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总结83例自体髂骨移植行牙槽嵴裂植骨修复术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包括术前护理(心理护理、口腔护理、术前准备)、术中护理、术后护理(伤口护理、口腔护理、饮食护理、康复训练、并发症护理、出院指导)等,认为在自体髂骨移植行牙槽嵴裂植骨修复术围术期给予全面的护理干预,可有效缓解患者不良心理状态,预防并发症,利于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2.
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骨不连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观察经皮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骨不连的疗效。 方法:选择2000-01/2005-12在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二医院住院的肱骨干及胫骨干骨折患者140例,无高血压、糖尿病、营养不良等慢性病史。男100例.女40例,年龄6-67岁,平均36岁,匀为术后6-8个月并且X射线片显示骨折线清晰、骨折端硬化、骨髓腔闭塞后开始治疗、按骨不连治疗方法分为两组,即自体髂骨移植组(70例)及经皮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组(70例).分别进行自体骨移植及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并行简单有效内外固定。观察两组患者术后X射线观察骨痂形成及平均愈合时间。 结果:140例患者均进入结果分析。①两组患者术后X射线片观察结果:2个月骨折端周围有新生骨痂,5个月有连续骨痂形成,自体骨髓于细胞移植组平均愈合时间明显短于自体骨移植组[(7.0&;#177;3.0),(9.0&;#177;3.0)个月,P〈0.05).②不良事件及副反应:两组各有2例5个月时无骨痂形成,分别进行骨髓干细胞经皮注射在14个月时愈合.自体骨移植组3例出现取髂骨部位血肿.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组有5例出现抽取骨髓部位疼痛.所有病例无明显其他并发症.随访24个月无再次骨折发生。 结论:经皮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较传统植骨治疗骨不连有明显优势,疗效满意,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齿槽嵴裂自体髂骨移植术的最优临床护理方法.方法 总结20例微创自体髂骨移植齿槽崝裂整复术患者的临床护理经验.结果 20例手术患者7~8d痊愈出院,无手术并发症.结论 正确、有效的护理可减轻牙槽嵴裂整复术患者的不适,加速伤口愈合,减少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4.
背景:目前在矫形外科和颅面重建中已有脱钙骨基质和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相关应用,但用于乳突腔填塞尚缺乏研究。目的:探寻异种脱钙骨基质和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联合植入乳突腔的成骨效能。方法:全骨髓贴壁培养法分离近交系雌性豚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牛股骨头松质骨制备牛髂骨脱钙骨基质。20只豚鼠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脱钙骨基质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联合植入鼓泡腔的实验组和取自体髂骨植入鼓泡腔的对照组。结果与结论:植入1个月后两组的成骨量差异无显著性意义;植入后2个月实验组成骨量多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说明异种脱钙骨基质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联合植入乳突腔能有效促进乳突填塞后骨的形成。  相似文献   

