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探讨氯胺酮静脉全身麻醉复合罗哌卡因骶管阻滞对腹股沟疝患儿术中应激反应的影响。 方法选取2015年11月至2017年12月,保定市儿童医院82例腹股沟疝患儿的临床资料,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每组患儿41例。对照组采用氯胺酮静脉全身麻醉,试验组采用氯胺酮静脉全身麻醉复合罗哌卡因骶管阻滞。统计2组麻醉前(T1)、麻醉后10 min(T2)、术后即刻(T3)、术后8 h(T4)应激反应指标[皮质醇、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 6,IL-6)]水平、氯胺酮用量、苏醒时间、术后5、60、120 min时疼痛的改良面部表情评分(facial expression scoring,FLACC)及苏醒期躁动评分(awakening period score,AS)、不良反应发生率。 结果T2时2组血清皮质醇、IL-6水平较T1时期增高,但试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T3及T4时2组血清皮质醇、IL-6水平较T2时期降低,但试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氯胺酮用量少于对照组、苏醒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5、60、120 min试验组FLACC及AS分值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呕吐(7.32%)、躁动(12.20%)、嗜睡(9.76%)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腹股沟疝患儿手术治疗过程中采取氯胺酮静脉全身麻醉复合罗哌卡因骶管阻滞,可减少氯胺酮用量,缩短苏醒时间,减轻术中应激反应程度,还有利于减轻术后疼痛感及躁动程度,且可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腹横肌平面(TAP)阻滞在小儿腹股沟疝修补术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3月至2018年9月,湖北省荆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行腹股沟疝修补术108例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麻醉方式不同分为试验组(63例)和对照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麻醉方式,试验组采用超声引导TAP阻滞。比较2组患儿手术应激情况,术后苏醒时间、拔管时间、躁动情况及自控镇痛情况,并记录2组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试验组患儿切皮后2 min及10 min HR、SBP及DBP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术后苏醒时间及拔管时间均明显提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儿拔管后10 min小儿麻醉苏醒期躁动评分(PAED)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术后24 h舒芬太尼自控镇痛用量明显减少,镇痛泵按压次数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总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小儿腹股沟疝修补术中采用超声引导TAP阻滞镇痛效果明显,可有效降低患儿苏醒期躁动发生风险和手术应激反应,并发症少,安全性高,患儿术后恢复较快,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老年腹股沟疝患者应用超声引导下横肌平面阻滞(TAPB)联合髂腹下及髂腹股沟神经阻滞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2017年10月至2018年10月平罗县人民医院收治的老年腹股沟疝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行常规硬膜外麻醉,试验组行超声引导下TAPB联合髂腹下及髂腹股沟神经阻滞。比较2组手术相关临床参数、围手术期血流动力学变化,记录术后苏醒躁动及追加镇痛药情况,并进行患者躁动及疼痛的评估。 结果试验组术后苏醒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从手术麻醉前至手术结束,试验组患者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血氧饱和度(SpO2)水平均无变化(P>0.05),对照组患者HR、MAP水平在切皮前、切皮后10 min、手术结束时均高于手术麻醉前(P<0.05);试验组患者在上述时间点的HR、MA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苏醒躁动发生率、追加镇痛药发生率和Cravero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苏醒时,术后2、4、8 h的视觉模拟量表评分(VAS)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老年腹股沟疝患者应用超声引导下TAPB联合髂腹下及髂腹股沟神经阻滞可明显缩短苏醒时间,减少术后疼痛感,围手术期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更稳定,且镇静效果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右美托咪定对改善儿童腹股沟疝手术后苏醒质量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择2016年4月至2018年5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七氟醚麻醉下行腹股沟疝手术治疗的56例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28例。观察组给予右美托咪定静脉泵注治疗,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泵注治疗。