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不同年龄健康者不同部位骨密度分析   总被引:9,自引:5,他引:9  
目的:分析不同年龄健康志愿者腰椎及髋部不同部位骨密度结果,提高早期诊断骨质疏松的依据。方法:对300名健康志愿者,年龄30~79岁,男110名,女190名。应用双能X线骨密度吸收仪测定腰椎及髋部不同部位(股骨颈、Ward’s三角、大转子)骨密度,并按不同年龄组进行结果分析。结果:①女性腰椎2~4(L2-4)BMD50岁后下降明显(t=3.96~5.62,P&;lt;0.001);股骨颈和Ward’s三角BMD随年龄增加而下降(各组间差异t=2.01~6.91,P&;lt;0.05~0.001,t=2.88~7.34.P&;lt;0.001):大转子。BMD在50岁组和60岁组与其他各年龄组之间有明显的下降(t=4.19~5.24,P&;lt;0.01~0.001)。②110名男性L2-4BMD各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股骨3个部位的BMD50岁后随年龄增加而下降(各组间差异t=2.13~0.87,P&;lt;0.05~0.001)。③女性。BMD4项值与年龄及绝经年限明显负相关(r=0.312,P&;lt;0.01;r=0.532.P&;lt;0.01;r=0.418,P&;lt;0.01;r=0.642,P&;lt;0.001);男性与年龄及BMI的相关性不明显。结论:女性在更年期后以L2-4BMD下降为主;男性以髋部BMD变化为主。骨密度的测定提供了早期诊断骨质疏松的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应用FRAX软件评估中老年患者骨折风险,为临床干预骨质疏松提供指导。方法对纳入的395例人群采用FRAX骨折风险评估表,登记有关临床资料,并测定L2~L4和髋部骨密度,分析骨折的相关风险因素。结果①395例调查者中男女比例为1.23∶1;女性患者腰椎骨密度明显低于男性患者(P0.01),骨折风险明显大于男性患者(P0.01)。②不同年龄段男性骨折风险不同,主要部位脆性骨折风险以50~59岁年龄段最高(P0.01),髋部脆性骨折风险以60~69岁年龄段最高(P0.05);不同年龄段女性骨折风险不同,主要部位脆性骨折风险以60~69岁年龄段最高(P0.05),髋部脆性骨折风险以60~69岁年龄段最高(P0.05)③主要部位脆性骨折风险与腰椎及髋部骨密度均呈线性负相关(r=-0.498,r=-0.517),与男性患者年龄呈线性负相关(r=-0.608)。④髋部脆性骨折风险与腰椎骨密度、髋部骨密度及年龄呈线性负相关(r=-0.469,r=-0.613,r=-0.033),与女性患者年龄呈线性正相关(r=0.124)。⑤男性、女性主要部位和髋关节脆性骨折风险值识别骨量减少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分别在0.625、0.838和0.821和0.890(P0.05)。结论 FRAX可以为临床评估骨折风险提供帮助,对骨质疏松的干预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3.
背景早期诊治骨质疏松( osteoporosis, OP)目前仍以骨密度( bone mineral density, BMD)的测定为标准.但在测定中随不同性别、不同年龄、骨骼不同部位的 OP检出率不同,有必要分析这种差别. 目的比较不同性别随增龄在骨骼不同部位骨质疏松检出率的不同. 设计以患者为研究对象的横断面调查. 单位一所军队炮兵总医院的内分泌科. 对象本研究在解放军第二炮兵总医院内分泌科完成.选择 2000- 09/2002- 01在本院门诊就诊的患者共 147例,其中男 54例,女 93例,年龄 50~ 78岁.按年龄分为 3组,即 50~ 59岁组、 60~ 69岁组和 70~ 79岁组,各组人数分别为 46例(男 13例,女 33例), 66例(男 26例,女 40例)和 35例(男 15例,女 20例).纳入标准①年龄≥ 50岁,女性均为绝经后;②符合 WHO推荐的 OP诊断标准 [1].排除标准患肝、肾、心脏、胃肠道等脏器慢性疾病及糖尿病、甲亢等内分泌疾病引起的继发性骨质疏松者. 方法每个受试者详细填写病史调查表,准确测量身高和体质量,并计算体质量指数( kg/m2).应用本院新型 Norland Excell plus 双能 X线骨密度吸收仪( DEXA)测定每一受试者的 L2- 4及股骨近端(股骨颈、 Ward' s三角、大转子) BMD值( g/cm2).将所测值与同性别年轻成年人正常数据比较,得出 T评分(即 SD). 主要观察指标①不同性别、年龄、部位 OP检出结果比较;②年龄及体质量指数与 BMD的相关性. 