5.
黄英  黄秋雨  曾令婵 《全科护理》2013,11(3):200-201
[目的]总结自体髂骨骨松质移植修复先天性牙槽突裂的护理。[方法]对85例自体髂骨骨松质移植修复先天性牙槽突裂的病人在术前、术后实施相应的护理。[结果]85例病人移植全部成活,均痊愈出院。[结论]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心理护理,术后保持呼吸道通畅,加强口腔护理及取骨区的护理是自体髂骨骨松质移植修复先天性牙槽突裂成功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6.
背景:对于骨肿瘤性骨缺损,以往多采用取自体髂骨移植修复。 目的:以自体髂骨移植修复骨肿瘤或瘤样病变引起的腔洞性骨缺损为对照标准,观察脱蛋白牛松质骨结合自体红骨髓移植封闭残腔以及新生骨密度的情况。 设计:随机分组设计、对照观察。单位:解放军第一七五医院骨科。 对象:选择1993-07/1998-07解放军第一七五医院骨科收治骨缺损患者125例。随机分为实验组63例,患病时间(6.2&;#177;2.1)个月.骨缺损(136&;#177;30)mm^3。对照组62例,患病时间(6.1&;#177;2.3)个月,骨缺损(133&;#177;37)mm^3。 方法:实验组接受脱蛋白牛松质骨结合自体红骨髓移植治疗,对照组接受自体髂骨移植治疗。首先彻底刮除肿瘤组织,用体积分数为0.95的乙醇烧灼创面后,再刮除烧灼面致出血,然后植入骨移植材料,植入的骨量要充足、紧密。以术后第1周的X射线片作为新骨生长的密度对比标准,术后第3,6,8个月分别摄X射线片,以术后8个月指标为两组比较标准。 主要观察指标:比较骨缺损愈合情况,以残腔封闭及新生骨密度为标准。 结果:两组患者平均随访20个月。随访6个月时,实验组失访1例。随访18个月时实验组和对照组各失访2例。术后8个月两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情况:骨缺损残腔消失,新骨组织与母骨融合为一体,密度和正常骨相同或高于正常骨,实验组44例,对照组46例;骨残腔基本消失,新生骨密度接近于正常骨,实验组12例,对照组10例。与自体骨移植材料相比,脱蛋白牛松质骨与自体红骨髓结合后对修复腔洞性骨缺损疗效相当。 结论:应用脱蛋白牛松质骨结合自体红骨髓移植与自体骨移植修复腔洞性骨缺损,均可使腔洞性骨缺损残腔基本消失,新生骨密度接近正常骨,两种方法疗效相当。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终末期肝病疗效。方法 40例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引导下行自体骨髓干细胞经肝动脉移植,观察术前及术后1~6月患者症状、实验室指标、腹部B超。结果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第4周随访时,34例(85.00%)患者纳差、乏力等症状明显改善;术后31例(77.50%)患者停止输注人血白蛋白及使用利尿剂后,在随访时间内未再出现腹水;9例(22.5%)患者逐渐停止使用利尿剂后B超提示腹腔少量积液。术后1~6月血清白蛋白(ALB)较术前上升(P〈0.05);第2月后患者总胆红素(TB)水平较术前下降(P〈0.05),第5月有轻度波动。结论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可改善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临床症状,纠正低蛋白血症,降低血清总胆红素。  相似文献   

8.
背景:已有实验证明复合纤维蛋白胶的异体骨在体外培养中更适合种子细胞生长和增殖。目的:观察复合纤维蛋白胶的脱蛋白骨与单纯脱蛋白骨作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支架材料的差异。方法:将28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3组,实验组在兔背部植入复合纤维蛋白胶的脱蛋白骨与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照组在兔背部植入单纯脱蛋白骨与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空白组在兔背部植入单纯脱蛋白骨。结果与结论:随着植入时间的延长,各组植入物碱性磷酸酶活性逐渐增强,但实验组强于对照组与空白组(P〈0.01)。实验组与对照组术后4,8周均有新骨形成,且实验组成骨量高于对照组(P〈0.01),空白组未见新骨形成。表明复合纤维蛋白胶的脱蛋白骨新骨形成能力优于单纯脱蛋白骨,可作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复合型载体构建于组织工程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肝硬化术后患者的影响。方法:将62例采取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的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1例,对照组实施3周医院常规治疗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针对性心理护理。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分别于术前、术后1周、术后3周对患者抑郁症状进行评定。结果:经3周的护理干预后,实验组患者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得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实施针对性心理护理能有效改善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肝硬化术后患者的抑郁症状。  相似文献   

10.
背景:自体骨髓干细胞对神经系统疾病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但对脑瘫治疗缺乏系统有对照的临床研究.目的:分析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脑性瘫痪儿童运动功能发育的影响.方法:将34例脑性瘫痪者按其家长是否同意使用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取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结合康复训练,对照组只采用康复训练,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后3个月做粗大运动功能测试量表(GMFM)评估并进行对比.结果与结论:与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3个月GMFM评分均增高,而GMFM评分增加量均降低,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 (P 〈 0.05).治疗组GMFM评分增加量高于对照组(P 〈 0.05).提示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脑性瘫痪是有效的,对促进脑性瘫痪患儿运动功能发育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1.
对矽肺的治疗现有的方法只对病毒感染和粉尘有效。间充质干细胞可以跨胚层分化为成骨细胞、软骨细胞、心肌细胞、神经细胞、肝细胞,胰腺细胞、支气管上皮细胞、肺泡上皮细胞、血管内皮细胞,甚至可以重建组织结构,给矽肺的治疗带来了新的思路和希望。目前的研究显示,干细胞移植治疗矽肺在纤维化形成以后,就没有更好的效果了。所以,如何逆转肺纤维化和修复肺组织一直是研究中比较棘手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许繁  杨德圣 《中国临床康复》2014,(30):4797-4803
背景:相关实验表明Bio-Gide胶原膜与细胞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但有关与其复合培养干细胞成骨分化能力的报道少见。 目的:观察Bio-Gide胶原膜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及成骨分化的影响。 方法:全骨髓贴壁法体外分离培养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将第3代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别接种于覆盖Bio—Gide胶原膜的培养板(实验组)与单纯培养板(对照组)培养。于培养1,4,7,14d利用CCK-8试剂盒检测细胞增殖;成骨分化诱导培养1,4,7,14d收集细胞培养液上清,检测细胞碱性磷酸酶活性。 结果与结论:两组细胞数量均随着培养时间的增加而不断增加,对照组培养7d细胞数量明显多于实验组(P〈0.05),其他时间点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两组细胞碱性磷酸酶活性均随着培养时间的增加而不断增加,实验组成骨诱导14d细胞碱性磷酸酶活性高于对照组(P〈0.05),其他时间点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表明Bio-Gide胶原膜可促进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增殖及成骨分化。  相似文献   

