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3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 探讨机器人辅助步态训练促进痉挛型脑瘫患儿运动和步行功能恢复的疗效。方法 2020年10月至2021年4月,北京博爱医院儿童物理疗法科收治的34例痉挛型脑瘫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n = 17)和试验组(n = 17)。对照组行常规物理治疗60 min,试验组行常规物理治疗30 min和机器人辅助步态训练30 min。训练前、训练8周后、训练结束后随访1个月,采用10米步行测试(10MWT)、6分钟步行距离(6MWD)、生理消耗指数、粗大运动功能测试D区和E区、压力中心包络面积、步行功能分级进行评定。结果 脱落4例。试验组训练后各项指标均有改善(|t| > 3.219, P < 0.05),1个月随访时除10MWT明显降低外(|t| > 3.491, P < 0.01),其他指标没有显著变化(|t| < 1.565, P > 0.05);训练后和随访时,除6MWD外,其他指标试验组优于对照组(|t| > 2.108, P < 0.05)。结论 在传统物理治疗的基础上进行机器人辅助步态训练,可进一步改善痉挛型脑瘫患儿的运动、平衡和步行,疗效可持续至少1个月。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新生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后运动、情绪和学习记忆能力的远期变化。方法 10日龄C57BL/6小鼠50只分为对照组(n = 20)和HIBD组(n = 30)。HIBD组左侧颈总动脉结扎后缺氧45 min。2个月后,采用悬吊试验、明暗箱试验、高架十字迷宫试验、物体识别试验和Y迷宫试验进行评定。结果 最终19只小鼠造模成功。与对照组相比,HIBD组悬吊试验评分降低(t = 2.785, P < 0.05);明暗箱试验潜伏期显著延长(t = -4.320, P < 0.001),进入明箱的时间和次数减少(t > 2.603, P < 0.05);高架十字迷宫试验开臂停留时间显著缩短(t = 4.576, P < 0.001),闭臂停留时间明显延长(t = -3.287, P < 0.01);物体识别试验旧物体停留时间延长(t = -2.116, P < 0.05),物体识别指数下降(t = 2.823, P < 0.05);Y迷宫试验起始臂和新异臂停留时间缩短(t > 2.191, P < 0.05)。结论 新生鼠HIBD后远期行为变化表现为运动功能、学习记忆功能下降,出现焦虑行为。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嗓音训练改善早期声带息肉患者发声功能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6年5月至2018年5月,本院早期单侧广基型声带息肉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 = 40)和试验组(n = 40)。两组均进行嗓音卫生宣教,试验组增加嗓音训练,每次40 min,每周1次,共12周。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纤维喉镜下声带息肉大小、嗓音障碍指数(VHI)和嗓音客观分析等指标。结果 对照组5例、试验组7例脱落。治疗后,试验组声带息肉治愈率和好转率显著高于对照组(χ2 = 24.608, P < 0.001);试验组VHI各范畴评分均显著改善( t/Z >11.701, P < 0.001),且显著优于对照组( t/Z >7.027, P< 0.001);试验组基频微扰、振幅微扰和最长发声时间较治疗前显著改善(|t/Z| >5.012, P < 0.001),且试验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 t/Z >4.596, P < 0.001)。 结论 嗓音训练可以改善早期声带息肉患者的发声功能,降低嗓音嘶哑程度,改善患者的嗓音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离心运动训练对髌股疼痛综合征患者膝关节功能及神经肌肉控制的影响。方法 2016年9月至2019年9月,本院门诊髌股疼痛综合征患者39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 = 19)和试验组(n = 20)。两组均接受常规康复训练,试验组加用股四头肌离心运动训练,共8周。治疗前后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膝关节Lysholm评分进行评定,采用等速测试与训练系统测量加速时间,平衡测试仪测量稳定指数。结果 治疗后,两组VAS评分,各肌肉加速时间,总体、左右和前后稳定指数均降低(t > 2.521, P < 0.05),Lysholm评分显著提高(|t| > 13.628, P < 0.001)。试验组VAS评分、各肌肉加速时间、总体及前后稳定指数低于对照组(|t| > 2.174, P < 0.05),Lysholm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t = 11.947, P < 0.001)。结论 股四头肌离心运动训练可缓解髌股疼痛综合征患者膝关节疼痛,提高膝关节功能和神经肌肉控制能力。  相似文献   

5.
