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肺部感染是造成死亡人数最多的感染性疾病,早期快速、准确的病原学诊断、精准治疗是改善肺部感染预后、降低死亡率的关键。有些病原体引起的肺部感染病灶,可在胸部CT表现出一定的特征。因此,根据病灶形态、大小、数量、变化速度,临床可评估和甄别引起肺部感染可能的病原体。本文就肺部感染相关胸部CT常见和重要的影像学特征进行述评,旨在提升临床医生对评估肺部感染病原体、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及改善肺部感染预后的能力。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胸部CT检查在重症肝炎合并肺部感染患者诊治中的价值,为重症肝炎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的早期诊断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2月~2013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58例重症肝炎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的临床及X线、CT影像资料,按照临床试验随机对照原则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9例,观察组采用常规实验室检查联合胸部CT检查,对照组采用胸部X线检查,观察两组患者肺部感染诊断阳性率情况,以及不同病原菌所致肺部感染的CT影像特征。结果:观察组行胸部CT检查后见肺部感染者26例,诊断阳性率为89.66%,对照组行X线检查发现肺部感染者15例,诊断阳性率为51.72%,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病原菌的重症肝炎合并肺部感染患者其肺部CT影像具有一定的特征性。结论:重症肝炎患者合并肺部感染死亡率高,早期行CT检查是诊断肺部感染的有效方法,可以确定肺部病变范围,了解不同病原菌种类所致的肺部感染CT特征可为其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肺内结节性病灶常见的病因包括肺癌、肺结核球和炎性假瘤,其诊断和鉴别诊断一直是胸部影像学诊断的难点。造成误诊的原因包括病变形态多变性、影像学特征不稳定性等,各病变影像学表现存在明显的重叠性。螺旋 CT 是肺部疾病最佳的影像学检查方法,虽然 CT 设备及后处理技术发展迅速,但仍然有约1/3的患者被误诊[1]。CT 动态增强扫描是经静脉团注含碘造影剂后对肺部病灶进行动态扫描,可以观察不同时期病灶的血供特征,能够为肺内病灶的诊断提供有价值的信息[2]。本研究中,作者通过对照研究,分析了肺癌、肺结核球和炎性假瘤的动态增强扫描特征,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肺部感染是免疫抑制宿主(immunocompromised host, ICH)中最常见的感染类型之一。由于患者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抗代谢物、烷化剂类等免疫抑制剂及生物制剂,其免疫系统处于抑制状态,并发肺部感染后病情较免疫正常宿主更加凶险,其诊治往往更加困难,且病死率高。早期明确感染病原体和及早有效治疗有助于改善患者预后,降低ICH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5.
丰利娟 《家庭护士》2008,6(1):41-41
ICU内肺部感染是指发生在ICU这个特殊环境内的获得性肺部感染。原无肺部感染的病人48h后发生咳嗽和脓痰或痰量明显增多伴发热、肺部有湿性口罗音等感染体征,胸部X线检查有新发生的或进展性浸润、实变等炎症性改变,痰培养发现病原体。慢性肺疾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慢性病,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分析急诊发热伴胸部病变患者的的临床特点及胸部CT表现类型,以总结诊断经验来提高对此类患者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09例因急诊发热、症状重、胸部CT示肺部明显异常、常规抗感染治疗效果不佳而收治入院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结果急诊发热伴胸部病变患者老年人多,伴有慢性基础疾病的多,重症肺炎患者比率大,预后较差;发热原因以感染性疾病为主,其胸部CT异常以磨玻璃及实变、胸水等肺部感染征象为主;非感染性疾病胸部CT以胸腔积液较常见。结论急诊发热伴胸部病变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表现复杂,胸部CT可以明确显示胸部病变类型,为诊断及鉴别诊断提供线索。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胸部CT用于肺结核诊断和鉴别诊断的意义。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胸部CT、胸部平片和痰涂片检查确诊652例肺结核病人。结果:肺结核病依然是胸部CT和X线检查发现的常见病和多发病。CT对肺大泡、肺气肿、支气管扩张、气胸纵隔淋巴结钙化及肿大和病灶内钙化的显示均优于X线,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团块影、结节影及索条状阴影显示X线和CT差别不大,无统计学意义(P>0.05)。痰涂片细菌学检查阳性255例,阳性检出率39.1%。652例肺结核患者胸部CT的肺部病灶显示率100%,胸部X线的肺部病灶显示率87.9%。结论:胸部CT对肺结核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8.
肺部感染的X线表现与临床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曹庆选  李文华 《新医学》2001,32(12):749-750
1引言肺部感染系发生于肺实质和(或)肺间质的炎症,以生物性致病因子所引起的肺炎最为常见。病原体在肺内沿支气管肺泡蔓延,可累及腺泡、肺小叶、肺段及肺叶,因病变波及的部位和范围不同,从而可引起不同的X线表现。2肺部感染常见的X线表现2.1肺纹理改变为病原体沿支气管蔓延引起支气管内黏膜渗出所致,为各类肺炎的早期表现。肺纹理增强大多为普遍性,病毒性感染引起的纹理增强比细菌性感染更为明显。2.2小片状阴影为小叶范围的渗出性肺泡炎,多见于支气管肺炎、腺病毒肺炎、肺结核。小片状病灶大小在1mm至2.5mm左右,密…  相似文献   