13.
背景: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具有多向分化潜能,且可大量体外扩增培养,是重要的组织工程种子细胞。但尚无统一的体外培养及定向诱导方法。目的:探讨体外定向诱导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为成骨细胞的可行性。方法:应用密度梯度离心法从兔四肢骨中分离纯化间充质干细胞,应用密度为1.073g/mL的Percoll分离液,3000r/minx30min离心,区别于相关报道的Ficoll分离液,2000—2500r/min×(20—30)min离心以及全骨髓培养法体外扩增至第3代,分别在普通培养基(对照组)和成骨诱导培养基(实验组)中培养。结果与结论:成功获得大量高纯度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经成骨诱导后,实验组骨钙素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碱性磷酸酶和钙结节染色阳性,对照组均阴性。结果表明使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可成功建立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培养体系,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可定向诱导为成骨细胞。  相似文献   

14.
背景: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可以通过旁分泌机制改变周围区微环境,通过促进血管新生、抑制细胞凋亡和维护自主神经功能稳定等作用,可用于治疗肺功能严重损害。目的:通过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观察其对实验性肺气肿炎症反应及细胞凋亡的抑制作用。方法:24只Wistar雌性大鼠随机分健康对照组、模型组及实验组,后两组烟熏加气管内滴注猪胰弹性蛋白酶法建立肺气肿模型。建模后大鼠尾静脉注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观察细胞移植后大鼠肺组织的病理学变化、检测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细胞数及肿瘤坏死因子水平、肺泡壁细胞凋亡指数。结果与结论:模型组、实验组大鼠的肺组织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肺气肿病理改变,实验组较轻,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实验组肿瘤坏死因子水平及肺组织细胞凋亡指数均低于模型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提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通过抑制实验性肺气肿炎症反应及细胞凋亡,改善了肺气肿病理学,对肺气肿有明显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5.
背景:将生长因子女合到支架上构建复合材料可同时具备骨诱导和骨传导作用。目的:脱察骨形态发生蛋白2/注射式硫酸钙复合载体对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诱导成骨的影响。方法:取生长状态良好的第2代SD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悬液,分3组培养:实验组将细胞悬液滴加剑骨形态发生蛋白2,注射式硫酸钙复合材料表面,对照组在细胞悬液中加入骨形态发生蛋白2,空白对照组正常培养。结果与结论:3组细胞随培养时间延长逐渐增多,实验组细胞数量最多,明显多于对照组及空白对照组(P〈0.05)。实验组培养不同时间点碱性磷酸酶活性高于对照组及空白对照组(P〈0.05)。体外实验显示骨形态发生蛋白2,注射式硫酸钙复合载体可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成骨细胞分化。  相似文献   

16.
背景:依达拉奉具有清除自由基和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的作用,能够改善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区的微环境.目的:观察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联合依达拉奉治疗大鼠脑梗死的效果.方法:采用线栓法建立大鼠大脑中动脉阻塞模型,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经尾静脉注射细胞培养液,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组经尾静脉注射2.0×10^9 L^-1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悬液,依达拉奉+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组经尾静脉注射2.0×10^9 L^-1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悬液同时经腹腔注射依达拉奉3 mg/(kg·d),连续5 d.移植后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应用RT-PCR测定脑梗死组织水通道蛋白9及水通道蛋白4 mRNA的表达,并经全脑冷冻切片苏木精-伊红染色及荧光显微镜观察细胞自然存活及分布情况.结果与结论:移植后24 h,3 d各组间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移植后2周,依达拉奉+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组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低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组及对照组(P〈0.05-0.01).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组大鼠脑梗死周围组织水通道蛋白9及水通道蛋白4 mRNA的表达高于依达拉奉+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组,却低于对照组(P 〈0.05).依达拉奉+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组CM-Dil阳性细胞和神经元数量多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组及对照组(P〈0.05).提示移植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可移行至大鼠脑梗死灶周围并存活,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联合注射用依达拉奉治疗可明显改善脑梗死大鼠的神经学功能.  相似文献   

