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急性肾损伤(AKI)患者的临床特点,寻找与预后相关的因素,为AKI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AKI患者人口统计学资料、病因、血清学指标、临床治疗等情况。按出院时肾功能状态分为恢复组和未恢复组,分析AKI预后的相关因素。结果:共有206例AKI患者纳入研究,男女比例为2.03∶1,平均年龄为(55.53±21.19)岁。血容量不足、感染是引起AKI最常见的病因,老年人是AKI高危人群。AKIⅠ期、Ⅱ期、Ⅲ期患者的比例分别为34.0%、15.0%、51.0%。出院时有62.1%的患者肾功能恢复,37.9%的患者肾功能未恢复。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模型分析提示,APACHEⅡ评分(OR 1.139,P0.05)、行RRT(OR 2.228,P0.05)是AKI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血红蛋白(OR 0.977,P0.05)是AKI患者预后的保护性因素。结论:AKI预后与肾脏损伤严重程度相关。血容量不足、感染是引起AKI最常见的病因,老年人是AKI高危人群。APACHE II评分、行RRT是AKI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血红蛋白是AKI患者预后的保护性因素。  相似文献   

2.
急性肾损伤(AKI)是老年人常见的危急重症,发病率逐年增加。随着年龄的增长,肾脏出现增龄性改变,同时由于机体功能衰退及常常合并多种器官病变等,使得老年人更容易发生肾脏损伤。感染、血容量不足、肾毒性药物、心血管事件、外科手术等是老年医院获得性AKI的常见病因。AKI不仅增加患者病死率,也是发展至慢性肾脏病的独立危险因素。改善AKI预后的关键是早期诊断和早期干预。目前仍采用血清肌酐(Scr)和尿量作为AKI诊断和分期标准,但老年人尿量常常受利尿剂、尿路梗阻等因素影响;而血清肌酐也并非是反映肾功能变化的敏感指标,因此可能会导致延迟诊断。除了支持治疗外,老年AKI尚没有足够证据证实存在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本文就以上具体内容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住院患者急性肾损伤(AKI)的发病及预后情况,寻找与预后相关的危险因素,为临床更好地认识和预防AKI,改善预后提供依据。 方法 应用医院实验室网络系统筛选2009年1月至12月上海市一家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所有住院患者,应用急性肾损伤网(AKIN)推荐的AKI定义选择病史完整的AKI患者组成研究队列,回顾性分析AKI住院患者的发病率、病因及分布特点、患者及肾脏预后情况。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住院AKI患者预后和肾脏预后的危险因素。 结果 符合入选标准的住院AKI患者共934例,住院患者的AKI发病率为2.41%(934/38 734)。患者男女比例为1.88∶1,平均年龄(60.82±16.94)岁,AKI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加逐渐增高,其中63.4%为外科患者,35.4%为内科患者,1.2%为妇产科患者。病因中肾前性AKI占51.7%,急性肾小管坏死(ATN)占37.7%,急性肾小球和肾小血管病变(AGV)占3.8%,急性小管间质性肾炎(AIN)占3.5%,肾后性AKI占3.3%。患者AKI后28 d存活率为71.8%。AKI后28 d时有65.7%的患者肾功能完全恢复,16.9%的患者部分恢复,17.4%的患者未恢复。AKIⅠ、Ⅱ和Ⅲ期患者的病死率分别为24.8%、31.2%和43.7%。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模型结果提示,肾损伤药物史(OR = 2.313)、前1周低血压史(OR = 4.482)、少尿史(OR = 5.267)、肾外脏器衰竭数(OR = 1.376)和行肾脏替代治疗(RRT)(OR = 4.221)是住院AKI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肾外脏器衰竭数(OR = 1.529)和行RRT(OR = 2.117)是住院AKI患者肾脏丢失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 AKI在住院患者中常见,病死率较高,AKI后可以造成患者的肾脏丢失。预后与肾损害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肾损伤药物史、1周内低血压史、少尿史、肾外脏器衰竭数和需要行RRT是AKI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肾外脏器衰竭数和需要行RRT是肾脏丢失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疾病严重程度相似的急性肾损伤(AKI)且行肾脏替代治疗(RRT)的老年和中青年患者的预后及影响老年和中青年患者预后的因素。 方法回顾性分析解放军总医院2013年1月至2017年8月发生AKI且行RRT治疗的住院患者,≥60岁分为老年组,18岁≤年龄<60岁为中青年组;收集患者的人口学资料、伴随疾病、RRT启动时的生命体征、实验室检查、APACHE Ⅱ评分、SOFA评分、RRT方式及总时长,分析AKI病因。对比老年组与中青年组RRT后28d存活率以及肾脏预后;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两组死亡的危险因素。通过倾向评分分析,再对比两组间存活率以及肾脏预后有无差异。 结果总体患者28d死亡率34.4%,其中中青年组死亡率23.9%,老年组死亡率45.5%,两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χ2=16.27,P<0.001)。倾向评分匹配后,中青年组死亡率32.3%,老年组死亡率38.5%,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38,P=0.463)。