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 毫秒
1.
汪健  郭万亮 《肝胆外科杂志》2012,20(6):470-471,478
胰胆管合流异常(PBM)是由于胆管和胰管在十二指肠壁外提前汇合、共同通道过长致使十二指肠乳头部Oddi括约肌不能控制和调节胰胆管汇合部,从而引起胰液、胆汁反流[1],最终产生一系列胆道和胰腺疾病。胰胆管合流异常的形成机制目前尚不完全清楚,一般认为与胰、胆胚胎形成时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T管造影诊断胰胆管汇合异常,分析PBM和非PBM患者与急性胰腺炎的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5年10月—2019年2月期间因胆石症术后行T管造影时主胰管显影208例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将其分为PBM组与非PBM组,采用单中心回顾性队列研究分析胰胆管汇合分型与急性胰腺炎发病率之间的关系。结果:胰胆管汇合分型分为正常型与异常型,异常型又分为B-P型、P-B型,胰胆管合流正常型、胰胆管合流异常型与急性胰腺炎的发病概率之间有明显的差异(P0.05),但两种胰胆管合流异常分型患者的急性胰腺炎的发病概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BM是导致急性胰腺炎的重要病因,T管造影可以作为PBM患者术前其他影像检查手段的补充性的辅助检查方法,在PBM的诊断中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随着磁共振胰胆管成像( magnetic resonance cholangiography,MRCP) 和内镜逆行性胆管胰管造影术( 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 ERCP)等影像学检查的广泛应用,胰胆管合流异常(pancreaticobiliary realjunction,PBM)病例的检出率有较大幅度提高,PBM与胆胰部疾病的相关性也越来越引起重视。胰胆管合流异常的概念首先由Kozumi和Kodama于1916年提出,他们是从先天性胆管囊肿的病例中发现胰胆管汇合的异常。直到1969年,Babbitt等从病因学方面报道了PBM与先天性胆总管囊肿的相关性后,PBM才开始作为一个独立的疾病诊断,无论其是否合并有胆管囊肿。随后的研究也表明,PBM不仅与先天性胆总管囊肿有关,还与胆道结石、胆囊炎、急慢性胰腺炎等多种疾病的发生相关。最近许多研究者发现PBM与胆胰部恶性肿瘤的发生有着密切的关系[2,3],这为研究胆胰肿瘤发生的机制提供了新的思路,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4.
崔士华  朱斌 《腹部外科》2006,19(4):255-256
胰胆管汇合异常(pancreaticobiliarymaljunction,PBM)是指在解剖学上胰胆管共同开口于十二指肠乳头之前,形成一过长的共同管,在十二指肠外汇合的一种先天性畸形[1]。在行ERCP的病人中,PBM的发现率约在1.56%~4.5%之间,男女比例约为1∶3,东方多于西方。PBM虽然是一种少见的先天性畸形,但可以导致多种胆胰疾病。一、PBM的诊断标准和分型1991年,日本胰胆管汇合异常学会提出的PBM诊断标准为:胆管与胰管在十二指肠壁外汇合;共同管大于15mm。某些后天因素如十二指肠乳头炎、胆管或者胰管结石、肿瘤等引起的异常不在此列。对于共同通道的长…  相似文献   

5.
胰胆管合流异常( pancreaticobiliary maljunction,PBM)是指胰管和胆管在十二指肠壁外合流,通常明显伴有一个长的共同通道.由于胰胆汇合部失去Oddi括约肌的控制,胰液和胆汁的逆流持续发生,导致胆道和胰腺的各种病理变化.PBM和胆管囊肿(choledochal cyst,CC)的关系密切,但两者之间的病因学关系仍然不清楚.另外,PBM被认为是导致胆道肿瘤的高危因素.虽然共同管长度和胆汁淀粉酶是诊断PBM的重要依据,并且完全胆囊、囊肿切除,肝管空肠Roux-Y吻合术这一术式已被广泛采用,但仍存有争议.现就PBM与CC的关系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不断加深对胰胆管合流异常的认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胰胆管合流异常 (pancreaticobiliary maljunction,PBM) 又称异常胰胆管连接(anomalous pancreaticobiliary ductal union),是一种先天性疾病.据1991年日本胰胆管合流异常研究会通过的诊断标准,PBM是指解剖学上的胰管与胆管在十二指肠壁外合流的先天性畸形.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多学科协作团队(MDT)探讨胰胆管合流异常的诊断和内镜治疗。方法对遵义市第五人民医院2019年收治的1例胰胆管合流异常患者术前进行的MDT讨论及病例诊治过程进行总结。结果本例患者因"上腹疼痛约10 h"入院,入院时影像检查发现存在明显的胰胆管十二指肠壁外汇合,共同通道长约1.8 cm,但胰胆管汇合处明显受Oddi括约肌控制,胆汁淀粉酶值较血清淀粉酶值明显升高,经MDT讨论后对诊断胰胆管合流异常还是胰胆管高位汇合仍有疑惑,行左肝外叶切除和胆总管探查术后经T管反复查胆汁淀粉酶值升高更为显著,再行经内镜乳头括约肌切开术,术后胆汁淀粉酶值则明显降低,出院后随访半年未见异常。结论胰胆管合流异常临床诊疗指南中胰胆管合流异常的概念和诊断标准有冲突且不够精准,胰胆间反流严重程度及胆汁淀粉酶值的变化可能更具有诊断价值;经内镜乳头括约肌切开术可能适用于少数特殊类型胰胆管合流异常。  相似文献   

