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5篇
  免费   18篇
妇产科学   28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29篇
内科学   5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32篇
综合类   26篇
预防医学   12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分析3型子宫肌瘤(分型依据FIGO 2011)宫腔镜切除术的可行性以及患者生殖预后情况。方法:收集2013年1月—2017年10月诊断为3型子宫肌瘤(单发,直径大于2.5 cm)且行宫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的患者共计59例。记录患者的症状、3型子宫肌瘤的大小、术前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类药物的使用情况、术前肌瘤距子宫浆膜层的距离、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情况、术后肌层恢复厚度,术中及术后并发症情况。有生育要求患者术后1个月及3个月宫腔镜检查复查情况,无生育要求者术后1个月及3个月门诊就诊复查症状改善情况。电话随访达术后12个月以上患者的术后妊娠情况。结果:患者年龄26~46岁,平均(37.1±4.8)岁,肌瘤的最大径线2.5~7.0 cm,平均(4.2±1.0)cm。一期手术完成率89.8%,手术时间(49.4±16.4)min(20~105 min),术中出血量10(10,20)mL(5~200 mL),术前肌瘤距子宫肌层厚度1~5.7 mm,平均(3.3±1.1)mm,术后瘤窝距子宫肌层厚度4.9~11.3mm,平均(8.9±1.3)mm。所有患者术中及术后均未发生子宫穿孔、大出血、TURP综合征和感染等并发症。术后症状均得到改善。有生育要求的患者术后3个月复查宫腔镜检查均无宫腔粘连发生,术后1年内妊娠率达73.3%(11/15),术后妊娠平均时间(6.0±3.3)个月。结论:对于3型子宫肌瘤,B型超声引导下宫腔镜手术安全、可行;术后恢复快,短期内可妊娠,但需由有经验的医生来完成。  相似文献   
2.
正宫颈组织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在雌、孕激素的作用下,宫颈柱状上皮产生和分泌宫颈黏液,排卵期宫颈黏液呈拉丝状,黏性均一,利于精子上行、存储及存活,排卵及妊娠后,宫颈黏液黏稠,不利于精子和微生物上行进入宫腔;妊娠期宫颈对抗来自子宫体的多种力量,包括生长中的、重量不断增加的胎儿及羊膜囊,以及来自子宫肌壁的压力,维持宫腔关闭状态;同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单独使用免疫检查点阻断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ICI)、ICI与靶向抗血管生成的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TKI)联合使用两种情况下,免疫反应介导性肝炎(immune-mediated hepatitis,IMH)的组织学表现差异。方法:收集2015至2019年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接受抗ICI治疗发生肝功能异常且获得肝组织标本的病例21例。其中10例使用单药ICI,另11例使用ICI及靶向抗血管TKI联合治疗,观察组织病理形态,使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程序性死亡配体1、2(programmed cell death-ligand 1,PD-L1/2)表达情况。结果:单药ICI治疗的IMH表现为程度不等、均匀分布于肝小叶及汇管区的炎性病变,并可出现小胆管炎、静脉内皮炎、Kupffer细胞活化及紫癜样变。8例(8/10)出现轻度肝损伤,2例(2/10)出现轻-中度肝损伤。在使用ICI及抗血管TKI联合治疗的患者中,肝损伤往往较为严重,其中4例(4/11)出现中-重度肝损伤,肝细胞桥接坏死、大片坏死,汇管区中-重度炎性病变,部分小胆管上皮变性,伴显著界面性肝炎。在较严重IMH的病例中,较多CD8+的T淋巴细胞聚集在汇管区及肝窦内,且有部分肝窦内皮细胞表达PD-L1。单药治疗、联合治疗中各有2例发生死亡,其中联合治疗组中有1例发生急性多发性肝炎,肝组织大片凝固性坏死,肝功能不可逆损伤,最终患者因多系统免疫失调,多器官衰竭而死亡。结论:与单用ICI相比,联合使用ICI及抗血管TKI有可能造成肝细胞的叠加损伤,引起严重IMH的可能性更高。  相似文献   
4.
