻修手术后均获随访,时间为4~48个月,平均32.6个月,总体优良率为90.48%,所有翻修手术病例植骨融合良好,植骨融合最短时间为3.8个月,最长时间为6.4个月,滑脱椎体再次复位后矫正度无丢失,椎弓根螺钉无松动及断裂。结论腰椎滑脱症初次手术失败原因主要与手术方式选择不当、忽视植骨融合的质与量以及手术操作不当有关,只要翻修手术方式得当、术中仔细操作、合理应用内固定及植骨融合材料,仍能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8.
腰椎崩裂性滑脱椎弓钉复位固定椎体间植骨融合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比较腰椎崩裂性滑脱椎弓钉复位固定椎体间植骨融合术与椎体后外侧植骨融合术两种方法的优劣。方法 统计117例腰椎崩裂性滑脱病人行椎弓钉复位固定 植骨融合术后疗效,其中滑脱椎体复位固定 椎体后外侧植骨融合术90例,滑脱椎体复位固定 椎体问植骨融合术27例,内固定于术后一年取出。结果 术后2年脊柱滑脱程度,后外侧组为15.9%,椎体间组3.9%,后外侧组植骨融合率为92.2%,椎体问组为100%,腰腿痛症状改善的评价采用JOA标准(满分为29分),后外侧组术后平均为22.3分,椎体间组为26.3分,后外侧组术后73.3%的人能参加一般的体力劳动和家务活,椎体间组为88.9%,后外侧组术中平均输血1000ml,椎体间组术中平均输血100ml,并发症发生率两个组无明显差异,绝大多数并发症临床上无重要意义。结论 椎弓钉腰椎复位固定 椎体间植骨融合术更符合生物力学原理,能更有效矫正腰椎滑脱,增加植骨融合率,防止术后再滑脱,改善患者症状更明显,而且手术相对简单,出血少。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运用滑脱椎"漂浮椎板"修整后椎间植骨联合椎弓根钉系统复位内固定治疗峡部裂性腰椎滑脱症的疗效。方法采用滑脱椎"漂浮椎板"修整后椎间植骨联合椎弓根钉系统复位内固定治疗峡部裂性腰椎滑脱症21例,评价术后椎间植骨愈合、滑脱复位及椎间高度恢复情况。结果随访6~28个月,患者均获得骨性融合。疗效评价按侯树勋等评定标准:优16例,良3例,可2例。结论运用滑脱椎"漂浮椎板"修整后椎间植骨联合椎弓根钉系统复位内固定治疗峡部裂性腰椎滑脱症具有手术操作简单、复位满意、植骨融合率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后路减压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复位联合椎间融合器植骨融合术治疗腰椎滑脱症的效果。方法对42例腰椎滑脱症患者予以后路减压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复位联合椎间融合器植骨融合术,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2例患者术后切口均I期愈合,植骨于3~12个月内均获骨性融合。未发生Cage融合器移位或沉陷及椎弓根钉棒松动、移位、断裂、滑脱复发等并发症。术后3个月及术后12个月腰、腿痛VAS评分均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复查,I度及Ⅱ度滑脱均完全复位,1例Ⅲ度滑脱复位改善明显。末次随访依据邹德威评分标准评定疗效。本组优31例,良10例,可1例。优良率为97.62%。结论后路减压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复位联合椎间融合器植骨融合术治疗腰椎滑脱症,内固定稳定可靠,复位准确,椎体间融合良好,效果理想。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比较椎弓根器械复位固定后两种不同融合法PLF(后外侧融合)与PLIF(后路椎体间融合)对腰椎滑脱症的疗效。方法 Ⅱ度以内腰椎峡部不连型滑脱共47例,一组22例,椎弓根器械复位固定后行PLF(PLF组);另一组25例,椎弓根器械复位固定后行PLIF(PLIF组)。对两组的临床疗效(ODI评分)、X线影像学结果(滑脱矫正、滑脱节段椎间隙高度改变、滑脱节段前突角改变及骨融合)及并发症进行对比观察。结果 术后即刻X线影像学结果(滑脱矫正、滑脱节段椎间盘高度、滑脱节段前突角),两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2年随访时,滑脱矫正及滑脱节段椎间隙高度的维持上PLIF组优于PLF组(P〈0.05),骨融合率及滑脱节段前突角两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但两组间临床疗效(ODI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内固定失败率PLF组高于PLIF组。结论 椎弓根器械复位固定并PLF与PLIF都是治疗Ⅱ度以内峡部裂型滑脱的有效方法,PLIF在对滑脱矫形的维持及结构的稳定上具有优越的力学性能,PLF后期易出现矫正丢失及内固定失败,但临床疗效不受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比较椎弓根器械复位固定后两种不同融合法PLF与PLIF对峡部裂型滑脱的疗效。