无论是否进行倾向评分匹配纠正两组间总体病情的轻重,中青年组的短期肾脏预后与老年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影响老年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是年龄及肿瘤,影响中青年组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是APACHE Ⅱ评分。 结论在病情轻重相似的老年和中青年重症AKI患者中,短期死亡率没有显著性差异。在重症老年组,肾脏短期预后较中青年组无差异,即使采用倾向评分匹配后,仍支持这一结论。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肝移植术后患者早期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的发生情况,探讨其危险因素及预后影响。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0月至2017年11月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肝脏外科进行肝移植术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应用改善全球肾脏病预后组织(Kidney Disease: Improving Global Outcomes,KDIGO)2012年修订的AKI诊断和分期标准观察肝移植术后AKI的发生情况,并根据AKI情况将患者分为两组:急性肾损伤和非急性肾损伤组,使用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术后AKI的危险因素。应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患者术后30 d、90 d及1年的预后。 结果本研究共纳入146例肝移植患者,术后67例发生AKI(45.9%),其中AKI 1期占70.1%,AKI 2期占22.4%,AKI 3期占7.5%;其中7例患者接受肾脏替代治疗(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RRT)(10.4%)。相比于非AKI患者及AKI 1期的患者,AKI 2~3期患者30 d及90 d生存率明显下降。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术前血清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升高、国际标准化比值(international normalized ratio,INR)升高、术后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升高及术后24 h血红蛋白降低为AKI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并且基于AST峰值评估的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hepatic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HIRI)的严重程度与AKI的发生有关。 结论肝移植术后AKI发生率高,并且与患者短期的预后有关。关注AKI发生的危险因素,有助于进一步采取积极有效的干预措施,对提高肝移植术后预后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在内科危重症患者中甲状腺功能减退与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的发生之间的关系,同时分析甲状腺功能减退对发生AKI的内科危重症患者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纳入广州中医药大学顺德医院重症医学科住院的危重症患者共496例,其中28例诊断患有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甲减组),468例未诊断出甲状腺功能减退症(非甲减组)。分析两组患者AKI的发生率,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与危重症患者并发AKI之间的关系;统计两组患者中发生AKI的患者的资料,分析甲状腺功能减退对AKI患者临床预后包括死亡率、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比例和住ICU时间的影响。结果甲状腺功能减退危重患者AKI的发生率高于非甲状腺功能减退危重患者(57.1%vs 29.9%,χ~2=9.085,P=0.003),以AKI 2期和3期为主;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的AKI患者住院期间住院死亡率(56.3%vs 31.4%,P=0.047)和ICU住院时间[10(7,13)d vs 7(4,9)d,P=0.035]均高于非甲状腺功能减退的AKI患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而两组患者行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的比例未见统计学差异(31.3%vs 21.4%,P=0.37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甲状腺功能减退(OR:1.478,95%CI:1.217~1.579,P=0.027)、较高的APACHE II评分(OR:1.898,95%CI:1.765~2.089,P=0.008)、使用肾毒性抗生素(OR:1.428,95%CI:1.312~1.521,P=0.042)和脓毒症(OR:2.283,95%CI:2.197~2.489,P=0.035)是内科危重症患者发生AKI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甲状腺功能减退可增加内科危重症患者AKI的发生风险,并且可增加AKI危重症患者的死亡率和ICU住院时间,影响危重症AKI患者的临床预后,应该引起临床医生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肾脏病并发急性肾损伤的病因和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2年~2012年收治的慢性肾脏病并发急性肾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按年龄将其分为老年组和中青年组,分析两组患者基础病因、诱发因素和转归。