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研究β-内啡肽(β-END)对胶原诱导性关节炎(CIA)大鼠的免疫调节作用,为探索β-END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尾根部皮内多点注射天然Ⅱ型胶原(CⅡ)的方法免疫雌性Wistar大鼠(60只),建立CIA模型。随机取CIA成模大鼠(5只/组)于初次免疫后第14~35天,给予不同浓度的β-END腹腔内注射,定期进行临床、实验室、影像学及病理指标评估。结果不同剂量β-END(0.1、1、5 nmol隔日1次共2周)治疗后CIA大鼠临床、实验室、影像学及病理指标明显缓解;正常鼠β-END给药5 nmol×2周后重要脏器功能、组织学未见明显异常。结论生理浓度的β-END体内可缓解CIA鼠关节局部及全身免疫炎性反应,这使β-END成为有潜力的治疗RA的制剂。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β-内啡肽(β-END)对胶原诱导性关节炎(CIA)大鼠的免疫调节作用。为探索β-END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尾根部皮内多点注射天然Ⅱ型胶原(CⅡ)的方法免疫雌性Wistar大鼠(60只)。建立CIA模型。随机取CIA成模大鼠(5只/组)于初次免疫后第14-35天。给予不同浓度的β-END腹腔内注射,定期进行临床、实验室、影像学及病理指标评估。结果不同剂量β-END(0.1、1、5nmol隔日1次共2周)治疗后CIA大鼠临床、实验室、影像学及病理指标明显缓解;正常鼠β-ENO给药5nmol×2周后重要脏器功能、组织学未见明显异常。结论生理浓度的β-END体内可缓解CIA鼠关节局部及全身免疫炎性反应。这使β-END成为有潜力的治疗RA的制剂。  相似文献   

3.
蔡志昌 《检验医学》2008,23(3):310-312
目的研究血管活性肠肽(VIP)是否对类风湿性关节炎(RA)具有抑制作用以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通过利用建立的胶原诱导的实验性RA大鼠模型(CIA),注射VIP,观测大鼠的发病率和严重程度,并检测大鼠血清中的抗胶原抗体水平。结果VIP对CIA有显著的抑制作用,明显降低了CIA的发病率和关节损伤程度,显著降低大鼠抗胶原抗体水平。结论本研究成功建立了CIA,VIP对CIA的抑制作用与抑制抗胶原抗体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建立模拟类风湿关节炎(RA)发病的胶原诱导关节炎(CIA)大鼠模型,明确骨碎补总黄酮对CIA大鼠关节局部骨破坏的改善作用,为临床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利用皮下注射牛Ⅱ型胶原诱导Wistar大鼠发病,建立CIA大鼠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10只)、灭菌用水治疗组(10只)、骨碎补总黄酮治疗组(10只)。每只大鼠均在炎症分值达到2分及以上时开始治疗,分别在治疗4周和8周,取胫骨上段做硬组织切片,观察胫骨上段骨小梁变化及骨量变化情况。结果骨碎补总黄酮具有明显抑制CIA大鼠关节周围骨量丢失的作用,且其抑制骨量减少主要是通过抑制骨小梁数量减少来实现的,与抑制骨小梁宽度丢失关系较小。结论骨碎补总黄酮能明显抑制CIA大鼠关节侵蚀及关节周围骨丢失。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当归对胶原性关节炎(CIA)模型大鼠关节滑膜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MCP-1)、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的影响及病理改变。方法:将清洁级Wistar大鼠30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胶原性关节炎(CIA)空白组,CIA甲氨蝶呤组,CIA当归低剂量组和CIA当归高剂量组,每组6只。采用Ⅱ型胶原免疫法制备胶原性关节炎模型,制模成功后分别给药。甲氨蝶呤组每次给药1mg/kg,每周2次,腹腔注射;当归组采用灌饲,分别为低剂量组0.75g/d和高剂量组0.75g×2/d,每天应用。所有药物均使用3周。观察3周后大鼠滑膜MCP-1、MMP-3的变化规律及大鼠关节滑膜的病理改变特点。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CIA空白组,CIA甲氨蝶呤组,CIA当归低剂量组和CIA当归高剂量组的大鼠滑膜MCP-1、MMP-3显著增高。与CIA空白组比较,CIA甲氨蝶呤组,CIA当归低剂量组和CIA当归高剂量组的大鼠滑膜MCP-1均有降低;CIA甲氨蝶呤组,CIA当归低剂量组和CIA当归高剂量组的大鼠滑膜MMP-3均有降低。