9.
MSCT后处理重建技术在肾移植后肺部感染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MSCT后处理重建技术在肾移植后肺部感染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52例临床证实的肾移植后肺部感染患者的常规CT、HRCT以及后处理重建图像资料(MPR、MIP、MinIP、VR)胸部CT征象的显示及分布.结果 39例患者明确病原体,其中以混合感染(18/52)最多,细菌感染(13/52)次之,真菌(4/52)与CMV感染(4/52)较少.后处理重建图像的小结节显示率明显高于常规CT、HRCT(P均<0.05),对于其他征象的显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但有助于病灶范围显示.结论 MSCT各种后处理重建有助于显示肾移植后肺部感染所致实质、气管、血管改变;增强后血管重建有助于曲霉菌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10.
高血压脑出血术后院内肺部感染的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减少急性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血肿清除术后发生院内肺部感染发生的护理对策.方法 回顾性分析112例患者急性高血压脑出血血肿清除术后的资料,按是否并发肺部感染分为A组(肺部感染)和B组(未发生肺部感染);分析两组伴有疾病、GCS评分、气管插管时间、细菌培养结果、GOS评估并作统计学处理等.结果 A组中17例伴有慢性疾病史患者皆发生了院内肺部感染;B组未伴有疾病.两组GCS评分、气管插管时间经t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病原体以革兰氏阴性菌为主,常见细菌为铜绿假单孢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两组预后经Fisher's Exact Tes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肺部感染病例预后较差,对急性高血压脑出血血肿清除术后患者,控制医源性感染危险因素、监测病原体、加强呼吸道护理和各项基础护理、合理选用抗生素等可减少院内肺部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总结肺栓塞的临床特征,提高临床医生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分析36例肺栓塞患者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结果和诊断情况。结果肺栓塞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缺乏特异性;动脉血气分析、心电图、胸部X线、UCG及血管超声对PE的诊断有重要提示作用;CT肺血管造影、核素肺通气/灌注显像、磁共振肺血管造影和肺动脉造影为肺栓塞确诊的重要手段。结论近年来,许多非侵入性诊断方法被应用,使PE的诊断准确性得以提高,临床医生应加强对之的认识,减少漏诊、误诊。  相似文献   

12.
48例肺动脉栓塞的诊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肺动脉栓塞的临床特点和诊断方法,提高其诊断水平。方法:回顾分析48例确诊为肺动脉栓塞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肺动脉栓塞以中老年患者居多,常伴有多种危险因子(如深静脉血栓形成(35.40%)、心血管疾病(40.20%)、恶性肿瘤(12.50%)、外科手术(14.60%)后等)。临床表现不典型,多表现为不明原因的呼吸困难(93.3%)及胸痛(62.5%).部分患者可表现为休克(10.4%)及晕厥(14.6%)。动脉血气分析、血D-二聚体检查、心电图、胸片、超声心动图对肺栓塞的诊断有提示作用;而同位素肺灌注/通气扫描、螺旋CT及肺动脉造影是确诊肺栓塞的较为可靠的诊断方法。结论:肺动脉栓塞是一种常见的肺血管疾病,有较高的病死率。对有症状的高危患者应尽早给予同位素肺灌注/通气扫描和螺旋CT检查以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13.
HIV/AIDS肺部感染的影像学表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HIV/AIDS合并肺部感染的X线及CT表现。方法 收集临床确证的HIV/AIDS病人中有胸部影像异常者10例,所有病例均有胸部X线及CT照片。结果 肺结核表现为肺内斑片、大片影,纵隔淋巴结肿大及肺外淋巴结肿大。军团菌肺炎为大片状影像,卡氏囊虫肺炎为弥漫性浸润及间质异常影像。结论 肺结核、卡氏肺囊虫及革兰阴性杆菌肺炎是HIV/AIDS的较常见的机会感染。HIV/AIDS病人肺内出现斑片、大片和弥漫病变,或有关淋巴结肿大时应考虑到这些疾病的可能。  相似文献   

14.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diagnostic performance of chest x-ray (CXR) compared to computed tomography (CT) for detection of pulmonary opacities in adult emergency department (ED) patients.

Methods

We conducted an observational cross-sectional study of adult patients presenting to 12 EDs in the United States from July 1, 2003, through November 30, 2006, who underwent both CXR and chest CT for routine clinical care. CXRs and CT scans performed on the same patient were matched. CXRs and CT scans were interpreted by attending radiologists and classified as containing pulmonary opacities if the final radiologist report noted opacity, infiltrate, consolidation, pneumonia, or bronchopneumonia. Using CT as a criterion standard, the diagnostic test characteristics of CXR to detect pulmonary opacities were calculated.

