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核苷酸切除修复基因1(ERCC1)和乳癌易感基因1(BRCA1)的表达以及新辅助化疗对两者表达的影响。方法应用免疫组化PV二步法检测110例NSCLC组织(50例术前行新辅助化疗,60例行常规手术而术前未经化疗)ERCC1、BRCA1的表达。结果ERCC1主要在NSCLC组织细胞核表达,细胞浆有少量表达,总阳性表达率为59.09%。BRCA1在细胞核表达,总阳性表达率为74.55%。ERCC1、BRCA1表达强度与性别、年龄、组织学类型、肿瘤细胞分化程度、临床分期及有无淋巴结转移均无关(u=-1.557~-0.032,H=0.003~3.151,P〉0.05)。新辅助化疗组ERCC1、BRCA1总阳性表达率为68.00%、80.00%,单纯手术组为51.67%、70.0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u=-2.365、-3.011,P〈0.05)。ERCC1与BRCA1的表达强度呈显著正相关(r=0.264,P〈0.01)。结论新辅助化疗可以影响NSCLC组织中ERCC1、BRCA1的表达,从而影响肿瘤对顺铂化疗的敏感性,在肿瘤化疗中应予重视。  相似文献   

2.
陈茹  单利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29):7070-7072
目的 探讨ERCC1和BRCA1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表达,分析ERCC1和BRCA1与铂类化疗近期疗效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法对152例晚期NSCLC中ERCC1和BRCA1的表达进行检测分析.结果 ERCC1和BRCA1的表达与各临床特征之间均无关(P>0.05),ERCC1基因蛋白表达阴性者,应用含铂方案化疗,其近期疗效明显高于表达阳性的NSCLC患者(P<0.05),BRCA1的表达与含铂化疗近期疗效无关(P>0.05).结论 结果提示ERCC1可预测NSCLC对含铂联合化疗方案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探讨Ⅲ、Ⅳ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癌组织内核苷酸切除修复交叉互补组1基因(ERCC1)、乳腺癌易感染基因1(BRCA1)、核苷酸还原酶M1(RRM1)表达与铂类标准化疗方案化疗疗效的关系。方法共入选Ⅲ、Ⅳ期NSCLC患者80例,所有患者都接受至少2周期的化疗,以GP、NP、TP方案为主。ERCC1、BRCA1及RRM1表达水平的检测采用免疫组化二步法。对患者化疗后的疗效与ERCC1、BRCA1、RRM1表达水平的关系进行评价。结果 80例患者中,ERCC1阳性患者与阴性患者有效率分别为28.8%、71.4%,BRCA1阳性患者与阴性患者化疗有效率分别为30.0%、57.5%,RRM1阳性患者与阴性患者化疗有效率分别为30.2%、70.4%,阳性患者与阴性患者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ERCC1、BRCA1、RRM1均阴性表达者化疗有效率明显高于阳性表达者(66.1%vs31.8%,P均<0.05)。结论 ERCC1、BRCA1、RRM1表达不同可能是化疗方案中铂类药物敏感性差别的重要因素,可能为临床NSCLC患者个体化用药提供可参考的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检测高能X射线对肺腺癌A549细胞与顺铂耐药相关的基因——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ERCC1)表达的影响。方法对A549细胞进行X射线照射,总剂量10 Gy/(5 d.5f)。利用RT-PCR检测照射前及照射开始后第1~4周细胞的ERCC1基因的表达;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检测照射前后细胞ERCC1蛋白的表达。结果照射后第1~3周A549细胞ERCC1 mRNA及蛋白的表达水平比照射前显著升高,差异有显著性(F=152.00、26.63,q=6.03~28.31,P〈0.01)。结论肺腺癌A549细胞照射后可能出现顺铂耐药。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人类乳腺癌易感基因(BRCA1)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表达及其与铂类化疗敏感性关系.方法: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65例经病理诊断确诊的晚期NSCLC患者石蜡切片标本中BRCA1蛋白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舍铂联合方案化疗耐药性的关系.结果:BRCA1蛋白表达在不同年龄、性别、吸烟史、PS评分、病理类型、TNM分期中表达无明显差异;BRCA1蛋白阴性组GP方案化疗有效率为45.83%,阳性组为21.9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含铂化疗方案对BRCA1蛋白阳性表达的NSCLC患者疗效差于BRCA1蛋白阴性表达者.提示BRCA1蛋白表达阳性的NSCLC患者对铂类耐药.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ERCC1)在原发性上皮性卵巢癌顺铂化疗耐药中的意义。方法用组织芯片仪制备组织芯片并结合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56例上皮性卵巢癌病人癌组织中ERCC1蛋白的表达情况,并以38例正常卵巢组织作为对照,分析其与顺铂化疗耐药的关系,同时分析ERCC1在原发性上皮性卵巢癌中的表达与临床手术-病理分期(FIGO,2000)、病理学类型、分化程度、发病年龄、发生部位以及疾病发生的相关性。结果38例正常卵巢组织中ERCC1阳性表达者17例(44.74%),56例上皮性卵巢癌组织ERCC1阳性表达者31例(55.36%),二者比较差异无显著性(χ^2=1.022,P〉0.05)。上皮性卵巢癌中ERCC1的表达与临床手术-病理分期、病理学类型、分化程度、发病年龄、发生部位及发病率均无明显的相关性(P〉0.05)。上皮性卵巢癌顺铂化疗耐药组ERCC1的阳性表达率为76.67%,明显高于敏感组的30.77%,差异有显著性(χ^2=11.87,P〈0.05)。结论上皮性卵巢癌ERCC1表达与顺铂化疗耐药相关。  相似文献   

7.
