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 毫秒
1.
经口咽前路寰枢椎复位钢板内固定的外科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Ai FZ  Yin QS  Wang ZY  Xia H  Wu ZH 《中华外科杂志》2004,42(21):1325-1329
目的为经口咽前路寰枢椎复位钢板内固定设计和应用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对10例新鲜的头颈部标本使用经口咽前入路进行逐层的显微外科解剖,观察咽后壁的层次、椎动脉的走行、寰枢椎的解剖毗邻关系和寰枢椎前路钢板内固定的相关解剖参数等。结果(1)咽后壁分两层和两个间隙粘膜层、椎前筋膜层,咽后间隙和椎前间隙;(2)经此入路可显露从枕骨大孔前缘至C3椎体的范围;(3)寰椎和枢椎椎动脉距中线的距离分别为寰椎(252±23)mm和枢椎(184±26)mm;(4)寰椎和枢椎可显露宽度分别为(394±22)mm和(390±21)mm,寰椎进钉点(侧块中点)间距(a)为(314±33)mm,寰椎进钉点连线与枢椎进钉点(枢椎前表面中部上关节面内缘连线与前唇下缘线之间的等距离线位于矢状中线两侧旁开3~4mm的位置)连线的垂直间距(b)为(187±27)mm,a/b比值为15~17。结论经口咽前入路行寰枢椎前路钢板内固定可行,钢板的设计应以上述测量数据为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影像学测量枢椎椎弓根不同部位骨折后路半螺纹螺钉的固定长度。方法收集2007年6月至2013年6月收治非Hangman骨折致寰枢椎损伤汉族患者的影像学资料,枢椎椎体及关节突间部(椎弓根)骨折者均以排除,共160例患者资料纳入研究,男120例,女40例;年龄18~72岁,平均41.4岁。在ADW 4.4工作站行CT三维重建,选取枢椎椎弓根钉道设计图像,以Ebraheim法确定枢椎进钉点,测量自进钉点经枢椎椎弓根最狭窄部位中点至枢椎体前方皮质骨后缘的距离(半螺纹螺钉长度);模拟临床常见的三种枢椎椎弓根骨折(经椎体后壁骨折、经峡部骨折、经椎板前缘骨折)的骨折线,分别测量自进钉点至骨折线的距离(螺杆长度)和自骨折线至枢椎椎体前方皮质骨后缘的距离(螺纹长度)。观察身高、性别、不同部位骨折半螺纹螺钉长度、螺杆长度及螺纹长度的规律。结果男性身高162~177 cm,平均(167±7.9) cm;女性身高151~167 cm,平均(156±6.6) cm。枢椎椎弓根骨折后所需半螺纹螺钉长度男性平均(28.8±3.2)mm;女性(24.7±2.6) mm,男性半螺纹螺钉较女性长(t=6.50,P< 0.05)。患者身高与半螺纹螺钉长度呈正相关(r=0.667,P<0.01)。骨折线越靠近枢椎体后壁半螺纹螺钉的螺杆越长、螺纹越短,经椎体后壁骨折组螺杆长度男性平均17 mm、女性15 mm,螺纹长度男性平均12 mm、女性10 mm;经峡部骨折组螺杆长度男性平均14 mm、女性13 mm,螺纹长度男性平均15 mm、女性12 mm;经椎板前缘骨折组螺杆长度男性平均10 mm、女性9 mm,螺纹长度男性平均18 mm、女性15 mm。结论枢椎椎弓根骨折后路手术中使用的半螺纹螺钉长度与身高、性别有关。椎弓根骨折部位不同,所需半螺纹螺钉的螺杆、螺纹长度也不相同。  相似文献   

3.
[目的] 为国人前路经寰枢关节螺钉内固定术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 在50套中国成人配套干燥寰枢椎标本上,对前路经寰枢关节螺钉内固定术的相关解剖学数据进行测量.[结果]前路经寰枢关节螺钉内固定术以枢椎前弓下缘与枢椎椎体侧缘交界点上方4mm处为进钉点,在矢状面上螺钉植入的最小外偏角为(10.80±2.10)°,最大外偏角为(25.13 ±3.12)°,冠状面上最小后偏角为(8.85±2.12)°,最大后偏角为(26.96 3.09)°,枢椎正中至枢椎横突孔内侧缘距离为(14.12±1.28)mm,内、外侧钉道长度分别为(17.48±2.10)mm和(25.41±2.59)mm.[结论] 前路经寰枢关节螺钉内固定术中,两侧置入螺钉的理想的钉道角度为外偏10°-25°,后倾9°-27°、理想的螺钉长度为17~25 mm,由枢椎前缘正中向外分离显露不宜超过14 mm.  相似文献   

4.
