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目的探讨阈下电刺激对大鼠缺血心肌细胞凋亡及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表达的影响。 方法将Wistar大鼠32只分为假手术组、心肌梗死组、电刺激缺血心肌组、电刺激非缺血心肌组,每组8只。用结扎大鼠左冠状动脉前降支的方法制备心肌梗死模型,在心外膜安置刺激电极,2个电刺激组均在心肌梗死第2天开始给予25 Hz、0.3 V电刺激,每天连续6 h,刺激5 d。运用原位缺口末端标记(TUNEL)法检测心肌细胞凋亡,免疫组化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caspase-3的表达。 结果①与假手术组比较,心肌梗死组及2个电刺激组心肌细胞凋亡指数均增加(P<0.05);与心肌梗死组比较,2个电刺激组心肌细胞凋亡指数减少(P<0.05);2个电刺激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rt;0.05)。②与假手术组比较,心肌梗死组及2个电刺激组心肌细胞caspase-3表达增高(P<0.05);与心肌梗死组比较,2个电刺激组心肌细胞凋亡指数降低(P<0.05);2个电刺激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rt;0.05)。 结论25 Hz阈下电刺激能降低大鼠缺血心肌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下调caspase-3的表达有关;在心肌缺血区和非缺血区进行阈下电刺激均可减少大鼠缺血心肌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黄芪总皂苷对急性心肌梗死( AMI)大鼠缺血心肌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雄性Wistar大鼠24只,建立AMI模型,术后24 h存活大鼠随机分为药物组(n=8)、对照组(n=8),另设假手术组(n=8)。药物组给予黄芪总皂苷水溶液2.5 mg/(kg· d)腹腔注射,对照组及假手术组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4周处死大鼠。心肌组织取材,Ⅷ因子染色计数微血管数( MVC)及微血管密度( MVD),免疫组化法观察缺血心肌VEGF蛋白表达水平。结果药物组及对照组大鼠缺血心肌MVC、MVD均高于假手术组,且药物组MVC、MVD高于对照组(P<0.05);药物组及对照组大鼠缺血心肌VEGF蛋白表达均高于假手术组(P<0.01),且药物组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黄芪总皂苷促进大鼠缺血心肌血管新生,同时可上调缺血心肌组织VEGF蛋白表达水平。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低频脉冲电磁场对糖尿病大鼠急性后肢缺血微循环血管再生的影响。 方法选取雄性SD大鼠60只,用60 mg/kg体重链脲菌素腹腔注射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后,制备大鼠急性后肢缺血模型。造模成功后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只,实验组术后第1天即给予低频脉冲电磁场治疗,每天治疗2 h;对照组除正常饮食外不予任何处理。于术后第1天及术后第7,14,28天,采用激光多普勒技术检测2组大鼠缺血右后肢肌肉血流,2组分别于术后第7,14,28天时每次随机处死10只大鼠,分离缺血后肢膝关节至踝关节肌肉,分别采用免疫荧光方法检测大鼠内皮细胞抗原-1(RECA-1)表达,ELSIA方法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FGF-2)的表达,并采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VEGF、FGF-2及各自受体VEGFR2、FGFR1的表达。 结果术后第14,28天,实验组缺血后肢血流量和RECA-1阳性数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FGF-2及其受体在各个时间段实验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而VEGF及其受体无明显差异(P&rt;0.05)。 结论低频脉冲电磁场可以促进糖尿病大鼠急性后肢缺血的血管新生,机制可能为可以通过刺激血管内皮细胞释放FGF-2。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电针促进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脑内缺血区血管再生的作用机制。 方法选择Sprague-Dawley大鼠84只,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模型电针组。采用线栓法制备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并按局灶性脑缺血1h再灌注后观察时间点,将模型组和模型电针组分为第1,3,7,14和21天5个亚组。取双侧合谷穴(LI4)为电针刺激穴位。再灌注第3,7,14天,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α(SDF-1α)mRNA的表达;再灌注后各时间点,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SDF-1α蛋白的表达,CD34标记微血管并计数。 结果与对照组各时间点比较,模型组、模型电针组缺血区大脑皮质SDF-1α蛋白表达增加(P<0.05);与模型组比较,再灌注第3,7,14天,模型电针组缺血区大脑皮质SDF-1α mRNA表达增加(P<0.05)。