ERCC1表达与Ⅱ、Ⅲ期结肠癌术后辅助化疗预后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核苷酸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ERCC1)在Ⅱ、Ⅲ期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与术后辅助化疗预后的关系。方法68例Ⅱ、Ⅲ期结肠癌患者术后均予FOLFOX4方案治疗,疗程为8~10周期,且随访2年。采用免疫组化Maxvision法检测68例患者肿瘤组织中ERCC1的表达。结果Ⅱ、Ⅲ期结肠癌ERCC1阳性表达率为58.8%(40/68)。低分化者ERCC1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高分化者(P〈0.01)。Kaplan-Meier生存曲线显示:ER-CC1阴性表达者无病生存期优于阳性表达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OX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ER-CC1表达可以作为结肠癌患者的无病生存的预后因素(RRerccl=6.31,95%CI为1.83~21.78,P〈0.01)。结论ERCC1在Ⅱ、Ⅲ期结肠癌低表达者中预后较好,可以从辅助化疗中受益。ERCC1可以作为辅助化疗无病生存的预后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ERCC1)表达水平与顺铂化疗耐药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化链霉素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酶连接(SP)法检测104例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ERCC1的表达并分析其与顺铂化疗耐药及1年生存率的关系。结果:非小细胞肺癌癌组织ERCC1表达水平与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性别及组织学类型无关,而与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以顺铂为基础联合化疗的耐药性有关。非小细胞肺癌化疗无效组ERCC1的阳性表达率为69.2%,明显高于化疗有效组1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RCC1高表达者有较短的中位总生存期(11.0个月)和无进展生存(8.0个月),而ERCC1低表达患者有较长的中位总生存期(16.0个月)和无进展生存(13.0个月)。患者性别、年龄和组织类型与中位总生存期及无进展生存无相关性。结论:ERCC1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与顺铂化疗耐药有关,ERCC1的高表达往往提示预后不佳。  相似文献   

9.
目的 通过对Ⅲ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新辅助化疗疗效分析,探讨切除修复交叉互补组1(ERCC1)、核糖核苷酸还原酶亚单位(RRM1)表达在含铂方案化疗中所起的指导作用.方法 80例病理证实为NSCLC患者接受2周期新辅助化疗,化疗前均用分支DNA-液相芯片法检测ERCC1、RRM1表达,并均采用吉西他滨+顺铂(GP)方案;疗效根据WHO标准确定,CT增强扫描显示达完全缓解或部分缓解者为有效或稳定,而扫描显示进展者为无效.结果 80例NSCLC患者:ERCC1、RRM1均低表达(A组)25例中20例有效,有效率为80.0%,ERCC1低表达、RRM1高表达(B组)23例中14例有效,有效率为60.9%,ERCC1高表达、RRM1低表达(C组)20例中10例有效,有效率50.0%,ERCC1、RRM1均高表达(D组)12例中4例有效,有效率33.3%,4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81,P<0.05),且A组疗效明显高于其他3组,B、C组亦高于D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ERCC1、RRM1检测对NSCLC新辅助化疗方案选择有指导意义,值得被广泛推广应用于NSCLC外科个体化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本研究通过回顾性分析,从针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一线化疗的铂类、吉西他滨、微管类药物中,选择各自具有代表性的耐药基因ERCC1、RRM1、class Ⅲβ-tubulin进行联合检测,了解中国NSCLC患者上述基因表达水平以及联合表达的分子亚型分布规律,为制定适合中国国情的NSCLC个体化治疗提供临床依据。