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2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30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0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63篇
内科学   59篇
皮肤病学   8篇
神经病学   37篇
特种医学   10篇
外科学   26篇
综合类   91篇
预防医学   23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47篇
中国医学   15篇
肿瘤学   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46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辛凉解表法虽首创于刘完素,完善于温病,但却溯源于仲景,仲景四方大青龙汤、越婢汤、麻杏石甘汤、白虎汤完整的体现了辛凉解表的思想。表热的根本在于卫气的阻滞,解表法最在意使卫气恢复流通,辛温、辛凉解表均不离辛者,以辛味发散或透达,邪气可随之出表,若单着眼于出汗者,已然失其本意。辛热开通气机,本不在发汗,汗液乃是随同郁热的开通一同从腠理而出,不同于西药单纯以发汗带出热量,而郁热并未解除。所以,纵使辛温解表,热如麻黄、桂枝也非为单纯发汗而设,乃取其辛散开通之意,汗液自蒸蒸而协同邪热一并而出。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厄贝沙坦预防高血压患者房颤的可能机制.方法 选择高血压并发左房扩大而不合并左室肥厚的患者52例,服用厄贝沙坦治疗6~12个月.观察治疗前后左房内径(LADD)、左室P波离散度(PD)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的改变.使用双电极电压钳技术记录表达于非洲爪蟾卵母细胞的Kv1.5钾通道电流,不同浓度厄贝沙坦灌流观察其对电流影响.结果 经厄贝沙坦治疗后,患者PD、LADD明显减小,LVEF明显增加(P<0.01).厄贝沙坦浓度依赖性阻断Kv1.5通道.结论 厄贝沙坦对Kv1.5的抑制可能是其减轻心房重构和缩短PD,从而预防房颤发生的电生理学基础.  相似文献   
3.
目的调查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应用药物及其与长期预后的关系.方法对584例冠心病患者PCI术后应用的主要药物及吸烟状况进行调查,并对主要心脏不良事件进行随访.结果平均随访时间(18.66±12.16)个月,术后99.0%的患者应用阿司匹林,应用时间平均(10.3±8.2)个月,99.8%使用氯吡格雷,应用时间平均(7.8±5.O)个月;随访期间5.14%患者完全停止抗血小板治疗.在出院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β受体阻滞剂、他汀类药物、钙通道拮抗剂及硝酸酯的应用率分别为42.0%、63.7%、83.0%、19.9%及46.4%,随访期间降低到36.1%、57.O%、66.8%、17.6%及36.6%.术前吸烟为53.77%,随访期间为17.80%.停止抗血小板治疗、术后吸烟增加非致死性心肌梗死(10.0%对1.1%,P<0.01;4.81%对0.83%,P<0.01)及主要不良心脏时间(20.0%对6.9%,P<0.01;11.54%对6.67%,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在PCI术后对药物的依从性良好,但术后停止抗血小板治疗及继续吸烟者预后差.  相似文献   
4.
周忆频  李莹  李牧 《山东医药》2008,48(24):107-107
2000年1月~2007年6月,我们共收治了上矢窦栓塞患者15例,经局部溶栓治疗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老年脊髓型颈椎病与发育颈椎管狭窄在临床发病的关系及手术疗效。方法 对31例65~79岁脊髓型颈椎病合并发育性颈椎管狭窄的老年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均行后路单开门椎管成形术,术前、术后采用JOA评分标准进行评定。结果 31例中,28例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28.7个月,术前JOA评分4~11分,平均7.8分,术后JOA评分8~16分,平均11.2分,平均改善率57.8%,优7例,良11例,可9例,差2例。结论 老年脊髓型颈椎病合并发育性颈椎管狭窄患者全身多器官功能退化,但只要治疗选择适当,仍可取得较好的疗效,高龄并非手术禁忌证。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迅速发展的血管内治疗逐渐成为治疗颅内动脉瘤的重要手段,但梭形动脉瘤的处理不仅是外科治疗的难点,也是目前应用电解可脱弹簧圈进行血管内冶疗的难点。