结果女性更年期以腰椎 OP为主(χ 2=10.14,P< 0.01),随年龄增加腰椎和股骨颈均出现 OP的检出率增加 (χ 2=7.41,P< 0.05);男性 60岁以后以单纯股骨颈 OP增加明显(χ 2=9.11,P< 0.05);女性较男性更易患单纯腰椎 OP及腰椎和股骨颈均出现 OP(χ 2=8.04,P< 0.05;χ 2=14.26,P< 0.01);女性年龄与股骨颈、 Ward, s三角及大转子区 BMD有明显负相关( r=- 0.364,- 0.389,P< 0.01;r=- 0.504,P< 0.001);体质量指数与 L2~ 4、股骨颈和大转子 BMD有明显正相关( r=0.306,0.329,0.338,P< 0.05). 结论 OP的检出率随骨骼测量部位和年龄的变化而变化.正确认识和评价这些客观现象,对 OP的诊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哈尔滨地区健康人群腰椎、股骨近端骨密度的年龄变化规律,确定达到峰值骨量年龄段和各年龄段骨密度平均值,了解与腰椎、股骨近端骨密度相关的因素.方法①调查于2004-03/12在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老年病科完成,对1 631名健康人群进行测试,男817名,女814名,年龄20~89岁.②采用美国Lunar公司生产的DPX-MD型双能X射线骨密度仪对受试者进行L2~4椎体正位、股骨近端骨密度测量.受试者年龄20~89岁,每5岁为一年龄组,将其分成14组.记录2~4正位椎体、股骨近端骨密度值.③计量资料差异比较采用t检验.采用多变量的相关分析.结果①正常男性腰椎及股骨近端骨峰值年龄均在25~29岁.随着年龄增长,各部位骨密度逐渐降低,但腰椎骨密度在75岁以后有反弹现象.②正常女性腰椎骨峰值年龄在35~39岁,股骨近端骨峰值年龄在25~29岁,随着年龄增长,各部位骨密度开始下降,55~59岁为女性骨量丢失加速期(P<0.01).③哈尔滨地区各部位骨峰值稍低于北京地区,但高于广州、昆明地区.哈尔滨地区男性与女性腰椎骨峰值差异不明显(P>0.05),股骨近端骨峰值明显高于女性(P<0.01).④身高、体质量与腰椎和股骨近端骨密度呈显著正相关(r=0.172~0.419,P<0.01).⑤L2~4椎体男性下降12.1%,女性下降24.1%;股骨Ward三角区男性下降41.6%,女性下降49.8%.结论①男性腰椎及股骨近端骨峰值年龄在25~29岁,女性腰椎骨峰值年龄出现在35~39岁,股骨近端在25~29岁.②哈尔滨地区男性股骨近端骨峰值明显高于女性.③哈尔滨地区健康人群腰椎及股骨近端骨峰值稍低于北京地区,但高于广州、昆明地区.④哈尔滨地区健康男性骨量呈缓慢下降趋势,腰椎骨密度在75岁以后有反弹现象,女性在55~59岁是骨量丢失的加速期.⑤哈尔滨地区健康人群腰椎及股骨近端骨密度均与体质量和身高有关.⑥利用股骨Ward三角区评价骨密度状况比L2~4椎体骨密度更有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哈尔滨地区健康人群腰椎、股骨近端骨密度的年龄变化规律,确定达到峰值骨量年龄段和各年龄段骨密度平均值,了解与腰椎、股骨近端骨密度相关的因素.方法:①调查于2004-03/12在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老年病科完成,对1 631名健康人群进行测试,男817名,女814名,年龄20~89岁.②采用美国Lunar公司生产的DPX-MD型双能X射线骨密度仪对受试者进行L2~4椎体正位、股骨近端骨密度测量.受试者年龄20~89岁,每5岁为一年龄组,将其分成14组.记录:2~4正位椎体、股骨近端骨密度值.③计量资料差异比较采用t检验.采用多变量的相关分析.结果:①正常男性腰椎及股骨近端骨峰值年龄均在25~29岁.随着年龄增长,各部位骨密度逐渐降低,但腰椎骨密度在75岁以后有反弹现象.②正常女性腰椎骨峰值年龄在35~39岁,股骨近端骨峰值年龄在25~29岁,随着年龄增长,各部位骨密度开始下降,55~59岁为女性骨量丢失加速期(P<0.01).③哈尔滨地区各部位骨峰值稍低于北京地区,但高于广州、昆明地区.哈尔滨地区男性与女性腰椎骨峰值差异不明显(P>0.05),股骨近端骨峰值明显高于女性(P<0.01).④身高、体质量与腰椎和股骨近端骨密度呈显著正相关(r=0.172~0.419,P<0.01).⑤L2~4椎体:男性下降12.1%,女性下降24.1%;股骨Ward三角区:男性下降41.6%,女性下降49.8%.结论:①男性腰椎及股骨近端骨峰值年龄在25~29岁,女性腰椎骨峰值年龄出现在35~39岁,股骨近端在25~29岁.②哈尔滨地区男性股骨近端骨峰值明显高于女性.