目的 明确枢椎后路棘突螺钉固定的解剖学可行性和技术参数,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30具枢椎标本,仔细解剖以清楚地暴露椎板和棘突.测量枢椎棘突根部1/2的中点、中部和后部1/2的中点高度;棘突根部的头侧1/2的中点、中部和根部的尾侧1/2的中点厚度(精确到0.01 mm).选取20具枢椎标本,以棘突基底部为进钉点,双侧平行置入棘突螺钉,通过CT重建,测量棘突的宽度、螺钉进钉角度、钉道长度及钉尖与脊髓、椎动脉的距离.结果 枢椎棘突平均高度和厚度各自为(12.90±1.30)mm和(18.86±1.17)mm.所有棘突螺钉均成功置入枢椎棘突,未见螺钉侵犯椎管、横突孔和棘突劈裂.重建CT测量棘突中份基底部的平均宽度为(20.7±1. 3)mm;棘突螺钉在横断面的前倾角度为1.8°±1.0°,在横断面上和矢状面上几乎均是平行.螺钉钉道长度为(19.7±1. 1)mm,螺钉钉尖与椎动脉距离为(20.2±3.1)mm,螺钉钉尖与脊髓距离为(8.3±2.6)mm,上下位左右侧螺钉角度与椎动脉和脊髓的距离数据略有不同,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上位螺钉钉道长度(18.4±1.1)mm明显短于下位螺钉钉道长度(20.3±1.2)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566,P<0.01).结论 枢椎后路棘突螺钉具有一定的解剖学可行性,也许可以作为枢椎后路固定的一种补充内固定方法,但临床应用之前,尚需进一步的生物力学研究.  相似文献   

5.
目的 :通过测量寰椎前弓双皮质螺钉固定相关解剖结构数据,为设计出更契合寰椎解剖结构的双皮质可调螺钉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4月~2018年8月门诊及住院部行上颈椎CT三维重建检查的就诊患者99例。其中男性54例,年龄31~81岁,平均56.67±10.56岁,身高159~180cm,平均172.24±4.95cm,体重55~90kg,平均70.24±7.57kg;女性45例,年龄46~77岁,平均59.84±8.29岁,身高154~171cm,平均163.11±5.24cm,体重40~80kg,平均59.31±8.48kg。通过三维测量软件,对前结节中点与齿状突后缘中点距离(前后距离)、双侧垂直钛板螺钉孔方向置钉长度(垂直长度)、双侧向齿状突后缘中点方向置钉长度(斜行长度)、双侧向齿状突后缘中点方向置钉尾端外倾角度(尾端外倾角度)和双侧置钉处前弓高度等进行测量。按照不同性别将患者分组,两组定量资料的比较采用t检验(方差齐)或Satterthwaite t′检验(方差不齐);左右侧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年龄和各数值的相关性采用简单线性回归分析,身高、体重和各数值的关系采用Pearson相关系数和简单线性回归描述。结果:垂直长度、斜行长度、尾端外倾角度及置钉处前弓高度的左右侧数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前后距离、垂直长度、斜行长度、尾端外倾角度、置钉处前弓高度的均数分别为21.33±1.12mm、8.92±1.48mm、8.37±1.49mm、13.20°±0.93°、12.44±0.48mm;女性前后距离、垂直长度、斜行长度、尾端外倾角度、置钉处前弓高度的均数分别为20.01±1.33mm、8.18±1.56mm、7.67±1.58mm、13.88°±1.38°、12.08±0.75mm;男性患者垂直长度、斜行长度、前后距离及置钉处前弓高度大于女性患者,女性患者尾端外倾角度大于男性患者,有统计学意义(P0.05)。身高和垂直长度及斜行长度在不同性别组中均无相关性(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身高和尾端外倾角度在不同性别组中均呈负相关(r=-0.123,P0.05)。年龄和各数值的相关性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男性患者垂直长度、斜行长度、前后距离及置钉处前弓高度大于女性患者,女性患者尾端外倾角度大于男性患者。术者可根据患者性别,参考所得置钉参数选择合适的螺钉,从而提高了寰椎前弓置钉的准确率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6.