方法收集解放军第307医院1994年6月至2007年8月间初治行手术治疗的NSCLC患者共105例。采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手术标本中ERCC1、RRM1、class Ⅲβ-tubulin蛋白表达,分析ERCC1、RRM1、classⅢβ-tubulin蛋白在NSCLC患者中的表达水平、共表达规律以及与患者临床特征、总生存期的关系。结果 105例NSCLC癌组织中ERCC1表达阳性率为43.8%(46/105),RRM1阳性表达率达83.8%(88/105);class Ⅲβ-tubulin蛋白阳性表达率达83.8%(88/105)。ERCC1、RRM1、class Ⅲβ-tubulin蛋白表达与患者年龄、性别、吸烟史、组织学类型、细胞分化程度、TNM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无关。ERCC1、RRM1、class Ⅲβ-tubulin蛋白共表达规律可见:ERCC1(-)、RRM1(+)、class Ⅲβ-tubulin(+)表达患者共41例,占39.05%;ERCC1(+),RRM1(+),class Ⅲβ-tubulin(+)表达患者共37例,占35.19%,两者所占比例最高。生存分析显示:ERCC1(-)、RRM1(+)、class Ⅲβ-tubulin(+)表达患者,辅助化疗组较单纯手术组MST有延长趋势(P=0.198),而ERCC1(+),RRM1(+),class Ⅲβ-tubulin(+)与之相反(P=0.193)。结论 NSCLC患者耐药基因的高表达不容忽视,尤其共表达规律显示ERCC1(+),RRM1(+),class Ⅲβ-tubulin(+)基因型的患者可能不能从辅助化疗中获益,因此开展NSCLC患者个体化治疗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1.
张蕾  刘素勤  王全懂  周涛 《临床荟萃》2012,27(18):1575-1579,F0002
目的 建立检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外周血核苷酸切除修复互补基因1(ERCC1 mRNA)表达水平的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并探讨该基因表达水平与铂类化疗敏感性的关系.方法 符合入选条件的晚期NSCLC患者60例,化疗前利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技术对其外周血标本进行ERCC1 mRNA相对定量分析.患者分别接受4~6个周期的含铂类第三代方案的化疗(具体方案为吉西他滨+顺铂或多西他赛+顺铂),并采用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RECIST标准)对患者化疗的有效率(response rate,RR)进行评估,疗效分为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稳定(SD)和进展(PD).结果 60例患者外周血均检测到ERCC1mRNA的表达.化疗总有效率(PR/PR+SD+PD)30.0%(18/60),总疾病控制率(PR+SD/PR+SD+PD)86.7%(52/60).有效(PR)患者的ERCC1mRNA表达水平(中位值=1.790)与无效(SD+PD)患者的ERCC1 mRNA表达水平(中位值=2.7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376,P<0.05).疗效为PR,SD,PD患者的ERCC1 mRNA表达水平呈逐渐升高的趋势(中位值分别为1.790,2.883,3.5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6.319,P<0.05).ERCC1 mRNA表达水平低于中位值患者(“低”表达)的有效率(53.3%)与高于中位值患者(“高”表达)的有效率(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RCC1 mRNA表达水平与年龄、性别、ECOG PS评分、临床分期、组织细胞病理学分型等因素之间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 ①外周血细胞ERCC1 mRNA表达水平与铂类化疗敏感性具有显著负相关.②所建实时荧光定量RT-PCR方法能成功检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外周血细胞ERCC1 mRNA表达水平,有较高的敏感性与特异性,可应用于临床检测工作,指导临床化疗.  相似文献   

12.