方法Ⅱ度以内腰椎峡部裂型滑脱共47例,一组22例,椎弓根器械复位固定后行PLF(PLF组);另一组25例,椎弓根器械复位固定后行PLIF(PLIF组)。对两组的临床疗效(ODI评分)、X线影像学结果(包括:滑脱矫正、滑脱节段椎间隙高度改变、滑脱节段前突角改变及骨融合)及并发症进行对比观察。结果术后即刻X线影像学结果,包括:滑脱矫正、滑脱节段椎间盘高度、滑脱节段前突角,两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2年随访时,滑脱矫正及滑脱节段椎间隙高度的维持上PLIF组优于PLF组(P<0.05),骨融合率及滑脱节段前突角两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但两组间临床疗效(ODI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内固定失败率PLF组高于PLIF组。结论椎弓根器械复位固定并PLF与PLIF都是治疗Ⅱ度以内腰椎峡部裂型滑脱的有效方法,PLIF在对滑脱矫形的维持及结构的稳定上具有优越的力学性能,PLF后期易出现矫正丢失及内固定失败,但临床疗效不受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3.
椎间融合器与椎弓根钉固定治疗腰椎滑脱症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9,自引:9,他引:10  
目的比较椎间融合器与椎弓根钉固定单独应用及二者联合应用治疗腰椎滑脱症的效果。方法102例腰椎滑脱症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3组:椎间融合器、椎弓根钉固定组(A组),单纯椎弓根钉固定组(B组),椎间融合器组(C组),3组均行椎间及后外侧植骨。对3组术前、术后和随访时JOA评分、滑脱率、复位率、滑脱角、椎间隙高度、椎间孔高度及并发症进行对比研究。结果3组术后较术前各项指标有明显改善(P<0.01);随访发现:B组、C组的复位率、滑脱角、椎间隙高度、椎间孔高度丢失程度较A组明显(P<0.05);B组、C组植骨融合失败率高(P<0.05);JOA评分A组优良率为93%,优于其他两组(P<0.05)。结论椎间融合器加椎弓根钉系统固定治疗腰椎滑脱症临床疗效肯定,并发症相对较少。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比较椎弓根器械复位固定后两种不同融合法椎体间融合(posterior interbody fusion,PLIF)与后外侧融合(posterolateral fusion,PLF)对峡部裂型腰椎滑脱的疗效。方法选取2006年5月至2008年5月我科收治的腰椎滑脱患者78例,男43例,女35例;年龄45~68岁,平均52岁。L4滑脱33例,L5滑脱45例;度滑脱12例,度滑脱66例。78例患者中行PLF结合椎弓根内固定治疗33例,行PLIF结合椎弓根内固定治疗45例,记录两组手术术中出血量及手术时间,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即刻及随访2年后的X线影像学结果(包括滑脱矫正、滑脱节段椎间隙高度改变及植骨融合率)和临床疗效(JOA评分)。结果术后即刻X线影像学结果,包括滑脱矫正、滑脱节段椎间隙高度,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年随访时,在滑脱矫正及滑脱节段椎间隙高度的维持上PLIF组优于PLF组(P〈0.05),骨融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临床疗效(JOA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椎弓根器械复位固定并PLIF与PLF都是治疗度以内腰椎峡部裂型滑脱的有效方法,PLIF在对滑脱矫形的维持及结构的稳定上具有优越的力学性能,PLF后期易出现矫正丢失,但临床疗效不受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椎弓根钉内固定结合不同椎间融合方法治疗严重腰椎滑脱的疗效差异。方法对严重腰椎滑脱患者64例行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根据椎间融合方法的不同分为Cage融合组(32例)和椎间植骨组(32例)。比较术后两组的临床疗效、植骨融合率、Tailard滑脱率、腰椎前凸角和滑脱椎椎间高度指数等差异。结果64例均获随访,时间6~36(21.5±2.1)个月,患者均获解剖复位。Cage融合组JOA评分优良率和植骨融合率优于椎间植骨组(优良率90.6%、68.8%;融合率:84.4%、62.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ailard滑脱率、腰椎前凸角和滑脱椎椎间高度指数等指标两组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椎弓根钉内固定系统结合Cage植骨治疗严重腰椎滑脱的早期临床疗效优于椎间植骨。  相似文献   

16.
