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2 毫秒
1.
肝胆管结石合并胆管癌21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业宏  吕湖  汤建国 《医学临床研究》2007,24(12):2189-2190
[目的]探讨肝胆管结石合并胆管癌的诊治经验.[方法]总结1989~2005年本院收治的21例肝胆管结石合并胆管癌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前超声检查诊断率为52.4%(11/21).术前CT诊断正确率为66.7%(12/18).根治性手术7例,病理诊断为胆管腺癌及粘液癌.随访16例,根治组平均存活18个月,姑息治疗组平均存活8个月.[结论]胆管癌的发生与肝胆管结石有关,伴有结石的胆管癌疗效较差,应重视胆管结石的早期根治性治疗,以防止胆管癌的发生,姑息性手术可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白鍊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0,7(17):1824-1825
目的探讨肝胆管结石和肝胆管癌的关系以及肝胆管结石合并肝胆管癌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肝胆管结石合并肝胆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6例患者中,2例行内镜下逆行胆汁内引流及支架植入术,其余4例行开腹手术,其中3例行肝切除术。术后病理均提示为腺癌。结论肝胆管结石合并肝胆管癌的可能性大,临床医生应对长期肝胆管结石提高警惕,掌握肝胆管结石合并肝胆管癌的临床表现特征,重视对高危对象的定期复查。肝切除术是治疗肝胆管结石合并肝胆管癌的有效手段,一旦确诊,宜早期手术。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肝胆管结石合并胆管癌的诊断、治疗和预后.方法 对广州市花都区人民医院近10 a来收治的肝胆管结石合并胆管癌21例诊治情况作回顾性研究.结果 胆管癌在肝胆管结石患者的发生率为3.3%;术前诊断正确率61.9%;CA199阳性率为76.2%,术前诊断正确率B超为56.3%,CT为67.8%,MRI/MRCP为82.3%,根治性切除肿瘤42.8%,姑息性手术57.2%,根治性切除肿瘤1、2、3a生存率分别为91.3%、71.5%和50.7%;姑息性手术1、2、3a生存率分别为30.3%、18.4%和0.00%.结论 肝胆胆管癌患者中血清CA199升高的敏感性、特异性较高,对胆管癌的患者的诊断有较高的价值;且血清CA199在监测术后复发中也具价值.肝胆管结石合并胆管癌根治性手术能明显延长患者寿命,疗效的关键是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争取根治性切除.  相似文献   

4.
杨新贤 《医学临床研究》2010,27(6):1128-1129
【目的】探讨肝内胆管结石合并肝胆管癌的临床特点,以提高诊治水平。【方法】对1998~2008年本院收治的肝内胆管结石379例中合并肝胆管癌26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合并肝胆管癌者占肝内胆管结石患者的6.86%,术前确诊3例,术中确诊18例。术后6个月内死亡6例,术后1年死亡13例,2年死亡7例。【结论】肝内胆管结石合并肝胆管癌早期诊断率低,预后差;早期诊断并尽早行肝叶切除,去除病灶,是提高其疗效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肝胆管结石合并肝胆管癌诊治经验。方法:分析2000—01/2008—02辽宁省辽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8例肝胆管结石合并肝胆管癌患者的临床表现、治疗及预后。结果:3例生存期超过1a,余均死亡。结论:胆管癌的发生与肝胆管结石有关,伴有结石的肝胆管癌预后更差。应重视肝胆管结石合并肝胆管癌的早期发现、早期治疗,争取根治。减黄,姑息性手术,可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6.