8.
胰胆管汇合异常(pancreaticobiliary maljunction,PBM)为先天发育异常导致胆胰管在十二指肠壁外高位汇合的一种形态学畸形.本研究于经皮经肝胆管引流术(percutaneous transhepatic cholangial drainage,PTCD)或T管造影胰管显影确诊PBM的阻塞性黄疸患者根据病理结果探讨了PBM与胆道癌的关系,以提高胆道癌的临床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9.
胰胆管汇合异常(pancreaticobiliary maljunction,PBM)为先天发育异常导致胆胰管在十二指肠壁外高位汇合的一种形态学畸形.本研究于经皮经肝胆管引流术(percutaneous transhepatic cholangial drainage,PTCD)或T管造影胰管显影确诊PBM的阻塞性黄疸患者根据病理结果探讨了PBM与胆道癌的关系,以提高胆道癌的临床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10.
胰胆管合流异常并发胆胰疾病的诊治问题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概述胰胆管合流异常(anomalousarangementofpancreaticobiliaryducts,APBD)系指胰管及胆管在解剖学上的异常,即胰管与胆管不在十二指肠壁内汇合,而在十二指肠壁外汇合,同时失去了各自括约肌功能的一种先天性畸形...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术中胆汁淀粉酶检测联合胆道造影诊断胆管非扩张型胰胆管合流异常的可行性.方法 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检出成人胆系疾病患者中的胆管非扩张型胰胆管合流异常病例,观察其胆囊胆汁淀粉酶活性及术中胆道造影结果.结果 4年内通过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检查检出7例胆系疾病患者合并胆管非扩张型胰胆管合流异常.5例患者胆汁淀粉酶>10000 IU/L,2例患者胆汁淀粉酶分别为1850 IU/L及3890 IU/L;6例患者术中胆道造影显示共通管长度≥10mm,1例未显示胰胆管汇合部.其余218例经相同检查提示汇合部长度<10 mm者胆汁淀粉酶均<1000 IU/L;其中164例术中胆道造影显示共通管<10 mm,54例未显示胰胆管汇合部.结论 术中胆汁淀粉酶检测联合胆道造影可考虑用于手术中诊断胆管非扩张型胰胆管合流异常患者.  相似文献   

12.
胆胰结合部异常是指在胎儿发育时胆总管与主胰管向下开口形成Vater乳头,两管过早在十二指肠壁外汇合,形成过长通道,长度超过15mm(正常仅为5mm左右),并且使得十二指肠壁外的胆胰管合流口脱离了Oddi括约肌的约束,压力较高的胰液不断向胆管逆流,造成慢性化学刺激,从而使胆总管发生囊状扩张或癌变.  相似文献   

13.
目的 通过回顾性分析先天性胆道扩张症(CBD)临床病例资料,比较合并胰胆管合流异常(PBM)与无合流异常病例的临床特征之间的差异,探讨PBM以及共同管长度与CBD的发病、临床症状、相关实验室检查结果的相关性,为CBD的发病机理和诊断治疗提供新的理论依据。方法 回顾性总结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普外科收治的胆道扩张症病例临床资料,83例胆道扩张症患儿纳入研究,以MRCP中胰胆管共同管长度为分组标准,分为合流异常组(共同管长度≥5 mm,n=47)与非合流异常组(共同管长度<5 mm,n=36),研究指标包括发病年龄、性别、临床症状、相关实验室检查、共同管长度、胆道结石以及胆总管囊肿大小,研究结果采用非参数检验和χ2 检验。结果 在临床症状中,发热、黄疸、白色大便及胆道结石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腹痛症状合流异常组多于无合流组(P<0.05);实验室检查结果AST、ALT、TBIL、DBIL及IBIL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血清淀粉酶检测合流异常组高于无合流异常组(P<0.05);合流异常组胆总管呈囊肿型32例(38.6%),梭型15例(18.1%),无合流异常组胆总管呈囊肿型26例(31.3%),梭型10例(12.0%),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胆总管囊肿体积合流异常组小于无合流异常组(P=0.02)。结论 先天性胆道扩张症合并胰胆管合流异常的患儿出现腹痛症状较早、较严重,同时血清淀粉酶较高,合并胰腺炎较常见,故易于做出早期诊断,可能也是本组胆总管囊肿体积较小的原因。本研究胰胆管共同管长短与先天性胆道扩张症的临床症状、肝功能、胆红素及血清淀粉酶等水平无明确相关性,故不能单纯以胰胆管共同管长度判断病情轻重。  相似文献   