分析2组患儿麻醉诱导前(T1)、泵入右美托咪定负荷量后(T2)、手术开始10 min时(T3)、手术结束后(T4)4个时间点的心率(HR)与平均动脉压(MAP)、临床指标、镇痛镇静效果以及不良反应情况。 结果在麻醉诱导前T1时间点,2组患儿的HR、MA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T2时间点,观察组患儿的HR低于对照组(P<0.05),在T3、T4时间点,观察组患儿的HR、MAP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入睡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术毕苏醒期躁动评分、儿童疼痛行为(FLACC)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且Ramsay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儿童腹股沟疝行腹腔镜疝修补术中应用右美托咪定可显著发挥镇痛镇静催眠的效果,稳定患儿生命体征,不良反应发生率低,苏醒质量良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TAP)阻滞对儿童腹腔镜下腹股沟疝手术的效果,以及对患儿苏醒躁动及应激反应的影响。 方法选取2019年10月至2020年12月在湖北省汉川市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腹股沟疝患儿82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42例)和对照组(40例)。在进行常规全身麻醉诱导后,观察组患儿在超声引导下注射0.25%盐酸罗哌卡因行双侧TAP阻滞,而对照组患儿在相同部位注射等量的氯化钠溶液。 结果2组患儿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睁眼时间以及清醒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的躁动发生率、丙泊酚、芬太尼使用量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建立气腹即刻、20 min、40 min时,观察组患儿的血浆皮质醇、血糖浓度、收缩压及舒张压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 结论TAP阻滞可显著降低腹股沟疝手术患儿应激反应,维持其血流动力学稳定,降低其镇痛药物的使用以及躁动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喉罩-七氟醚与静脉氯胺酮麻醉在先天性心脏病患儿介入手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 50例ASAⅠ或Ⅱ级,3~7岁择期行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手术患儿,随机均分为喉罩-七氟醚麻醉组(A组)与氯胺酮全麻组(B组)。记录麻醉前(T0)、切皮前(T1)、切皮后1 min(T2)、30 min(T3)、术毕(T4)MAP与HR;观察镇静、镇痛效果及苏醒时间。结果两组术中镇静、镇痛效果均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A组相比,T1~T4时B组MAP升高,HR增快(P<0.05),苏醒时间延长(P<0.05),SpO2<96%的发生率升高(P<0.05)。结论喉罩-七氟醚麻醉在先天性心脏病患儿介入手术中优于氯胺酮静脉麻醉。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联合喉罩全麻下小儿疝囊高位结扎术的镇痛效果。 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湖北省洪湖市人民医院150例接受疝囊高位结扎术的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75例)和对照组(75例)。对照组采用单纯喉罩全身麻醉,而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比较2组患儿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躁动及疼痛评分、苏醒时间、手术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状况。 结果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6.7%)低于对照组(1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手术时间、苏醒时间、躁动评分、12 h小儿疼痛量表(12 h FLACC)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插入喉罩后、手术开始时、拔除喉罩时与麻醉诱导前比较,MAP、HR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插入喉罩后、拔除喉罩时与麻醉诱导前比较,MAP、HR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开始时MAP、HR高于麻醉诱导前(P<0.05)。麻醉诱导前、插入喉罩后、拔除喉罩时2组间的MAP、HR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开始时,观察组的MAP、HR均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小儿疝囊高位结扎术中应用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联合喉罩全麻的麻醉效果较好,术后苏醒快,可以缓解患儿术后疼痛及躁动,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腹横筋膜阻滞技术在老年腹股沟疝行Modified Kugel无张力疝修补术及TAPP术后镇痛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方法对2019年1月1日至2020年1月30日在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疝和腹壁外科诊断为腹股沟疝并同意择期行Modified Kugel无张力疝修补术者54例及TAPP术者70例行前瞻性对照研究。