CIA空白组典型的滑膜组织病理改变为细胞核呈蓝色,胞浆为淡红色,视野内可见典型的炎性肉芽肿,内可见炎症细胞浸润,巨噬细胞和多核巨细胞等,组织水肿明显;当归高剂量组部分有典型的炎性肉芽肿,但炎性细胞浸润相对偏少,组织水肿较对照组减轻,而低剂量组的病理改变基本同对照组,变化不明显。结论:当归能不同程度降低胶原性关节炎大鼠滑膜MCP-1、MMP-3的含量,呈现剂量依赖性改变;当归能够减轻胶原性关节炎大鼠滑膜的典型病理改变,减少肉芽肿生成,减轻组织水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Rh TNFR:Fc)关节腔注射对胶原诱导性关节炎(CIA)大鼠疾病活动性、软骨及骨代谢的影响。方法将30只CIA大鼠随机分为3组,给予每周1次共4次右踝关节注射。Ⅰ组大鼠首次注射Rh TNFR:Fc,随后三次注射生理盐水,Ⅱ组及Ⅲ组大鼠则分别注射4次Rh TNFR:Fc或生理盐水。在基线期及每次治疗1周后(分别定义为随访1、2、3及4)通过测量右足体积评估病情。完成随访4后检测血清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骨保护素(OPG)、Ⅱ型胶原C端肽(CTX-Ⅱ)及软骨寡聚基质蛋白(COMP)的水平,分离右踝关节以Mankin评分评价软骨病理改变。结果Ⅰ组大鼠随访1时右足体积显著下降(P 0. 05),之后逐渐回升。Ⅱ组大鼠各随访期右足体积逐渐下降,而Ⅲ组大鼠右足体积逐渐上升。完成随访4后Ⅰ组大鼠血清RANKL、RANKL/OPG值、CTX-Ⅱ、COMP及右踝关节Mankin评分显著高于Ⅱ组大鼠(P 0. 05),但明显低于Ⅲ组大鼠(P 0. 05)。血清OPG趋势与之相反。结论关节腔注射RhTNFR:Fc在缓解大鼠CIA病情的同时,改善骨及软骨代谢。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比较四妙丸配方颗粒对胶原诱导关节炎(CIA)大鼠关节的影响,明确四妙丸对关节炎和溶血磷脂酸(LPA)的作用。方法:选用Wistar大鼠建立关节炎模型,以正常组(15只)、关节炎模型组(21只)和四妙丸治疗组(21只)作为对照,观察四妙丸配方颗粒治疗6周后大鼠关节炎指数积分、足部体积、滑膜病理切片中CD34和vWF以及检测血清中LPA和炎性因子的浓度。结果:CIA大鼠经四妙丸配方颗粒治疗后足部体积、关节炎指数积分均明显下降,病理切片的滑膜增生层次和炎症细胞浸润均明显改善,关节滑膜病理切片中抗CⅡ型胶原抗体、CD34和vWF蛋白表达明显下降(P0.01)。与模型组比较,四妙丸治疗组大鼠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和白介素-1β浓度下降(P0.05),而LPX、自体素水平明显降低(P0.01)。结论:四妙丸配方颗粒能够缓解CIA大鼠关节炎症状,抑制关节滑膜增生和降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其机制可能与降低血脂LPA进而抑制滑模炎症相关通路的作用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 通过测定大鼠关节滑膜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大鼠胶原诱导性关节炎(CIA)模型形成及应用加味犀角地黄汤(XDD)治疗过程中的表达水平,探讨加味XDD对类风湿关节炎(RA)的治疗作用.方法 用SD大鼠制作Ⅱ型胶原蛋白诱导的CIA大鼠模型,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正常组、模型组和实验组大鼠在第42 d关节...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氨甲喋呤(MTX)治疗大鼠胶原型关节炎的免疫学机制。方法健康SD大鼠,用牛Ⅱ型胶原诱导产生胶原型关节炎(CIA),CIA大鼠经MTX肌注治疗4周后,观察各组大鼠关节炎指数,ELISA方法测定大鼠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IL-1)、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10(IL-10)及抗牛Ⅱ型胶原抗体的含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肌注MTX能明显改善大鼠胶原型关节炎症状(P<0.05);CIA大鼠肌注MTX后,血清中TNF-α含量(60.6±21.3)pg/ml和抗牛Ⅱ型胶原抗体的OD值水平(0.68±0.07),分别与对照组(246.1±29.3pg/ml和0.81±0.04)相比明显降低(P<0.05);肌注MTX的CIA大鼠血清中IL-10含量(33.4±9.8)pg/ml与对照组相比(4.6±1.5)pg/ml明显升高(P<0.05)。结论MTX能有效地降低CIA大鼠血清中TNF-α和抗Ⅱ胶原抗体的水平,同时提高IL-10的含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初步探讨脐带间充质干细胞(UC-MSC)移植对胶原诱导型关节炎(collagen type Ⅱ-induced arthritis,CIA)大鼠炎症因子和血浆凝血蛋白等水平的影响以及UC-MSC移植对CIA大鼠免疫炎性易栓症的治疗作用.