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儿科学   6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23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汪健  郭万亮 《肝胆外科杂志》2012,20(6):470-471,478
胰胆管合流异常(PBM)是由于胆管和胰管在十二指肠壁外提前汇合、共同通道过长致使十二指肠乳头部Oddi括约肌不能控制和调节胰胆管汇合部,从而引起胰液、胆汁反流[1],最终产生一系列胆道和胰腺疾病。胰胆管合流异常的形成机制目前尚不完全清楚,一般认为与胰、胆胚胎形成时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儿童继发性肠套叠的临床特点和发病原因,以期提高儿童肠套叠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的40例儿童继发性肠套叠患儿的临床表现、发病原因及治疗方法。结果 40例患儿中,临床表现为腹痛32例,呕吐29例,血便20例,腹部扪及包块25例。术中见回回结型14例,回盲型15例,小肠型5例,回结型4例,回回盲型1例,2例肠坏死。发病原因:梅克尔憩室23例,肠重复畸形11例,肠系膜淋巴结炎2例,肠息肉2例,肠肿瘤2例。由梅克尔憩室引起的肠套叠均空气灌肠整复失败,由肠重复畸形引起的肠套叠空气灌肠整复成功率约77.8%,由其它继发因素引起的肠套叠整复成功率约33.3%。结论当儿童年龄超过2岁时,继发性肠套叠在各年龄段所占比例明显增加,梅克尔憩室是主要继发因素。病程超过1 d或反复发生肠套叠者需警惕继发性肠套叠。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CT术前检查诊断不同Todani分型小儿先天性胆总管囊肿(CCC)效能。方法 2013年1月~2020年6月我院收治的CCC患儿126例,入院后接受CT平扫和增强扫描。所有患儿接受外科手术治疗,以术后组织病理学诊断为金标准,判断术前CT检查诊断Todani分型的效能。结果 在126例患儿中,术后组织病理学诊断先天性胆总管囊肿Todani Ⅰ型36例、Ⅱ型10例、Ⅲ型11例、Ⅳ型34例和Ⅴ型35例;术前CT发现Ⅰ型表现为囊肿处于肝门与胰头间,平扫呈现出水平样密度囊性肿块,且大小不一;Ⅱ型CT表现为胆总管外侧肌壁呈现出囊性低密度影,密度均匀、边缘光滑,胆囊与肝内胆管无异常表现;Ⅲ型CT表现为胆总管下端的十二指肠壁内段存在囊状扩张,胆囊与胆囊管无异常表现;Ⅳ型表现为肝内外胆管可见多个大小不等的低密度囊性扩张,密度均匀、囊壁光滑,胆囊无异常表现;Ⅴ型CT表现为囊肿位置处于肝内,平扫呈现出近水样密度,囊肿大小不一,存在中心点征;CT术前诊断CCC患儿Todani分型Ⅰ型的灵敏度为83.3%、特异度为93.3%、准确率为90.5%、阳性预测值为83.3%、阴性预测值为93.3%;CT诊断CCC患儿Todani分型Ⅱ型的灵敏度为50.0%、特异度为95.7%、准确率为92.1%、阳性预测值为50.0%、阴性预测值为95.7%;CT诊断CCC患儿Todani分型Ⅲ型的灵敏度为54.5%、特异度为93.9%、准确率为90.5%、阳性预测值为46.2%、阴性预测值为95.6%;CT诊断CCC患儿Todani分型Ⅳ型的灵敏度为85.3%、特异度为91.3%、准确率为89.7%、阳性预测值为78.4%、阴性预测值为94.3%;CT诊断CCC患儿Todani分型Ⅴ型的灵敏度为80.0%、特异度为97.8%、准确率为92.9%、阳性预测值为93.3%、阴性预测值为92.7%。结论 不同Todani分型的CCC患儿CT表现各不相同,据此作出术前诊断有很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螺旋CT诊断大龄儿童肠旋转不良伴中肠扭转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肠旋转不良伴中肠扭转患儿的螺旋CT影像资料。结果:7例螺旋CT均表现为肠管围绕肠系膜上动脉根部盘旋,形成漩涡状团块,呈典型的“漩涡征”,并可显示肠系膜上动脉、肠系膜上静脉血管位王异常,团块中央为肠系膜血管。4例行CT增强扫描,可见胰头钩突水平肠系膜上动脉位于肠系膜上静脉右侧,呈“换位征”。结论:“漩涡征”伴肠系膜上动脉、肠系膜上静脉位置异常是儿童肠旋转不良伴中肠扭转螺旋CT的特征性表现,有助于疾病诊断。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MR动态增强扫描(DCE-MRI)在评价缺血睾丸活力演变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30只健康雄性新西兰大白兔,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6组,每组5只.①组为正常对照组,②组为假手术组,③、④、⑤、⑥组分别制作左侧睾丸缺血3 h、6 h、12 h和24 h模型,分别行DCE-MRI并观察睾丸信号变化.分析双侧睾丸时间-信号强度曲线(TIC)分型,并测量30 s信号强化率(SER30)、75 s信号强化率(SER75)、120 s信号强化率(SER120)和最大信号强化率(MSER).组内左右睾丸SER的比较采用两个样本分布比较的Kolmogorov-Smirnov检验.结果 ①组与②组左右侧睾丸动态增强早期明显强化,③、④、⑤、⑥组随缺血时间延长,动态强化逐渐减低;左侧睾丸TIC①组3个为Ⅰ型,2个为Ⅱa型;②组5个均为Ⅰ型;③组2个Ⅰ型,3个为Ⅱb型;④组2个为Ⅰ型,3个为Ⅱb型;⑤组5个均为Ⅱb型;⑥组5个均为Ⅲ型.右侧睾丸除⑥组2个为Ⅱa型,其余各组均为Ⅰ型.