肝癌肝移植后肿瘤复发转移是影响疗效的重要因素之一。精准医疗时代利用多组学、高通量基因测序分析、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筛选能准确预测患者预后的生物标志物,全面评估肝移植后患者免疫状态、诱导免疫耐受,选择敏感药物对高复发风险的患者进行有效预防,重视复发转移的个体化治疗,将明显改善肝癌肝移植预后。笔者结合自身经验和查阅相关研...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2型子宫肌瘤(分型依据FIGO 2011)宫腔镜切除术保留假包膜与否对子宫创面愈合的影响。方法:收集2014年1月—2017年9月诊断为2型子宫肌瘤(单发,肿瘤最大径线≥2.5 cm)、通过宫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一期全部切除的患者共70例,分为2组。A组术毕保留肌瘤假包膜,B组术毕切除突入宫腔的假包膜组织。记录肌瘤的大小、术前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 RHa)类药物的使用情况、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情况、术中及术后并发症情况。分别于术后1和3个月进行宫腔镜检查,观察并比较2组患者宫腔创面的愈合情况和宫腔粘连情况。结果:2组患者的平均年龄、肌瘤的平均最大径线、术前Gn RHa类药物使用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平均手术时间为(33.3±12.3)min(17~65 min),B组平均手术时间为(32.7±12.1)min(18~70 min),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195,P=0.846)。A组术中平均出血量为(26.4±16.3)m L(10~50 m L),B组平均术中出血量为(26.7±15.8)m L(10~50 m L),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74,P=0.941);术后1个月复查,A组(2/35)、B组(7/35)宫腔粘连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71%vs.20.00%,χ~2=3.188,P=0.074);术后3个月复查,B组(4/35)宫腔粘连发生率高于A组(0/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1.43%vs.0,P=0.039)。结论:在宫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的切割过程中应注意保护并保留假包膜,术后及时宫腔镜二次探查,预防宫腔粘连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宫腔镜检查与组织病理学诊断子宫内膜结核的符合率与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7月-2016年8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宫腔镜诊治中心就诊的有结核病史的99例不孕女性的病历资料,调取宫腔镜检查和子宫内膜病理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99例女性均行宫腔镜检查并同时行组织病理学检查,两者诊断符合率为46.7%,其中7例为宫腔镜检查与组织病理学检查一致检出子宫内膜结核,1例增殖期子宫内膜经宫腔镜识别存在结核但组织病理学检查未证实,8例组织病理学检查证实存在子宫内膜结核但宫腔镜下未检出;宫腔镜下检出不同程度宫腔粘连68例。结论:宫腔镜检查识别检出的子宫内膜结核必须经组织病理学证实方可诊断,宫腔镜检查有助于发现宫腔粘连。  相似文献   
7.
患者女,41岁。主诉自然流产3次,发现双角子宫6年余,于2007年5月16日入院。现病史:患者婚后妊娠3次,分别于1992年3、9月及1993年3月均于妊娠2个月时自然流产。夫妻二人染色体无异常。于2001年8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行宫腔镜检查提示:子宫畸形,双角子宫?子宫中隔?于2001年12月26日在全麻下行宫腹腔镜联合探查术,确诊为完全双角子宫,未行处理。既往史:患者1989年曾患甲状腺肿。月经史:13岁初潮,间隔30d,持续5d,量中,无痛经。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腹腔镜输卵管造口术或输卵管切除术治疗输卵管积水术后的妊娠结局。方法 77例经该中心子宫输卵管造影或B超诊断为输卵管积水,除外其他不孕因素的不孕患者,经腹腔镜探查证实诊断后,行单侧、双侧输卵管造口术或单侧、双侧输卵管切除术,术后随访1~4年。结果 77例因输卵管积水导致不孕患者,经腹腔镜相应手术治疗后,39例妊娠,妊娠率50.65%。其中13例(16.88%)自然受孕,26例(33.77%)经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分娩,已分娩35例,妊娠状态3例,早期流产1例。结论腹腔镜手术是输卵管积水导致不孕患者的有效治疗方法,术后IVF-ET较自然受孕妊娠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9.
前径路法全尾叶肝切除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索全尾叶肝切除的安全方法,为尾叶肿瘤的治疗提供可靠途径。方法 1997年3月至2000年9月因尾状叶肿瘤行全尾叶切除14例,其中9例采用前径路法联合逆行肝切除和血管外科技术行全尾叶切除(甲组),5例采用传统方法行全尾叶切除(乙组),比较两种方法的手术所需时间、术中估计出血量、术后并发症、术后肝功能恢复时间及随访结果。结果 甲组手术时间短于乙组(P<0.05)、术中出血量少于乙组(P<0.01)、并发症少于乙组(P<0.05)、术后肝功能恢复比乙组快(P<0.01),随访结果优于乙组。结论 前径路法联合逆行肝切除及血管外科技术行全尾叶肝切除是安全可靠的,适合为尾状叶肝肿瘤行全尾叶肝切除。  相似文献   
10.
 人类基因组测序的完成宣告人类已经进入后基因组时代,此后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从蛋白质水平对基因的功能进行验证,高通量的蛋白质组(proteome)研究方法应运而生,为筛选有价值的生物蛋白标记提供了有效的方法;而RNA干扰(RNA interference,RNAi)技术近年来亦已成为研究基因表达功能的强有力工具之一,它可在转录水平对蛋白质的表达进行调控,这两种新兴研究技术的已经互相成为重要的补充。本文将在简介蛋白质组技术、RNAi技术后,对RNAi在蛋白质组学研究中的现状简要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