③哈尔滨地区健康人群腰椎及股骨近端骨峰值稍低于北京地区,但高于广州、昆明地区.④哈尔滨地区健康男性骨量呈缓慢下降趋势,腰椎骨密度在75岁以后有反弹现象,女性在55~59岁是骨量丢失的加速期.⑤哈尔滨地区健康人群腰椎及股骨近端骨密度均与体质量和身高有关.⑥利用股骨Ward三角区评价骨密度状况比L2~4椎体骨密度更有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乌鲁木齐地区健康人群股骨近端骨密度随年龄变化规律,确定各年龄段的正常骨密度值标准,为本地区骨质疏松症早期诊断和康复预防介入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04-03/2004-08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乌鲁木齐地区常住汉族人群278人为调查对象,年龄30~84岁。采用法国DMS公司生产Lexxos型双能X线骨密度仪对调查对象进行左髋部骨密度测定,并按不同年龄组(30~39,40~49,50~59,60~69,70~岁)进行结果分析。结果:乌鲁木齐地区女性30岁以后左髋部骨密度随年龄增大,骨密度逐渐下降30~39,40~49,50~59,60~69,70~岁骨密度分别为(0.76±0.11),(0.74±0.10),(0.69±0.13),(0.61±0.12),(0.58±0.13)g/cm2(t=3.43,P<0.01);而男性40~49岁时骨密度明显高于30~39岁时(t=2.89,P<0.01),50~59岁时骨密度最低(t=4.68,P<0.01),70岁以后男性左髋骨密度值保持稳定。同龄组男女性间骨密度值有明显差异(t=5.91,P<0.01)。结论:50岁以上的女性是骨质疏松的易发人群,对其进行骨密度及时监测,是骨质疏松症的早期预防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腰椎及髋部测量点对骨质疏松症评估中的价值。方法采用法国DMS公司生产的challanger双能X线骨密度仪对114例老年人腰椎正位、髋部骨密度进行测定。结果Ward区骨质疏松诊断阳性率明显高于第2,3,4腰椎、股骨颈、大转子处(52%,8%,23%,24%,22%,19%,P<0.01)。腰椎及股骨近端各部位T值呈正相关(r=0.4~0.7,P<0.01)。结论在老年人骨质疏松诊断中,Ward区最灵敏;根据患者自身情况可选腰椎、髋部任一处或联合作为诊断测量点。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重庆地区正常女性骨密度随年龄变化的规律,为本地区的研究及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法国 DMS公司生产的 CHALLENGER双能 X线骨度仪,测量 338例 20-89岁健康女性的腰椎及髋部 BMD值。结果腰椎骨峰值在 30-39岁,髋部骨峰值在 20-29岁,达到骨峰值后各部位 BMD随年龄增长而逐渐下降, 50岁以后下降显著。 (P< 0.01)。各部位 BMD累积丢失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髋部 BMD累积丢失率大于腰椎, Ward's区累积丢失率最高, 50岁以后达 22.2%,腰椎达 16.6%。结论骨质疏松防治重点应在 50岁左右绝经妇女。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上海市健康女性峰值骨密度与非遗传因素的关系,为防治骨质疏松症提供指导依据。方法:应用双能X线吸收仪测定433例年龄20~40岁上海市健康汉族女性腰椎1~4和股骨颈、大转子、Ward’s三角部位骨密度值,并进行相关因素调查。结果:腰椎1~4和股骨近端各部位的骨密度峰值分别出现在30~34岁和20~24岁;各检测部位骨密度值与体质量呈显著正相关(β=0.283~0.373.P&;lt;0.001),与月经初潮年龄负相关(β=-0.151~0.093,P&;lt;0.05);年龄与大转子、Ward’s三角部位骨密度值呈负相关(β=-0.137,-0.194,P&;lt;0.05);身高与腰椎1~4骨密度值呈正相关(β=0.152,P&;lt;0.05);职业与股骨颈和Ward’s三角部位骨密度值相关(β=0.001,0.116,P&;lt;0.05)。0~18岁开始摄入牛奶者(A组)与18岁后开始摄入者(B组)比较,年龄、身高和体质量无差异(P&;gt;0.05),A组各部位骨密度值显著高于B组(P&;lt;0.05)。结论:适当体质量、身高、体力劳动和18岁前牛奶摄入有助于获得更高的峰值骨密度,而月经初潮年龄滞后是峰值骨密度的危险因子。  相似文献   

10.