椎弓根内固定一期前后路TFC椎体融合治疗腰椎滑脱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Dong J  Wang J  Hu Y  Lu S  Zhang Y  Bi W 《中华外科杂志》2000,38(8):604-606,I034
目的 探讨采用椎弓根内固定及椎间融合技术治疗腰椎滑脱的方法。方法 腰椎滑脱患者26例,男14例,女12例;采RF及SOCON椎弓根内固定器,Ⅰ期行前路和后路植骨及TFC椎体融合治疗腰椎滑脱,其中,采用RF内固定 时行TFC椎体后路融合6例,采用SOCON同时加TFC椎体后路融合15例;余5例均行RF加Ⅰ期前路异体骨环加自体松质骨植骨融合。结果 本TFC椎体后路融合15例;余5例均行RF加Ⅰ期前路异  相似文献   

17.
椎间融合器与椎弓根系统复位固定治疗腰椎滑脱症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8  
目的:总结椎间融合器加椎弓根系统复位固定治疗腰椎滑脱的适应证、疗效及并发症。方法:1999年3月~2002年5月间对31例腰椎滑脱患者行椎间融合器加椎弓根系统复位固定、后外侧融合手术治疗,观察术前、术后和随访期间Taillard指数、Boxall指数、滑脱角、腰椎生理前凸角、椎间隙高度指数的变化;同时观察临床疗效及融合率。结果:31例平均随访19个月(6~36个月),术前与术后的Taillard指数、Boxall指数、滑脱角、腰椎生理前凸角、椎间隙高度指数有显著性差异(P<0.01);术后与随访时比较无显著性差异。优良率为93.55%,融合率为100%。并发症有硬膜损伤致脑积液漏1例,cage位置不佳1例,L5神经根损伤1例,无断钉和断棒现象。结论:椎间融合器加椎弓根系统复位固定、后外侧融合手术治疗腰椎滑脱近期疗效满意,能克服单纯使用cage治疗腰椎滑脱所引起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后路应用椎弓根钉复位固定、减压、椎体间或后外侧植骨融合治疗腰椎滑脱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8例腰椎滑脱症(Ⅰ~Ⅱ度)行后路椎板减压,应用HOIST、GSS、USS三种不同内固定方法对腰椎滑脱椎体进行复位固定,椎体间或后外侧植骨融合。结果随访6~24个月,临床优良率87%,6~12个月复查X线片均显示椎体间骨性融合。结论上述三种椎弓根螺钉系统能有效撑开提拉滑脱椎体,复位满意,固定力强,采用椎体间或后外侧植骨融合能有效提高植骨融合率,增加脊柱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9.
GSS系统内固定联合植骨治疗腰椎滑脱症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后路应用通用型脊柱内固定系统(general seine system,GSS)复位固定、减压、椎体间及后外侧植骨融合治疗腰椎滑脱症临床效果。方法对42例腰椎滑脱症行后路椎管减压,应用GSS椎弓根系统对滑脱椎体进行复位固定,椎体间和后外侧植骨融合。结果随访6~48个月,临床优良率88.1%,6~12个月复查X线片均显示椎体间骨性融合。结论GSS椎弓根螺钉系统能有效撑开提拉滑脱椎体,复位满意,固定力强,并为彻底减压提供有效空间。采用椎体间联合后外侧植骨能有效提高植骨融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