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Modified Kugel无张力疝修补术组(O组)分为观察组(O1组,脊椎麻醉+超声引导下腹横筋膜阻滞)20例,对照组(O2组,脊椎麻醉)34例;TAPP组(L组)分为观察组(L1组,气管插管全身麻醉+超声引导下腹横筋膜阻滞)31例,对照组(L2组,气管插管全身麻醉)39例。观察各组术后2 h、8 h、12 h、24 h、48 h的VAS评分、术后首次使用止痛药及首次离床活动时间、术后不良反应例数。并对不同术式观察组及对照组结果进行分析比较。 结果不同术式观察组2 h、8 h、12 h、24 h的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首次使用止痛药时间均较对照组晚,首次离床活动时间明显早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超声引导下腹横筋膜阻滞技术在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中有显著的镇痛效果,能促进患者术后快速康复。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腰方肌阻滞(QLB)在儿童腹股沟疝术后镇疼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择2021年7月至2022年2月,在柳州市人民医院行腹股沟疝外科治疗的70例患儿,行前瞻性研究,以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对照组(n=35)与试验组(n=35)。所有患儿均给予常规全身麻醉,试验组在超声引导下行QLB(0.25%罗哌卡因0.5 ml/kg),对照组不行神经阻滞,记录2组患儿一般情况、手术及麻醉相关指标以及Cravero评分和躁动发生率,观察不同时段2组患儿术后疼痛情况、心率和平均动脉压(MAP)情况、补救性镇痛药物应用情况。 结果2组患儿性别、年龄、体重、身高等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试验组患儿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2组患儿手术、麻醉以及苏醒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试验组患儿Cravero评分以及躁动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儿术后2 h、4 h、12 h、24 h FLACC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儿术后1 h、3 h、6 h、12 h、24 h MAP和心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且各时段的MAP和心率波动较小;试验组患儿24 h补救性镇痛应用2例(5.71%)明显少于对照组10例(28.57%)(P<0.05)。 结论超声引导下QLB在儿童腹腔镜下行腹股沟疝术中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缓解患儿术后躁动,减少患儿术后补救性镇痛药物的应用、降低患儿术后疼痛,缩短患儿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比全身麻醉复合髂腹股沟-髂腹下神经阻滞和全身麻醉在老年腹腔镜疝修补术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1年8月于阜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70例老年腹股沟疝患者参与研究,随机分为2组,每组患者35例。观察组采用全身麻醉复合髂腹股沟-髂腹下神经阻滞麻醉,对照组采用全身麻醉。记录2组患者不同时段的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水平,分别在术后即刻、术后6、12 h评估2组患者的Ramsay、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分析2组患者的麻醉复苏质量和麻醉效果。 结果T1、T2、T3时,2组患者的MAP、HR水平较T0均显著降低,而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6、12 h,2组患者的Ramsay评分较术后即刻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2组患者的VAS评分较术后即刻显著升高,而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观察组患者的拔管时间、清醒时间、离开手术室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麻醉优良率为97.14%,稍高于对照组的88.5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全身麻醉复合髂腹股沟-髂腹下神经阻滞全身麻醉在老年腹腔镜疝修补术中的麻醉可有效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具有良好的镇静、镇痛、麻醉复苏质量,可作为老年腹股沟疝患者腹腔镜疝修补术的优先选择。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喉罩通气全身麻醉联合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TAPB)在小儿腹股沟斜疝手术中的应用。 方法选取2018年1至10月,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行疝囊高位结扎100例腹股沟斜疝患儿的临床资料,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2组,每组患儿50例。对照组术中给予喉罩通气全身麻醉,观察组术中给予超声引导下TAPB联合喉罩通气全身麻醉。观察2组手术相关指标、血流动力学指标、小儿疼痛量表评分(FLACC)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观察组术后拔管时间、麻醉苏醒时间及住院时间分别为(6.27±1.86)min、(13.34±3.17)min及(2.26±0.14)d,与对照组(13.31±2.05)min、(19.86±3.48)及(3.15±1.17)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7.984、9.259、5.341,P均<0.001)。