寰椎齿状突人工关节经口咽入路置换的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为经口咽入路进行寰椎齿状突人工关节置换提供局部解剖学依据,进行可行性分析。方法对10具新鲜的成人头颈部标本经口咽入路进行逐层的显微外科解剖和测量,在标本上模拟进行齿状突切除和寰椎齿状突人工关节置换手术。结果测量寰椎可显露宽度(39.7±2.3)mm,枢椎可显露宽度(39.3±2.1)mm,椎动脉距寰椎中线的距离(25.6±2.2)mm,椎动脉距枢椎中线的距离(18.8±2.0)mm,咽后壁软组织寰椎前结节前厚度(3.5±0.4)mm,咽后壁软组织寰椎侧块前厚度(6.6±0.7)mm,咽后壁软组织枢椎体前厚度(5.5±0.6)mm。自行设计制造的寰椎齿状突人工关节置放顺利。结论经口咽入路寰枢椎显露范围足够进行寰椎齿状突人工关节置换手术,操作简便,安全可靠,置放稳定,不易造成副损伤。  相似文献   

7.
目的 为经S_1椎弓根水平骶髂关节拉力螺钉固定术提供应用解剖学依据.方法 2008年6月至2009年7月收集50个成人骨盆的螺旋CT扫描数据,重建骨盆三维模型,模拟经皮托力螺钉固定.测量S_1椎弓根的宽和高、骶髂关节拉力螺钉的进针点和进针方向、进针点至S_1椎体对侧前皮质和髂后上棘的距离.结果 S_1椎弓根的宽和高分别为(20.43±1.63)mm和(20.26±0.99)mm;2枚螺钉的进针点均在髂前上棘和髂后上棘的连线上方,至髂后上棘的距离分别为(49.87±6.80)mm和(51.11±7.15)mm.螺钉平行进入S_1椎弓根,与髂骨翼后外侧面垂直,与冠状面和欠状面的夹角分别为18.35°±5.20°和77.62°±3.98°.进针点到S1椎体对侧前皮质的距离分别为(76.08±4.32)mm和(77.62±3.98)mm.骶髂关节拉力螺钉的长度、S_1椎弓根的高度和宽度、进针点到髂后上棘的距离、进针点与冠状面的夹角在男女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正常成人在S_1椎弓根水平均町置入2枚直径为6.5 mm的拉力螺钉,钉道参数的解剖学测量为骶髂关节拉力螺钉固定手术导航模板的设计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MRI测量正常第二肩关节肩峰外侧点到肱骨头(A-H)之间的距离,根据不同性别、身高、体重、年龄进行分组,比较不同分组间的统计学差异。方法对200例健康成人志愿者采用1.5 T MRI设备测量中立位位置时A-H距离。根据不同的性别、身高、体重、年龄进行分组,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00例健康成人志愿者中,测得A-H距离最大为14.8 mm,最小为7.8 mm。A-H距离男性大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按身高分为160、160~169、170~179、≥180 cm 4组,除身高≥180 cm组与160 cm组AH距离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其他各组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按BMI分为18.5、18.5~24.99、≥25 kg/m23组,3组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按年龄≤40、41~65、≥66岁分为3组,3组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H距离有性别及身高差异,体重、年龄各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可以解释女性患者肩峰下撞击综合征患病率高的现象。  相似文献   

9.