方法 取45只清洁级、5周龄、平均体重( 170±10)g、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及UC-MSC治疗组.将鸡Ⅱ型胶原与等体积完全弗氏佐剂充分混匀后于大鼠足跖皮下注射建立CIA大鼠模型.治疗组经尾静脉注射UC-MSC悬液、另两组同法注射等量生理盐水.于治疗后第1、3、5、9周以酶联免疫吸附实验( ELISA)检测大鼠血清IL-6、TNF-α及血浆D-二聚体(D-D)、血栓调节蛋白(TM)、抗凝血酶-Ⅲ(AT-Ⅲ)水平.结果 模型组CIA大鼠IL-6、TNF-α、D-D及TM水平[分别为(200.48±15.04) ng/L、(450.25±45.39) ng/L、( 274.26±67.93) ng/L、(9.18±0.84) μg/L]均明显高于同期空白对照组[(167.62±0.97) ng/L、(371.44±21.26) ng/L、(193.95±8.22) ng/L、(6.30±0.32) μg/L],AT-Ⅲ水平[(89.57±6.40) ng/L]明显低于同期空白对照组[( 112.82±1.74) ng/L](P <0.05);UC-MSC治疗组CIA大鼠IL-6、TNF-α、D-D及TM水平自第5周开始逐渐降低、AT-Ⅲ则回升,至治疗后第9周上述指标与空白对照组接近(P>0.05).结论 CIA大鼠存在免疫炎性损伤导致的易栓状态,UC-MSC可抑制炎症因子的释放,调节和修复CIA大鼠免疫相关性易栓症.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复方丹参对Ⅱ型胶原蛋白诱导性大鼠关节炎模型(CIA)滑膜细胞白细胞介素1β(IL-1β)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用Ⅱ型胶原蛋白诱导大鼠关节炎模型,以反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半定量法测定模型大鼠滑膜细胞IL-1βmRNA的表达.结果氯化钠注射液组、地塞米松组、小剂量丹参组IL-1βmRNA的表达均高于大剂量丹参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复方丹参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机制可能与下调滑膜细胞IL-1βmRNA表达的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2.
金雀异黄素对CIA大鼠炎症及细胞因子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金雀异黄素(Gen)对类风湿关节炎(RA)动物模型CIA大鼠炎症及细胞因子的作用。方法采用Ⅱ型胶原建立CIA大鼠模型;通过Gen和/或MTX治疗后检测CIA大鼠关节炎指数(AI)评分和后肢容积,摄取大鼠关节X线片;观察大鼠关节病理学改变;Western Blot法检测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表达。结果 CIA大鼠造模成功;Gen治疗组、MTX治疗组及Gen+MTX治疗组大鼠炎症反应较模型对照组减轻,血清中IL-1β、TNF-α表达明显降低(P0.05),Gen+MTX治疗组的效果更佳。结论 Gen能够降低CIA大鼠炎症反应,减缓关节炎病情进展,可能是通过抑制IL-1β、TNF-α的表达而发挥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模型大鼠应用硒纳米颗粒治疗的效果及可能机制。方法20只雄性SD大鼠,使用Ⅱ型胶原+弗氏完全佐剂制备RA模型,将造模成功19只随机分为RA组10只和硒纳米颗粒组9只。硒纳米颗粒组将硒纳米颗粒6 mg/kg溶于生理盐水灌胃,RA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均1次/d,连续3周。灌胃第5、10、15、20天,测量2组足体积,评定关节炎指数,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血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SH-Px)、环氧化酶-2(cyclooxygenase-2,COX-2)相对表达量,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相对表达量;灌胃第21天处死大鼠,取踝关节关节软骨以及软骨下骨行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灌胃第5、10、15、20天,硒纳米颗粒组足体积[(2.28±0.16)、(2.87±0.21)、(2.99±0.25)、(2.51±0.18)mL]较RA组[(2.64±0.19)、(3.79±0.