与T1相比,观察组患儿T2、T3时段HR、SBP、DBP无显著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HR无显著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BP、DBP逐渐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T1时段HR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2、T3时段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T1时段SBP、DBP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2、T3时段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在苏醒时、术后2 h、4 h及8 h FLACC评分分别为(2.3±0.6)分、(2.0±0.4)分、(1.6±0.5)分、(1.2±0.3)分,均低于对照组(3.0±0.5)分、(2.7±0.6)分、(2.2±0.3)分、(1.7±0.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0.170、47.114、57.940、49.999,P均<0.05)。观察组呕吐、咽痛、喉痉挛的发生情况分别为3(6.00%)、3(6.00%)、2(4.00%),均低于对照组10(20.00%)、11(22.00%)、9(1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32、5.316、5.005,P=0.037、0.021、0.025)。 结论在疝囊高位结扎术中采用超声引导下TAPB联合喉罩通气全身麻醉,能够更好地维持患儿血流动力学的稳定性,降低疼痛及不良反应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腹横肌平面阻滞(TAPB)复合右美托咪定(DEX)对老年腹股沟斜疝手术患者麻醉效果的影响。 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9月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44例老年腹股沟斜疝手术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22例)和观察组(22例),2组均行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其中对照组术中给予局部浸润麻醉,观察组术中给予TAPB复合DEX麻醉。比较2组麻醉效果及麻醉起效、持续时间;对比2组麻醉后2 h的神经阻滞、镇痛及镇静评分;统计2组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率。 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45%,高于对照组的77.27%(P<0.05)。观察组感觉神经阻滞、运动神经阻滞起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维持时间均长于对照组(P<0.05)。麻醉后2 h,2组Bromage、Ramsay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Prince-Henry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09%,低于对照组的36.36%(P<0.05)。 结论TAPB复合DEX对老年腹股沟斜疝手术患者镇痛作用较好,可提高其麻醉效果,且具有较高安全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超声引导髂腹股沟-髂腹下神经联合阻滞(IINB)与全身麻醉对腹股沟疝手术患儿生理参数的影响。 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18年10月,解放军空降兵军医院麻醉科进行开放式腹股沟疝疝囊内环高位结扎术的患儿11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5例。对照组患儿采用单纯全身麻醉,观察组患儿对照组基础上增加IINB。观察并比较2组患儿手术情况、不良反应及生理参数、免疫应激水平。术后麻醉恢复室(PACU)内滞留时间、苏醒时间、手术时间、以及免疫应激水平指标等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 ±s)来表示,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比较。术后不良反应如呕吐、穿刺点出血或血肿、局麻药入血或延迟苏醒的患儿例数等为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χ2检验进行比较。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观察组腹股沟疝患儿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为6例(10.91%),对照组为4例(7.7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腹股沟疝患儿术后PACU滞留时间、苏醒时间和手术时间分别为(8.63±1.97)min、(3.42±0.67)min、(28.31±3.23)min,与对照组(9.79±2.58)min、(3.49±0.52)min、(27.83±2.77)min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苏醒时观察组患儿心率(HR)及平均动脉压(MAP)分别为(88.72±13.16)次/min、(64.25±4.64)mmHg,与对照组(94.17±10.11)次/min、(67.16±4.71)mmHg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 h观察组患儿HR及MAP分别为(85.51±10.31)次/min、(63.10±3.89)mmHg,与对照组(89.88±11.23)次/min、(65.14±5.21)mmHg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苏醒时,观察组腹股沟疝患儿皮质醇(Cor)、白介素-6(IL-6)水平分别为(14.68±2.73)mmol/L、(5.92±1.64)pg/L,与对照组(19.12±3.29)mmol/L、(11.03±2.07)pg/L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 h,观察组腹股沟疝患儿皮质醇(Cor)、白介素-6(IL-6)水平分别为(13.42±2.64)mmol/L、(4.59±1.28)pg/L,与对照组(17.69±3.16)mmol/L、(7.23±2.21)pg/L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在全身麻醉基础上,联合超声引导IINB对腹股沟疝手术患儿不会增加患儿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但其术后应激反应影响小,患儿生命体征更为平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不同浓度右美托咪定联合瑞芬太尼辅助局部浸润麻醉对老年腹股沟疝开放修补术患者的镇静作用及安全性。 