目的 获取新西兰大白兔桡骨的解剖学数据,为其相关的实验研究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成年新西兰大白兔20只,观察桡骨外形,并测量桡骨长度,前曲度,桡骨中点矢状径及横径.结果 新西兰大白兔桡骨外形与人类相似,稍前曲,前曲度(26.08±2.54)度;桡骨长(70.66±1.91)mm;桡骨中点横径(4.18±0.37)mm;桡骨中点矢状径(3.07±0.29)mm;桡骨中点横径/桡骨全长(0.059±0.005);桡骨中点矢状径/桡骨全长(0.043±0.004);平均体质量:(2.88±0.22)kg;桡骨长度与体质量呈正相关,横径与体质量、矢状径与体质量、桡骨横径与长度比较均无明显相关.结论 新西兰大白兔桡骨的解剖特点及测量数据,可为其相关实验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为前路经寰枢关节螺钉内固定术提供临床解剖学依据.方法 在100对中国成人干燥寰、枢椎配对标本上,对与临床前路经寰枢关节螺钉内固定术相关的数据进行解剖学测量.并对11例创伤性寰枢椎不稳定患者施行了前路经寰枢关节螺钉内固定术,在齿状突与寰椎前结节后方置入颗粒状松质骨.结果 前路经寰枢关节螺钉内固定术冠状面上螺钉植入最小外偏角(5.5±2.0)度,最大外偏角(23.6±2.1)度,矢状面上螺钉植入最小后倾角(14.9±2.6)度,最大后倾角(25.6 ±2.5)度,内侧钉道距离(16.58±1.49)mm,外侧钉道距离(26.44±1.75)mln.11例患者中,1例颈脊髓完全损伤患者,术后1个月死于肺部感染.其余10例病例获得随访,时间7个月~3年,平均17个月,无椎动脉及脊髓损伤,所有病例获得骨性融合.结论 前路经寰枢关节螺钉内固定术,操作简便,损伤脊髓或椎动脉的风险较小,为寰枢椎不稳定患者提供了一种新的内固定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测量经皮前路寰枢椎关节螺钉内固定(percutaneous anterior transarticular screw fixation,PATSF)相关参数,为提高PATSF的安全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50例成人志愿者进行寰枢椎螺旋CT扫描三维重建,获取经寰椎上关节面内侧缘横断面、枢椎椎动脉沟冠状面和寰枢椎正中矢状面,观察寰枢椎骨性结构、椎动脉沟的走行,通过测量和计算得出PATSF植钉位置、植钉角度、植钉长度及容许寰椎侧块分离情况的相关参数并进行分析。结果 PATSF植钉位置为枢椎椎体前下缘中点旁开4.0 mm较适宜,植钉最大外偏角度为(29.89±1.41)°,最小外偏角度为(4.37±0.87)°,最大后倾角度为(32.41±1.66)°,优化外偏角度为(17.13±0.88)°,优化后倾角度为(17.62±1.03)°,优化植钉长度为(41.57±0.79)mm。寰枢椎侧方关节面横径为(16.71±1.61)mm,容许寰椎侧块分离移位最大距离为(6.96±1.09)mm,占寰枢椎侧方关节面横径百分比为41.80%±5.69%。结论 PATSF优化植钉法安全可靠;寰椎侧块分离移位程度在一定范围内,仍允许关节螺钉植入。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IS)患者顶椎区脊髓偏移和旋转情况,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在28例AIS患者横断面MRI图像上测量顶椎区脊髓中心到椎管前、后内壁及凹、凸侧内壁的距离和脊髓、椎体的旋转角度,将脊髓旋转与椎体旋转的关系按Maruta分型分为O型、U型和R型,并分析脊髓在椎管内的位置及脊髓位置与Cobb角、脊髓旋转角度、椎体旋转角度之间的相关性.结果:顶椎区脊髓中心距脊柱凹侧、凸侧椎管内壁距离分别为7.13±1.89mm、13.68±2.93mm,距凹侧距离明显小于距凸侧距离(t=-9.56,P<0.01);距椎管内壁前、后缘距离分别为7.50±1.63mm、6.99±1.61mm,两者比较无显著性差异(t=1.22.p=0.23).椎体旋转角度为17,53°±6.70°,脊髓旋转角度为16.46°±9.16°,O型8例,U型13例,R型7例.脊髓旋转角度与椎体旋转角度、Cobb角及脊髓中心到凸凹侧椎管内壁的差值之间均呈正相关(分别为r=0.45,P=0.01;r=0.43,P=0.02;r:0.64,P<0.01),与脊髓中心列椎管内壁前后缘的差值之间无显著相关性(r=0.28,P=0.15).结论:AIS患者顶椎区脊髓向凹侧偏移,椎体与脊髓都存在旋转,脊髓的旋转方向因人而异.在行后路脊柱矫形椎弓根螺钉置入时,应特别注意凹侧脊髓及神经根,避免损伤.  相似文献   

13.