目的 评估太极拳在老年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患者心脏康复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2017年1月至2019年6月,将200例老年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患者分为对照组(n = 100)和试验组(n = 100),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太极拳运动。比较两组治疗24周后心功能分级、血浆脑钠肽(BNP)、醛固酮(ALD)水平,6分钟步行距离(6MWD),左室射血分数(LVEF),明尼苏达心力衰竭生活质量量表评分以及再入院率和死亡率。结果 治疗后,试验组心功能变化有效者多于对照组(χ 2 = 5.143, P < 0.05),无效者少于对照组( χ 2 =5.924, P < 0.05);两组血浆BNP和ALD、6MWD、LVEF和生活质量评分显著改善(| t| > 9.883, P < 0.001),试验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 t| > 4.023, P < 0.001)。试验组死亡率和再住院率均低于对照组,但无显著性差异( P > 0.05)。 结论 太极拳能够提高老年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运动耐力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早期负重在适宜人群中的康复疗效。方法 2017年4月至2018年12月,本院骨科Evans-Jensen Ⅱ型股骨粗隆间骨折行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术后,且骨折复位符合股内侧皮质阳性支撑(PMCS)的患者45例随机分成对照组( n= 22)和试验组(n = 23)。对照组于术后6周行耐受性负重,试验组于术后48 h内行耐受性负重,均由每次10 min、每天3次逐渐递增至每次20 min、每天5次,直到骨折临床愈合。比较两组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骨折临床愈合时间和并发症,术后6周、3个月、6个月比较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和Harris髋关节评分。结果 试验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t =3.716, P < 0.01);住院费用低于对照组,但无显著性差异( t = 1.540,P > 0.05);骨折临床愈合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 t =6.248, P < 0.001)。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无显著性差异( χ2 = 2.198, P > 0.05)。术后6周、3个月和6个月,两组VAS均无显著性差异( t < 1.330, P > 0.05)。试验组术后6周Harris髋关节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 t = -5.115, P < 0.001),两组术后3个月和6个月无显著性差异(| t| < 1.799, P > 0.05)。 结论 Ⅱ型股骨粗隆间骨折PFNA内固定术后,且骨折复位符合PMCS的患者于术后48 h内行耐受性负重可减少住院时间,促进骨折愈合和早期髋关节功能的康复。  相似文献   

7.
目的 比较基于非目标导向的动态视频和静态动作图片观察对慢性非流畅性失语症脑卒中患者言语功能的影响。 方法 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脑卒中非流畅性失语患者3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n = 15)予以非目标导向手动作图片和动词复述,试验组(n = 15)予非目标导向手动作视频和动词复述,共4周。治疗前及治疗后每周末,采用西方失语症成套测验(WAB)进行测试。 结果 两组失语商均随时间而改善(F > 32.922, P < 0.001),各时间点两组间均无显著性差异( t < 0.699, P > 0.05),时间和分组交互效应显著( F = 6.398, P < 0.001),试验组失语商增加更多。 结论 动态手动作观察可能较静态观察更有利于脑卒中慢性非流畅性失语患者言语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水中肺康复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的疗效。方法 2020年2月至2021年2月,本院COPD稳定期患者50例根据训练方法分为对照组(n = 25)和试验组(n = 25),分别接受陆上和水中肺康复8周。治疗前后,采用肺功能仪测量患者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Vl%)、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的百分比(FEV1/FVC),采用表面肌电图测量膈肌和右腹横肌肌电均方根(RMS),采用改良版英国医学研究委员会呼吸困难量表(mMRC)、6分钟步行试验(6MWT)、成人COPD生活质量量表(COPD-QOL)进行评定。结果 治疗后,两组FEV1、FEVl%、FEV1/FVC、膈肌和腹横肌RMS、6MWT距离和COPD-QOL评分均提高(t > 2.08, P < 0.05),试验组均较对照组提高更多(t > 2.27, P < 0.05);两组mMRC评分均减少(t > 2.09, P < 0.05),试验组较对照组减少(t = 2.13, P < 0.05)。结论 在水中进行肺康复训练,可显著改善COPD患者的肺功能,增强呼吸肌肌力,改善呼吸困难,提高运动耐量,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经颅直流电刺激对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康复的作用。方法 选取2017年12月至2019年12月本院康复医学科住院的初发脑卒中患者50例,病程< 6个月,随机分为对照组(n = 25)和试验组(n = 25),两组均接受上肢常规康复治疗和上肢康复机器人训练,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经颅直流电刺激,共2周。