结果:在导致老年患者急性肾损伤的基础病因以糖尿病肾病(21.80%),高血压肾损害(17.95%)、慢性肾小球肾炎(14.10%)为主。诱发因素以低血容量(26.92%)、感染(23.08%)、肾毒性药物(17.95%)为主。结论:老年人慢性肾脏病并发急性肾损伤的基础病因,危险因素均较中青年有所不同,对于老年人更应重视对于感染,低血容量等情况的纠正,合理用药,及时发现病情变化,改善该类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失血性休克并发急性肾损伤(AKI)的影响因素分析及尿血管紧张素原(AGT)的早期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本院电子病历系统2015年8月—2019年8间收治的失血性休克患者172例的临床资料并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改善全球肾脏病预后组织(KDIGO)对AKI的诊断,将院内并发AKI的失血性休克患者作为AKI组(n=68)、未并发AKI的失血性休克患者作为非AKI组(n=104)。对比AKI组、非AKI组的临床资料分布差异,并采用logistics回归分析失血性休克患者并发AKI的危险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入院后早期尿血管紧张素原水平对失血性休克患者并发AKI的预测价值。结果:AKI组、非AKI组红细胞悬液输注量及入院时血红蛋白、ALT、AST、尿血管紧张素原水平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KI组、非AKI组性别、年龄、失血性休克病因、入院时的生命体征、APACHEⅡ评分、其他血制品输入量、其他入院时血常规指标水平、肾功能指标水平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s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红细胞悬液输注量较多,血红蛋白水平较低,ALT、AST、尿血管紧张素原水平较高是失血性休克患者并发AKI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入院后早期尿血管紧张素原预测失血性休克患者并发AKI的最佳截断值为53.90 ng/ml,曲线下面积(AUC)为0.691(95%CI 0.611~0.772),对应的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63.46%、63.24%。结论:失血性休克患者并发AKI的影响因素包括红细胞悬液输注量及入院时血红蛋白、ALT、AST、尿AGT水平,其中尿AGT水平对AKI发生具有早期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的介入时机与重症AKI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四川大学华西医院2011年1月~2014年12月重症监护病房(ICU)收治的共182例行CRRT治疗的AKI患者,采用改善全球肾病预后组织(KDIGO)制定的急性肾损伤(AKI)分期标准,根据AKI的不同分期分为1、2、3期共三个亚组,观察各组患者住院死亡率、存活患者肾功能转归、CRRT治疗时间和ICU平均住院时间。收集分析患者的临床指标和生化指标。结果:AKI 1期组患者死亡率34.1%,AKI 2期组患者死亡率40%,均显著性低于AKI 3期组患者的死亡率64.6%(P0.05)。AKI 1、2期组存活患者肾功能改善率较3期组显著提高(P0.05)。三组患者ICU平均住院时间、CRRT治疗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患者和存活患者的ICU住院天数、血管升压药使用、尿量、血钾、AKI分期、pH值、SOFA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Logistic回归模型,发现AKI分期、SOFA评分、使用血管升压药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根据KDIGO-AKI分期标准,在ICU住院的AKI 1、2期患者较3期患者,早期进行CRRT治疗能明显降低患者住院死亡率,改善肾功能。治疗前的SOFA评分、AKI分期、血管升压药是影响其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病因不明需行血液透析的肾衰竭患者行肾穿刺活检明确诊断的价值和安全性,为临床避免误诊及肾穿刺活检的指征掌握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06年3月至2016年3月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肾科收治的261例不能确诊为终末期肾病(ESRD)的血液透析患者行肾穿刺活检的临床资料。根据肾穿刺活检病理类型分为慢性肾衰竭组、急性肾损伤(AKI)组、慢性肾功能不全急性加重组(简称慢功加重组),总结各组的预后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261例肾衰竭患者中,慢性肾衰竭组100例,AKI组84例,慢功加重组77例。肾穿刺活检术后经1年随访,共计125例(47.9%)患者进入ESRD需维持性肾脏替代治疗,其中慢性肾衰竭组100例、AKI组2例、慢功加重组23例。136例患者经积极治疗肾功能部分或完全恢复,摆脱血液透析,其中AKI组有82例、慢功加重组有54例。22例患者出现并发症,其中慢性肾衰竭组14例,AKI组3例,慢功加重组5例,以上并发症均为一过性发生,未对患者造成实质性的严重损害。结论对病因不明确需行血液透析的肾衰竭患者行肾穿刺活检有助于更好的挽救肾功能,避免过渡治疗。  相似文献   

11.