前交叉韧带解剖重建股骨隧道的应用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测量膝关节前交叉韧带解剖重建股骨隧道的解剖学数据,为临床前交叉韧带解剖重建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采用30例成人尸体膝部标本。屈膝120°关节镜下经前内辅助入路(AMP)解剖重建前交叉韧带股骨隧道,并用克氏针标记。去除标本的软组织,正中劈开股骨髁。测量股骨隧道长度;测量隧道内口至股骨后髁皮质边缘的距离与股骨髁间窝顶的垂直距离,记录隧道内口分位点位于髁间窝的钟点位置;测量隧道外口与股骨外髁的相对位置。结果:股骨隧道长度平均(36.35±3.14)mm(30.65~42.35 mm);隧道内口至股骨后髁皮质边缘的距离(17.84±3.35)mm(14.02~23.49 mm),至股骨髁间窝顶的垂直距离(14.05±2.32)mm(9.17~20.08 mm)。根据表盘法,隧道内口位于左膝02∶30±00∶10(01∶50~02∶50),右膝09∶30±0∶15(08∶30~10∶40);股骨隧道外口位于股骨外上髁近端(3.16±2.51)mm(1.61~6.30 mm),后方(4.25±2.16)mm(1.73~8.52 mm)。结论:本研究揭示了前交叉韧带解剖重建股骨隧道的解剖学特点,为临床应用提供了解剖学基础。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国人骶前区域血管、神经的解剖关系,为准确、安全应用经皮前路腰骶轴向融合(AxiaLIF)技术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 选用成人尸体标本20具,男12具,女8具;年龄31~75岁,平均48岁.观察骶前区解剖关系,测量髂内外血管、骶正中动静脉到S1.2间隙水平中点的距离及S1前孔内缘间的距离,并观察骶前静脉丛血管的特点和S1神经根走向,确定手术冠状位的"安全操作空间".结果 双侧髂内静脉距离S1,2间隙水平中点的距离最短,"安全操作空间"男性为(57.58±5.20)mm、女性为(69.95±9.09)mm,两者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距S1前孔内缘距离:男性为(34.95±3.50)mm;女性为(31.98±2.99)mm.骶正中动脉变异较小,存在率100%,居中占10%;骶正中静脉壁薄,变异较大,存在率为60%.骶正中动、静脉在S1,2间隙水平其平均外径分别为(0.96±O_36)mm和(2.05±0.60)mm.骶前区静脉丛壁薄,且大多数血管缺少静脉瓣,相互汇合成网状.S1神经根出骶前孔后偏向前内下走行.结论 在"安全操作空间"范围内,不超过S1神经前孔的内缘,并在X线透视引导下尽可能沿骶骨正中线操作,可保证经皮腰骶轴向融合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为健侧颈7移位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 在30侧成人上肢标本上测量经皮下和椎前两种健侧C7移位时,正中神经返支起点至健侧C7神经吻合口之间的距离,并对两者进行比较:分别测量尺神经深支以及正中神经返支起点以上365 mm点距肱骨外上髁的长度.结果 经椎体前通路时测得效应器与健侧C7神经吻合点之间长度为(80.6±2.9)cm,经颈前皮下通路时长度为(86.5±3.1)cm.两者相比有统计学意义(t=6.32,P<0.05).测量正中神经返支和尺神经深支起点上365 mm分别位于肱骨外上髁上(4.6±0.7)cm和(6.7±0.8)cm处,两点均位于肘上部.结论 健侧C7移位修复正中神经不能恢复内在肌功能;经椎前通路优于经皮下通路;高位正中神经和尺神经损伤均位于肘上.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描述腰段自主神经的解剖学特征,为前路腰椎手术提供详实的神经解剖学资料。