肝内胆管结石合并胆管癌21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肝内胆管结石合并胆管癌的诊断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21例肝内胆管结石合并肝胆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年龄50岁以上,肝内胆管结石反复胆道感染病程在10年以上,合并乙肝或丙肝,肝硬化者发病率达14.6%.随访2~7年,6例手术切除者生存时间平均46月,内引流10例生存时间21月,单纯外引流5例生存时间18月.置外引流管局部灌注化疗药9例生存时间为39月,2例生存6年以上.结论 肝内胆管结石与胆管癌结石有一定关系,一经确诊应尽可能行根治性切除.姑息手术主张置外引流管,术后局部灌注化疗药.  相似文献   

7.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21):4903-4904
选取2010年9月~2012年3月到我院实施诊治的50例肝胆管结石并肝内胆管癌患者,根据诊治方案的不同,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患者采取血液、B超、CT检查诊断,应用开腹手术和姑息性切除术治疗,研究组患者联合血液、B超、CT以及MRI检查诊断,采取根治性手术治疗,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检查诊断结果、生存时间、1年存活率以及3年存活率。结果和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检查确诊率、1年生存率以及3年生存率高,患者生存时间长,两组对比差异明显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本次研究结果的分析可知,在肝胆管结石并肝内胆管癌的临床诊治中,联合应用CT、B超以及MRI检查诊断,可提高确诊率,根据患者实际情况优选根治性手术治疗,可延长患者生存时间,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肝内胆管结石合并胆管癌诊治分析(附24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肝内胆管结石合并胆管癌病人的诊断、治疗和预后。方法 对我院近15年来收治的24例肝内胆管结石合并胆管癌病人的诊治经验作回顾性研究。男,8例;女,16例。平均年龄58岁。肝门胆管癌11例,左肝管癌9例,右肝管癌4例。根治性切除8例,姑息性切除6例,活检加胆汁引流10例。结果 根治性切除患者平均生存27月,姑息切除和单纯引流平均生存分别为11月和9.5月。结论 早期诊断仍较困难。术中应用胆道镜检查、活检,可望早期诊断肿瘤。  相似文献   

9.
肝部分切除术治疗肝胆管结石91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葛明刚  张伟 《华西医学》2009,24(1):81-83
目的:总结肝部分切除治疗肝胆管结石的临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91例肝胆管结石的定位诊断、手术方式、临床效果和手术并发症等情况。结果:术前行彩超检查91例(100%)、CT检查78例(85.7%)、MRI检查6例(5.5%)。术中发现合并胆管狭窄24例(26.4%),合并胆管癌2例(2.1%)。左外叶或左半肝切除71例(78.0%)、右叶各段切除18例(19.8%)、右半肝切除2例(2.2%)。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9.8%,残石率18.7%。结论:彩超+CT对肝胆管结石的术前定位诊断基本能满足术前对手术方式的制定;以肝段叶切除为主的综合治疗方案是治疗肝胆管结石的有效手段;术中、术后彩超、纤维胆道镜的运用及术后针对患者具体情况的对症治疗措施可提高临床效果,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肝门部胆管癌切除术中各种术式选择的可行性和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7例肝门部胆管癌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27例中胆管局部切除13例;Ⅳb段加胆管切除7例;Ⅳb段、Ⅰ段加胆管切除2例;左半肝切除附加尾叶、胆管切除3例;肝中裂切开肝内胆管周围肝组织局部切除2例。根治性切除17例,姑息性切除10例。【结果】全组病例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及死亡。姑息性切除10例中分别存活10~26个月,3例仍存活,分别为11~15个月;根治性切除17例中3例分别于术后25个月、30个月、35个月死于肿瘤复发,4例存活5年以上仍健在,余8例仍存活7~33个月。