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校学生骨干是大学生中的典型代表,也是“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的主要培育对象。为了更好地推进“青马工程”,发挥其对高校学生骨干培育的重要作用,本文主要采取文献研究和调查研究的方法,对“青马工程”实施背景下高校学生骨干培养的重要意义、现状进行剖析,进而从模式、方法和保障等方面探讨培养路径,以期提升高校学生骨干培养的科学性、系统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混合式教学模式在口腔颌面部肿瘤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北京大学口腔医院口腔医学专业本科生为教学对象,以口腔颌面部肿瘤融合课程为教学内容。2017级本科生为试验组,采用混合式教学模式进行教学;以2015级本科生为对照组,采用传统线下授课模式进行教学。对两组学生课程结束后进行问卷调查并进行闭卷考核。比较两组学生的考核成绩及问卷调查反馈结果。结果:对照组学生60人,考试平均成绩为92.83±11.66分,试验组学生84人,考试平均成绩为92.02±10.27,二者无统计学差异(P=0.371)。调查问卷统计结果显示:两种教学方法在教学吸引力方面没有显著性差异(P=0.281);混合式教学模式在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习效率和效果方面具有显著优势(P<0.05);但混合式教学模式显著增加了学生的学习负担(P<0.05)。结论:混合式教学模式应用于口腔颌面部肿瘤教学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能增强专业课程对学生的吸引力,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及主动学习能力,从而提升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水平学习效率。该教学模式值得在口腔医学和临床医学教育中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专科进修是继续医学教育的重要形式,有力地促进了医师职业发展。口腔正畸专科教育在我国起步相对较晚,一般作为口腔医学本科教育后的专科课程,医师对于正畸继续医学教育需求较高。北大口腔医院正畸科自上世纪70年代开始一直承担医学进修培训职责,来科进修医师累计超过500人。针对正畸学科发展新进展、医师临床新需求,北大口腔医院正畸科在进修医师培训教育中引入“导师制”模式,倡导理论学习、学术研究和临床特色有机融合,改革教学和考核方式,全方位提升医师的学习能力、科研能力和临床能力。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眼眶解剖与影像学结合在口腔医学专业学生眼眶解剖课程中的教学效果。方法: 对87名口腔医学专业学生设计并开展“眼眶解剖及眼眶影像”课程,将教学大纲范围内的眼眶解剖一节与影像学相结合,引入临床实例进行大课教学。课程开展期间,以同期93名临床医学专业学生为对照(单纯眼眶解剖教学)。总课程结束后进行试卷考核,对2组学生掌握眼眶解剖的专业知识程度进行比较。自编问卷调查表,对在读口腔医学专业学生和毕业1年以上口腔临床医师进行问卷调查,评价口腔医学专业开设“眼眶解剖及眼眶影像”课程的教学效果。采用SPSS 22.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 既往口腔医学专业学生的平均分为7.5分,临床医学专业学生的平均分为8.67,2组存在显著差异(P=0.004)。开设眼眶解剖及眼眶影像课程的口腔医学专业学生的平均得分为9.67分,临床医学专业学生的平均得分为9分,2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184)。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口腔医学专业学生课后复习时间为20 min,临床医学专业学生课后复习时间为30 min。74.7%的口腔医学专业学生和80%的口腔医师在此之前未系统学习过眼眶解剖及影像课程;87.4%的口腔医学专业学生和100%的口腔医师认为开展眼眶影像学课程有助于掌握眼眶的解剖特点;89.7%的口腔专业学生和100%的口腔医师认为开设眼眶影像课程对口腔医师的临床工作有帮助。结论: 眼眶解剖及眼眶影像课程针对口腔医学专业设计,是对原有大纲的补充和完善。在口腔医学专业开设眼眶影像课程,成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的整体思维和综合思维能力,有助于学生掌握眼眶解剖学的知识点,缩小与临床医学专业学生的教学差距。  相似文献   

5.
目的: 评价老年口腔门诊“一站式”服务的实施效果。方法: 于科室“一站式”服务实施的前后,分别选取60例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SPSS19.0软件包比较2组患者的平均就诊时间和缴费时间,并比较患者对就诊服务的满意度。结果: 采用一站式服务后,患者平均就诊时间和缴费时间大幅度缩短,前后对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满意度由一站式服务前的90%上升为98%,满意度明显提高。结论: “一站式”服务能优化口腔疾病的治疗流程,提升老年患者就诊体验,满足老年口腔疾病患者的需求。  相似文献   