方法 :取10具防腐男性胸腰骶部标本(年龄36~78岁,平均56岁)。仔细剔除腹腔器官及双侧腰大肌,找出腰段自主神经并去除周围软组织。观察腰段自主神经的走行、起始位置和分布特点。使用游标卡尺测量各腰内脏神经发出点与对应节段腰椎体下终板之间的距离,同侧相邻腰内脏神经发出点之间的距离,腰椎椎间孔前缘以及各腰椎间盘平面上左、右两侧腰交感干后缘分别与腰椎椎体前缘在矢状面上的距离,以及上腹下丛右侧缘在L5椎体下终板和S1椎体上终板平面上与中线的距离。使用量角器测量各腰内脏神经与水平面所成的夹角。结果:在10具标本上共发现72条腰内脏神经,其中58条起源于L3椎体下终板颅侧的腰交感干。第1、2、3、4腰内脏神经的发出点分别位于L1椎体下终板尾侧9.35±10.62mm,L2椎体下终板尾侧5.23±7.08mm,L3椎体下终板颅侧9.34±6.36mm及L4椎体下终板尾侧9.21±8.55mm。第3腰内脏神经与第1、2、4腰内脏神经发出点位置分布有差别(H=32.227,P=0.000),其余腰内脏神经发出点位置分布及左侧与相应的右侧腰内脏神经发出点位置分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第1与第2腰内脏神经、第2与第3腰内脏神经以及第3与第4腰内脏神经发出点之间的距离分别为24.25±6.27mm、21.96±8.13mm、54.54±11.41mm。在L2/3、L3/4及L4/5椎间盘平面上,双侧腰交感干有95%(57/60)位于矢状面上的前1/3内。在L5椎体下终板及S1椎体上终板平面上,上腹下丛的右侧缘分别位于中线左侧3.92±3.35mm及右侧5.25±2.98mm。左侧与相应的右侧腰内脏神经分别与水平面所成夹角(P0.05)及各腰内脏神经与水平面所成夹角(H=4.921,P=0.178)均无统计学差异,大小约为41°±6°。结论:80.6%腰内脏神经起源于L3椎体下终板颅侧的腰交感干,第3与第4腰内脏神经发出点之间的距离远大于其他两相邻的腰内脏神经发出点之间的距离;在L5/S1椎间盘平面上,腹中线的右外侧存在非常少的上腹下丛神经纤维。了解腰段自主神经的这些解剖学特征对减少手术并发症、提高手术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L1/2~L4/5各椎间隙之间血管和腰大肌关系,了解微创斜向腰椎椎体间融合术手术入路的影像学特点。方法:选取2013年11月~2015年9月收治的113例腰椎疾病患者,12例因MRI、X线片技术上问题造成的影像显示不清或者腰椎/腹膜后手术史影响正常解剖被排除,最后对101例患者的MRI及X线片进行数据测量,男46例,女55例,年龄51~68岁,平均59.0±4.4岁。在MRI上测量L1/2~L4/5各椎间隙平面血管和腰大肌间的距离;在侧位X线片上测量L5上终板中点与左侧髂棘的垂直距离,高于髂棘为正值,低于髂棘为负值。结果:L1/2~L4/5椎间隙平面血管和腰大肌间的平均距离左侧分别为20.7±5.63mm、20.1±6.97mm、19.5±6.20mm、15.7±7.86mm,右侧分别为15.3±6.29mm、8.8±4.32mm、7.1±4.34mm、4.8±3.69mm;左侧均大于右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由L1/2~L4/5血管和腰大肌间的平均距离呈下降趋势;左侧L4/5椎间隙平面血管和腰大肌平均距离小于其他节段平均距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有9例血管与腰大肌间隙距离小于5mm,2例血管与腰大肌之间无间隙;在X线片上L5上终板中点与左侧髂棘的垂直距离为-33~19.6mm,平均-7.0±14.2mm,其中30%髂嵴高于L5上终板中点。结论 :MRI可作为微创斜向腰椎椎体间融合术手术入路的术前评估手段,节段越高,血管与腰大肌间隙距离越大,而且左侧血管肌肉间隙大于右侧,适合采用微创斜向腰椎椎体间融合术。  相似文献   

18.