急性肾损伤(acutekidneyinjyry,AKI)是一种涉及多学科的临床常见危重病症,在医院和社区均可以出现。医院获得性AKI(HA-AKI)是由于某些医源性因素(如肾脏低灌注、药物、手术、感染等)而引起的AKI,其发生率逐年上升,是住院患者死亡的重要因素之一。HA—AKI与社区获得性AKI(CA-AKI)在鉴别诊断、治疗及预后上有很大不同,了解HA—AKI的临床特点,有利于更好的治疗和管理。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经皮肾穿刺活检术(PRB)前血液透析能否降低急性肾损伤(AKI)患者术后的出血风险。方法本研究为队列观察性研究。纳入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于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肾内科诊断为AKI并接受PRB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按PRB术前患者是否接受血液透析治疗分为术前透析组和术前未透析组;按照术后是否出现肾周血肿分为肾周血肿组和无肾周血肿组。比较两组患者PRB术前AKI分期、血红蛋白水平、凝血功能和肾脏病理改变等基线临床资料,以及术后出现肾周出血并发症情况,包括24 h内肾周血肿大小、肉眼血尿、腰腹痛、血红蛋白下降值及干预治疗(如介入手术、输血等)等。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法分析PRB术后发生肾周血肿的危险因素。结果共90例AKI患者被纳入本研究,其中术前透析组41例,术前未透析组49例。术前透析组AKI 2~3期占比显著高于未透析组(100.0%比75.5%,P<0.001)。两组术前凝血功能指标及血小板计数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24 h内肾脏超声复查结果显示,两组术后肾周血肿发生率(56.1%比63.3%,P=0.489)、术后肾周大血肿(≥5 cm)发生率(26.1%比22.6%,P=0.766)、术后血红蛋白降幅(3.7%比1.2%,P=0.505)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均无输血、动静脉瘘形成、肾血管介入或手术、院内死亡等情况发生。有肾周血肿组和无肾周血肿组肾脏病理表现均以急性肾小管坏死(ATN)为主,两组在年龄、性别、体重指数、合并糖尿病和高血压、AKI分期、术前透析与否、血肌酐、血尿素氮、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和肾脏病理类型等项目上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PRB术后肾周血肿发生风险与术前血液透析治疗无独立相关性(β=0.568,P=0.24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PRB术后大血肿与术前透析亦无独立相关性(β=0.967,P=0.958)。结论术前血液透析对AKI患者PRB术后肾周血肿发生率及血红蛋白降幅无明显影响。术前血液透析降低PRB术后出血风险的作用还有待进一步研究验证。  相似文献   

13.
肿瘤相关性急性肾损伤(AKI)是肿瘤患者常见的严重并发症,影响患者的生存率。肿瘤相关性AKI主要见于多发性骨髓瘤、淋巴瘤、白血病、肾癌及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化疗及生物靶向治疗也是重要病因。危险因素包括年龄>65岁、原有慢性肾脏病(CKD)、合并其他疾病、低血容量、败血症、造影剂肾病,使用肾毒性药物、巨大肿瘤负荷或广泛转移、广泛手术、低心排出量及尿路梗阻等。除肿瘤引起的肾前性因素、肾小管间质损伤及尿路梗阻外,溶瘤综合征及肿瘤治疗也参与AKI的发病。以预防为主、干预上述危险因素,选用合理化疗药物及剂量,及时诊断与正确处理AKI尤为重要。新的措施,如高截留量的血液透析(HCO-HD)可改善多发性骨髓瘤肿瘤相关AKI的预后。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天然免疫分子胶原凝集素11(CL-11)在脓毒症急性肾损伤(AKI)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与脓毒症AKI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脓毒症AKI患者共65例及健康对照组30例,留取患者血液、尿液标本及相关临床资料,测定脓毒症AKI各期患者APACHE-Ⅱ评分、血肌酐、CL-11、尿肾损伤因子-1水平及是否需肾脏替代治疗,记录患者的临床预后及需肾脏替代者的肾脏替代治疗持续时间,分析各组间的差异,比较脓毒症AKI患者基线(入组第一日)血清CL-11水平与临床预后及其他相关指标的关系。结果脓毒症AKI患者血清CL-11水平较健康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脓毒症AKI患者血清CL-11水平随AKI分期加重而升高(AKI各分期间比较,P均0.05)。血清CL-11基线的水平升高可增加脓毒症AKI患者病死率(P0.05)及需肾脏替代治疗的可能性(P0.05);进一步研究发现,血清CL-11基线水平与经典的AKI损伤标志物尿肾脏损伤因子-1及肾脏替代治疗持续时间呈正相关。结论血清CL-11介导的天然免疫反应参与了脓毒症AKI的发病过程,血清CL-11基线水平可能与脓毒症AKI患者预后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急性肾损伤患者不同透析时机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调查解放军总医院2013年01月~2017年08月发生急性肾损伤(AKI)且行RRT治疗的住院患者,收集患者的人口学资料、伴随疾病、RRT启动时的生命体征、实验室检查、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RRT方式及时间,分析AKI病因。