再灌注第1天,模型电针组缺血区大脑皮质SDF-1α蛋白表达增强,微血管计数增加,但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rt;0.05)。再灌注第3,7,14,21天,模型电针组缺血区大脑皮质SDF-1α蛋白表达明显增强,微血管计数明显增加(P<0.05)。 结论电针可能通过上调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缺血区大脑皮质SDF-1α mRNA 及蛋白质的表达而促进缺血区大脑皮质血管再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电磁场对体外培养的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FGF-2)和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2(FGFR-2)mRNA表达的影响。 方法体外分离培养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取第3代细胞分组经电磁场暴磁处理,然后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分别检测各组细胞的FGF-2和FGFR-2 mRNA表达,并进行定量分析。 结果适当频率及作用时间的电磁场刺激可使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FGF-2和FGFR-2 mRNA表达明显增强。用15 Hz、1.0 mT电磁场刺激BMSCs,FGF-2 mRNA的表达于10 min时达最大值,而FGFR-2 mRNA的表达则于30 min时达最大值;在50 Hz、1.0 mT电磁场的刺激下,FGF-2 mRNA的表达于60 min时达最大值,而FGFR-2 mRNA的表达则于30 min时达最大值;在75 Hz、1.0 mT电磁场的刺激下,FGF-2和FGFR-2 mRNA的表达均于30 min时达最大值;1.0 mT电磁场刺激30 min条件下,电磁场频率为50 Hz暴磁组BMSCs的FGF-2 mRNA的表达达最大值,而电磁场频率为75 Hz暴磁组BMSCs的FGFR-2 mRNA的表达达最大值。 结论适当“窗口”的电磁场刺激对体外培养的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FGF-2和FGFR-2 mRNA表达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在小型猪可控性心肌缺血动物模型上,观察短暂缺血阈强度运动促进缺血区冠状动脉侧支循环生成的机制。 方法选择健康广西巴马小型猪32头,钝缘支装上水囊缩窄器制作可控性心肌缺血动物模型,4周后行冠状动脉造影证实模型建立成功。实验动物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单纯缺血组和运动组。单纯缺血组通过缩窄器注水加压制造心肌缺血,每日2次,每次2 min,每周5 d,共8周;运动组除制造静息状态心肌缺血外,每天还进行平板训练30 min,其中包括2次缺血阈强度运动,每次2 min,每周训练5 d,共8周。假手术组不作任何干预。采用微球测定训练前、后缺血区相对心肌血流量(RMBF);采用Western-blot及Real-time RT-PCR法测定缺血心肌局部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及其受体胎肝激酶-1(Flk-1)的蛋白及mRNA表达量;采用ELISA法测定血清肌钙蛋白含量以确定训练的安全性;应用电镜观察心肌细胞损伤情况。 结果运动组RMBF显著高于单纯缺血组及假手术组(均P<0.01);单纯缺血组RMBF亦显著高于假手术组(P<0.01)。运动组VEGF及Flk-1的蛋白及mRNA表达量均显著高于单纯缺血组及假手术组(P<0.05,P<0.01)。单纯缺血组的VEGF及Flk-1的蛋白及mRNA表达量均显著高于假手术组(P<0.05)。单纯缺血组及运动组训练后,血清肌钙蛋白与训练前相比无显著增加(均P&rt;0.05)。光镜及电镜检查无明显异常。 结论小型猪可控性心肌缺血动物模型给予适宜短暂缺血阈强度运动,可通过缺血心肌局部VEGF及其受体Flk-1的上调安全有效地促进冠状动脉侧支循环生成。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不同频率低强度电磁场对表皮干细胞(EpSCs)分化的影响,并从基因水平初步探讨其调控机制。 方法取SD大鼠乳鼠背部皮肤组织,通过体外分离培养获取第2代EpSCs,将其分为3个磁刺激组及对照组,各磁刺激组细胞分别给予15,50及75Hz,5mT电磁场干预,对照组细胞未给予电磁场刺激。于实验进行10d后对各组细胞进行免疫荧光检测以了解细胞分化情况,同时采用RT-PCR技术检测各组细胞c-myc、β-连环蛋白(β-catenin)mRNA基因表达,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各组细胞角蛋白18(CK18)表达情况。 结果不同频率低强度电磁场刺激均能促进EpSCs分化,各磁刺激组细胞分化相关角蛋白(即CK18)表达均为阳性,并以50Hz磁刺激组CK18阳性表达尤为显著。各磁刺激组c-myc mRNA表达(15,50及75Hz磁刺激组c-myc mRNA吸光度值分别为27324,37037及24790)均较对照组增强(对照组c-myc mRNA吸光度值为19037)(P<0.01),且以50Hz磁刺激组上调幅度较显著(P<0.05)。β-catenin mRNA表达(15,50及75Hz磁刺激组β-catenin mRNA吸光度值分别为23199,22385及15688)则较对照组(对照组β-catenin mRNA吸光度值为30591)减低(P<0.05)。 结论15,50及75Hz,5mT电磁场刺激均能促进EpSCs分化,并以50Hz,5mT电磁场对EpSCs的促分化作用较显著,其调控机制可能与增强细胞c-myc表达、抑制β-catenin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8.