【结论】综合分析每个病例的临床资料后个体化选择切除术式,能更有效地达到提高肝门部胆管癌切除率、治愈率,降低死亡率、并发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总结从1987~2007年在肝门H沟中阻断各肝叶、肝段或肝亚段的入肝血管分支施行各种类型肝切除341倒的经验。方法(1)对HCC(199例)、肝内胆管癌(13例)、肝门胆管癌(14例)、胆囊癌(12例)、转移性肝肿瘤(15例)、肝血管瘤(32例)、肝内胆管结石(48例)、慢性肝脓肿(3例)和肝包虫病(5例)患者根据肿瘤的部位和大小分别施行大型肝切除(65例)、间隔性多个肝亚段切除(15例)、邻接多个肝亚段切除(215例)和单个肝亚段切除(46例)、其中含肝尾叶切除29例;(2)血管阻断情况:肝左外段切除时在肝门左纵沟外侧游离,切断从门静脉左干矢状部外侧发出的左外上、下分支和肝左动脉。肝左内段切除时游离、切断从门静脉左干矢状部内侧发出的左内上、下分支和肝中动脉。肝右前段切除时游离、阻断肝右纵沟前支中的门静脉右前支和肝总管后方的肝右动脉。肝右后段切除时阻断右纵沟后支中的门静脉右后支和肝右动脉。肝左、右叶切除时在肝门横沟中分别阻断门静脉左干或右干,肝左动脉或肝右动脉;(3)断肝时尽量保护相应的肝静脉主干。结果(1)术后死亡10例,死亡率2.9%,死于肝衰8例,出血2倒;(2)长期疗效:HCC生存11~20年9例,肝内胆管癌术后生存1/2~3年。肝门胆管癌生存12、6、4年各1例。胆囊癌生存1/2~1年。良性肝病切肝后皆痊愈。6例肝内胆管结石尚需处理他处残留结石。结论(1)间隔性多个肝段切除是一次手术治愈多支肝内胆管簇集性结石的有效方法;(2)本手术免去了阻断全入肝血流,缩小了术中肝缺血的范围,有效地减少了术中失血,提高了大肝癌的切除率,减轻了术后肝功能损害,满足了各种肝病各种肝切除的要求,是一个合理、有效、成本低廉的切肝手术方法;(3)术后长期随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分析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及Ki-67在肝内胆管癌组织、肝内胆管结石胆管组织中的表达,探讨肝内胆管结石与肝内胆管癌的关系.方法 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肝内胆管癌组织(n =25)、肝内胆管结石胆管组织(n=20)以及正常肝内胆管组织(n=30)中PCNA及Ki-67的表达,结合临床病理特征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PCNA在肝内胆管癌、肝内胆管结石及正常肝内胆管组织中的表达率依次为96.0%(24/25)、65.0%(13/20)、6.7%(2/30);Ki-67的表达率依次为68.0%(17/25)、35.0%(7/20)、3.3%(1/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Ki-67在高-中分化及低分化的肝内胆管癌组织中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CNA及Ki-67在肝内胆管癌和肝内胆管结石胆管组织中的表达无相关性(P>0.05).结论 PCNA及Ki-67在正常肝内胆管组织、肝内胆管结石胆管组织、肝内胆管癌组织中的表达率逐渐增高,提示肝内胆管结石可能是肝内胆管癌的病因.PCNA及Ki-67在肝内胆管癌和肝内胆管结石胆管组织中的表达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Dickkopf-1(DKK1)在肝内胆管细胞癌组织及血清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即时聚合酶链锁反应(qRT-PCR)检测16例肝内胆管细胞癌及其癌旁组织标本中DKK1的表达;应用酶联接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检测15例肝内胆管细胞癌患者术前血清及20例健康志愿者中DKK1的表达;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50例胆管癌组织中DKK1的表达,分析DKK1与临床特征的关系。结果:16例肝内胆管细胞癌组织中DKK1mRNA的表达显著高于癌旁组织(P<0.05),ELISA检测显示胆管细胞癌患者术前血清中DKK1含量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显示DKK1阳性表达率为38%(19/50),且DKK1表达程度与肿瘤包膜、血管侵犯、肝门淋巴结转移、TNM分期密切相关,肿瘤无包膜、有血管侵犯、有肝门淋巴结转移和TNM分期III~IV的患者中DKK1表达显著上调(P<0.05)。结论:DKK1高表达与肝内胆管细胞癌的肿瘤恶性表型相关,DKK1可能参与肿瘤侵袭和转移。血清DKK1有望作为肝内胆管细胞癌的血清学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14.