方法2019年1至10月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永川医院行局部浸润麻醉下腹股沟疝修补术治疗的90例老年腹股沟疝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5例)和观察组(45例)。对照组予以高剂量[0.6 μg/(kg·h)]盐酸右美托咪定注射液联合注射用盐酸瑞芬太尼辅助局部浸润麻醉;观察组予以低剂量[0.3μg/(kg·h)]盐酸右美托咪定注射液联合注射用盐酸瑞芬太尼辅助局部浸润麻醉。比较2组患者用药前(T1)、用药后10 min(T2)、20 min(T3)、30 min(T4)、患者清醒后(T5)的警觉/镇静(OAA/S)评分和血流动力学指标;观察2组局麻时、切皮时、手术中、缝皮时的疼痛程度及治疗期间的安全性。 结果T1~T4 2组OAA/S评分呈降低趋势,T5时OAA/S评分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1~T4观察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呈降低趋势,T5时MAP、HR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T3、T4时,观察组OAA/S评分、MAP、HR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各时间点(局麻时、切皮时、手术中、缝皮时)的视觉模拟评分(VAS)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躁动、恶性呕吐的发生率为2.22%、4.44%,低于对照组的17.78%、1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低剂量右美托咪定联合瑞芬太尼辅助局部浸润麻醉可显著改善老年腹股沟疝患者的血流动力学,镇静、镇痛效果显著,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比七氟醚喉罩吸入麻醉与异丙酚静脉麻醉在小儿腹股沟斜疝手术中的应用。 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东部战区总医院收治的小儿腹股沟斜疝患儿100例,按麻醉方案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异丙酚静脉麻醉,观察组给予七氟醚喉罩吸入麻醉。比较2组麻醉效果,不同时间点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和血氧饱和度(SpO2)的变化及2组拔管后不良反应。 结果观察组的意识消失时间、诱导至插管时间、苏醒时间、拔喉罩时间、离开麻醉恢复室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1~T3时2组MAP和对照组HR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1~T3时2组MAP和HR均呈现升高趋势(P<0.05),且T2、T3时对照组MAP和HR高于观察组(P<0.05);2组SpO2在T1~T3无差异(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苏醒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4.00%、16.00%,且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小儿腹股沟斜疝手术中七氟醚喉罩吸入麻醉可以使患儿生命体征平稳,术后不良反应较少,且麻醉效果优于异丙酚静脉麻醉。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罗哌卡因在开放无张力腹股沟疝修补术中的应用及术后镇痛效果的差异。 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2年6月,濉溪县医院行开放式无张力腹股沟疝手术的患者78例为研究对象行前瞻性研究。以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2组患者均采用超声引导下髂腹股沟神经阻滞联合腹直肌鞘阻滞。对照组应用0.2%罗哌卡因,观察组应用0.3%罗哌卡因。观察2组不同时点血流动力学指标、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麻醉不良反应发生率、血清应激反应指标(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皮质醇)变化。 结果2组患者在手术前,切皮时,术后2 h的平均动脉压、心率、血氧饱和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2 h、6 h、12 h 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2组术后均未出现麻醉不良反应。血清应激反应指标2组术前0.5 h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2 h、8 h均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开放性腹股沟疝修补手术,采用超声引导下髂腹股沟神经阻滞及腹直肌鞘阻滞的方法,应用不同浓度的罗哌卡因均可以较好地维持手术中的麻醉效果,但是0.3%罗哌卡因更利于患者术后早期镇痛,降低人体应激反应程度,且没有增加药物不良反应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