超声破坏微泡造影剂促进大鼠心肌血管新生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探讨超声破坏微泡刺激大鼠心肌内源性VEGF分泌、促进血管生成的新途径。方法正常成年Wistar大鼠30只随机分为3组。第1组超声破坏微泡组,第2组单纯超声辐照组,第3组对照组。每组均进行3次处理。第一次处理3d后每组各取1只大鼠断颈处死后取其心肌,常规HE染色光镜观察心肌结构变化。剩余大鼠于2周后取材,免疫组化检测心肌组织中VEGF表达,CD34免疫组化检测评定超声破坏微泡促进心肌血管新生疗效。结果超声破坏微泡组心肌组织中见大量VEGF和CD34表达,新生血管较多。单纯超声组心肌组织中有较少VEGF和CD34表达,新生血管较少。对照组仅有极少量VEGF和CD34表达,未见明显新生血管。结论超声破坏微泡可刺激心肌内源性VEGF分泌,促进血管新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自体骨骼肌卫星细胞移植对MI大鼠心肌的治疗性血管新生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45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n=15)、对照组(n=15)及移植组(n=15),对照组及移植组大鼠经结扎冠状动脉前降支建立心肌梗死(MI)模型.将体外培养2周的移植组大鼠自体SC以注射的方式移植到梗死区周围,4周后病理观察移植细胞的生长、增殖情况,测定缺血心肌中VEGFmRNA、VEGF蛋白的表达情况及缺血心肌毛细血管密度的改变.结果 SC在梗死区中可增殖分化为横纹肌纤维.与假手术组及对照组相比,移植组缺血心肌中VEGFmRNA、VEGF蛋白的表达及毛细血管密度均明显增高(P<0.01或0.001).结论 SC在心肌梗死区中可增殖分化为横纹肌样细胞,并通过自分泌和旁分泌的方式增加缺血心肌VEGF的表达,由此促进缺血心肌中毛细血管密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10.
双龙丸对大鼠实验性心肌梗死血管新生的影响与分子学机制   总被引:31,自引:4,他引:31  
目的 探讨双龙丸对缺血心肌血管新生的影响和分子学机制。方法 63只Wistar大鼠参照Drexler法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制成急性心肌梗死(AMI)模型。随机分为双龙丸大剂量组(6.72g/kg)、双龙丸小剂量组(3.36g/kg)、AMI对照组(生理盐水灌胃),另取11只大鼠为正常对照组(生理盐水灌胃),各组治疗观察半数至2w、半数至4w结束。应用免疫组化两步法检测AMI大鼠缺血心肌新生血管数量、免疫组化SP法检测缺血心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PGF)的表达、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缺血心肌VEGF mRNA和bFGF mRNA的表达。结果 双龙丸大、小剂量组各期的缺血心肌新生血管数均比AMI对照组增多,且第4w比第2w更显著;第2w时,大剂量组VEGF较AMI对照组、bFGF较小剂量组和AMI对照组均增高,大剂量组4w时VEGF较2w降低;大、小剂量组各期VEGF mRNA的表达均比AMI对照组增高,其第4w均较第2w为低;而bFGF mRNA的表达则仅见大剂量组第2w时高于其他组;以上各组比较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0.01)。结论 双龙丸能够促进缺血心肌血管新生;大剂量应用对VEGF、bFGF及其mRNA均有明显的上调作用。  相似文献   

11.
12.
临床护士心理压力源与工作满意度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玉芬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0,7(10):921-922,924
目的了解临床护士面临的主要心理压力源,为护理管理者有效地帮助护士减轻和消除心理压力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评式问卷调查的方法 ,对内江市2所三级乙等医院287名从事临床护理工作的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临床护士的心理压力源依次来源于工作强度、职业需求、工作环境、人际关系、家庭经济收入等方面。其中来源于工作强度、人际关系及家庭方面的压力源,不同年龄组护理人员在其压力程度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从事临床护理工作的护士存在着多种心理压力源,这些压力源是导致护士工作不满意的主要原因,也是护理的安全隐患之一,护理管理者应予以足够的重视,并定期针对不同的人群进行心理健康知识培训,建立有效的支持系统,及时帮助他们调整心理状态,减轻和消除压力,从而提高护士对本职工作的满意度和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3.
14.
15.
16.
精神疾病患者家属教育的情况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对精神疾病患者家属教育的调查,探讨家属教育的内容和教育方式。方法:采用自拟问卷对参加系列教育的家属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患者和家属接受教育次数越多,对疾病知识了解越多;在患者的亲属中患者的父母参加教育比率较大。结论:家属教育对治疗疾病起着积极的作用,应更具有针对性,同时还应该注意教育方式。  相似文献   

17.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