肝内胆管结石合并肝内胆管癌5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肝内胆管结石合并肝内胆管癌的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分析5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肝内胆管结石合并胆管癌的临床资料。结果56例患者中,肝内胆管结石合并肝内胆管癌在所有肝内胆管结石的病例中占6.07%(56/923)。CA199全组检测阳性率达85.71%;术前B超、CT和MRI/MRCP对肝内胆管结石并发肝内占位病变确诊率分别为53.57%、61.710%、69、77%。手术根治切除率、姑息切除率分别为46.43%、25.00%。根治切除组l、2、3年生存率分别为92.28%、69,23%、53.84%;姑息切除组1、2、3年生存率分别为35.73%、21,41%、0.00%;无法切除组1年生存率为0.00%。结论肝内胆管结石症状反复发作、血CA199阳性、合并有肝内胆管结石病史的肝脏占住对于诊断肝内胆管癌有重要价值。积极的手术切除能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15.
肝内胆管结石并肝内胆管癌的超声诊断及其临床价值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目的 探讨肝内胆管结石合并肝内胆管癌的声像图特征,以便提高其超声诊断率。方法 肝内胆管结石合并肝内胆管癌患者22例,均为长期肝内结石患者。全部患者均经手术病理证实。结果 22例肝内胆管结石合并肝内胆管癌患者超声诊断率为63.6%(14/22),左肝与右肝内胆管结石合并胆管癌患者分别为86.4%(19/22)与13.6%(3/22),手术行肝叶切除术达54.5%(12/22)。肝内胆管结石合并肝内胆管癌的特征性声像表现为肿瘤境界不清,结石位于肿物中,肿物旁小胆管扩张,肿物所在处门静脉分支显像不清等。结论 加强对肝内胆管结石合并肝内胆管癌声像图的识别能力,提高超声早期诊断率对进一步提高其手术切除率与患者的生存率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6.
微血管密度评价肝内胆管细胞癌患者预后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微血管密度(MVD)测定在评价肝内胆管细胞癌预后的价值。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LDP法检测20例已行手术的肝内胆管细胞癌的MVD,结合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 MVD、病理分期、淋巴结转移与胆管细胞癌术后生存相关,危险度分别为1.79、1.56、1.32;病理分期和淋巴结转移与术后复发相关,危险度分别为1.33、1.45。CA19-9阳性组MVD值大于CA19-9阴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23,P<0.05);淋巴结转移组MVD值大于淋巴结未转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73,P<0.05)。结论 MVD是影响肝内胆管细胞癌预后的独立因素。  相似文献   

17.
肝门部胆管癌的超声影像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肝门部胆管癌的超声影像特点及早期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12例经病理学证实为肝门部胆管癌患者的临床及超声影像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超声直接征象分为乳头型(1例)、团块型(5例)、截断型(4例)和狭窄型(2例)四型, 并可显示肝内胆管扩张、肝叶萎缩及肝门肿大淋巴结等间接征象。结论 超声显像对肝门部胆管癌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 早期诊断应得到进一步重视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细胞性肝癌(PLC)的手术治疗效果及影响因素。方法回顾并分析我院肝胆外科2003年5月到2010年3月手术治疗的358例PLC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58例PLC患者中,大肝癌和巨大肝癌患者占70.39%(252例),伴门静脉癌栓者占12.29%(44例),伴胆管癌栓者3.07%(11例)。行左半肝切除术者43例,右半肝切除术者28例,肝叶切除术者47例,右肝脏肿瘤区段切除术者186例,左肝肿瘤区段切除者46例,左、右肝肿瘤区段同时切除术者8例。围手术期死亡2例。术后1、3、5年存活率分别为75.3%、50.6%、26.4%,无瘤生存率分别为69.4%、31.7%、16.8%。结论多因素分析结果提示肿瘤直径,肿瘤个数,肿瘤的切缘情况对患者的术后生存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