6.
目的将医患互动模式引入口腔医学教育,分析其对口腔医学生临床沟通技能训练的意义。 方法选取2020年9—12月参与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学院临床实习的本科生136人作为研究对象,所有研究对象按照性别分层后再以抛硬币形式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学生教学内容和进度基本不变,医患互动体验教学组学生接受医患互动教学新模式进行临床技能和沟通技能培训,常规教学组采用常规教学模式进行培训,分别从学习成绩评价、医患沟通能力自评和教学满意度反馈三个方向对两组学生的教学效果进行评估,结果采用GraphPad Prism 8和SPSS 19.0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医患互动体验教学组学生的理论考试成绩为(44.8 ± 1.2)分,技能实验成绩为(45.5 ± 1.6)分,较常规课堂教学组理论考试成绩[(44.1 ± 1.2)分]和技能实验成绩[(44.9 ± 0.9)分]均显著提升,且学生医患沟通能力自我评价更高,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过90%的医患互动体验教学组学生对医患互动体验教学模式感到满意。 结论将医患互动体验结合口腔临床操作技能课,有助于培养口腔医学生同理心,提高临床实践能力,提升临床沟通技能,改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7.
上前牙美学区在拔牙后常发生唇侧牙槽骨吸收、塌陷,极大影响种植后前牙区的美学效果。为了尽可能保存唇侧软、硬组织,近年来有学者提出了“盾构术”的概念,即通过保留唇侧部分牙根,以保存束状骨-牙周膜复合体,从而减少吸收。本文就“盾构术”近年来的研究进展进行回顾,并对影响“盾构术”效果的因素及其较传统即刻种植的优势与局限性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8.
基于胜任力的管理理论和方法作为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有效管理手段已经在包括高等教育在内的诸多领域得到了良好的应用。本文将基于胜任力的管理理论引入口腔医学生的本科培养模式之中,并结合口腔医学专业特点和学生培养的规律,进行了理论分析和探究,提出了以胜任力为导向的口腔医学本科生精英培养新模式,也总结了相应的人才培养实践。  相似文献   