治疗前后采用ReConn上肢康复机器人评价体系、简式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上肢部分(FMA-UE)、Carroll手功能评定法(UEFT)和改良Barthel指数(MBI)进行评定。结果 治疗前两组各项指标无显著性差异(|t| < 2.954, P > 0.05)。治疗后两组各项评分均显著改善(|t| > 7.551, P < 0.001),试验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t| > 2.639, P < 0.05)。结论 经颅直流电刺激能进一步改善脑卒中患者的上肢运功功能,提高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利用高频超声剪切波弹性成像评估辅助软组织松解术(IASTM)对健康成人跟腱的作用。方法 2020年7月至12月,健康成人受试者52例随机分入对照组(n = 15)和试验组(n = 37)。试验组接受左侧跟腱IASTM治疗,隔天1次,共2周;对照组不作处理。治疗前、首次治疗后即刻、治疗后3 d,采用高频超声和超声剪切波弹性成像测量受试者左侧跟腱厚度和弹性模量。结果 末次治疗后,试验组5例脱失。治疗前,两组左跟腱厚度、弹性模量均无显著性差异(t < 0.63, P > 0.05)。治疗后即刻,试验组左跟腱厚度较对照组减少(t = 2.149, P < 0.05);治疗后3 d,左跟腱弹性模量平均值和最大值较对照组减少(t > 2.134, P < 0.05)。结论 超声剪切波弹性成像可以量化评估IASTM对跟腱的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体表感觉训练对前交叉韧带重建术(ACLR)后患者步行功能的影响。 方法 2021年1月至11月,北京康复医院ACLR后住院患者5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28例。对照组每天常规康复训练45 min,试验组每天常规康复训练30 min、体表感觉训练15 min,共8周。干预前后检测患者足偏角和患侧足底七区冲量百分比。 结果 干预后,两组健、患侧足偏角均显著减少(t > 4.615, P < 0.001),试验组患侧足偏角更小(t = 2.263, P < 0.05)。干预后,两组足跟内侧区和足跟外侧区冲量百分比显著增加(t > 4.221, P < 0.001),试验组更高(t > 3.651, P < 0.01);两组中足区、前足中部区和前足外部区冲量百分比明显减少(t > 3.174, P < 0.01),试验组前足中部区和前足外部区冲量百分比更少(t > 2.366, P < 0.05);试验组前足内侧区和足趾区冲量百分比明显减少(t > 3.508, P < 0.01),但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t < 1.608, P > 0.05)。 结论 体表感觉训练可进一步改善ACLR后患者步行中的足偏角和患侧冲量分布,优化足底各区域负荷模式。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索核心稳定性训练联合Flexi-bar对非特异性腰痛患者核心肌群的肌电活动、厚度的影响及对腰痛的疗效。方法 选择2020年6月至2021年1月北京博爱医院非特异性腰痛患者30例。试验一:测量用与不用Flexi-bar进行核心稳定性训练(仰卧桥式、卷腹、四点支撑)时腹横肌、多裂肌的肌电均方根值差异。试验二: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5例,对照组单独进行传统核心稳定性训练;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增加Flexi-bar训练。每次30 min,每周3次,共6周。治疗前后分别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进行评定,超声测量腹横肌厚度和多裂肌横截面积。结果 试验一:除仰卧桥式动作下,腹横肌在用与不用Flexi-bar时的肌电活动无显著性差异(|t| < 2.029, P > 0.05)外,其余动作中两组间腹横肌和多裂肌均存在显著性差异(|t| > 2.468, P < 0.05)。试验二:训练前,两组间各项指标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t| < 1.944, P > 0.05);训练后,两组VAS和ODI均较训练前显著降低(|t| > 6.808, P < 0.001),腹横肌厚度、多裂肌面积均显著增加(|t| > 5.937, P < 0.001);除腹横肌厚度外(t = -1.431, P > 0.05),试验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t| > 2.411, P < 0.05)。结论 Flexi-bar训练可以改善非特异性腰痛患者疼痛及功能。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悬吊运动疗法(SET)结合推拿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2015年8月至2016年12月,本院72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36)和试验组(n=36),分别采用颈椎牵引和SET结合推拿进行治疗,共4周。治疗前后检测正中神经和尺神经F波传导速度、上肢体感诱发电位(SEP)峰潜伏期、上肢电流感觉阈值(CPT),观察治疗显效率。结果治疗后,试验组显效率83.33%,高于对照组的58.33%(Z=2.093,P<0.05)。治疗后两组正中神经和尺神经F波传导速度显著加快(t>12.059,P<0.001),试验组明显快于对照组(t>3.266,P<0.01);两组的臂丛电位(N9)和颈髓电位(N13)的SEP峰潜伏期显著缩短(t>7.061,P<0.001),试验组显著少于对照组(t>8.033,P<0.001);两组CPT分级均显著降低(t>8.895,P<0.001),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t=8.913,P<0.001)。结论SET结合推拿治疗可促进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神经传导功能修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