目的 通过对正常国人下胫腓联合及踝关节内侧间隙的数字化X线图像测量,探讨性别、年龄、身高、体质量对它们的影响,明确数字化X线检查在下胫腓联合损伤诊断中的意义. 方法选取492例正常踝关节,应用直接数字X线摄影术拍摄标准踝关节正、侧位片及踝穴位片,图像数据传送至影像工作站,在灰度显示器上对图像进行"软阅读",并利用PACS系统自带软件对下胫腓联合间隙、下胫腓联合重叠影、踝关节内侧间隙、腓骨宽度及腓前距进行模拟测量,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说明其与性别、年龄、身高及体质世的关系.结果正常成人下胫腓联合间隙参考值范围为(3.98±0.78)mm、 踝穴位为(3.67±0.68)mm, 下胫腓联合重叠影参考值范围为(7.06±1.98)mm、 踝穴位为(2.34±0.84)mm,踝关节内侧间隙参考值范围为(4.04±0.50)mm,腓骨宽度的参考值范围为(14.39±1.86)mm,腓前距参考值范围为(4.99±4.04)mm.下胫腓联合间隙、下胫腓联合重叠影、腓前距及内踝间隙与性别、年龄、身高、体质量间的决定系数及P值分别为R2a=0.229,P<0.01;R2a=0.066, P<0.01; R2a=0.032, P<0.01; R2a=0.059,P<0.01. 结论下胫腓联合间隙与身高、体质量、性别、年龄存在强相关性,不适合作为下胫腓联合损伤的评估指标;下胫腓重叠影、内踝间隙、腓前距与身高、体质量、性别、年龄存在弱相关性,可作为评估下胫腓联合早期损伤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健侧C7神经移位修复臂丛根性撕脱伤的最佳径路.方法 选用15具30侧成人尸体标本,显露双侧臂丛,将C7神经在干、股交界处切断并游离至椎间孔处,测量C7神经前、后股最大长度,分别测量C7神经根经椎体径路、椎前径路、颈前皮下径路至对侧臂丛上、下干的距离.结果 C7神经前、后股最大长度分别为(7.67±1.06)cm和(7.79±1.36)cm,C7神经经椎体径路、椎前径路、颈前皮下径路至对侧臂丛神经上千的距离分别为(6.97±0.56)cm、(10.04±0.94)cm、(16.56±1.24)cm,三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至对侧臂丛神经下干的距离分别为(6.82±0.92)cm、(9.91±0.83)cm和(17.64±0.97)cm,三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从解剖学角度,经椎体通路是健侧C7神经移位修复臂丛损伤的最佳径路.  相似文献   

20.
滑车上静脉在鼻缺损修复中的应用解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滑车上静脉的变异情况及其与滑车上动脉的关系,为减少额部旁正中皮瓣修复鼻缺损后淤血性坏死发生率提供解剖学依据. 方法 在直视与手术放大镜下对10个(20侧)成人头部标本进行解剖研究,观察滑车上静脉的变异情况,以双侧眶上缘水平线为X轴,前正中线为Y轴的二维坐标系定位滑车上静脉及滑车上动脉,测量滑车上动、静脉与眶上缘水平线的夹角,测量眶上缘水平线上滑车上动、静脉至前正中线的距离,并测量动静脉之间的距离. 结果 滑车上静脉和滑车上动脉在眶上缘水平线上至前正中线的距离分别是(9.7±3.1)mm和(16.2±2.1)mm,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眶上缘水平线的夹角分别为(83.3±6.4)°和(80.5±4.2)°,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0个标本在前正中线附近均可见到2支滑车上静脉,但并不对称,一侧距前正中线较远,一侧距前正中线较近(1支在正中线上),分别定为A、B组.A组滑车上静脉在眶上缘水平线上至前正中线的距离为(11.0±1.9)mm,B组为(7.9±3.2)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标本滑车上静脉走行于滑车上动脉内侧前正中线外侧(1支在正中线上).在眶上缘水平线上滑车上动、静脉之间的距离为(6.6±3.2)mm,A组为(5.5±2.0)mm,B组为(7.9±3.9)mm,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额部旁正中皮瓣蒂宽不能太窄(以1.5~2.0 cm为宜),蒂部外侧界应为滑车上动脉,内侧界应为滑车上静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