9.
口腔医学教育是以实践教学为特色的综合性医学教育,动手能力训练是口腔医学教学的主要形式,教育模式的构建是决定高质量口腔医学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中山大学光华口腔医学院以全程综合素质培养为核心,突出专业特色,构建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和内容,通过使学生早期接触专业,强化临床前技能培训和临床综合能力,为培育高素质口腔医学人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通科培养模式在口腔医学专业本科生实践教学中的利弊及实现途径。方法对南方医科大学2005级、2006级、2007级安排至广东省口腔医院临床实习的口腔医学专业本科生进行通科培养,分析教学效果。结果通科培养模式使学生出科时能更好地掌握教学大纲的内容,临床操作更加规范。结论通科培养模式在口腔医学专业本科生实践教学中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前瞻性随机双盲研究“新净界漱口水”对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防治效果。方法:60例拟行放疗的口腔癌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30例,自放疗第1天起,每天使用“新净界漱口水”含漱4次,每次5 mL,含漱 5 min,直至放疗结束。对照组30例使用生理盐水含漱,方法同试验组。按RTOG口腔黏膜炎分级标准评价2组患者的口腔黏膜炎严重程度,记录疼痛程度,并照相存档。3级口腔黏膜炎视为终止指标,发生者给予其他药物治疗。应用Stata 12.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组患者的年龄、性别、放疗技术和剂量无显著差异(P>0.05)。试验组首次观察到黏膜炎的发生时间较对照组晚(照射11.0次∶9.1次,P<0.05),且试验组在早期出现疼痛的比例较对照组低(36.7%∶70.0%,P<0.05)。另外,试验组3级口腔黏膜炎的出现时间较对照组晚(照射18.9次∶15.9次,P<0.05),发生率较对照组低(63.3%∶90.0%,P<0.05)。结论:“新净界漱口水”能延缓放疗所致口腔黏膜炎的发生时间,减轻患者的疼痛症状,并能减少3级口腔黏膜炎的发生率,值得临床使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迷你”负压引流在前臂游离皮瓣移植供区缺损修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患者44例,均接受前臂游离皮瓣移植同期修复肿瘤切除术后缺损,采用腹部全厚皮片修复前臂供区缺损,分别应用“迷你”负压引流法(22例)和传统加压法(22例)。观察评估术后前臂区域引流量、移植皮片愈合情况和患者主观满意程度,采用SAS 9.4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迷你”负压引流组22例患者中,20例皮片完全成活,创面平整,愈合良好,无结痂、渗出及感染;2例皮片边缘部分坏死,简单清理换药后痊愈。传统加压组22例患者中,18例皮片完全成活,4例出现部分坏死。术后随访6~10个月,“迷你”负压引流组皮片颜色接近正常皮色,手部运动、感觉功能正常,患者主观满意度显著高于传统加压组(P<0.05)。结论: “迷你”负压引流应用于前臂皮瓣制备后缺损的植皮修复,安全有效,成本低廉,患者满意舒适度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本文详细介绍了针对五年制口腔医学专业本科生临床实践阶段,建立的一套考核体系,从操作、理论、科研和医德4方面考评学生综合实践能力。该考核体系客观、科学,不仅重视学生理论知识的掌握,同时注重临床实际分析问题和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从效果来看,该考评模式可作为保障口腔医学生人才培养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微种植钉辅助无托槽隐形矫治器长距离内收上前牙、关闭间隙过程中控制“过山车”效应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双颌前突成人患者16例,男5例,女11例,平均年龄(25.1±2)岁。所有患者均拔除4颗第一前磨牙且采用无托槽隐形矫治器矫治,所有病例均采用G6设计,其中实验组(8例)在治疗初始即采用微种植钉进行牙的三维控制,对照组(8例)采用常规G6方案,出现明显的“过山车”效应时植入微种植钉辅助解决。采用 Graphpad Prism 6.0 软件包对治疗前、后数据及组间数据进行配对 t 检验。结果: 所有拔牙间隙均顺利关闭,面型获得明显改善。治疗中,实验组前牙转矩控制良好,未出现“过山车”效应;对照组6例在治疗中前牙明显舌倾(P<0.05),后牙开,前牙区微种植钉施加压低力后,咬合关系改善。结论: 微种植钉能有效预防、消除无托槽隐形矫治器长距离关闭间隙过程中发生的“过山车”效应。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我国口腔临床医学执业医师资格考试特点以及儿童口腔专科医师培养模式的分析,在口腔医学本科生专业学习阶段,我们构建以儿童口腔疾病为中心的理论学习模块、完善临床前培训体系,改进临床培训模式,建立临床实践技能的考评标准,培养了学生的临床思维,提升了临床操作技能,并与执业医师考核接轨,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鼻内镜下自制“V”形支架在眶内侧壁骨折复位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15例眶壁骨折患者,均在鼻内镜辅助下经鼻窦入路整复,并以“V”形支架进行支撑,观察临床疗效。结果 15例手术患者均成功整复到位,术后随访3~12个月,全部患者无并发症发生,临床疗效满意。结论 在眶壁骨折复位治疗中,应用自制“V”形支架,可以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推进课程思政理念与专业知识相融合,通过干预提升口腔医学研究生疫情期间知识及心理水平。方法:以南昌大学口腔医学专业在读研究生作为调查对象,基于学校网络教学平台开展主题思政课,采用自行设计问卷进行干预效果评估。运用SPSS21.0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相关性分析采用Spearman法。结果:调查对象干预后知识得分(9.30±1.08)显著高于干预前(6.53±1.90)(P<0.05),不同特征调查对象干预后知识得分显著提高(P<0.05);干预后调查对象焦虑、紧张、心烦意乱、意志消沉、居家心情郁闷心理状态评分较干预前明显降低(P<0.05);知识知晓水平与心理状态得分间呈负相关,93.21%调查对象对此次思政课表示比较满意及以上。结论:课程思政理念融入研究生专业知识教育能有效改善口腔医学研究生新冠肺炎流行期间相关知识及心理水平,培养单位可设计开发多样化的健康心理教育干预路径,并定期监测效果,作为思政融合专业知识巩固教育效果的有力工具。  相似文献   

18.
牙周临床实习作为牙周病学本科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口腔医学本科生牙周诊疗实践的第一课。国内口腔医学院校普遍存在牙周临床实习时间短、操作训练少等特点。文章结合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医院本科生牙周临床实习的教学实践,总结归纳了如何从前期实习到临床实习的过渡、临床实习的多种教学方法以及临床实习的分阶段能力提升和风险防控措施等内容,为国内提高口腔医学生牙周临床实习教学水平提供参考,以促进我国牙周病学教育的发展,培养更多具有规范化牙周诊治能力的口腔医生。  相似文献   

19.
高等教育国际化已经成为高校发展的必然趋势,口腔医学教育也受到国际化浪潮的冲击。本文阐述了口腔医学教育国际化的背景、涵义、途径和评估方式,倡导各方应坚持教育国际化,稳健推进“双一流”建设。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影响下不同阶段研究生教学的应急管理措施,为研究生教学管理工作提供参考与探讨。方法:从加强疫情防控工作、调整研究生培养方案、保证“停课不停学”、做好心理疏导工作、准备全面返校复学、制定后疫情时代培养方案等方面探讨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影响下,不同阶段重庆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研究生教学的管理工作。结果:疫情期间,重庆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研究生无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发生,研究生培养工作进展顺利,并以本次疫情为契机加强院感培训,提高口腔医学研究生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对能力。结论: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我院采取对研究生精准分类,及时调整培养方案;重视线上教学,弥补不能线下教学的不足;做好学生思想工作,为全面复学做准备;后疫情时代,提高对口腔医学研究生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培养的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