何朗  郭翠华  别俊  付曦  李光明 《华西医学》2011,(7):1059-1062
目的 剪切修复偶联因子1(ERCC1)是核苷酸外切修复家族中的重要成员,它在核酸损伤修复过程和凋亡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存活蛋白(Survivin)属凋亡抑制蛋白家族,是迄今发现的最强的凋亡抑制因子之一.研究中初步探索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cell lung cancer,NSCLC)中ERCC1和Sur...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ERCC1)、蛋白激酶B(protein kinase B,PKB/AKT)两种蛋白在胃癌组织中表达情况及其意义。【方法】采用 SP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76例胃癌组织中 ERCC1、AKT2蛋白的表达情况,并与42例正常胃黏膜组织进行比较。【结果】胃癌组织中 ERCC1、AKT2蛋白表达定位于细胞核和浆, ERCC1表达明显低于正常胃黏膜组织,而 AKT2阳性表达明显高于正常胃黏膜组织(P <0.05)。ERCC1和AKT2蛋白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及病理分期有关(P<0.05),两者之间表达呈无明显相关性。术后化疗患者中ERCC1和 AKT2阴性者预后好于均阳性者。【结论】ERCC1和 AKT2在与胃癌预后及耐药密切相关,对其变化进行检测可帮助了解胃癌患者的肿瘤恶性程度,指导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并判断预后。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根据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ERCC1)及核糖核苷酸还原酶M1(RRM1)的检测结果选择敏感药物,观察疗效差异,以期对个体化治疗起到指导作用。方法对经病理确诊的晚期NSCLC的肿瘤细胞进行ERCC1及RRM1基因的联合检测。入组患者按照1∶2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使用吉西他滨联合顺铂化疗;基因型组根据ERCC1及RRM1的表达情况分为4组进行个体化治疗。观察近期疗效及远期疗效。结果本研究共纳入174例患者,总体有效率为44.2%,对照组有效率为37.5%,基因型组有效率为47.5%,结果无统计学差异。基因型组中ERCC1阴性组有效率(56.7%)高于ERCC1阳性组(37.9%),结果有统计学差异。各组间中位无疾病进展生存期、中位生存期及1年生存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ERCC1低表达患者中使用个体化治疗可获得更高的有效率,而ERCC1高表达患者可能意味着对铂类耐药。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CtBP1和P16蛋白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NSCLC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分别检测66例肺癌组织及30例癌旁组织中CtBP1和P16蛋白表达,分析其与NSCLC临床病理学参数之间的关系。结果肺癌组织CtBP1和P16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1.0%和47.0%,P16蛋白在癌旁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高于肺癌组织(χ^2=9.196,P〈0.05),而两者CtBP1蛋白的表达差异无显著性(P=0.662)。肺癌组织CtBP1蛋白与P16蛋白的表达呈负相关性(r=-0.392,P〈0.05)。P16蛋白表达与肺癌的临床分期、有否淋巴结转移和肿瘤分化程度有关(χ2=5.079~9.333,P〈0.05),而与病理类型无关(P〉0.05);CtBP1蛋白表达与上述临床病理学参数均无关(P〉0.05)。结论 P16表达缺失与NSCLC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联合检测CtBP1和P16可作为判定NSCLC恶性程度及评估其侵袭性、转移性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核苷酸还原酶亚单位M1(RRM1)和核苷酸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l(ERCC1)蛋白在ⅢB和Ⅳ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表达,及其对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恩度)联合吉西他滨/奈达铂化疗疗效的预测。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51例ⅢB~Ⅳ期肺癌患者组织中ERCC1和RRMl的表达水平。经过4周期以上恩度联合吉西他滨/奈达铂方案化疗,分析比较不同ERCCl和RRMl表达水平与NSCLC治疗预后的关系。结果 NSCLC组织中ERCCl的阳性率为4 3.1%,RRMl的阳性率为62.7%。RRMl与ERCC1蛋白表达显著正相关。RRMl和ERCC1表达均为阴性组的有效率为72.2%;二者表达均为阳性组为19.0%;二者表达任一阳性组为58.3%,3组之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ERCC1和RRM1低表达的患者生存期明显长于高表达者。结论 ERCC1和RRM1的表达可作为NSCLC患者恩度联合吉西他滨/奈达铂方案化疗敏感性及其预后判断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KAI1基因和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TIMP-1)、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表达,分析其与临床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73例NSCLC、51例相应的癌旁组织和13例非肿瘤性肺组织的KAI1和TIMP-1、MMP-9的表达,采用χ2检验和Pearson法分析三者与临床生物学行为的相关性。结果在73例NSCLC和64例癌旁及非肿瘤组织中,KAI1和TIMP-1的阳性率分别为39.7%、74.0%和90.6%、37.5%,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MMP-9阳性率为79.4%和67.1%,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NSCLC组织中,KAI1检出率在不同TNM分期、淋巴结有无转移、不同肿瘤类型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IMP-1、MMP-9的检出率在不同TNM分期、淋巴结有无转移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者检出率与年龄、性别无关;KAI1的表达与TIMP-1、MMP-9呈负相关(r=-0.463 7、-0.344 5,P0.05)。结论 KAI1和TIMP-1、MMP-9均与肺癌的发展、转移有关,联合检测三者可成为评价NSCLC发生、发展的预后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