胡继红  成金罗  叶新华  凌琰 《临床荟萃》2012,27(5):379-381,385
目的 了解中老年2型糖尿病(type 2 daibetes,T2DM)患者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变化.方法 采用双能X线吸收法测定2 215例T2DM患者(男1 142例,女1 073例)腰椎正位1~4椎体(L1~4)、左侧髋部股骨颈(Neck)、大转子(Troch)、转子内区(Inter),髋部总体(Htot)和华氏三角(Wa rd) BMD.结果 ①中老年T2DM患者L1~4、Neck、Troch、Inter、Htot和Ward BMD在30岁以后随年龄增加而逐渐降低.各测量部位中Ward区BMD绝对值最低,是BMD变化的敏感的区域.②女性各测量部位BMD均低于男性(P<0.01).男女L1~4、Inter、Htot、Neck、Troch、和Ward区BMD分别为0.88(0.10) vs 0.78(0.22)、1.12(0.19) vs 1.00(0.23)、0.96(0.16) vs0.83(0.15)、0.82(0.15) vs 0.73(0.18)、0.69(0.14) vs 0.57、0.60(0.18) vs 0.52(0.22).③按照体质量指数(BMI)分为4组后比较BMD,随着BMI值的增加,各测量部位BMD呈上升趋势.结论 中老年T2DM患者BMD骨峰值出现在30~40岁.T2DM患者女性BMD值在各个测量部位均低于男性.各部位BMD随BMI增加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1.
目的 通过建立血液净化连续静-静脉血液透析滤过(CVVHDF)模式前、后稀释方法的体外实验,探讨该模式前、后稀释法对各种不同大小的溶质分子清除效率的影响.方法 建立等容CVVHDF前、后稀释及CVVH单循环(无稀释、无透析)对照体外实验装置,比较不同相对分子质量物质钾(K+)、肌酐(Cr)、万古霉素(vancomycin)、胰岛素(insulin)和白细胞介素-6(IL-6)的清除率,实验重复4次(n=4).结果 CVVHDF后稀释法对K+、Cr、Vancomycin和Insulin清除率明显高于CVVHDF前稀释;CVVHDF前、后稀释对IL-6清除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Insulin和IL-6实验结束时明显降低.结论 CVVHDF后稀释总体上对各种不同相对分子质量物质清除率高于前稀释,但随着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大,两者间的差别缩小;对照组提示实验用滤器(AN69)对Insulin及IL-6有吸附作用.  相似文献   

12.
13.
14.
15.
16.
17.
不同时期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治疗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总结1995年前后各10年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的外科治疗经验,探讨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的最佳方式.方法 对1985年1月至1995年1月221例(B组)和1995年2月至2005年1月149例(A组),二个阶段十二指肠穿孔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B组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术式首选胃大部切除术,行该术161例术后近期并发症14例(8.7%),死亡4例(2.4%);A组手术治疗明显倾向于单纯穿孔修补术加术后正规内科治疗,行该术98例中术后再穿孔1例、穿孔修补后愈合不良1例,无手术死亡,术后随访溃疡复发率28.7%,再手术率11.5%.结论 随着溃疡病病因研究和药物的临床应用进展,十二指肠溃疡穿孔行单纯穿孔修补术加术后正规内科治疗已成为一种较理想的治疗方式,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不同重建条件组合对不同大小病灶图像质量的影响,提出一体化PET/MR对于小病灶的最佳图像重建方案。方法 采用GE SIGNA TOF PET/MR系统对符合国际电工协会(IEC)推荐标准的PET图像质量(IQ)发射体模进行扫描,并对列表模式PET原始数据按照以下条件分别组合进行重建:有序子集最大期望值(迭代子集:28;迭代次数:1~9次);重建矩阵(128×128,192×192,256×256);高斯低通滤波器,半高宽(FWHM)(1~6 mm);单独使用飞行时间(TOF)技术;单独使用点扩散函数(PSF);同时使用TOF和PSF(TOF+PSF);不使用TOF和PSF(NOTOF+NOPSF)。分析不同重建条件下图像对比度恢复(CR)、背景变化率(BV)和信噪比(SNR),评估图像质量。结果 10 mm和13 mm小球在OSEM(3次迭代,28个子集)、192×192矩阵、2 mm高斯滤波半高宽、TOF+PSF重建组合下信噪比最高,分别为13.31%、21.73%,13.31%、21.73%,25.74%、35.80%和26.25%、46.01%。结论 3次迭代、28个子集、192×192矩阵、TOF+PSF为本研究条件下一体化PET/MR对于模拟小病灶的最佳图像重建方案。  相似文献   

19.
20.
Nurse researchers in academic and clinical settings have the ultimate goal of improving nursing care while balancing the demands of education, the institution, research, and nursing service. The setting shapes the focus of research, the choice of research models, and the parameters of the position. The setting also influences available resources and the services rendered to the institution and the community. The functions of doctorally-prepared nurses in academic and clinical settings are compared.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e functions of nurses in each setting could lead to better informed employment choices and improved collaborative effort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