17.
王成 《中国临床康复》2014,(28):4469-4473
背景:单纯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脑损伤的修复作用并不理想,需要结合药物及生物工程材料等手段进行综合治疗。目的:观察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同时应用芬戈莫德免疫抑制剂对脑损伤大鼠记忆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健康SD大鼠60只,采用液压颅脑损伤仪,给予253.3125-303.975 kPa峰值的液压冲击力,制成重型液压颅脑损伤模型,随机分成为脑损伤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组、芬戈莫德+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组。PKH-26标记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后21-28 d进行Morris水迷宫试验。脑损伤4周后取脑组织行PKH-26免疫荧光、苏木精-伊红染色。结果与结论:移植后4周,各组平均潜伏时间均逐渐缩短,芬戈莫德+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组平均潜伏时间较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组缩短(P<0.05),较脑损伤组明显缩短(P<0.01)。芬戈莫德+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组穿越平台次数及目标象限游泳距离与总距离百分比均高于脑损伤组和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组(P<0.05)。芬戈莫德+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组 PKH-26阳性细胞明显高于脑损伤组和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组(P<0.05)。结果可见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可明显改善重型颅脑损伤后大鼠的记忆功能,联合应用芬戈莫德免疫抑制剂有协同效果。  相似文献   

18.
背景:理想的神经修复材料要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生物可降解性、可塑性以及一定的机械强度. 目的:观察自行研制的精氨酸-甘氨酸-天门冬氨酸多肽接枝聚(羟基乙酸-L-赖氨酸-乳酸)/聚乳酸/β-磷酸三钙/神经生长因子复合材料与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细胞相容性. 方法:将从SD大鼠骨髓中分离纯化的第3代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与精氨酸-甘氨酸-天门冬氨酸多肽接枝聚(羟基乙酸-L-赖氨酸-乳酸)/聚乳酸/β-磷酸三钙/神经生长因子复合材料或浸提液共同培养作为实验组,并以含体积分数10%胎牛血清的培养液培养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作为对照组.观察细胞在复合材料上的生长、存活及凋亡情况. 结果与结论:MTT检测结果显示,共培养5,7 d,实验组吸光度值高于对照组(P〈0.05);流式细胞仪Annexin V-FITC/PI双染法结果显示,实验组细胞凋亡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扫描电镜观察见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精氨酸-甘氨酸-天门冬氨酸多肽接枝聚(羟基乙酸-L-赖氨酸-乳酸)/聚乳酸/β-磷酸三钙/神经生长因子复合材料表面生长良好,胞体发出多个突起,并交织成网状,呈典型的神经元样细胞表现.可见精氨酸-甘氨酸-天门冬氨酸多肽接枝聚(羟基乙酸-L-赖氨酸-乳酸)/聚乳酸/β-磷酸三钙/神经生长因子复合材料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具有良好的细胞相容性,可作为优良的载体用于构建人工仿生神经.  相似文献   

19.
背景:以往研究表明羟基磷灰石复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具有良好的骨缺损修复效果,但这种复合材料在冻存后是否具有骨缺损修复效果还不清楚。目的:观察深低温冻存羟基磷灰石,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复合修复骨缺损的效果。方法:制备27只日本大耳白兔桡骨10mm缺损模型,随机分为冻存复合材料组、新鲜复合材料组与羟基磷灰石组,3组分别于骨缺损处植入-80℃保存3个月的羟基磷灰石,同种异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复合物、新鲜制各的羟基磷灰石,同种异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复合物及单纯羟基磷灰石,植入后8,12周行大体观察、X射线观察及苏木精一伊红染色等组织学观察,并于12周行生物力学检测。结果与结论:术后12周,冻存复合材料组、新鲜复合材料组骨缺损大部分愈合,有成熟骨小梁通过,有的可见髓腔通畅,塑形较好;羟基磷灰石组骨痂生成少,骨缺损部分愈合,塑形欠佳,新骨生成少于冻存复合材料组、新鲜复合材料组(P〈0.05)。冻存复合材料组、新鲜复合材料组最大载荷明显大于羟基磷灰石组(P〈0.05)。表明低温冻存羟基磷灰石屑髓间充质干细胞复合植骨材料的骨缺损修复能力与新鲜制作的复合材料几乎一致,未因冻存受到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