以RRT前24 h体重调整后每小时中位数尿量为界,分为早期RRT治疗组及晚期RRT治疗组。对比早期RRT组与晚期RRT组之间的数据特点,通过倾向评分减少两组间的差异后,再对比患者28天死亡率和肾脏预后。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患者的死亡危险因素。结果:总体患者28 d死亡率34. 4%,早期组死亡率30%,晚期组死亡率38. 9%,两组间没有显著性差异(P=0. 097),通过倾向评分匹配后,早期组死亡率29. 8%,晚期组38. 8%,两组间没有显著性差异(P=0. 136)。无论是否通过倾向评分匹配,早期的肾脏预后都要好于晚期组(P 0. 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患者的死亡危险因素是年龄、肿瘤、APACHEⅡ评分、机械通气。结论:早期开始RRT治疗并没有给患者短期生存带来收益,但肾脏预后要好于晚期。影响患者的死亡危险因素是年龄、肿瘤、APACHEⅡ评分、机械通气。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内科住院患者急性肾损伤(AKI)的临床特征。方法收集上海长征医院2011至2012年度内科住院患者的肾功能指标,根据2012年KDIGO的AKI诊断标准筛选出符合标准的AKI患者,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探讨其临床特征和预后影响因素。结果 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长征医院内科住院患者共33 332例,符合入选标准的AKI患者共245例,AKI发病率为0.74%,识别率为35.92%。AKI 1~3期患者所占比例分别为42.45%、20.41%和37.14%。在所有内科科室中,构成比最高的科室为肾脏内科(33.47%),其次为心血管内科(20.00%)、消化内科(11.84%)和感染科(10.61%)。AKI发病率由高至低依次为感染科(1.70%)、肾脏内科(1.37%)、心血管内科(1.11%)。所有AKI住院患者中,有71.84%患者好转出院,其中仅34.69%的患者肾功能完全恢复,28.16%的患者死亡或放弃治疗。病死率较高的科室依次为感染科(占21.74%)、消化内科(20.29%)和心血管内科(17.38%)。感染是引起内科住院患者AKI的主要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AKI分期高、高危因素多、合并肝脏疾病或肿瘤是患者死亡及放弃治疗的危险因素,而合并慢性肾脏病是其保护性因素;AKI分期高与合并肝脏疾病是患者肾功能未恢复的危险因素。结论 AKI在内科系统中较为常见,其发病率高、识别率低。除了肾脏内科外,心血管内科、感染科、消化内科是AKI负担较重的科室。AKI分期高、高危因数多、合并肝脏疾病与肿瘤是不良预后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入院中性粒细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neutrophil-to-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ratio,NHR)、淋巴细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lymphocyte-to-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ratio,LHR)和单核细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monocyte-to-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ratio,MHR)对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相关急性肾损伤(acute pancreatitis-acute kidney injury,AP-AKI)的临床预测价值。方法本研究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分析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收治的302例确诊为AP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是否发生AKI分为AKI组和无AKI组(NAKI组),比较2组间临床资料的差异。结果共有65例患者发生了AKI,发病率为21.5%,其中AKI 1期32例(10.6%)、2期16例(5.3%)、3期17例(5.6%)。AKI组NHR、LHR、MHR显著高于NAKI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值为7.356、5.062和6.446,P<0.01)。且在调整了基础肾功能、性别、伴随的慢性疾病、AP病因、入院基本生命体征以及血生化等指标后,多因素Logistic向前逐步回归分析发现:入院NHR(OR=1.081,95%CI 1.043~1.121,P<0.01)、MHR(OR=2.445,95%CI 1.514~3.947,P<0.01)、LHR(OR=1.713,95%CI 1.306~2.246,P<0.01)是AP-AKI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显示上述指标对AP-AKI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分别为0.798、0.761和0.705(均P<0.01)。为进一步了解血脂水平对NHR、MHR、LHR关于AP-AKI预测价值的影响,行亚组分析显示上述指标在高脂血症组的AUC分别为0.709、0.667和0.615,在非高脂血症组的AUC分别为0.830、0.790和0.707,2组NHR、MHR、LHR之间AU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此外,将患者住院期间行血管活性药物、机械通气和肾脏替代治疗定义为院内特殊治疗,满足上述之一者归为需行特殊治疗组。