27)、(3.98±0.32)、(3.61±0.28)mL]小(P<0.05),关节炎指数(2.12±0.25、6.31±0.72、6.57±0.80、5.26±0.62)较RA组(2.45±0.36、8.26±0.91、9.03±0.82、7.54±0.73)低(P<0.05),血清IL-6表达吸光度值(1.56±0.03、1.48±0.04、1.51±0.03、1.42±0.04)、TNF-α表达吸光度值(1.52±0.03、1.53±0.05、1.46±0.04、1.41±0.03)、COX-2相对表达量(1.39±0.03、1.35±0.03、1.36±0.04、1.31±0.02)较RA组(IL-6:1.85±0.05、1.88±0.03、1.76±0.04、1.92±0.03;TNF-α:1.79±0.04、1.83±0.03、1.82±0.02、1.86±0.03;COX-2:1.59±0.04、1.67±0.05、1.64±0.04、1.66±0.05)低(P<0.05),GSH-Px相对表达量(0.65±0.03、0.69±0.05、0.67±0.04、0.72±0.06)较RA组(0.43±0.03、0.38±0.02、0.39±0.03、0.32±0.02)高(P<0.05);与RA组比较,硒纳米颗粒组大鼠关节滑膜组织受损较轻,细胞排列较为紧密,炎症细胞浸润明显改善。结论硒纳米颗粒可通过调控血清GSH-Px、COX-2、IL-6、TNF-α表达起抗炎作用,有效改善RA模型大鼠病情。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芍药苷(paeoniflorin)对胶原诱导型大鼠关节炎(CIA)滑膜增殖和治疗的影响.方法 采用完全弗氏佐剂和Ⅱ型胶原诱导大鼠CIA模型,计数方法测定多发性关节炎指数(AJ),称重法比较大鼠的体重变化,HE染色法光镜观察关节病理形态学变化,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巨噬细胞分泌的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免疫组化检测滑膜细胞凋亡水平.结果 芍药苷对CIA大鼠的关节炎指数和关节病理评分都有改善,芍药苷组的各炎症因子的表达较模型组降低,芍药苷治疗后滑膜细胞凋亡较对照组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芍药苷可以增加CIA大鼠关节炎滑膜细胞凋亡,降低CIA大鼠的关节炎指数和炎症因子含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金雀异黄素(Gen)对类风湿关节炎(RA)动物模型CIA大鼠炎症及细胞因子的作用.方法 采用Ⅱ型胶原建立CIA大鼠模型;通过Gen和/或MTX治疗后检测CIA大鼠关节炎指数(AI)评分和后肢容积,摄取大鼠关节X线片;观察大鼠关节病理学改变; Western Blot法检测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表达.结果 CIA大鼠造模成功; Gen治疗组、MTX治疗组及Gen+MTX治疗组大鼠炎症反应较模型对照组减轻,血清中IL-1β、TNF-α表达明显降低(P〈0.05), Gen+MTX治疗组的效果更佳.结论 Gen能够降低CIA大鼠炎症反应,减缓关节炎病情进展,可能是通过抑制IL-1β、TNF-α的表达而发挥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16.
背景:类风湿性关节炎是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近年来雷公藤多甙广泛应用于类风湿性关节炎治疗,其治疗过程中对关节滑膜炎症的影响及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的预防作用有待研究。目的:观察雷公藤多甙对佐剂性关节炎模型大鼠踝关节相关指标的影响。设计:随机对照动物实验。单位:四川大学基础医学与法医学院组织胚胎学与神经生物学教研室。材料:选用20只健康清洁级雌性SD大鼠,体质量(200±15)g,鼠龄二三个月,由四川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氟氏完全佐剂为Sigma公司产品,雷公藤多甙为湖南株州制药三厂产品(批准文号:湘卫药准字(2005)第055172号。剂量:10mg/片)。方法:实验于2004-05/2006-03在四川大学组织胚胎学和神经生物学教研室完成。抽签法随机将大鼠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预防组及治疗组,每组5只。正常组不造模,不给药物治疗;模型组于实验开始后,分别在各个大鼠左后足垫部皮下注射氟氏完全佐剂0.2mL,不给药物治疗;预防组造模方法同模型组,造模后第7天开始灌胃给予雷公藤多甙,用药剂量以大鼠体表面积换算公式计算,1次/d,每次30mg/kg,共7d;治疗组造模方法同模型组,造模后第19天开始灌胃给予雷公藤多甙,方式和疗程同预防组。