14.
随着十二指肠镜设备和器械发展,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在胆胰管结合部疾病治疗中占有非常重要地位。ERCP治疗的胆胰管结合部疾病主要包括结石、肿瘤、Oddi括约肌狭窄和胆胰管合流异常。胆胰管结合部结石嵌顿通过括约肌切开术(EST)或电针开窗可迅速缓解; 无法根治性切除的恶性肿瘤可行内镜胆管引流术(ERBD)或内镜胆管金属支架术(EMBE)建立胆汁内引流,严重黄疸术前利用鼻胆导管引流术(ENBD)可有效减黄;Oddi括约肌狭窄行EST优势明显,已经代替传统开腹括约肌成型术;治疗无胆总管扩张的胰胆管合流异常现处于探索阶段。  相似文献   

15.
1887年Oddi首次发现壶腹部括约肌并预言一些不明原因的腹痛和黄疸可能与Oddi括约肌动力异常有关.从那时起,"胆胰管汇合部"的存在及其功能异常的诊断和治疗成为了学术界争论的焦点. Oddi括约肌(Sphincter of Oddi,SO)位于胆胰管进人十二指肠部位,由四部分组成:胆总管末端括约肌、胰管末端括约肌、位于乳头的壶腹括约肌和位于胰胆管间隔的纵肌束.它是调节胆汁和胰液进入十二指肠的流量及防止十二指肠内容物向胆胰系统反流的重要结构.  相似文献   

16.
胰胆管汇合异常(PBM)是一种临床罕见的先天性畸形,是指胰管与胆管在十二指肠壁外汇合。PBM因其与众多胆胰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而被广泛关注。笔者就其分型、病理及病理生理机制、早期诊断与治疗等方面的诊治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7.
术后胆道造影诊断胰胆管合流异常1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胰胆管合流异常(anomalous junction of pancreaticobiliary duct,AJPBD)为胆总管与主胰管在十二指肠壁外汇合的一种先天性解剖异常,可引起许多胆、胰系统疾病,目前临床上认识仍然不足,现对其胆道造影表现进行初步报道。  相似文献   

18.
胰胆管合流异常与胰腺炎发病的关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无胆管扩张型的胰胆管合流异常与急性胰腺炎的发病关系。方法回顾分析1995年1月—2004年1月期间经影像学检查确认的72例无胆管扩张型的胰胆管合流异常病例。结果无胆管扩张型的胰胆管合流异常的发生率为2.7%。逆行胰胆管造影检查发现率为2.5%、术中胆道造影发现率为2.8%、磁共振胆胰管成像发现率为2.4%。72例中胰管汇入胆总管型43例、胆总管汇入胰管型29例。本组急性胰腺炎的发生率为35%,胆囊结石的发生率为74%。结论具有无胆管扩张型的胰胆管合流异常者急性胰腺炎的发生率很高;反复发作胰腺炎而无明显诱因时,应考虑有胰胆管合流异常的存在;胆囊切除术是预防胰腺炎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9.
伴有胰胆管合流异常的Ⅰ期胆囊癌病人K-ras和p53基因突变的研究/HamnadaK,ItohM,FujiiK,etal//Cancer,1996;77(3):452-8胰胆管合流异常(AJPBD)是指胰管和胆总管在十二指肠壁外没有括约肌存在的部位汇...  相似文献   

20.
1 标准①胆管与胰管十二指肠壁外合流;②共通管>15mm;③胆汁中淀粉酶高,大于1000U。分为:①胆管进入胰管;②胰管进入胰管;③合流异常与先天性胆管扩张、胆囊癌、胆石症、胰腺炎、胰腺结石有一定关系。2 胆囊管合流异常发生率166%;低位合流;胆囊管长;胆汁淤滞———胆石形成,引起Mirizzi综合征及分叉口部结石;胆囊管合流部与胰管开口部距离短,胰液易经胆囊管逆流→胆囊管扩张胆囊癌胆胰管合流异常@何振平1.BoydenEA .Theanatomyofthecholedochoduodenaljunctioninman .SurgGynecolObstet,195 7,10 4:6 4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