ROC曲线显示NHR、MHR、LHR对院内需行特殊治疗的AUC分别为0.782、0.702和0.679(均P<0.05),同时与用于衡量疾病严重程度的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Ⅱ和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评分也具有较好的相关性,提示上述指标对AP的病情严重程度也具有良好的预测价值。结论入院NHR、MHR、LHR作为全血细胞计数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结合的综合炎性反应指标,与AP的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是AP-AKI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非手术老年住院患者合并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的相关危险因素及预后,以提高临床工作者对老年患者发生AKI的警惕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5月至2013年5月入住武警北京总队医院的非手术老年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AKI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并对各组患者的预后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1 206例非手术老年住院患者中,共有112例老年患者合并AKI,AKI发病率为9.3%.其中AKIⅠ级73例,Ⅱ级17例,Ⅲ级22例.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合并2种及以上慢性基础疾病、急性感染、低血容量、应用肾毒性药物、血尿酸升高是AKI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AKI组住院病死率(25.0% vs 8.5%,P<0.01)、平均住院时间[(26.0±5.9)d vs (20.5±5.2)d,P<0.01]均显著高于未合并AKI组;AKI分级与患者的住院病死率(r=0.603,P<0.01),平均住院时间(r=0.561,P<0.01)呈显著正相关关系.结论 合并超过2种慢性基础疾病、急性感染、低血容量、应用肾毒性药物、血尿酸升高是非手术老年住院患者发生AKI的独立危险因素;合并AKI的非手术老年住院患者预后差,控制慢性基础疾病,有效防治感染,纠正低血容量,减少肾毒性药物的应用,降低血尿酸是减少AKI发生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9.
目的:提高对腹腔镜根治性膀胱切除(laparoscopic radical cystectomy,LRC)术后并发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e,AKI)的认识和防治水平。方法:通过病例分析及文献研究,探讨LRC术后AKI患者的危险因素及预防治疗措施。结果:2例患者行LRC术后1周并发3级AKI。经过针对原发诱因及连续肾脏替代(continuous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CRRT)治疗,约3~4周后肌酐稳定,发展至轻中度慢性肾脏病。结论:LRC术后AKI发生是综合因素的结果。LRC术后发生AKI高危风险因素包括高龄、复杂手术、长时间手术、基础疾病多等,其中女性、高血压、既往慢性肾脏病史、IV级以上的ASA麻醉分级、既往手术史均为腹部手术后AKI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围手术期针对腹腔高压(intra-abdominal hypertension,IAH)、感染等高危因素的积极主动处理有利于预防AKI的发生。推荐早期CRRT治疗,能取得较好预后。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成人体外循环心脏手术后急性肾损伤(AKI)的发病情况及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9月至2011年7月行体外循环心脏手术的成人患者6665例.根据术后是否发生AKI分为两组,AKI组1779例,非AKI组4886例.收集患者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AKI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 AKI组中102例(1.53%)进行了肾脏替代治疗(RRT),院内死亡44例;非AKI组死亡14例,AKI组住院病死率显著高于非AKI组患者(2.47%对0.29%,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男性、年龄(每增加10岁)、高血压史、糖尿病史、术前基础血肌酐值≥115μmol/L、术前血尿酸值≥420 μmol/L、术前左心室射血分数<0.40、术前贫血、手术类型(主动脉瘤手术)、体外循环≥120 min、深低温停循环的应用、术后低血压、术后24 h内输血量≥1000 ml、术后机械通气≥72 h是体外循环心脏术后发生AKI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AKI是成人体外循环心脏手术后的常见并发症,与术后病死率的增加有关.AKI的发生与多种围手术期危险因素有关,应充分重视这些危险因素的评估和预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