①采用足跖容积法于造模前,造模后2,10,15,19,22,26d不同时间点观察记录大鼠原发侧与继发侧关节后肢肿胀程度。②根据其余未注射的3只肢体的病变程度及指间趾间关节是否发炎,评价大鼠关节炎指数(0分:肿胀度≤5%;1分:肿胀≤15%;2分:15%<肿胀≤30%;3分:30%<严重肿胀≤60%;4分:肿胀>60%),把每个关节的得分累计起来,即为每只大鼠的关节炎指数。③造模后28d取材,将大鼠灌注固定后,取完整踝关节切片,苏木精-伊红染色后观察大鼠踝关节滑膜组织的改变。主要观察指标:各组大鼠关节肿胀程度、关节炎指数及踝关节滑膜组织学观察。结果:大鼠20只均进入结果分析。①造模2d后,除正常组外,其他各组大鼠原发侧关节均出现明显肿胀,造模2~26d各时间点大鼠足跖容积均大于正常组(t=2.315~3.041,P<0.05);预防组大鼠造模后10,15,19,22,26d原发侧足跖容积小于模型组(t=2.064~2.683,P<0.05);治疗组大鼠造模后22,26d原发侧足跖容积小于模型组(t=2.112~2.578,P<0.05)。造模15d后,模型组和治疗组大鼠继发侧足跖容积均大于正常组(t=2.201~2.546,P<0.05),预防组大鼠造模15,19,22,26d继发侧足跖容积小于模型组(t=2.373~2.425,P<0.05);治疗组大鼠造模26d继发侧足跖容积小于模型组(P<0.05)。②造模14d,模型组大鼠关节炎指数为(8.3±2.0)分,预防组为(0.4±0.95)分,预防组较模型组明显降低(t=2.64,P<0.05);造模26天,治疗组为(7.3±1.3)分,明显低于模型组(11.2±0.9)分(t=3.26,P<0.05)。③正常组大鼠踝关节腔内干净,关节软骨表面光滑,软骨无退行性变,滑膜组织无增生。模型组大鼠原发侧踝关节滑膜增生,滑膜细胞数量增多,体积增大,排列为多层;滑膜下组织水肿,充血,炎性细胞浸润。模型组继发侧继发性病变表现为滑膜增生,踝关节滑膜下组织水肿。预防组原发侧踝关节滑膜与模型组比较,滑膜炎症反应减弱,增生程度减轻。继发侧踝关节滑膜未见明显增生。治疗组原发侧及继发侧踝关节滑膜与模型组比较,滑膜组织增生减少,炎症反应减轻。结论:雷公藤多甙能显著减轻大鼠足跖关节肿胀度,关节炎症指数,减轻踝关节滑膜病理改变,且能预防继发性病变的出现。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薯蓣皂苷(Dioscin)对大鼠胶原性关节炎(CIA)的免疫调节作用。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CIA模型组、阳性药物组和实验组。连续灌胃给药2周,停药后处死大鼠,足容积法测量继发侧足肿胀度,观察该药对CIA大鼠免疫器官的影响,MTT法检测ConA诱导的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转化,中性红实验测定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测定大鼠血清细胞因子IL-1、和TNF-α的水平。结果从第24天起,薯蓣皂苷(60、120 mg/kg)对CIA大鼠继发性炎症反应有明显的治疗作用。薯蓣皂苷可剂量依赖性降低CIA大鼠胸腺指数,提高淋巴细胞增殖反应及腹腔巨噬细胞吞噬能力,高、中、低剂量组给药大鼠的血清内炎性细胞因子IL-1、TNF-α水平较CIA模型组明显降低(P<0.01)。结论薯蓣皂苷有良好的抗炎及免疫调节作用,对CIA大鼠继发性炎症有治疗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机能依赖性的双向免疫及抑制炎性细胞因子产生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丙酮酸乙酯对自身免疫性关节炎(CIA)大鼠关节炎症、骨质破坏及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0(IL-10)表达水平的影响,探讨其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可能机制.方法实验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CIA模型组和丙酮酸乙酯(EP)治疗组.用关节炎指数评价关节炎肿胀程度、HE染色、检测关节滑膜炎症及骨质破坏、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血清TNF-α、IL-10浓度.结果 EP治疗组关节炎指数明显低于CIA模型组(P〈0.05),EP治疗组炎性细胞渗出及骨质破坏明显低于CIA模型组(P〈0.05),EP治疗组血清TNF-α水平较CIA模型组明显降低而IL-10水平明显升高(P〈0.05).结论丙酮酸乙酯能减轻大鼠关节炎症、骨质破坏,能降低血清TNF-α表达水平、提高IL-10表达水平,表明丙酮酸乙酯有望成为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的一种新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