③、④、⑤、⑥组左侧SER75的中位数分别为0.084%、0.076%、0.164%和0.065%,右侧分别为0.255%、0.410%、0.586%和0.30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③、⑤、⑥组左侧SER120分别为0.221%、0.158%和0.059%,右侧分别为0.405%、0.522%和0.20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③、⑤、⑥组左侧MSER分别为0.217%、0.164%和0.072%,右侧分别为0.405%、0.586%和0.30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动态增强MRI能够对睾丸不全扭转做出正确判断,对于临床诊断早期不全性睾丸扭转具有潜在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土贝母皂苷微囊栓塞肝癌对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土贝母皂苷微囊栓塞对肝癌抑制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评价土贝母微囊栓塞效果。方法将成功接种VX2瘤株的40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3组,A组13只,生理盐水1 ml肝动脉灌注;B组13只,碘油1 ml加1 mg丝列霉素混悬液肝动脉化疗栓塞;C组14只,土贝母微囊5.1 mg/kg肝动脉栓塞。栓塞后1周取材,制备光镜、电镜标本,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肿瘤组织VEGF表达情况。结果36只兔成功行肝动脉造影和栓塞;栓塞后土贝母微囊组、化疗栓塞组肿瘤体积有所缩小,对照组体积明显增大,3组间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化疗栓塞组、土贝母微囊组VEGF阳性率分别为83.3%、91.7%、91.7%,3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土贝母皂苷微囊栓塞后VEGF表达未见明显增高,肿瘤生长得到抑制,可以作为理想的末梢栓塞剂。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兔肝血管的解剖、插管技术及兔VX2肝癌的超声、DSA表现的特点.方法采用经开腹注入法接种VX2瘤株于45只新西兰大白兔,于种植后第7、10、14、18、23天利用彩超对肿瘤的生长进行检测,于接种后第23天,随机对10只兔肝癌最大径行超声和病理结果作对照.于种植后第3周采用Seldinger法穿刺股动脉,并利用3F微导管与微导丝对兔肝血管插管并造影.结果彩超检测有40只成功接种,VX2肝癌在超声上表现为低回声伴声晕的肿块,彩色多普勒可见肿块周边血供丰富,超声与病理对照结果无统计学差异(P>0.05).并对45只进行血管造影中,10只超选择至肝固有动脉,30只插管于肝总动脉,2只导管置于腹腔干,3只失败,造影可发现肿瘤血管与肿瘤染色.结论兔肝血管解剖与人类的相类似,兔VX2肝癌的DSA、超声表现类似于人类原发性肝癌,3F微导管可成功地进行肝血管的超选择插管,彩色超声是一种准确、可靠、方便的检测手段.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MRCP、CT增强(CE-CT)及术中胆道造影(IOCP)在显示儿童先天性胆总管囊肿(CC)患者胰胆管合流部解剖形态中作用,以期对术前提供可靠的影像资料。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收集儿童CC患者MRCP、CE-CT及IOCP资料,与囊肿病理组织学相对照,影像资料由两位放射科医师独立分析,然后以协商并达成一致影像诊断结论。结果59例CC中36例为囊性,23例为梭形。CC影像和手术分型:23例为I型,36例为IV型。MRCP、IOCP、CE-CT均能清楚显示肝内外胆管扩张情况,MRCP与IOCP诊断胰胆管合流异常(PBM)明显高于CE-CT,MRCP结合IOCP诊断PBM明显高于单独MRCP或IOCP。CE-CT可以明确显示肝右动脉位置异常。结论术前MRCP结合IOCP能提高CC患者胰胆管解剖结构显示率与PBM诊断率,而CE-CT可发现CC患者肝右动脉变异。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探讨儿童先天性胆管扩张症(CBD)的临床、病理、影像特点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58例经影像学检查、手术和病理证实CBD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58例均出现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腹痛、黄疸、腹部肿块,部分患者合并发热、呕吐症状.CT(45例)、超声(40例)、MRCP(17例)检查均显示胆管扩张;11例MRCP诊断为胰胆管合流异常(PBM).57例成功进行术中胆道造影,影像和手术分型:Ⅰ型43例,其中囊状35例,8例表现为梭型或柱形;Ⅱ型2例;Ⅳ型13例;未发现Ⅲ型患者.58例患儿术后病理显示CBD囊壁纤维组织增生,囊肿壁内衬上皮部分或全部脱落,40例囊壁伴有炎症,39例慢性胆囊炎.53例行一次性囊肿切除肝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5例先行胆道外引流后二次肝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术后短期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随访1~9年,患儿无胆道梗阻、胆管炎、肠梗阻和胆道肿瘤发生.结论:超声检查、术中造影、CT和MRCP均对儿童CBD诊断有一定价值;MRCP为CBD合并PBM首选诊断方法;儿童CBD的治疗应早期采用肝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