Results

The study cohort included 3423 patients. Shortness of breath, chest pain and cough were the most common complaints, with 96.1% of subjects reporting at least one of these symptoms. Pulmonary opacities were visualized on 309 (9.0%) CXRs and 191 (5.6 %) CT scans. CXR test characteristics for detection of pulmonary opacities included: sensitivity 43.5% (95% CI, 36.4%-50.8%); specificity 93.0% (95% CI, 92.1%-93.9%); positive predictive value 26.9% (95% CI, 22.1%-32.2%); and negative predictive value 96.5% (95% CI, 95.8%-97.1%).

Conclusion

In this multicenter cohort of adult ED patients with acute cardiopulmonary symptoms, CXR demonstrated poor sensitivity and positive predictive value for detecting pulmonary opacities. Reliance on CXR to identify pneumonia may lead to significant rates of misdiagnosis.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甲型H1N1肺炎患者的转归并随访其恢复期胸部CT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32例甲型H1N1肺炎的转归,随访观察32例甲型H1N1肺炎患者恢复期的CT表现.结果 32例甲型H1N1炎患者,随访50-90d,CT表现阴性的有25例(78.1%),4例有肺间质增生(12.5%),3例有少许纤维化改变(9.4%).结论 大部分甲型H1N1肺炎患者经积极治疗后可完全治愈,极少数重型肺炎患者可有肺间质增生及纤维化改变.  相似文献   

16.
20例肺动脉栓塞症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肺动脉栓塞症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例确诊为肺动脉栓塞的临床资料.结果 肺动脉栓塞症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多数患者存在危险因素,呼吸困难和胸痛为最常见的症状.动脉血气分析、血D-二聚体、心电图、胸片、超声心动图对肺动脉栓塞症的诊断有参考价值,同位素核素灌注扫描、螺旋CT具有无创和高敏感性的特点,肺动脉造影是最为可靠的辅助检查.结论 肺动脉栓塞临床表现不典型,易被漏诊误诊,临床工作中应增强对肺动脉栓塞症的诊断意识,结合适当的辅助检查手段,以期达到早期诊断、降低病死率的目的 .  相似文献   

17.
显微镜下多血管炎的肺损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12例显微镜下多血管炎患者的特点进行临床分析。方法:对确诊的12例多血管炎患者,分析其临床表现、肺部X线片、CT及高分辨CT、实验室资料,观察临床治疗效果及预后。结果:12例多血管炎患者中11例存在肺损害。9例为肺间质纤维化及弥散性通气功能障碍;全部患者P-ANCA阳性;3例表现为弥漫性肺阃质纤维化、蜂窝肺的患者治疗期间出现进行性呼吸衰竭而死亡。结论:肺问质纤维化是多血管炎的早期表现之一,多血管炎早期应及时监测肺功能、肺部高分辨CT,以便及时发现肺间质纤维化。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肾移植术后胸部并发症的X线表现,提高对该病的诊断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67例。肾移植术后患者胸部并发症的临床与X线表现,实验室和超声检查结果。结果 肾移植术后胸部并发症主要为肺部感染,X线表现可分为4型:大叶性肺炎型36例(53%),支气管肺炎型26例(38%),栗粒型3例(4%)。结节型2例(3%)。其致病菌多为肺炎球菌30例(44%),其次为真菌22例(32%),结核杆菌11例(16%)和金黄色葡萄球菌4例(6%)。另外67例患者中还发现伴有心脏改变23例(30%),胸腔积液11例(16%)和胸膜增厚3例(4%)。结论 肺部感染是肾移植术后胸部主要的并发症,X线平片是诊断该病经济、有效的检查方法,对指导治疗和判定预后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9.
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的CT特点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非结核分枝杆菌的CT表现特点及其与肺结核病的鉴别要点。材料与方法:20例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患者进行胸片和病灶CT检查,同时收集临床资料,对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进行动态观察,并与20例肺结核病例进行影像学对照,分析病变形态和累及范围。结果:20例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的病灶累及右肺的12例(60%),累及左肺的6例(30%),双肺累及的2例(10%),其中病灶分布于右上肺尖的9例(45%);肺内出现空洞16例(80%),其中5例为发生于2个肺叶以上的多发空洞,空洞周围浸润的2例;肺内出现支气管扩张15例(75%);支气管播散少见(1例(5%))。结论: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的影像学表现在病灶的分布、形态及病灶内外的情况具有一定特点,对诊断及鉴别诊断有一定意义,但与继发型肺结核较难鉴别,当影像学表现为结节影、小斑片影、空同、实变和支气管扩张等多种病变形态同时存在或多发空洞、空洞周围浸润较少,而临床规则抗痨治疗疗效不佳或同步性差时,应考虑到肺非结核分支杆菌病的可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