文章就颅内梭形动脉瘤的流行病学,支架结合弹簧圈血管内治疗的适应证、治疗时机的选择、治疗前后用药、并发症及其预防措施等方面的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磁刺激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河南省胸科医院心内科急性前壁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患者216例,均行急诊或择期完全血运重建术,资料完整、符合纳入标准的156例均连续入选。依据12h内是否行急诊介入和静脉药物溶栓,分为再灌注组102例和延迟再灌注组54例。收集研究对象的临床资料,并随访梗死后3个月心功能。结果 两组患者年龄均数[(60.3±12.5)比(60.2±12.5)]、男性比(83.3%比75.9%),Killip 2~4级[40.0%(43/102)比3.7%(2/54)],以再灌注组较高(P<0.0001)。心电图前壁导联ST段抬高幅度之和(∑ST)、Q波之和(∑Q)以及Q波导联数,与Killip分级、急性期/梗死后3个月的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正相关(γ=0.52~0.75,P<0.01),但与急性期/梗死后3个月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负相关(γ=-0.63~-0.95,P<0.01);前壁导联R波振幅之和(∑R),与心肌酶峰值、BNP、急性期/梗死后3个月LVEDD负相关(γ=-0.48~-0.79,P<0.01),但与急性期/梗死后3个月LVEF正相关(γ=0.73~0.82,P<0.01);前壁ST段抬高最大值,与Killip分级、心肌酶峰值、BNP、急性期/梗死后3个月LVEDD正相关(γ=0.41~0.62,P<0.05)。而Q波最大值,与Killip分级、心肌酶峰值、BNP、急性期/梗死后3个月的LVEDD正相关(γ=0.42~0.64,P<0.05)。∑ST、∑Q、∑R和Q波导联数与梗死后3个月NYHA分级不相关(P>0.05)。BNP是左室功能不全的敏感指标,其与STEMI急性期/3个月LVEF呈强负相关(γ=-0.92、-0.80,P<0.01)。梗死后3个月2~4级心功能(NYHA)[24.5%(25/102)比24.0%(13/5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急性前壁STEMI心电图ST段、Q波、R波及心肌酶峰与近期左室功能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中原地区人群血脂谱特征及ApoB/apoA-Ⅰ比值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IMT)关系,为临床评价危险因素及药物疗效提供依据。方法 812例冠脉造影排除冠心病的人群进行血脂及载脂蛋白生化分析,B型超声测量cIMT,统计学分析性别分组和ApoB/apoA-Ⅰ比值分组血脂谱特征和cIMT的差异。多元回归分析cIMT和血脂谱的关系。结果①以性别分组的人群中,HDL-C、ApoA-Ⅰ、ApoB/apoA-Ⅰ、LDL/HDL、TC/HDL和cIMT在男女两组有显著差异(均P<0.05)。②以ApoB/apoA-Ⅰ比值分组(男性节点0.8,女性节点0.7)的人群,年龄和他汀治疗率在ApoB/apoA-I比值低的男女两组均高于比值高的组(均P<0.05),糖尿病发生率、吸烟、饮酒、cIMT和其他血脂谱指标在ApoB/apoA-I比值高的男女两组均高于比值低的组(均P<0.05)。③多元回归分析显示,仅ApoA-Ⅰ、ApoB和ApoB/apoA-Ⅰ回归系数有统计学差异(均P<0.05)。结论 cIMT是监测动脉粥样硬化进展和治疗效果的无创指标,与ApoB/apoA-Ⅰ比值显著相关。ApoB/apoA-Ⅰ比值结合cIMT是进行冠心病危险因素评估和治疗效果的更好指标。  相似文献   
9.
弥漫性轴索损伤(DAI)是以脑深部轴索肿胀、断裂为主要病理特征的脑损伤类型,尤其多见于重型颅脑损伤,临床表现危重,是伤后植物生存、重残和死亡的最常见原因,目前尚无良好治疗方法.我院自2002年4月~2007年1月收治DAI患者42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体外循环技术在非心脏外科手术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1996年7月至2008年4月我院在11例非心脏外科手术中应用体外循环技术,其中在体外循环下行左侧局部晚期肺癌扩大根治术3例,肺动脉栓塞取栓术2例,气管肿瘤切除2例,布加综合征根治术2例,纵隔肿瘤切除术2例.结果 11例病人全部康复出院.11例患者随访6~36个月,1例肺癌存活10月后死亡;另2例肺癌患者术后13及15个月仍存活;2例肺动脉栓塞取栓术患者恢复正常工作;2例布加综合征根治术患者术后已存活6个月;2例纵隔肿瘤切除术患者术后分别存活13及15个月.结论 体外循环技术在非心脏外科手术中的应用已取得了较好的疗效,可为临床治疗危重病人提供重要救治手段,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